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概述共79页
第8章 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5页]
![第8章 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5页]](https://img.taocdn.com/s3/m/bd10c932d5bbfd0a785673c2.png)
(二)专项力量与体能训练
1.专项力量训练(格斗力量训练、击打力训练)
2.专项体能训练
(三)心理训练部分
注意要点:不能急于求成
二、格斗基本功
三、擒拿术简介
知识点:1.擒拿术的概念
2.擒拿术运用的要点(打、拿、摔等技法综合使用;手脚配合,上下相随)
巩固复习
格斗基本功
布置作业
练习格斗基本功
教学效果分析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周
课程名称
授课时数
章 节
第八章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
课 题
第二节战场医疗救护
教学目的
1.熟悉卫生、救护的基本要领
2.掌握现场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战场自救、救护的要领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二节战场医疗救护
知识点:战场救护的概念
导入新课
第三节核化生防护
一、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
(一)对核爆炸瞬时效应的防护
(二)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三)消除沾染
二、对化学武器的防护方法
(一)发现化学武器袭击征候
(二)防护方法
三、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措施
(一)个人防护的方法
(二)集体防护的方法
巩固复习
核、化、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
布置作业
简述对核、化、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
2.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巩固复习
1.包扎的基本方法
2.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
布置作业
突发性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
教学效果分析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新编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课教程》(修订) 《新编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课教程》第八章

正文 . 第二节
战
场
2 通气
医 疗
救
护
(一)手指掏出术
手指掏出术适用于口腔内气道阻塞,多为面颌部伤。急救者可用手指伸入口腔内将 碎骨片、碎组织片、血凝块、泥土、分泌物等掏出。
正文 . 第二节
战
场
2 通气
医 疗
救
护
(一)手指掏出术→1.仰头举颌法
抢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放置于患 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 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放在下 颌骨下方,将颌部向上抬起,如图 所示。
正文 . 第二节
战
场
1 出血
医 疗
救
护
(三)止血的方法→2.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 的近心端,用手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1)头顶部出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 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动 脉,如图所示。
正文 . 第二节
(四)下砸上挑
(1)两手变拳,左拳由上猛力下砸,与膝同高,同时左脚向前跨步,成左弓步。 (2)右拳由前上挑护头,拳心向前,起右脚大腿抬平,脚绷直,头向左甩。 要求:起身要快,重心要稳。
正文 . 第一节
格
斗
3 捕俘拳
训 练
(五)交叉侧踹
(1)上体正直下蹲,右脚猛力下踏,两小臂上下置于胸前,左臂在上拳心向下,右臂在下 拳心向上。
(2)迅速起身,两拳交错外格,起左脚大腿抬平,脚尖里勾,向左猛踹,迅速收回。 要求:踏脚要有爆发力,下蹲起身要快。
(六)顺手牵羊
(1)左脚向前落地屈膝,两拳变掌起在左前方,成抓拉姿势。 (2)两手向右后猛拉,同时右脚前扫。 要求:后拉前扫要协调有力,重心要稳。
军事理论基础

军事理论基础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北京大学军事理论笔记-(5)

军事理论思考题考试时间:2005年6月14日下午2:00-4:00第一讲毛泽东军事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产生时期(1921.7—1935.1):a.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掌握和影响部分军队。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缔造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2)形成(1935.1—1945.8)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3)丰富发展时期(1945.8-至今)a.提出十大军事原则b.建立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c.确立了发展“两弹一星”国防科技战略d.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有了新发展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a.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b.创立人民军队建军原则①党指挥枪的原则②规定人民军队性质③创立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战略战术5)国防建设理论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什么?核心:人民战争思想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5、灵活用兵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第二讲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我国国防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认识当今的形势?1)动荡的世纪,百年的战火最艰难的一仗: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漂亮的一仗: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最沉重的一仗:1969年中苏珍宝岛保卫战最痛心的一仗: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2)局部战争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新世纪人类面临五大危机:联合国危机、多极格局危机、发展中国家面临战争危机、世界面临军备竞赛危机、核危机3)多元化的安全威胁:主权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中国面临的威胁:台湾武器装备日益现代化、台湾军政人员日益台独化4)特殊的地缘环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大隐患: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两大结症:中印边界争议、与其他国家的海上争议三难选择:谈不拢、打不成、拖不行第三讲国防法规1、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特性是什么?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军事理论大全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军事理论重点⼀、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进⾏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化、科技、教育等⽅⾯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争形式的⾓逐;2.战争潜⼒的转化;3.综合国⼒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的功能。
⼆、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危机、⾃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的,统⼀调动⼈⼒、物⼒、财⼒的⼀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量建设,⽤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段保证其实施的⾏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军事理论的传⼊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武并⽤,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屈⼈之兵;致⼈⽽不致于⼈;兵⽆委积⽽亡;兵有⼤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兵法⼗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军》、《地形》、《九地》、《⽕攻》、《⽤间》。
它在⼀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了“知⼰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军事资料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十一、现代战略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指军事统帅“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包括对战争准备的筹划和指导,既指导战争力量的使用,又指导战争力量的建设,是对既定战争的准备与实施方略。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来战争的知道规律,正确判断战争爆发及其发展概貌和特点,确定战略总方针,拟定战争计划和实施的原则;是规定战略展开和战争初期作战的指导原则以及全部武装力量的战略使用方法。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1.战场空间呈现多维化(1)陆地,海洋,空中仍将是信息化战争的主战场(2)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3)无形的电子信息对抗充斥于有形战场空间。
2.作战力量形成一体化(1)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2)作战力量一体化依赖横向一体化技术(3)作战力量由“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
外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模式

㊃国外医院管理动态㊃外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汪㊀博,王胤丞,王西熙,张鹭鹭∗(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上海㊀200433)[摘㊀要]㊀外军对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制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军提高应对核化生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㊂分析国外主要3种应急医学救援模式,系统研究外军在建设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的4种做法,即以法律形式明确军队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地位㊁将卫勤应急指挥系统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网络㊁加强支持与保障系统建设㊁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㊂结合我军实际,提出完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制,提升训练水平,提高救援力量联合救援水平,提高卫生物资研制㊁存储㊁供应水平4点启示,进而提升我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水平㊂[关键词]㊀应急医学救援;核化生事件;医疗救治体制;反应机制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21.04.034[中图分类号]㊀R197.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985(2021)04-0396-03[作者简介]㊀汪㊀博,男,硕士,初级职称,讲师;电话:021-81871435[通信作者]㊀张鹭鹭,电话:021-81871421StudyontheModelofNuclear-Chemical-BiologicalEmergencyMedicalRescueofForeignMilitaryWANGBo,WANGYincheng,WANGXixi,ZHANGLulu∗(DepartmentofMilitaryHealthService,Facul⁃tyofMilitaryHealthService,Naval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㊀200433)[Abstract]㊀Theexplorationandpracticeofthemedicalrescuesystemofnuclear,chemicalandbiologicale⁃mergencyinforeignarmiesareofhighreferencevalueforourarmytoimprovethelevelofmedicalrescueinnucle⁃ar,chemicalandbiologicalemergency.Thispapermainlyanalyzes3kindsofforeignemergencymedicalrescuemodelsandsystematicallystudies4kindsofforeignmilitarypracticesinconstructingnuclear,chemical,biologicalandbiologicalemergencymedicalrescuesystem,whicharetodefinethestatusofthearmyintheemergencyman⁃agementintheformoflaw,toincorporatethemedicalserviceemergencycommandsystemintothenationalemer⁃gencycommandnetwork,toacceleratetheconstructionofthesupportsystem,and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heemergencyresponsemechanism.Combinedwiththerealityofourarmy,thispaperputsforward4inspiringsug⁃gestions,namely,perfectingthemedicalrescuesystemofnuclear,chemicalandbiologicalemergency,improvingthetraininglevel,promotingthecoordinationofrescueforces,andenhancingtheresearch,storageandsupplyofsanitarymaterials,soastofurtherimprovethelevelofnuclear,chemicalandbiologicalemergencymedicalrescueinourarmy.[Keywords]㊀emergencymedicalrescue;nuclear,chemicalandbiologicalevents;medicalrescueandtreatmentsystem;responsemechanismHospAdminJChinPLA,2021,28(4):396-398.㊀㊀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一直以来都是我军卫勤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㊂近些年,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多次参与地方重大突发事件的联合救援,但在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实践中,暴露出 联合救援组织指挥不畅㊁救治力量运用效能不高㊁医疗救援物资保障不够及时 等现实难题[1]㊂美国㊁法国㊁日本等国家在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做法,值得我军借鉴㊂本文通过分析外军应急医学救援的主要方法措施和发展趋势,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构建适应我军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提升我军应对核化生事故的卫勤保障能力㊂1㊀国外主要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模式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均建立各具特色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模式㊂1.1㊀纳入国家统一管理模式㊀建立军地统一的应急医学救援系统㊂指的是军队与地方救援力量一起参与到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中去[2]㊂以美国为例,美国于1984年建立 国家灾害医学系统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军队成为一支很重要的救援力量㊂1.2㊀高度配合应急医学救援模式㊀军队高度参与救援行动,与地方救援力量共同开展救援㊂这种模式特点是虽然没有在国家层面上建立核化生应急救援体系,但是经过发展已经形成一种很成熟的军地联合救援体制[3]㊂1.3㊀军队协助地方开展医学救援模式㊀这种模式是当地方的应急救援力量准备不足或能力不够时,军队有组织地参与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行动之中,当地方救援力量发展到足够应对核化生事故救援行动时,军队力量便组织撤离,由地方接管救援行动㊂2㊀外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2.1㊀以法律形式明确军队在核化生事故应急管理中的地位㊀法律法规的确立是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与依据㊂美国通过确立相关法律,使得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能够顺利运行㊂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发生核化生事故时,能够顺利开展救援行动[4]㊂2.2㊀将卫勤应急指挥系统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网络㊀核化生应急救援需要多部门协调与配合,当发生重大核化生事故时,军队的卫勤组织体系应当纳入国家层面的卫勤指挥体系,共同开展救援活动㊂之后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职责,完善相应的指挥程序,提高指挥效率㊂以日本为例,当发生重大核化生事故时,形成高度融合的三军一体化指挥体制㊂2.3㊀加强支持与保障系统建设㊀健全的应急物资储备和伤病员运输系统是实施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的必要条件㊂以美国为例,当发生重大核化生事故时,美国的运输司令部组织协调,开展伤病员转运工作㊁协调相关救援物资与装备的调运工作㊂救援物资与装备一般存储于国防部医疗物资仓库,当发生事故时,各部门按照协议与规则统一领取救援物资㊂2.4㊀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㊀实现应急反应机制的基础是应急反应体系,应急反应制度是实现应急反应机制的保证㊂外军在重视体系建设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预案和制度,建立起情况报告㊁分析判断㊁组织指挥㊁信息反馈,协作配合和应急保障机制[5]㊂法国军队的快速军医行动队在救援预警㊁物资准备和响应行动命令方面建立完善机制,保证救援行动快速㊁有效开展㊂3㊀对我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启示外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的做法和发展趋向,对我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㊂我军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军情,分析核化生突发事故卫勤保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应对核化生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水平㊂3.1㊀完善我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制㊀一是理顺相互关系,健全法规制度㊂军队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涉及卫勤指挥㊁医疗救护㊁防化和后勤等多个专业和部门,保障方式多样,相互关系比较复杂,必须根据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特点和规律,充分研究需求与可能关系,立足救援具体情况,加强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指挥研究,真正理顺应急救援任务与指挥㊁保障关系,合理建设与部署应急救援力量,建立适应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制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中的责任和要求,建立完善的保障预案体系,提高依法遂行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保障水平[6]㊂二是着眼应急反应,完善运行机制㊂建设和完善高效㊁迅速㊁齐全的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应对核化生武器袭击和各类核化生突发事件,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㊂3.2㊀提高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训练水平㊀一是建立基地化训练常态化机制㊂实现训练与遂行保障任务需要之间的快速对接,迅速提升应急队伍核心保障能力的 高效流水线 ㊂二是重视全员全装实源实毒演练㊂可以利用基地化训练的专业场地和专业力量,增加实源实毒环境下医学救援能力的演练比重,通过实景化模拟真实辐射㊁染毒环境,让参训人员切身感受救援实际进程,考验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将演练从单纯针对完成任务转变成瞄准实战能力[7]㊂三是加强与防化部门联合训练㊂利用基地化训练优势,与防化分队联合训练,有利于参训人员准确把握任务职责和工作重点,明晰情报流转㊁指挥协调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医学救援队与防化分队的整体水平㊂3.3㊀提高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水平㊀一是将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纳入军事㊁后勤指挥㊂在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演练中,协调配合问题尚未引起军事㊁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各部门在化学毒剂的侦检㊁伤员的洗消和批量伤员的救治与后送等方面,还缺乏高效㊁统一的组织指挥,降低整体指挥效能和保障效益㊂因此,军事㊁后勤部门应对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高度重视,将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训练纳入军事㊁后勤指挥中通盘考虑,整体筹划㊁统一组织㊁综合协调,确保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有序展开㊂二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救援部门的职责分工㊂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中各类救援部门职责分工是整个救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必须根据任务需求,结合各类力量的性质,科学合理地确定其职责分工㊂防化侦察分队通常负责实施辐射㊁化学㊁生物侦察㊂防化兵负责受染地域的划分与标记和受染放射性染毒样品检验等㊂卫生部门负责生物样品检验,污染区和疫区的划分㊁标记和检疫,伤员受照射剂量监督与控制㊁去污与洗消㊁救治与后送㊁生物预防,以及指导部队和民众控制疫情㊁防止传染病蔓延等㊂杀伤区㊁染毒区和疫区伤员的抢救一般由防化或救援专业力量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医务人员通常不进入上述区域,必须进入时,需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并尽可能地减少滞留时间[8]㊂三是建立完善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机制㊂完善的机制是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高效运转的前提㊂在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中,除了各级救援机构应当按照划区保障㊁就近保障和支援保障的原则组织实施以外,必须强调卫生力量与防化力量之间,以及与地方卫生力量之间的相互配合㊂在组织计划阶段,必须做好预先方案,明确各级各类救援机构任务区分,明确辐射㊁化学㊁生物侦察,伤病员急救与后送,卫生防疫与防护,以及药材物资供应的组织实施程序,各类救援环节的衔接方法和信息联络与信息通报方式等㊂在组织实施阶段,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经常保持与战勤部门㊁防化部门㊁军交运输部门,以及地方有关力量之间的联络,并主动配合,共同实现协调一致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㊂平时,还要加强与防化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核化生伤员救治联动机制,确保覆盖核化生应急救援工作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救援链条㊂3.4㊀提高我军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卫生物资研制㊁存储供应水平㊀一是紧密追踪防化医学前沿进展,实现特效药物技术突破㊂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外军防化医学研究最新前沿进展的情报追踪,实时掌握外军关于难防难治经典军用化学战剂防治研究以及特效抗毒解毒药物研发的突破性进展,重点加强化生融合新型战剂防治措施研究的技术追踪,加强我军关于化生融合新型战剂研究的知识和技术储备㊂另一方面,应加大特效抗毒解毒药物研发力度,用新的研究方向和方式探索化学毒剂特效抗毒解毒药物研发㊂二是大力加强医学救援装备研发力度,提升现场抢救能力㊂首先针对现场救援装备现存不足,应大力加强各类现场救援装备研发力度,自主开发新一代现场医学救援装备㊂其次积极探索侦检㊁洗消等救援环节的新技术㊂最后健全长效轮换更新机制,加强全过程全要素管理,尽早加快新型现场救援装备的量产和配备,尽量实现整建制换装㊂三是深度探索军地联合式存储供应模式,提高医疗物资保障效率,建立完善的救援物资保障机制㊂4㊀小㊀结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一直以来都是我军卫勤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㊂外军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对我军具有很大的启示借鉴作用㊂在我军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体系探索实践中,应当不断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做法,立足于我国国情军情,分析核化生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特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完善㊂①进一步完善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的卫生法规体系和预案体系;②需要进一步提升训练演练水平,建立合理救援机制,提高训练水平;③加强卫生物资研制㊁存储供应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军应对核化生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水平㊂ʌ参考文献ɔ[1]㊀张文昌,吴文娟,任旭东,等.核化生医学救援装备现状与发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9):84-86.[2]㊀尉景辉,代炼忠,孟海滨,等. 三防 医学救援队组织指挥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军事医学,2012,36(11):815-818.[3]㊀常留栓,赵艳梅,张婷婷,等.武警基层卫生部队核化生事故防护与应急救援现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4,32(2):133-134.[4]㊀李权超,唐博恒,于泱.防核与辐射㊁化学㊁生物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思考[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1):83,85.[5]㊀刘辉,张宇辉,尹芳秋,等.提高机动卫勤分队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医学救援能力的思考[J].海军医学杂志,2010,31(4):351-352.[6]㊀秦瑶,赵建伟,吕恒.核化生医学救援程序与训练思考[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6,5(3):169-171.[7]㊀王志斌,刀鸿威,曾年华,等.某区核化生救援队在执行安保行动中的特点和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6):447-448.[8]㊀徐执印,刘晓荣,陈国良,等.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12):25-26,47.(2021-01-25收稿㊀2021-04-03修回)(本文编辑㊀胡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