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取水阅读材料

合集下载

【2018最新】大碗花倪萍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0页)

【2018最新】大碗花倪萍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碗花倪萍阅读答案篇一:语文八下期中201X04《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真不愧是一位英雄!,真不愧是一位英雄!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八年级举行“鸟是宇宙的精灵”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诗中有画】“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请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这幅“微雨飞燕图”。

(20字左右)(2分)【画中有诗】请从下面两幅图片中选择一幅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画,并为它配上富有诗意的宣传标语。

(2分)图一图二【诗中有话】班级举行以“鸟”为主题的诗词鉴赏比赛,请仿造例句,再写一句。

(2分)要求:句式基本相同,字数不必完全相等。

“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借黄昏归巢之鸦来反衬自己飘零之苦、思乡之切。

【话中有话】请你根据故事补出知更鸟的话外音。

(2分)“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吧!”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

野鸽回答说:“微不足道。

”“那么,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不平常的故事吧!”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

这时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

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

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到树枝时,枝条断了。

”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岳飞的《小重山》①,完成第7题。

(6分)昨夜寒蛩②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①岳飞,南宋抗金名将,这首词写于他抗金大业受投降派阻挠之时。

②蛩(qióng):蟋蟀。

7.(1)词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壮志难酬的诗句是(2分)(2)“寒蛩不住鸣”“帘外月胧明”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3)“欲将心事付瑶琴”中“心事”指什么?(2分)(二)阅读韩非子的《赵襄主学御》,完成8—11题。

[精品]说明文阅读:考点五 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02)

[精品]说明文阅读:考点五  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02)

说明文阅读:考点五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02)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02)说明文阅读:考点五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02)梦里花落考点五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02)考点讲练【考点2011】根据文中第段内容,给焚风下一个定义。

(2011年湖州)《怪风揭秘》简要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作用。

(2011年江苏泰州)《空气中取水》第自然段中使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011年江苏无锡)《太空电梯》选文段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011年辽宁本溪)《快递与电子商务》指出第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011年重庆)《揭开害羞之谜》【考点讲析】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考的八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引用)。

说明方法的判断是比较简单的试题,但是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则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的方法就是:掌握并记住了以上八种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规范。

举例子:通过具体形象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将XX比作XX,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事物或者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本身的作用文本中的作用O举例子:具体形象地O分类别:条理清晰地O打比方:生动形象地O作比较:强调突出了O列数字:具体准确地O下定义:严密确切地O画图表:直观明了地O引资料:有力说明了O摹状貌:具体形象地O作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成因、变化、发展)(注明: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还有:增强了趣味性和权威性;如果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在2011年的中考说明类文章的阅读中,编者发现有10套试卷的说明文阅读要求给事物或者事理下定义。

从沙漠空气中取水

从沙漠空气中取水

《大科技》一路陪我走过了2个春秋,一直默默地支持它,关注它,为它自豪,为它骄傲。

大科技读者 凌の雨尘星际交流
娜丽莎进行比对,编制出了一套计算机程序,据此找出了与蒙娜丽莎最相近的头颅构造及相应的声音。

为了让有关数据更接近真实的蒙娜丽莎,研究小组还考虑
很快推算出了蒙娜丽莎头颅的构造、头骨的大小和鼻子、喉咙发出的音量等一系列特征信息,然后找出15万个声音版本和相应的头颅构造,将这些头颅构造和蒙
阳光明媚的沙漠最不缺的是阳光,因此还可以给它部族之一)的沙漠里已经试验了6个月了,试验结蒙娜丽莎说话的
声音,你听过吗
多介绍些前沿的内容,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大科技读者 寒月凌霄
星际交流。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

(4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桑,独自守候了百年;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àn()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

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

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护每一个生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4 分)( )A.意见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C.贾平凹历时 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

D.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内尔感慨地说:“中国医药城,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地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通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B.勤奋进取是取得优良成绩的不二法门....。

C.新闻影视、明星八卦、淘宝购物……网络世界真是光怪陆离....。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0 分)①,欲上青天揽明月。

②,可以攻玉。

③转觉鸬鹚毛色下,。

④,燕然未勒归无计。

⑤夕阳西下,。

⑥,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0篇)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0篇)

全国各地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100篇广东: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

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

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

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

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

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

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

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

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

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

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捕捉空中之水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关于水的说明文

捕捉空中之水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关于水的说明文

捕捉空中之水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关于水的说明文《捕捉空中之水》说明文阅读原文①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象不到的。

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

②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也含有水,卫星观测表明,无论什么时候,地球表面都始终有30%的地区被云雾覆盖。

在夏秋季节,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也有10万升左右。

而在浓雾中行走的人,都有过被雾水打湿头发和衣服的经历,可见雾中的含水量不可低估。

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水资源,使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想出了许多办法。

③加拿大的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多雾又盛行风的地方,在离地面2米处,将双层的有1平方毫米小孔眼的尼龙布网,架设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

当浓雾经过尼龙布网时,约有80%较大的雾滴被孔眼捕捉住,经碰撞合并后凝聚成大水滴,这些水滴顺着尼龙布网流到下面的水槽中。

当网的大小为4×12平方米时,最多的一天可从雾中取水700多升,平均取水量为237升。

④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设备,能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

这种可移动的装置体积只有1立方米,每天大约可提取1000升饮用水。

该设备的核心是一种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剂(如碳或其它聚合体)。

水被吸附后,采取物理的方法(如阳光照射),使得水从吸附剂中蒸发出来,凝结到凝结器上,再经过消毒和加入矿物质等流程,水就可以饮用了。

这种设备尤其适用于只有海水、成水或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区。

当有雾出现时,设备采集水的效率会成倍提高。

⑤西班牙科学家曾在特内里费岛上建成一座温室,为了解决温室内植物的灌溉问题,科学家将岛上潮湿的空气吸入温室之中,再将温室的四面墙和屋顶进行降温冷却,潮湿的空气便在冷凝的墙体上变成小水珠,汇集起来。

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还能供人畜饮用、洗涤等。

⑥当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当属人工增雨——将云中的水分转化为降雨。

MOF :从干燥空气中捕捉水分

MOF :从干燥空气中捕捉水分

MOF :从干燥空气中捕捉水分作者:肖优明来源:《检察风云》 2018年第5期大气淡水含量丰富目前,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取自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

干净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必需品,然而现在却变得越来越稀缺。

美国期刊《科学进展》去年刊登的一份新研究报告称,全球超过40亿人每年有至少一个月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受波及的人数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二,表明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比原先估计更为严重。

此前多个研究报告预测,全球受水源短缺影响的人口介于17亿至31亿。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与用水量上升,缺水危机势必会进一步恶化。

研究报告还提到,约有5亿人口的耗水量是他们居住地区全年降雨量的两倍,意味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大量人口的生存变得岌岌可危。

这项按月进行的新研究对人类居住地周围约50公里以内的水资源进行分析,涵盖1996年至2005的10年数据,凡是用水量为补充水源的两倍以上即定义为水资源严重短缺。

面对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为了解决淡水供应问题,人类提出了跨区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方法。

但是无论从远处调水,还是淡化海水,成本都比较高,难以广泛使用,科学家转而寻找其他获取淡水的办法。

事实上,大气中水的含量约有13000万亿升,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

其中大约2%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如果能够有效地加以利用,将会为解决水资源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们无法从一块石头中挤出水来,但是从干燥的空气中“拧”出水来却是可能的。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那里的很多气象站从来没有过降雨记录。

不过当地的气象研究员找到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来获取水资源,用若干张大网来收集雾水。

雾水在网上凝结成水珠,积少成多,收集到的水用于饮用和灌溉,让在沙漠中发展农业成为可能。

智利一所高校的水源研究中心认为,如果能够扩大这种雾水收集装置的规模,那么就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改变沙漠干旱的环境,有助扭转当地沙漠化的现象。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检测一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检测一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自主检测一语文试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点(zhuì) _ (xuàn) ______丽千锤百(liàn) _ (hān)__ 然入梦2、下面文段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那些不记其数的蒲公英,既使力气单薄、身材瘦小,也要借着风力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谁都不知道的地方,甚而消声匿迹,也要去闯一闯那未知的世界——或许是峻峭险峰,或许是世外桃园……这样,我才会知道世界不只是一个温馨宜人的玻璃暖房,你才会看见成长的世界里有比鲜花更美丽的……3、默写古诗词并在划线处填上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 ,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 ,恨别鸟惊心。

▲ 。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③惶恐滩头说惶恐,▲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 《过零丁洋》)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⑤▲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 概括下列文字材料的内容要点?(不超过10个字)(2分)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的1935年5月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首次提出了“长征”一词。

此前,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目标是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提法是“突围行动”和“长途行军”;遵义会议后提出“西征”。

这张布告首次使用了“红军万里长征”一语,“万里”是从瑞金算起的行程,“长征”则表现了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后的振奋和自豪。

“长征”一词很快就传开了。

1935年9月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首次提出“二万余里的长征”。

到陕北后,毛泽东的讲话首次提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中取水阅读材料
空气中取水阅读材料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尺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

其中,大约 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

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

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

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

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

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

从2002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

10 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

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

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

每张帆网有 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仑水。

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

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

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

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尺:体积单位。

(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空气中取水阅读题目12.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13.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 分)
14.“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3 分)
空气中取水阅读答案12.不能去掉(1分)。

“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14.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

(每点1分,共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