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程,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变。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其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

印象派以其大胆的创新和对自然光影的独特表现技法,挑战了传统绘画的规范。

而后印象派则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色彩、形状和个人情感,形成了不同于印象派的独特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特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印象派的起源与发展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是一种旨在捕捉瞬间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的绘画风格。

传统的绘画方法强调细节与线条的精确表现,而印象派则更关注对光影的变化、商街生活、自然风景等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即时描绘。

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发生着重大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许多艺术家面临传统艺术体制的挑战。

此时,巴黎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中心。

众多艺术家聚集于此,他们希望在自由、多样化的创作环境中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印象派应运而生。

主要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于1872年创作的《日出·印象》被认为是这一流派名称的来源。

这幅画描绘了黎明时分港口景色,运用了浓烈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高度概括了光影变化的特质。

此外,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塞尚等也是重要的印象派画家。

他们各自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美。

例如,雷诺阿以其典雅而生动的人物肖像著称,而德加则专注于舞蹈表演和女性形态,通过不同于常规透视法则描绘空间。

艺术特点光线与色彩:印象派艺术家使用短促快速的笔触来捕捉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的瞬时效果。

他们常常选择户外作画,以便直接观察光线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自然题材:许多印象派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园散步的人、繁忙的咖啡馆,或宁静的大自然景观。

这些题材出现在当时众多市民的新兴生活中,并赋予了作品一种亲切感。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发展过程与影响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发展过程与影响

MING RI FENG SHANG106美 术 大 观文|王 文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发展过程与影响摘要:西方艺术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各种流派、风格爆炸式的出现,东西方玲珑纷呈的美术史,有很多值得后世画家与学者大书特书的画派和大师,在西方美术史上堪称改宗换代的关键的一个环扣——印象派,无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艺术不再是背负着文学的、宗教的、社会的、人伦道德与哲学的意义阐释,艺术有了自己的语言和审美价值。

自印象主义的崛起,欧洲艺术的现代主义开始出现萌芽状态。

关键词:印象派;莫奈;形式;主观精神;现代主义回顾东西方玲珑纷呈的美术史,有很多值得后世画家与学者大书特书的画派和大师,在此,我特别选取一个在西方美术史上堪称改宗换代的关键的一个环扣:印象派。

莫奈、毕沙罗、德加、马奈等引领的印象派画风颠覆性的改变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崇尚宗教、神话、政治、社会现实等客观内容逼真再现的古典艺术时代,而开启了以形式为载体、以主观精神表现为内核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其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算过分。

一、各种流派与风格争论之后的全新时代——印象主义的出现西方艺术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各种流派、风格爆炸式的出现了:骄奢华贵的巴洛克风潮刚过去,向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大师们寻找答案的新古典主义、于大自然和喧闹社会中找寻灵感和启示的浪漫主义、力求反映现实里种种悲喜剧、力主艺术能够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批判现实主义等纷至沓来,库尔贝、安格尔、德拉克罗瓦、米勒、柯罗都在求索西方艺术未来的方向和终极价值,但是这种喧闹的繁荣和争论与其说是发展,倒不如讲是某种看不清明天的挣扎。

这种争论和吵闹一直持续到印象主义的出现,莫奈那幅著名的《日出》中的光亮耀眼地照射在古典主义沙龙的宫殿外,昭示着西方美术另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在莫奈代表作《青蛙塘》、《大教堂系列》、《草垛系列》中,莫奈一反古典主义传统那种深陷于内容再现和繁琐细节的写实画法,转而用明丽、透明的色彩和飘忽的笔触表现法国普罗旺斯四季阳光下恍兮惚兮的美妙光影,古典大师们所关注的体积、形体、意义在他的笔下统统化为橙色的夕阳、黛蓝的天空、青灰的路面和清澈的水中树木与建筑婆娑的倒影。

浅析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历程

浅析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历程


进{ 亍 简 化 与概 括 ,他 从 曰本 的套 色 木 刻 中认 识 了简 化 色 彩 的 法 ,即 把 一 切 自然物 象 的反 光抽 象掉 ,将 一块 又 一块 色彩 并列 在 起 ,并 用坚 实的线 条 围框起 来 。 三 、作品 内涵 印象 派最 初 兴起 的 时候 ,西 方美 术界 以及被 古典 丰义 与浪 漫 主 义统 治 多年 , 自由大胆 的年 轻 一代 画 家 就 渴 望突 破藩 篱 ,解 放个 性 。 印象派 则将 绘 画从 浪漫 丰义 的文 学激 情和 写 实丰 义 的社 会修 辞 中解 放 出来 ,还其 本 来 的纯洁 , 以看似 犹如 原 始涂 鸦却 是 深 思熟 虑 的简洁 笔触 ,描 绘 真实 的 自然 。无论 是 莫奈 雷诺 阿还 是 毕 萨罗 德加 ,他 们作 品 的表现 内容 多事 口常 生活 中司 空见 惯 的景 物或 者微不足 道 的人物 ,可是我 们却总 能存这些作 品 叶 1 发现独特 的 美感 。莫奈地 画骨颗粒 感,迷蒙幻 觉, 阳光雾气允斥 画面 ,给人 梦 境 的感觉 。一切 与自然 教堂的清 晰相去甚远 ,但让你恍 然 中感 到神 圣超然 的所在 ,阳光照 上中世纪 的建筑物 上,心灵 的解放也就 随近 代文 明而 出现 , 抑被温 馨的光芒 取代 ,古铜色的 世界被五彩 缤纷 的幻觉 t 廿 = 界接臂 ,同时 不冉是清晰 ,直观 ,而是看不真切 。 后E l J 象 主 义 郜认 为绘 画 不 能 仅 仅 像 E l j 象j 义 那 样 去模 仿 自 然 光 中的 客观 世界 ,而应 该 更 多地表 现 画家对 客观 事 物 的j 二 观 感

自然 界色 彩 通常 是 复杂 的无 穷 的 ,而绘 画色 彩 _ 义是 有 限的 。 为 了尽 可 能地 贴近 象派 画家 提 倡走 向户 外 ,去 观察 不 同时段 光 照 的变化 和在 景物 上反射 的 色彩 。 印象派 大师 莫余 的作 品就 足忠 于 自身视 觉感 受 ,对 于 自然 界 的客观 记录 。除 了享誉 世界 的 《 口出 印象 》 , 《 鲁 昂人教 堂 》也 是经 典 系列 作 品 。为 了研究 光照 对 于 色彩 的影 响,莫奈 曾反复画 不同时 间的鲁 昂大 教堂和草垛 ,捕捉 瞬 间 阳光 下物象 色彩 之 间互 相渗透 、互 相转 化 的关系 。 存作 品 中, 莫 奈利用不 光线 、不同 时问的色彩变 化 ,利 用景物不 同位置 的安 排 ,空 间的搭配 ,在 明暗对 比 叶 1 创造 了画面 的层次感和 直体感 ,色 调 在有条 不紊 中明亮 起来 。这可 以看 出 ,印象 主义要求 画家们所 做 的 一切 ,就 是真实地 记录 下那些于特 定时刻和特 定地 点知觉到 的最 小 色彩单位 。但是我 们也可 以看 出来 这一阶段 的印象主 义画家注 重 外 光面 ,只 能是展示 某一 时刻 的景物特 色, 以瞬间替代永恒 。 后 印象 派 生张 色彩 、线 的表现 性与 情感 的特质 相 结合 ,对 自 然 界 的刻 画要 既 写实 义写 意 ,以主 观感 受 反映 客观 世 界 。在 创 作 的阶段 就 从理 想阶 段上 升 到 了感性 阶段 注 重个 人情 感 的表现 就 如 印象派 画 家不 仅注 重 写生 而 且也不 断 的研 究光 对客 观 事物 的影 响 也 就 产牛 了丰 观 的色 调 ,存绘 画 的过程 中我们 也提 出了从对 自然 色 彩 的描 绘到 对主 观感 情 的表 现就 如 高更 、凡 高 的 “ 色 彩 并重 ” 的表现 方 法 。梵 高 的作 品就 《 向 日葵 》 《 星 月夜 》看似 明朗 的画 面 却透 f l I 华丽 飞伤 感 ,精 致 的颓靡 状 态 ,正是 把 自身情 感 融入 作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艺术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绘画流派,以其独特的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捕捉瞬间、在瞬间中感受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为特点,推翻了传统的绘画规则,为后世的艺术家带来了无限的启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带您一同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艺术世界。

一、印象派的起源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当时传统绘画以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细节著称,而印象派画家们却希望能够表达出更真实的感受和情感。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将瞬间感受到的印象快速、自由地记录在画布上。

这种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给人以新鲜感和突破感。

二、画家们的探索与实践在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些杰出的画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克洛德·莫奈是印象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印象·日出》被认为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之作。

莫奈通过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直接的笔触,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他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还包括卢梭、德加、雷诺阿等。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印象派艺术日益丰富多样。

例如,卢梭善于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德加则以独特的构图和透视手法展现人物在光线照射下的形态变化。

三、印象派的影响与发展印象派的出现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绘画的局限性,追求绘画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

印象派画家们开启了一扇窗口,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世界,去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印象派的影响在20世纪持续延续,推动了一系列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诞生与发展。

尤其是现代绘画、写实主义、立体派等艺术潮流,都源自于印象派的创新和打破传统的精神。

可以说,印象派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启迪。

总结: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艺术现象。

它通过对瞬间的感受和对光影变化的捕捉,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中国认识印象派之历程

中国认识印象派之历程

中国认识印象派之历程1874年,莫奈在巴黎展出他那幅著名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当时中国艺术界对发生在遥远的欧洲的这一艺术事件一无所知。

在京城里,大清王朝的同治皇帝病入膏肓,慈禧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开始实施她独揽大权的宫廷阴谋。

在中国南方,聚集在上海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等画家格调清新的作品,得到上层文士和市民阶层的一致好评。

他们被称为“海派”画家——中国的“海派”是与法国的印象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另一波创新浪潮。

在法国印象派画家取得历史性成功之后的1887年,一个日本年轻人到巴黎学习美术,并对印象派绘画产生巨大兴趣,他就是黑田清辉(1866—1924)。

黑田清辉于1893年带着印象派外光写生画法赋予他的艺术激情回到日本,立即引发日本艺坛的巨大波澜。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黑田清辉以倾向于印象派的艺术观念改造了东京美术学校的西画教学,并创立了印象派画风占主导地位的绘画团体“白马会”。

1905年,中国天津的李叔同(1880—1942)去日本留学,次年入东京美术学校,成为黑田清辉教授的追随者,他的作品从1909年开始,连续两次参加白马会展览。

李叔同就这样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早接受印象派艺术观念和绘画风格的画家。

中国早期美术教育家姜丹书记述李叔同的绘画,说他的风格属于印象派:“上人于西画,为印象派之作风,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欲活,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

现存于东京美术学校的李叔同毕业作品《自画像》让我们看到李叔同确实是当年东京美术学校所流行的“准印象派”(刘晓路语)风格的实践者。

虽然中国青年去欧美留学的不比去日本留学晚,但中国美术家对印象派的了解与接受,主要是通过日本美术教育这一环节展开的。

“印象派”这一词语,也间接地来自Impression school的日译,古代汉语中没有“印象”一词,当然更没有“印象派”一说。

由前引姜丹书描述李叔同画风的话里,可以感觉到印象派绘画开始传入中国时,中国艺术界对它缺乏确实的理解。

绘画流派中印象派的发展与现实指导意义

绘画流派中印象派的发展与现实指导意义

绘画流派中印象派的发展与现实指导意义(一)印象派的起源印象派绘画也叫做印象主义,又被称做为"外光派",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名称的来源是一次评论家们傲慢的讽刺,在1874年莫奈创作的一幅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因为与传统的绘画形式不同,重点突出了“光”与“影”而没有实物的具象,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画作遭到学院派们的强烈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以莫奈为首的画家们是"印象派",故此得名为印象派。

这一流派代表画家除了莫奈外还有、雷诺阿、修拉以及塞尚等画家。

(二)印象派的发展印象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的19世纪60年代形成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19世纪末由后印象主义脱胎的新印象派。

最初的印象主义是画家们不再拘囿于室内作画和传统技法,而是离开画室,去向自然中描绘光与色的沟通变幻,打破了对于颜色的传统观念,不再局限于固有色,而是根据时间与光影来确定事物的颜色,着力于表现天然。

后印象主义从对自然的尊崇上又对自我意识进行了抽离和剖析,在印象派的基础上增添了个人的情绪,由物自然的过渡到人,这一时期的印象派因为与早期的印象派在画风表达上有着区别被称作“后印象派”在这的画家着重表现的不再是景观的描绘,而是自我情感的抒发,继承了印象派颜色的灵活运用上加深了画面布局的内涵,这一时期代表画家有凡高、高更等。

新印象主义是从后印象主义发展而来的,新印象主义的画家以修拉、克罗斯、西涅克等作家为主,这些作家认为印象派虽然不囿于形式和技法,但是太过随意,难以形成严格统一的标准,而且在光与色的研究上不够科学,希望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和具体的标准来使这一派能够为人所知,用色点排列作画,规范用色选取。

这个时期也标志着印象派发展较为成熟,为更多的人所知并且进行分析。

一、印象派的特点与个性印象派对于绘画艺术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当艺术流于形式和死板的教条时,印象派的画家们打破了传统,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

印象派发展过程

印象派发展过程

印象派发展过程印象派绘画从巴黎往东南⽅向⼤约70公⾥,就可以看到枫丹⽩露森林,1866年,20多岁的雷诺阿和西斯莱曾经在这森林⾥漫步。

离开巴黎的第⼆天,他们来到了马洛特村,然后他们到了熟悉的旅馆——安东尼⼤娘的客栈。

他们此次旅⾏的⽬的就是以此为据点,在室外作画,雷诺阿和西斯莱常常为了作画结伴旅⾏,他们两个是在同⼀间画室学过绘画的⽼朋友。

雷诺阿后来被称为“幸福的画家”,他的⼈缘很好,⼀⽣奉⾏⼀个信念——绘画要令观者感到幸福。

西斯莱后来被同伴们形容为“最印象派的画家”,他是富裕的英国商⼈的⼉⼦,在巴黎长⼤,是⼀位对⼥性⾮常亲切的绅⼠。

他还有两位伙伴,⼀位是⽀撑着印象派黎明期的巴齐耶,他出⽣于富裕的家庭,舍弃医⽣这个职业选择成为⼀名画家,他重视友情,是⼤家认为最值得依靠的对象。

另⼀位是后来创作出各种系列作品的⼤师莫奈,他⽤那种不输给任何⼈⼜带着⼀点骄傲的热情吸引了许多伙伴,并且成为这个团体的领头⼈。

他们希望更忠于⾃然,能捕捉到变幻的光线与⾊彩,于是离开了画室,打破了作画的常规,这多亏了刚问世的放进铅管的颜料助了他们⼀臂之⼒。

他们偶尔会在同样的地⽅⼀起作画,雷诺阿所画的《青蛙塘》,整幅画是以快速的笔触画出来的,⼈们⾝上的礼服画得很细致,照到阳光的部分加上了⽩⾊,阴影部分则是⽤掺杂了灰的⾊彩来呈现,⽤粗犷的线条画出⽔⾯的反射和⼩船,⽤单纯的颜⾊重叠来呈现照射在背景树⽊上的光线强弱,雷诺阿把重点放在⼈物上,毫⽆遗漏地表现出假⽇的多姿多彩。

莫奈和雷诺阿曾经为了节省房租,⼀起租屋共同居住过,因为没钱当时能吃的只有⽤暖炉煮的⾖⼦。

即便如此,雷诺阿⽇后回想起来,却觉得那是最快乐的⼀段时光。

雷诺阿也因为室外创作⽽产⽣恋情,吸引他的是在枫丹⽩露认识的丽莎。

雷诺阿当时很热衷于在室外画⼈物,⽽丽莎为了雷诺阿的创作,多次在室外担任他的模特。

他们在巴黎的时候都是在丁⾹园咖啡馆交流,他们⼏乎每天都会来这⾥讨论艺术直到深夜。

后来还有新的伙伴加⼊,就是来⾃加勒⽐海的毕沙罗。

印象派梳理

印象派梳理

印象派梳理
印象派是 19 世纪末期欧洲现代绘画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特点是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表现,追求捕捉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以下是对印象派的简单梳理:
1. 起源与发展:印象派起源于 19 世纪 60 年代的法国,当时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开始反对传统的学院派绘画,主张在户外自然光下进行创作,以捕捉瞬间的光影效果。

2. 代表艺术家:印象派的主要代表艺术家包括克劳德·莫奈、爱德华·马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阿尔弗雷德·西斯莱等。

他们的作品以生动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著称。

3. 绘画特点:印象派绘画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捕捉,追求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画家们通常使用短促而明显的笔触,以营造出光线的闪烁和动感。

4. 影响与传承:印象派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后来的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

同时,印象派的艺术观念也对摄影、设计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印象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观念,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看法,也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印象派梳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印象派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艺术书籍、参观艺术展览或深入研究具体的艺术家和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
姓名:李城学号:14610114
专业班级: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班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一.印象派绘画的起源
印象派绘画(英文: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最早于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

说到印象派,流传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一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而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也就随之诞生。

二.印象派绘画的发展
19世纪的中后期正值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强大的物质条件的支撑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日渐解放,越来越崇尚个性的张扬。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印象派绘画也就开启了它的发展之路。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

这些画家们虽性格和天赋各异,价值观念和倾向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
过。

所以他们也就欣然接受了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

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村就是现在巴黎的卫星城之一的枫丹白露镇。

“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们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于是画家们就经常联手举办“官方沙龙”落选作品展,依托当时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带来的人性与思想的变革,这些画家凭借娴熟的绘画技艺、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印象派绘画作品也就逐渐的被当时社会所认同,影响力与知名度与日俱增,印象派也不断发展壮大。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

画家们通常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而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

笔法较粗犷,作品欠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

随着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壮大,绘画过程中日益重视光与色的运用。

越来越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并附之于画布之上,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更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三.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历程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印象派大师用他们敏锐的眼睛捕捉世间万象,描绘社会生活, 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启了认识印象派以及它所处时代
的通道。

印象派这扇窗口提供了多种观察方式和思维方法,最终造就了多种艺术形式和流派的大发展,同时,它所带来的历史价值也是人类历史至今其它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印象派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世界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使人类的美学思想更加自由、形式更加多元、表现更加开放,并促使欧洲绘画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绘画表现语言,从而启蒙了以后波澜壮阔的现代艺术运动。

四.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印象派
[2] 孙静.论法国印象派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价值.[EB/OL]. /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2010-08-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