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例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护理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护理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护理宋兵战;潘邦霞;蒋静;杜燕【摘要】[目的]总结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护理。

[方法]对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的护理。

[结果]2例病人均成功进行了肺静脉隔离,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

[结论]加强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6(014)028【总页数】2页(P2959-2960)【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护理【作者】宋兵战;潘邦霞;蒋静;杜燕【作者单位】210029,江苏省中医院;210029,江苏省中医院;210029,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肺静脉电位的隔离是目前导管治疗心房颤动的理论基石。

冷冻球囊系统专门针对肺静脉隔离所设计,是利用一氧化二氮释放超低温使肺静脉前庭局部心肌变性坏死,从而阻断左心房及肺静脉间的电学传导[1]。

目前,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ryo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CBCA)因其临床效果显著,严重并发症少,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推荐使用。

2016年5月我院对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实施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配合效果。

现报告如下。

2016年5月我院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2例,均为女性;年龄65岁~71岁;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0%和64%,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1 mm和43 mm,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食管超声均显示正常。

病人平卧于手术台,1%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穿刺左侧股静脉先后置入4极标测电极和十极冠状窦电极,4极标测电极要送至右侧膈神经处,证实刺激起搏膈肌跳动。

穿刺右侧股静脉并行房间隔穿刺,将可控弯鞘管送入左心房,行双侧肺静脉造影,并在三维系统下构建模型,后使用23 mm球囊依次行对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进行冷冻消融,应用Achieve电极导管标测肺静脉电位隔离情况。

房颤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房颤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引言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艺,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房颤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二、房颤术前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负担。

(2)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2. 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输血前五项等,确保手术安全。

(2)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如进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和心脏CT等检查,评估左心耳和左心房是否有血栓。

(3)皮肤准备,包括穿刺部位备皮,左右颈胸部以及双侧腹股沟的清洁消毒。

(4)进行青霉素皮试,预防过敏反应。

(5)左上肢置静脉留置针,为手术和术后治疗提供方便。

(6)禁食八小时,根据需要给予静脉补液。

三、房颤术后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1)术后患者入CCU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每30分钟测量P、R、BP,直至平稳。

(2)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2. 饮食护理(1)术后第一天给予流质饮食,预防心房-食管瘘的并发症。

(2)术后两周食用软食,减少刺激性严重的食物。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

3. 药物护理(1)按时、按量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可达龙、倍他乐克、心律平等,维持正常窦性心律。

(2)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预防血栓形成。

(3)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4. 日常生活护理(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定期随诊,与医生保持沟通,反馈服药情况、心率和血压等。

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护理体会阵发性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生活负担。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

作为护士,我有幸参与了多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护理工作,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护理体会。

1. 充分准备:在患者进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前,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在手术室准备阶段,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消毒、器械摆放和固定,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术前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我们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和细致的关怀,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他们对手术的信心和勇气。

3. 专业配合: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是一项需要多学科配合的手术,护士需要与心脏内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和心电生理学专家密切合作,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成功。

4. 严密观察:手术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随时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5. 精心护理:在手术后,患者需要细致的护理。

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保持通畅的气道、做好轮换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我们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疏导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关注。

6. 安全监测:患者在手术后需要接受严密的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安全监测,以及输液、用药等治疗措施,护士需要确保这些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 术后教育:手术后,我们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的术后护理和用药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术后的注意事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8. 资料记录:在手术和术后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护理措施等重要资料,为医生的进一步诊治和患者的复诊提供重要参考。

20例房颤患者行冷冻导管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20例房颤患者行冷冻导管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3] 孙丽华.微量泵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的护 理干预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 :272-273.
[4] 刘红浪.微量泵静脉滴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 J] .当代护士( 中旬刊) ,2012,4(7) :33-34.
[5] 周利娟.护理干预在微量泵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 衰竭患者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 J] . 中 国 药 物 经 济 学,2015,10 (4) :146-147.
理[ J] .中国医学工程,2014,22(6) :143. [9] 陈绍菊.硝普钠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的临床护理观察[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7(3) :15-17. [10] 张小娟,张春云,曹建华.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硝普钠治
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J]. 河 北 医 药, 2012,34(1) :147-148. [11] 郑晓佳.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护 理[ J] .海峡医学,2012,24(1) :234-235. [12] 梁海青,郭牧,张云强,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对 预后的 影 响 分 析 [ J ] . 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2013, 23 (14) :3352-3353.
工作单位:116011 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伟:女,本科,护师 周艳丽: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17-05-26
10 极电极送至冠状静脉窦内,穿刺左股静脉,置入 6F 鞘管,将 4 极电极送至右室,穿刺右股静脉置入 8F 鞘管,置入长鞘管至右 心房,行房间隔穿刺针沿长鞘送至右心房,行房间隔穿刺一次, 肝素抗凝,将长鞘送至左心房,行左肺静脉造影,将长韧丝沿长 鞘送入左房左上肺静脉内,将长鞘撤出并交换球囊型冷冻消融 导管外鞘至左心房,同时将 ACHIEVE 电极送至左心房,在 A⁃ CHIEVE 电极指导下分别逐一行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 冷冻消融至电隔离,其中右上、右下肺静脉消融时,常规行膈神 经刺激,均可见膈肌反应。 观察 10 分钟,再次验证双肺静脉电 隔离,手术结束。 1.3 结果 20 例房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房颤即刻终 止,均安全出院。 其中 2 例穿刺部位出现硬结及瘀斑,1 例出现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经积极治疗后康复。 随访 3 个月未发现房 颤复发。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大多数房颤患者对冷冻消融手术不够了解, 相关知识缺乏,担心手术风险,害怕手术失败。 手术费用较高, 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患者与家属越临近手术,其紧张、恐惧、焦虑 心理越强烈。 为保证良好的术前心理状态,结合患者及家属的 文化层次、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介绍手术的优 点、方法、基本知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相关知识;讲述既往 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提高成功应对手术的能力,树

冷冻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护理

冷冻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护理

冷冻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了30例冷冻消融陈发性心房纤颤手术前后的护理。

具体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穿刺部位出血的预防,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和健康指导。

30 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12个月无复发。

因此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冷冻消融术;心房颤动;护理射频消融已被证实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射频产生的能量对组织损害程度大,从而增加了房室传导阻滞、血栓栓塞、心脏穿孔等事件的发生概率[1]。

冷冻消融治疗有组织损害较小,内皮破坏程度低、靶点定位以及消融导管的稳定等优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2]。

国外近几年来研究表明,对于PAF的消融治疗,冷冻消融更加安全,其独有的冷冻标测可以预防正常传导系统的损伤[3]。

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4月对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冷冻消融治疗,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AF患者50例,均有房颤发作时心电图,并经食管电生理检查证实。

其中男 23 例,女27例。

50例患者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均无结构性心脏异常。

1.2 消融方法及效果放置电生理导管,常规电生理检查后行冷冻消融。

冷冻消融导管初步定位,经冷冻标测,在确定有效的靶点且无快经路损伤后,立即进行-75℃冷冻消融,消融240—300S,消融过程中密切观察房室结传导功能,一旦发生房室结损伤,立即终止消融,改换靶点。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冷冻消融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对这种技术不了解,甚至怀疑其疗效,担心手术失效。

故愈临近手术,其焦虑恐惧心理念重。

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鼓励病人要有信心和勇气,以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本组2例患者术前晚因入睡困难服用安定5mg,其余患者都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护理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护理
围手术期充分合作 , 做 好术前准备 ,加强对心 电图、镇静 与镇 痛 、抗 凝监 测 ,重视术后 并发症及用药护理 ,保证 手术的顺利进行及 患者的
护理 效果的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参 考文 献
[ 1 】 L i s s p e r s J . L o n g - t e r m e f e c t s o f l i f e s t y l e b e h a v i o r c h a n g e i n c o o r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 e a s e : Ef fe c so t n r e c u r r e n t c o ona r r y e ve n sa t f t e rp e r c u t a n e o us
1 . 3完善镇 静镇痛 :术 中遵医嘱 使用镇静 或镇痛药物 ,即可消除 患者 的紧张焦虑情 绪 ,又可有效减 轻疼痛不适感 。在 给予镇静时必须保 持
在 临床心律失常类 型 中,心房颤 动是 比较常见 的。根据大样 本统 计 ,每年 新增心房 颤动患者 大概有 1 0 0 万左 右 ,而 心房颤动 患者发生 脑卒 中的风 险要 比正常 人发生率高 出4 倍 ,导管射 频消融 是 目前 较为 常用 的治疗 手段…。2 0 1 2 年 ,阜 外医院率先开 展了冷冻消 融技术 ,其 原理 是通 过液体 蒸发 吸热 ,带走 组织 的热量 ,使 得 目标 部位 温度 降 低 ,异常 电生理 的细 胞组织 遭到破 坏 ,从而 消除 心房颤 动 。我 院 自 2 0 1 4 年以来 ,开展 了此项新 技术 ,现对冷冻球囊导 管消融治疗 阵发性 心房 颤动的护理进行探讨 。 1资 料与 方法 1 . 1; 前护理 准备 :准备 心 电图或动 态心 电图检查 ,心脏超 声 ,相 关 实验室检 查 ;使 用抗凝 血药物 来满足手 术要 求。术前 8 h 禁食 、禁饮 水 。患者术 前访 视 ,消 除焦虑 。做 好冷冻消融仪 检测 ,包括N: O 气罐 压力检 测 ,管路 连接 、预冲 ;调试 麻醉 机 、电生理 刺激 仪 、D S A影 像 、A C T 仪 、监护仪 、除颤仪和微量泵等 ,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 1 . 2: 术中配合 :巡 回护士常规 准备药 品包括 局麻药 、抗 凝药物 、对 比 剂等。准备好动 脉穿刺套管 、各 种规格穿刺针 、起搏 电极 、消融冷 冻 球囊等耗材 ;由专人配合操作 冷冻消融仪 。监测心 率、心脏节律 、外 周动脉压和脉搏血 氧饱和度 。异 常时注意提示手术 操作 者 ;同时注意 观察 图像 ,特别 是右侧肺静脉 冷冻 ,要仔细 听冷冻 过程 中膈神 经起搏 声的变化 ,一旦 发生冷冻过程 时膈神 经刺激声减弱 或消失 ,即可 能发

高原地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通过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全面掌握治疗过程,仔细观察病情, 默契配合治疗,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08-02心房颤动(Auricular Fibrillation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4%,而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明显增高。

房颤易造成心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影响心房的收缩功能,并且容易形成血栓引起中风事件,与房颤相关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

每年平均的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约为正常人的2~7倍。

55岁以上的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其发病率则翻倍。

对于正在步入老龄化的国家,房颤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ryo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CBCA)作为一项新技术,治疗房颤安全、有效[1],而做好病人围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本组共17例房颤患者,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44~72岁,平均(58±14)岁,入院诊断均为心房颤动。

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同文献报道[2]。

17例患者消融即刻成功,成功率100%。

术中及术后未发现膈神经麻痹、血栓形成、肺静脉狭窄、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

2.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房颤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手术费用高,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

应关心患者,介绍冷冻消融术的基本知识、手术方法、成功率、术中需要做哪些配合等,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需积极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适当陪伴。

同时鼓励患者提出疑惑并及时解答,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 术前准备术前1天常规腹股沟、腋下备皮,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2.2 术中护理患者至导管室后,嘱患者消融期间不要移动身体,以免造成导管移动。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2 护 理 2 1心 理 护 理
2 0 1 3年 1 2月 ~2 0 1 4年 3月本 院介 入中心使用冷冻球囊
经皮冷冻球囊 导管消融手术是一项新技术 ,患者 对其治 疗方式 缺乏 了解 , 担 心手术 风险 、 术后 效果 、 是否进 行 “ 试 验
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患者 l 3 例: 其 中男性 9例 , 女性 4 例, 年龄
坏, 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 j 。冷冻球囊 消融 , 使病 变组 织的 损伤更均匀 , 更透彻 , 提 高远期 的成功率 , 有效 降低 复发率 。
1 临床 资 料
1 . 1一 般 资 料
1 3 例患者全部手术成 功 , 术 中无并发 症发生 , 均于术后 5
d出院, 符合临床路径要求 。
察, 高质量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 对 于安全 、 有效地开展新 手术有着重要 的临床 意义。
关键 词 : 房颤 ; 冷 冻球 囊 导 管 ; 射频消融 ; 术 中配 合 ; 护理
心房 颤动 ( a t r i a l f b r i l l a t i o n , A F ) 简称 房颤 , 是 临床上 最常
同未护理
冷冻球 囊导 管消融治疗房颤患者 的围术期护理
张 娟 王 英 陈 嵘
摘要
总结了 1 3例 冷 冻球 囊 导 管 消 融 治 疗 房 颤 患者 的 围 术期 护 理 , 包括 特 殊 设 备 仪 器 、 介 入 材 料 的 准备 和 连 接 , 进 入 导 管 室后
的心理干预 , 手 术 过 程 中的 严 密监 护 , 密切 配 合 医 生操 作 , 及 时提 供 有 效 信 息 , 认 为 制订 充 分 完善 的 护 理 措 施 , 严 密的监护和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例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9-07-24T16:59:23.94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顾丹朱清一马小云(通讯作者)[导读]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410011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已达800万[1]。

房颤的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房颤的内科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射频消融术和冷冻球囊消融术。

冷冻球囊消融术是近年来运用到心律失常领域的一项新的介入手术[2]。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Cryoballon ablation)是利用二氧化氮释放超低温使肺静脉前庭局部心肌变性坏死,从而阻断左心房及肺静脉间的电学传导[3]。

其球囊独特的设计可一次性实行环形消融,消融部位组织表面相对平滑,损伤组织边界清晰,心脏的组织构架没有遭到破坏,减少了血栓风险,避免损伤周边组织。

可以提高房颤治疗的远期成功率,有效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4]。

现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2例采用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房颤收入我科并行冷冻球囊消融术(CBA)患者152例.入选者符合房颤行CBA指征。

患者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通过食道超声心动图和肺静脉CT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和了解肺静脉解剖走形。

全部同意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102例,女:50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58.05±11.98)岁,平均住院天数(11.29±3.68)天。

合并冠心病33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42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平卧,消毒双侧前胸、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区,铺无菌巾。

采用直径为23mm或28mm的球囊,冷冻温度在-55℃至-40℃之间。

1%利多卡因局麻后,成功穿刺右侧颈内静脉一处,左右股静脉各一处,引入导丝,沿导丝置入血管鞘,退导丝。

行左右肺静脉造影后,送入冷冻球囊与Achieve标测环依次行LSPV、LIPV、RSPV、RIPV冷冻消融。

冷冻术中见肺静脉电位消失,将标测环再次送入左右肺静脉检验,证实肺静脉电位消失,手术成功,拔除所有鞘管,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止血。

1.3结果1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

其中有10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闷胸痛,28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7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渗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血肿,1例患者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8例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

表1 152例房颤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统计情况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完善相关检查护士术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

行动态心电图,以便了解伴随的心律失常及窦房结的功能;行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排除左心房血栓,TTE是监测左心房血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查[5]。

如监测有血栓则取消手术,继续服用抗凝药物3个月;X线胸片了解是否有脊柱畸形及肺部疾患;做心脏CT,进一步确定肺静脉和左房的解剖[5];抽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及大小便常规等,并进行乙型肝炎、人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筛查。

2.1.2心理护理CBA对于患者来说,了解程度不高,加之手术费用昂贵且存在一定复发率。

患者情绪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不安。

护士术前应与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介绍手术的原理,过程,注意事项及预后。

使其对CBA有全面的认识。

如术前晚入睡困难,可遵医嘱使用助眠药,让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以及护理。

2.1.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指导患者床上训练大小便,因术后需卧床制动12-24h。

术前当日在患者左上肢留置浅静脉留置针。

术当日禁食,指导患者着病号服,勿穿内衣,不可携带金、银等首饰。

术当日由导管室专人负责护送患者,责任护士协助患者过床,固定并注意保暖四肢。

2.2术后护理2.2.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患者术后安返病房,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和氧气吸入,常规调节氧流量1-2L/min,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行床旁心电图,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等情况;护士每小时巡视病房,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等不适;遥控监护仪时时监控,发现异常立即查看患者并通知医生。

本组有10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闷胸痛。

其中1例有心肌酶学的改变,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考虑手术相关损伤。

1例患者胸痛考虑与情绪应激有关,予以心理护理,改善焦虑情绪。

其余患者考虑球囊冷冻消融术后心肌损伤所致,遵医嘱密切观察患者胸痛情况及心电图的改变。

有28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其中2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早搏,余23例房扑房颤,考虑术后3个月内,心肌局部冷冻处于水肿期易发生心律失常,遵医嘱予对症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告知患者3个月后复诊评估手术效果。

房颤患者均予以胺碘酮复律,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

2.2.2伤口及术肢的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平卧,术侧肢体制动6-12h,避免髋关节活动,禁止术肢弯曲。

卧床12-24h,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形成,有无疼痛及感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皮肤颜色温度的改变。

避免咳嗽、咳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6]。

卧床期间,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做好足背背屈运动,被动按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屈趾、伸趾、屈背、压足背交叉进行[7]。

同时给予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大小便时用手压迫伤口,防止渗血[8]。

本组患者有7例出现伤口渗血。

其中2例为未严格制动导致渗血,医生予以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后无渗血情况出现;5例患者考虑术后应用抗凝药物所致可能性大,医嘱予以调整抗凝方案,必要时暂停抗凝药物。

术后所有患者伤口恢复良好出院。

2.2.3饮食指导CBA术后因下肢制动,患者绝对卧床,故嘱患者可进食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避免腹胀。

由于手术部位是左右肺静脉前庭与食管接近,为防止左心房-食道瘘发生,可嘱患者进食流质[6]。

CBA术中均需使用造影剂,可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不少于2000ml,已利于造影剂的代谢,应避免术后一次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6]。

4周内禁食热、硬、刺激性食物,多食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等饮食。

少量多餐,保证机体营养需要。

2.2.4用药指导术后常规遵医嘱予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前3天需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Q12h,抗凝药物应用期间密切监测有无出血,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使其维持在2.0-3.0之间,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无需监测[9]。

静滴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

予以胺碘酮维持手术效果,预防心律失常,并根据患者心率逐渐减量[9]。

用药期间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用药的主要目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同时动态监测患者心率情况,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有无牙龈出血,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

2.2.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2.5.1局部血肿CBA皮下血肿常发生在术后24-48h,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疼痛,及时询问患者,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伤口,包扎期间需要严密观察下肢血运、皮肤颜色温度及肿胀情况[10]。

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在局部血肿部位做好标记,动态观察血肿范围是否扩大;同时适当抬高下肢,增加静脉回心血量。

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颈部血肿,嘱患者去枕平卧,予以弹力绷带加压按压后血肿消退。

2.2.5.2心包填塞研究显示,心包填塞是CBA严重并发症,术后4h是危险期,与心内导管操作、消融、穿刺房间隔和肝素抗凝有关[10]。

护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医护密切配合能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

其主要症状包括胸闷烦躁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快、颈静脉怒张、奇脉、心音遥远,低顿、意识丧失或模糊。

一旦发生需立即通知医生,予以高浓度氧气吸入,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做好输血准备,停用抗凝药物,遵医嘱予以吗啡镇痛,多巴胺升压,同时配合医生行床旁心脏B超,并在超声引流下行心包穿刺引流。

2.2.5.3迷走神经反射迷走神经反射与导管刺激心脏、血管受压及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4],也与情绪紧张,伤口疼痛的刺激有关。

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症状有血压下降,持续低于正常值;心跳次数显著减少,频率下降至45-50次/min;患者面色惨白,相继出现心悸、心慌、出冷汗等症状。

护士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上述症状,一旦出现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对症处理。

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考虑由于手术应激,情绪紧张有关。

遵医嘱予以阿托品对症处理后好转。

2.2.5.4膈神经麻痹(phrenic nerve paralysis,PNP) JONATHAN等发现PNP是CBA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6.38%,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自行恢复,PNP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10]。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营养神经的药物来改善[11]。

2.2.5.5胃肠道反应食管位于后纵膈,在左右肺静脉之间与左心房后壁接触,消融时易损伤[7]。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术后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

本组8例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其中2例考虑与术后服用胺碘酮所致胃肠道反应有关,予以调整用药方案后好转。

其余患者予以奥美拉唑静脉滴注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

2.2.5.6血栓栓塞栓塞是CBA术后的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术后2周,特别是术后24h[10]。

护士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意识有无改变,是否出现胸痛、头痛及肢体的活动障碍等情况。

特别注意在患者卧床制动期间,要指导其进行足背背屈运动,给予被动按摩,24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10]。

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行急诊CT检查,必要时请会诊。

2.2.6心理护理护士应重视患者的主诉,提供人性化护理,根据患者和家属的不同文化层次给予不同的沟通方式。

部分患者对手术寄予较大的希望,由于担心手术结果及恢复情况,往往情绪容易紧张波动。

护士应悉心照顾,耐心解答患者疑问,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普及CBA的各种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缓解紧张不良的情绪,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2.2.7出院指导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饮食清淡,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紧张,焦虑;避免劳累、受凉以及感染。

遵医嘱按时服药,指导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服用胺碘酮期间注意复查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复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