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艺术发展轨迹
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

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姓名:李城学号:14610114专业班级: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班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一.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印象派绘画(英文: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最早于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
说到印象派,流传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一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而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也就随之诞生。
二.印象派绘画的发展19世纪的中后期正值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强大的物质条件的支撑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日渐解放,越来越崇尚个性的张扬。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印象派绘画也就开启了它的发展之路。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
这些画家们虽性格和天赋各异,价值观念和倾向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
所以他们也就欣然接受了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印象派艺术的起源及演变

物
人
表现
表达
亨利·埃德蒙·克罗斯 1856-1910年
后印象
法国药丸
THANKS!
PPT部分模板在网络获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除 此作品为本人一日心血,presentation用 本着艺术纯粹的原则将文字减至最少 如有需要讲稿可以联系我,备注为什么加我 and欢迎交流!
现实的夹缝
-具象到印象的演变
第十四组
目 录
1
具象艺术的起源
2
从具象开始的转变过程
3
后印象派
4
艺术审美
起源
请输入你的内容
”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则媚俗 不似则欺世“
——齐白石
转变
《农神吞噬其子》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 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德彪西《月光》谈及西方美术史,印象派永远是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每个稍微对艺术感点兴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些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
但是,你真的确定你没有搞错吗?今天就一起和大家重新走近印象派。
1. 承上启下的巴比松画派米勒的巴比松风格作品在讲“印象派”之前,我想先聊聊“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村位于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处。
19 世纪一群不满七月王朝统治的画家在此聚居,他们以到户外进行风景写生的创作行为,来区别当时的学院派画家。
他们认为学院派画家的宗教、神话、历史题材的画作属于闭门造车,太多虚假。
卢梭的巴比松风格作品巴比松画派主要受到 17 世纪荷兰画派和英国画家康斯塔伯的启发,开创了西方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先河。
这群画家中,既有朴素平实的米勒,也有精神气质的卢梭,还有唯美诗意的柯罗。
从三位代表画家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作品兼具新古典主义影响和学院派训练的痕迹。
在西方美术史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意义,也为印象派的崛起点亮明灯。
柯罗的巴比松风格作品2. 逆袭的印象派莫奈《日出·印象》印象派名词的由来,相信很多人都了解。
这是因为当时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19 世纪的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每年都会举办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官方展览,叫做“沙龙”。
能参展的人大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马奈的印象主义作品但是另外有一大批来自各个阶层的年轻画家,他们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
这些画家们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于是画家们就联手举办了“官方沙龙”落选作品展,这个展就是后来的“印象派画展”。
德加的印象主义作品除了 1882 年,德加参加了 1874 年到 1886 年间所有的印象派展览。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
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
“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
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
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
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
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程,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变。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其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
印象派以其大胆的创新和对自然光影的独特表现技法,挑战了传统绘画的规范。
而后印象派则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色彩、形状和个人情感,形成了不同于印象派的独特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特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印象派的起源与发展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是一种旨在捕捉瞬间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的绘画风格。
传统的绘画方法强调细节与线条的精确表现,而印象派则更关注对光影的变化、商街生活、自然风景等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即时描绘。
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发生着重大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许多艺术家面临传统艺术体制的挑战。
此时,巴黎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中心。
众多艺术家聚集于此,他们希望在自由、多样化的创作环境中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印象派应运而生。
主要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于1872年创作的《日出·印象》被认为是这一流派名称的来源。
这幅画描绘了黎明时分港口景色,运用了浓烈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高度概括了光影变化的特质。
此外,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塞尚等也是重要的印象派画家。
他们各自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美。
例如,雷诺阿以其典雅而生动的人物肖像著称,而德加则专注于舞蹈表演和女性形态,通过不同于常规透视法则描绘空间。
艺术特点光线与色彩:印象派艺术家使用短促快速的笔触来捕捉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的瞬时效果。
他们常常选择户外作画,以便直接观察光线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自然题材:许多印象派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园散步的人、繁忙的咖啡馆,或宁静的大自然景观。
这些题材出现在当时众多市民的新兴生活中,并赋予了作品一种亲切感。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艺术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绘画流派,以其独特的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捕捉瞬间、在瞬间中感受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为特点,推翻了传统的绘画规则,为后世的艺术家带来了无限的启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带您一同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艺术世界。
一、印象派的起源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当时传统绘画以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细节著称,而印象派画家们却希望能够表达出更真实的感受和情感。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将瞬间感受到的印象快速、自由地记录在画布上。
这种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给人以新鲜感和突破感。
二、画家们的探索与实践在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些杰出的画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克洛德·莫奈是印象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印象·日出》被认为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之作。
莫奈通过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直接的笔触,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他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还包括卢梭、德加、雷诺阿等。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印象派艺术日益丰富多样。
例如,卢梭善于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德加则以独特的构图和透视手法展现人物在光线照射下的形态变化。
三、印象派的影响与发展印象派的出现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绘画的局限性,追求绘画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
印象派画家们开启了一扇窗口,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世界,去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印象派的影响在20世纪持续延续,推动了一系列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诞生与发展。
尤其是现代绘画、写实主义、立体派等艺术潮流,都源自于印象派的创新和打破传统的精神。
可以说,印象派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启迪。
总结: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艺术现象。
它通过对瞬间的感受和对光影变化的捕捉,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印象派介绍1000字

印象派介绍1000字印象派是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也被称为“印象主义”。
这个流派的艺术家们主张在户外进行创作,追求捕捉瞬间的光线和色彩,以及表达瞬间的感受和印象。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轻快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起源和发展印象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当时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在巴黎的一间画廊里聚集,他们开始尝试在户外进行创作,以捕捉自然的光线和色彩。
这些艺术家们认为,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观念已经过时,需要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他们受到现代光学理论的启发,认为色彩是由光线反射和折射而产生的,因此他们开始研究如何捕捉瞬间的色彩变化。
在这个时期,印象派艺术家们经常在户外进行创作,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光线和色彩变化,尝试用画笔捕捉这些瞬间的印象。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轻快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
二、艺术风格和特点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印象派艺术家们认为光线和色彩是绘画的核心,他们尝试捕捉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和光线的反射效果。
在他们的作品中,色彩非常明亮、鲜艳,而且富有变化。
追求瞬间的印象:印象派艺术家们追求捕捉瞬间的印象,他们试图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瞬间感受。
这种追求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动和活力。
创新的绘画技巧:印象派艺术家们在绘画技巧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使用轻快的笔触和短小的线条来表现瞬间的印象。
这种技巧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反映现实生活:印象派艺术家们也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对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描绘。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为主题,展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
三、影响和贡献印象派在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推动了艺术的进步:印象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印象派发展过程

印象派发展过程印象派绘画从巴黎往东南⽅向⼤约70公⾥,就可以看到枫丹⽩露森林,1866年,20多岁的雷诺阿和西斯莱曾经在这森林⾥漫步。
离开巴黎的第⼆天,他们来到了马洛特村,然后他们到了熟悉的旅馆——安东尼⼤娘的客栈。
他们此次旅⾏的⽬的就是以此为据点,在室外作画,雷诺阿和西斯莱常常为了作画结伴旅⾏,他们两个是在同⼀间画室学过绘画的⽼朋友。
雷诺阿后来被称为“幸福的画家”,他的⼈缘很好,⼀⽣奉⾏⼀个信念——绘画要令观者感到幸福。
西斯莱后来被同伴们形容为“最印象派的画家”,他是富裕的英国商⼈的⼉⼦,在巴黎长⼤,是⼀位对⼥性⾮常亲切的绅⼠。
他还有两位伙伴,⼀位是⽀撑着印象派黎明期的巴齐耶,他出⽣于富裕的家庭,舍弃医⽣这个职业选择成为⼀名画家,他重视友情,是⼤家认为最值得依靠的对象。
另⼀位是后来创作出各种系列作品的⼤师莫奈,他⽤那种不输给任何⼈⼜带着⼀点骄傲的热情吸引了许多伙伴,并且成为这个团体的领头⼈。
他们希望更忠于⾃然,能捕捉到变幻的光线与⾊彩,于是离开了画室,打破了作画的常规,这多亏了刚问世的放进铅管的颜料助了他们⼀臂之⼒。
他们偶尔会在同样的地⽅⼀起作画,雷诺阿所画的《青蛙塘》,整幅画是以快速的笔触画出来的,⼈们⾝上的礼服画得很细致,照到阳光的部分加上了⽩⾊,阴影部分则是⽤掺杂了灰的⾊彩来呈现,⽤粗犷的线条画出⽔⾯的反射和⼩船,⽤单纯的颜⾊重叠来呈现照射在背景树⽊上的光线强弱,雷诺阿把重点放在⼈物上,毫⽆遗漏地表现出假⽇的多姿多彩。
莫奈和雷诺阿曾经为了节省房租,⼀起租屋共同居住过,因为没钱当时能吃的只有⽤暖炉煮的⾖⼦。
即便如此,雷诺阿⽇后回想起来,却觉得那是最快乐的⼀段时光。
雷诺阿也因为室外创作⽽产⽣恋情,吸引他的是在枫丹⽩露认识的丽莎。
雷诺阿当时很热衷于在室外画⼈物,⽽丽莎为了雷诺阿的创作,多次在室外担任他的模特。
他们在巴黎的时候都是在丁⾹园咖啡馆交流,他们⼏乎每天都会来这⾥讨论艺术直到深夜。
后来还有新的伙伴加⼊,就是来⾃加勒⽐海的毕沙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