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件常见缺陷的分析与对策
球墨铸铁常见缺陷的分析与对策

球墨铸铁件常见缺陷的分析与对策一、常见的缺陷及分析球墨铸铁件常见缺陷的分析与对策 (1) 球铁是近40年来我国发展起来的重要铸造金属材料。
由于球状石墨造成的应力集中小,对基体的割裂作用也较小,故球铁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均高于其他铸铁。
与相应组织的钢相比,塑性低于钢,疲劳强度接近一般中碳钢,屈强比可达0 7~0 8,几乎是一般碳钢的2倍,而成本比钢低,因此其应用日趋广泛。
当然,球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除了会产生一般的铸造缺陷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缺陷,如缩松、夹渣、皮下气孔、球化不良及衰退等。
这些缺陷影响铸件性能,使铸件废品率增高。
为了防止这些缺陷的发生,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种影响因素,提出防止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缺陷的产生,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及生产效益。
本文将讨论球铁件的主要常见缺陷:缩孔、缩松、夹渣、皮下气孔、石墨漂浮、球化不良及球化衰退。
1 缩孔缩松 1.1影响因素 (1)碳当量:提高碳量,增大了石墨化膨胀,可减少缩孔缩松。
此外,提高碳当量还可提高球铁的流动性,有利于补缩。
生产优质铸件的经验公式为C%+1/7Si%>3 9%。
但提高碳当量时,不应使铸件产生石墨漂浮等其他缺陷。
(2)磷:铁液中含磷量偏高,使凝固范围扩大,同时低熔点磷共晶在最后凝固时得不到补给,以及使铸件外壳变弱,因此有增大缩孔、缩松产生的倾向。
一般工厂控制含磷量小于0 08%。
(3)稀土和镁:稀土残余量过高会恶化石墨形状,降低球化率,因此稀土含量不宜太高。
而镁又是一个强烈稳定碳化物的元素,阻碍石墨化。
由此可见,残余镁量及残余稀土量会增加球铁的白口倾向,使石墨膨胀减小,故当它们的含量较高时,亦会增加缩孔、缩松倾向。
(4)壁厚:当铸件表面形成硬壳以后,内部的金属液温度越高,液态收缩就越大,则缩孔、缩松的容积不仅绝对值增加,其相对值也增加。
另外,若壁厚变化太突然,孤立的厚断面得不到补缩,使产生缩孔缩松倾向增大。
球墨铸铁导盘常见缺陷分析与对策(下)

( )铸型 若铸 型表面粘附有多余 的砂子或涂 6
料 ,它们 都可 与金 属液 中氧化 物合 成熔 渣 ,导 致夹 渣
产生 ;砂 型 的紧实 度不 均匀 ,以及 紧实度 低的 型壁 表 面容 易被 金属 液侵 蚀并 形成低 熔点 的化合 物 ,导致 铸 件产 生夹 渣 。
应尽可能降低含硅量。 ( )稀 土和镁 3 近年 来研 究认 为 ,夹渣 主要 是 由于
3 1 断面应比灰铸铁增大 1% 一 5 ,以增加浇注速度,缩 0 1 %
短浇注时间。另外 ,还可采用挡渣性能较好的浇注系统。
注温度增高 ,铁液在 型腔 内保持 高温液态 的时 间增 长,
石墨有足够的时间上浮 ,石 墨漂浮就显得严重 。
四、石墨漂浮
1 特征 .
石墨漂浮是球墨铸铁所特 有的缺陷 ,出现在铸件 上
铁 中的夹渣是一种 十分复杂 的非金属 夹杂物 ,主要是 由
一
氧化 物 ( g M O、S : e i 、F O、A: , ) O 1O 等 、硫化 物 ( 、 M F S等 )及其他的夹杂物组成的 。 e
赠
J
一
1壁一 .堕 昼
。 、 \
固态 渣
2 .影响因素
多次扒渣 ,以免将非金属夹杂物留在铁液 中造成夹渣。 ( )浇注系统的设计 要使铁液平稳地充填型腔 ,浇 4
液中的溶解度会 降低 , 铁液将析 出大量石墨 ,从而加 重 石墨漂浮。残留镁量越高 ,石墨漂 浮就 越少 ,这是 因为
镁能阻止石墨化 ,使共晶点往右移的缘故 。 ( )浇注温度 4 在铸 型条件相 同的情况下 ,随着浇
量 和残 留镁量 。
属氧化物等 因金属液 的粘度 太大 ,不易上 浮至表 面而滞 留在金属液 内导致夹渣 ;温度 太高时 ,金属 液表 面的熔 渣变得太稀薄 ,不易从铁液 表面去 除,往 往 随金 属液 流 人型腔 ,造成夹渣 。而生产 实践证实 ,浇注温度 太低是 引起夹渣 的主要原 因之一 。图 3反映 了在空气介 质 中球 墨铸铁浇注温度与熔渣状态 之间的关 系。从 图中可 以看
球墨铸铁常见缺陷的分析与对策

球墨铸铁件常见缺陷的分析与对策一、常见的缺陷及分析球墨铸铁件常见缺陷的分析与对策 (1) 球铁是近40年来我国发展起来的重要铸造金属材料。
由于球状石墨造成的应力集中小,对基体的割裂作用也较小,故球铁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均高于其他铸铁。
与相应组织的钢相比,塑性低于钢,疲劳强度接近一般中碳钢,屈强比可达0 7~0 8,几乎是一般碳钢的2倍,而成本比钢低,因此其应用日趋广泛。
当然,球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除了会产生一般的铸造缺陷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缺陷,如缩松、夹渣、皮下气孔、球化不良及衰退等。
这些缺陷影响铸件性能,使铸件废品率增高。
为了防止这些缺陷的发生,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种影响因素,提出防止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缺陷的产生,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及生产效益。
本文将讨论球铁件的主要常见缺陷:缩孔、缩松、夹渣、皮下气孔、石墨漂浮、球化不良及球化衰退。
1 缩孔缩松 1.1影响因素 (1)碳当量:提高碳量,增大了石墨化膨胀,可减少缩孔缩松。
此外,提高碳当量还可提高球铁的流动性,有利于补缩。
生产优质铸件的经验公式为C%+1/7Si%>3 9%。
但提高碳当量时,不应使铸件产生石墨漂浮等其他缺陷。
(2)磷:铁液中含磷量偏高,使凝固范围扩大,同时低熔点磷共晶在最后凝固时得不到补给,以及使铸件外壳变弱,因此有增大缩孔、缩松产生的倾向。
一般工厂控制含磷量小于0 08%。
(3)稀土和镁:稀土残余量过高会恶化石墨形状,降低球化率,因此稀土含量不宜太高。
而镁又是一个强烈稳定碳化物的元素,阻碍石墨化。
由此可见,残余镁量及残余稀土量会增加球铁的白口倾向,使石墨膨胀减小,故当它们的含量较高时,亦会增加缩孔、缩松倾向。
(4)壁厚:当铸件表面形成硬壳以后,内部的金属液温度越高,液态收缩就越大,则缩孔、缩松的容积不仅绝对值增加,其相对值也增加。
另外,若壁厚变化太突然,孤立的厚断面得不到补缩,使产生缩孔缩松倾向增大。
分析球墨铸铁气孔缺陷的成因及对策

分析球墨铸铁气孔缺陷的成因及对策球墨铸铁是一种重要的铸造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然而,球墨铸铁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气孔缺陷,这给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球墨铸铁气孔缺陷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球墨铸铁气孔缺陷的成因1. 原材料质量不过关球墨铸铁的原材料包括铸造合金、铁水和融化剂等。
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气体或杂质,这些气体和杂质在铸造过程中会引起气孔的形成。
2. 熔炼过程控制不当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非常重要,包括预处理炉熔化、调温、组织调整等环节。
如果熔炼过程控制不当,如温度过高或过低、保温时间不足等,都会影响铸件的质量,导致气孔的生成。
3. 浇注工艺不合理浇注工艺是影响球墨铸铁气孔缺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浇注过程中温度不适宜、过急或过慢,浇注口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导致铸件内部无法顺利排出气体,从而产生气孔。
4. 冷却过程不当冷却过程是球墨铸铁形成细小球状石墨的关键环节。
如果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气孔的形成。
此外,冷却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冷镦处理,也会使气孔得不到有效修复。
二、对策1. 加强原材料质量检验提高球墨铸铁的质量,关键在于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选用质量好、经过认证的原材料,并充分进行化验和试样,确保原材料中没有含有气体或杂质。
2. 控制熔炼过程在熔炼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炉温和保温时间,确保炉内温度适宜,熔铁中的合金溶解均匀。
同时,需要合理添加融化剂和调节剂,以提高铁水的流动性和抗气化能力,减少气孔的形成。
3. 优化浇注工艺浇注工艺的优化可以通过优化浇注温度和速度,改进浇注系统和浇注口的设计,避免过度的温度梯度和急剧的温度变化。
此外,还可以采取减少浇注冲击力和加强细化剂的添加等措施,提高铁水的流动性和浇注质量。
4. 控制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铸件的冷却速度。
这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冷却水的供应量和加强冷却设备的管理来实现。
球墨铸铁做齿轮的缺陷

球墨铸铁做齿轮的缺陷球墨铸铁是一种优质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齿轮制造中。
然而,即使是这种高强度的铸造材料也会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齿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球墨铸铁的结构特点、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综述球墨铸铁做齿轮的缺陷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球墨铸铁的缺陷主要包括气孔、夹杂、裂纹等。
气孔是在球墨铸铁冷却过程中由于气体的析出或金属液流动造成的空洞,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夹杂是指杂质或其他材料的微小颗粒或物质夹杂在球墨铸铁中,也会导致材料性能的下降。
裂纹是由于球墨铸铁在冷却过程中受到应力作用而产生的裂缝,会对齿轮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
其次,球墨铸铁制造工艺中的温度控制、浇注方式、冷却速度等因素也会对材料的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控制不严格会导致球墨铸铁结晶过大或过小,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浇注方式不当会使得气体无法充分逸出,从而产生气孔;冷却速度过快则容易造成裂纹等问题。
因此,在制造球墨铸铁齿轮时,必须谨慎控制这些关键因素,以确保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此外,球墨铸铁齿轮的应用领域也会对材料的缺陷问题产生一定影响。
比如在高速、高负荷环境下使用的齿轮,对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缺陷问题可能会加剧齿轮的磨损和故障风险。
因此,在选择材料和设计齿轮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缺陷情况,选择适合的球墨铸铁材料和制造工艺,以确保齿轮的性能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球墨铸铁做齿轮的缺陷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齿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球墨铸铁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制造工艺,优化材料的制备过程,提高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同时,也需要根据齿轮的实际工况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齿轮的性能和可靠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球墨铸铁做齿轮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铸铁缺陷原因介绍

6、适当增加加工余量
缩松
铸件内部有许多分散小缩孔,其表面粗糙,水压试验渗水
一般认为由于球铁凝固特性所决定的,其影响因素有
1、碳、硅含量低;磷含量高
2、残留镁量偏高
3、浇注温度低,影பைடு நூலகம்冒口补缩效果
4、铸型紧实度低
1、适当提高铁液碳、硅含量,尽量降低磷含量。铁液球化处理后应充分孕育保证石墨充分析出,提高自身补缩能力
球墨铸铁件缺陷分析
在球墨铸铁件生产中,常见的铸件缺陷除有灰铸铁件的一般缺陷外,还有球化不良、球化衰退、夹渣、缩松、石墨漂浮、皮下气孔等。通常,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不单是球化处理问题,有时还有造型制芯、熔炼浇注、配砂质量、落砂清理等许多工序的问题,因此必须具体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加以解决。
球铁特有的缺陷分析
6、在铸型表面喷涂锭子油碳质材料,使铁液与铸型界面造成还原性气氛、在铁液表面或铸型表面撒上少量冰晶石粉或氟硅酸钠等能减少或消除皮下气孔
碎块状石墨
显微组织为少量大块石墨球周围共晶团边界均匀分布碎块状石墨和铁素体,石墨球也生长成连接成分枝石墨,其宏观断面为界限分明的暗灰色斑点,主要产生在大断面铸件热节部位或冒口颈下
铁液碳当量超过共晶点,初生的球状石墨从高温液态中析出,由于密度的差别和镁蒸汽泡上浮使部分石墨上浮至铸件上表面聚集,随后在共晶转变时迅速变大,形成石墨漂浮。因此碳当量越高、铸件越厚、铁液残留镁含量越低,浇注温度越高,越容易产生
1、严格控制碳当量,当壁厚大于70mm的铸件,碳当量必须小于4.55%,当壁厚小于30mm,碳当量必须小于4.70%,其余按这个范围适当调整
4、在铁液表面加覆盖剂,如石墨粉、木炭粉、冰晶石粉等
夹渣
浅析球墨铸铁件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浅析球墨铸铁件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1、坯料的缺陷:由于坯料的杂质含量过高,砂砾过大,沿铸缸边缘空隙较大等,都有可能导致炉内坯料缺陷大,从而产生球墨铸铁件缺陷。
2、成型工艺有问题:如砂芯型腔孔形不规则,型腔深度低,入型质量差,表面光洁度及粘结质量差等,都有可能产生球墨铸铁件缺陷。
3、浇注不合理:球墨铸铁件的浇注工艺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当不合理时,会导致溶质的不均匀分布,产生球墨铸铁件缺陷。
4、冷却不合理:冷却工艺是球墨铸铁件质量重要影响因素,冷却不合理,有可能使坯体结晶不良,从而产生球墨铸铁件缺陷。
二、防止球墨铸铁件缺陷的措施
1、提高坯料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原料检查,确保原料质量良好,并严格控制杂质含量,以减少成型过程中缺陷的发生。
2、改进成型工艺:应采用有利于消除和避免缺陷的成型工艺,如采用自动模具成型等技术,减少缺陷产生的可能性。
3、改善浇注工艺:采用有利于消除缺陷的浇注工艺,如采用连续浇铸或提高浇注压力,改善浇注品质,以减少球墨铸铁件缺陷。
4、优化冷却工艺:采用合理的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坯体扩大速度,减少坯体内部残余应力,提高结晶度,以减少球墨铸铁件缺陷的产生。
三、结论
球墨铸铁件的缺陷的产生主要由坯料质量、成型工艺、浇注工艺以及冷却工艺不合理等原因引起。
因此,为防止球墨铸铁件缺陷的产生,应采取提高坯料质量、改进成型工艺、改善浇注工艺以及优化冷却工艺等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住缺陷,获得优良质量的球墨铸铁件。
球墨铸铁缺陷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改进生产工艺
优化浇铸工艺:控 制浇铸温度、速度、
压力等参数,提高 1
铸件质量
加强质量控制:建 4
立完善的质量管理 体系,确保生产过
程符合标准要求
改进模具设计:优 化模具结构、尺寸、
2 材料等,提高铸件
成型精度
3
采用先进技术:如
快速凝固技术、电
磁搅拌技术等,提
高铸件性能
维护设备性能
01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 其正常运行
设备维护不当: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 性能下降,影响铸件质量
设备设计不合理:设备设计不合理,导致 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
球墨铸铁缺陷应对措 施
优化原材料选择
选择优质生 铁,降低杂
质含量
选用合适的 球化剂和孕 育剂,提高
球化效果
控制合金元 素含量,保 证化学成分
稳定
选用合适的 铸造工艺, 减少缺陷产
球墨铸铁缺陷产生 原因及应对措施
演讲人
目录
01. 球墨铸铁缺陷产生原因 02. 球墨铸铁缺陷应对措施 03. 球墨铸铁缺陷预防措施
球墨铸铁缺陷产生原 因
原材料质量
01 铁水成分:铁水中的碳、硅、锰等元素含 量对球墨铸铁的缺陷产生有很大影响
02 球化剂:球化剂的质量和加入量对球墨铸 铁的缺陷产生有很大影响
0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 意识和技能水平
定期检查设备
01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02
定期更换磨损部件,避 免设备故障
03
定期清洁设备,保持设 备清洁
04
定期校准设备,确保设 备精度
05
定期培训员工,提高员 工操作技能
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夹渣
(4)浇注温度:浇注温度太低时,金属液内的金属氧化物等 因金属液的粘度太高,不易上浮至表面而残留在金属液内; 温度太高时,金属液表面的熔渣变得太稀薄,不易自液体 表面去除,往往随金属液流入型内。而实际生产中,浇注 温度太低是引起夹渣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浇注温度的 选取还应考虑碳、硅含量的关系。 (5)浇注系统:浇注系统设计应合理,具有挡渣功能,使金属液 能平稳地充填铸型,力求避免飞溅及紊流。 (6)型砂:若型砂表面粘附有多余的砂子或涂料,它们可与 金属液中的氧化物合成熔渣,导致夹渣产生;砂型的紧实 度不均匀,紧实度低的型壁表面容易被金属液侵蚀和形成 低熔点的化合物,导致铸件产生夹渣。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5
三.石墨漂浮
3.2防止措施 (1)控制铁液成分:严格控制碳当量,不得大于4.6%;铁液 的含碳量不得大于4.0%,可用废钢来调整铁液的含碳量; 采用低硅(<1.2%)生铁;改进孕育处理,增强孕育效果,这 样可降低孕育硅铁量。 (2)控制稀土的加入量:在保证球化的前提下,加入量要少。 (3)改进铸件的结构,使壁厚尽量均匀,且小于60mm; 若壁厚相差很大、热节很大,可在厚壁或者热节处加放冷 铁;若是热节或厚壁位臵在铸件顶部,可在此处加冒口。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9
四.皮下气孔
(4)镁:过高的镁将会加剧铁液的吸氢倾向,大量的镁气泡 和氧化物进入型腔,增加气泡的外来核心;此外镁蒸汽直 接与砂型中的水分作用,产生MgO烟气及氢气,也会产 生皮下气孔。试验表明,残镁量大于0.05%后便易出现皮 下气孔,残镁越高越严重。因此在保证球化基础上,尽量 降低残留镁量。 (5)铝:铁液中的铝是铸件产生氢气孔的主要原因。据报道, 当湿型铸造球墨铸铁的残留铝量为 0.03%~0.05%时,将 产生皮下气孔。研究认为,铁液与铸型中的水反应生成F eO与H2,由于铝的脱氧作用,又生成Al2O3,其即 为气泡生成的核心而又能吸附一定的气体,增加了球铁产 生皮下气孔的倾向。但是在减少渣中的FeO成分时,镁 的存在使得铝显得多余,故铝的敏感含量是有一定范围的。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2
三.石墨漂浮
石墨漂浮定义:球墨铸铁件纵断 面上密集的石墨黑斑,与正常的 银白色断面组织之间有清晰的分 界线。通常发生在铸件顶部、铸 件死角处及位于砂芯下面的铸件 部位。金相组织特征为石墨球破 裂、畸变,并含有大量富镁氧化 物和硫化物。铸件力学性能降低。
2012-9-7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5
一.缩孔缩松
(5)温度:浇注温度高,有利于补缩,但太高会增加液态收 缩量,对消除缩孔、缩松不利,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 选择浇注温度,一般以1300~1350℃为宜。
(6)砂型的紧实度:若砂型的紧实度太低或不均匀,以致浇 注后在金属静压力或膨胀力的作用下,产生型腔扩大的现 象,致使原来的金属不够补缩而导致铸件产生缩孔缩松。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6
三.石墨漂浮
(4)严格控制温度:通常要求在1380~1450℃进行球化处 理,1360~1400℃进行浇注。同时,尽量缩短铁液出炉 到浇注之间的滞留时间。 (5)必要情况下,可以加入钼等反石墨化元素,提高碳在铁 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石墨析出。
2012-9-7
(3)必要时采用冷铁与补贴来改变铸件的温度分布,以利于 顺序凝固。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7
一.缩孔缩松
(4)浇注温度应在1300~1350℃,一包铁液的浇注时间不 应超过25min,以免产生球化衰退。 (5)提高砂型的紧实度,一般不低于90;撞砂均匀,含水 率不宜过高,保证铸型有足够的刚度。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3
一.缩孔缩松
1.1影响因素 (1)碳当量:提高碳量,增大了石墨化膨胀,可减少缩孔缩 松。此外,提高碳当量还可提高球铁的流动性,有利于补 缩。生产优质铸件的经验公式为C%+1/7Si%>3.9%。 但提高碳当量时,不应使铸件产生石墨漂浮等其他缺陷。 (2)磷:铁液中含磷量偏高,使凝固范围扩大,同时低熔点 磷共晶在最后凝固时得不到补给,以及使铸件外壳变弱, 因此有增大缩孔、缩松产生的倾向。一般工厂控制含磷量 小于0.08%。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7
四.皮下气孔
气孔定义:气孔是出现在铸件内 部或表层,截面呈圆形、椭圆型 孤立存在或成群分布的孔洞。大 气孔常孤立存在,小气孔常成群 或分散分布。暴露在铸件表面的 气孔称为表面气孔;位于铸件表 皮下的腰圆形分散性气孔称为皮 下气孔。气孔壁一般较光滑,气 孔按形成原因分为卷入气孔,侵 入气孔,反应气孔,和析出气孔。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4
三.石墨漂浮
(4)球化温度与孕育温度:为了提高镁及稀土元素的吸收率, 国内试验研究表明,球化处理时最适当的铁液温度是 1380~1450℃。在此温度区间,随着温度升高,镁和稀 土的吸收率增加。 (5)浇注温度:一般情况下,浇注温度越高,出现石墨漂浮 的倾向越大,这是因为铸件长时间处于液态有利于石墨的 析出。研究发现,若缩短凝固时间,随着浇注温度升高,石 墨漂浮倾向降低。 (6)滞留时间:孕育处理后至浇注完毕之间的停留时间太长, 为石墨的析出提供了条件,一般这段时间应控制在10mi n以内。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1
二.夹渣
2.2 防止措施 (1)控制铁液成分:尽量降低铁液中的含硫量(<0.06%),适 量加入稀土合金(0.1%~0.2%)以净化铁液,尽可能降低含 硅量和残镁量。 (2)熔炼工艺:要尽量提高金属液的出炉温度,适宜的镇静, 以利于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聚集。扒干净铁液表面的渣 子,铁液表面应放覆盖剂(珍珠岩、草木灰等),防止铁液 氧化。选择合适的浇注温度,最好不低于1350℃。 (3)浇注系统要使铁液流动平稳,应设有集渣包和挡渣装臵 (如滤渣网等),避免直浇道冲砂。 (4)铸型紧实度应均匀,强度足够;合箱时应吹净铸型中的 砂子。
球墨铸铁件常见缺陷 的分析与对策
前 言
球铁是近40年来我国发展起来的重要铸造金属 材料。由于球状石墨造成的应力集中小,对基体的 割裂作用也较小,故球铁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 均高于其他铸铁。与相应组织的钢相比,塑性低于 钢,疲劳强度接近一般中碳钢,屈强比可达0.7~ 0.8,几乎是一般碳钢的2倍,而成本比钢低,因此 其应用日趋广泛。 当然,球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除了会产生一 般的铸造缺陷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缺陷,如缩 松、夹渣、皮下气孔、球化不良及衰退等。这些缺 陷影响铸件性能,使铸件废品率增高。为了防止这 些缺陷的发生,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种 影响因素,提出防止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缺陷的产 生,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及生产效益。本文将讨论 球铁件的主要常见缺陷:缩孔、缩松、夹渣、皮下气 孔、石墨漂浮、球化不良及球化衰退。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2
一.缩孔缩松
缩孔定义: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因补缩不良而在热节或最后凝 固部位形成的宏观孔洞。缩孔形状不规则,孔壁粗糙,常伴 有粗大树枝晶、夹杂物等。缩孔上方或附近的铸件表面有时 会有凹缩,缩孔按分布特征可分为集中缩孔(小分散的缩 孔,缩松的宏观断口形貌呈海绵 状,有时要借助放大镜才能发现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4
一.缩孔缩松
(3)稀土和镁:稀土残余量过高会恶化石墨形状,降低球化 率,因此稀土含量不宜太高。而镁又是一个强烈稳定碳化 物的元素,阻碍石墨化。由此可见,残余镁量及残余稀土 量会增加球铁的白口倾向,使石墨膨胀减小,故当它们的 含量较高时,亦会增加缩孔、缩松倾向。 (4)壁厚:当铸件表面形成硬壳以后,内部的金属液温度越 高,液态收缩就越大,则缩孔、缩松的容积不仅绝对值增 加,其相对值也增加。另外,若壁厚变化太突然,孤立的 厚断面得不到补缩,使产生缩孔缩松倾向增大。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21
四.皮下气孔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8
二.夹渣
夹渣定义:铸件表面或内部引起 的非金属夹杂物。形状不规则, 通常位于铸件上表面,砂芯下面 的铸件表面,或铸件死角处。夹 渣经常与气孔或缩孔共生,伴有 气孔或的夹渣称为渣气孔或渣缩 孔,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9
二.夹渣
2 .1 影响因素 (1)硅:硅的氧化物也是夹渣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尽可能 降低含硅量。 (2)硫:铁液中的硫化物是球铁件形成夹渣缺陷的主要原因 之一。硫化物的熔点比铁液熔点低,在铁液凝固过程中, 硫化物将从铁液中析出,增大了铁液的粘度,使铁液中的 熔渣或金属氧化物等不易上浮。因而铁液中硫含量太高时, 铸件易产生夹渣。球墨铸铁原铁液含硫量应控制在0.06% 以下,当它在0.09%~0.135%时,铸铁夹渣缺陷会急剧增 加。 (3)稀土和镁:近年来研究认为夹渣主要是由于镁、稀土等 元素氧化而致,因此残余镁和稀土不应太高。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3
三.石墨漂浮
3. 1 影响因素 (1)碳当量:碳当量过高,以致铁液在高温时就析出大量石 墨。由于石墨的密度比铁液小,在镁蒸汽的带动下,使石 墨漂浮到铸件上部。碳当量越高,石墨漂浮现象越严重。 应当指出,碳当量太高是产生石墨漂浮的主要原因,但不 是唯一原因,铸件大小、壁厚也是影响石墨漂浮的重要因 素。 (2)硅:在碳当量不变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含硅量,有助于 降低产生石墨漂浮的倾向。 (3)稀土:稀土含量过少时,碳在铁液中的溶解度会降低, 铁液将析出大量石墨,加重石墨漂浮。
2012-9-7
江苏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18
四.皮下气孔
4. 1影响因素 (1)碳当量:适当增加含硅量有助于皮下气孔的减少。同时, 在硅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球铁中皮 下气孔的个数呈现出单峰曲线,且峰值点总保持在共晶点 左右,因此,最好将碳硅含量选择得高一些,以使球铁的 碳当量稍大于共晶点。 (2)硫:硫高会引起皮下气孔等缺陷,这是因为产生H2S 气体而形成。当含硫量超过0.094%时就会产生皮下气孔, 含硫量越高,情况越严重。 (3)稀土:铁液中加入稀土元素能脱氧、脱硫,提高铁液表 面张力,因此有利于防止产生皮下气孔。但稀土含量太高, 会增加铁液中氧化物的含量,使气泡外来核心增加,皮下 气孔率增加。残余稀土量应控制在0.043%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