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系统
现代公共关系学PPT课件

STEP 01
新闻发布
媒体关系建立
与各类媒体建立良好合作 关系,提高组织在媒体中 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STEP 03
媒体监测
及时了解媒体对组织的报 道和舆论反应,为组织决 策提供依据。
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新闻稿 件,传递组织动态和重要 信息,引导媒体报道。
营销公关
品牌形象塑造
01
通过公关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
现代公共关系的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公共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 要不断更新和适应变化。
公共关系的价值与意义
公共关系的价值
公共关系能够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增强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 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公共关系的意义
公共关系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组织与公众建立互信关系,增强组织 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双向对称模型的应用
企业公共关系
企业可运用双向对称模型,加强 与消费者、股东、媒体等利益相 关方的沟通,提升品牌形象和声 誉。
危机公关
在危机事件中,组织可运用双向 对称模型,及时、透明地进行信 息发布和沟通,化解危机并重建 信任。
政府公共关系
政府机构可运用双向对称模型, 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提高政 策透明度和公信力。
Part
02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双向对称模型
双向对称模型
公共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强 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与 对称关系。
公开透明
组织应保持信息公开透明,避免 隐瞒和欺骗,建立信任与信誉。
对称性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应保 持对称,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误解和冲突。
第三章 公共关系目标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目标分类,
划分标准
分类结果
目的
传播信息目标、联络感情目标、改变态度目 标、引起行为目标
时间
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项目目标
规模
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
组织的要素
CIS目标、组织文化目标、CS目标、促销目
标、名牌战略目标
过程
有效目标、备用目标、追踪目标
效果
最优目标、满意目标
认知度的量化
1, 认知度的广度 用五个区域级别来表示:A,国际;B,全国;C,大区;D, 省区;E,当地 2,认知度的深度 第一步:对10个要素的认知度进行调查,用百分比 计分. 第二步:求出10个要素百分比的平均值.(简单平均 法) 第三步:将每10个百分点归为1 个档级,共有0——9 十个档级. 将 10个档级与5个区域级别组合,就是组织的认知 度指标.共50个,最高9A,最低0E.
案例: 今日集团的“制造新闻”
策划新闻最典型的要数广东今日集团买配方的案例。今 日集团前身是乐百氏公司下的乳酸饮料厂,企业经过艰苦奋 斗,排名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因事业发展需要更名称。
他们首先用征询型公关征集集团名称和产品名称,征来 “今日”这个集团名称和“反斗星”的品牌名称,“制造” 了一回新闻。随后,他们又在广州天河体育场搞儿童拼图活 动,画了世界最大的一只和平鸽,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最 轰动是他们很好地利用了马俊仁指导的“马家军”连破3项世 界记录的轰动效应。马俊仁对中药食疗很有研究,队员喝了 他配制的饮品,对增强体力很有好处。今日集团“制造”出1 000万元买断马俊仁神秘配方的新闻,将依该配方生产出的保 健饮品命名为“生命核能”。1000万元买一个配方,这简直 是天文数字,一下子引得全国几百家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 纷纷报道,持续两个多月。今日集团的新名字也随之家喻户 晓。 因为有了轰动效应,“生命核能”在全国的经销权的拍 卖,一下子就卖了1 800万元。
第03章 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

第三章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公关的机构设置。
掌握公关意识的含义和内容,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
学会如何成为合格的公关人才,如何组建和选择公关机构。
公共关系工作是由公共关系人员及公关机构来完成的。
无论是公共关系人员还是公关部、公关公司,要做好公共关系工作首要的一点是要具备公共关系意识。
第一节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意识是组织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必要前提,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必备基本素质的核心。
一、公共关系意识的含义公共关系意识也被称为“公共关系思想”、“公共关系观念”,是指一种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的观念和指导思想。
二、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尊重公众的意识(1)在组织的发展决策中,要尊重公众的需求。
(2)当组织与公众发生矛盾时,应尊重公众的权威性。
(3)为公众服务时要热情,要负责到底。
(4)于细微处体现公关意识。
(5)要主动投公众之所好。
(二)塑造形象的意识塑造形象的意识是公关传播工作的核心,其他方面的公关意识是在尊重公众意识这个逻辑核心的基础上围绕着如何塑造组织形象的实务而展开的。
(三)真诚互惠的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是公共关系的交往意识和功利意识。
组织不可避免地要同外界交往,要在竞争中营利生存。
但公关理论指导下的竞争,不应是“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而应该是现代文明的竞争,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展。
互利互惠的意识表现在四个层次上:的的互利互惠;②计划的互利互惠;③行为的互利互惠;④效果的互利互惠。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公众,使组织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传播沟通的意识传播沟通的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重视信息的意识,一种平等民主的意识。
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实现其目标,必须做到:(1)重视信息传播沟通。
(2)当组织与外界发生矛盾时,要具备民主意识。
(3)沟通要深入细致,不怕麻烦,用好信息沟通,达到传统手段达不到的目的。
现代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PPT(34张)

公共关系学 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2019/5/21
sdutghl@
12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活动
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由于各路诸 侯争霸称雄,为了各自的利益,列国开展了大 量的内外交往活动,这是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活 动丰富多彩的时期。
公共关系学 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2019/5/21
sdutghl@
5
唐诗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橱下 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诗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 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塑造自己的公共关系形象。语虽浅 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 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有人认为此诗是为新入仕途者而作。在我看来是中国古 代公共关系杰作。
公共关系学 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2019/5/21
sdutghl@
6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萌芽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指我国19世纪中叶 以前,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一定公 共关系思想和趋向。
就其性质讲,是一种类似于公共关系的 “准公共关系”;就其历史归属讲,它可 以是公共关系的前史或“前公共关系”。
但主要偏重于政治、道德范畴,对经济各方面涉 及很少;在意识层面较发达、完备,在具体操作 层次上缺少规范化的技术和方法。
公共关系学 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2019/5/21
sdutghl@
11
强调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 灵活性的统一
注重掌握信息,分析趋势,预测未来。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含义是只有充分了解对方和自己,才能 立于不败之地。
公共关系学1-3章

• 思考题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 二、什么是组织形象?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 有哪些? 三、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 不同的作用? 四、什么是公共关系学? 五、试析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
案例分析 与众不同的冰薄荷雪碧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饮料—雪碧首次推出薄荷口味。 如何让消费者认知这种新口味的雪碧呢? 整个公关活动分三个阶段。首先是以“黑衣人”出没 闹市制造悬念。即让一些小伙子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 拿着“你敢试吗?”的条幅穿梭在广州的各个闹市区。 “黑衣人”不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给路人看条幅,并示 意路人尝试新口味的雪碧;其次是媒体发布。雪碧冰薄荷 在广州上市不仅引起各媒体的关注,大量“黑衣人”图片 在报纸上呈现;最后是挑战吴镇宇见面会。请来香港影帝 级任务吴镇宇来做形象代言,他依然以“黑衣人”的装扮 出现,与广州市民零距离接触,并与市民共同尝试新口味 的雪碧。 此外,在这些公共活动中,冰薄荷雪碧的赠饮方式也 格外新奇。公司请来一些模特穿着印有“雪碧”字样的衣 服、胳膊上别有“雪碧冰薄荷”字样的袖章,向路人派发 饮料。据悉,在这些公共活动进行的同时,其市场部也通 过大量悬挂户外广告来配合品牌宣传。其中,他们在深圳 投放了“雪碧冰薄荷”的三维广告,形象巧妙地向人们传
思考题: • 一、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形象塑 造? • 二、为什么说塑造良好的形象帮助了可口可乐雪 碧冰薄荷 成功的进入市场?
分析 影响产品形象的两个要素,分别称为经济学的原因和 社会的方面的原因。从前者来看,产品的质量起决定作用, 但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从后者来看,它主要是一个公共 关系的问题,它要求产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所谓产品 的社会责任,就是产品要为社会带来真实的永久的价值, 同时还要合理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需要。在这个意义上, 诸如对社会发展有损害,欺骗公众,不公开竞争,发布虚 假的产品或服务信息等都是不道德的。 为了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一方面要抓好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要经常了解公众的要求,了解公众对产品优缺点 的评价及如何改进的建议。还应注意用不同于产品的语言 和形式向顾客及时传播有关本公司产品、服务以及公司政 策和实践的一切信息,促使公司普遍接受公司的产品和服 务。一旦组织与公众发生利益冲突,应把公众利益放在首 位。
第三章 公共关系得功能与原则(重点章)

第三章公共关系得功能与原则(重点章)应重点掌握得内容有:1.公共关系得角色公共关系得角色就是指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管理中得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公共关系得管理目标,需要从事许多具体得工作。
这些具体工作包括四个方面:(1)收集信息。
公关部门所要搜集得信息主要包括:①产品形象信息。
对于一个生产性企业来讲,其组织形象得基础就就是产品,产品出了问题,整个形象得大厦就会立即倒塌。
②组织形象信息,就是指组织机构及人员得整体形象及其公众对组织得评价。
③政府信息。
④媒介信息。
⑤竞争对手信息。
⑥市场信息。
⑦内部公众信息。
(2)咨询决策。
其具体职能有:①对知名度与美誉度得评估与咨询。
知名度就是公众对组织知晓与了解程度,就是反映组织社会名气大小得客观指标。
美誉度则就是公众对组织得信任与赞许程度,就是组织社会名誉好坏得客观指标。
②公众心理得分析预测与咨询。
公关人员还有一项重要得任务,即把握公众得心理,了解公众得态度与意向,为企业经营方针得制定及调整提供建议。
在一个比较发达得商品经济社会里,公众得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心理得支配,有时心理需求得作用甚至超过了对商品物质需求。
公关人员应熟悉公众得消费心理类型。
消费心理类型就是指,消费者在主、客观条件得共同作用下形成得,在消费活动过程中比较稳定得习惯与倾向。
公众得消费心理类型大致包括: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得趋同心理。
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得攀比心理,相同得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得倾向。
求美心理。
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得社会地位得心理倾向。
求异心理。
好奇心理。
偏好心理。
便利心理。
选价心理。
③从公众角度对企业决策进行评议。
现代企业决策就是一个复杂得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共同参与,从不同侧面进行考虑。
因此,企业每逢重大决策,都应当请公关部门得负责人参加,因为公关部门最了解公众,能够超越组织自身利益得束缚,自觉站在公众得立场上对组织得决策评头论足,找出一切可能伤害公众利益得问题,将其消灭在决策得过程中。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
(美:雷克斯·哈罗)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英:费兰克)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
《墨西哥宣言》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
(美:蔡尔兹)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
(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主体)(客体)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基础、结果)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和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
第三章 公共关系得功能与原则(重点章)

第三章公共关系得功能与原则(重点章)应重点掌握得内容有:1.公共关系得角色公共关系得角色就是指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管理中得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公共关系得管理目标,需要从事许多具体得工作。
这些具体工作包括四个方面:(1)收集信息。
公关部门所要搜集得信息主要包括:①产品形象信息。
对于一个生产性企业来讲,其组织形象得基础就就是产品,产品出了问题,整个形象得大厦就会立即倒塌。
②组织形象信息,就是指组织机构及人员得整体形象及其公众对组织得评价。
③政府信息。
④媒介信息。
⑤竞争对手信息。
⑥市场信息。
⑦内部公众信息。
(2)咨询决策。
其具体职能有:①对知名度与美誉度得评估与咨询。
知名度就是公众对组织知晓与了解程度,就是反映组织社会名气大小得客观指标。
美誉度则就是公众对组织得信任与赞许程度,就是组织社会名誉好坏得客观指标。
②公众心理得分析预测与咨询。
公关人员还有一项重要得任务,即把握公众得心理,了解公众得态度与意向,为企业经营方针得制定及调整提供建议。
在一个比较发达得商品经济社会里,公众得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心理得支配,有时心理需求得作用甚至超过了对商品物质需求。
公关人员应熟悉公众得消费心理类型。
消费心理类型就是指,消费者在主、客观条件得共同作用下形成得,在消费活动过程中比较稳定得习惯与倾向。
公众得消费心理类型大致包括: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得趋同心理。
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得攀比心理,相同得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得倾向。
求美心理。
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得社会地位得心理倾向。
求异心理。
好奇心理。
偏好心理。
便利心理。
选价心理。
③从公众角度对企业决策进行评议。
现代企业决策就是一个复杂得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共同参与,从不同侧面进行考虑。
因此,企业每逢重大决策,都应当请公关部门得负责人参加,因为公关部门最了解公众,能够超越组织自身利益得束缚,自觉站在公众得立场上对组织得决策评头论足,找出一切可能伤害公众利益得问题,将其消灭在决策得过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 第三章 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系统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个系统,由关于主体的观念、关于客体的观念、关于主客体关系的观念三个子系统构成。 幻灯片2 第一节 关于主体的观念
所谓关于公关主体的观念,指的是公关主体对从事公关活动的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念、形象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真诚观念等.
幻灯片3 一、主体的含义与类型 公共关系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系统。如果对它进行分解,我们会发现,它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即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和中介(传播)。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指通过传播活动,影响其他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人,以求塑造自身形象的社会组织。 从以上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
幻灯片4 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一种有领导、有分工、有工作制度的社会机构。这种社会机构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学校、医院、政府、部队等。 作为公共关系的社会组织的工作目标是塑造自身的完美形象。衡量组织形象的基本指标有两个:一个是组织的知名度,另一个是组织的美誉度。
幻灯片5 以我国目前公关主体所承担的职能,以是否赢利为标准,可以将我国的公关主体划分为企业型公关主体、事业单位型公关主体和政府型公关主体。 以社会组织的主要活动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公共关系的主体划分为生产型公关主体、管理型公关主体、服务型公关主体等。 以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为标准,可以将公共关系的主体划分为维系型公关主体和开拓型公关主体。
幻灯片6 二、“自我”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关系学实际上就是一门分析、探讨如何为组织的形象定位,如何驾驭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的关系的学问。 在一定意义上,每一个公关主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其他相关组织和个人是它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把握“自我”, 是每一个希望加强自身形象的组织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公关主体应当看到“自我”的相对性。“自我”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私”与“公”的关系、“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幻灯片7 在现代社会,由于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演化,“公”与“私”、“小我”与“大我”的差别是细微的、相对的,这完全取决于一项事业或一项业务的大小。例如:虽然我们可以把某一分厂的利益看作是私,总厂的利益看作是公,但是,如果我们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来讲,集团公司的利益是“公”,总厂的利益又是“私”了。
幻灯片8 三、形象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说,社会组织形象的内在要素包括组织的设备、融资、人员素质、文化特征、组织风格、服务质量等;社会组织形象的外在要素包括职工外在形象、产品外观形象以及名称、徽标、门面、笺封等。内在要素与外在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社会组织应当树立全面的形象观念。
幻灯片9 美国航空公司的AYP计划 美国航空公司为给未来的顾客――青年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每年都举办音乐大赛,提供优胜者奖金,并辅助高中学校的音乐教育。每年5月,该公司在纽约市卡内基纪念馆举办音乐大赛的颁奖典礼,并邀请世界著名的首席指挥为受奖人指挥。此外,还将音乐大赛的门票收入作为高中学校基金。这项活动在全美影响很大,由此更加深了美国航空公司在青年人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幻灯片10 企业识别系统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所谓CIS是组织将其理念、行为、视觉形象及一切可感受形象实行的统一化、标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
幻灯片11 CIS的构成要素有五个。 1.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内在的精神,是企业的心.包括企业的宗旨,目标,管理特色,态度等. 2.行为识别系统(BIS):涉及企业对内外的所有活动的层面,如工作环境,管理制度,行为规范 3.视觉识别系统(VIS):可以让消费着直观的了解企业传递的信息.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代表色,标准字体企业口号等. 幻灯片12 CIS的构成要素有五个。 1.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内在的精神,是企业的心.包括企业的宗旨,目标,管理特色,态度等. 2.行为识别系统(BIS):涉及企业对内外的所有活动的层面,如工作环境,管理制度,行为规范 3.视觉识别系统(VIS):可以让消费着直观的了解企业传递的信息.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代表色,标准字体企业口号等. 幻灯片13 4.听觉识别系统(AIS):企业歌曲等 5.环境识别系统(EIS):外围的识别系统 幻灯片14 五要素的逻辑关系,见图3
幻灯片15 一、理念识别系统
(一)理念识别系统的含义 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 简称MIS)亦称理念统一化。所谓企业理念是 组织发展的原动力,是组织整体的价值观和 运行指导思想,是组织精神与文化的核心。
幻灯片16 (二)理念推展工作常规途径和办法 中外企业理念推展方式归纳专家团对中外优秀企业的理念推展工作做厂归纳,发现有以下方法是具有普遍参考意义的
幻灯片17 二、行为识别系统
(一)行为识别系统的含义 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 简称BIS),也称行为统一化,人称“企业的手”。意指在组织实际经营过程中,对所有企业行为、员工行为实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统一管理,以便形成统一的企业形象,便于统一的经营管理。
幻灯片18 三、视觉识别系统 (一)视觉识别系统的含义 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 简称VIS)亦称视觉统一化。人称“企业的脸”, 是“企业的门面”,意指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 形式的统一。 幻灯片19 (二)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容 VIS基本要素 幻灯片20 2.VIS的应用要素 幻灯片21 CIS的地位与作用 CIS的地位与作用可以通过企业生产力、行销力、形象力的发展脉络及其与企业发展的三个不同侧重时期(科技、利润、文化)的关系展示出来,见图1
企业实力发展的三个不同侧重时期和三种力的关系 幻灯片22 海尔集团 1.及时深化、调整企业识别、产品名牌战略,适应企业发 展新要求。 2.正确实施品牌定位,树立产品独特个性。 3.建立严密商标保护网络,严防侵权,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拓展商标国外注册、争创国际名牌。
幻灯片23 2.2 精彩个案欣赏 2.2.1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标识及含义 一组回旋错落的线条组成了一个平面造型为六面体的网络结构, 象征着移动通信的蜂窝网络。线条纵横交错,首尾相连,其中 包含了“CHINA MOBILE”的缩写C和M两个字母,寓意中国移动通 信四通八达,无处不在。两组线条犹如握在一起的两只手,象 征着中国移动通信通过自己的服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线条组成的图案适合在圆形(地球)之中,取其意为“全球通”。 幻灯片24 全球通品牌标识及含义
仿佛一个向上的箭头 “GOTONE”的缩写,表达汉语的“沟通” “C”代表CMCC 右边的“O”隐喻“沟通从心开始” 幻灯片25 2.2.2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标志图案 英文“FUDAN UNIVERSITY”表明国际化的意向。 蓝色,象征大海 红色渲染“100”字样 特殊含义、喜庆。 标志整体以天圆地方之构架,喻示复旦融天地之气,博大精 深,主体沿用原篆提“复旦”标志,表示悠悠历史,世世传乘, 又给复旦人以亲切感;标志整体稳重、深厚、大气、喜庆。 幻灯片26 邮票复旦
传统标志的波纹状设计象征大海,意指复旦地处上海和复旦海纳百川的胸襟;标志中心的波纹状呈放射状,寓意复旦不断发展壮大和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不断扩大。用“100”作为邮票隐含图案,即突出百年校庆,又隐含着数码时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这枚邮票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金色色条和复旦大学传统校标及百年校庆标志两个圆形构成“100”的整体图案,凸显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主题特征。设计者将复旦大学传统标志用篆刻艺术形式加以体现并作流动旋转处理,既带有传统邮票的特征,又表示百年复旦辉煌历程;百年校庆标志以金属质感手法处理,具有现代感,寓意复旦“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幻灯片27 2.2.3 2008北京奥运会 会徽理念阐释: 1.里程碑(THE JOURNEY) 2.承诺(THE PROMISE) 3.形象(THE IMAGE) 4.美丽(THE BEAUTY) 5.英雄(THE HERO) 6.精神(THE SPIRIT) 7.邀请(THE INVITATION) 幻灯片28 2.2.3 2008北京奥运会 会徽含义: 1.中国特色、北京特色与奥 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 2.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 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3.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 4.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 幻灯片29 2.2.4 中国银行 第一,整个标志造型浓厚、大方、庄重,充分表现了中国银行的实力雄厚,服务周到的企业个性和内涵。 第二,以中文标准字体为中介,把中国风格的标准形象图形与国际认同的标准英文字体有机地组合。 第三,融合中国文化的传统民族精神与形象营销的市场战略于一体,展现了中国银行走向世界、再创辉煌的企业风貌。 幻灯片30 2.2.5 IBM公司 幻灯片31 幻灯片32 2.2.6 3M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