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东省深圳市五校联考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VIP专享】2015届高三五校联考第一次调研测试

【VIP专享】2015届高三五校联考第一次调研测试

C.蒸发

N
原子:
8 7
N
蓝色 钴玻璃
D.焰色反应
6.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 Fe2O3 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 X 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NaAlO2 + CO2 + 2H2O=Al(OH)3↓ + NaHCO3 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8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0.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含有的—OH 数目为 0.1NA C.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NA D.2.24 L NO 与 1.12 L O2 充分反应所得气体中分子数目为 0.1NA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Cl3 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NH3·H2O=AlO2—+4NH4++2H2O B.Ag 与稀硝酸反应 : Ag+4H++ NO3-=Ag++NO↑ + 2H2O C.向 NH4HCO3 溶液中滴入过量 NaOH 溶液:HCO3-+ OH- =CO32- + H2O D.将 NaHSO4 与 Ba(OH)2 溶液混合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9.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与 X 同主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弱 10.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ΔH1=+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ΔH2=-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 的燃烧热 ΔH=-192.9 kJ·mol-1 B.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ΔH2=E1-E3 C.H2 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故 CH3OH 转变成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 小题,每小题4 分,共6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19世纪德国M.J.Schleiden和T.Schwann等科学家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④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⑤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⑥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C.③⑤D.②④⑥2.如图甲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图乙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H、CB.若图乙表示细胞干重,则A化合物是蛋白质C.若图乙表示细胞鲜重,则A化合物在细胞内主要存在于细胞液中D.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3.如图表示细胞某些结构的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甲、乙、丙表示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是真核细胞,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B.鉴定甲、乙、丙三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分别是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和二苯胺试剂C.乙和丙是生物大分子,细胞内合成乙的场所是核糖体,合成丙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D.Ⅰ功能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乙的种类,Ⅱ是丙的主要载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其形态会发生周期性变化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消耗能量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温度不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5.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需先对细胞进行盐酸水解,然后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分别给涂片进行染色B.选用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较易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图像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快的速率。

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1

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1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聚酯纤维、棉花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在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最后变成了单糖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D.明矾和漂白粉处理自来水,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g重水(2H2O)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 AB.常温常压下,7.1g 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C﹣Cl键数为0.4N AD. 1 mol•L﹣1FeCl3溶液含有的Cl﹣数为3N A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KSCN可用来检验Fe3+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B 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可提高水解反应速率C H2O2有氧化性双氧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Al(OH)3可溶于过量浓氨水中A. A B. B C. C D. D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CO2:CaCO3+2H+=CO2↑+Ca2++H2OB.稀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C. 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1O﹣+SO2+H2O=HClO+HSO3﹣D.铜溶于FeCl3溶液中:Cu+2Fe3+=2Fe2++Cu2+5.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M同主族,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与X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B. Y2X和Y2X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D.离子半径r:r(X2﹣)>r(Y+)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高温水蒸气通过炽热的铁粉,铁粉变红色B.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H2SO4,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C.将市售食盐溶于水,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色,说明不是加碘盐D. Cu的金属活泼性比Fe弱,故水库铁闸门上接装铜块可减缓铁腐蚀7.关于常温下0.1mol•L﹣1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3mol•L﹣1B.该溶液的pH<13C.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c(CH3COO﹣)>c(OH﹣)>c(H+)D.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Cl﹣)+c(Na+)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 NH4Cl受热不分解B ②中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C ③加热洗气瓶中溶液褪色生成了乙烯D ④通电 A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锌的金属性比铜强A. A B. B C. C D. 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4分)9.工业上合成有机物Ⅲ(=CHCOOCH2CH3)的路线如下:(1)有机物Ⅰ的分子式为,所含官能团名称为.(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反应②中无机试剂和催化剂为.(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4)有机物Ⅳ发生消去反应可得Ⅰ,也能通过两步氧化得丙二酸,则Ⅳ的结构简式为.(5)已知(R表示烃基):醛和酯也能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则苯甲醛与发生反应,可直接合成有机物Ⅲ.10.工业上用NH3和CO2反应合成尿素:2NH3(g)+CO2(g)⇌CO(NH2)2(g)+H2O(g)△H1=﹣536.1kJ•mol﹣1(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方法能同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尿素产率的是.A.通入氦气 B.缩小体积C.加入催化剂 D.除去体系中的水蒸气(3)尿素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CO(NH2)2(g)与尾气中NO反应生成CO2、N2、H2O(g)排出.又知:4NH3(g)+6NO(g)=5N2(g)+6H2O(g)△H2=﹣1806.4kJ•mol﹣1写出CO(NH2)2(g)与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某小组模拟工业合成尿素,探究起始反应物的氨碳比[n]对尿素合成的影响.在恒温下1L容器中,将总物质的量为3mol的NH3和CO2以不同的氨碳比进行反应,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问题:(4)若a、b线分别表示NH3或CO2转化率的变化,其中表示NH3转化率的是(填a或b)线.(5)若a、b线分别表示NH3或CO2转化率的变化,c线表示平衡体系中尿素体积分数的变化,求M点对应的y值(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11.工业上回收利用某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Co、Li等,已知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1)金属M为,操作1为.(2)加入H2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氨水的作用是.(3)充分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已知Li2CO3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见下表.操作2中,蒸发浓缩后必须趁热过滤,其原因是,90℃时Ksp(Li2CO3)的值为.温度/℃ 10 30 60 90浓度/mol・L﹣1 0.21 0.17 0.14 0.10(5)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Li2CO3制取锂,阳极生成两种气体,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2.甲、乙组同学分别做了以下探究实验.(1)甲组探究Cl2与Na2SO3溶液反应,实验装置如下.①请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溶液②Cl2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设计实验,简述实验步骤,证明洗气瓶中的Na2SO3已被氧化.(2)乙组探究乙酸乙酯(沸点77.1℃)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NaOH溶液中的水解速率.取四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在试管外壁贴上体积刻度纸,按下表进行对照实验.在两种不同温度的水浴中加热相同时间后,记录酯层的体积来确定水解反应的速率.试剂实验试管Ⅰ(55℃)试管Ⅱ(55℃)试管Ⅲ(55℃)试管Ⅳ(75℃)乙酸乙酯/mL 1 V1 V2 V31mol•L﹣1NaOH/mL V4 3 0 V5蒸馏水/mL 0 V6 5 2④请完成上表,其中V2= ,V4= ,V5= .⑤实验中,可用饱和食盐水替代蒸馏水,其优点是;但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替代蒸馏水,其原因是.⑥实验中,试管Ⅳ比试管Ⅱ中的酯层减少更快,其原因有:温度高速率快,还可能有.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聚酯纤维、棉花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在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最后变成了单糖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D.明矾和漂白粉处理自来水,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胶体的重要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A.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肥皂;D.明矾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解答:解:A.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 错误;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故B错误;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肥皂和甘油,所以可以用“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故C正确;D.明矾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不具有强氧化性,只能用于除去水的悬浮物,而漂白粉可用于杀菌消毒,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g重水(2H2O)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 AB.常温常压下,7.1g 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C﹣Cl键数为0.4N AD. 1 mol•L﹣1FeCl3溶液含有的Cl﹣数为3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 A.1个重水(2H2O)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B.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C.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D.溶液的体积未知.解答:解:A.1个重水(2H2O)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20g重水(2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 A,故A正确;B.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常温常压下,7.1g 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0.1N A,故B错误;C.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D.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氯离子的个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注意掌握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KSCN可用来检验Fe3+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B 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可提高水解反应速率C H2O2有氧化性双氧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Al(OH)3可溶于过量浓氨水中A. A B. B C. C D. D考点:检验三价铁与二价铁;重要的氧化剂;盐类水解的原理;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分析: A.Fe3+与KSCN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为红色;陈述Ⅰ正确、FeSO4变质,KSCN溶液变为红色,陈述Ⅱ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B.加热可提高水解反应速率,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陈述Ⅰ正确、Ⅱ正确,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没有因果关系;C.酸性高锰酸钾能将双氧水氧化成水,自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是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的体现,这里体现的是双氧水的还原性,陈述Ⅰ正确、Ⅱ正确,无因果关系;D.Al(OH)3不能溶于过量浓氨水中,陈述Ⅱ错误;解答:解:A.Fe3+与KSCN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为红色;陈述Ⅰ正确、FeSO4变质,KSCN溶液变为红色,陈述Ⅱ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故A正确;B.加热可提高水解反应速率,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陈述Ⅰ正确、Ⅱ正确,无因果关系,故B错误;C.酸性高锰酸钾能将双氧水氧化成水,自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是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的体现,这里体现的是双氧水的还原性,陈述Ⅰ正确、Ⅱ正确,无因果关系,故C错误;D.Al(OH)3不能溶于过量浓氨水中,陈述Ⅱ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主要是Fe3+、浓硫酸、二氧化硫、镁等物质性质的应用,Fe3+与KSCN发生络合反应、电解MgCl2饱和溶液的理解是学习重点,题目难度中等.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CO2:CaCO3+2H+=CO2↑+Ca2++H2OB.稀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C. 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1O﹣+SO2+H2O=HClO+HSO3﹣D.铜溶于FeCl3溶液中:Cu+2Fe3+=2Fe2++Cu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 A.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氢根离子;D.铜与铁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解答:解: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Ca2++H2O,故A正确;B.稀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故B正确;C.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次氯酸根离子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磷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2H2O+2SO2═CaSO4↓+SO42﹣+4H++2Cl﹣,故C错误;D.铜溶于FeCl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C为易错点,注意次氯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M同主族,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与X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B. Y2X和Y2X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D.离子半径r:r(X2﹣)>r(Y+)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 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所以其电子层数为2,则X是O元素,X、M同主族且都是短周期元素,所以M是S元素;N原子序数大于M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N是Cl元素;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Y是Na元素,A.M是S元素、X是O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亚硫酸是弱酸;B.Na2O和Na2O2中化学键类型不相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解答:解: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所以其电子层数为2,则X是O元素,X、M同主族且都是短周期元素,所以M是S元素;N原子序数大于M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N是Cl元素;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Y是Na元素,A.M是S元素、X是O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3是弱酸、H2SO4是强酸,故A错误;B.Na2O中只含离子键、Na2O2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相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故B错误;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N>M,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故C错误;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r:r(X2﹣)>r(Y+),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侧重考查原子结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非金属性强弱与其氢化物稳定性的关系,注意过氧化钠中存在的化学键、电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高温水蒸气通过炽热的铁粉,铁粉变红色B.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H2SO4,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C.将市售食盐溶于水,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色,说明不是加碘盐D. Cu的金属活泼性比Fe弱,故水库铁闸门上接装铜块可减缓铁腐蚀考点:铁的化学性质;胶体的重要性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碘与人体健康.分析: A.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B.胶体中滴加稀H2SO4,先发生胶体聚沉,后发生复分解反应;C.淀粉遇碘单质变蓝;D.Cu的金属活泼性比Fe弱,构成的原电池中Fe为负极.解答:解:A.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则将高温水蒸气通过炽热的铁粉,铁粉变黑色,故A错误;B.胶体中滴加稀H2SO4,发生胶体聚沉,则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H2SO4,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C.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而食盐中加碘酸钾,不是碘单质,则淀粉不能检验,故C错误;D.Cu的金属活泼性比Fe弱,构成的原电池中Fe为负极,则水库铁闸门上接装铜块可加快铁腐蚀,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性质与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化学与生活及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注意物质的性质及检验,题目难度不大.7.关于常温下0.1mol•L﹣1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3mol•L﹣1B.该溶液的pH<13C.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c(CH3COO﹣)>c(OH﹣)>c(H+)D.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Cl﹣)+c(Na+)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 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该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解答.解答:解:A.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而促进水电离,所以水电离出来的c (OH﹣)>1.0×10﹣7mol•L﹣1,故A错误;B.CH3COO﹣水解但程度较小,所以该溶液的pH<13,故B正确;C.CH3COO﹣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 ﹣)>c(OH﹣)>c(H+),故C正确;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CH3COOH)+c(CH3COO﹣)=c(Cl﹣)=c(Na+),所以c(CH3COOH)+c(CH3COO﹣)<c(Cl﹣)+c(Na+),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守恒思想分析解答,注意盐类水解程度较小,为易错点.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 NH4Cl受热不分解B ②中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C ③加热洗气瓶中溶液褪色生成了乙烯D ④通电 A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锌的金属性比铜强A. A B. B C. C D. 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 A.分解得到的氨气与HCl又结合为氯化铵;B.氢氧化钠与溴反应,溴苯不与水互溶,且密度大于水;C.挥发出的乙醇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A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铜离子氧化性比锌离子氧化性强,通电时A极有Cu析出.解答: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与HCl,受冷后氨气与HCl又结合为氯化铵,故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故A错误;B.氢氧化钠与溴反应,溴苯不与水互溶,且密度大于水,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液体颜色变浅,可以用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故B正确;C.挥发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A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通电时,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有Cu析出,铜离子氧化性比锌离子氧化性强,说明Zn的金属性比Cu强,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C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考虑乙烯,而忽略挥发出的乙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4分)9.工业上合成有机物Ⅲ(=CHCOOCH2CH3)的路线如下:(1)有机物Ⅰ的分子式为C3H4O2,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羧基.(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反应②中无机试剂和催化剂为液溴、铁粉.(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4)有机物Ⅳ发生消去反应可得Ⅰ,也能通过两步氧化得丙二酸,则Ⅳ的结构简式为.(5)已知(R表示烃基):醛和酯也能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则苯甲醛与CH3COOCH2CH3发生反应,可直接合成有机物Ⅲ.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1)根据Ⅰ的结构简式可写出分子式并判断出官能团;(2)反应①是Ⅰ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②苯的卤代反应,要在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3)反应③为物质Ⅱ与溴苯反应生成Ⅲ,比较Ⅲ和溴苯的结构可知Ⅱ为CH2=CHCOOCH2CH3,据此可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4)Ⅳ发生消去反应可得Ⅰ,也能通过两步氧化得丙二酸,说明Ⅳ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且羟基连在碳链边上;(5)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羰基的α氢可与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发生加成,对比苯甲醛和物质Ⅲ的结构可推断某酯的结构;解答:解:(1)根据Ⅰ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3H4O2,其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故答案为:C3H4O2;碳碳双键、羧基;(2)反应①是Ⅰ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的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反应②苯的卤代反应,要在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液溴、铁粉;(3)反应③为物质Ⅱ与溴苯反应生成Ⅲ,比较Ⅲ和溴苯的结构可知Ⅱ为CH2=CHCOOCH2CH3,所以反应③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Ⅳ发生消去反应可得Ⅰ,也能通过两步氧化得丙二酸,说明Ⅳ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且羟基连在碳链边上,所以Ⅳ为,故答案为:;(5)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羰基的α氢可与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发生加成,对比苯甲醛和物质Ⅲ的结构可推断某酯的结构为CH3COOCH2CH3,故答案为:CH3COOCH2CH3;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需要对给予的信息进行利用,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热点题型,注意第(5)问中的信息的理解,题目难度中等.10.工业上用NH3和CO2反应合成尿素:2NH3(g)+CO2(g)⇌CO(NH2)2(g)+H2O(g)△H1=﹣536.1kJ•mol﹣1(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方法能同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尿素产率的是 B .A.通入氦气 B.缩小体积C.加入催化剂 D.除去体系中的水蒸气(3)尿素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CO(NH2)2(g)与尾气中NO反应生成CO2、N2、H2O(g)排出.又知:4NH3(g)+6NO(g)=5N2(g)+6H2O(g)△H2=﹣1806.4kJ•mol﹣1写出CO(NH2)2(g)与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O(NH2)2(g)+6NO(g)=2CO2(g)+5N2(g)+4H2O(g)△H=﹣734.2kJ/mol .某小组模拟工业合成尿素,探究起始反应物的氨碳比[n]对尿素合成的影响.在恒温下1L容器中,将总物质的量为3mol的NH3和CO2以不同的氨碳比进行反应,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问题:(4)若a、b线分别表示NH3或CO2转化率的变化,其中表示NH3转化率的是 b (填a或b)线.(5)若a、b线分别表示NH3或CO2转化率的变化,c线表示平衡体系中尿素体积分数的变化,求M点对应的y值(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1)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2)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尿素产率应是平衡正向进行;(3)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4)反应物的转化率变化,随氨碳比增大,氨气的转化率减小,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5)由图可知,此时氨气的转化率为80%2NH3(g)+CO2(g)=CO(NH2)2(g)+H2O(g)起始浓度(mol.L﹣1) 2 1 0 0变化浓度(ol.L﹣1) 1.6 0.8 0.8 0.8平衡浓度(mol.L﹣1) 0.4 0.2 0.8 0.8据此计算体积分数.解答:解:(1)2NH3(g)+CO2(g)⇌CO(NH2)2(g)+H2O(g)△H1=﹣536.1kJ•mol﹣1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答案为:;减小;(2)2NH3(g)+CO2(g)⇌CO(NH2)2(g)+H2O(g)△H1=﹣536.1kJ•mol﹣1,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A.通入氦气,恒温恒容容器中,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变,故A不符合;B.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尿素产率增大,故B符合;C.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故C不符合;D.除去体系中的水蒸气,平衡正向进行,尿素产率增大,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符合;故答案为:B;(3)①2NH3(g)+CO2(g)⇌CO(NH2)2(g)+H2O(g)△H1=﹣536.1kJ•mol﹣1,②4NH3(g)+6NO(g)=5N2(g)+6H2O(g)△H2=﹣1806.4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②﹣①×2得到CO(NH2)2(g)与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O(NH2)2(g)+6NO(g)=2CO2(g)+5N2(g)+4H2O(g)△H=﹣734.2 kJ/mol;故答案为:2CO(NH2)2(g)+6NO(g)=2CO2(g)+5N2(g)+4H2O(g)△H=﹣734.2 kJ/mol;(4)反应物的转化率变化,随氨碳比增大,氨气的转化率减小,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增大的是氨气的量,提高了二氧化碳转化率,氨气转化率减小,其中表示NH3转化率的是b;故答案为:b;(5)由图可知,此时氨气的转化率为80%2NH3(g)+CO2(g)=CO(NH2)2(g)+H2O(g)起始浓度(mol.L﹣1) 2 1 0 0变化浓度(ol.L﹣1) 1.6 0.8 0.8 0.8平衡浓度(mol.L﹣1) 0.4 0.2 0.8 0.8平衡CO(NH2)2的体积分数=×100%=36.4%;y=36.4;答:y值为36.4.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计算、图象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1.工业上回收利用某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Co、Li等,已知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1)金属M为Cu ,操作1为过滤.(2)加入H2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Fe2++H2O2+2H+=2Fe3++2H2O ,加入氨水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3)充分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CoC2O4・2H2O+3O22Co2O3+8H2O+8CO2.(4)已知Li2CO3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见下表.操作2中,蒸发浓缩后必须趁热过滤,其原因是减少Li2CO3的溶解损失,90℃时Ksp(Li2CO3)的值为 4.0×10﹣3.温度/℃ 10 30 60 90浓度/mol・L﹣1 0.21 0.17 0.14 0.10(5)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Li2CO3制取锂,阳极生成两种气体,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32﹣﹣4e﹣=O2↑+CO2↑.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Co、Li等,已知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加入盐酸过滤得到金属M为不与盐酸反应的铜,浸出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通过操作Ⅰ过滤得到溶液A中加入草酸铵溶液沉淀钴离子过滤得到溶液B主要是锂离子的溶液,加入碳酸钠沉淀锂离子,过滤得到碳酸锂;结晶析出CoC2O4•2H2O足量空气煅烧得到氧化钴,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Co、Li等,已知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加入盐酸过滤得到金属M为不与盐酸反应的铜,浸出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通过操作Ⅰ过滤得到溶液A中加入草酸铵溶液沉淀钴离子过滤得到溶液B主要是锂离子的溶液,加入碳酸钠沉淀锂离子,过滤得到碳酸锂;结晶析出CoC2O4•2H2O足量空气煅烧得到氧化钴,(1)上述分析判断金属M为Cu,操作Ⅰ为过滤操作故答案为:Cu;过滤;(2)加入H2O2的作用是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加入氨水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试卷总分40分一、提示: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分)(2015•深圳一模)下列物质中,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Fe(NO3)2B.Al2(SO4)3C.Al(NO3)2D.Al2O3【考点】CH333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l(NO3)2。

【解答】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难度不是很大,属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地壳中含有前五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2.(1.5分)(2015•深圳一模)将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aCl2、Na2CO3B.K2SO4、BaCl2 C.CuSO4、HCl D.NaCl、KOH【考点】CH315 离子的检验及共存【难易度】容易题【分析】A、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C、硫酸铜和盐酸不反应,但溶液中铜离子显蓝色,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D.氯化钠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溶液中也无有色离子,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解答】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的检验与共存的问题,难度不是很大,属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要想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有两点要求:一是物质间相互不反应,二是溶液中不含有有色离子。

3.(1.5分)(2015•深圳一模)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可能为下列四种物质中的()A.铜B.碳酸铜C.氧化铜D.氢氧化铜【考点】CH114 物质的鉴别、推断;CH242 常见金属的用途和性质;CH251 酸的性质和用途【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根据流程图可知甲应该为氧化物且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甲应该为金属氧化物,经验证选项C正确。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 5 Mn 55 Sn 119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铁粉和生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还原剂B.SO2 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添加剂C.食盐可用作食品调味剂和防腐剂D.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H2O2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 AB.0.1 mol H2 和0.1 mol I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C.22.4 L(标准状况)Cl2 与N a2SO3 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 A D.pH=1的稀硫酸中,含有H+总数为0.1 N A9.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该有机物含有6 mol 碳碳双键B.1 mol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可生成9 mol H2O+C.1 mol 该有机物可电离生成2 mol HD.1 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6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10.垃圾假单胞菌株能够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分泌物质产生电能,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由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B .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 p H 变小C .若 1 mol O 2 参与电极反应,有 4 mol H +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室D .负极电极反应为:H 2PCA + 2e -=PCA + 2H +11.短周期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7。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X 、Y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 同,Z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且 Z 能与 X 形成多种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 >Z>X>W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非金属性:Z <WD .Y 的某种氧化物能与 W 的氧化物相互反应得到单质 X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13.25℃时,H2CO 3 的 K al =4.2×10-7,K a2=5.6×10-11。

【2015广东五校联考】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广东五校联考】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2015广东五校联考理综化学(2014年12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Fe—56 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11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7.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明矾与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这两者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B.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的富脂食物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里放生石灰C.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Cl2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B.SiO2具有高沸点,可用作制备光导纤维C.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D.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潜水艇内的供氧剂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H4+、Cl-、Na+、SO42-B.Na+、Ba2+、OH-、SO42-C.Ca2+、H+、S2-、ClO-D.H+、Cl-、Fe2+、NO3-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L NH3中含氮原子数为n AB.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1 L 0.1mol·L-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小于0.1n AD.1 mol O2和2 mol S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等于2n A11.X、Y、Z、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X、W的质子数之和为21,由此可知B.Y的氢化物(H2Y)不稳定,100℃以上即可分解C.W的非金属性比Y的非金属性弱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装置甲可防止铁钉生锈②装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③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④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⑤装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A.①⑤B.②④C.③④D.③⑤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深圳市2015届高三年级五校联考综合测试

深圳市2015届高三年级五校联考综合测试

深圳市20XX届高三年级五校联考综合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12、《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从中得出的最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C.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家庭手工业发展13、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这位思想家是()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A.老子B.李贽C.朱熹D.王阳明14、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由此可知当时()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A.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得以强化B.君权不断被削弱,相权得以强化C.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D.相权对君权有制约作用15、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16、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A.《时务报》B.《国闻报》C.《申报》D.《民报》17、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18、据《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导致表中1990年--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广东省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市实验中学、桂山中学、中山二中、龙山中学、中山华附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校联考高 三 化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共14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Ⅱ卷共5小题,需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Ag:108 Cl:35.5Cu:64 Ca:40 Ba:137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稀土元素又称“二十一世纪黄金”,16869Tm 、69169Tm 和69172Tm 属于稀土元素,铥(Tm )可用来指导不需要电源的手提式X 射线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6869Tm 和69169Tm 互为同位素 B .69169Tm 和69172Tm 是不同的核素 C .16869Tm 和69172Tm 的中子数相差4 D .69169Tm 和69172Tm 的电子数相差3 2、下列化学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工业上由硅的氧化物制备硅单质B .生活中使用明矾净水,除去水中悬浮的微小颗粒C .漂白粉用作疫区的环境消毒D .过氧化钠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3、三氟化氮(NF 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3NF 3+5H 2O===2NO +HNO 3+9HF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F 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 .若生成0.2 mol HNO 3,则转移0.2 mol 电子D .NF 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无色气体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g 重水(D 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B .22.4LCl 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共转移N A 个电子C.1L 1mol·L-1 NaF溶液中Fˉ的数目小于N AD.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5、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五校联考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生活中处处是化学,我们可以用化学的视角去解决、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的废水可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有利于淡水养殖B.做衣服的棉、麻和丝的成分均为纤维素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D.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周边的人应该朝顺风方向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2.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a2+、Na+、Cl﹣、OH﹣B.Fe2+、H+、SO42﹣、NO3﹣C.Na+、Mg2+、Cl﹣、CO32﹣D.K+、Fe3+、NO3﹣、SCN﹣3.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A.Mg(NO3)2、NO2、O2B.MgO、NO2、O2C.Mg3N2、O2D.MgO、NO2、N24.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3的H2SO4溶液中:c(H+)=10﹣3mol•L﹣1B.呈中性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C.在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D.氯化铵溶液中:c(Cl﹣)>c(NH4+)>c(OH﹣)>c(H+)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Al27)( )A.18g 2H2O含有10N A个电子B.1mol苯含有6N A个C﹣H键C.常温常压下,22.4L NH3约含有N A个NH3分子D.27g铝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1.5N A个SO2分子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7.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8.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 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WC.Y的单质比W的单质沸点高D.原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是:Z>X>Y>W>Q二、填空题(共4小题)9.(16分)(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热.合成原理是:(1)水杨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有关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1mol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2)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3)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能与__________molNaOH 反应.(4)虚框中为提纯,是为了除去该反应的副产物:水杨酸、乙酰水杨酸水杨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等,请写出乙酰水杨酸粗品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酰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Ⅰ.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Ⅱ.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溴取代物Ⅲ.能发生银镜反应Ⅳ.1mol该化合物能分别与1molNaOH和2mol金属钠反应(6)也能与乙酸酐发生类似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不写条件:__________.10.(16分)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1)假如某醋酸溶液中c(CH3COOH)=0.10mol/L,c(H+)=1.3×10﹣3mol/L,则此时c(CH3COO ﹣)约为__________ mol/L;计算此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注:c平衡(CH3COOH)≈0.10mol/L,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2)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观察镁条消失的时间)的影响,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mol•L﹣1与0.40mol•L﹣1的HCl溶液、0.20mol•L﹣1与0.40mol•L﹣1的CH3COOH溶液、4条镁条(形状、大小、质量相同)、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K和308K.①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②若①中实验a镁条消失的时间是20s,则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下图.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1/2,请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b”、“实验d”的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请注意必要的标注.(3)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镁的性质、用途等回答下列问题:已知:①Mg(s)+2H2O(g)═Mg(OH)2(s)+H2(g)△H1=﹣441kJ•mol﹣1②H2O(g)═H2(g)+O2(g)△H2=+242kJ•mol﹣1③Mg(s)+O2(g)═MgO(s)△H3=﹣602kJ•mol﹣1.则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11.(16分)铝是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工业上主要用铝土矿(主要成分含氧化铝、氧化铁)来制取铝,其常见的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溶液C中阴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2)操作Ⅰ是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3)写出①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4)Al(OH)3沉淀必须进行洗涤才能通过操作Ⅳ获得纯净Al2O3,操作Ⅳ是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简述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5)生产过程中,除水、CaO和CO2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6)电解Al2O3制取金属Al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12.(16分)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利用废铁屑可制备无水氯化铁,实验室制备氯化铁的装置如图:(已知:废铁屑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1)实验制备操作步骤如下:Ⅰ.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填“K1”或“K2”),关闭弹簧夹__________(填“K1”或“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Ⅱ.当__________时,关闭弹簧夹K1,打开弹簧夹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Ⅲ.将烧杯中溶液经过__________操作后得到FeCl3•6H2O晶体.Ⅳ.最后将FeCl3•6H2O晶体制成无水氯化铁.(2)当盐酸与A中废铁屑接触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3)写出H2O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4)铁制品易生锈,采用电化学防腐的方式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请利用石墨为辅助电极材料,完成铁制品防腐示意图2,并做相应标注.化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生活中处处是化学,我们可以用化学的视角去解决、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的废水可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有利于淡水养殖B.做衣服的棉、麻和丝的成分均为纤维素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D.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周边的人应该朝顺风方向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根据生活污水中含有有害的物质进行解答;B、根据丝为蛋白质进行解答;C、根据有毒气体的转化进行分析;D、根据氯气的密度和毒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含氮、磷的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故A错误;B.丝的成分为蛋白质,故B错误;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故C正确;D.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向地势的地方流动,故氯气周边的人应该朝逆风方向或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正确把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不大.2.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a2+、Na+、Cl﹣、OH﹣B.Fe2+、H+、SO42﹣、NO3﹣C.Na+、Mg2+、Cl﹣、CO32﹣D.K+、Fe3+、NO3﹣、SCN﹣【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Ba2+、Na+、Cl﹣、OH﹣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C.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D.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解答】解:A.Ba2+、Na+、Cl﹣、OH﹣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NO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Mg2+、CO32﹣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Fe3+、SCN﹣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3.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A.Mg(NO3)2、NO2、O2B.MgO、NO2、O2C.Mg3N2、O2D.MgO、NO2、N2【考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专题】氮族元素.【分析】A、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硝酸镁部分分解;B、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C、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可以符合电子守恒;D、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降相同,结合电子守恒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硝酸镁部分分解,阴极电子守恒可知,不可能只生成NO2和O2两种物质,不可能为Mg(NO3)2、NO2、O2,故A不符合;B、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可以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故B不符合;C、氮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变化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化合价﹣2价变化为0价,可以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故C不符合;D、由于产物中化合价只有降低情况,没有升高,不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的分析判断,主要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4.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3的H2SO4溶液中:c(H+)=10﹣3mol•L﹣1B.呈中性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C.在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D.氯化铵溶液中:c(Cl﹣)>c(NH4+)>c(OH﹣)>c(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c(H+)=10﹣pH;B.溶液呈中性,则c(OH﹣)=c(H+),再根据电荷守恒判断c(Na+)、c(CH3COO﹣)相对大小;C.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D.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解答】解:A.c(H+)=10﹣pH=10﹣3mol•L﹣1,故A正确;B.溶液呈中性,则c(OH﹣)=c(H+),再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故B 错误;C.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Na+)=2[c(CO32﹣)+c(HCO3﹣)+c(HCO3)],故C错误;2D.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NH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涉及pH的计算、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结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Al27)( )A.18g 2H2O含有10N A个电子B.1mol苯含有6N A个C﹣H键C.常温常压下,22.4L NH3约含有N A个NH3分子D.27g铝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1.5N A个SO2分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该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B.1mol苯中含有6mol碳氢键;C.常温常压下Vm≠22.4L/mol;D.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解答】解:A.根据n=,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含有9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9N A,故A错误;B.1mol苯中含有6mol碳氢键,即6N A个C﹣H键,故B正确;C.常温常压下Vm≠22.4L/mol,故22.4L NH3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C错误;D.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继续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次氯酸有漂白性;B.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SO42﹣可以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D.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解答】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故A错误;B.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先除去乙醇,故B错误;C.加入足量盐酸,没有沉淀生成,说明不是银离子,没有气体产生,说明不是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再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D.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检验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根据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的反应热及其氧化物的熔点分析;B、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具有选择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C、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成分都要低.【解答】解:A、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使环境稳定达到着火点以下,阻止了燃料的燃烧;且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MgO、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阻燃效果更佳,可以作阻燃剂,故A正确;B、SO2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还原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不是漂白性,故B错误;C、AlCl3的熔融态不导电,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不能产生离子,故C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成分都要低,所以硬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低,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8.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 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WC.Y的单质比W的单质沸点高D.原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是:Z>X>Y>W>Q【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W是S元素、Y是O元素、X 是C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Y,Z为Na、Mg或Al元素,Q原子序数大于W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Q是Cl元素,再结合原子结构、物质性质解答.【解答】解: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W是S元素、Y是O元素、X是C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Y,Z为Na、Mg或Al元素,Q原子序数大于W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Q是Cl元素,A.Z为Na、Mg或Al元素,Q为Cl元素,Z与Q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镁或氯化铝,氯化镁和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氯化铝水溶液呈酸性,所以Z和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故A正确;B.非金属性Y>W,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故B正确;C.Y单质为气体、W单质为固体,Y单质中分子之间作用力小于W,所以Y单质的熔点小于W,故C错误;D.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W>Q>X>Y,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即可解答,同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注意Z符合条件的元素,为易错点.二、填空题(共4小题)9.(16分)(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热.合成原理是:(1)水杨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羧基,有关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D.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1mol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2)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3)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C9H8O4,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4)虚框中为提纯,是为了除去该反应的副产物:水杨酸、乙酰水杨酸水杨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等,请写出乙酰水杨酸粗品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酰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Ⅰ.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Ⅱ.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溴取代物Ⅲ.能发生银镜反应Ⅳ.1mol该化合物能分别与1molNaOH和2mol金属钠反应(6)也能与乙酸酐发生类似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不写条件:.【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水杨酸中含酚﹣OH、﹣COOH,结合酚及羧酸的性质分析;(2)由合成反应可知,酚﹣OH上的H被取代;(3)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乙酰水杨酸中﹣COOH、﹣COOC﹣及﹣COOC﹣水解生成的酚﹣OH均与NaOH反应;(4)乙酰水杨酸粗品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COOH与碳酸钠反应;(5)乙酰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符合:Ⅰ.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则含酚﹣OH;Ⅱ.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溴取代物,则苯环上只有1种H;Ⅲ.能发生银镜反应,含﹣CHO;Ⅳ.1mol该化合物能分别与1molNaOH和2mol金属钠反应,则含1个酚﹣OH,1个醇﹣OH;(6)也能与乙酸酐发生类似反应,为取代反应.【解答】解:(1)水杨酸中含酚﹣OH、﹣COOH,名称分别为羟基、羧基,则A.含酚﹣OH,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故A正确;B.含﹣OH、﹣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C.含酚﹣OH,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只有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羟基、羧基;AD;(2)由合成反应可知,酚﹣OH上的H被取代,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3)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9H8O4,乙酰水杨酸中﹣COOH、﹣COOC﹣及﹣COOC﹣水解生成的酚﹣OH均与NaOH反应,则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故答案为:C9H8O4;3;(4)乙酰水杨酸粗品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COOH与碳酸钠反应,反应为,故答案为:;(5)乙酰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符合:Ⅰ.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则含酚﹣OH;Ⅱ.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溴取代物,则苯环上只有1种H;Ⅲ.能发生银镜反应,含﹣CHO;Ⅳ.1mol该化合物能分别与1molNaOH和2mol金属钠反应,则含1个酚﹣OH,1个醇﹣OH,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也能与乙酸酐发生类似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推断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0.(16分)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1)假如某醋酸溶液中c(CH3COOH)=0.10mol/L,c(H+)=1.3×10﹣3mol/L,则此时c(CH3COO ﹣)约为1.3×10﹣3 mol/L;计算此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注:c平衡(CH3COOH)≈0.10mol/L,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2)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观察镁条消失的时间)的影响,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mol•L﹣1与0.40mol•L﹣1的HCl溶液、0.20mol•L﹣1与0.40mol•L﹣1的CH3COOH溶液、4条镁条(形状、大小、质量相同)、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K和308K.①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②若①中实验a镁条消失的时间是20s,则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下图.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1/2,请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b”、“实验d”的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请注意必要的标注.(3)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镁的性质、用途等回答下列问题:已知:①Mg(s)+2H2O(g)═Mg(OH)2(s)+H2(g)△H1=﹣441kJ•mol﹣1②H2O(g)═H2(g)+O2(g)△H2=+242kJ•mol﹣1③Mg(s)+O2(g)═MgO(s)△H3=﹣602kJ•mol﹣1.则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Mg(OH)2(s)═MgO(s)+H2O(g)△H=+81kJ•mol ﹣1.【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热化学方程式;比较强弱电解质的实验.【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1)醋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溶液中c(H+)≈c(CH3COO﹣),电离平衡常数K=;(2)①根据实验的不同点确定其实验目的;②Ⅲ.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则d 实验温度是298K、醋酸浓度为0.20mol/L,实验b、d温度不同,盐酸和醋酸浓度相等,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1/2,则实验b中反应速率是该图象中反应速率的2倍,d是反应速率是该图象中反应速率的;(3)根据盖斯定律进行书写.【解答】解:(1)醋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溶液中c(H+)≈c (CH3COO﹣)=1.3×10﹣3 mol/L,电离平衡常数K==mol/L=1.7×10﹣5mol/L,答:c(CH3COO﹣)为1.3×10﹣3;其电离平衡常数为1.7×10﹣5mol/L;(2)①Ⅰ.实验a和b的不同点是温度,所以其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a和c的不同点是浓度,所以其目的是探究浓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浓度②Ⅲ.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则d 实验温度是298K、醋酸浓度为0.20mol/L,实验b、d温度不同,盐酸和醋酸浓度相等,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则其反应时间是原来的2倍,则实验b中反应速率是该图象中反应速率的倍,d 是反应速率是该图象中反应速率的,其反应时间是原来的2倍,所以其图象为,故答案为:;(3)①Mg(s)+2H2O(g)═Mg(OH)2(s)+H2(g)△H1=﹣441kJ•mol﹣1②H2O(g)═H2(g)+O2(g)△H2=+242kJ•mol﹣1③Mg(s)+O2(g)═MgO(s)△H3=﹣602kJ•mol﹣1.将方程式③+②﹣①得Mg(OH)2(s)═MgO(s)+H2O(g)△H=+81 kJ•mol﹣1,故答案为:Mg(OH)2(s)═MgO(s)+H2O(g)△H=+81 kJ•mol﹣1.【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盖斯定律等知识点,知道弱电解质电离时其处理方法,会根据实验不同点确定实验目的,难点是绘画图象,题目难度中等.11.(16分)铝是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工业上主要用铝土矿(主要成分含氧化铝、氧化铁)来制取铝,其常见的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B的化学式为Fe2O3,溶液C中阴离子主要是AlO2﹣和OH.(2)操作Ⅰ是过滤(填操作名称)(3)写出①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4)Al(OH)3沉淀必须进行洗涤才能通过操作Ⅳ获得纯净Al2O3,操作Ⅳ是灼烧(填操作名称),简述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向过滤器中加水至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5)生产过程中,除水、CaO和CO2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aOH(填化学式).(6)电解Al2O3制取金属Al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铝土矿(主要成分含氧化铝、氧化铁)加入氢氧化钠,氧化铁不和碱反应,氧化铝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过滤后得到的沉淀B为氧化铁,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溶液;灼烧氢氧化铝得到氧化铝和水,电解氧化铝得到铝和氧气;碳酸钠溶液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用来碱浸;灼烧碳酸钙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循环使用.(1)铝土矿中含氧化铁,氧化铁不和碱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E)和氢氧化钠;(2)不溶物和溶液分开采取过滤的方法;(3)铝土矿中含有氧化铝,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4)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得到氧化铝;洗涤沉淀,可在过滤器中加入水至淹没沉淀,等水过滤后,重复操作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