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练习题(含答案版)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

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 ) A.蒙恬B.汉武帝C.冒顿单于D.呼韩邪单于答案 C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A.窦宪、窦固B.卫青、霍去病C.窦固、霍去病 D.窦宪、卫青答案 B3、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的最根本原因是A.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将士英勇善战B.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又善于用人C.和亲政策持续几十年,匈奴失去斗志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答案 D4、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答案 D5、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C.老上单于D.郅支单于答案A6、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答案 B7、汉武帝时反击匈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A.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 B.国力强盛C.匈奴社会制度落后 D.卫青、霍去病英勇善战答案 B8、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答案 B9、“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

”材料中的“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打败了()A.匈奴B.犬戎C.鲜卑族D.山戎答案 A10、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

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

这两组诙谐有趣的话反映的史实是()A.通西域,北击匈奴B.通吐蕃,南击南蛮C.通夷洲,西击党项D.通南中,东击匈奴答案 A11、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

初一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试题

初一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试题

初一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试题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B.单于C.皇帝D.大王【答案】B【解析】匈奴人的首领叫单于,突厥人的首领叫可汗的。

故本题选B。

2.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强盛,开始对匈奴大规模反击,夺取了地区和地区。

年,汉武帝又派卫青、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

在大败匈奴,使其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

【答案】国力河套河西走廊公元前119 霍去病漠北西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对匈奴的政策。

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大规模反击,夺取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

公元前119,汉武帝又派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

在漠北大败匈奴,使其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3.时,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这就是历史上称颂的昭君出塞。

这件事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汉元帝呼韩邪文化交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昭君出塞的史实。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这就是历史上称颂的昭君出塞。

这件事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4.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

A.冒顿单于B.呼韩邪单于C.老上单于D.郅支单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冒顿单于的史实。

冒顿单于是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故选A。

5.贾谊(公元前200一公元前168)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引文指的是( )。

A.蒙恬率军反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C.窦固率军反击匈奴D.窦宪大败北匈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北击匈奴的史实。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引文指的是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故选B。

6.董必武《谒昭君墓》一文中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其“胡”是指( )。

A.越族B.匈奴C.西域各族D.东胡【答案】B【解析】胡汉双方是靠维持双方的利益来保持关系的,汉朝边境要想安稳就得与匈奴和好,而匈奴人在冬天要依靠汉朝生存,于是人们就用和亲来保持这种利益关系,看看双方的诚意,才能维持和平,都想让百姓过好日子吧.故其“胡”是指匈奴。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和战45655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和战45655

园地原创严禁转载一、选择题●卫青、霍去病破匈奴七上P78—79 识记理解●昭君出塞七上P79 识记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选择题●张骞通西域七上P82—83 识记1.(2012·四川成都)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

下列历史名词与他无关的是() A.西域B.匈奴C.汉武帝D.南方丝绸之路【答案】D2.(2012·江苏宿迁)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A.班超B.张骞C.玄奘D.郑和【答案】B3.(2012·湖北孝感)历史学家翦伯赞对生活在公元前2 世纪某一人物的历史活动进行评价,认为他打通的道路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翦伯赞评价的这一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B.张骞C.汉武帝D.班超【答案】B4.(2012·福建泉州)曾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欧亚陆上“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答案】A5.(2012·山东泰安)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昭君出塞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答案】D6.(2012·江苏扬州)2012年5月,疆独分子热比亚在日本期间奴颜婢膝地乞求日本右翼分子买下新疆,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

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____时期即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 A.西汉B.东汉C.唐朝D.元朝【答案】A●丝绸之路七上P83—84 识记理解7.(2012·江苏南京)右图为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①”处应为()A.长安B.涿郡C.临安D.广州【答案】A8.(2012·广东深圳)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

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答案】B9.(2012·广西贵港)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 A.和亲之路B.丝绸之路C.反击匈奴路线D.出使西域路线【答案】B二、材料解析题1.(2012·浙江义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3.12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_经典题库(2)

3.12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_经典题库(2)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A.呼韩邪B.冒顿C.松赞干布D.骨力裴罗2.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符合下列哪种情况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B.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C.和亲后汉并没有摆脱匈奴骚扰D.和亲是汉匈两民族间的友好相处3.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B.冶铸业发展C.纺织业发达D.逐渐有了农耕4.使匈奴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A.汉武帝时,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B.卫青、霍去病于公元前119年出击匈奴C.蒙恬出击匈奴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5.“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汉与匈奴关系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B.昭君出塞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二、论从史出6.“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阅读材料回答:(1)这首诗的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2)这首诗的后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3)作者对后一件事持什么态度?为什么?7.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

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阅读材料回答:他的英勇善战对汉朝人民有什么意义?三、学习与探究8.汉武帝以前的皇帝,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而汉武帝即位以后,不断地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你能说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吗?你赞成哪种说法?说法一:汉武帝前的皇帝太软弱,不敢抗击匈奴,只能和亲。

而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敢于反击。

说法二:不对,汉武帝以前,汉王朝刚刚建立,政权有待巩固,国家贫穷,没有力量反击,而汉武帝时,汉朝达到鼎盛,有能力反击,胜利也有把握。

参考答案一、1.B2.D3.C4.B5.B二、6.(1)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检测卷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检测卷

1、“昭君出塞”体现了汉朝时期的“和亲”政策,它发生于A.汉藏之间B.汉匈之间C.满汉之间D.汉蒙之间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以武力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北方的威胁来自( )A. 西域B. 大秦C. 匈奴D. 鲜卑3、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取得河西走廊,并设置敦煌、张掖等郡县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4、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班超5、汉武帝是一位对匈奴态度强硬的皇帝,他曾派兵从匈奴手中夺回了()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6、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10公里处,有一座西汉墓,墓碑上写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诗中“胡汉和亲”发生在A.汉武帝时 B.汉文帝时 C.汉景帝时 D.汉元帝时7、下边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汉A、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变化B、对外交往的变化C、文化交流的变化D、经济发展的变化8、秦汉三国之际山西涌现出许多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其中以抗击匈奴闻名天下的是()①关羽②卫青③杨业④霍去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令人神往的蒙古大草原。

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少数民族是A.突厥 B.鲜卑C.吐蕃D.匈奴10、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A.成都 B.咸阳 C.洛阳 D.呼和浩特11、霍去病墓位于陕西茂陵,假若为其墓碑题写铭文,你会选择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匈奴未灭,何以家为D、漫漫长路,上下求索12、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符合下列情况的是()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B、和亲对汉朝而言是屈辱的B、和亲是汉朝以求暂时避免匈奴骚扰D、和亲是汉、匈奴民族间的和睦相处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踏匈奴—霍去病昭君出塞图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14、汉武帝派大军出击匈奴,使匈奴再也不能与西汉对抗的是在()A、公元前119年B、公元119年B、公元前1世纪中期 D、公元1世纪中期15、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苻坚B、冒顿单于C、呼韩邪单于D、拓拔焘16、“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art.14学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zy1998314@ 或zy1998314@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匈奴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活在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B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C .统一后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D .汉代时,匈奴族结束了游牧生活,开始垦田种谷( )2.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重大战役是A .漠北战役B .漠西战役C .巨鹿之战D .白登之战( )3.西汉反击匈奴的杰出将领有①霍去病 ②卫青 ③窦固 ④窦宪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 )4.西汉能够打败匈奴使之无力与其抗衡的根本原因是A .汉武帝雄才大略B .大将有高超的指挥才能C .匈奴四分五裂D .西汉国力强盛( )5.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的不同点是A .因国力不足而被迫“和亲”B .将皇室子女嫁给匈奴单于C .为维护和平友好关系D .“和亲”政策持续了多年( )6.(2010.湖北宜昌)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

她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里的少数名族是指()A.鲜卑族B.氏族C.匈奴族D.羌族二、材料题6.阅读下列材料:“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以上诗句反映了西汉与哪个民族的关系?(2)前两句诗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事件?后两句诗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位皇帝时期的什么事件?(3)作者对后一事件持何种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习题精选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A.可汗 B.单于C.皇帝D.大王2.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为( )A.汉武帝B.冒顿单于C.汉高祖D.呼韩邪单于3.汉初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B.匈奴单于主动请求C.汉高祖对匈奴施恩D.汉初国力不足4.东汉时期抗击北匈奴的名将是(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二、填空题1.秦汉是我国统一的______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______族是那个时期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成员,汉高祖时,对这个民族采取“”政策;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这个民族采取_______。

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_____出击匈奴,夺得_____地区。

三、问答题汉高祖和汉武帝同样是西汉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可为什么在对匈奴的战争中,汉高祖失败了,汉武帝却成功了?四、识图题观察下图,请回答:①图中骑马者是谁?②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B 2.B 3.D 4.C二、1.多民族匈奴和亲攻势2.卫青河套三、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就比较困乏。

白登之围侥幸脱困使汉高祖意识到此时西汉相比匈奴国力不足,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到汉武帝时,有条件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

加上卫青、霍去病骁勇善战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

四、①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

②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他于秦末汉初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他拥有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不断增强;他在位期间,匈奴的统治进人鼎盛时期。

初三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试题

初三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试题

初三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试题1.清代诗人彦德有诗曰:“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

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诗人歌颂的是()A.王昭君B.张骞C.文成公主D.鉴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昭君出塞的相关知识内容。

明妃是对汉朝时期王昭君的称谓。

昭君出塞,使汉朝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彦德有的诗正是歌颂了昭君出塞的伟大历史功绩。

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2.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老子是道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昭君出塞,密切西汉与西藏少数民族的关系。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等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D.唐朝统治者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文要求选出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选项。

选项中ACD表述是正确的选项;B昭君出塞是与匈奴族和亲,密切了西汉与匈奴族的民族关系,不正确,与题意要求相符,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匈奴族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3.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的刘细君生活的朝代是()A.西汉B.鉴真C.唐朝D.清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的民族关系,是基础题。

此题的关键是“汉家和亲第一公主”,其“汉家和亲”,意思就是汉族与外族和亲。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刘细君出塞,远嫁乌孙国和亲。

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4.“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

”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是A.修筑长城,抵御匈奴B.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C.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D.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的相关知识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匈奴族 C突厥族 D东夷2、匈奴族生活的范围主要在 ( )A东北平原 B蒙古草原 C新疆一带 D西藏地区3、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皇帝 D大王4、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是在 ( )A汉高祖时 B汉武帝时 C汉景帝时 D汉元帝时5、匈奴在统一后迅速发展,它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学会农耕6、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是在 ( )A公元前119年 B公元119年 C公元前1世纪中期 D公元1世纪中期7、昭君出塞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8、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因为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9、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 )A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B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C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 D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10、“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这一史书记载下列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昭君出塞11、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12、下列有关匈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蒙古草原过首游牧的生活 B匈奴称首领为单于C秦修筑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D匈奴畜牧业兴旺,冶铁业也发展起来,便完全没有农耕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了 D汉武帝时,匈奴的势力衰弱14、汉武帝时,打败匈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力强盛②匈奴势力日益衰落③政权稳定④汉军将士英勇善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关于“昭君出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B向汉朝提出和亲的是呼韩邪C是汉朝迫于匈奴压力的一项和亲 D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16、下列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 B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关系D与匈奴的和战、友好交往是主流二、组合列举题17、根据相关的提示写了人物。

(1)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匈奴单于:(2)汉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位的皇帝:(3)在漠北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汉朝将领:(4)公元前1世纪中期,向汉朝求亲的匈奴单于:(5)汉元帝时与匈奴首领和亲的宫女:18、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出时间。

(2)漠北战役的时间:(3)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的时间:(4)昭君出塞的时间:三、材料解析题19、阅读材料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材料二:“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于干戈之役。

”——《汉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汉武”指的是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的名称。

(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事件?(3)材料一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同意吗?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由。

20、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皇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

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请回答:(1)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皇帝指的又是谁?(2)“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3)请你列举出一件他所立下的战功。

21、识图题见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雕塑是为了纪念汉朝时与匈奴友好关系的一件事例。

请你说出是什么事例。

(2)图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哪个皇帝在位时期?(4)请说出这件事情为汉匈友好相处所作出的贡献。

(5)针对这一事例,谈一谈你的感想。

四、分析探究题23、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

(2)匈奴的最高首领称为什么?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

(3)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

(最少三例)(4)在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5)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最后匈奴人灭掉了哪一个政权?(6)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请试着说一说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说出两点即可)并结合其所做的贡献,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24、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答案版】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A蒙古族B匈奴族 C突厥族 D东夷2、匈奴族生活的范围主要在 ( )A东北平原B蒙古草原 C新疆一带 D西藏地区3、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B单于 C皇帝 D大王4、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是在 ( )A汉高祖时 B汉武帝时 C汉景帝时 D汉元帝时5、匈奴在统一后迅速发展,它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学会农耕6、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是在 ( )A公元前119年 B公元119年 C公元前1世纪中期 D公元1世纪中期7、昭君出塞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D汉元帝8、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因为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维护了国家统一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9、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 )A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B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C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 D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10、“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这一史书记载下列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D昭君出塞11、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12、下列有关匈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蒙古草原过首游牧的生活 B匈奴称首领为单于C秦修筑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D匈奴畜牧业兴旺,冶铁业也发展起来,便完全没有农耕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了 D汉武帝时,匈奴的势力衰弱14、汉武帝时,打败匈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力强盛②匈奴势力日益衰落③政权稳定④汉军将士英勇善战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关于“昭君出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B向汉朝提出和亲的是呼韩邪C是汉朝迫于匈奴压力的一项和亲 D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16、下列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 B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关系D与匈奴的和战、友好交往是主流二、组合列举题17、根据相关的提示写了人物。

(1)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匈奴单于:冒顿(2)汉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位的皇帝:汉武帝。

(3)在漠北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汉朝将领:卫青、霍去病(4)公元前1世纪中期,向汉朝求亲的匈奴单于:呼韩邪(5)汉元帝时与匈奴首领和亲的宫女:王昭君(1)匈奴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秦汉之际(2)漠北战役的时间:公元前119年(3)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的时间:公元前1世纪中期(4)昭君出塞的时间:公元前1世纪中期或汉元帝时三、材料解析题19、阅读材料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材料二:“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于干戈之役。

”——《汉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汉武”指的是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的名称。

汉武帝、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事件?昭君出塞(3)材料一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同意吗?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由。

赞扬昭君出塞的贡献和作用。

同意。

因为昭君出塞使汉匈边境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安定。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0、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皇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

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请回答:(1)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皇帝指的又是谁?(2)“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公而忘私的英雄气概。

(3)请你列举出一件他所立下的战功。

公元前119年,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使匈奴再不能与西汉对抗。

21、识图题见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雕塑是为了纪念汉朝时与匈奴友好关系的一件事例。

请你说出是什么事例。

昭君出塞(2)图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呼韩邪和王昭君(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时。

(4)请说出这件事情为汉匈友好相处所作出的贡献。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5)针对这一事例,谈一谈你的感想。

王昭君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远离亲人故土。

换来了汉匈的友好相处,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四、分析探究题23、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

长城。

抵御匈奴(2)匈奴的最高首领称为什么?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

(3)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

(最少三例)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派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4)在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昭君出塞。

能以和亲政策带来民族间的长期的友好交流和和平,避免了战争给民族双方所带来的损害。

(5)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最后匈奴人灭掉了哪一个政权?316年匈奴人的一支灭掉西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