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轴承的检修及安装
推力滚针轴承的安装方法

推力滚针轴承的安装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推力滚针轴承的安装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看,这推力滚针轴承就像是机器里的小英雄,默默工作,让一切运转得顺顺畅畅。
那怎么把这个小英雄给安顿好呢?首先啊,咱得把安装的地方清理干净,就好比给小英雄准备一个整洁的家。
可别小看这一步,要是这里有灰尘啊、杂物啊,那小英雄住得能舒服吗?肯定会闹脾气的呀!然后呢,拿起推力滚针轴承,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放进去。
这时候你得注意了,别硬塞啊,得温柔点,不然小英雄可要抗议啦!要顺着它的性子来,让它舒舒服服地待在该在的位置。
接着呀,检查一下安装得是不是到位了。
就像给小英雄做个体检,看看它有没有站直了,有没有歪着。
要是没安好,那可不行,后面机器运转起来可就麻烦大啦!你说是不是?安装的过程中,咱还得注意一些细节呢。
好比说,安装的力度得掌握好,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这就跟做饭放盐一样,得恰到好处,不然味道就不对啦!还有啊,安装的角度也得注意,要让小英雄站得稳稳当当的。
你说这推力滚针轴承重要不重要?要是安装不好,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机器可能就没法好好工作啦,就好像人走路腿不舒服一样,那多别扭呀!所以啊,咱可得认真对待,把这个小英雄伺候好了。
你想想,如果推力滚针轴承安装得完美无缺,那机器运转起来得多顺畅,多带劲啊!就像一辆跑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一样,那感觉,爽呆了吧!所以啊,朋友们,安装推力滚针轴承可别马虎,这可是关系到机器能不能好好干活的大事儿呢!咱得用心,得仔细,让这个小英雄在它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推力滚针轴承的安装更清楚啦?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机器都能顺顺利利地工作起来!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检修与维护

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检修与维护发布时间:2023-01-04T02:25:32.71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3期作者:益桑[导读] 自上个世纪开始,垂直水轮发电机组对整个社会的供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使用保证了发电的稳定和持续的供电。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发电检修分公司西藏拉萨 850000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组的结构也随之改变,推力轴承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与稳定。
本文针对垂直型水轮发电机组,首先介绍了推力轴承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分析了它的问题,并给出了维修和维护的建议。
关键词: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检修维护引言:自上个世纪开始,垂直水轮发电机组对整个社会的供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使用保证了发电的稳定和持续的供电。
然而,机组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由于机组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部件会发生故障,从而对机组的整体运转造成一定的影响。
推力轴承是发电机组的重要部件,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对机组的正常运转造成很大的影响。
1.推力轴承的作用在垂直水轮发电机组中,有两类水轮发电机的轴承,即推力轴承和导轴承。
导流轴承可以作为水轮机轴的横向支承,防止导流轴承横向摇摆,造成支承横向受力。
推力轴承用于承受水轮机转子在竖直方向上的载荷。
推力瓦被固定在机架上,推力头上安装着一块镜片,推进器被浸泡在发动机油里,推进器的表面会被一层油膜包裹,然后将镜片压在推进器上,两者之间有一层油膜,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
当转子旋转时,镜片会与转子一起旋转,并与薄油膜产生摩擦,从而使固定件与旋转件的连接更加紧密。
按照推力轴承的实际情况,将其归类为:上机架上有推力轴承,下机架上有推力轴承,下机架上有推力轴承,则称为伞机群。
在机组中,推力轴承是一种分立的轴承,它起着转子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推力球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不能限制轴的径向位移,所以它的极限速度非常低。
而推力滚轮轴承则可以作为承载轴,在轴向和径向上都能起到共同的作用,轴向的负荷要在55%的轴向负荷范围内,滚动轴承的速度要快,摩擦系数也要小,而且还能起到调心的作用。
止推轴承的检修与间隙的检测调整

止推轴承的检修与间隙的检测调整现场测量常用方法是,在外露的轴端上沿轴向装一只千分表,然后,来回窜动转子,千分表上前后读数差值即为止推轴承的间隙;也可待推力轴承全部装配好后,将千分表固定在静止件上,使测量杆顶在转子上的某一个光滑端面上,并与轴平行,盘动转子,用专用工具或杠杆将转子依次分别推向前、后两极限位置,同时记下两极限位置的千分表数值,其数值之差即为轴向间隙。
止推轴承的检修与间隙的检测调整在测量时,应同时装上一只千分表来测量瓦壳的移动量。
推动转子应有足够大的轴向推力,使推力盘紧靠所有瓦块。
调整止推轴承的间隙,可以用加、减止推轴承背面垫片的厚度来实现。
2006年大修后催化烟机转子实际轴向窜量(双侧推力瓦分别贴紧后)为0.54mm(标准要求0.4mm),其正常运行时位置回复到1/2处做为传感器调整的零点位置。
则调整计算间隙量为0.54/2=0.27mm,对于本特利3300系列轴位移测量系统,普通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间隙不大于 1.27mm,灵敏度为7.87V/mm(7.87mv/μm),基准电压为-10V。
则调整量=0.27×7.8 ≈2.1V,此时传感器是靠近测量基准面,则间隙电压绝对值相减(如果传感器远离测量基准面,则间隙电压绝对值相加)。
所以调整间隙电压=10-2.1=7.9V,所以实际测量间隙电压调整为-7.9V;风机轴向窜量(双侧推力瓦分别贴紧后)为0.28mm,其正常运行时位置回复到1/2处,则调整计算间隙量为0.28/2=0.14mm,则调整量=0.14×7.8≈1.1V,此时传感器是靠近测量面,则调整间隙电压=10-1.1=8.9V,所以实际测量间隙电压调整为-8.9V。
轴位移报警值设定值为±0.4mm、停机设定值为±0.8mm。
理论上由于烟机转子检修允许轴向最大窜量是0.4mm,正常运行位置(传感器零点位置)在允许最大窜量的1/2处,所以运行中当转子处于推力瓦磨损故障时,转子首先移动0.2mm 后,推力瓦贴合,再磨损0.2mm,机组开始报警,此时转子实际轴向窜量为0.4mm(仪表设定的报警值);当推力瓦继续磨损达到0.6mm后,机组保护停机,此时转子实际轴向窜量为0.8mm(仪表设定的保护停机值)。
推力球轴承的用途及安装注意事项

推力球轴承的用途及安装注意事项
推力球轴承只适用于承受一面轴向负荷、转速较低的机件上,只适用于承受一面轴向负荷、转速较低的机件上,例如起重机吊钩、立时水泵、立时离心机、千斤顶、如起重机吊钩、立时水泵、立时离心机、千斤顶、低速减速器等。
轴承的轴圈、座圈和滚动体是分离的,速减速器等。
轴承的轴圈、座圈和滚动体是分离的,可以分别装拆。
推力轴承的安装注意事项:
平面推力轴承在装配体中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其应用广泛。
平面推力轴承在装配体中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其应用广泛。
虽然推力轴承安装操作比较简单,虽然推力轴承安装操作比较简单,但实际维修时仍常有错误发生,即轴承的紧环和松环安装位置不正确,发生,即轴承的紧环和松环安装位置不正确,结果使轴承失去作用,轴颈很快地被磨损。
紧环内圈与轴颈为过渡配合,去作用,轴颈很快地被磨损。
紧环内圈与轴颈为过渡配合当轴转动时带动紧环,并与静止件端面发生摩擦,当轴转动时带动紧环,并与静止件端面发生摩擦,在受到轴向作用力(Fx)时将出现摩擦力矩大于内径配合阻力矩,向作用力(Fx)时,将出现摩擦力矩大于内径配合阻力矩,导(Fx)致紧环与轴配合面强制转动,加剧轴颈磨损。
因此,推力轴承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轴承的紧环和松环(根据轴承内径大小判断,孔径相分清轴承的紧环和松环O.1~O.5mm)。
差O.1~O.5mm)。
(2)分清机构的静止件(即不发生运动的部件,主要是指装配分清机构的静止件体)。
(3)无论什么情况,轴承的松环始终应靠在静止件的端面上。
无论什么情况。
推力角接触轴承安装【详解】

推力角接触球的轴承精度要比推力球轴承的精度高很多,可承受的转速也高很多,可以作为主轴轴承使用。
但是轴承安装不当就会达不到这样的效果,那么,采用哪种方式装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
该轴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
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
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
按接触角分为三种: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②接触角α=25°,多用于精密主轴轴承;③接触角α=15°,多用于较大尺寸精密轴承。
(3)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同时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场合,也可以承受纯径向载荷和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
此种轴承由生产厂按一定的预载荷要求,选配组合成对,提供给用户使用。
当轴承安装在机器上紧固后,完全消除了轴承中的游隙,并使套圈和纲球处于预紧状态,因而提高了组合轴承的钢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负荷,也可承受纯径向负荷,除串联式配置外,其他两配置均可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
在承受径向负荷时,会引起附加轴向力。
因此一般需成对使用,做任意配对的轴承组合,成对安装的轴承按其外圈不同端面的组合分为:背对背配置、面对面配置、串联配置(也称:O型配置、X型配置、T型配置)三种类型:背对背配置 O型配置面对面配置X型配置串联配置 T型配置①背对背配置,后置代号为DB(如70000/DB),背对背配对的轴承的载荷线向轴承轴分开。
止推轴承的检修与间隙的检测调整

止推轴承的检修与间隙的检测调整现场测量常用方法是,在外露的轴端上沿轴向装一只千分表,然后,来回窜动转子,千分表上前后读数差值即为止推轴承的间隙;也可待推力轴承全部装配好后,将千分表固定在静止件上,使测量杆顶在转子上的某一个光滑端面上,并与轴平行,盘动转子,用专用工具或杠杆将转子依次分别推向前、后两极限位置,同时记下两极限位置的千分表数值,其数值之差即为轴向间隙。
止推轴承的检修与间隙的检测调整在测量时,应同时装上一只千分表来测量瓦壳的移动量。
推动转子应有足够大的轴向推力,使推力盘紧靠所有瓦块。
调整止推轴承的间隙,可以用加、减止推轴承背面垫片的厚度来实现。
2006年大修后催化烟机转子实际轴向窜量(双侧推力瓦分别贴紧后)为0.54mm(标准要求0.4mm),其正常运行时位置回复到1/2处做为传感器调整的零点位置。
则调整计算间隙量为0.54/2=0.27mm,对于本特利3300系列轴位移测量系统,普通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间隙不大于 1.27mm,灵敏度为7.87V/mm(7.87mv/μm),基准电压为-10V。
则调整量=0.27×7.8 ≈2.1V,此时传感器是靠近测量基准面,则间隙电压绝对值相减(如果传感器远离测量基准面,则间隙电压绝对值相加)。
所以调整间隙电压=10-2.1=7.9V,所以实际测量间隙电压调整为-7.9V;风机轴向窜量(双侧推力瓦分别贴紧后)为0.28mm,其正常运行时位置回复到1/2处,则调整计算间隙量为0.28/2=0.14mm,则调整量=0.14×7.8≈1.1V,此时传感器是靠近测量面,则调整间隙电压=10-1.1=8.9V,所以实际测量间隙电压调整为-8.9V。
轴位移报警值设定值为±0.4mm、停机设定值为±0.8mm。
理论上由于烟机转子检修允许轴向最大窜量是0.4mm,正常运行位置(传感器零点位置)在允许最大窜量的1/2处,所以运行中当转子处于推力瓦磨损故障时,转子首先移动0.2mm 后,推力瓦贴合,再磨损0.2mm,机组开始报警,此时转子实际轴向窜量为0.4mm(仪表设定的报警值);当推力瓦继续磨损达到0.6mm后,机组保护停机,此时转子实际轴向窜量为0.8mm(仪表设定的保护停机值)。
汽轮机推力瓦检修(共24张PPT)

:瓦块上的旋转箭头应与转子的旋转方向一致,否则应重新安装。 • 将支撑环上的防转键就位在正上方,组装推力轴承上半瓦壳并打入定位销,均匀紧固结
合面螺栓,用0.03mm塞尺检查水平结合面应塞不入。
14
推力间隙的确定及调整
•推力轴承全部组合完毕后,分别在高中压转子及推力
座的端面架2个百分表,表的测量杆与轴线平行, 测量部位必须在光滑的平面上。 •用千斤顶沿轴向来回推动转子至轴向前后极限 位置(轴承座上百分表微动即可),分别读出转 子及推力轴承座百分表的最大、最小值,做好记 录。转子上轴向百分表的差值,即是转子的窜动 量。此窜动量减去推力轴承座的窜动量即为推力 间隙。
• 使高压转子危急保安器飞轮向上,作为转子的零位。 •根据图纸提供的K值(K=8.5±0.13mm),将K值板放入 K值轴向间隙处,将高压转子向调阀端推足。然后复测高 压转子左右两侧K值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高中压缸所有通流间隙,对偏小的通流间隙做出标 识。 •测量出高压转子L值。L值即转子在K值位置时,转子对 轮与轴承室端面的距离,并做好标记,作为热工定位 高压转子轴向位移的依据和平时小修监测高压转子轴 向位置的监测点。
瓦块厚度差
推力 瓦支 撑环
承力面 厚度差
推力轴承间隙测量、调整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及测量器具
表面光滑无毛刺、凹坑、 划痕和机械划伤
观察
乌金无脱胎
PT检查或超声波检查
mm
符合制造厂要求,一般 ≤0.02
外径千分尺或百分表
光滑,无毛刺、道痕
观察
轴承的检修

轴承的检修培训2013-1-18目录一、轴承的检修内容 (3)二、滚动轴承的检修工艺 (5)三、轴承的安装方法 (7)四、滚动轴承的间隙调整 (8)五、滚动轴承的检修质量标准及验收 (10)六、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12)一、轴承的检修内容1.1 滚动轴承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70℃,如果发现轴承温度超过允许值,应检查轴承的润滑情况,轴承内是否有杂质,安装是否正确。
1.2 滚动轴承运转的声音正常时应是轻微均匀的。
当听到断续的哑声,则说明轴承内部有杂质;有金属研磨声,则表明缺少润滑油;有挫齿声和周期的急剧撞击声,则说明滚动体或保持架有损坏。
1.3 一般滚动轴承检修时应检查下列各项:第一:内外圈和滚动体表面,如发现裂纹疲劳剥落的小坑或碎落现象,应及时更换新轴承。
第二:因磨损,轴向间隙超过允许值可以重新调整,调整达不到要求应更换轴承。
第三:对于向心推力轴承,•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有一定的几何关系,所以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检查一项即可。
第四:对于单列向心球轴承间隙测量,可只测量径向间隙。
第五:检查密封是否老化、损坏,如失效时应及时更新。
新毡圈式密封装置,在安装前要在溶化的润滑脂内浸润30-40分钟,然后再安装。
第六:轴承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重新涂油之前,应当用汽油洗净,控制涂油量为为轴承间隙的三分之二。
第七:轴承中滚动体数量不够时,应更换新轴承。
二、滚动轴承的检修工艺2.1 检查滚动体、保持架和内外套有无麻点、裂纹和剥皮现象;轴承外套表面有无相对滑动痕迹;轴承内套与轴的装配是否松动。
2.2 拆卸轴承要用专用工具,以防损坏轴承。
如果轴承内圈与轴配合很紧时,为了不损坏配合面,可先用100℃的热油浇在轴承的内圈上,使内圈膨胀后再行拆卸。
不得已时可使用套简和手锤拆卸,但绝对禁止用手锤直接敲击轴承和圈来拆卸轴承。
使用套简拆卸时,施加力应四周均匀。
采用以上方法拆不下来时,则要用压力机进行拆卸。
2.3 不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轴承与轴是紧配合、与壳体孔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与轴一起从壳体中取出,然后将轴承从轴上卸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力轴承的检修与安装本文介绍了推力轴承的常规检修和安装,描述了在电厂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其解决方案。
推力轴承的常规检修和安装:推力轴承多为密切尔式扇形瓦块来承担汽轮机转子运行中的轴向推力。
在推力轴承上,位于转子推力盘的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各有若干块扇形瓦块,每块瓦均用销钉松套在推力轴承壳体内的安装环上,使瓦块略有摆动。
当转子静止时,推力瓦块与推力盘面呈平行状态,当转子升速直至额定转数的过程中,油被带入瓦块与推力盘的间隙中,瓦块因进油而形成楔形间隙,随着楔形间隙的减小,使瓦块出口侧因油压力高,而形成油膜。
图1所示为楔形油膜形成的过程机理。
一.推力轴承的检查1、将推力轴承试组装,打入中分面销钉,中分面不允许有错口,其接触面应达到75%以上接触,并分布均匀,用0.03㎜塞尺塞不入。
2、如推力轴承有球面座与安装环的接触亦应达到75%以上,否则应对其研修刮。
3、清理检查推力轴承的进出油孔和瓦块上乌金面。
油孔应畅通,瓦块上的乌金应无脱胎和砂眼(用浸油法或着色法检查)。
4、测量推力瓦块厚度。
如图2所示,在平板上移动瓦块,用百分表测量。
每块瓦的厚度差,一般不应该超过0.02㎜。
如有超过,也应在转子推力盘与整组瓦块接触检查中,根据情况修刮。
二.推力轴承工作瓦块和非工作瓦块的修刮1、对于单置式推力轴承,应首先研磨球面座与其洼窝和安装环与球面座接触面,均应合格后,顺序吊入下球面座、转子、装入瓦块和上瓦球面座组件,紧好结合面螺栓,经检查一切正常后,用桥吊作牵引拉动转子,同时将推力盘压向工作瓦面及非工作瓦面,经数圈盘动后,解体检查每块瓦块接触面的接触情况,进行修刮。
当用涂红丹法检查接触达到合格后,还应最后以不图红丹的干磨法再检查各瓦块接触面至合格为止。
瓦块接触面亦应达到75%以上。
2、对于推力支持联合轴承,在装人下半轴瓦后,在推力盘上涂上薄薄一层红丹油,吊入转子,依次装入上瓦、球面座和上盖,紧好结合面螺栓,顺运行方向盘动转子,且压向需研刮侧瓦块,根据接触情况进行修刮,如图所示。
3、当汽缸已扣盖,需检查推力轴承内轴向间隙时,应配制推动转子能轴向位移的专用工具。
人工盘动使转子向所需方向移动。
三.测量推力轴承的推力间隙当推力轴承全部检修并组装好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时,其方法为:在转子某凸缘处架设百分表,测量转子的轴向移动植。
转子盘动的情况下,用专用工具推动转子,分别移向前、后的极限位置,记录百分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差即为推力间隙。
推力轴承,还应在支持轴承部分的端面,架上百分表,测取支持轴承在推动转子时的位移,从转子架设的百分表的移动值中,减去支持轴承的位移,才是真正的推力间隙。
推力间隙若需调整时,应结合转子轴向通流间隙的调整要求,综合考虑,即将转子压紧工作瓦块,测量通流部分各尺寸符合要求时定位。
在将转子压向非工作瓦块,从转子所架百分表测出推力间隙。
若不符合要求,可调整调整环内垫片厚度,使推力轴承定位点和推力间隙,均处于所要求的数据范围内。
四.推力轴承的最后组装组装中还应修刮调整各挡油环的间隙,推力瓦块上的金属测温元件及导线的可靠固定,并再次复查轴向各间隙,有无异常。
当一切正常时,再装推力轴承上盖,其紧力或间隙符合制造厂规定时,紧固水平结合面螺栓。
再次盘动汽轮机转子,测取推力间隙,确认合格后,该项工作安装完毕。
下面以马钢135机组为例来介绍推力轴承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其解决办法。
马钢电厂1号汽轮机为国产的135MW凝汽式机组。
该机自今年投产以来,推力轴承工作瓦块温度一直偏高,推力轴承工作瓦12个瓦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
为了控制工作瓦温度不超允许值,经常限制负荷运行。
通过多次试验,经过认真分析,推力轴承工作瓦块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推力轴承球面接触不好、自位性较差、推力瓦供油量不足。
利用该机大修的机会,针对推力瓦的实际情况,在调整推力轴承球面紧力和增大推力瓦进油截面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处理后,机组带满负荷,工作瓦温度由94.3℃降至83.7℃,效果明显,恢复了机组带满负荷运行能力。
但是,大修中推力轴承球面接触不好未做处理;大修后,因设备问题机组负向推力增大;预计这两个问题处理后,推力瓦温度会进一步降低。
在本次机组临检中,对推力轴承解体检查,工作瓦12个瓦块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其中工作瓦下半6个瓦块磨损较重,而上半6个磨损较轻。
为了充分了解该机组推力瓦温度高产生的原因及检修后的效果,对该机运行的有关数据做了全面收集和整理。
原因分析:推力轴承自位性差从推力轴承球面接触情况看推力轴承自位性推力轴承解体后,经过着色检查发现,下瓦球面两条环形球面,前箱侧接触面积约为80%左右,而发电机侧仅为50%左右(正常要求>80%)。
从推力轴承球面接触情况看,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从比压角度讲,发电机侧环形球面减少30%,该侧比压就要比设计值增加37.5%。
由于二瓦扬度较大,发电机侧环形球面受力情况大于前箱侧环形球面,故发电机侧环形球面比压比以上计算值还要大。
因此,非常容易产生推力轴承自位不灵活。
从两侧轴向位移曲线变化偏差分析推力轴承自位性两侧轴向位移曲线变化偏差,机组启动前左侧-0.22mm,右侧-0.36mm,右侧大于左侧0.14mm;负荷55MW时,两侧相交;负荷85MW时,左侧-0.853mm,右侧-0.805mm,左侧大于右侧0.048mm;从轴向位移左右两侧变化情况看,成交替变化曲线。
即当负荷变化时,左右高压调节汽门开度不同、进汽量不同,致使高压转子左右受力不均而产生偏转,推力盘也随之发生偏转。
如果推力轴承自位性好,推力瓦与推力盘间仍可保持平行接触,对推力瓦温度升高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反之,完全可以引发部分推力瓦块的受力不均,使其温度升高。
从推力轴承工作瓦面温度变化的不可重复性分析推力轴承自位性图2轴向位移与推力瓦工作瓦面温度变化的关系。
轴向位移-0.83mm时,#3工作瓦温度86℃,#8工作瓦温度92℃;当轴向位移增至-0.86mm后又退回到-0.83mm时,#3工作瓦温度升至95℃,#8工作瓦温度降至88℃;如果推力轴承自位性好,轴向位移与推力瓦工作瓦面温度变化应该是一一对应的,不应该出现偏差大的现象。
从汽轮机转子扬度不同分析推力轴承自位性查看机组#2瓦位置转子扬度为1.23mm,比同类型机组前扬高出1.01mm。
由于该机组#2瓦处转子前扬较大,推力轴承工作瓦下半瓦块的磨损量又大于上半瓦块,推力轴承工作瓦下半瓦块受力程度大于上半瓦块。
因此,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推力轴承自位性差。
推力轴承供油量不足由推力轴承工作瓦块磨损情况分析,推力瓦工作瓦共有12个瓦块,解体发现每个瓦块的出油面均有磨痕,只是轻重程度不同。
推力瓦工作瓦面共计12个温度测点,最高点温度97℃,最低点温度只有64.5℃,而厂家容许温度≯100℃。
为什么瓦温没有超标,而瓦块却被磨损了?分析原因主要是,工作瓦侧供油量不足,油膜形成不好所致。
由推力轴承工作瓦块供油结构可知,在工作瓦调整环上瓦块与瓦块之间有一个φ19.3mm供油短管,供油短管出口与推力盘保持一个最小间隙,对供油量起到限流作用。
图纸要求该间隙应保证在3.5mm~4.0mm之间,而实际测量仅有3.1mm。
经计算实际供油量是图纸要求最小供油量的88%,是最大供油量的77%。
因此推力轴承工作面侧瓦块供油量明显不足。
轴向推力变大此次大修高压汽缸揭开后,发现高压第二级隔板汽封成组磨损、脱落约占2/5之多,高压第一级动叶叶顶径向汽封也有部分脱落。
经研究认为,高压第一级动叶叶顶径向汽封的脱落属于设计制造方面问题,同型机组也有此类情况出现。
因此,根据专家的建议将整圈汽封全部拿掉,以防再次脱落,打坏叶片。
高压第一级动叶叶顶径向汽封拿掉后,径向间隙最大增至约有1.5mm~2.0mm。
这次大修后起动与大修前比较,轴向位移负向增大约0.3375mm (见表)。
负荷(MW)左轴向位移mm右轴向位移mm轴向位移平均变化mm备注30-0.548-0.4620.325临检前100-0.834-0.82630-0.43-0.460.6625大修后100-1.045-1.17大修前对应负荷100MW推力瓦工作面温度最高85.9℃,大修中对推力瓦供油量及球面紧力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大修后启动对应负荷100MW工作瓦温降至83.7℃。
如果不考虑轴向位移负向增大的影响,工作瓦温还应降得更低些。
因此,轴向位移负向增大无疑对推力瓦工作面温度降低产生了不利影响。
主要处理措施:1、调整球面紧力球面紧力对推力轴承的自位性影响较大,为了增加球面的自位性,将原推力轴承球面紧力0.04mm调整为间隙0.02mm。
2、增加推力轴承供油量解体测量工作瓦供油短管出口与推力瓦最小间隙为2.98mm,最大间隙为3.68mm,厂家图纸要求3.5~4.0mm,故将间隙增加至4.0mm。
为使推力轴承供油量增加6%,经计算在保证二、三瓦小油箱内油压不变情况下,将小油箱供油节流孔直径由原来Ф55mm,改为Ф57.4mm,将二瓦供油节流孔直径由原来Ф48mm,改为Ф51mm。
联合推力轴承进油孔的密封面是一个球面。
通过检查发现,球面有50%接触不好,并且存在大约0.05mm的缝隙。
为了防止轴承供油从此间隙漏出而影响推力轴承的供油量,轴承回装时在球型密封面涂上密封胶做了简单处理。
更换推力瓦和调整环临检中对磨损严重的瓦块及有0.05mm瓢偏的调整环进行了更换,以减少各推力瓦块与平衡盘之间的受力不均。
处理结果:大修处理后(含临检处理),负荷在100MW至130MW之间,工作瓦最高温度下降了10.6℃;平均温度下降了5.6℃。
原来该机组因工作瓦温高,需要限制负荷运行。
现在推力瓦温度已经不会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机组也不会因工作瓦温度高而限制负荷运行。
该机组工作瓦温度高问题,通过大修处理后,瓦温降低效果显著。
但是,影响推力瓦温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还有两个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一个是这次大修中将高压第一级动叶叶顶径向汽封拿掉,径向间隙明显增大,使之大修后机组负向串轴比大修前有所增加;另一个是推力轴承球面接触不好。
这两个问题如果在以后的检修中得以解决,推力瓦温度还会进一步降低。
总体来讲,经过处理后,机组现在能够带额定负荷长期于运行。
本文在描述一些问题的过程当中难免出现不准确的地方,还请评阅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