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局部灵敏度分析

合集下载

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以月潭流域为例

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以月潭流域为例
数组.
关键词 : 全局优化方法 ; 新安江模型 ; 参数优化 ; 客观优化方法 ; 月潭流域
P rmee l a o t z t no eXn nin d l A cs f u tnB sn aa tr o l pi ai fh i j gmo e: a eo ea a i g b mi o t a a Y
k c ( Si 湖泊科 学 ) 2 1 ,3 4 : 2 -3 . ,0 1 2 ( )6 66 4
ht: w j k sogEma : ae@ ia.e n t #w w.ae.r. — i j ks ng sa. p Si c 0 1b ora ae c ne o e s
sre a b a o aa C - A m t o a ’gt h nya ds l aa tr e fr u e nteX n n i g ae h dm d l r evd c irt nd t ,S E U eh dc n e teo l n t e rme t r ;I ia j n t s e o e f l i t b a p e s s o h a w r o
T e r s ls rv a h t t e p r me e p i z t n r s ls a e sa l e sn h d a a i r t n d t . Ho v r or t e o - h e u t e e l t a h a a t ro t a i e u t r tb e wh n u i g t e i e l c b a i a a mi o l o we e ,f h b
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 以月潭流域为例
辛朋 磊 李致 家 汤 嘉辉 吴勇拓 , , ,
( : 海 大 学 水 文 水 资 源学 院 , 京 2 0 9 ) 1河 南 10 8

一种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全局优化方法

一种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全局优化方法

一种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全局优化方法
辛朋磊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0)001
【摘要】将全局优化方法SCE-UA用于新安江模型的参数优化中,以月潭流域1978-1991年共14年的实测降雨、径流资料以及1982-1988年实测洪水资料为例,对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利用SCE-UA方法得到的最优参数组会随着资料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了优化结果的不稳定性.进而引入赵人俊的新安江模型参数客观优化理论,将SCE-UA方法与该理论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因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参数优化结果的不稳定现象,可大大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通过检验,该方案可以较好地用于新安江模型参数优化中.【总页数】7页(P49-55)
【作者】辛朋磊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江苏南通,226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8
【相关文献】
1.基于Extend FAST方法的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J], 任启伟;陈洋波;舒晓娟
2.综合误差系数在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中的应用 [J], 叶金印;姚成;李京兵;李
致家
3.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研究 [J], 李致家;周轶;哈布·哈其
4.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以月潭流域为例 [J], 辛朋磊;李致家;汤嘉辉;吴勇拓
5.新安江模型系统响应参数优化方法在邵武流域的应用 [J], 赵丽平;邢西刚;吴楠;刘云;周艳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实例-新安江模型评述

论文实例-新安江模型评述

新安江模型评述宫兴龙1(1.东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要:针对目前对新安江模型构建的机理和使用条件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目的),本文从新安江模型的面雨量算法的适用性、蓄水容量曲线的选取、产流机制、产流方法、汇流机理和汇流方法等六方面对新安江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

(方法)对目前新安江模型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和归纳出新安江使用情况。

(方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新安江模型在结构、理论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新安江模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模型理论体系。

(结论)本文可以为应用新安江模型给提供参考,也为评述水文模型提供了方法。

(意义)关键词:新安江模型;产流;汇流;模型应用英文名称GONG xinglong1(1.School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onstructio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erbin,150030)Abstract:Key words:1.引言1973年,河海大学赵人俊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编制新安江入库1作者简介(小5黑):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省××市(县)人,职务,学历。

主要从事××××方面研究。

E-mail:洪水预报方案时,汇集了当时在产汇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大流域洪水预报的特点,设计了国内第一个完整的流域水文模型—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以下简称新安江模型。

最初研制的是二水源新安江模型,80年代中期,借鉴山坡水文学的概念和国内外产汇流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水源新安江模型。

(简要叙述一下模型的构建过程)新安江被水文学家和学者广泛的应用和改进[1]。

(说明模型应用比较广泛、模型非常重要或模型对学科有指导意义等)虽然新安江模型被广泛的使用,但很多学者在应用时新安江模型时,对该模型构建的机理和使用条件认识不是十分清楚,在应用常常出现效果不好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新安江模型构建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个深入的分析。

新安江模型原理

新安江模型原理

一新安江模型基本原理1.1新安江模型原理原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的赵人俊教授于1963年初次提出湿润地区以蓄满产流为主的观点,主要根据是次洪的降雨径流关系与雨强无关,而只有用蓄满产流概念才能解释这一现象。

上个世纪70年代国外对产流问题展开了理论研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978年出版的《山坡水文学》,它的结论与赵人俊教授的观点基本一致:传统的超渗流概念只适用于干旱地区,而在湿润地区,地面径流的机制是饱和坡面流、壤中流的作用很明显。

20世纪70年代初建立的新安江模型采用蓄满概念是正确的。

但对于湿润地区,由于没有划出壤中流,导致汇流的非线性程度偏高,效果不好。

80年代初引进了山坡水文学的概念,提出三水源的新安江模型。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流程图见下图1.1。

图1.1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流程图新安江水文模型按照三层蒸散发模式计算流域蒸散发,按蓄满产流概念计算降雨产生的总径流量,采用流域蓄水曲线考虑下垫面不均匀对产流面积变化的影响。

在径流成分划分方面,对三水源情况,按“山坡水文学”产流理论用一个具有有限容积和测孔、孔底的自由水蓄水库把总径流划分为饱和地面径流、壤中水径流和地下水径流。

在汇流计算方面,单元面积的地面径流汇流一般采用单位线法,壤中水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的汇流则采用线性水库法。

河网汇流一般采用分段连续演算的Muskingum法或滞时演算法,但它一般不作为新安江模型的主体。

模型中主要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的定义参数含义K蒸散发能力折算系数WM流域蓄水容量UM上层蓄水容量LM下层蓄水容量C深层蒸散发系数IM不透水面积占全流域面积之比B蓄水容量曲线指数SM流域自由水蓄水容量EX自由水蓄水容量曲线指数KI壤中水径流出流系数KG地下水径流出流系数CS地面径流消退系数CI壤中水径流消退系数CG地下水径流消退系数N子河段数KE子河段洪水波传播时间XE子河段流量比重因子概念性模型的结构反应客观水文规律,参数应该代表流域的水文特征,把模型设计为分散性的,主要是为了考虑降雨分布不均的影响,其次也便于考虑下垫面条件的不同及其变化。

新安江模型报告.PPT

新安江模型报告.PPT
TRSS(t)=TRSS(t-1)*KKSS+RSS(t)*(1-KKSS)*U
KKSS表征壤中流水库的调蓄作用。它使本时段的出流有所折扣,又 使上一时段的存蓄对本时段有所补充。
TRG(t)=TRG(t-1)*KKG+RG(t)*(1-KKG)*U TR(t)=TRS(t)+TRSS(t)+TRG(t)
21
L新O安G江O模型
RunModle 运行新安江模型
▪ 水源划分——三水源划分的算法实现 三、0<PE+AU<SMMF
RS={PE-SMF+S+SMF*pow[1-(PE+AU)/SMMF, EX+1]}*FR;(引入曲线方次)
RSS=(PE+S-RS/FR)*KSS*FR(此时并不是全部蓄 满,收入为PE+S,支出为溢流部分,二者相减方能得 到当前自由水蓄水量)
RG=(PE+S-RS/FR)KG*FR S=S+PE-(RS+RSS+RG)/FR(仍为自由水蓄水量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只不过蓄水量不是满的)
22
L新O安G江O模型
RunModle 运行新安江模型
▪ 土壤含水量的更新计算
?为<:上层蓄水 能力已足够
全部在上层存蓄
上层土壤含水+ 蒸散发剩余-产流
_?_ 上层蓄水能力
11
L新O安G江O模型
RunModle 运行新安江模型
▪ 产流计算——蓄水容量曲线
最大点蓄水容量
由于产流计算要根据蓄满产
流原理,故必须了解蓄水容
量。但流域内各点的蓄水容
量并不相等,故概化为如图
的曲线。
如果连最大点蓄水容量都已不 能继续存蓄,则全流域产流; 反之,则并非全流域产流,就 需要引入抛物线指数B来概化 考虑了。

SWMM模型中参数率定及局部灵敏度分析

SWMM模型中参数率定及局部灵敏度分析
Key words: SWMM ; disturba n ce analysis; hydrological pa rameters; water qua lity parameters
目前 ,SWMM 模 型被 广泛 应 用 于城 市 地表 径 流 污染 研究 和城 市 排水 管 网的规 划 、设计 与 分 析 【1-2]0
至 126。12 、北 纬 36。至 36。30 ,属东 亚季 风大 陆性气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51478230)
· 21 ·
第 10卷 第 3期
供 水 技 术
2016年 6月
候 。胶 州 市新 城 区北至扬 州 路 ,南 至香 港路 ,西 至杭 州路 ,东 至胶黄 铁路 ,排水 体 制为雨 污分 流 。本研 究 选取 部 分 新城 区 ,总 面 积 为 305.2 ha。结 合该 区域 的雨水 系统 调查 结果 和 SWMM 模 型 的应用 要 求 ,对 研 究 区域进 行概 化 ,共 划 分 子 汇 水 区 56个 、雨 水 管 段 83条 、检查 井 节 点 86个 、末端 排 放 口 3个 ,研 究 模 型 如 图 1所示 。
Guan Yihong, Lv Mou, W ang Ye, Yang Tingting (School of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China)
本研 究 中利 用 SWMM 软 件对 胶 州 市 新 城 区雨 水 管 网建 立模 型 ,模 型 的可 靠 性 主要 取 决 于模 型 参 数 的 取值 ,为便于模型参数 的率定 ,选 取需要率定 的参 数 ,采用扰动分析法进行局部敏感性分析,其余参数 均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 的资料进行输入 ,从而使参

新安江模型在下浒山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下浒山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下浒山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意义 (4)1.4 研究方法 (6)2. 新安江模型概述 (6)2.1 模型原理 (8)2.2 模型结构 (9)2.3 模型参数 (10)3. 下浒山水库概况 (11)3.1 水库基本信息 (12)3.2 水库流域特征 (13)3.3 水库水文特征 (14)4. 新安江模型在下浒山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14)4.1 数据预处理 (16)4.2 模型建立与校准 (17)4.3 模型应用与验证 (18)5. 结果分析与讨论 (18)5.1 洪水预报结果分析 (19)5.2 结果对比与讨论 (20)5.3 模型优缺点分析 (22)6. 结论与展望 (23)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24)6.2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25)6.3 未来研究方向 (26)1. 内容概括本报告旨在探讨新安江模型在下浒山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通过对新安江模型的理论基础、建模过程以及其实际操作步骤的详细介绍,分析了该模型在下浒山水库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

报告中首先对下浒山水库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包括地理位置、库区面积、流域特征等,为后续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

在内容概括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新安江模型的基本原理,包括水文要素的模拟、河流动力学的计算以及洪水过程的综合分析。

随后,报告详细描述了新安江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模型的参数化过程以及模型的验证和优化。

接下来,我们将展示如何将新安江模型应用于下浒山水库的洪水预报,分析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预测结果,并与实际水文观测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报告还将探讨新安江模型的局限性,包括对极端降水事件的模拟能力、对非典型流域情况的适用性,以及可能的数据获取和模型计算精度等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旨在为模型使用者提供改进建议,以提高洪水预报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构建与分析(硕士论文)

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构建与分析(硕士论文)
应用结果表明上述四个模型都能很好的应用于该流域进行洪水模拟,通过比较可以 看出 Grid-Xinanjiang 模型能够取得相对更高的模拟精度。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新安江模型、Grid-Xinanjiang 模型、TOPMODEL 模型、GTOPMODEL 模型、密赛流域、洪水模拟
Abstract
无 河海大学
论文中文题名
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构建与分析
论文中文副题名

论文英文题名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id-Based Distributed Xinanjiang Model
论文英文副题名
None
论文语种 汉语 论文摘要语种 汉、英 论文页数 74论文字数 3.1 (万)
Grid-Xinanjiang model takes every DEM unit grid as a sub-basin, using the initial Xinanjiang model to calculate runoff-yield of the current gri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rder among the DEM grids, the flow of the outlet of each grid to the outlet of the whole basin is routed by the grid-by-grid method of Muskingum. When calculating the runoff-yield and runoff-concentration in every unit gird, the water bal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river drainage network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other words,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unoff-concentration, first, considering whether the current grid is saturated. If it is not, the soil water content of this grid will increases due to the outflow of the upstream grids before the soil moisture of it reaches water storage capacity. Moreover, if there is a channel in unit grids and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the drainage network, not all the overland inflow and interflow flow into the downstream grid, part of them will flow into the channe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 模 型 。 最 初 的新 安 江 模 型 为 两 水 源 模 型 ,0世 纪 8 2 0
参数 的灵 敏度 。局部 灵敏度分 析的优点在 于其可操作 性。具有 以下意义 : 选 出对模 型输 出结 果影 响大 的 ① 参数 , 于这些参数 , 对 在模型分 析过程 中需要 集 中精 力 尽 可能地提 高参数 的准 确度 ; 对 于那些 对模 型 结果 而 影 响不大 的不灵敏参数 , 只 总 出 流 过 程 。 本 文 采 用 两 水 源 3层 蒸 发 模 型 , 次洪 水进行模拟 。 对 由于 新 安 江 模 型 的 参 数 比较 多 , 且 参 数 的 灵 敏 而
大程度上 减 少模 型参 数 率定 和验 证 的 工 作 量‘ 。②
加深 对模 型的理解 。不 同参数 的变化对模 型的影响程
第 41卷 第 1期 20 10 年 1 月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 e n te vr
Vo . 1 41. No. 1
J n., 201 a 0
文章 编 号 :0 1—4 7 2 1 O 10 1 9( 0 0) l一0 2 0 5—0 4
新 安江模 型参 数 的局部 灵敏 度分 析
在 确 定 模 型 各 参 数 灵 敏 度 大 小 排 序 时 简 单 有 效 。 分 析
降雨全部补充 包气带缺 水量 , 蓄满后开始 产流 , 渗 的 下
雨 量形成地下 径流 , 渗的雨量 形成地 面径流 。 超 利用稳定 下渗率 F C将 径流 划分 为地 面径 流 和地 下 径流两种 水源 。地 面 径流 采 用单 位 线汇 流 , 下径 地 流 采用一次线 性水库 汇流 。模 型把流域 面积划分 为透 水 面积和 不透水面 积两 部分 , 透水 面 积 上 的降水 在 不 满 足蒸发后将 直接转化 为地 面径 流 。透水 面积上 将发 生下渗 , 渗的水量一 部分存储 于土壤层 , 下 后期耗 于蒸 发; 满足 了流域土壤 蓄水 容 量后 下渗 水 量才 能转 化为
度 和方式都不 同 , 面掌握 参 数对 模 型 的影 响程度 和 全
方 式 , 助 于在 不 同 的 模 型 使 用 条 件 下 选 择 相 应 的 敏 有
感参 数 以进行 重 点识 别 。③ 加 深对 所模 拟 系 统行 为 的理解 。 过灵敏度分 析可 以发 现所模 拟 系统对 哪些 通 参数变 化敏感 , 而可 以确 定 各模 拟 因子对 所 模拟 系 从 统 的影 响程度 。
L WDM, M, C和 Ⅲ P是 不 灵敏 参 数 。


词 : 数 ; 部 灵敏 度 分 析 ; 安 江模 型 ;清 江流 域 参 局 新
文 献 标 志码 :A
中 图 法分 类 号 :T 3 . P 3 . VI 1 4; 3 8 9
新 安江模型 是河 海 大学 赵人 俊 等于 17 9 3年 在 作 新安 江水 库入库径 流预报工作 时提 出来 的降雨径 流流
层 和深层 3 , 层 只有 当上 层蒸 发 完之 后 下层 才开 始蒸
发, 下层蒸 发完之后 深层开始 蒸发 。 产 流子模 型采用 蓄 满产 流模 型 , 蓄满 产 流是 指包
本文采用 的是局部 灵 敏度 分析 的方 法 , 析单 个 分
收稿 日期 :0 9—0 20 8—2 4
基金 项 目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0 0 0 4 4 7 12 ) 作者 简 介 : 会 娟 , , 士 , 薄 女 硕 主要 从 事水 文 水 资源 研 究 。
1 新 安 江 模 型
新 安 江 两 水 源 模 型 的蒸 发 计 算 采 用 3 蒸 发 计 算 层 模 型 。3层 蒸 发 模 型 就 是 把 整 个 流 域 划 分 为 上 层 、 下

。局 部灵敏度分 析检 验单个 参 数 的变化 对模 型
结果 的影响程度 ; 全局 灵敏 度分 析考 虑 了参 数 在整 个 取值 空间 的影 响及参数之 间的共 同作用 。
2 6
人 民 长 江
气 带土壤含 水量达 到 田间持 水 量 之前 不 产流 , 前 的 之
本文使用 摩尔斯分 类筛选法 进行参 数局部 灵敏度 分析 。摩尔 斯 分类 筛选 法 ( or ,9 1 为 目前 应 用 M rs 19 ) i
较广 的一种局部 灵敏度 分析方法 。摩尔 斯分类筛 选法
度不 同, 以对参数 的灵敏 度 进行 分 析有 助 于更好 地 所
利 用 新 安 江 模 型 。 参 数 灵 敏 度 分 析 的作 用 是 定 性 或 定
量地 评价模 型输 入误差对 模型输 出结果 的影响 。灵敏
度 分 析 主 要 分 为 局 部 灵 敏 度 分 析 和 全 局 灵 敏 度 分
年代初期 , 出了三水源新安 江模 型 , 提 中期 提 出了四水
源 新 安 江模 型 。
新安 江模型把 全流 域分 成若 干单 元 流域 , 每 个 对
单元流域 做产汇计算 , 得出单元流 域的 出口流量过程 。 再 进行 出 口以下的 河道 洪水 演算 , 得流 域 出 口的流 求 量过程 。把每个单 元流域 的出流 过程 相 加 , 就求 得 了
变化 一 定 的步 长 , N s 用 a h系数 对 模 拟 结 果的 精 度进 行 评 定 , 而 反 映 出参 数 的 灵 敏 度 : 结 果 表 明 , 灵 敏 的 从 最
参数是 F C和 c ; c W 是 灵敏 参 数 ; gK 和 M b对峰 值 流 量 是 高灵 敏 参 数 , 而对 径 流 总 量 来 说 是 灵 敏 参 教 ; M , WU
薄 会 娟 , 晓 华, 霞 董 邓
( 峡大学 土木水电学院, 三 湖北 宜 昌 4 3 0 4 0 2)
摘 要 : 安 江模 型是 我 国应 用广 泛 的 一种 降雨 径 流 流域 模 型 , 用 于湿 润 和 半 湿润 地 区。 新 安 江模 型 参数 较 新 适
多 , 工 率 定 时 需要 首 先 率 定对 模拟 结果 影 响 最 为敏 感 的 参数 , 人 因此 对 参 数 进 行 灵 敏 度 分 析 是 必 要 的 。 采 用 水 文 模 拟 法和 摩 尔斯 分 类 筛选 法 , 清 江流 域 18 对 99年 9月 3 日至 l 0 0月 5 日次 洪水 进行 径 流 模 拟 , 让 参 数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