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 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 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 不合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1. 你的身体很健康。 Your body is very healthy. 2. Teacher Wang 3. 打招呼时: Have you eaten up?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As the counterpart of translationese, the so-called term Chinglish refers to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rogatively called in Chinese “pigin”(洋泾浜) in the early and mid-20th century, Chinglish is one of the problem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goes here.
The sight of these pictures reminded me of my own childhood.
C. 过多使用修饰词 Unnecessary modifiers 完全征服:completely conquer
conquer conquer不可能是partly,加completely多此一举。 极为可耻:extremely shameless
chinglish的用法 -回复

chinglish的用法-回复什么是Chinglish?Chinglish是指英语和汉语混合的语言现象,常见于华人社区或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
它通常由非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因为他们会将英语中的某些词汇、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与汉语混合起来,导致语言表达上的混淆和误解。
Chinglish有时也被称为“中式英语”或“中国英语”。
造成Chinglish的原因:造成Chinglish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语言过渡、语法差异、文化差异和翻译错误等。
首先,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文化和语法上截然不同的语言,个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一些汉语的特点带入英语中,导致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混淆。
此外,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字符系统,英语中的某些概念在汉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这也促成了Chinglish的出现。
此外,中国社会对英语的重视也是造成Chinglish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英语教育被普遍看作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在英语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一些特定的用法和习惯通常会被强调,这导致了学习者在语言使用中出现了Chinglish的问题。
Chinglish的典型例子:Chinglish不仅在口语中出现,也经常在书面语中出现。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典型例子:1. “外卖务工”这句话的原意是“外卖服务”,然而使用了“务工”这一汉语的习语,使得翻译变得不通顺。
2. “请直接往前挤”这句话的原意是“请往前走”,然而使用了“挤”这一汉语的词汇,使得句子的表达变得不准确。
3. “招租房”这句话的原意是“出租房屋”,但使用了“招”这一词,给人一种招募租房者的意思。
这些例子凸显了Chinglish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混合情况。
Chinglish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展示了学习者在掌握英语时的挑战。
如何避免Chinglish?虽然Chinglish是初学者或非英语为母语者常见的语言现象,但通过一些积极的学习和实践方法,可以逐步减少其出现。
chinglish英语释义

chinglish英语释义
English: Chinglish refers to the us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ixed together in speech or writing, often resulting in awkward or incorrect language. This phenomenon can occur when a native Chinese speaker attempts to directly translate Chinese words or phrases into English, leading to expressions that may not be commonly used or understood by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Chinglish can also be found in signage, menus, and other public displays in China, as efforts to include English translations can sometimes miss the mark and create confusion for English-speaking visitors.
中文翻译: Chinglish指的是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将中文和英语混合使用,通常导致语言使用不当或不准确。
当中国母语者试图直译中文单词或短语成英文时,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导致的表达可能不被英语母语者常用或理解。
Chinglish也可以在中国的标识、菜单和其他公共展示中找到,因为包含英文翻译的努力有时会偏离实质并给讲英语的游客造成困惑。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作者:方菲杨万鹏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23期【摘要】严复的“信、达、雅”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但在实践中达到这个标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汉荚翻译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忽略乃至偏离了原意;另一种是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译文不顺而且难懂。
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信、达、雅’’标准。
我国的翻译工作一直在进步、在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时间里,解决了大量出现的新问题、新词汇、新提法,在外交和对外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也不容忽视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译文质量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汉英翻译 Chinglish 产生原因表现形式解决办法1 产生Chinglish的原因及表现形式1.1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出现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不少新词汇,出现了一些新提法。
在英文里没有或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译法,只能解释性地翻译。
解释不了,就字对字译出,因而容易出现“Chinglish”。
例1:“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初译: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to have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to be honest and upright.改译:emphasize on three things:study,politics and integrity.改译虽然简单明了,但也设完全摆脱中式英文的味道,而且politics一字有时含贬意。
例2:“科研成果产业化”—— apply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国民经济信息化”——build an information based national economy.“国际关系民主化”——Democracy should be practiced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汉语中经常出现“化”字,有的可直译,但不能滥用,譬如,把上例第三句译成: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hould be democratized,意思就走样了。
中国式英语翻译搞笑

中国式英语翻译搞笑中国式英语翻译搞笑,有时也被称为Chinglish,是指中国人使用英语表达时存在的一种搞笑现象。
这些被翻译的英语表达可以被认为是语言的失误或不当使用,这将由内地或海外汉语、华语或汉英双语的人来看,他们可以通过比较中文和英文中的不同来发现其中的错误。
中文式英语翻译常常被用来描述,比如在一些建筑物的标记上,会出现令人笑话的拼写:“此处禁止一切违章行为,包括乱拍照、喂食鸟兽、撒播花朵、吃土等”。
还有一些英文形象广告,比如调侃地表达“可以持有更多的员工”,而实际意思是指“拥有更多的员工”。
还有一些在英语课堂里被翻译的搞笑搞笑语句,比如“飞机越安全,比如说你越高”,实际上是对“The safer an airplane is, the higher it can fly”这句英文的中式翻译。
另一种最常见的中国式英语翻译搞笑出现在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上。
这些节目普遍会有一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外国人,他会在节目期间翻译台词,甚至说一些台上演员的英文台词,其中有很多因为汉语表达的不精准而导致翻译出现出入。
对此,观众常会被台上演员的搞笑表演吸引而大笑不止,以此来提高真人秀的节目收视率。
另一种搞笑的中国式英语翻译源自于中国的互联网流行词汇。
很多时候,当一个中文词在翻译成英文时,它可能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有时会产生反差效果,比如最近火爆的“萌萌哒”,它实际上是一句夸赞的中文台词,但如果用英文来表达,就会变得很搞笑,比如“mung mung dah”,而这些可笑的单词更是经常被年轻一代的网友用来搞笑玩笑。
此外,中国式英语翻译中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内容,比如当地报纸的英语新闻,电视节目的英文标题,旅游攻略上的英文描述,甚至是学校课本里的英文翻译,所有这些都包含着搞笑的元素,随着这些描述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更让更多的人受到了此类笑料的鼓舞。
总而言之,中国式英语翻译搞笑,是指中国人用英文表达时存在的一种搞笑现象,其中包含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其中的搞笑成分也曾被用来增加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被网络用户所采用,以此来娱乐自己。
你说的可能是假英文,老外总结的这些常见中式英文(Chinglish)

你说的可能是假英文,老外总结的这些常见中式英文(Chinglish)中国小伙伴们最爱在时间表达上出错,最常见的就是这种:He will arrive after one hour. 只想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英语是母语的人不会这样说。
(应该把after换成in。
)另一个常能听到的句子是You have a rest. 也只有在中国才听过好几次,细想想也不能算有错。
如果是让人去歇歇,美国人一般会说:Go get some rest.网友Ron TF Lum:我在学校里学过中文,所以知道中文里的“ta”或者“他”可以男女通用,口语中更没有第三人称分男女的习惯。
因此,你就可以想象到一个中国小伙用英语描述他对象的情景了~ 网友Ryan Chew:英语中的时态都体现在动词的词尾上,而中文里没有这种词形变化,要靠补充其他词来表示。
举几个栗子,你就明白了:我吃过了。
English: I have eaten.Chinglish: I eat already.我去过了。
English: I went there.Chinglish: I go already.我见过她了。
English: I have met her.Chinglish: I meet her already.网友Gale Pedowitz:我见过最多的错是“until now”和“so far”两个不分。
(可能是因为中文里都和“至今”有关的原因。
)就连一些英语水平还不错的人也常搞混,比如:Common usage error: I have not seen it until now.Correct intent: I have not seen it, so far.这两种表达的区别就在于,本意是指从来都没见过时用so far;如果用了until now则意思是以前没见过,现在是第一次见。
看完歪果仁的吐槽,是不是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有上升的空间?憋捉急,刚走出国门的小伙伴,脑子也经常转不过来,总也甩不掉Chinglish,让老外狂晕不止呢↓↓↓下面就是这些Chinglish说法,其中每行第一部分是汉语说法,第二部分是Chinglish说法,第三部分则是英语的标准说法。
Ching lish

4
写作中中式英语的特点:
3.不必要的范畴词 EXAMPLE:
1.促进和平统一事业 A: promoting the cause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B: promoting peaceful reunification 2.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 A: China’s economy is still in a state of backwardness. B: China’s economy is still backward.
5
解决办法:
大量阅读,经常练笔,培养语感,不断提高英 汉语的熟巧。同时注意文化背景知识和词汇积 累。
谢谢!
3.不同的习惯Different habitual usage 东北—northeast 迟早--- sooner or later 中式英语Welcome to use ATM service 正确:Thanks for using this ATM 中式英语Welcome to ride Line 52 Bus 正确: Thank you for riding Bus Line 52.
Chinglish (中式英语)
1
什么是中式英语?
Chinglish,即"中式英语",也叫“中国 式英语”。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词汇、语法、 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 言。“中式英语”这个词语在英语里面被称 为“Chinglish”,意思是汉语及英语组合而成 的语言。
2
比较常见的中式英语:
EXAMPLE: 4.在将来的30到50年间,我们在经济上将达到经济发 达国家的水平。 A: in another 30 to 50 years, we shall approach the level of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B: in another 30 to 50 years, we shall approach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已经意味着是经济上发达 的国家,因此,没有必要再加上修饰语。)
英汉翻译中的chinglish

遵循翻译原则
准确性
在翻译过程中,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避 免歧义和误解。
流畅性
使译文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易于理 解和接受。
忠实性
保持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尊重原文的语境、风格和 信息,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改动。
04 Chinglish的实例分析
直译型Chinglish实例
总结词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词汇积累
01
扩大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量,特别是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
提高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准确性的把握。
语法训练
02
加强语法训练,提高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组织,确保译文的流
畅性和准确性。
语言对比
03
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如句法、词法、修辞等,加
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直译型Chinglish
总结词
直接将英文单词或短语翻译成中文,不考虑中文表达习惯。
详细描述
直译型Chinglish常见于初学者或对中英文化差异了解不足的译者,他们往往直接将英文单词或短语翻译成中文, 忽略了中文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例如,将“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翻译为“生活就像一盒巧克 力”,而不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特点
Chinglish通常表现为语法错误、词汇 选择不当、语义理解偏差等方面的问 题,有时还可能带有明显的中文表达 习惯和口音。
Chinglish产生的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习惯不同
语言环境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 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人们在语 言使用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不同,从而 产生Chinglis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复的"信、达、雅"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
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
但在实践中达到这个标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汉英翻译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忽略乃至偏离了原意;另一种是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译文不顺而且难懂。
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信、达、雅"标准。
在外事翻译中,后一种倾向更为常见。
造成这一问题既有主观原因,如怕译文出政治差错,认为直译比较保险,因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另外也有客观的因素,政治、外交翻译政策性强,不仅要求容准确、文字严密,而且时间性强,给翻译的时间有限,译者经常处于完成任务的匆忙之中,"该出手时就出手",难以从容地进行推敲润色,因而译文常常迁就中文,顾不得精益求精。
我在四十年的翻译工作中,在限定时间出手的译文常常留下一些永久的遗憾。
当然,我们的翻译工作一直在进步、在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时间里,解决了大量出现的新问题、新词汇、新提法,在外交和对外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也不容忽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译文质量方面的问题。
提高译文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感到今后最需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克服"中式英文",即"Chinglish"问题。
"Chinglish"是我上面所说后一种倾向的一个表现,它的存在导致某些译文生硬晦涩,使讲英语的读者敬而远之,影响了对外宣传的效果。
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Chinglish",我们需要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如何从实践中去求得解决。
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能使我们的译文更完美,更接近于"信、达、雅"这个标准。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去努力。
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等不同,汉译英容易产生中式英文,就像英译汉容易出现欧式中文一样。
因此,要求译者不仅精通汉语和英语,而且熟悉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时刻关注英语发展动态,多听外电,多读英文原著和原文,逐渐克服"Chinglish",使英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
现就有关"Chinglish"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与前辈和同行探讨。
I、产生Chinglish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一、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不少新词汇、新提法,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的,在英文里没有或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译法,即使译出来也需要一定的磨合的过程。
译文往往是解释性的,解释不了,就字对字译出,因而容易出现Chinglish。
例如:(1)"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初译: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 to have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to be honest and upright改译:emphasise on three things: study, politics and integrity初译是解释性的,显然没有原文简洁。
改译简单明了,但也没完全摆脱中式英文的味道。
另外,politics一字有时含贬意。
(2)"经济法制化"manage economic affairs according to law或put economic operation on a legal hasis or within a legal framework"科研成果产业化"apply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国民经济信息化"build an information-based national economy"社会知识化"build a knowledge-driven society"国际关系化"Democracy should be practised in intemational relations汉语中经常出现"化"字,有的可直译,譬如:"经济全球化",现译成:economic globalization。
但不能一律简单译成"ize",譬如把上句译成: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hould be democratized。
意思就走样了。
上述便句均为解释性的译文,免不了中式英文的味道。
二、搭配不当。
由于受到汉语字面的影响,翻译中往往不是犯语法错误而是更深层次的搭配不当的问题。
例如:(3)"我们将……在新的世纪里不断谱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We will go on achieving fresh successes i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 acteristics in the new century。
"谱写新篇章"在有的上下文可以译成write a new chapter,例如:"在中泰友好交往的历史中,谱写了新的篇章。
"可译为:we have written a new chapter in the annals of Sino-Thai friendship。
而在例句(3)中就不能这样译,因为write a chapter与building socialism是不能搭配在一起的。
(4)若干一般常见的搭配不当的例句:"来信写道"译为the letter writes属搭配不当,也是拟人化,应为:the letter reads "取得成就"make achievements应为:score或"attain achievements"革命接班人"successors to the revolution 应为:revolutionary successors"革命事业接班人"successors to the revolutionary cause应为:successors in the revolutionary cause有的词句尽管搭配不当,但因长期使用而被英语国家接受,可谓约定俗成,例如:"把中国建设成为"build China into属Chinglish,应译为:turn China into。
但在克林顿欢迎江主席的讲话中就用了build San Francisco into a thriving cosmopolitan city。
可见英语也在吸收外来语,也在不断发展。
三、重复和累赘。
汉语和英语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不同,所以对重复强调的用法也不一样。
汉语中经常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而英语则较多地用代词、短语或省略来表达。
例如:(5)"为了开好本次大会,邮联大会中国组委会全力以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中国政府和市政府均对本次大会的筹备给予了大力支持。
很多国家政府和邮政主管部门也为中国筹备本次大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在此,我谨向所有支持本次大会筹备工作的国家、部门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初译:The Chines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postal Union Congress has gone all ou t to make preparations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gress a success. The Central Go vernment and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China have rendered unfaili ng support to the preparatory work of the Congress. The Governments and com petent postal departments of many countries have furnished kind assistance to China's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Congress. Here I'd like to express my most sin cere thanks to all countries, departments and friends that have given us suppo rt to the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Congress.在这句话中,"大会",出现了五次,初译在英文中也出现五次。
"筹备"一词在汉语中出现三次,在英译文中也出现了三次。
译文句子非常累赘,有Chinglish的味道。
改译:The COC has gone all out and done a lot of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Postal Union Congress to make it a success. Bo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China have rendered unfailing support to its preparations. The Governments and competent postal departments of many countries have provided China with kind help in the work. Here I wish to expre ss most sincere thanks to all the countries, departments and friends that have given us support in this regard.改译后,"大会"和"筹备"都只出现过一次,句子简练一些。
(6)"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