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测量步骤和方法

道路施工测量步骤和方法
道路施工测量步骤和方法

道路施工测量步骤和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也日益发达,这对道路的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由于道路占地面积有限,做好施工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着城市的规划和道路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人们的交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道路;施工:测量

1 道路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1 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

道路工程施工图主要有线路平面图、纵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图和附属构筑物图等。通过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掌握线路的中线位置和各种附属构筑物的位置等,来拟定施测方案和求出有关施测数据及其相互关系。对有关尺寸应认真校核,以便做好放线工作。在勘测施工现场时,除了了解工程及施工现场的一般情况和校测控制点、中线桩位置外,还应特别注意做好现有地下管线的复查工作,以免施工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 恢复或加密导线点、水准点

路线经过勘测设计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施工,某些导线点或水准点可能丢失。对丢失的导线点或水准点要进行补测恢复或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1.3 恢复中线

以控制点为依据,恢复丢失的交点、转点及中桩点的桩位。恢复中线所采用的方法与路线中线测量的方法基本相同,常采用极坐标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

1.4 横断面的检查和补测

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校对横断面、发现错误或怀疑时,应进行复测。其目的一是复核填、挖工程量;二是复核设置构造物处地形是否与设计相符。

2 测量仪器的检验、校核

道路施工流动性较大,野外作业时间较长,加上运输的震动和保管不当,所用仪器就容易出现各种故障,而有些测量人员对仪器只知使用,不知检、校。容易使测量结果产生差错。有的恢复定线后.以此中线方向修筑路基,结果与同一线路上的桥涵轴线方向不相符合,造成返工浪费。产生这种原因,从仪器方面来说,主要是由于后视交点或转点,然后纵转望远镜前视放线时,经纬仪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除了检、校视准轴误差外,一定要采取正、倒镜分中法进行放线,以此消减视准轴误差的的影响,并应提前检查道路中线方向与桥涵轴线方向是否一致以便及时纠正偏差又如进行高程测设时,将水准仪安置在不同测站上测设同_ 的标高,发现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除了检、校两轴平行的误差外,实测时要尽量使澳《站点至水准点和被测设点的距离相等,以此消减两轴不平行的误差而产生的影响。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核还必须按要求每年由相应的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和人员来进行,才能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可以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例如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要求和准确性,又十分方便和快捷。

测量工作中①认真计算施工数据,保证施工数据准确无误;施工前认真校正仪器,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②为确保基层标高准确无误,基层标高超过允许范围时,高处进行铲平低处用下面层补平:③准确放线。用两台精密水准仪控制基准线支架的高程,基准线支架的高程较设计高程高1~2mm,并确保基准线标高在铺筑过程中准确无误。

3 路线的复测

3.1 中线控制桩的位置要明确。

中线控制桩是确保按正确位置连续施工的主要标桩,是确定路线方向的决定因素。勘测设计和开始施工之间可能相隔较长时间,中线上的主要控制桩直线上的交点桩和转点桩,曲线上的控制桩,包括起点桩、终点桩和中点均的位置,可能被破坏或移动。而在比较繁华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性质的桩位与之混淆不清,容易认错。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详细地对照设计文件上的点位和地面上相应的位置是否相符。检

查时,除了用交角外,还应与桥、涵轴线方向或其它构造物相对照,看其是

否一致,最好用坐标法恢复控制桩。在施工中如果发现桥涵工程已竣工,而偏差又不大,这时应适当调整

交角,稍微改变路中线方向,使其与桥、涵轴线方向一致,保持路线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恢复中线控制桩时还要特别注意各类构造物的控制点、相邻标段间中线及纵断的衔挠、两个设计单位之问的连接的坐标和高程是否一致和准确。以E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应再三核对,如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以便会同相应单位进行协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某高等级公路就曾出现过挡墙完工后,挡墙不挡土的错误。这就是路线复测时没发现错误而继续施工所造成的。

3.2 高程的复测要仔细。

路线施工时各点的高程,的水准点高程测设出来的,因此,首先应严格复测水准点高程。复测前应仔细对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成果表t的高程与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所注相应水准点的高程是否一致,然后再到现地验证该水准点的地面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复测。水准点高程要进行往返测量。若高程闭合差不满足要求,应查明原因,确定原因后,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再重新计算水准点高程。同时应修改相应受影响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在高程的复测中,中桩控制点(特别是在高填深挖处)最好用两个水准点推导高程,这样,可再次校核。

4 提高放样精度的措施

在工程开工之前,先检查仪器,保证仪器各项指标合格。放样之前应对导线点进行检查,检查导线点位置是否正确,桩位是否受到扰动,检查导线点坐标资料是否正确,将实测的导线点距离和角度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各项闭合限差符合该等级导线要求后,再进行平

差,平差后数据方可作为放样依据。仪器整平对中要细致、认真,要用光学对点器对中,整平误差以长水准管水泡偏离不超过l格为限差。后视点和放样点立棱镜杆要平、稳、正,尽量使用三脚架立棱镜,现在放样一般都用棱镜对中杆(强制对中杆),其上有圆水准器,照准目标测角时,尽量瞄准目标的下部。距离测量应加气象等改正,计算值应加高斯投影等改正,还要保证实测值与计算之差在±5 111111范围内。阳光对着镜头照射时,成像视差较大,要

尽量调节物镜与目镜焦距使得视差较小,应尽量避免视线过低、视线跨塘和沿线地形严重不对称等情况。

每测站结束时。应检查后视方向归零差,不得超过~12”(2 纬仪)。实际操作中,考虑同时控制三角高程精度,一般情况下放样距离控制在500m以内。公路沿线布设的导线控点间距一般在500m左右,离路线的距离50m一150m,那么,要是在每个导线点上都设站,放样距离最大也不会超过300 m。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导线点的控制作用,更重要的是使中线点位精度得到了保证。路基施工放样,放样距离可控制在500 m以内,精度亦可适当放低;构造物和路面施工放样,适当控制放样距离不超过300 m是必要的,精度亦需严加控制。如果放样点作为加密中桩的控制桩,则必须严格控制放样距离,确保放样精度。

5 结语

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如果施工测量出现了错误或者精确度不够,工程质量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它已经不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要求了。因此,对施工测量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只要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注意上文中提到的问题,认真复测和仔细校核,就能够做到正确无误,并保证精确度达到相应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施工测量正逐渐向GPS RTK 方向发展。其六大优点:可提三维坐标信息、作用半径大、精度高且无误差累积、节省人力、模式固定、可与全站仪结合互补(其不需要控制点间通视),对道路施工测量特别有利。在这种条件下,不仅施工测量的精确度得到了保证,效率也有了大幅的提升,有条件的单位不妨一试。总之,无论使用哪种测量方法,都是为了提高精确度和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更多地使用先进的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

[1]林海平.道路施工测量工作中路面高程及平整度的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7 [2]吴优.提高道路施工测量精确度的办法[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赵文丁,郝勇,李永红.提高道路施工测量可靠性的方法[J]吉林交通科技,2006 [4]王建红.道路施工测量误差估算及施测时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5]白晓君.道路施工测量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09

[6]高德慈,文孔越.测量学[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7]雒应.GPS技术在公路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

[8]方辉.GPSN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9]付开隆.GPS—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7,6

[10]张瑜.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应用的初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1]初东.高精度GPS数据处理方法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6 [12]陈秀棠,许天均.测量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5

[13]徐君兰.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4]刘建梅,姚庆,臧斌.大跨度拱桥施工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08

[15]章卫国.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导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