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完成手术量国内领先1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徐敏;黄鹤【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03【摘要】心房颤动(AF)在临床上很常见,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其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寿命.AF的治疗方法首选节律控制,节律控制又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近年来,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已达到与射频导管消融相同的治疗效果.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可提高肺静脉隔离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并可提供新的消融策略和AF复发预测因素.对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的发展历史、临床疗效、局限性和展望等进行阐述,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安全有效地进行肺静脉隔离,从而促进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的广泛应用.%Atrial fibrillation(AF) is common in clinical with high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A series of symptoms and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AF affect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 expectancy badly.Rhythmic control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AF,and the rhythm control includesanti_arrhythmic drugs cardioversion,electric cardioversion and cath_eter ablation.In recent years,cryo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 has achieved the same desired effect like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Cryo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 improves the success rate of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shorten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provides new ablation strategies and predictors of AF recurrence.Here is to make an elab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clinical efficacy,limitations and prospect of the frozen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F,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clinical practice,to realize safe and effective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frozen 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F.【总页数】5页(P533-537)【作者】徐敏;黄鹤【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5【相关文献】1.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观察 [J], 郭燕; 卢群; 胡新华; 李红兵2.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J], 宋晨宇;黄颖;王耀群;苏虎松;杨丽3.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J], 宋晨宇;黄颖;王耀群;苏虎松;杨丽4.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及相关策略 [J], 刘建萍5.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2例 [J], 陈三保;王祖禄;梁明;张萍;孙鸣宇;金志清;丁建;张奇;陈哲慧;傅明;张洁;韩雅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

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潘维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卷),期】2016(037)004
【摘要】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Af患病大国,Af患者达800万,并且这一数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Af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消融过程复杂,术中患者疼痛感明显.相较而言,冷冻球囊消融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因此成为阵发性Af的新治疗方法;但也存在对肺静脉解剖结构要求较高、辐射暴露较多以及膈神经麻痹等缺点.现以近期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原理、操作难度以及疗效做一综述,通过比较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Af的优劣,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
【总页数】5页(P345-349)
【作者】潘维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J], 侯军龙;魏亚静
2.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J], 周忠泉;邓士兵;陈松文;喻荣辉;姜伟峰;易绪英;杨沙宁;杨学新;金立军
3.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与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 [J], 孟冰
4.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J], 李彦楠;何柳;常三帅;沈开宇;董建增
5.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J], 金志清;刘艳霞;梁明;孙鸣宇;刘岩;陈三保;王祖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评价

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评价任静;马薇;许静【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10【摘要】目的观察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术(CB)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房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阵发房颤于医院行第一代CB患者50例(CB组),导管射频消融术(RF)患者50例(RF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结果 2组术中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CB组手术持续时间为(94±24)min明显短于RF组的(126±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5,P<0.05)。
CB组的50位患者共计肺静脉193支,平均每位患者消融(10.0±2.4)次。
术后除CB组发生1例膈神经麻痹外,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2组患者早期及晚期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第一代CB的早期复发率及晚期复发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安全性上未发现严重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房食道瘘、血栓栓塞及穿刺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膈神经麻痹不影响远期预后。
【总页数】3页(P5-6)【作者】任静;马薇;许静【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5【相关文献】1.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2.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与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3.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观察4.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观察5.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冻手术解除房颤危机

龙源期刊网 冷冻手术解除房颤危机作者:罗助荣来源:《家庭医学》2016年第07期房颤是心衰和脑梗的幕后黑手,患者过量饮酒、喝咖啡、浓茶,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能引发脑中风。
患者若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以便及早诊断。
揭开心房颤动之“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患者已达800万,实际发病率可能比确诊率更高。
由于部分房颤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未引起患者的重视,其中约有1/3的房颤患者合并有血栓形成,约3/4血栓病人发生脑梗塞,较无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后死亡率升高2倍,严重致残比例增加50%。
传统手术方法存在手术耗时长、操作复杂、成功率不确定等不足。
日常生活中,房颤与某些急性、暂时性原因有关,包括过量饮酒、喝咖啡、浓茶等原因,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能引发脑中风,房颤患者不可掉以轻心。
房颤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与连接左心房的4根肺静脉异常“放电”有关。
人在正常状态下的平均心跳为60-80次/分钟左右,而房颤病人发作时心跳通常达到100次/分钟以上,甚至高达160次/分钟。
临床上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心室律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璧血栓形成是房颤病人的主要特点。
冷冻手术是治疗首选临床上,冷冻球囊消融这一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手术成为房颤消融治疗的首选。
其技术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在球囊接触处进行消融,使得病变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房颤的目的。
通常,手术在患者大腿上打个筷子粗细的小孔,把一根纤细的导管伸到患者的左心房里。
在数字x成像的导引下,专家触动开关,导管上的“冷冻球囊”就如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并在医生操控下使温度骤降到-40°C以下,几分钟后,患者4根肺静脉附近的心肌组织均被“冻死”,整个手术时间不到两小时。
传统治疗房颤的手术是采用射频消融技术,即通过高频电流局部加热,把肺静脉附近的心肌细胞高温“烧死”,这需要“灼烧”上百个点,手术耗时长,操作复杂,患者痛苦大,还因医生操作水平不同致使成功率相差很大。
治疗房颤有哪些办法?

治疗房颤有哪些办法?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其临床发生率较高,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数千万例房颤患者,在欧美国家平均每4个中年人中便有1个患有房颤,而在亚洲则是每100个中年人中有1个罹患房颤。
近年来,受人们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房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该病的患病群体不断扩大。
实际上,房颤作为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心血管流行病,不仅可加重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罹患脑卒中的风险,还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压力有非常严重影响,临床需要积极治疗房颤,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减轻其带来的个人和社会影响。
那么,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以点明房颤的治疗方向。
一、房颤的发生机制西医认为,房颤的发生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遗传、炎症等因素有关,其发生机制涉及了折返机制、局灶驱动机制、结构重构、电重构的多种机制。
例如,Na+、K+、Ca2+离子通道发生电流变化,会使心房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此即为房颤发生的电重构机制;糖原的积聚、细胞大小的变化、线粒体形状的改变、肌质网断裂、肌溶解、连接蛋白表达的笔画等均会使心房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心房结构重构;心脏的电活动、机械活动都礼拜能量的支持,而能力主要来自于脂肪酸、葡萄糖、乳酸等物质,若是心房肌细胞在糖酵解代谢上出现问题,心房肌细胞便难以得到稳定的能量供应,心房便会出现代谢重构;炎症会使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心房肌细胞将会处于炎性浸润状态,出现活动异常,导致房颤发生。
中医认为,房颤可以归属到“心悸”、“怔忡”、“惊悸”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宗气外邪、心脉不通、突受惊吓、再感外邪,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包括水饮、血瘀、痰浊,本虚包括阳气亏损。
治疗原则应选择化痰活血、温阳益气。
二、房颤的治疗方法1、控制节律若要治疗房颤,首先需要控制节律,为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并长时间维持,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服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为患者开展心脏复律治疗,采取射频消融术、冷冻球囊消融术等导管消融疗法。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进展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进展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轻者可能无症状,或活动后胸闷、气短、心悸,重者可直接引发脑卒中。
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
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脑卒中导致的高致残、致死率,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预计,全世界房颤发病人数超过3300万,中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
国、内外各大指南都已经将导管消融作为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1种I类或III类AADs无效)的,反复发作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的IA类推荐治疗,但符合导管消融适应症的患者中,每年能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仅约占4%。
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不可避免地会继续升高,成为电生理医生最主要的工作对象。
房颤消融方法策略较多,基于房颤类型、医疗中心、术者经验及认知,可以采取不同治疗策略,而环肺静脉隔离则是不同类型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础。
近年来,冷冻能源及为其专门设计的球囊导管已应用于环肺静脉隔离,并成为房颤治疗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研究表明,冷冻消融技术不破坏正常组织结构,保留了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相邻组织结构完整性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同时,瘢痕边界连续均匀,减少心内膜表面的损伤和附壁血栓形成,因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在冷冻消融过程中,球囊导管头端黏附在消融组织上,不会发生导管移位,提高了术中消融的安全性。
临床研究和应用均证实,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冷冻球囊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2005年,冷冻球囊消融技术在欧洲获准应用于临床,2010年底,获准在美国正式展开应用。
2013年12月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房颤首先由国内十家医院开始应用,而后逐渐发展壮大。
2016年8月二代球囊在中国上市。
到目前为止,冷冻球囊消融房颤在中国已经突破12000例,曾逐年快速增长的势头。
冷冻消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术中患者痛苦小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国内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冷冻消融技术的不断提高,相比于大型医疗中心的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未来冷冻消融治疗或更适合在国内推广,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医院开始开展该技术。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其导致的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心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后果,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房颤的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2016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developedincolla borationwithEACTS》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发表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及近期房颤领域的研究进展,就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进行概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房颤的非药物治疗1.1电复律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不论房颤时间、类型首选直流电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较药物转复成功率高,患者需镇静或麻醉。
非血流动力学障碍,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超过48小时,目前仍推荐复律前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抗凝4周的“前3后4”抗凝方案。
如果经食道超声(TEE)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可进行即咳U电复律。
如果TEE检查确诊血栓,应再抗凝进行治疗A3至4周,复查TEE确定血栓消失后再行电复律。
若仍存在血栓,不建议电复律治疗。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复律的房颤患者,不应因启动抗凝而延误复律时间。
如无禁忌证,应尽早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NOAC,同时进行复律治疗。
建议I类: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②有症状的持续性或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③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C)。
na类:电复律前使用胺碘酮、氟卡尼、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增加电复律成功率并预防房颤复发(证据级别B)。
1.2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应在经过充分培训、有经验的中心进行房颤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是房颤导管消融的绝对禁忌证。
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房颤类型、房颤持续时间、有无二尖瓣反流及其程度、有无基础心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术者经验等因素均是可影响导管消融的效果。
房颤治疗的新技术冷冻球囊消融

房颤治疗的新技术冷冻球囊消融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心律失常相关就诊和住院中为主要病因,与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心功能以及总存活率的下降相关。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导管射频消融、外科手术治疗,最近出现了冷冻球囊消融术,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本文就冷冻球囊消融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冷冻球囊消融;心房颤动;治疗新进展房颤为临床上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长期房颤容易引起心房血栓,栓子脱落后可引起脑卒中等并发症,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是房颤治疗的首选手段,但是其治疗房颤的手术操作繁琐,学习曲线漫长及手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为该项技术推广的瓶颈[1]。
2012年9月12日,在我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一项治疗房颤的新技术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成功的治愈了2例房颤患者,为房颤的治疗引进了一个新的方法。
冷冻球囊Arctic Front 2005在欧洲获得认证并率先在临床展开应用,201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Arctic Front上市使用,2012年第二代冷冻球囊Arctic Front Advance相继在欧洲和美国获得批准正式上市。
2014年第二代冷冻球囊Arctic Front Advance在欧洲获得认证治疗持续性房颤。
2015年5月初,第三代冷冻球囊Arctic Front Advance? ST率先在欧洲德国汉堡开展应用。
全球冷冻球囊治疗房颤手术例数已超过12万例,应用于全球50多个国家的5000家医疗中心。
在中国,冷冻球囊于2013年12月正式在国内开展应用,截至2015年7月,全國已开展手术1800多例。
国内开展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中心有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40多家医院。
1 冷冻球囊消融技术的原理冷冻球囊消融的原理为在目标消融部位引进装配有液态制冷剂的球囊导管,利用制冷剂引起低温把目标消融部位的细胞组织冻伤、冻死,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1 min),当温度降至-32~-28℃时产生可逆性组织损伤(“冷冻标测”),在<-68℃时产生不可逆组织损伤(“冷冻消融”)[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冻球囊消融破百例为国内单中心最大样本量通讯员林长坚
本报讯自去年12月我院心脏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功实施上海首例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手术,迄今为止,该团队冷冻消融治疗手术超过100例,为国内单中心最大样本量。
传统的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手术耗时长,术中需输注大量生理盐水,对年纪较大患者的心肺功能造成隐患,并且射频消融过程中的烧灼感及疼痛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与之相比较,冷冻球囊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术中无需输注大量盐水,患者无传统手术时常见的疼痛,因而具有更安全、简便、有效、复发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等优势。
瑞金医院完成的这100例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手术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病人包括两位年过八旬的高龄患者,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从6个月的初步随访数据来看,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总体成功率接近90%。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心衰、脑卒中等,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
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约有800万房颤患者。
心脏内科副主任、电生理团队负责人吴立群表示,“冷冻球囊治疗房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我们将不断积累该技术的治疗经验,进一步积极推广,使更多房颤患者从中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