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病预防

合集下载

春节健康教育知识

春节健康教育知识

春节健康教育知识
《春节健康教育知识》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欢聚一堂,共度新春佳节。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也要注意健康,以下是一些春节健康教育知识。

1. 注意饮食:在春节期间,许多家庭都会备办丰盛的年夜饭。

但是要注意适量,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尤为注意。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多油腻食物,可以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2. 注意运动:春节期间,很多人都会外出走亲访友,也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好机会。

保持适量锻炼,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3. 注意休息:春节期间,人们经常要应对拜访亲友、走亲串友等社交活动,但是也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4. 注意传染病预防:春节期间,人员流动较大,容易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在公共场合要注意勤洗手、佩戴口罩等预防措施,避免传染疾病。

5. 注意心理健康:春节虽然是个喜庆的节日,但也是一个感情交流的时期。

对于孤独、抑郁等人群,要多关心、多陪伴,避免孤独感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总之,春节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节日,但要注意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跟医药卫生有关的节日

跟医药卫生有关的节日

1月份:(1)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麻风病是一种全球性古老的慢性传染病,1954年,世界各国卫生部门共同确立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通过宣传唤起社会对麻风畸残者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偏见和恐惧。

2月份:无3月份:(2)全国爱耳日(3月3日)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等原因,我国有聋人2000万,每年新生4万聋人。

听力的障碍使该人群的生活、学习有诸多的不便。

1998年3月卫生部等10部门落实政协提案,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3)国际睡眠日(3月21日)2001年3月2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首个“国际睡眠日”。

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加大了人们的心理负荷,加之不良的睡眠习惯,使三分之一的人群产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国际睡眠日”旨在使人们关注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质量。

(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鉴于世界感染结核病的人口已近6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纪念结核杆菌的发现者罗伯特·柯赫,并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控制结核病这种与贫穷相关的疾病。

4月份:(5)全国爱国卫生月(4月)全国爱卫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每年4月为全国“爱国卫生月”,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市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掀起全民参与整治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除“四害”的热潮,以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至4月21日)癌症长期居于各类死因之首,为此,1994年起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被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和三届常务理事会决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以提高人民群众对肿瘤的防治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动员全社会关心肿瘤患者,向肿瘤患者献爱心。

(7)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其组织法是由1946年6月19日至7月22日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通过的,于1948年4月7日生效公布。

春节中医科科普

春节中医科科普

春节中医科科普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医文化中的重要节日。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采取各种中医方法来保健养生、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

以下是一些春节中医科普知识:
1. 饮食调理: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食用大量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

中医建议,应该适量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的摄入,以保持身体健康。

2. 睡眠调节: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熬夜、看电视、打牌等活动,容易导致失眠、疲劳等问题。

中医建议,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3. 运动锻炼: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容易导致身体僵硬、肌肉萎缩等问题。

中医建议,应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

4. 中药调理:春节期间,人们容易出现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

中医建议,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板蓝根、银翘片等,以缓解症状。

5. 心理调节: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面临家庭压力、工作压力等问题,容易导致情绪波动、焦虑等问题。

中医建议,可以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以保持心理健康。

十一长假在家提防四种“节日病”

十一长假在家提防四种“节日病”

十一长假在家提防四种“节日病”
小长假到来,值得欢庆,但是生活规律和饮食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疾患。

有医生表示,每到长假时期,各大医院里的肠胃病患者就会增多。

国庆长假,我们要提防哪些疾病的发生。

十一长假在家提防四种“节日病”
小长假注意四种疾病的防护
首先是颈椎病。

长假有些人会选择自驾游,须注意的是,长途驾车的人,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颈椎和腰部肌肉都很容易劳损。

其次是酒精中毒。

亲友相聚少不了推杯换盏,而不加节制地饮酒很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再次是急性胃肠炎。

暴饮暴食,饮食习惯不良常常加重肠胃负担。

最后是急性胰腺炎:饮食无度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

此外,专家还提醒,不要睡过头或者长时间泡在麻将桌或者电脑
桌前。

很多人平时老觉得睡眠不足,一到假期就拼命睡觉,想要补回来。

殊不知,有时蒙头大睡,反而让人更疲倦。

对于成年人来说,6-8个小时是其所需的标准睡眠时间,老年人在这个标准上再减少1-2个小时,青少年可增加1-2个小时。

判断自己的健康睡眠时间的标准,应该以第二天不会感到身体疲乏、感觉精力充沛来判定。

长时间泡在麻将桌上也并非假期养生良策。

长时间的娱乐不仅打乱了正常作息,也让自己得不到休息,身心其实更加疲累。

上网看电视,时间不能连续超过3个小时,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坐姿,每个小时都要让眼睛休息5到10分钟,多做一做舒展身体的运动。

疾病卫生重大节日名称汇总

疾病卫生重大节日名称汇总

医疗卫生、健康疾病日汇总一月January1月1日元旦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二月February2月4日世界抗癌日2月14日情人节2月28日国际罕见病日三月March3月3日国际爱耳日3月6日世界青光眼日3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肾脏日3月8日妇女节3月17日中国国医节(中医)3月18日全国爱肝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四月April4月中国爱国卫生月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4月5日中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抗癌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4月26日世界防治疟疾日4月23-30日世界免疫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五月May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世界哮喘日5月5日世界手卫生日、全国碘缺乏宣传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世界微笑日5月12日国际护士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5月15日中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18日中国血管健康日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5月21日全国助残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六月June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中国爱眼日6月的第3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14日世界献血日6月15-21日食品安全宣传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6月28日国际癫痫关爱日七月July7月8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八月August8月8日中国全民健身日8月19日中国医师节九月September9月8日白露9月10日中国教师节、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5日世界淋巴瘤宣传日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9月20日中国爱牙日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9月26日世界避孕日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十月October10月1日国庆节10月8日中国防治高血压日10月9日世界视觉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10月12日世界关节日10月15日全球洗手日10月16日世界脊柱日10月20日骨质疏松日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10月29日世界银屑病日、世界卒中日10月31日万圣节十一月November11月9日消防宣传日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1月12日世界肺炎日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11月19日世界厕所日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十二月December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12月25日圣诞节。

冷热病又叫安全谨防节假日“冷热病”

冷热病又叫安全谨防节假日“冷热病”

冷热病又叫安全谨防节假日“冷热病”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许多人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冷热病有关,也称为“安全谨防节假日冷热病”。

这种疾病的流行与节假日、气候变化及人们集中活动有关。

为了防范这种疾病的流行,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本文从病因、症状、预防三个方面展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病因冷热病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外因感染:冷热病是由受凉、感冒和病毒感染引起的。

2、气候因素:春末夏初、秋季天气多变或是大雾天气,都容易引发冷热病。

3、运动过度:许多人在外出旅游或是进行长时间的户外运动后,容易体温失调,引发冷热病。

4、人群密集:街头巷尾、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容易使多数人一起感染,引发冷热病。

二、症状冷热病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有些相同,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很多人感觉双颊潮红,额头和耳朵酸痛,有些还会出现发热、恶心、头痛、腰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人体在增加代谢的同时,对病毒的适应性较低导致的。

三、预防冷热病的预防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饮食:要加强对身体的营养,特别是维生素的合理补充。

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品,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要保证每天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此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适当锻炼:参加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打球等,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4、避免过度疲劳:要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疲劳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容易患上冷热病。

5、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春末夏初、秋季天气多变或是大雾天气。

6、注意身体保暖:对严寒天气要做好保暖工作,切忌久穿单衣、裹头揣手或开风扇等。

总之,在寒冷的冬季和人多的节假日里,要注意预防冷热病的发生,以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希望大家对此提高警觉,注意健康,共同预防冷热病的发生。

医疗有关节日全年

医疗有关节日全年

医疗有关节日全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节日跟医疗息息相关。

这些节日的出现,不仅是为了弘扬医疗事业的重要性,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医学知识、加强身体健康意识的机会。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医疗有关的节日全年。

一月份是医疗有关节日全年的开始。

一月份的第一天,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也是国际糖尿病日。

这一天旨在提高公众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通过这个节日,人们可以了解到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接下来是二月份,二月份最重要的医疗节日当属世界癌症日。

每年2月4日,世界各地人们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提高公众对于癌症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癌症是一种威胁全球健康的疾病,因此通过这个节日,人们可以了解到癌症的预防、早期筛查和治疗措施。

三月份是国际妇女节和国际耳聋日的月份。

国际妇女节旨在庆祝女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并提高人们对于女性健康问题的认识。

而国际耳聋日则是为了增强公众对耳聋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通过这两个节日,人们可以认识到女性健康和耳聋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月份是全球抗哮喘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关注哮喘患者,并引起公众对哮喘的重视。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这个节日通过提高人们对于哮喘的认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五月份是国际护士节。

这是一个向所有的护士表达感谢和敬意的日子。

护士是医疗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为患者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怀。

通过这个节日,人们可以更加了解护士的工作和付出。

六月份是国际禁毒日和国际医师节。

国际禁毒日的目的是集中全球的目光,呼吁减少毒品的使用和贩卖,并帮助那些受到毒品伤害的人们。

国际医师节则是为了纪念所有医生的无私奉献和医学事业的重要性。

通过这两个节日,人们可以更加意识到药物滥用和医生的重要角色。

七月份是国际人口日。

人口问题是全球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通过这个节日,人们可以了解到人口相关的问题,如计划生育和性健康等。

八月份是国际乳房健康月。

健康节日一览表

健康节日一览表

健康节日一览表1.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2. 全国爱耳日 3月3日3. 世界肾脏日 3月第二个星期四4. 全国护肝日 3月18日5.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8.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9. 世界卫生日 4月7日10. 世界帕金森病日 4月11日11. 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12. 全国抗癌日 4月15日14.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4月25日18. 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19. 国际护士节 5月12日20. 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21. 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0日22. 全国母乳喂养日 5月20日23. 全国助残日 5月21日25. 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26. 世界环境日 6月5日27. 全国爱眼日 6月6日28. 世界献血日 6月14日29.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31. 世界母乳喂养周 8月第一个星期一起32. 国际预防自杀日 9月10日33.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9月12日34. 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9月15日36. 乙肝日 9月16日37. 全国爱牙日 9月20日38. 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1日40. 世界聋人节 9月30日41. 国际老人节 10月1日42. 全国防治高血压日 10月8日43. 世界居室卫生日 10月10日44. 精神卫生日 10月10日45. 世界镇痛日 10月11日46. 世界关节日 10月12日47. 世界视觉日 10月14日48. 国际盲人节 10月15日49. 世界脊柱日 10月16日50. 世界骨质疏松日 10月20日51. 国际口吃日 10月22日52. 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2日53. 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8日54.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10月55. 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 11月第一个星期56. 世界防治糖尿病日 11月14日57. 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 11月17日58. 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12月1日59. 世界残疾人日 12月5日60. 世界防治哮喘日 12月11日:61 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15日2月04日:世界抗癌日3月6日:青光眼日4月15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5-21)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16日:脑健康日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10月8日:全国高血压病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1月29日:国际麻风节2月04日:世界抗癌日2月14日:西方情人节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6日:青光眼日3月8日:妇女节3月13:世界肾脏日3月18日:中国爱肝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5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5-21)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5月4日:中国青年节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1日:儿童节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14日:世界献血日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26日:国际禁毒日9月10日:中国教师节9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16日:脑健康日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10月1日:国庆节(长假出游保健为主)10月8日:全国高血压病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0月14日:敬老日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10月12日:世界关节日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8日: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日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1日:世界防治哮喘日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世界疾病日世界麻风日:每年1月份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罕见病日:每年2月份最后一天世界肾脏病日:每年3月份第二个星期四全国爱耳日:3月3日世界青光眼日:3月6日中国国医节:3月17日全国爱肝日:3月18日世界睡眠日:3月21日世界防治结核日:3月24日世界自闭症日:4月2日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世界肿瘤日: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4月17日世界防治疟疾日:4月25日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5日世界哮喘日:每年5月份第一个星期二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全国血管健康日:5月18日全国助残日:每年5月份第三个星期日世界肠道健康日:5月29日世界禁烟日:5月31日世界爱眼日:6月6日世界献血者日:6月14日世界禁毒日:6月26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7月8日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世界肝炎日:7月28日世界爱牙日:9月20日国际聋人节:每年9月份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9月28日国际老年人日:10月1日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世界镇痛日:10月11日世界关节炎日:10月12日世界保健日:10月13日国际肓人节:10月15日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0日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2日世界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世界卒中日:10月29日世界银屑病日:10月29日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炎日:每年11月份第三个星期三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世界残疾人日:12月3日世界强化免疫日:12月5日世界防哮喘日:12月11日世界一年节日或纪念日阳历节日: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 Day)3月14日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3月21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4月1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4月22日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5月3日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5月12日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 Day)5月15日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5月17日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munications Day)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5月23日国际牛奶日(International Milk Day)5月31日世界无烟日(World No-Smoking Day)6月1日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bat desertification)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6月25日全国土地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munist Party)7月1日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ay)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8月12日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9月8日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9月10日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9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21日世界停火日(World Cease-fire Day)9月27日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10月1日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 Music Day)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0月9日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lind)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 Rural Women's Day)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11月8日中国记者节11月9日消防宣传日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World AIDS Day)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9日世界足球日(World Football Day)12月25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Diversity Day)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eaf)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World Habitat Day)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World Sight Day)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农历节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节日期间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到了,人们充满了期盼、喜
悦,忙着为节日做着各种准备,在此提醒大家,特别是心血管病人、
老年人以及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此时更要注意疾病预
防的发生,保证身体健康健康,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下面就谈谈
节日里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节制饮食:节日期间,膳食丰盛,其特点为多脂肪、过油腻、高
盐、高热量。过多的热量摄入、高盐油腻饮食可导致血脂、血糖升高、
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时美味常常使人们吃得过饱,饱食后可引起横膈
膜上升,影响肺的正常活动,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从
而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增高;还会因胃肠血液供应增加,相应地
心脑供血减少,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诱发心绞痛、心肌梗
塞、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等。节日期间应坚持低盐饮食,食用含钾、钙
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及奶类,浑素搭配、粗细搭配。

限制饮酒:节日里亲友往来,聚会增多,饮酒机会增多。酒精可
使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血压波动、心肌供血减少及耗氧量增加,导
致心肌缺血缺氧。酒精还可影响呼吸,使机体缺氧。因而,心血管病
人喝酒极易使病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严
格限酒,葡萄酒限在100毫升以内,高度白酒限制在25毫升以内,
啤酒限制在300毫升以内。
2

戒烟包括控制被动吸烟:吸烟可因为缺氧或烟雾中有害物质直接
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节日期间保持空气新鲜、氧气
充足,特别是不要忽视被动吸烟同样有害。

注意保暖: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
体的机能和行为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比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
加、汗腺分泌减少、摄入增加、户外运动减少等。这些变化导致血压
进一步升高的同时,还会通过其它途径加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
险。寒冷的刺激可使表皮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
血压增高,并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或痉挛,致血流不畅,而诱
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等。故在春节气温很低的天气里,应注
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同时提醒大家多饮水,房间温度不宜过
高,最好使用湿化器保持空湿戒烟,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情绪稳定:亲朋相聚、互访、娱乐等常易使人情绪波动,而
情绪过度波动,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
加,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多,甚至发生脑出血、
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节日期间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
紧张,以平常心态参加活动及娱乐,情绪容易波动的人以及心血管病
人以及心血管病疾病高危人群,最好不要参加竞争性较强的文娱活
动,不看情节紧张的电视、电影,以免使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平和乐
观的心态,遇事不要激动,不要发怒或与人争吵。
3


劳逸结合,保持常态:节日期间,走亲访友、准备餐食、观看晚
会、打牌、玩麻将等,常使生活失去规律、休息减少以及操劳过度。
而过度疲劳往往也是心血管病人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故在节日里,
要注意保持平时的生活节奏,起居有时,劳逸结合,不宜频繁和长时
间接待客人,看电视时间不宜太长,打扑克、搓麻将要有所节制,保
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不要中断治疗:心血管病人节日之前要备足所需药品,节日期间

坚持服药。心脑血管疾病均属慢性疾病,平时需坚持服药。药物除了
有治疗作用还有非常重要的预防作用。停药会导致治疗失败和发生急
性心脑血管疾病。家人要注意提醒和帮助病人按时服药。

有问题及时就医:有些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已经有了先兆症状,
如胸闷、胸痛、头晕、气短、心悸等,害怕就医影响节日气氛,不
及时就医,往往导致病情加重。所以一旦出现上述先兆症状一定及
时就医。

大连市友谊医院,张静主任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9点
至11点,电话:82718822-8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