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5 守株待兔56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2.能错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复述故事。

4.能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二,图片导入,揭题解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出示图片,指图示意生读课题。

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

(2)理解词义及题目:"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声朗读课题。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

4.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今天啊,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你回忆一下,文言文学习哪三步曲?

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感情道理

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开始:

1.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出示:

(1)折颈而死

过渡:谁来读?

(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名读,齐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名说,适时评价,听了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读好断句。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练习读--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做好记号。

过渡:这句话谁来读?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

这里面"为"是多音字,想一想,这个字在句中什么意思?

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啊,可以结合字意来读。知道怎么读了吗?再读一遍。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3.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小故事,请你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开始。

1.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谁读懂了第一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评价:非常正确)过渡:在这句话里啊有个"走"出示

(2)巩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兽见之皆走读百兽见之皆走,走什么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读儿童急走追黄蝶,走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来这个字古今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很大。

(3)想象画面

我们想一下,当这个种田人捡到兔子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句子,问什么意思),这里面有个“复”字,“复”什么意思?小结:看来看工具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

种田人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子旁边?指名说(侥幸得到兔子)

小结:正是这个原因,种田人才放下了农具,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因的后面要停顿。一齐读读。

看看书中插图,仔细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以的,会怎么想?

指名说--补充说--补充说

小结: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该多好啊!追问:他会怎么做?

指名说,提示观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死盯着)

--指名说(恐怕把兔子错过去)

引读:正是这样的原因,他才: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导读: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他的庄稼已经--,可是,他却依然--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一个词形容呢?(白日做梦)

教师板书: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3)交流第三句:

他这样,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适时板书:一无所获为宋国笑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先练练。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3.感悟道理

(1)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之类的话了吗?出示:

生自由读读,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

不劳动者不得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格言。。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板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四、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指导背诵:懂得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通背诵下来吗?自由背,齐背(提醒,别把韵味丢了)

五、作业:

1.回家把《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听。六.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训练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训练及答案 一、拼一拼,写一写。 1.爷爷手里一边摇着púshàn,一边fēng qù地说:“老喽,不中用了。” 2.我正在wán shuǎ,突然听到妈妈hǎn 我回家。3.我非常喜欢百花shèng kāi 的春天。 4.yīng guó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guān chá 生活。 二、照样子写词语,再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1.翻来.覆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源源 ..不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辨字组词。 读(_______)郊(________)棕(_______)洒(_______) 续(_______)效(________)踪(_______)晒(_______) 四、照样子,完成词语的填写。 得意(扬扬)细雨(___________)衣冠(___________)(四)面(八)方(_____)拼(_____)凑(_____)头(_____)绪(头)重(脚)轻(_____)濡(_____)染(_____)枪(_____)剑

(狼)吞(虎)咽(_____)假(_____)威指(_____)为(_____)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适宜适应 1.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______)。 2.长期以来,昙花(______)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绽开花蕾。 发现发明 3.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_______),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4.科学家(_______)了许多先进的设备。 六、课文内容巩固。 (1)《守株待兔》这是一则选自《_____》的寓言,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成现代文: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则寓言选自() A.《孟子》B.《韩非子》C.《战国策》D.《论语》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序号) ______(起因)______(经过)______(结果) 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课文原文阅读

30 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课文] 27 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9 守株待兔 古代有个农夫。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忽然,一只兔子跑过来。兔子见了人,慌忙逃走,一不小心撞到地边的一个树桩上,把脖子撞断了。农夫放下锄头,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想,这可是白捡来的便宜,不费一点儿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他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死兔回家了。 第二天,他又来到田里。他想,说不定还会有兔子撞到树桩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好了。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旁边,等着兔子来撞树桩。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撞树桩的兔子。他的田也荒了。 5.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 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 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完整版)新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教案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个生字。指导写9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1.认识折、冀等5 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背诵课文。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3. 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

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3)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为”读哪个音?读一读。师提问:在本句中,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3. “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知识点 本文是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 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本文整理了守株待兔知识点,快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知识点***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注释 株:树桩。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 欲:想用。 >>>>成语解释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练习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株——(树桩子)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下)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守株待兔

寓言《守株待兔》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做人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 “株”是什么?“待”又指什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确立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集体再讨论修订。 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4)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的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的理解。 (2)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3)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 3、激发学生情趣,初步感知课文。 朗读《守株待兔》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倒”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 (2)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拣”)他还会想些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他,会怎么劝他? 3、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这个结果你觉得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 五、寓意揭示,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想得到意外收获,要主动努力地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得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讨论交流。 六、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3、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小弟弟获小妹妹听。 附: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捡野兔→坐等野兔→庄稼全完 (不存侥幸心理)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

《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 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耒”和“耕”两个字,农夫用耒来耕田,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教学时,指导学生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2.朗读教学 本课是一篇要求背诵的小古文,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诵。教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疏通文义。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3.多维度理解文意,探索学习古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猜图激趣,指导书写 1.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会讲故事的人,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呢?课件出示韩非子的资料。 课件出示: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承荀子。 2.看图猜故事。韩非子写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老马识途》《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让学生对照插图猜故事。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 4.解释题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猜想一下题目是什么意思。(株,树桩;守株待兔,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 5.指导书写。学生书写“守、株、待”,注意“待”字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分布均匀。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猜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降低课文的学习难度。随文识字、写字,增加文言文字词积累。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确读文,把握节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点拨“释、耒、冀”的读音。 (3)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划分课文朗读节奏。 (4)教师相机指导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A.学生尝试自己断句。 B.标出朗读停顿: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②而身/为宋国/笑。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课文。

《守株待兔》课文原文阅读

[语文S版第七册课文] 30 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课文] 27 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9 守株待兔 古代有个农夫。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忽然,一只兔子跑过来。兔子见了人,慌忙逃走,一不小心撞到地边的一个树桩上,把脖子撞断了。农夫放下锄头,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想,这可是白捡来的便宜,不费一点儿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他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死兔回家了。 第二天,他又来到田里。他想,说不定还会有兔子撞到树桩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好了。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旁边,等着兔子来撞树桩。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撞树桩的兔子。他的田也荒了。 5.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3、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2)请大家帮忙为这些生字找好朋友。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能够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 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知识点总结 -最新

5. 守株待兔 韩非子即“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他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尤其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有《韩非子》。 sòng gēng shì jì 宋耕释冀 shǒu zhū dài sòng gēng chù jìng shì qí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 jǐng(颈椎)(长颈鹿) 颈 gěng(脖颈儿) 词语理解 株:树桩。触:碰到,撞到。走:跑。 因:于是。释:放下。 耒:古代用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句意宋国有个农民在田里翻土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赏析这两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句意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赏析这句话交代了兔子意外死亡的原因。)

3.因释其而守株,冀复得兔。(句意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兔子。赏析“释其耒”说明这个宋人放弃了劳动;“冀复得兔”说明这个人把一次偶然的事当成了会经常发生的事,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句意兔子再没有得到,而他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赏析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这个宋人没有等到兔子,自己却成为人们的笑柄。) 背诵课文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守株待兔经过因释其耒,冀复得兔不要梦想不劳而获 结果身为宋国笑 本文讲的是一个农民偶然在田里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于是他就不种田了,专门守着树桩等着兔子撞死,结果他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侥幸心理,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示例 本文的语言非常简洁,全文共五句话,前两句话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三句话是故事的起因,第四句话是故事的经过,最后一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越秀区红火炬小学李娃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要想有收获,不能光靠运气,必须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知识点,大家也养成了当场质疑的好习惯,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课时目标】 1、会认“守、窜、撞、桩、此、锄”6个生字,会写“守、丢、此、桩、肥”5个生字。 2、能够说出“整天”的意思并用来造句。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能够说出种田人的愚蠢之处,并说出故事的寓意(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教学重点】 1、会认“守、窜、撞、桩、此、锄”6个生字,会写“守、丢、此、桩、肥”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说出种田人的愚蠢之处,并说出故事的寓意(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看看这则故事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样的道理。(读题,正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谁在守株待兔?播放视频《守株待兔》。 2、出示:“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守候)“株”指的又是什么呢?(树桩,指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待”在这里理解为什么?(等待)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知识点 导读: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本文整理了守株待兔知识点,快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知识点***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注释 株:树桩。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 欲:想用。 >>>>成语解释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练习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株——(树桩子)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下) ③冀复得兔:冀——(希望)

④因释其耒而守株:耒——(种田用的农具) 2、“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________(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知识点就先到这儿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复习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复习及答案 一、我会拼,还会写。 zhīzhūɡuīzéyán liào zhǔn bèi nǎo da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híxiàn yǎn zòu bízi yáo huànɡzǎo ché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语积累 翩翩起舞(AAB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越飞越高(ABA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千呼万唤(含数字)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三、比一比,再组词。 心(_______)官(_______)幼(_______)险(_______) 必(_______)宫(_______)幻(_______)剑(_______) 四、补充词语。 (____)(____)尽染天(_____)云(_____)(_____)牙(_____)爪春(_____)秋(_____)五(_____)十(_____)成(_____)(_____)队 五、选词填空。 鼓励鼓舞 (1)雷锋精神一直(_____)着我们少先队员要做个乐于助人的人。 (2)我学习上的进步,离不开妈妈的(_____)。 陆续连续继续 (1)尽管很累,但我仍然(_____)完成这项任务。 (2)他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语文单元检测(_______)得了三次100

分。 (3)早晨七点左右,(______)有学生回到学校门口。 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__________,__________。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免。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我知道“因释其未而守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___》这篇课文中,我知道农夫被宋国人笑话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陶罐和铁罐》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读了《鹿角和鹿腿》,我懂得了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宋人______。_______,兔走触株,________。因释其耒而守株, 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 1.补全文言文。 2.守株待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你会怎么劝说他? 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通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的有侥幸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有所收获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解释“株”的意思。教师指着板图,你能说说把它读作株的理由吗?(课文中“株”指的是树桩。)谁能用“守”组词。(守候、守住、遵守、防守、守护、守口如瓶)“守”在这里指的“守侯”;谁能用“待”组词(等待、对待、接待、看待)“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课文中有句话很清楚地写出了守株待兔的意思。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这个句话,用横线把这句话画下来。注意把生字音读准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词你会读吗?(窜出来乐滋滋从此树桩撞死锄头庄稼)指名读,齐读。 3、再次解题:现在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3、出示: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整天坐——守;树桩——株;等着——等;野兔——兔) 齐读这句话。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四、 (一)究“守株待兔”之源 过渡:种田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2、理解"窜","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慌乱地跑) 3、野兔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1)后面有猎人追赶(2)受伤了(3)有野兽追击(4)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小结:你们说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是野兔撞死在田边树桩上的可能性大吗?种田人没花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只能说是他碰上了一次好运。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知识点

《守株待兔》知识点 1、《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背诵全文,明确朗读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重点字翻译。 耕:种田株:树桩走:跑因:于是释:放下 冀:希望为:被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4、背诵翻译:有一个宋国人在田里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宋国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被宋国 人笑话。 5、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而农夫却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所以他错了。 6、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比如,偶尔一次买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再如,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 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7、区别形近字:冀(希冀)(冀北)翼(机翼)(小心翼翼) 8、《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与目的相抵触。 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最近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驾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驾车技术高超。”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