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族乐器介绍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学校给你讲解中国最早的乐器---骨笛

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学校给你讲解中国最早的乐器---骨笛


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学校---早安汉语的赵老


师最后说: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
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 21支骨头制成的笛子,它们全部是用鹤类 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这是迄今发现 的最早的乐器,也证明了古老的中国音乐 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学校给你讲解 中国最早的乐器---骨笛



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学校给你讲解中国最早 的乐器---骨笛,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学校--早安汉语的赵老师说:骨笛,笛子的一种, 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流 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 的藏族牧区。常用于独奏,是藏族青年喜 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 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经常吹奏的乐曲 有《春播》


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学校---早安汉语的赵老师接着说:说到 骨笛,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地方,那里山青 水秀,寨子里有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叫竹郎,以编竹筐 为生,由于他每天都与竹子打交道,他觉得翠绿的竹子是 有灵性的,随手拿起一片竹叶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悦耳的声 音。久而久之他的音乐声打动了一位叫笛妹的美丽姑娘。 有一天,调皮的姑娘指着一节节的竹子问小伙子“这个管 子你能吹响吗?”聪明的小伙子想了一想,截下一段竹子, 又在上面挖了几个小孔,吹出的声音比竹叶更好听,还能 吹出不同的调来。小伙子把它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姑娘。因为 小伙子叫竹郎,笛妹姑娘动情的把这个定情之物叫做“竹笛”。 这也许就是最早的乐器,当然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藏族乐器 扎木聂是什么乐器从何而来

藏族乐器 扎木聂是什么乐器从何而来

[键入文字]藏族乐器扎木聂是什么乐器从何而来扎木聂是一种长得类似于二胡的乐器,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同于乐器合奏以及独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说是用途非常的广泛,你知道扎木聂从何而来吗?本期藏族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扎木聂是什么,它从何而来扎木聂,又称扎年。

藏族弹弦乐器。

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

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

藏语“扎木”是声音,“年”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年”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曾译称扎年、木聂、占木聂。

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自治州、县,尤以拉萨、日喀则、拉孜、萨迦和昂仁等地最为盛行。

从古至今,札木聂一直保持古朴的造型。

琴头向后弯曲成半弧形,左右两侧各有三个卷弦的弦轴,琴头一般无饰,也有的雕刻成龙头。

琴杆细而长,表面即是按弦的指板,下面连接着木制半葫芦形的共鸣箱。

用红木、核桃木或檀香木制,全长108 厘米。

音箱为半葫芦形,长29 厘米,上部较小呈棱形,下部较大呈椭圆形,蒙山羊皮或獐子皮。

琴杆细长,指板无品。

琴头向后半弧形弯曲,六轴分列两侧,顶端雕刻成龙头或无饰。

从遥远的古代起,藏族的祖先古羌人便居住在青藏高原广阔地区,从事游牧和狩猎。

到了公元7 世纪初,正值隋末唐初之时,“悉补野”部落的首领松赞干布将其他部族兼并后,统一了西藏地区,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

在漫长而黑暗的旧社会,藏族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深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见到光明。

西藏和平解放并经过民主改革以后,百万农奴才彻底翻身做主人,开始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扎木聂应用范围广泛,除用于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外,牧民还经常用来弹唱自1。

小学音乐串铃简介

小学音乐串铃简介

串铃简介
串铃,藏族、瑶族摇击体鸣乐器。

藏语称厄尕,意为铃,瑶族称母柱。

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

形制特征:串铃原为骡马驴狗等家畜颈上所系饰物与响器。

是在一条布带或皮带上缀挂二十余个金属小铃而成。

小铃用铜、铁冷压或铸制为两个半球形,后合成球状体。

规格大小不一,直径2厘米~6厘米。

铃外一侧设有环形耳用以系挂,另一侧有一细长开口为出音孔,铃内装有一粒铁制小珠。

小铃的形状除球形的以外,尚有椭圆形、葫芦形、桃形等多种,出音孔除一字形开口外,尚有弧形、人字形等几种。

演奏方法:演奏时,奏者或坐或立,藏族多双手执布带或皮带两端,瑶族则左手执皮带两端,弯成环状,通过绷拉或摇动,使铃中铁珠碰撞铃壁而发音,音色清脆。

用于宗教活动和歌舞及藏戏伴奏。

在藏族佛教寺院的跳神和歌舞、藏戏演出中,奏者将串铃系于腰间、腿或手臂上,随舞蹈动作而哗哗作响。

也有的演奏者将串铃钉缚在一块形如刷子的小木板上,手执板把摇奏或碰击肩、膝等部位演奏,是藏族颇具民族特色的色彩性节奏乐器;在瑶族的祖祭和丧葬活动中,人们一手执母柱,一手拿白绫,先唱孝歌,后振铃起舞。

是教学中常用到的打击乐器。

弦子藏族教案

弦子藏族教案

弦子藏族教案教案标题:弦子藏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弦子藏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2. 学习弦子藏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弦子藏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演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弦子藏族的传统音乐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弦子藏族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其独特性。

3. 与学生分享一段弦子藏族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主体:1. 学习弦子藏族音乐的基本知识:a. 向学生介绍弦子藏族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b. 学习弦子藏族音乐的基本音阶和节奏。

c.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弦子藏族乐器,并让学生尝试演奏。

d.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学习和练习弦子藏族音乐。

2. 学习一首弦子藏族音乐曲目:a. 向学生介绍一首简单的弦子藏族音乐曲目,并提供乐谱或歌词。

b. 指导学生学习曲目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c. 分组练习演奏曲目,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合作表演:a. 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准备一场弦子藏族音乐表演。

b. 学生可以选择演奏已学习的曲目,或自行创作一段弦子藏族音乐。

c. 指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示合作、创造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弦子藏族音乐知识和技巧。

2. 讨论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弦子藏族音乐,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弦子藏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评估学生在合作表演中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参观弦子藏族音乐演出或邀请专业音乐家来学校进行演示。

2. 组织学生参与弦子藏族音乐比赛或展示活动。

3. 开设弦子藏族音乐俱乐部,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表演机会。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提供合适的乐器和设备。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和欣赏不同的音乐文化。

藏族音乐

藏族音乐

藏族音乐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3大类。

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5类;宗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宫廷乐舞嘎尔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及日喀则扎什仑布寺。

其中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

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

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

引子的曲调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异,多数为商调式,个别乐曲结束于羽、宫调式;歌曲部分的曲调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关系转调;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

谐钦流传于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的古老仪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节日或仪式时演唱。

谐钦一般由带有标题的歌舞曲多首组成,首尾乐曲分别称为“谐果”(引子)及“扎西”(吉祥),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音乐古朴热情。

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热巴谐流行于康巴地区的流浪艺人表演的歌舞。

包括鼓铃舞、杂耍、歌舞剧、木棒舞、鹿舞、刀舞、热巴弦子等多种表演形式。

热巴弦子音乐与民间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铃舞音乐包括散板的男声领唱及慢板齐唱,音乐热情优美,富于魅力。

此外,还有流行于西藏地区的卓谐(鼓舞),流行于云南中甸地区的雄冲、卓见,流行于甘南地区的多底舞、嘎巴舞等。

说唱音乐藏族说唱音乐有仲谐、折嘎、喇嘛玛尼等数种,多由民间艺人和僧人演唱。

仲谐意为讲故事的歌,有说有唱,流传甚广,内容多为长篇民间故事或叙事诗,如《格萨尔王传》、《藏岭·尼麦贡觉》等。

唱腔数量甚多,大多具有朗诵性特点,结构多为上下句组成的乐段及其变化重复。

折嘎是贫苦流浪艺人乞讨时,或游方僧人化缘时表演的一种说唱音乐。

多用牛角胡琴伴奏,自拉自唱。

有的艺人只用木棒做道具,一面说唱,一面表演动作。

藏族、蒙古族乐器教案

藏族、蒙古族乐器教案

藏族、蒙古族乐器教案一.知识目标1.认识藏族、蒙古族乐器,能叫出乐器名称。

2.知道各种乐器的构造、使用方法。

能从一段简单的音乐声中听出是哪一种乐器所奏。

二.技能目标1.介绍和展示为主、通过实物展示帮助认识。

2.通过倾听音乐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质以及使用场合。

三.情感目标1.感受藏族、蒙古族人民身深厚的文化底蕴2.认识藏族、蒙古族乐器,倾听藏族乐器音乐。

感受音乐美感,陶冶情操。

教具准备乐器实物或图片 MP3音乐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藏族乐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3.认识藏族乐器钦、甲铃、鹰笛、必汪、扎木年,能叫出乐器名称。

4.知道5种乐器的构造、使用方法。

能从一段简单的音乐声中听出是哪一种乐器所奏。

二.技能目标1.介绍和展示为主、通过实物展示帮助认识。

2.通过倾听音乐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质以及使用场合。

三.情感目标1.感受藏族人民身深厚的文化底蕴2.认识藏族乐器,倾听藏族乐器音乐。

感受音乐美感,陶冶情操。

教具准备乐器实物或图片 MP3音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一段用藏族乐器扎木年弹奏的音乐。

多媒体播放师:这段音乐是用藏族乐器扎木年演奏出来的,音色悦耳,声音好听。

藏族、蒙古族有很多乐器,适用于各种场合,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几种藏族乐器,感受这些乐器带给我们的享受。

(导入新课)二.新课1.介绍藏族乐器钦(1)知道钦的读音,多媒体出示钦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钦(2)介绍钦的构造、使用方法、音色。

(3)多媒体播放用钦演奏的音乐,感受其低沉而威严的音色。

2.依次介绍甲铃、鹰笛、必汪、扎木年方法同上(1)多媒体出示以上乐器名称及图片,使学生认识甲铃、鹰笛、必汪、扎木年。

(2)知道他们的构造、材质、使用方法、音色。

(3)多媒体播放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

3.巩固(1)随机抽取乐器图片,指名学生说出乐器名称。

(2)随机拿出一种藏族乐器,指名学生这种乐器的构造、音色、使用方法等(3)多媒体播放音乐,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确定是那种乐器所奏4.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藏族乐器,感受了藏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

藏民族乐器教案

藏民族乐器教案

藏民族乐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藏民族乐器——藏民族乐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藏民族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 学习基本的藏民族乐器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对藏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藏民族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 学习基本的藏民族乐器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1. 学习藏民族乐器演奏技巧的难度较高;2. 学生对藏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待培养。

教学准备:1. 藏民族乐器的实物或图片资料;2. 藏民族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3. 学生乐器演奏所需的乐器。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藏民族乐器,引发学生的兴趣;2. 播放一段藏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韵味。

探索藏民族乐器:1. 介绍藏民族乐器的种类和特点,例如藏胡琴、藏铃铛、藏手鼓等;2. 向学生展示每种乐器的外形和演奏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深入了解,包括乐器的结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等;4.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乐器,并演示其演奏技巧。

学习乐器演奏技巧: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种或多种乐器进行学习;2. 请专业的藏民族乐器演奏者或音乐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3. 学生根据指导进行乐器演奏练习,老师和演奏者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4.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音乐欣赏与表演:1. 听取学生对藏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他们展示所学乐器的演奏成果;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尝试结合其他音乐元素或风格,创作属于自己的藏民族音乐作品。

课堂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音乐厅,观摩藏民族音乐演出;2. 邀请藏民族乐器演奏者或音乐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3.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际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藏人的传统音乐演奏有哪些形式?

藏人的传统音乐演奏有哪些形式?

藏人的传统音乐演奏有哪些形式?一、藏戏音乐演奏藏戏是西藏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形式,其音乐演奏具有浓厚的藏族特色。

在藏戏音乐演奏中,常用的乐器有喇叭、唢呐、手鼓等。

喇叭是藏戏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它通过不同的吹奏技巧和音色来表达不同角色和情感。

唢呐则常常用于演奏伴奏或调度,并且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手鼓是藏戏音乐演奏中的重要节奏乐器,能够带动整个乐队的演奏。

二、古筝演奏古筝是西藏地区非常受欢迎的传统乐器之一,它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的音乐演奏中。

在古筝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双手的指弹和按弦技巧,把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筝的音色婉转悠扬,能够表达出藏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够表现出他们的情感和心情。

三、长调演唱长调是藏族传统音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常常被用于演唱史诗或叙事。

在长调演唱中,演唱者通过特殊的唱腔和演唱技巧,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长调的演唱时长较长,旋律起伏跌宕,令人陶醉其中。

同时,长调还具有一定的情感传达功能,能够表达出藏族人民的团结、勇敢和坚韧不拔。

四、手鼓舞蹈手鼓舞蹈是藏族传统音乐演奏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手鼓舞蹈中,演奏者手持手鼓舞动,配合舞蹈动作,同时发出手鼓特有的击打声音。

手鼓舞蹈通常以欢庆节日或庆贺喜事为主题,既展示了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也体现了其对生活的喜悦和热爱。

五、杂技音乐表演在许多藏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中,杂技音乐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音乐表演常常伴随着杂技演员的驾驭、跳跃和特殊技巧,通过乐器的演奏和声音的节奏感,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杂技音乐表演常常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既能展现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又能带给观众欢乐和震撼的体验。

总结起来,藏人的传统音乐演奏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藏戏音乐演奏、古筝演奏、长调演唱、手鼓舞蹈和杂技音乐表演等。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展示了藏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高,音量小,声音尖
细,常用以吹奏牧歌曲 调。
• 大号,藏语称“同钦”, 铜制,管身无孔,长约3 米,下端有大叭口,能
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
音量宏大,多用于寺院 仪式活动及藏戏音乐中
➢请大家欣赏一段藏族音乐
谢谢大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藏族民族乐器介绍
• 札木聂即六弦琴,弹拨 乐器,据传已有600~ 700年历史,是民间歌舞 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
唱的主要伴奏乐器。
• 牛角胡,藏语称“比旺” 或“比庸”,与二胡形
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
制成,主要为弦子及折 嘎伴奏。
• 竖笛、骨笛流传于牧区。 竖笛用木制,骨笛用鹰腿Fra bibliotek或羊腿骨制成,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