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原则
胎膜早破怎么办?

胎膜早破怎么办?发布时间:2021-09-02T17:09:35.8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作者:何顺勤[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日益开放,生育率较之以往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胎膜早破对母亲和胎儿都有一定的危害,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何顺勤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643030近些年,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日益开放,生育率较之以往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胎膜早破对母亲和胎儿都有一定的危害,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胎膜早破在临床上主要指的是在孕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流出羊水的情况。
胎膜早破如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给孕妇以及胎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所以现阶段临床上应当不断加强对胎膜早破的诊断、治疗以及护理,以此来降低胎膜早破的危害性,维护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
那么胎膜早破怎么办呢?1.你了解胎膜早破么?为了能够对胎膜早破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判断首先就应当对这一疾病进行清晰的了解。
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现将胎膜早破的相关信息总结如下:1.1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的胎膜早破孕妇都会从阴道流出较多的液体,但其却并不会出现腹痛等其他临产征兆。
经肛门检查对胎儿先露部进行上推时,可清晰观察到从阴道会流出液体,有的时候也可观察到流出的液体被胎粪污染或者含有胎脂。
如果出现较为明显的羊膜腔感染,那么阴道所流出的液体就会伴有臭味,且孕妇会出现发热、子宫压痛的症状。
在这时孕妇以及胎儿的心率都会呈现出加快的状态。
如若孕妇出现的是隐匿性羊膜腔感染,则其虽然并无明显的发热症状,但却会出现自身及胎儿心率增快的情况。
1.2发病原因导致孕妇出现胎膜早破的原因通常不是单一的。
只有对胎膜早破的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探究后才能够对症下药,实现对该疾病更好的诊断与治疗。
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研究,现将胎膜早破的主要发病原因总结如下:感染。
感染在临床上被证实与胎膜早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如若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了生殖道感染,那势必会大大增加其出现胎膜早破的概率,且在临床上感染也一直被认为是引发胎膜早破最为主要的原因。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诊断与管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诊断与管理
胎膜早破(PROM)是指妊娠未足37周胎膜破裂,并导致羊膜腔内的羊水泄漏。
胎膜早破患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管理,以减少对胎儿和母亲的不良影响。
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和询问病史。
如果胎膜早破的症状
明显,如有明显的羊水泄漏,黄色积液,或通过VF检查触及胎膜脱落,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诊断。
对于症状较轻或不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胎膜染色试验,羊水分析,超声波检查等。
胎膜早破患者的管理需要考虑到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胎膜早破患者,一般建议在胎儿肺部成熟度达到足够后进行分娩:妊娠超过34周,没有感染迹象,且宫缩未能通过药物治疗来维持。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
通过NST(非应激测试)和BPP(胎儿生命体征评分)等评估方法,可以判断胎儿的活动度、心率和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医生还需要检查羊水指标,如羊水量、色泽、白细胞计数等,以判断是否存在感
染。
对于胎膜早破患者,尽量减少感染的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卧床
休息,避免性行为,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定期检查膣道分泌物。
如果发现感染迹象,
如腹痛、发热、羊水中有臭味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做好产前准备。
胎膜早破患者的诊断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胎儿和母亲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详细的妇科
检查和必要的检查手段,可以确定诊断。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
并尽量减少感染的风险。
及时的诊断和管理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胎膜早破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胎膜早破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作者:罗承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08期胎膜早破指的是还没有临产的孕妇其胎膜却已经破了,判断胎膜早破的标准有以下几个。
一是孕妇感觉到自己的阴道内出现了大量液体,流出的液体伴有胎脂以及毳毛。
二是检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肛查,推先露部之后再用手按压腹部,阴道内又有大量液体流出。
三则是采用石蕊绒纸ph>7进行。
1、具体的护理措施当孕妇出现了胎膜早破的情况后,应当及时处理。
一开始应当采取正确的措施预防感染,当破水时间超过了十二小时之后必须要使用抗菌素,确保外阴清洁卫生,保持一天两次的清洁频率。
同时进行消毒处理,有效避免感染、发炎等问题。
产妇遇到胎膜早破的情况时还可能出现脐带脱垂的问题,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应当令产妇卧床休息。
并在破水之后立即进行肛查,并检查胎儿的胎心情况,如果胎儿出现了胎心变化则必须要检查其原因,从而有效避免胎儿脐带脱垂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当破水之后产妇还没有出现即将临产的症状,则应当采用催产素静脉点滴进行引产。
当未足月而胎膜破了的话,则应当采用安胎措施,从而有效延缓分娩的时间,保证孕妇以及胎儿的安全。
2、注意事项由于胎膜早破属于一种产科类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容易引发胎儿早产、母儿感染。
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了胎膜因素、胎先露高浮。
胎先露高浮中又存在头盆对称、胎位异常这两种情况。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宫颈内口松弛,和机械性刺激等原因引发的胎膜早破。
羊膜腔压力增高也会引发胎膜早破,具体表现为羊水过多或者双胎等情况。
在一开始就应当掌握胎膜早破的症状和体征,以便于及时发现。
包括了对胎膜破裂的时间的记录,也要对颜色、量、性质等加以系统了解,如此才可以令胎膜早破顺利得到控制和治疗。
针对产妇应当进行4—6小时测体温的措施,当发现了其存在体温上升的情况时要及时增加测量的频率,以便于检查出引发体温升高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除了对产妇进行检查之外,还要注意胎儿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在临产阶段和分娩阶段中,胎心要保持持续监护的状态,保证胎儿处于正常状态之中。
胎膜早破应急预案

一、背景胎膜早破(PROM)是指孕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导致羊水流出。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早产、感染、胎儿窘迫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为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胎膜早破应急处理小组,由产科、新生儿科、感染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2. 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和修订胎膜早破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3)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快速诊断、救治和转诊;(4)做好相关科室间的协调与沟通。
三、应急响应1. 诊断与评估(1)对疑似胎膜早破患者,立即进行阴道检查,观察羊水流出情况;(2)进行胎心监测,了解胎儿宫内状况;(3)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检查,评估胎儿成熟度、胎盘功能、羊水量等。
2. 救治措施(1)足月胎膜早破:①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②给予抑制子宫收缩药物,减缓宫缩;③严密监测胎儿宫内状况,如出现胎儿窘迫,立即进行剖宫产;④做好产程管理,协助产妇顺利分娩。
(2)未足月胎膜早破:①严密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和胎儿宫内状况;②根据胎儿成熟度、胎盘功能、羊水量等,制定治疗方案;③若胎儿成熟,宫颈成熟,无禁忌症,可行引产;④若胎儿未成熟或出现胎儿窘迫,可行剖宫产。
3. 院内转运(1)发现胎膜早破患者,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护士;(2)根据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准备,确保安全、快速转运至相应科室;(3)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胎儿宫内状况。
四、应急保障1. 药物保障:储备足够的抑制子宫收缩药物、抗生素、抗感染药物等,确保救治需要。
2. 设备保障:确保胎心监护、B超、新生儿复苏设备等正常运行。
3. 人力保障: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胎膜早破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2. 演练内容:包括诊断、救治、转运等环节;3.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胎膜早破(PROM,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是指孕妇在分娩前出现羊水漏出的情况,而胎儿还未到足月。
胎膜早破对母婴健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为了规范胎膜早破的处理,临床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指南。
下面将对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
首先,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强调了胎膜早破的诊断和评估。
对于怀疑胎膜早破的孕妇,医生应该仔细收集病史,询问羊水漏出的时间、颜色、味道等情况。
同时,还应该进行临床检查,包括检查宫颈状况、胎心监护等。
此外,还强调了尿液科学检查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重要性,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其次,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对于胎膜早破的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胎膜早破的孕妇,应该予以严密观察,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胎儿成熟度的评估。
同时,应采取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包括规范阴道检查的操作、使用抗生素预防等。
对于早产娩产的风险,医生应该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促进肺成熟的治疗或者引产。
此外,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还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测给出了建议。
对于胎膜早破的孕妇,应该密切监测孕妇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定期进行宫颈检查和胎儿监护。
对于早产的风险,应在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后,采取合适的监测措施,如无创性胎儿心率监测和宫缩监测等。
最后,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还介绍了胎儿和新生儿的管理。
对于远离足月的胎儿,应考虑进行促进肺成熟和抗感染的治疗。
在分娩过程中,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对于早产儿的管理,应进行早期评估和积极的支持性治疗。
总的来说,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规范的处理胎膜早破的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指南中的建议只是一些建议,医生在处理胎膜早破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共识。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诊断与管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诊断与管理【摘要】胎膜早破指在未足月的孕妇中胎膜破裂,对母婴健康都可能造成风险。
本文从胎膜早破的定义、危害和研究背景入手,探讨了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处理原则、医学管理和护理措施。
针对这些内容提出了处理策略和随访建议,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早破胎膜可能导致早产、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对于患者的及时诊断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水平和预后效果。
【关键词】胎膜早破、未足月、诊断、处理原则、医学管理、护理措施、处理策略、随访建议、预后评估、临床表现、危害、研究背景1. 引言1.1 胎膜早破的定义胎膜早破是指在未到预产期的情况下,胎膜破裂并导致羊水过早流失的状况。
在正常情况下,羊水是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环境之一,有助于保护胎儿免受外界伤害,维持胎儿体温稳定以及促进胎儿肺部发育等。
但一旦胎膜早破发生,则可能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不良影响。
胎膜早破一般被分为早期胎膜早破和晚期胎膜早破两种,早期胎膜早破指在孕期未满28周发生,而晚期胎膜早破则指孕期超过28周但未到预产期时发生。
在胎膜早破的情况下,羊水的流失可能导致胎儿受到感染的风险增加,胎儿发育受损以及早产等严重后果。
对于胎膜早破的及时诊断和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胎膜早破的诊断和干预手段也不断提升,为保障胎儿和孕妇的健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及时诊断和科学有效的管理尤为重要,以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1.2 胎膜早破的危害胎膜早破是指在胎儿未足月出生前,胎膜提早破裂,使羊水过早流失的情况。
胎膜早破对妊娠和胎儿均会造成不良影响,是一种常见的产前并发症。
胎膜早破会导致胎儿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引起羊水过少或胎儿窘迫。
胎膜早破还会增加产妇合并症的发生率,如羊水感染、子宫感染等。
未足月胎膜早破指南解读

糖皮质激素
妊娠24~33+6周(甚至早至妊娠23周) 的PPROM孕妇,推荐使用单 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A级证据)。
妊娠34~36+6周,7 d内有早产风险的孕妇,以及之前未接受糖皮质激 素治疗且在24 h至7 d内将分娩或引产的孕妇,推荐使用单疗程糖皮质 激素治疗(A级证据)。
2.对于胎儿可存活的为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门诊管理,尚且没有足够的证据 评估安全性,因此不推荐。围存活期PROM在经过住院评估后,可能可以选 择,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均不会增加 孕妇或新生儿感染的风险,且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呼吸窘迫综合征、 脑室内出血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晚期早产(妊娠 34~36+6周)不推荐使用产前 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推荐在胎儿具备存活能力之前使用糖皮质激素。 对于妊娠小于34周,7 d内有早产风险,且距前次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已 超14 d的PPROM孕妇,可考虑再重复1次产前糖皮质激素疗程。 但是,不应为了完成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延迟分娩。
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
2020 ACOG
Column chart
Slide sub title
妊娠 37 周之前发生的胎膜早破被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lab or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2020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 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发布了“胎膜早破临 床实践指南(2020)”,是在2018年版本指南基础上的完善补充。
2024胎膜早破的病因、诊断、并发症及处理

2024胎膜早破的病因.诊断、并发症及处理胎膜早破是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未足月月台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 , PP R 0M)和足月胎膜早破(term rpremature upture of the membranes , TPROM) o PROM作为产科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羊水过少、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妊娠不良结局。
胎膜早破会增加母体、胎儿及新生儿患病风险,但其最佳的治疗以及诊断方法有待深入研究。
对其管理主要取决于孕妇孕周、权衡何时去终止妊娠,以及期待治疗的相关风险,因此胎膜早破应引起重视。
2020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 ACOG )发布了〃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2020 )”,是在2018年版本指南基础上的完善补充,主要更新了以下方面:PROM的诊断、足月PROM的期待疗法、妊娠34~36 + 6 周PPROM孕妇分娩时机。
01、定义: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称胎膜早破可分为两种情况,具体如下:2、如果妊娠未达到37周,称之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 )(40%-50%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足月单胎发生率为8% ,单胎PPROM发生率为2-4% ,双胎PPROM 发生率为7-20%o02、病因(-)主要病因1、足月PRoM与妊娠晚期生理性宫缩所致的胎膜薄弱有关。
2、未足月PROM更多是由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所致(反复发生未足月PROM与胎膜本身的发育异常有关,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APK 信号通路异常导致胎膜结构发育异常)。
(—)高危因素1、母体因素①反复阴道流血;②阴道炎;③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④腹部创伤、腹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剧烈咳嗽、排便困难);⑤吸烟、滥用药物;⑥营养不良、BMI低;⑦前次妊娠发生早产或PPROM史;⑧妊娠晚期性生活频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处理原则
1 病人来诊后行胎监,了解胎儿情况,并行B超检查了解羊水、胎儿、胎盘、宫颈情况,如胎监反映不好可加行BPS评分。
2窥器窥诊了解羊水情况及宫颈长度,并同时行宫颈分泌物与后穹隆分泌物培养。
3 未足34周者予以地米促胎肺成熟,如有GIGT或GDM者,未足35周可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考虑是否予以地米促胎肺成熟。
4.抗生素预防感染,连用3天,如胎儿未娩出,羊水清,无异味,每日复查术后感染组合无感染迹象可停用。
如破膜时已近37周,可考虑48小时内娩出胎儿。
5.如未足34周,有宫缩者,无感染迹象,可用安宝抑制宫缩,争取延长妊娠48小时,并用同时地米促胎肺成熟。
6.新生儿娩出后行新生儿口鼻分泌物培养与胎盘胎膜送病例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