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标准

目录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2)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2)

5.1培训与宣贯 (2)

5.2危害辨识 (3)

5.3风险评估 (3)

5.4风险控制 (4)

5.5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 (5)

5.6回顾与更新 (5)

6 记录与表单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流程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高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跟踪检查记录 (8)

1 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为规范监理活动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通过培训与宣贯、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等内容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作业风险评估、职业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的管理与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一条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第一号)》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五条、第十八条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第7.8、7.9、8.4.3 条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全文

——南方电网公司《作业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广东电网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 危害识别

识别工作环境中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 风险评估

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3.5 基准风险评估

根据监理特点、工作场所范围和具体的监理任务,评估作业环境中危害所产生的风险等级,为制订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为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提供输入。

3.6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对基准风险评估中所确定的高风险对象,以及针对监理过程中所发生事故/事件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的风险评估,为管理层提供建议,以有效地控制风险。

3.7 持续的风险评估

通过检查、巡视、管理等持续性日常工作,识别人身、财产风险。

4 职责

4.1 总经理

为风险管控措施提供资金保障。

4.2 质安部

为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活动。

4.3 办公室

负责公司办公区域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活动,并对办公环境、职业健康风险进行管理。

4.4 监理部

指导监理项目部开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活动。

4.5 监理项目部

负责监理活动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4.6 各部门

对本部门范围内的风险进行日常管控。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培训与宣贯

5.1.1办公室组织本标准的培训与宣贯,在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前,对风险评估人员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培训,使风险评估人员掌握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5.1.2风险评估完成后,其成果文件应予公布,并逐级宣贯,使员工清楚其暴露场所的安健环危害、

风险及后果,清楚控制措施。

5.2危害辨识

5.2.1 质安部每年第一季度组织各部门对区域内、区域外危害进行辨识。危害的类别包括:

a)物理危害;

b)化学危害;

c)机械危害;

d)生物危害;

e)人机工效危害;

f)社会/心理危害;

g)行为危害;

h)环境危害;

m)能源危害。

5.2.2 危害辨识过程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监理(办公)环境;

b)工器具;

c)人员行为;

d)管理手段。

5.3风险评估

5.3.1根据危害识别的结果,质安部组织各部门开展基准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种类、范畴和等级,评估结果作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准。风险评估按照以下步骤组织开展:a)确定风险评估的对象;

b)危害辨识;

c)进行风险描述,即列出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

d)确定风险种类和范畴;

e)列举现有的控制措施;

f)查找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

g)分析危害转化为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

h)量化风险结果并划分风险等级;

m)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n)评估所确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i)制定后续行动建议。

5.3.2 作业风险评估方法参照本公司《现场监理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执行。

5.3.3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参照本公司《职业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执行。

5.3.3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后,由质安部统一汇总分析,形成《基准风险库》及《风险概述》,并予以公布。风险概述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信息:

a)风险评估对象;

b)危害名称及信息描述;

c)风险值及排序;

d)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

e)现有及建议控制措施;

f)措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判断;

g)执行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限。

5.3.4 风险评估中涉及到重大风险,质安部应汇总后统一提交安委会审议。

5.3.5 质安部应组织各部门对基准风险评估结果中的高风险及在监理过程中发生事故事件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分析根本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5.3.6 监理项目部应不间断实施持续的风险评估,并将持续的风险评估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持续风险评估的方式包括:

a)对安全区代表日常检查发现的新风险进行评估;

b)对事故事件调查、学习事故事件案例中发现的新风险进行风险评估;

c)对员工合理化建议中提出的新风险进行评估。

5.4风险控制

5.4.1 质安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组织制定控制措施,制订措施应考虑:

a)可行性与适用性;

b)可操作性;

c)经济性;

d)资源保障;

e)控制措施可能带来的新风险。

5.4.2 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下列顺序:

a)消除/终止(不进行该类风险的活动);

b)隔离;

c)行政管理(通过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及对员工进行培训等行政管理手段控制风险);

d)个人防护(最后选用的方法,即为工作的人员配置个人防护用品)。

5.4.4 风险控制措施在确定前由质安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其经济性与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5.4.4 中高风险存在部门根据确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进行落实(见附录B)。5.4.5 质安部组织对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形成相关记录(见附录C)。

5.5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

5.5.1 质安部将风险评估结果中属于监理方法、规程制度的风险问题作为对管理流程、制度、标准制订与修订的依据,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处理。

5.5.2 办公室将作业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来源,培养员工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5.6回顾与更新

质安部应每年或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对基准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回顾和更新。

6 记录与表单

序号记录与表单名称保存方式保存期限备注

1 中高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纸质三年附录B

2 风险控制效果跟踪检查记录纸质三年附录C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流程

中高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编号:

序号危害名称风险类别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备注编制:日期:审批:日期:

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跟踪检查记录

编号

序号危害名称风险

类别

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情况及效果备注

检查人:日期: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