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自-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是发达的语言,词汇极为丰富,其中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极多。
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
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meaning)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
ﻫ(一)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的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
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的象征。
龙的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
正是对“龙”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的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
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就特别多。
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
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的象征。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作为动植物词汇文化,英汉之间存在着许多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这些联系和区别也揭示出了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
本文将会对英汉动植物词汇进行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动物方面,中文中的“凤凰”是一种神话中的鸟,传说只有皇帝才能拥有。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hoenix”,是一种火鸟,代表着重生和不死,常被用于象征重建和再生。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反映出中西方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不同态度。
此外,中文中“狮子”被视为勇气、权威和尊贵的象征,是帝王权利的象征。
而在英文中,它也被视为强大和勇敢的象征,但同时也表示优雅和圣洁,是英国的国家象征。
可见,在不同文化中,同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存在巨大的差异。
植物方面,中文中的“菊花”被赋予了清高、坚强等美德,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常被用于赏花、品茗和文化娱乐等方面。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chrysanthemum”,常常和死亡、葬礼联在一起,代表着哀思和悼念。
这或许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颜色、形状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所持有的形象不同造成的。
另外,中文中的“梅花”被视作忠诚、坚韧、纯洁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lum blossom”,常被用于象征冬季的开端和生命的重生,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此外,动植物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引申联想也往往存在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鱼”“龙”往往被视作吉祥的生物,常常被用于象征幸福、尊贵和吉祥等意义;而在英文中,“fish”和“dragon”可能没有如此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更多时候是一种自然存在,被用于描述一种不同的生物形态或其特性等方面。
总的来说,英汉动植物词汇间存在着丰富的文化联系和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两种文化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儒雅风格和技巧,拥抱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动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中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从而对一些动物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翻译上也是相同的。
由不同生活的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等,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寓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
一、动物词汇与文化意义廖光蓉在《外国语研究》中提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地说,就是指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
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它蕴含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深刻地反映着各民族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
二、相同寓意的动物词的翻译1.直译法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西方人们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
李秀萍在《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也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无论在音系、形态,还是在结构上可谓千差万别,语言的使用者也分局在地球的东西两半球。
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少的重合之处。
同时,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是一致。
这是一种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现象。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旨在如实地把一种语言中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词语的内涵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处理动物词语的翻译及其内涵意义,对译、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都是必要的翻译对策。
动物在人类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的语言都会涉及到动物名称,中文和英文当然也不例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名开始慢慢地被赋予了从未有过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上的差异,部分动物名称被赋予的内在含义也不尽相同。
例如,有些动物在中文被赋予了褒义,但在英文中却是贬义的,反之亦然。
由于动物名经常会在不同语言的谚语和习语中出现,如果翻译得不够到位,目标语言就不能准确贴切的传递源语言的信息。
因此对中英文当中出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动物名进行归类,并探究相应的翻译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对中英文动物名内涵的比较中英文动物名内涵可以分为三类: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有部分相同的文化内涵和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
1.1 中英文中相同内涵的动物名称部分动物名在中英文当中具有相同的内涵。
例如,驴(donkey):驴在中文和英文中都被认为是不讨人喜爱的动物。
在英文中如果要说某人愚蠢或固执就会说“ he is an absolute donkey”。
中文相同的表达方法是“他倔得像头驴,蠢驴”。
狐狸(fox):在中文和英文的寓言故事中狐狸的形象总是奸诈狡猾的。
在中文中经常提到“一只狡猾的狐狸”,在英文中会说“ a cunning fox".鹦鹉(parrot):中西方国家的人都认为鹦鹉能够代表那些只会模仿别人而没有自己见解的人。
因此英文中的短语“talk like a parrot"对应于中文的“鹦鹉学舌”。
当然,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中还有很多动物在中英文中具有相同的内涵。
例如,百灵(lark)可以指代高兴的人。
绵羊(sheep)指代胆小怯懦的人.猴子(monkey)指代淘气的人.蛇(snake)指代圆滑且对其他人构成威胁的人。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

- 206-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思奇【摘要】简要介绍动物词汇的重要性和有关动物词汇的研究现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从经济、地理和审美取向等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
指出通过比较动物词汇内涵,有利于学生增强文化意识,提高其语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文化内涵 动物词汇 文化差异引言世界各国的语言中都包含着许多动物词汇,动物词汇对语言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很多学者虽然在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突破,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笔者在大量收集前人有关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汉动物词汇各自的文化内涵,并总结了影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主要因素,以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动物词汇在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含义的异同,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相关建议。
一、动物词汇的重要性在人类发展史上,动物不仅与人类有密切关系,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动物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许多动物被人们赋予神性,视为图腾,顶礼膜拜。
这些动物形象积淀着特定的民族心理,负载着人们的感情,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
因此,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了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
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尤为突出。
词汇文化内涵反映的是内涵意义在不同文化观下的表现形态和成因。
一方面,文化具有同质性,这意味着不同民族可能会受到类似文化的影响,同一种动物词汇在不同语言情境中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相反地,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同一种动物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因此,为了避免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产生误会,学生必须熟悉中英文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研究现状虽然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在语用学、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一些期刊杂志上也发表了有关词汇包括动物词汇研究的论文,但对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系统性研究较少。
中英动物词对比翻译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对比于翻译一、动物词文化语义不同的原因:1.传统习俗东西方传统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英文里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别。
在中国人眼里,喜鹊是吉祥鸟,它的出现预示贵客来监。
但在英语国家里却是唠叨的象征。
中文里的蝙蝠从古到今都象征福气,而英语文化中却与福无关,甚至有邪恶与憎恶之意,像“as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与“have bats in thebelfry”(异想天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鹤象征长寿,所以有“鹤发童颜”与“鹤寿松龄”等。
英文中长寿的象征却是大象。
中文里凤代表吉祥幸福,也代表用来比喻少见的人才与罕见之物,如“凤毛麟角”。
英语中的凤凰则是复活与永生的代表,如“I believe that a phoenix that rises from its ashes will be even more dazzlingly beautiful.”(我始终相信浴火重生的凤凰将会更夺目。
)英汉两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英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动物词文化意象的不同。
例如,凤凰( phoenix) ,依照Br 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的说法, 凤凰是传说中的长生鸟,在阿拉伯沙漠上生存了五六百年,临死前衔草木筑巢,在唱完一首挽歌后用翅膀扇火自焚,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出一只新凤凰。
于是,西方文化便取凤凰不死的神性,在英语中赋予其“复活”、“再生”的文化意象。
在汉语传统文化中,因凤凰的神异与美丽人们将其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赋予了它“吉祥、珍贵、美丽”的文化意象,如“龙凤呈祥”喻指婚姻的完美,“凤毛麟角”表示非常珍贵的东西,以“凤姿”来象征女性的优美等。
在一种文化中提到某些动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特征,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
这种例子, 举不胜举。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 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 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生产的“山羊”牌闹钟质量好, 畅销国际市场。
可是在英国却无人问津,原因就在于商标用的词语上。
在中国“山羊”可代表博学之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老山羊爷爷很有学问;而goat在英语中含有“好色的不正经的男子”的文化内涵。
由此可见,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
一、同一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 英国人说:“He is a fox.”中国人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
”可见英语中也常用狐狸来形容人奸诈、狡猾。
又如,as cunning as a fox(象狐狸一样狡猾)。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赋予了“狐狸”相同的文化内涵。
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词还有很多。
羊(sheep )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驯服、温顺的动物。
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分析

Clover: is a kind of very useful Flowers ’ message in English plant which can feed domestic animals and can be used as fertilizer.
Native English speaker: four-leaf clover is a symbol of good luck.
“forget what is right at the sight of p分析
Vacant in Associative Meaning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分析
沙发土豆(couch potato),指的是那些拿着 摇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什 么事都不干,只会在沙发上看电视,描述了电视 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个词最早诞生在美国。 指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躺在床上睡觉、或者抱 着电视机守上十来个小时的人。换句话说就是, 一个人长时间坐在沙发上,就如土豆一样一动不 动,时间长了,人就像土豆一样胖胖圆圆的。久 而久之便可能导致胆结石甚至心理孤独等疾病, 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a small potato: a hot potato: a clean potato: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分析
Different in Associative Meaning
Lotus: in China, a type of water lily that grows in Asia and Africa, it is deeply loved by people for its pure and elegant color and slim and graceful shap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绝望而不言败的抗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 2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3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 4 《七宗罪》的人性解剖 5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 6 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7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 8 论商务谈判桌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谈判的影响 9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 10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贵妇画像》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选择 11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12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3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4 Discussing the history of basketball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Ame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15 新闻新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16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 17 从目的论看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 18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9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20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 21 英汉动物习语对比研究 22 解析《紫色》中妇女意识的形成 23 《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 24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 25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 26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27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Fuzzy Language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28 论《暮光之城•暮色》中英译汉的词类转译 29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30 中美教育的比较及对比 31 试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32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33 商务英语合同的词汇特征 34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35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36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 37 章回体小说开篇叙事标记语翻译初探——以四大古典名著为例 38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39 从《胎记》中阿米那达布的人物分析看人性的原始表达 40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 41 论苔丝悲剧的根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42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43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 44 逆世的美丽——分析《飘》中主要人物表现的自我意识 45 大陆高等教育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的状况及分析 46 论《爱玛》中的新女性形象 47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 48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49 论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50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 51 互联网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5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53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叙事艺术 54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55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 56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57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58 Tragedy of a Woman and Society—Comment o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59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60 美国梦的幻灭——追问盖茨比命运的悲剧性根源 61 从里奇的礼貌原则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62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63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4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65 NICE V.S. P&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Segmentation 66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 67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68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69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70 浅析《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爱情追求的道德障碍 71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 7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73 试析爱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观点——以《紫色》为例 74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75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 76 英语商务演讲的技巧 77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 78 从《到灯塔去》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79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80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 81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 82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 83 浅析《红字》中的女性意识 84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85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 86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87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88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 89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90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91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92 浅析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策略 93 解读《哈利•波特》中纳西莎•马尔福的形象 94 《太阳照样升起》内外的迷惘一代 95 浅论英汉翻译中词的转译 96 爱伦坡短篇哥特式小说体与干宝《搜神记》 97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 98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99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100 浅谈《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01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 102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逃离与守望 103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意象传递研究 104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105 生态视角下《红楼梦》中动植物名称的翻译 106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 107 动物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108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109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1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111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112 英语毕业论文)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 113 浅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114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115 An Analysis of Bernard Shaw’s Pygmal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116 从消费社会学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 117 商务合同的语篇特征及其汉英翻译策略 118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119 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义 120 童话世界里的诗意与纯美—赏析奥斯卡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 121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22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123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 124 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 125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 126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127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 128 从句法模式论英语公益广告语气系统的人际意义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29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130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131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32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33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134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135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主要作品 136 浅析英语动物类习语的翻译 137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38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139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40 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141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142 从释意学理论看中英口译 143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144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145 论《都柏林人》中的情感瘫痪 146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147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Wives and Daughters and North and South by Elizabeth Gaskell 148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149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150 评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的恐怖美 151 浅析美国嘻哈文化影响下的美国俚语 152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153 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154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155 The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156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157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158 论文化对词语内涵意义的影响 159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160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 161 适者生存—对《飘》中生存意识的探究 162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象征主义 163 分析露丝的觉醒《接骨师之女》 164 跨文化背景下中德谈判方式的比较 165 展会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和策略分析 166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67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68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169 英汉“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汇化模式分析 170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171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72 礼貌原则在英语商务信函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