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教学的结构思考

合集下载

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与思考王树伟1,2,周英明1,2,郑秀梅1,2,张坤鹏1,2(1.北部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广西钦州535011;2.北部湾工程检测、生产教育一体化培训中心,广西钦州535011)“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陆续出现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质的变化[1],也使得未来工业体系呈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征;“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快工科人才培养,加快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以对接产业升级发展需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面向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对接行业发展,以培养行业需要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强化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技能的掌握,并充分考虑区域的经济结构和人才需求,以本地的产业结构为主导,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达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较低层次的校企合作阶段,还没有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理想状态,“校热企冷”“两张皮”等问题仍然存在,探索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出合格的产业需要的人才,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现状与问题1.校企之间在产教融合的目标和利益共同点上存在差异,造成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效果欠佳。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关注的是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以及人才的就业率[1]。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关注的是产出的经济效益以及获取效益的效率。

产教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本质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个“互利共赢”的基础平台,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促进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

而现实的情况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多数属于普通地方高校或者专科院校合并升级后转型而来,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以及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无法提供企业急需的具有创新性的新技术,高校体制上的僵化和资金的不足也无法在产教融合为企业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资金的支持,发挥不了服务企业的功能。

幼儿园教案备课反思:如何巧妙融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幼儿园教案备课反思:如何巧妙融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幼儿园教案备课反思:如何巧妙融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资源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幼儿园教学与其他学段不同,需要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巧妙地融合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始终要考虑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的巧妙融合幼儿园教学需要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物、场所三个方面。

人资源是指教育工作者,物资源是指游戏、玩具、绘本等教育物品,场所资源是指教室、园区、自然环境等。

(一)人资源的巧妙融合教育工作者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可以开展园内师资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老师之间互相观摩课程,并邀请其他优秀幼儿园的老师来园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可以邀请一些具有特殊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员,如专业绘本讲解、音乐教师、舞蹈教师等到幼儿园授课,让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开阔视野,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物资源的巧妙融合幼儿园里的教育物品很多,如音乐器材、美术用品、绘本、玩具等等。

如何巧妙地融合这些教育物品,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呢?1.音乐器材:幼儿园可以购置不同种类的音乐器材,如各种鼓、钢琴、键盘、小提琴等,利用这些器材教导幼儿学习音乐,增强其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2.美术用品:利用美术用品,幼儿可以学习绘画、手工艺等技能,同时,美术用品也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教育工具。

3.绘本:绘本是帮助幼儿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认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环境的重要工具。

在使用绘本时,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地利用绘本表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识世界,从中获得快乐与收获。

(三)场所资源的巧妙融合教育场所的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园领导应该注重园区的规划与布局,提高场所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善用教育场所的特点,外出实地参观、采集、观察、游玩等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然界、社会环境等资源的价值,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学美术、音乐课堂教学相互融入的思考

小学美术、音乐课堂教学相互融入的思考

小学美术、音乐课堂教学相互融入的思考在小学教育中,美术和音乐两门艺术课程在儿童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中,美术课程促进儿童的审美、创造、表现和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综合艺术素养;音乐课程则能够促进儿童的听力、音乐表现、合作和自我调节能力,提升他们的情感与意识水平。

然而,传统的小学教育中,这两个艺术课程之间通常是相互独立的,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课堂上进行教育。

面临当今快速变革的时代,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不断适应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美术和音乐教育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美术和音乐课堂的融合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和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了美术和音乐课程之间的融合方式,旨在提供关于美术和音乐融合教学方案的有益思路。

一、小学美术、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与趋势分析在传统小学教育中,美术和音乐课程通常分别由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在各自的课堂上进行教育。

虽然这种独立教学模式更容易管理,并且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独立性和深度,但是它也会导致资源浪费、知识重复和教学内容的互不关联。

现在,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和科技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开始探索美术和音乐课堂之间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潜力和竞争力。

这种趋势越来越发展。

在教育领域,美学和音乐融合的意义已经被广泛认可。

二、美术、音乐课堂教学融合的目的和优势1. 目的融合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各学科之间关联,改善传统教学中各个独立学科之间的断层。

它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学科整合的能力。

2. 优势(1)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美术、音乐课堂上,同学们常常为了配合课堂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这种讨论和思考相互促进,可以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学生而言,融合式的教育更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社交交往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音乐素养美术、音乐融合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接触美和音乐,并创新地表达出他们自己的审美观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音乐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艺术, 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

高中美术与历史课程“融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美术与历史课程“融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美术与历史课程“融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在高中教育中,融合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关注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美术与历史这两门学科中,融合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深入和综合的学习体验。

通过将美术和历史相互结合,学生可以以更直观、艺术化的方式感受历史文化,并通过创作和观察艺术作品来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美术与历史;融合教学;思考与实践引言在高中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不同学科进行融合教学,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其中,美术与历史课程的融合教学备受关注。

美术和历史作为两门学科,本身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艺术作品时刻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而历史背景则为艺术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通过将美术和历史进行融合,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播,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一、高中美术与历史课程“融合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一)提供综合性学习体验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同时涉猎到美术和历史两个学科领域。

他们不仅可以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还能通过绘画、雕塑等创作方式,将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的理解融入其中。

这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探索与理解历史,在创作中进一步培养出观察力、批判性思维和艺术创造力。

综合性学习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在一个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和技能,还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跨学科能力融合美术和历史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跨学科的能力。

学生在分析艺术作品时,需要结合历史知识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

这种综合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从多个学科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提高他们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研究和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综合素质、跨学科思维和协同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融合美术和历史的教学,学生可以外展观察、分析和创作艺术作品,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融合主题教学十分关键,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政治学科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文章主要结合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实践,进一步研究融合主题教学的有关内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真正发挥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的作用,保障学生的政治学科知识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政治学科;主题式教学;学科融合所谓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指在不脱离课程大纲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分解,从中提取出的核心价值观和情感含义,以其所属的情感范畴为基础,确定新的教学主题,并按照主题来设计更适合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习。

在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但有更多的机会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还能参与到主题梳理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质量也更高。

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政治课日益突出的学科地位,以及社会对高政治素养的人才日益紧迫的需求,教师有必要不断探索高中思政课程与主题式教学的融合之路,这也是本研究的起点。

一、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随着学科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时,融合主题教学模式逐步流行,这种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新课标改革要求。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评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对政治学科教学本质加以掌握。

在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有效互动,针对学科学习知识进行分析和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巩固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

当然,这一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展开相应的思想引领。

所以,为了确保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可以切合实际的教学需求,避免辩论的空虚或离题,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时要避免下列问题。

首先,教师在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中,要有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为教学做好准备。

在缺乏理论基础的情况下,采用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方法无法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学科内容,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理论知识学习经验,再与其理解需求相结合,进行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可以更深刻地把握到问题的关键,进而保障学科内容之间有效关联。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第一篇范文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思考: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要性1.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与学科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2. 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这种“重知识、轻心理”的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

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3. 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其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1. 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关键。

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设计: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例如,语文课上,通过讲解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文章,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数学课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

3. 课堂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教师应以平等、尊重、关爱的心态对待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 课外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思考

构建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思考

构建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思考【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高职中药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如何进行“课证融合”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中药专业;课证融合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明显脱节,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本项目是对我校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和中高职之间的课程衔接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推进中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是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学历文凭教育,职业资格制度是以劳动部门为主导的劳动技能培训,两者属于不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两个体系的衔接、融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职业院校也逐渐成为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场所。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社会职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迅速,技术岗位的综合性、复杂化程度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技术发展的能力,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人力培训体系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中药行业GAP、GMP、GSP各项规范的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不断推进,中药专业“课程融合”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开展“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和基础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强化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研究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完善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制度。

初中数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路径探讨

初中数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路径探讨

191Internet Education互联网+教育初中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在班级基本授课框架基础上有效实施,积极搭建互联网学习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完善设计。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备课,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能够将任务清单有效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传输给学生预习资料,实现对各项资源的有效共享。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顺利开展各项资源调查工作,能够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有效反馈,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各项问卷调查工作,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有效掌握教学重点,有效完善自主学习目标。

不仅如此,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对存在的教学难点进行有效分析,这样可以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建立师生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深度学习目标。

最后,能够有效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有效巩固学生所学习数学知识内容。

一、初中数学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线下教学方式需要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活动空间要求严格,需要打破传统教学限制,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能与线上进行积极交流,顺利开展互联网教学,为初中数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奠定良好基础。

不仅如此,在传统线下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能够与线上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实现对各项优质资源的充分融合,实现对多元化知识的有效探索,能够对抽象学习知识有了深度理解,极具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还需要将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融合,赋予初中数学教学乐趣,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落实线上学习教学方式,并能顺利开展各项学习监督活动,这样能够完善构建各项教学体系,能够以学习目标为主,有效落实自主探索活动,有效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传统线下教学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不易有效了初中数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路径探讨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式教学的结构思考
(一)国内融合式教学现状
摘要:布鲁纳认为,认知学习就是获得知识结构的过程。

知识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一个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

但现阶段,我国的融合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科之间、课程之间、授课方式、师生互动的融合,却忽视了基本知识点的融合方式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现有融合式教学,展现我国融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以及不足。

对于融合式教学总体认识上,李燕飞[1]认为这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而提出来的,它注重的是学科之间、课程之间、授课方式、师生互动的一种大融合。

童玲华(2007)[2]提倡在推广“融合式”教学中应融合多学科、多形式、多资源、多功能性的共性,融民主、和谐、自主、探究等主动学习情境、氛围,融主体和客体的能动性与特殊行,融知识素养与人文关怀于一体。

徐继忠[3]认为语文教学应该采用三维融合式教学模式,即将教书、育人、励志融合起来。

杜亚非[4]等人为融合式语文教学应该采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学生需要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语文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的态度。

秦若云[5]认为在“如何搞好中高级指挥员科学发展观教学”中,应该采取分层分类设置教学内容,其他课程教学的观点渗透,以及创新理论、创新思想的融合式教学来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胡卫风、庞青山(2004)[6]把学科融合视为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认为其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融合式教育实践的方式上,赖文斌[7] 认为,跨学科课程设计的途径有多种,可以是单门课程内的多学科融合式和多门课程的多学科融合式等。

而建构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英语专业发挥其语言优势,培养适合市场需要英语人才的根本途径,指出学生知识结构和师资培养引进是该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张莉[8]认为随着民汉一体化教学在新疆高校的全面展开,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作者从优化师资,开设民族预科班的专业数学汉语,改革教学模式,组建优秀学生的业余“教师”组、科研小组等方式来实现大学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改革。

融合式教学中的教师角色与感性思维如何把握?王常松[9]提出团队式和师生角色融合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课程的特点和该阶段学生自身特点而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实现了团队式学习、师生角色融合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赵玲[10]等认为,要让学生设计一个完美的网站作品,理性的计算机技术在开发中具有指导意义,而感性的艺术创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文探讨如何将技术与艺术两者知识有机结合融入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课程融合上,董晓英[11]认为在《工程制图与autocad制图》教学上应该应该先将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模块化得分割,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各个模块之间融合,同时提出传统的知识是基础,计算机作图为辅助的观点。

尚衍壮[12]认为在制图教学中融合式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应该把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两门课程进行融合起来进行教学,认为这两门课程具有相同的图学理论基础,融合起来教学满足时代需要,社会对培养目标的要求。

陈玉霞[13]等认为在总结传统家具制图与AutoCAD辅助设计两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将两门课程融合后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

丁乔[14]针对目前教育部推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工程制图与CAD 绘图课程融合式教学是图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分析了工程制图与CAD绘图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两门课融合的教学改革方案。

李晓玲[15]等认为工程制图和三维CAD软件二者同步进行的融合式教学方法和基本观点。

融合式教学不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很好地解决新体系内容与现行课时限制的矛盾。

黄文汉[16]认为将数控加工编程理论与数控仿真软件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数控编程与数控仿真”融合式教学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邱炎儿[17]认为在教学中采取《机械制图》与《Auto-CAD》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对于教学策略的融合,肖志坚[18]认为:融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并非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与手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融合式教学强调教学有多种方法,不存在最佳方法,只存在最恰当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追求“贵在得法”。

张湘燕[19]等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贯彻融合式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学制和医学专业的学生将问题式教学(PBL)和案例式教学(CBL)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有机组合,并建立了可行措施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和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李志[20]等人认为融合式教
学在策略上应该更加注重学习者内在因素,不应该只注重教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在于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指导上面。

尹淦[21]认为精算数学的的高交叉性、高实践性、高整合性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要求,将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有机结,合理采用问题导向型等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

巩志华[22]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蒙古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

进行策略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把策略培训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的效果更好。

布鲁纳认为,认知学习就是获得知识结构的过程。

强调了对于知识间关系认知的重要性,知识结构是“因”,而教学策略是“果”,知识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一个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

但现阶段,我国的融合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科之间、课程之间、授课方式、师生互动的融合,却忽视了基本知识点的融合方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燕飞.论融合式教学法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国际贸易学》为例.科学与财富.2011.5:163-164
[2]童玲华.融合式教学[EB/OL]. http://www. docin. comp-24285860.htm1,2005年3月
[3]徐继忠.《大学语文》的三维融合式教学改革研究.课程与教学, 2009,(4):102-103.
[4]杜亚非.融合式语文教学初探.四川省师范大学学报,2000.4,27(4):106-108.
.[5]秦若云海军指挥学院开展科学发展观“融合式教学”见实效《海军院校教育》2007年17卷4期:45-45
[6]胡卫风、庞青山.学科融合: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炭高等教育,2004(7):43.
[7]赖文斌毛燕安温湘频张毓瑾英语专业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初探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9期:111-113
[8]张莉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实践教学研究《中国电力教育:上》2011年8期125-126
[9]王常松俞洁闵莉团队式和师生角色融合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光明中医》2011年26卷1期:181-184
[10]赵玲汪安娜“Web网站设计”课程技艺融合式教学探讨《电大理工》2008年2期码:45-47
[11]董晓英.《工程制图与autocad制图》融合式教学体系的建立.河北职业技术师
范学校学报,2001.3, 15(1):47-48
[12]尚衍壮.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的融合式教学法优势初探.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3.12,3(4):54-56
[13]陈玉霞[13]等郭勇涂道伍武恒家具制图与CAD课程融合式教学研究与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012年3期42-43
[14]丁乔仵亚红李茂盛工程制图与CAD绘图课程融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2期2011年2期185-186
[15]李晓玲工程制图与三维CAD技术融合式教学方法探讨《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7期197-197,200
[16]黄文汉浅谈《数控加工编程》与数控仿真融合式教学《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7X期34-35
[17]邱炎儿浅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融合式教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26卷2期码:68-69
[18]肖志坚.融合式教学在国贸专业课程中的运用.以《经贸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9):148-149
[19]张湘燕,蔚吴健,吴探耘,等.生物学教学中的发展与实践. 微生物学通报,2011, 38(11): 1721-1725
[20]李志.策略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实验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14(4):76-78.
[21]尹淦,张莉大工程观下的精算数学课程在西部高校的民汉融合式教学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年10期79-80,86
[22]巩志华关于对蒙古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2卷2期:8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