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肌病

炎性肌病
炎性肌病

炎性肌病

炎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ie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某一群或多组肌群内肌纤维、纤维间质和肌纤维内炎症细胞浸润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无力、疼痛,可继发肌肉萎缩。根据引起骨骼肌炎症的原因不同分为:感染性肌病和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感染性肌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骨骼肌所致的骨胳肌炎性病变,包括:急性病毒性肌炎、细菌性肌炎、真菌性肌炎和寄生虫性肌炎。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是不明原因的一组骨骼肌炎症性疾病,包括: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包涵体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嗜酸性肌炎和局灶性肌炎。包涵体肌炎见下节。

一、急性病毒性肌炎

急性病毒性肌炎(acute viral myositis)是指病毒感染后发生的肌炎。包括急性流感病毒性肌炎和急性柯萨奇病毒性肌炎

(一)急性流感病毒性肌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流感病毒性肌炎致病微生物是流感病毒或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包括3种血清型:A型、B型和C型,C型很少致病。具体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流感病毒A型和B型常在冬春季节造成流感流行,少数病人在感染后数日可能由于病毒直接侵犯肌纤维,或病毒感染后引起病理免疫反应导致肌纤维、纤维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甚至肌纤维发生坏死,临床出现肌痛和肌无力。

【病理改变】

儿童肌肉活检标本,光镜下可见个别坏死肌纤维同时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未见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电镜下未见病毒样颗粒。

成人肌肉活检标本,光镜下见坏死肌纤维和再生肌纤维,有炎症细胞浸润,坏死肌纤维多位于肌束周边部。电镜下可见流感病毒样颗粒,位于肌膜下界膜包绕的空泡内,颗粒呈圆形或长形,长约200nm。

【临床表现】

1.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发病率远高于成人。

2. 前驱症状:发热、无力、头痛、恶心、呕吐、咽痛、咳嗽或腹痛腹泻。

3. 肌肉受损害症状:前驱症状出现1~7天后,病人出现明显的全身肌肉疼痛和轻度肌肉无力,以双侧腓肠肌和四肢近端肌为主,偶尔可波及颈部肌肉。受累肌肉明显触痛,严重

者肌肉肿胀缺乏弹性。

4. 伴随症状:成年期发病,严重者出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累。呼吸系统受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脏受累出现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一部分成年发病患者由于肌细胞破坏,出现肌红蛋白尿,也有以肌红蛋白尿为唯一症状者。严重病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5. 体征:四肢近端肌肉压痛、轻度肌肉无力。儿童以腓肠肌压痛为著,由于肌肉疼痛影响肢体活动。

6. 病程及预后:上述症状持续一周左右自行恢复。儿童患者预后较成年人好。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急性期血沉增快,血清肌酶(CK、LDH)增高。恢复期血清流感病毒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

2、尿液检查:成年患者尿肌红蛋白阳性。

3、肌电图:肌源性损害。

4、肌肉活检:见病理改变。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冬春季节,急性上感后出现以四肢近端明显肌肉疼痛和轻度无力,查体有肌肉压痛,血清肌酶增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临床考虑诊断。确定诊断需进行血清流感病毒抗体效价监测或肌肉活检电镜下发现肌细胞内流感样病毒颗粒。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周期性麻痹本病青壮年多见,呈周期性发作,发作与上呼吸道感染无直接关系,发作时以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为主,可有肌肉酸胀不适,无肌肉压痛。发作时血钾降低,心电图有低钾表现,补钾治疗有效。

2、多发性肌炎病情严重

【治疗】

对症治疗为主。应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止痛剂。肌红蛋白尿者应大量饮水和静脉补液,可静脉点滴碳酸氢钠等碱性液体以防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肾功能衰竭病人早期进行血液透析。

(二)急性柯萨奇病毒性肌炎

【病因】

柯萨奇病毒是一种微小RNA病毒,分为A组和B组,A组病毒可引起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肌病。B组病毒可损害躯干肌和膈肌。病毒经口、咽部侵入机体呼吸道或消化道,通过

粘膜而入血,形成病毒血症,经血液循环病毒侵犯骨骼肌,造成骨骼肌炎症反应,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病人呼吸和咳嗽时发生胸部肌肉疼痛,称为Bornholm病或流行性胸痛或流行性肌痛。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数天后可好转。

【临床表现】

1. 本病散发或小规模流行,常在家庭多人同时或先后发病。

2. 春秋季节发病较多见。

3. 发病年龄:30岁以下多见,儿童较成年人更常见。

4. 前驱感染:患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约2~5天后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肌肉发僵;以后出现胸、腹、肩胛部疼痛,呼吸和咳嗽胸腹部肌肉疼痛明显,并向后背、颈部、肩胛部放射。少数病人伴发病毒性脑膜炎、心肌炎等,

5. 查体可见胸腹部肌肉压痛,皮肤感觉过敏、水肿,无肋间肌运动障碍,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正常。

6. 病程及预后:数周后症状缓解,以后病情可复发。

【辅助检查】

柯萨奇病毒血清抗体监测,效价逐渐增高对诊断有意义。血清肌酶(CPK)增高,肌肉活检为炎性改变。曾从病人颈部肌肉活检分离出柯萨奇B组病毒。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春秋季节,小群体内多数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明显的胸痛,可考虑本病。血清柯萨奇病毒抗体效价检测有助于诊断。需注意排除引起胸腹部疼痛的有关疾病,如胸膜炎、腹膜炎、心肌梗死、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肾绞痛和带状疱疹等。

【治疗】

以对症治疗为主。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可应用止痛剂及局部肌肉热敷。

(三)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多发性肌炎(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polymyositis)

HIV携带者、AIDS患者及HIV疫苗接种者,可出现肌肉疼痛和肌红蛋白尿等多发性肌炎样的表现。

(四)人类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的多发性肌炎

1989年Morgan报道人类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不仅引起热带痉挛性截瘫,还可造成多发性肌炎,或两者并存。

二、细菌性肌炎

主要是指急性化脓性肌炎(acute suppurative myositis),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洼潮湿地区,以7~9月份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理】

多数是由于皮肤伤口感染、节肿、蜂窝织炎、骨髓炎等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肌肉感染是菌血症或感染直接扩散所致。儿童多伴发败血症、化脓性骨髓炎。

【病理】

肌肉活检早期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晚期中性细胞为主,肌纤维坏死、溶解、可见巨噬细胞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再生。

【临床表现】

多数亚急性起病,个别急性起病;多数伴有发热、寒战;病变处疼痛、肿胀、压痛明显,病变多位于深部大块肌肉,如腓肠肌、股内侧肌肉、臀肌、腰大肌、三角肌等,可同时累及一处或多处肌肉;部分病人有皮肤疖肿,病变严重者炎症扩散到皮下。

【辅助检查】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明显增高;肌酶(CPK、GPT)增高;血培养阳性率很低,不足5%,脓液培养阳性率较高,并可作有关的药敏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热、白细胞增高、肢体或躯干局部疼痛,应考虑到本病,诊断性穿刺发现脓液可确诊。对于无明显发热、白细胞不高、局部肌肉疼痛不明显者,应与多发性肌炎、风湿热、骨髓炎、关节炎和脉管炎鉴别。诊断性穿刺可确诊。

三、真菌性肌炎

本病罕见。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肌炎相似,肌肉活检发现真菌。

四、寄生虫性肌炎

囊虫病、旋毛虫病、包虫病、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等寄生虫病可伴发肌炎。

(一)囊虫病性肌炎

囊虫病(cysticercosis)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地区多见。多是由于食用被绦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在胃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六钩蚴,六钩蚴经胃肠壁进入血液,随血流寄生在全身各处并发育成囊尾蚴。寄生在肌肉可引起肌炎。由于囊尾蚴寄生,引起局部肌肉纤维肿胀,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可扪及结节,早期可有肌肉的疼痛和压痛,并常常有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这一过程常常被病人忽视。多数病人是因为脑囊虫病

而发现肌肉内的囊虫。一般囊虫性肌炎不引起肌肉无力。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间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本病的治疗方法同脑囊虫病。

(二)旋毛虫病性肌炎

旋毛虫病(trichnosis)主要发生在西藏、云南等地。是由于食用未煮熟的感染旋毛线虫蚴虫猪肉引起。蚴虫寄生在小肠粘膜内,并发育成熟,产生大量蚴虫,随血液循环达到全身各处寄生。寄生在肌肉内的蚴虫经6周后形成梭形囊包,其长轴与肌纤维平行。蚴虫可存活数年或逐渐死亡钙化。

感染早期有轻度胃肠道症状,经1~4周逐渐出现发热、全身肌肉疼痛、无力和压痛,以腓肠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和眼部肌肉受累最常见。咽喉部肌肉、膈肌和胸腹肌受累出现吞咽和呼吸困难。严重病人蚴虫血行播散可引起寄生虫栓塞性疾病,如脑栓塞、心肌梗死等,一般6~7周后完全恢复。旋毛虫病轻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感染2~4周后旋毛虫血清学试验阳性。肌肉活检发现蚴虫。

本病预防为主。杀虫治疗用噻苯咪唑50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5~7天,必要时在停用数天后进行第二疗程。对症治疗,肌肉疼痛明显者应用止痛药,有心脏损害者可斟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包虫病性肌炎

包虫病(echinococciasis)我国的新疆、西北地区是本病的疫区。是由于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在肌肉中形成囊肿,一般无症状。但如果囊肿不破裂,产生全身过敏反应和局部性肌炎,,临床出现局部肌肉疼痛、压痛。

本病以预防为主。目前用手术摘除囊肿,囊肿破裂引起过敏反应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血吸虫性肌炎

血吸虫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急性血吸虫病可有全身无力、疲劳。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

五、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多种病因引起骨骼肌间质性炎性浸润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如病变同时累及皮肤,则称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1863年德国Wagner描述报道了1名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的患者,1887年Unverrecht 描写了1名具有皮损的肌炎患者并命名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继后报道不断。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年发病率各国有所差异,一般为5~7/10万人口,黑人发病率较高,4

倍于白人患者,为18/10万。女性患者较男性多见,尤其与其他结缔组织病重叠的肌炎中女性更为多见,约10倍于男性。在伴恶性肿瘤的肌炎中则男性较多见。我国尚无本组疾病发病和患病的调查报道。

【病因和发病机理】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感染因子、遗传背景、环境因素、恶性肿瘤都可能是引起本组疾病的诱因。

1、感染因子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弓形体感染、肿瘤或药物等因素引起机体一过性免疫调节障碍,这些因素促发了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2、遗传因素文献报道HLA-B8、DR

3、DRW52与PM相关,即它们在PM患者中的频率高于对照人群。HLADR3的肌炎患者的抗JO-1抗体阳性率较非DR3者为高。说明抗JO-1抗体的阳性率是和HLA相关的。所以肌炎的易感性可能是以HLA为基础的,易感者在某些病毒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生肌炎病变。

3、药物引起PM及DM的药物有乙醇(酒精)、氯喹、可卡因、秋水仙碱、D青霉胺、降脂药、抗艾滋病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等。当药物停用后肌炎往往得以好转。

4、肿瘤恶性肿瘤可以引起免疫失调。肿瘤性免疫复合物和(或)抗肌肉反应等均可引起肌炎。

5、其他肌肉过度劳累、情绪压力等也可成为肌炎发病的诱因。

考虑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由:

①应用患者的肌肉匀浆给实验动物注射,导致动物出现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肌炎;②多发性肌炎病人(PM)肌肉活检,在非坏死肌纤维周围主要是CD8(活化T细胞),坏死肌纤维处主要为巨噬细胞;③研究发现大约90%的多发性肌炎病人抗肌球蛋白抗体阳性,并且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半数病人抗核抗体阳性。在不同的多发性肌炎类型中各种抗体阳性率有差异,肌炎伴发硬皮病的病人中PM-1抗体阳性率12%,特异性较强;抗Jo-1 是一种抗细胞将抗体,主要见于成年型多发性肌炎。

免疫学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在P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DM发病主要以体液免疫为主。

【病理】

PM以骨骼肌炎性改变为主,病理特征是播散性、孤立的单肌纤维坏死及再生,伴有索内的淋巴细胞浸润(T淋巴细胞为主),单核细胞有时可进入肌纤维,无明显的血管改变。可见肌细胞核、嗜碱性肌浆和新生的肌原纤维。

DM形态学改变除有骨骼肌的损害,如束周肌纤维萎缩,肌束中央完整,肌束膜结缔组

织小血管周围B淋巴细胞浸润。更明显的是毛细血管内皮肿胀,毛细血管、小动脉及静脉血栓形成,免疫组化显示在血管壁上有IgG、IgM、补体C3及免疫复合物沉积。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多见,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常有低热或感染。最早症状是双侧肩胛带肌和骨盆肌无力,病情进展缓慢,出现肌肉萎缩,但肌肉无力和萎缩不成比例。较急性起病者肌肉疼痛和压痛常见。根据受累范围、伴发病和年龄分布将本病分为以下类型:

1、单纯多发性肌炎多亚急性起病。男女比例1:2。30~60岁多发。主要表现是对称性近端肌无力,颈部肌肉无力,大约25%并发吞咽困难,其它脑神经很少受累,30~60%有自发肌痛和肌肉压痛,无感觉障碍,腱反射消失。

2、单纯皮肌炎主要症状出包括多发性肌炎的表现外,还有皮肤改变。典型皮肤改变为面颊、鼻梁处呈蝶型分布的紫红色斑疹,眶周、口周、颈部和胸部皮疹,指甲周围和指、肘和膝关节伸侧面的充血性红疹。早期皮疹为红色,以后色素沉着,逐渐变为棕褐色。皮下结缔组织增厚,晚期出现皮下组织钙化,甚至突出皮面。皮肤改变多发生在肌肉无力之前或出现于肌无力之后。

3、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伴发其它结缔组织病主要伴发的结缔组织病有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及混合结缔组织病。这种类型占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20%。此时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与伴发的结缔组织病称为重叠综合征。病理发现此类病人肌肉中小血管损害明显,血清CK增高明显。

4、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病人,占PM/DM病人的10~20%,病理改变以血管炎为主。伴发的肿瘤主要为: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及胃肠癌。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肌炎之前,也可以发生在肌炎之后数月或数年。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常规一般正常,急性期白细胞可增多。50%以上病人血沉增快。血清肌酶(CK、LDH、SGOT、SGPT)明显增高。

2、尿液检查:24小时尿肌酸增高,部分病人尿肌红蛋白阳性。

3、肌电图:插入电位延长,可见自发性纤颤电位和正尖波,少部分出现肌强直样电位。轻度收缩可见多相、短时程运动单位。多相电位增加。因此,肌源性和神经原性损害肌电图可同时存在。与神经轴索损害不同的是,在强地松治疗后纤颤电位和正尖波可完全消失,而且与临床症状的好转同步。

4、肌肉活检:病情较重者肌肉活检成功率高,病情较轻者有时肌肉活检一次不能成功

发现异常。常见的病理变化有:光镜下肌肉中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细胞核内移,空泡形成,肌纤维大小不等。束周肌纤维萎缩。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渗出,可见闭塞小血管。PM病人的炎症灶可见到被激活T细胞,DM病人标本可见B细胞。

【诊断和鉴别诊断】

PM/DM的诊断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五条:

1、典型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表现;

2、肌酶谱升高;

3、肌电图检查示肌原性损害;

4、肌活检异常;

5、典型皮疹。

具备前四条者可诊断为多发性肌炎(PM);具备上述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DM);具备前4条中的2条加上第5条为“很可能皮肌炎”;具备前4条中的3条为“很可能多发性肌炎”;前4条中的某一条加第5条为“可能皮肌炎”;仅具备前4条中的某2条者为“可能多发性肌炎”。在诊断PM/DM之前,应排除肌营养不良、肉芽肿性肌炎、感染、近期使用过某种药物(氯贝丁酯、乙醇等),如出现肉眼肌红蛋白尿提示横纹肌溶解,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糖尿病等引起的肌病),重症肌无力等。

【治疗】

1、皮质类固醇是公认的首选药物。对急性重症病人,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可能收效更好。甲基强地松龙500~1000mg/d,要求2小时内滴完,应用3~5d,以后改为强地松60~80mg/d口服,大约维持1个月,待肌力等临床症状明显恢复,可每4周减5mg,注意病情复发。最小维持量为10~20mg/d时,维持2~3年或更长时间,以免复发。用药期间注意病人的血钾、血糖、血压,注意补钙及继发感染。对亚急性起病的轻型患者,强地松60mg /d,肌力和肌酶改善后逐渐减量,方法同大剂量冲击。

2、其它免疫抑制剂对强地松治疗效果不佳或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单独或与强地松(15~25mg/d)合用。有关药物有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依木兰等。硫唑嘌呤 1.5~2mg/(kg.d)口服,或依木兰2.5~3.5mg/(kg.d)。应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白细胞减少,每周查血象。

3、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点滴有条件的病人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用5天,以后每月1次,防止复发。

4、对于难治性病例可使用放疗或淋巴结照射,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

5、支持疗法对症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活动和理疗。卧床重症病人

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和废用性肌萎缩。

【预后】

女性或重症者死亡率高。儿童预后较好。30%的病人遗留轻微肌无力,可不治疗。20%病人需持续治疗。5年治愈率75%。

六、肉芽肿性肌炎

肉芽肿性肌炎(granulomatous myositis)是一种进行性近端肌无力伴有肌肉肉芽肿的慢性病,常是结节病肌肉损害的表现之一。可为单独肌肉损害或与全身性结节病伴存。还可与节段型回肠炎、结节性动脉炎、心肌炎、重症肌无力等伴发。肌肉活检可诊断本病。电镜下肌纤维中淋巴细胞浸润。激素治疗有效。

七、嗜酸性肌炎

嗜酸性肌炎(eosinophilicmyositis)是一种少见的多发性肌炎。其特征为亚急性发作肌痛和近端肌群无力,有些患者出现腓肠肌、股四头肌肿胀和疼痛。这种情况常常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先驱症状,常与心肌炎、心包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等有关。血清肌浆酶可增高,肌电图示肌病变化,肌肉活检示散在性肌纤维坏死,大量嗜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有时呈局灶性变化。为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征病谱中的一个亚型。应与旋线毛虫病鉴别。激素治疗疗效不肯定。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又称嗜酸细胞性肌束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临床较少见,1974年首先由Shulman报道,本病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多隐袭起病,症状在1年左右达到高峰,以后进展缓慢。主要症状是肌周痛,关节僵硬活动不便,肌膜肌腱僵硬挛缩,皮肤弹性消失。易发生在前臂、小腿、背肌、颈肌、咀嚼肌、舌肌等。可有滑膜炎、关节炎。可继发周围神经损伤如腕管综合征。病理特征:皮下组织、筋膜增厚,可为正常的2~5倍;胶原组织明显增生肥大,束状排列,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可有皮肤萎缩;肌肉组织改变不明显;筋膜内有IgG、补体C3沉着。应用激素治疗有效。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第七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sitis,IIM)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四肢近端肌无力为主的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将其分为七类:①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②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③儿童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④恶性肿瘤相关性PM或DM;⑤其他结缔组织病伴发PM或DM;⑥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⑦无肌病性皮肌炎(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发病率大约在0.5/10万~8.4/10万人口,其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即10~15岁和45~60岁。其中肿瘤相关性肌炎与包涵体肌炎常发生于50岁以后。除包涵体肌炎外,女性患病率为男性的两倍,而包涵体肌炎则男性为女性的两倍。成人PM与DM约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70%左右。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目前多认为是在某些遗传易感个体中,感染与非感染环境因素所诱发,由免疫介导的一组疾病。 (一)遗传因素 对HLA的研究发现,具有HLA-DR3的人患炎症性肌病的风险高,抗J0-1抗体阳性的患者均有HLA-DR52,包涵体肌炎可能与HLA-DR、DR6和DQl关系更密切。 (二)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发现病毒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中的作用。给新生的瑞士鼠注射柯萨奇病毒B1或给成熟的BALB/C鼠注射心肌炎病毒221A,可产生剂量依赖的PM 模型。患者在感染了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后,可逐渐发生慢性肌炎。 (三)免疫异常 本组疾病常可检测到高水平的自身抗体,如肌炎特异性抗体(myositis specific anti-body,MSA),其中抗J0-1抗体最常见;PM/DM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突眼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1型糖尿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等。 【病理学】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病理特点为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肌浆透明化,肌纤维膜细胞核增多,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巨噬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可出现。PM/DM免疫病理不同,细胞免疫在PM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典型的浸润细胞为CD8+T细胞,常聚集于肌纤维周围的肌内膜区;体液免疫在DM发病中起更大作用,主要为B细胞和CD4+T细胞浸润肌束膜、肌外膜和血管周围,肌束周围的萎缩更常见于DM。 皮肤病理改变无显著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表皮轻度棘层增厚或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临床表现】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全身症状可有

9+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s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炎症指征的基本特征是肿胀、红斑、黏液样或脓性渗出、轻度或重度上皮破坏、纤细或粗大颗粒状黏膜变形、假息肉形成、回缩和狭窄。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环境因素。 (2)遗传因素。 (3)感染因素。 (4)免疫因素。 一、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又称克隆病、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等。是病因不明的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炎症性肠病。病变特点为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的溃疡性病变,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而以回盲部最常见,大约40%病例有结肠受累,血性腹泻的比例也最高。 1、临床特点: (1)起病隐晦,呈慢性过程,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患者常以腹痛、腹泻就诊。 (2)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进餐后加重,排便排气后可缓解。 (3)腹泻多呈糊状,脓血或黏液便少见。 (4)可在右下腹或脐周扪及较固定的肿块。 (5)部分患者可见肠瘘、肠梗阻、肛周瘘管等并发症。 2、内镜下特点: (1)病变主要位于右半结肠,以回盲部多见。早期溃疡呈阿弗他样或裂隙状,病变呈跳跃式,病变之间的黏膜基本正常; (2)病程发展出现纵行溃疡。溃疡不连续、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底深,多被厚苔或污苔,非对称样肠壁受累; (3)因为黏膜下层高度充血水肿而使黏膜隆起,呈鹅卵石样改变,卵石之间常为溃疡; (4)并发瘘管形成是进展期克罗恩病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5)肠狭窄:典型者为末端回肠的管型狭窄,狭窄处肠壁弥漫性增厚,犹如消防水管; (6)急性期后多发炎性息肉和明显的瘢痕形成。 3、诊断要点: (1)克罗恩病的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内镜、影像学、组织活检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因本病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未定型IBD(IBD unclassified,IBDU)。IBDU是指一种结肠型IBD,根据其表现既不能确定为CD,又不能确定为UC。近年随着对儿童IBD研究的深入,发现年龄小于6岁的IBD儿童有其独特的表型,这类IBD被定义为极早发型IBD(very early onset IBD,VEO-IBD)[1]。VEO-IBD中还包含新生儿IBD(小于28日龄)和婴幼儿IBD(小于2岁)。VEO-IBD中被报道最多的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及其受体基因突变。VEO-IBD因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病例数相对少、缺乏诊断金标准而导致诊断困难。当遇到发病年龄早、病情重、影响生长发育、伴严重肛周疾病、常规治疗难控制、一级亲属有类似疾病史时,应高度怀疑VEO-IBD。 在北美及欧洲国家,儿童UC的发病率为(0.10~5.98)/100 000,儿童CD的发病率为(0.15~12.00)/100 000[2,3,4]。在我国,儿童IBD 发病率在近年显著升高,从2001年的0.5/1 000 000上升至2010年的6.0/1 000 000[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儿童IBD协作组曾于2010年发表了"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6]。近年来,国内及国际对儿童IBD诊治的研究进展很快,IBD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欧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疗指南

第10章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概述】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PM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我国PM/DM并不少见,但发病率不清楚。美国发病率为5/百万人,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呈双峰型,在儿童5~14岁和成人45~60岁各出现一个高峰。 1975年Bohan和Peter将PM/DM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多肌炎(PM);②原发性皮肌炎(DM);③PM/DM合并肿瘤;④儿童PM或DM;⑤PM或DM伴发其它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1982年Witaker在此分类基础上增加了两类,即包涵体肌炎和其它(结节性、局灶性及眶周性肌炎,嗜酸性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和增殖性肌炎)。 【临床表现】 本病在成人发病隐匿,儿童发病较急。急性感染可为其前驱表现或发病的病因。早期症状为近端肌无力或皮疹,全身不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1.肌肉本病累及横纹肌,以肢体近端肌群无力为其临床特点,常呈对称性损害,早期可有肌肉肿胀、压痛,晚期出现肌萎缩。多数患者无远端肌受累。 (1)肌无力: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肌无力可突然发生,并持续进展数周到数月以上,受累肌肉的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肩带肌及上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不能平举、上举,不能梳头、穿衣;骨盆带肌及大腿肌无力:抬腿不能或困难,不能上车、上楼,坐下或下蹲后起立困难;颈屈肌受累:平卧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喉部肌肉无力造成发音困难,声哑等;咽、食管上端横纹肌受累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食道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等,这些症状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的消化道受累相似;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并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肌无力程度的判断如下: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能轻微收缩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做平面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抗地心吸引力); 4级:能抗阻力; 5级:正常肌力。 (2)肌痛:在疾病早期可有肌肉肿胀,约25%的患者出现近端肌肉疼痛或压痛。 2.皮肤DM除有肌肉症状外还有皮肤损害,多为微暗的红斑,皮损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或有鳞屑。皮损常可完全消退,但亦可残留带褐色的色素沉着、萎缩、疤痕或白斑。皮肤钙化也可发生,多在儿童中出现。普遍性钙质沉着尤其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皮肤病变往往是皮肌炎患者首先注意到的症状。 (1)向阳性紫红斑: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见于60%~80%DM患者,它是

特发性炎性肌病题库1-1-8

特发性炎性肌病题库 1-1-8

问题: [单选]多发性肌炎的特征性肌肉病理表现是()。 A.肌细胞变性 B.肌纤维变性坏死,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 C.-Ⅰ分子, C.束周萎缩 D.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E.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问题: [多选]抗P155140抗体识别的靶抗原是转录中介因子(TIF)1-γ蛋白,关于该抗体,叙述正确的有()。 A.主要见于多发性肌炎 B.主要见于皮肌炎 C.阳性者易合并肿瘤 D.主要见于包涵体肌炎 E.阳性者预后较好

问题: [多选]皮肌炎的临床表现有()。 A.常见皮肤Gottron疹 B.常合并肺间质病变 C.可以出现吞咽困难 D.可以有手关节炎的表现 E.肾受累明显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965527979.html,;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患者女,65岁,因“反复眼睑及颈前皮疹2年余,四肢近端肌无力6个月,皮疹加重伴发热及呼吸困难1个月”来诊。既往高血脂5年,近1年服用舒降脂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史8年,近3年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未做特殊治疗。查体:体温37.7℃,脉搏8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 12085mmHg(1mmHg=0.133kPa)。听诊双肺可闻及爆裂音。外周血常规:白细胞13.0×10sup9supL,中性粒细胞0.83。血清肌酸激酶663UL。胸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状影。 可能的诊断包括()。 A.A.皮肌炎 B.肺间质病变 C.他汀药物相关性肌病 D.淋巴瘤 E.甲状腺相关性肌病 F.肺部感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患者女,65岁,因“反复眼睑及颈前皮疹2年余,四肢近端肌无力6个月,皮疹加重伴发热及呼吸困难1个月”来诊。既往高血脂5年,近1年服用舒降脂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史8年,近3年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未做特殊治疗。查体:体温37.7℃,脉搏8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 12085mmHg(1mmHg=0.133kPa)。听诊双肺可闻及爆裂音。外周血常规:白细胞13.0×10L,中性粒细胞0.83。血清肌酸激酶663UL。胸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状影。提示他汀药物相关性肌病以肌肉疼痛、无力常见,但也可出现皮肌炎样改变,患者不能排除“他汀药物相关性肌病”存在的可能。为明确诊断,应优先检查的项目包括()。 A.A.胸部CT B.血清肿瘤标志物 C.肺功能 D.血培养 E.动脉血气分析 F.皮肤及肌肉活检 G.自身抗体

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路径

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炎性肌病(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炎性肌病的患者,包括多肌炎(PM,ICD-10:M33.200)、皮肌炎(DM,ICD-10:M33.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华医学会风湿学分会,2010年)和《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第二版》,(中华医学会编著,2010年),应用1975年Bohan/Peter建议的诊断标准。 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表现:肩胛带肌和颈前伸肌对称性无 力,持续数周至数月,伴或不伴吞咽困难或呼吸肌受累。; 2.肌肉活检异常:肌纤维变性、坏死,细胞吞噬、再生、 嗜碱变性,核膜变大,核仁明显,束周萎缩,纤维大小 不一,伴炎性渗出。 3.血清肌酶升高:血清肌酶升高,如CK、醛缩酶、ALT、AST 和LDH。 4.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电图有三联征改变:即低波幅、 短程的多相运动电位;纤颤电位、正锐波;插入性激惹 增强和异常高频放电;

5.典型皮疹:①眶周皮疹:眼睑呈淡紫色,眶周水肿;② Gottron疹: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背面的红斑性鳞屑疹; ③膝、肘、踝关节、面部、颈部和上半身出现的红斑性 皮疹。 *具备上述1、2、3、4者可确诊PM;具备上述1~4项中 的三项可能为PM;只具备二项为疑诊PM。具备第5项, 再加三项或四项可确诊为DM;具备第5项,加上二项可 能为DM;加上一项为可疑DM。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华医学会风湿学分会,2010年)和《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第二版》,(中华医学会编著,2010年)。 1.糖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 3.抗疟药 4.丙种球蛋白输注 5.生物制剂 (四)标准住院日: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多肌炎(ICD-10:M33.200)或皮肌炎(ICD-10:M33.101)诊断标准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

炎性肌病

炎性肌病 炎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ie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某一群或多组肌群内肌纤维、纤维间质和肌纤维内炎症细胞浸润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无力、疼痛,可继发肌肉萎缩。根据引起骨骼肌炎症的原因不同分为:感染性肌病和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感染性肌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骨骼肌所致的骨胳肌炎性病变,包括:急性病毒性肌炎、细菌性肌炎、真菌性肌炎和寄生虫性肌炎。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是不明原因的一组骨骼肌炎症性疾病,包括: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包涵体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嗜酸性肌炎和局灶性肌炎。包涵体肌炎见下节。 一、急性病毒性肌炎 急性病毒性肌炎(acute viral myositis)是指病毒感染后发生的肌炎。包括急性流感病毒性肌炎和急性柯萨奇病毒性肌炎 (一)急性流感病毒性肌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流感病毒性肌炎致病微生物是流感病毒或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包括3种血清型:A型、B型和C型,C型很少致病。具体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流感病毒A型和B型常在冬春季节造成流感流行,少数病人在感染后数日可能由于病毒直接侵犯肌纤维,或病毒感染后引起病理免疫反应导致肌纤维、纤维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甚至肌纤维发生坏死,临床出现肌痛和肌无力。 【病理改变】 儿童肌肉活检标本,光镜下可见个别坏死肌纤维同时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未见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电镜下未见病毒样颗粒。 成人肌肉活检标本,光镜下见坏死肌纤维和再生肌纤维,有炎症细胞浸润,坏死肌纤维多位于肌束周边部。电镜下可见流感病毒样颗粒,位于肌膜下界膜包绕的空泡内,颗粒呈圆形或长形,长约200nm。 【临床表现】 1.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发病率远高于成人。 2. 前驱症状:发热、无力、头痛、恶心、呕吐、咽痛、咳嗽或腹痛腹泻。 3. 肌肉受损害症状:前驱症状出现1~7天后,病人出现明显的全身肌肉疼痛和轻度肌肉无力,以双侧腓肠肌和四肢近端肌为主,偶尔可波及颈部肌肉。受累肌肉明显触痛,严重

特发性炎性肌病题库1-0-8

特发性炎性肌病题库 1-0-8

问题: [单选]关于儿童炎性肌病,叙述正确的是()。 A.多发性肌炎最多见 B.皮肌炎较多见 C.儿童肌病容易合并肿瘤 D.儿童肌病容易合并肺间质病变 E.儿童肌病的血清肌酶检查一般在正常范围

问题: [单选]多发性肌炎的特征性肌肉病理表现是()。 A.肌细胞变性 B.肌纤维变性坏死,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 C.-Ⅰ分子, C.束周萎缩 D.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E.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问题: [多选]抗P155140抗体识别的靶抗原是转录中介因子(TIF)1-γ蛋白,关于该抗体,叙述正确的有()。 A.主要见于多发性肌炎 B.主要见于皮肌炎 C.阳性者易合并肿瘤 D.主要见于包涵体肌炎 E.阳性者预后较好 出处: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965527979.html,;

问题: [多选]皮肌炎的临床表现有()。 A.常见皮肤Gottron疹 B.常合并肺间质病变 C.可以出现吞咽困难 D.可以有手关节炎的表现 E.肾受累明显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患者女,65岁,因“反复眼睑及颈前皮疹2年余,四肢近端肌无力6个月,皮疹加重伴发热及呼吸困难1个月”来诊。既往高血脂5年,近1年服用舒降脂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史8年,近3年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未做特殊治疗。查体:体温37.7℃,脉搏8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 12085mmHg(1mmHg=0.133kPa)。听诊双肺可闻及爆裂音。外周血常规:白细胞13.0×10sup9supL,中性粒细胞0.83。血清肌酸激酶663UL。胸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状影。 可能的诊断包括()。 A.A.皮肌炎 B.肺间质病变 C.他汀药物相关性肌病 D.淋巴瘤 E.甲状腺相关性肌病 F.肺部感染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_2007年_济南_ 发表时间:2009-12-30 发表者:严瑾 (访问人次:870)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呈穿壁性炎症,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等。两者均可合并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006年,全国IBD协作组成立以来,我们结合国外处理指南对诊治规范的建议进行了讨论,强调诊治规范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 根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寻循证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十分关键,但我国目前高质量的临床资料不多,加之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些资料也很难达到以一概全的指导效果,因此在讨论中除引证部分资料外,更多参考国外新近诊治指南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对诊治规范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共识意见讨论稿。 今年5月济南第七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上报告后定稿,现公布如下,供国内同道参考。今后应加强循证资料的搜集,并在应用中定期修改,不断完善和更新规范的内容,使之深化细化,加强实用性和指导性。 第一部分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 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 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 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 ③缓解期患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 3.钡剂灌肠检查:主要改变如下: ①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 ②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 ③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4.黏膜组织学检查:活动期和缓解期有不同表现。 活动期: 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 ②隐窝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脓肿可溃人固有膜; 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