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存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期望大家能谨记呦!!【重点解读】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运用角度分析(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整体特点和谐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乃至全部环境的变化。

一样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进程,提取出所要描写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干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进程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和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推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第一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渐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发的其他要素产生的变化,终究导致“全身”出现出怎样的变化。

【同步练习题】1.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暖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

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

该资料反应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南方地理环境的特殊性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该资料反应了江汉平原地势、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B2.关于地势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峻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态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态比阴坡好D.地势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解析】在峻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土壤肥力流失严重;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态不如阴坡好;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第五章 第一节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目 1 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录 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一、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要素: 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壤、生物等。
每种自然地理要素都有各自的
气候
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地理环境
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不 地形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习题演练
【2024·安徽卷】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是奥里诺科河上游的一条汊河,经内 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 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
(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 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卡河水量增加,使得内格罗河河流水量增 加,流速变快,侵蚀搬运能力提高; ②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发育,水域面积 增加,陆域面积减小,塑造新的地表形态; ③随着水文和地貌的发展变化,气候也会变 得更加湿润,洪涝灾害也可能增加: ④水生生物增加,植被和土壤也会相应变化, 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统一演化。
地貌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物理风化和风力
作用显著,戈壁、

沙漠为主,风蚀 地貌

风积地貌
西
北 深居内陆

干旱 大陆性

稀疏,少数耐旱植物
植被
气候
土壤 发育差,有 机质含量少, 土壤贫瘠
水文
地表水贫乏,河 流少,多内流河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一、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x1022千克
• 相当于对流层大气质量的1万倍,水圈质量的30倍和沉积岩质量的16倍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已多次被生物加工
生物循环 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整体
地球上生物循环的出现 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一个整体
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土壤厚度及自然环境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活动 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
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 存活率却变化显著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Tibetan antelope and environment was analyzed ……
案例:坡面土壤厚度的稳定性
• 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很明显,一次降水过程就 能观察到;而土壤的形成速度比较慢,短时 间内难以察觉,土壤厚度似乎应该变薄
• 但事实上,在自然状态下植被生长良好的坡 面,则经过多年的土壤侵蚀与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厚度一般没有明显变化
案例:坡面土壤厚度的稳定性
• 通过土壤与水、土壤与岩石间的物质交换
The whole fun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02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各自然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拥有了整体功能
• 自然环境的功能既包括自然要素的自身功能,也包括整体功能
光合作用与自然环境生产功能
• 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
形成沉淀,这是消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最主要途径
• 这样,通过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碳交换,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 对稳定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9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9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9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与考核要求】:1.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2. 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3. 简单运用: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4. 综合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知识梳理】: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由 、 、 、 和 等要素组成的。

二.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相互作用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3.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①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

利用某种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会对其它要素产生影响,某地资源的开发,会影响其它地区的资源。

破坏某种资源,会引起一系列资源的破坏。

因此,在开发某种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对其它要素产生负面影响,使负面影响保持在人类与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②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它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因此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③对某种资源的利用量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可以通过对某地资源进行系列开发或增加科技含量,提升附加值,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1.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也叫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 条件。

分异规律是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其中在 纬度和 纬度最为显著。

2.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 条件。

北半球 地区比较热带季 风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荒漠 带明显。

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容说课要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要先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教学中可通过一段录像来引出这一问题,选取的地区应具有典型性和鲜明性(如西双版纳或内蒙古草原),引导学生分析景观录像中各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就是地理要素间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通过教材P93活动,以生物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要素通过与其他的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改变了其他要素的性质,从而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

在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后,又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能把地理要素彼此割裂开来,而应充分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统筹考虑,避免不合理的利用给生态带来不良的后果。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

“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