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设计的思维看当代艺术

合集下载

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解构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艺术哲学和建筑设计理念,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构主义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建筑规范、规则和对称性的一种挑战,它试图通过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结构限制,探索更具自由性和表现力的建筑语言和形式。

首先,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于提倡建筑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追求规则性、均衡性和对称性,而解构主义试图通过不规则、不对称和非均衡的设计元素来突破传统限制,给建筑带来新的鲜活感和动感。

解构主义的建筑作品通常强调建筑形式和结构的断裂、错位和错觉,使建筑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其次,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于引领建筑技术的突破。

解构主义建筑通常涉及复杂的几何形状和结构系统,需要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来实现。

例如,托马斯·海瑟威克的吉姆·谢林斯卡学院图书馆(Hesselbach’sche Buchhandlung)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结构分析技术,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实现了曲线、倾斜和非对称结构的精确控制。

这些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创新,也提高了建筑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再次,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于强调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和对自然资源的尊重。

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主张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例如,法兰克·盖里的吉默教堂(Gehry Residence)结合了建筑与景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

解构主义建筑对可持续建筑的理念也提出了新的思考,强调建筑应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自然光线,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此外,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还表现在建筑表达和艺术氛围的塑造。

解构主义建筑通常具有强烈的表达意图和艺术氛围,通过破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创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和视觉效果。

例如,弗兰克·格黑利的肯特·斯塔克研究中心(Kentuck Knob)以其独特的弧线形式和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而广受赞誉。

空间置换思维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流动的景深》展览为例

空间置换思维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流动的景深》展览为例

空间置换思维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流动
的景深》展览为例
许甜;张雯;李志强
【期刊名称】《服装设计师》
【年(卷),期】2024()4
【摘要】随着当代艺术展览的数量和场次的增加,艺术家和策展人开始探讨新型的展陈方式。

空间置换思维的融入使得展陈形式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在这样的特点下当代艺术展览发展由高雅艺术慢慢转向大众通俗文化。

“流动的景深”首次尝试将艺术作品置入影院,实现了展览空间的动态置换并取得极佳的展览效果。

本文从“置换”手法的均衡和谐、本土化、软化等方面分析空间与艺术展览的关系,并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置换思维对当代艺术展览的实际应用和影响,揭示艺术展览发展的新趋势。

【总页数】7页(P27-33)
【作者】许甜;张雯;李志强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传媒与艺术理论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5
【相关文献】
1.城市旧工业区厂房改造研究中展览空间初探——以北京今日美术馆为例
2.隔断
形式在艺术展览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数字交互技术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的应
用研究4.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思维研究——以《图画众生——河西画砖古人生活》展览空间设计形式为例5.稳定扩散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以展览馆设计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当代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试析当代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式 的建立仍有 很大 困难 。中 国人 尊崇祖 先 ,强调 师长 的尊 严 ,在学生 和 老师 的关 系 里 ,学生 是 一 定要 听从 老 师 的。
式成 为当代设计艺术教育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
创造性思维 是指人 们综合 有关信 息 ,按 科 学思 路 ,对 问题的各个方 面进 行重新 组合 加工 ,从 而形成 新颖 、独 特 的解决 问题 的方法 的思维过 程。这种 思维 模式 是人类 与机
从小学 , 中学 ,我们 接受 的都 是填鸭 式的 应试 教育 ,应 到 试 教育里学 习 的 目的 简单 明确 ,学习 的积 极性 无从 谈 起 ,
更不用说创造 性的建 立 。甚 至到 了大学 ,仍 然是 老师教什 么 ,学生学什么 ,别 人 学什 么 ,自己补 什 么 ,很 少 有人考 虑所学的知识 是否 正确 、是否 实用 。象 国画 ,书法 这些 中 国传统艺术 ,仍然是先 “ 承古人 ” 师 ,再考 虑表达 自我。而 从设计 的角度来 讲 ,老 师说哪 个好 ,学 生就 去做哪 个 ,当 老师传 授的是 固定 的设计 方法 、设计 思路 时 ,学生 的思路

但随之而来 给设计 教育带 来 的问题是 ,在 设计 从业 人
员数量有了保障之后,问题的重点转移到如何保证设计质
量能够迅速提高 。从近几 年国内设 计行业发展 的情况来看 ,
数量 的增加并没 有带 来设计 水平 的大 幅提 升 ,原因 当然是
被一代代人 传 承至今 ,很少 有人 去触 碰传统 ,如今 提得最 多的依 然是 “ 继承… ‘ ” 一 直延续 到现 在 ,没有 什么 仿古 , 变 化。我们的传统思 维模式 很大 程度 上影 响 了当代创 造性 思维 模式的建立 ,因为 当我们想要 质 疑甚 至推 翻传统 的时 候 , 往发 现 自己的思维仍然遵循着传统 的哲学思想。 往

《设计思维实训》在艺术类不同专业中应用论文

《设计思维实训》在艺术类不同专业中应用论文

《设计思维实训》在艺术类不同专业中的应用摘要:虽然设计思维实训课程具有严谨的逻辑和创新的内涵,然而,课程的内容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设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课程在课题内容的设置与选择上,应考虑专业差异下的课题训练内容有所侧重。

关键词:设计思维专业应用《设计思维实训》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刚刚接触专业设计的初始,所学习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融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色彩设计于一体,主要解决学生在平面、色彩、立体等领域所涉及的有关创意性思维、设计方法及审美等方面问题。

本门课程是原“构成”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而产生的。

首先,在纵观三大构成后,根据课程目标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将原课程内容进行了解构与离析。

将原构成中必要的、最本质的内容提取出来,又结合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色彩设计的有关内容,同时融合当代典型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形成了必要的学习内容。

然后,将必要的学习内容进行重构,使其转化为若干个课题任务,以课题训练的形式出现,创建问题情境。

希望引导学生在完成每个课题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服务,为学生能够顺利地步入专业设计领域夯实基础。

可以说,本门课程既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前导性思维训练,也是职业岗位技能的初期培训。

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

根据不同课题任务的需要,结合必要的市场调研,将学生带进具体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通过教师向师傅带徒弟式的指导,使学生对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获得丰富的个人体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事物的能力,进而将感受变为理性知识,使学生对成果形成的过程有亲身的经历与总结。

理论教学以围绕课题任务的解决为知识讲授的尺度,利用自制课件授课,向学生出示大量的应用设计图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开拓思维教学法(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互动讲评法、图片分析法、分组合作法、“一对一”启发式教学法等。

后现代思维与当代艺术设计教育

后现代思维与当代艺术设计教育

后现代 主义是信 息社会 的产物 , 2 是 0世 纪后 半期 西方
社会广 为流行 的哲学 、 文化思 潮 , 其影 响现 已遍 布哲学 、 社会
真理 的哲学观 , 他们 从人 的生 活和经 验永 远是个别 的 、 杂乱
的、 协调的观念出发 , 不 倡导一种非统 一的 、 个别 性的价值认 识 。二是反 中心性 、 同一性 、 反 反整体 性。这是解 构 主义 提 出的要求 , 解构主义 的 目标就 是拆 除具有 中心指 涉结构 的整 体性 、 同一性 , 而把差异性 、 缘性原则作 为判 断一切事物 价 边
20 0 8年 2月
F b 20 e .O 8

艺 术研 究 ・
后现代 思维与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
胡伟 飞
( 丽水学院美术 系 浙江丽水 3 30 ) 2 00

要 : L代主义表现为一种 思维方 式。其 特征 有三 : 思现代 性、 NJ 反 多元 化 思维和否定性 思维。我们 应适应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1 期
Vo . 7. . 1 2 No 1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哲
Ju a o iu n es y( hlsp y& S ca S in e ) o r l f h a U i ri P i o h n X v t o o il ce c s
Ab t a t P s- d e im hn i g mo e w t h e e t r s o n e - d e im ,mut ai t h n i g a d n g t e t i - sr c  ̄ o t mo r s i a t ik n d i t r e f au e :c u t rmo r s n s h n l v rae t i n n e ai h n i k v k ig o k e b e s t h me n k o w r ・ o i g at t e in,s h o s s o d i t d c o o tmo e p rp c v n .T e p a r a tw h te t s a d ma e fr ad l k n r si d sg i i o i c c o l h u n r u e s me p s- d m e s e t e l o i it r e i r ii g n o atd sg tan n ,w i h w l b o d n t e h 6z n o r aii n n i iu l y d s ly n h c l r a e h o o fc e t t a d i dv d ai ip a . i vy t K e r s p s・ d e p rp c ie r d sg r ii g mo e i el cin;d v ri rp cie;n g t e p rp c ie n - y wo d : t o mo m e e t ;a e i tan n ; d r t r f t s v t n n y e o ie t p se t s ye v e ai e e t ;id v s v i vd ain d r n e iu t i e c o

请结合事例,分别从艺术、科技及经济角度论述设计的基本特征

请结合事例,分别从艺术、科技及经济角度论述设计的基本特征

请结合事例,分别从艺术、科技及经济角度论述设计的基本特征设计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能够将人的需求固化为可实现的想法,并且运用各种技术和知识,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体验。

在当代社会,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影响到各行各业的领域。

从艺术角度来看,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

它要求设计师传达情感、思想和美感,以创造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产品。

艺术性设计的经典案例是德国设计大师Braun公司的产品设计。

他们的产品简洁、美观、实用,经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的典范。

这种设计强调产品的实用性和美学高度,同时也注重其质量和耐久性。

艺术性设计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其品牌形象和受欢迎程度。

从科技角度来看,设计是一种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

这种设计集成了多种技术方法,旨在创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未满足的需求和需求。

科技性设计的一个例子是智能家居系统。

这种设计将许多家用电器和技术设备集成在一起,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控制。

这种设计并非只有美丽的外观,还需要遵循人机交互设计的原则,以使其易于使用和操作。

科技性设计可以促进创新,帮助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设计是一种竞争优势。

这种设计可以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经济性设计的一个例子是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

他们的产品不仅外观美观,而且具有独特的用户体验,引领了市场趋势。

同时,他们还利用设计思维来开发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效益。

经济性设计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品牌的声誉和市场份额,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综上所述,设计具有艺术性、科技性和经济性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设计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

简要概述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征

简要概述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设计风格,其风格特征包括现代化的线条、简约的形式和功能性的设计。

在现代主义设计中,人们追求简洁、纯粹和实用的设计理念,注重材料的利用和功能的表现,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建筑、家具、艺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成为20世纪设计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各种设计领域中,都可以看到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其风格特征包括:一、简约的线条和形式现代主义设计着重追求简洁、清晰的线条和形式,摒弃了过去复杂、繁琐的装饰风格,注重从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出简约而富有美感的作品。

建筑中常见的平面立面、简洁的造型和明快的色彩搭配,体现了简约的设计风格。

在家具设计中,现代主义追求简约的几何形式和功能性的设计,以及简洁的线条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艺术领域,现代主义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追求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二、追求实用和功能性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设计作品追求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强调材料的利用和功能的表现。

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建筑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区分,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大量住宅的时代,功能性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考量。

在工业设计领域,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工业化生产的可实现性和实用性,设计作品注重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品质。

三、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追求艺术与工程的统一。

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建筑致力于创造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空间,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家具设计中,现代主义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艺术领域,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形式的简洁和精准,同时注重艺术作品对观众的情感和思想的冲击。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以其简约、实用和功能性的特点在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主义设计对20世纪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了解与研究,不仅可以增进对设计的理解,还能够影响和激发我们的审美,促进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艺术创作的灵魂——浅谈灵感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艺术创作的灵魂——浅谈灵感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展。
0 I 一 。 Nhomakorabea - .。
。 。
_ 矗 ◇ 。 _

客 蘸 _ _ 0 - 一 -
三 、灵 感思 维 是提 高设计 师创 新 能力 的关键
艺 术 设 计 作 为一 种 创 造 活动 ,它 要依 靠 设 计师 的
摘要 :本 文 筒单介 绍 了灵 感思维 的概 念和 一些基本 的特质 ,并 综 合创 新 能力来 实 现 。创造 性 是 设计 师素 质培 养 的核 心 ,而创 造 重点分析 了灵 感思维在 艺术设计 中的作 用,以及 在现 阶段 的条件 下 , 性 的产 生是 一种 长 期修 养 与积 累在 头脑 中 勃发 的 灵感 ,所 以获 得 如何合理地看待和运 用灵感思维去进行艺术设计。 灵感 思维 的主 动权 是提 高创 新能 力 的关键 。 关键词 :灵感思维 ;艺术设计 ;创新 设 计 灵 感 的 闪现 从 表 面 上 看 来 是 偶 然 的 ,其 实 是 以必 然 为

设计 将近 一 百多 年 的发展 ,这个 崭新 的物 质 世界 是于 百 万年 来人 类集 体智 慧 的结 晶 ,是运 用 创造 性思 维 的结 果 ,是灵 感 思维 的价 值体 现 。 “ 艺术 设计 ”是 一种 复 杂 的精神 活 动 ,是 多种 心理 要 素
袋 , “ 感 ”也不 光顾 一 下 。那么 我们 经 常挂 于 嘴边 的 ,这种 可 灵 突如 其来 ,又可 突 如其 去 的 “ i p r t o ”究 竟是 什 么 呢 ?我 Is ia i n 2 在 以后 的 学习 和实 践 中 ,对 于 灵感 思维 在 艺术 设计 中 占据 了 怎样 重要 的地位 和 发挥 的 巨大 作用 进行 了进 一 步关 注 和研 究 。在这 里 仅浅谈 一下 自己对 于灵 感思 维 的理解 和浅 薄认 识 。 现代 设 计经 历 了从城 市规 划 到建 筑 设计 。从 产 品设 计到 服装 斑 。 日本 当代 天才 平 面 设计 家福 田繁 雄 ,既 深谙 日本 传 统 ,又 掌握 现代 感 知心 理 学 ,这一 切 都成 为福 田繁雄 创作 的主 要 灵感 来 源 :德 国视觉 诗 人 冈特 ・ 堡 的艺 术植 根 于 他 的 民族文 化 ,包 豪 兰 斯思 想 是他 的艺 术根 基 ,6 年代 西 方 的学潮 则 奠定 了他 视觉 设计 O 的革 命性 。事实 上 , 当设计 师对 某 事物 发 生浓 厚 的兴趣 时 ,就会 使 其整 个 身心 处于 积 极主 动 的状 态 。并且 不遗 余 力地 去追 求 它 、 探 寻它 ,此 时设计 师 的创造 力才 会被 开 发出来 。 在 执著 的追 求 、不 断探 索 、 不断 尝试 不 同可 能性 的过 程 中 , 设 计师 逐渐 形 成 了独特 的 创作 个 性 ,都有 其独 到 的视 点和 见解 , 形 成 了各 具特色 的灵感 思 维模 式 。灵 感具 体 到每 个个 体都 会 有不 同的表 现 ,世 界著 名 设计 大师 都 已形 成 了 自己独 特 的思维 方式 。 设 计师 需 要找 到 自己的思 维特 点 ,有 意识 的 调动 灵感 ,把 握 自身 灵 感思 维 的独特 规 律 ,获 得设 计 灵感 的主 动权 ,走 出 自己的 设计 之路。 那 么现 在对 于 我们 这些 刚 刚涉 入 设计 这 一行 的来 说 ,应 该如 何注 重 这种 “ 灵感 ”呢 ?我们 现在 的盲 区 是过 多 的在 浮躁 中忘 记 了根本 , 只是 一味 地模 仿 既有 的 意象 ,急 于 界定 出 自己所 谓 的风 格 ,其 实我 们应 注 重 自己原创 性 的灵 感培 养 ,首 先得在 自己审美 观念 上 的提 高 ,例 如读 一本 好书 与读 一 本烂 书 ,在 脑海 里 形成 的 空 间意 象 自然不 同 ,那 么给 自己 以后 的灵感 来源 就 不 同:其 二增 加 自己的阅 历 ,设计 是 一 门综合 性学 科 ,推 广 一 点来说 ,就 是我 们做 设 计的 都不 易只 在 自己本行 小 范 围之 内用 功夫 ,须 处 处 留心 玩索 ,才 有 深厚 的 “ 感 ”源泉 。因此 正如 朱光 潜 先生 所说 ,鱼 灵 跃鸢 飞 ,风 起水 涌 , 以至于 一尘 之微 ,当其 接触 感 官 时我们 虽 常 不 自觉 其在 心灵 中可 生 若何 影 响 ,但 是 到挥 毫运 斤 时 ,他们 都会 涌到 手腕 上 来 ,在无 形 中驱 谴他 。左 右 它 ,在 作 品的外 表我 们虽 不必 看 出这 些意 象 的痕 迹 ,但是 一 笔一 划之 中都 潜 寓它 们 的神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元素,新组合——用设计的思维看当代艺术
--汪开庆(广西师范大学美术系讲师)
设计这个词在当代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建筑设计到广告设计,从广告到环艺,从环艺到形象,
从形象到影视,张艺谋就声称他导演的《英雄》是设计出来的。

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設想,计划,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设计,但是,光有设想,
计划可不行,你必须要用视觉元素来表达你的設想和计划,让看的人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設想和计
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

用什么样的视觉元素来表达設想,计划,在不同的时代,标准就不一样,而在当代,成功设计的案例
都在遵循着一个原则,那就是——旧元素,新组合。

从标志设计来看,早一点的是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就是用旧的元素铜钱同汉
字“中”字产生新的组合。

从近一点的来看,深圳设计师陈绍华先生合作设计的北京申奥标志,就是用旧的元素太极拳动作造型
与奥运会五环产生新的组合。

从海报上来看,第七届中国广告节全场大奖巨能钙平面广告作品就是以一个旧元素油条与骨头的外型
产生新的组合。

靳埭强先生今天有如此的国际地位,主要是他的海报作品使用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产生新的组
合。

嘎呐国际广告节,莫比广告节,纽约广告节,还有台湾的广告金像奖中的获奖作品都在遵循着这一原
则,同时,这一原则也是北京麦肯光明总经理,几大国际广告节华人评委莫康孫先生一直提出和倡导的广
告视觉思维原则。

笔者做了八年的设计专业的教师,一直把这个思维用在实践和指导学生上,虽然有时也画点油画,但
对当代艺术了解不多,可是有人声称回国后的陈丹青被当代艺术遗忘,他画的一组静物画册是临摹,嫖窃。
这种言论使我有点纳闷,这并不是因为陈丹青是我尊敬的艺术家,而是这组静物正是应用了当代设计的思
维——旧元素-新组合。具有非常强的当代艺术的特征。旧的画册,旧的纸张,旧的名画,而陈列的方式并
不是一个道具,而是一种展示的,阅读的,交流的,敬仰的全新组合。

再来看看陈逸飞先生的油画,旧的服装,旧的家具,旧的乐器,而人物的面孔却是现代的,这种全新
的组合也正是运用了上述原则,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有如此高的身价,而有人却说他是投机取巧,是
个商人画家。

其实,这个原则不仅在油画上,而且再国画,雕塑,装置,行为等领域,成功的作品几乎都是如此。
我们来看,被戏称为“四大天王”旅居海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俆冰,黄永砯,谷文达,他们
的作品也是遵循这个思维原则。
蔡国强:“收租院”,一个过去的具有社会主义代表的雕塑,通过新行为方式,展示他的制作过程。“草
船借箭”,一个旧的成语,通过一个装置产生新的组合。“火药装置”更是如此。 dolcn.com
俆冰:“猴子捞月”,一个中国古代民间寓言故事,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字变型成猴子,组合成一个
新的装置,寓意“忙来忙去一场空“,他的一系列“文字游戏”,都是通过对文字的解构,进行装置,是对
文字现有的概念进行新的改组和调整。
黄永砯:“银行沙子”一个旧上海1923年建的汇丰银行,用沙子堆积,产生新的组合,以此来表达金
融是临时性的,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
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唐诗,碑林非常旧的元素,而内容却是唐诗英译本《翡翠山》的英文
声韵来选择同声字译回成汉语,以此来表达不同的人种和文化的混杂与杂交等后文化和后殖民现象。而他
的作品《联合国》,《墨术》,《艺术。中国百词》也同样遵循了这样的思维原则。

反观我们当代国内的某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并没有遵循这些原则,如:遭到众多指责的吃婴儿行为,
还有从牛肚子爬出来的行为,原因何在?依我看,其原因就是他们用的元素是新的。

那为什么要旧元素新组合呢?
众所周知,现代艺术是反古典,反传统的,也就是反旧的,而后现代又是反现代的,既然反现代就意
为着又回到旧的体系中去,这显然不符合艺术规律,后现代就选择了折衷的办法,把古典的和现代组合。
dolcn.com

旧的元素新的组合就是后现代的思维方法。
并不是所有的旧元素都可以拿来组合,在选择这个旧元素时必须考虑它有没有普遍性,比如,上述“四
大天王”所用的元素汉字,火药,书法,唐诗,寓言,碑林都有普遍性,这些不仅具是本民族的普遍性,
同是也具是国际的普遍性。

同样,如果陈丹青用的是不知名画家的作品画册作为“静物”,他的作品不可能引起关注,因为知名画
家具有普遍性。

再比如,上述第七届中国广告节全场大奖作品,油条在国内具有普遍性,而在国外并没有普遍性,因
此,他只能在国内拿奖,如果拿到国外,恐怕连入选的机会都没有,这也就是中国的广告在嘎纳广告节连
连失败的原因,如果把油条换成薯条,我看,拿到广告节上去肯定会来一个“零的突破”。

我们再看陈逸飞的作品,他选择的旗袍,既有民族性的普遍性又具有国际性的普遍性,但是,光有这
些还不够,他必须有新的组合,也就是说,如果人物的面孔也是那个时代的,他画的再写实,也是古典画
派,而古典画派到了伦伯朗那里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怎么会有他的位子。

这里就说到新组合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从牛肚子爬出来不是当代艺术的问题,因为这种行
为不仅元素是新的,而且组合也是新的,这跟当年杜尚先生把小便池放在展览馆,道理是一样的,现在看
来这些都是现代艺术,是过时的,如果他比杜尚先生早一天干了这件事,那中国的艺术史,包括世界艺术
史都要改写了。

还有这种组合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兼容关系,二个元素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太极拳和奥
运五环,如果把太极拳换成碑林,书法,就产生不了兼容关系,不兼容就谈不上新的组合,以此类推。
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够成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设计的领域在扩大。绘画,雕
塑,装置,行为艺术都是设计艺术,电影,电视剧也都是设计艺术,只是表现手段不同而已。《还珠格格》
《康熙王朝》《流星花园》就是遵循旧元素新组合这种思维方式而设计出来的,可能导演不自觉的运用了这
种思维方式,但它们高收视率还会有其他原因吗?张艺谋的《英雄》肯定也是设计出来的,旧元素是秦始
皇,剑客,侠士,那我们就等着看他是如何进行新组合的。

如果真要把艺术同设计分开的话,那就是,艺术的设想计划更多的是精神领域,而设计的设想计划更
多的是物质领域,但是物质和精神能分开吗?

除了绘画,雕塑,装置,行为,电影,电视剧这些,我们再看看身边的建筑,身上的服装,居住的环
境,家里的装修,不都是在自觉和不自觉的运用了这种设计思维吗?

用设计的思维看当代艺术,而当代艺术都是在设计吗?
范迪安先生前不久提出来当代艺术是“旧邦新命“,应该也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提法本身就用了旧元
素,并且进行新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