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k—z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k—z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k—z

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k—z

实词虚词

1014 0942

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K—Z

K

0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0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03、开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0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适(或用作使动)。

0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L

01、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02、连接、联接: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03、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04、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05、流逝、流泻: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06、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07、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08、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09、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0、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

11、留恋、流连、留连、流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2、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3、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4、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15、利用、运用、应用、使用:“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16、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M

01、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02、谋取、牟取: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03、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04、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05、弥补、填补: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补:补充用具、衣物等)

06、名声、名气:“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07、名义、名誉:“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名誉” 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

08、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个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N

01、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02、年轻、年青: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小”的意思。“年轻”:(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4)指开创的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年青” 只用于人:(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03、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P

01、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02、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03、批评、批判: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04、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05、品尝、咀嚼: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06、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07、彷徨(旁皇)、徘徊: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08、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Q

01、情义、情意、情谊:意义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0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03、启示、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04、启用、起用: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0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0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扰;(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安静。

0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0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0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术或政治力量等。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祈望、企望:前者指请求希望,有内心祈祷之意;后者指希望,强调恳切性。

12、缺点、缺陷: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13、权利、权力:前者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如公民权、人权、选举权都是“权利”;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人权等都是“权力”。

14、侵犯、侵害:前者指(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2)侵入别国领土;后者指(1)侵入而伤害(2)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

15、权术、拳术:前者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后者指武术。

16、轻率、草率:前者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后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17、强迫(pò)、强逼(bī):前者指施加压力使服从;后者重在给人以威胁。

R

01、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于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02、人、家伙:后者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03、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S

01、思绪、心绪:前者指(1)思想的头绪,思路;(2)情绪。后者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02、势力、实力:前者指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后者指实在的力量,多就军事或经济而言。

03、事例、示例、实例:“事例”名词,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示例”动词,指举出或做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实例”实际的例子,重在具体的。

04、闪耀、闪烁:前者表光彩耀眼,强调亮度,后者表光亮摇动不定,忽明忽暗,强调动态。

05、事故、事件:就范围大小而言,“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范围较小,较具体。“事件”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范围较大。(“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06、十足、实足:前者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后者指数量足数的。

07、熟悉、熟习、熟练:“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习)学习得很熟练。

08、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09、舒畅、舒坦:前者指开朗愉快或舒服痛快;后者重在心里安定、坦然。

10、收集、搜集: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11、申明、声明: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12、声名、盛名:前者指名声,属一般用法;后者指很大的名望。

13、思考、思虑、思索、思量:“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一般用法;“思虑”思索考虑,重在考虑;“思索”思考探求,重在探求;“思量”(1)考虑(2)<方>想念、记挂。

14、生日、诞辰:人出生的日子,后者多用于所敬重的人。

15、审查、审察:前者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后者指仔细观察。

16、事务、事物;如果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要用“事务”;如果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些事情事件),要用“事物”,如小说反映的事物很复杂。

17、竖起、树起:前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后者指强调的是抽象的事物。

18、竖立、树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后者指物体垂直立在地面,强调具体事物。

19、实行、施行: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后者指(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20、熟练、娴熟:“熟练”工作、动作因常做而有经验;“娴熟”与“熟练”相同,但用于书面语。

T

01、停止、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02、头脑、脑袋: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03、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团结”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相串通、结合,贬义词。

04、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05、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06、推委(诿)、推脱、推托:“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推脱”指推卸(责任等)。“推托”指借故拒绝。

07、体现、表现、呈现:“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1)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2)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呈现”显出、露出。(呈献:把东西或意见等恭敬的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

08、通过、经过:前者指以人、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个目的。后者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

09、体验、体味:前者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后者指仔细体会。

10、推荐、推见:前者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组织或个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后者指从某人或事物中推想出。

W

01、顽强、顽固:“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0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0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04、违反、违犯、违拗:“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X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1000个 说明:1、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音序编排; 2、若无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音素编排。 3、若无相同音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音素编排。 A 1、安置安顿 安置: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 1、包含包涵 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不齿不耻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3、本义本意 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6、变换变幻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辨正辨证辩证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8、申辩声辩 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 声辩:公开辩解。

9、个别各别 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甄别鉴别 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鉴别辨别 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 12、不力不利 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不止不只 不止: 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14、不至[不至于] 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C 1、苍茫苍莽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2、善于擅长 都指某方面有特长。 “善于”的宾语通常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擅长”则可以,如“擅长水墨、丹青”。 3、成绩成就 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 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后者词义比前者重,往往指重大的收获,适用范围较窄。 4、出身出生 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側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5、处世处事 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和人际交往,“~ ~稳健”、“为人~ ~”;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6、创建创见

最新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最新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汇集一 1.暴发·爆发 二者都有突然发展的意思。"暴发"强调突然性,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还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爆发"强调爆炸性,既可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战争、运动、力量、情绪等,如"~~政变""怒火~~""~~力"。 2.必需·必须 "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必不可少;"必须",副词,指事情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3.窜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理论、政策等。 4.法制·法治

"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治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5.反映·反应 "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6.分辨·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分辩"指用语言辩白。 7.工夫·功夫 "工夫"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功夫"也可以指前者的意思,但一般指本领、造诣。 8.勾通·沟通 二者都有使双方相通的意思,但感情色彩不同。"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的意思,含贬义;"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的意思,不含贬义。

9.化装·化妆 "化装",一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二指改变装束、容貌,假扮。"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10.检查·检察 "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指检举核查,考察。 11.交纳·缴纳 两词都有交付的意思。"缴纳",意思是交出,交付,着重于履行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交纳"一般指向政府或上级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实物、金钱,着重指下级向上级主动的自愿的付给。 12.朦胧·蒙眬 二者都有模糊不清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朦胧",形旁为"月",表明与"月亮"有关,其意义为: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蒙眬","眬"的形旁为"目",表明与"眼睛"有关,指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近义词语(含成语)辨析口诀

常见易混词辨析口诀 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 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 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 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 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 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 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 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 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 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 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 具体财物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 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 总加数量用总和,综合起来用总合; 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 彼此响应用相应,互相衬托用相映; 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 付诸执行用施行,尝试办理用试行; 边线分界用界线,事物性质用界限; 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 和平条约用和约,简单合同用合约; 非常急速用急遽,变化迅速用急剧; 查实证明用认证,证人证据用人证; 全军首领用统帅,统辖率领用统率; 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情用欢心; 马上立即用及时,到预定时用届时; 部下属下用部属,安排布置用部署; 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声明用启事; 已得利润用赢利,谋求利润用营利; 推卸摆脱用推脱,借故拒绝用推托; 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 节约剩余用节余,结余存额用结余; 不再进行用停止,受阻不前用停滞; 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 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 含混不清用隐晦,顾忌不说用隐讳; 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 简明扼要用简洁,直接了当用简捷; 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 一定要做用须要,一定要有用需要; 到期为止用截止,到何时候用截至; 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水平用学力; 精神智慧用神智,知觉理智用神志; 配合适当用协调,和谐统一用谐调; 法律条文用法制,依法治国用法治; 精微语言用微言;隐晦批评用微词 想念思念用眷念;留恋不走用眷恋。 反复强调用申明;公开表态用声明。 同一比较用越发;不同比较用更加 专门技术用技能;技巧手艺用技艺。 改变看法用刮目;畏惧害怕用侧目; 考虑决定用裁决;法律判决用裁定。 调查案情用查访;观察了解用察访。 流行习惯用风气;高尚风气用风尚。 人地相同用一起;时间相同用一齐; 提出主张用建议;提出批评用意见。 说人坏话用毁谤;无中生有用诽谤。 有利作用用效力;速度成效用效率。 主观忍耐用坚苦;客观环境用艰苦。 内部含有用包含;请人原谅用包涵。 互相衔接用联接;结在一起用联结。 不公待遇用委屈;事情底细用委曲。 不当谋取用牟取;设法取得用谋取。 让其认识用引见;推荐别人用引荐。 各方聚集用会聚;由少到多用汇聚。 法令条例用颁布;公开发布用公布。 无发言权用列席;参加会议用出席。 一人一事用专集;某一内容用专辑。 超出一般用突出;高于周围用凸出。 移交嘱咐用交待;坦白罪行用交代。 抽象事物用树立;具体事物用竖立。 人事联系用结合;器具物品用接合。 容纳不气用接受;收下接纳用接收。 毫不动摇用坚忍;毫不间断用坚韧。 由此及彼用启发;独立领悟用启示。 零碎不整用片断;截取一段用片段。 现实世界用尘世;世俗之事用尘事。 审阅决定用审定;审阅修订用审订。 不以为耻用不耻;不愿提及用不齿。 小孩晚辈用抚养;平辈之间用扶养。 接受教育用受业;传授知识用授业; 头部手部用化妆;衣着伪装用化装。 劝戒之语用箴言;实话实说用真言。 事物不见用消失 时间飞走用消逝。 穿过连通用贯穿;从头到尾用贯串; 军事调查用侦察;公安调查用侦查。 申诉理由用申辩;公开辩解用声辩: 发怒瞪眼用瞋目;受窘惊呆用瞠目。 言谈举止用优雅;环境建筑用幽雅。 精神振作用发奋;辱后努力用发愤。 事业而言用终生;切身大事用终身。 客居他乡用作客;朋友串门用做客。 工作技能用本领;活动能力用本事 根本属性用本质;实际属性用实质 独占独揽用把持;幕后控制用操纵。 区分开来用辨别;真假伪劣用鉴别。 进攻反扑用猖狂;报复诬陷用疯狂。 作伪改动用篡改;据实改动用串改。 生产下来用出生;家庭背景用出身。 时间推移用度过;水道难关用渡过。 重大事件用遏止,心情情绪用遏制。 毫有踏实用浮躁;没有耐心用急躁。 认识不深用肤浅;作风飘浮用浮浅。 横加阻挠用干涉;过问他事用干预。 言辞欺诈用诡辩;强词夺理用狡辩。 宽容冒犯用涵养;道德情操用修养。 从无到有用开辟;从小到大用开拓。 毫无限制用滥用;毫无道理用乱用。 利益损害用利害;剧烈凶猛用厉害。 相对比较用年轻;绝对年段用年青。 不是经常用偶尔;意外发生用偶然。 品尝欣赏用品味;含量档次用品位。 数量足数用实足;十分充足用十足; 实地验证用实验;试探观察用试验。 掌握熟练用熟习;了解深透用熟悉。 一如既往用一向;始终如一用一贯; 程度延伸用以至;由因得果用以致。 学问深广用渊博;知识宽广用广博。 用于否定用捉摸;反复思索用琢磨。 毫不勉强用自愿;个人决心用志愿; 中途停止用中止;最后结束用终止; 出现迹象用征候;出现病状用症候。 精神集中用贯注;倾注注入用灌注。 提出疑问用质疑;用于否定用置疑。 情绪低落用黯然;光线不足用暗然。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 1.(2008 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 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以至以致 B. 年青踌躇满志踌躇满志 年轻以致自鸣得意 D. 年青以至自鸣得意C.

[答案] A 【解析】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 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 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 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 2. (2009 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 善于遏止C.秩序擅长 D. 遏止次序 精品资料 [答案]B 解析:遏制:表示禁止、禁绝,尽量控制事件发生,但结果有可能事件还是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减轻;遏止是尽量阻止事件发生。秩序:重点表示“有条理,不混乱”,一般指社会状况。次序:重点表示顺序,可以指人或物,也可以指自然现象或社会状况。擅长、善 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3. (2009 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

高考英语常用同义词辨析汇总

高考英语常用同义词辨析汇总 1. a good/great many(of)/a number of/a large quantity of/plenty of/a large amount of/a great deal of 2. a number of/numbers of/the number of. . . 3. abandon/desert

4. abolish/cancel 5. above all/first of all/at first 6. accuse/charge/blame/scold

7. acquire/obtain/gain/win/earn 8. adjust/adapt 9. adopt/adapt 10. agreement/contract/bargain

11. also/too/either/as well/besides/moreover 12. anxious/eager/keen 13. apart from/except/except for/except that/besides

14. argue/debate/discuss/quarrel 15. ashamed/shameful/shame 16. at ease/with ease

17. attempt/try/manage 18. attend/join/join in/take part in/participate in 19. average/common/ordinary/general/usual

常见高考近义词辨析120例

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20例 三个一组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顺手牵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 正中下怀: 正合自己的心意。形容符合心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褒义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9.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英语高频同义词归类与辨析

英语高频同义词归类与辨析-第一辑动词 A 1.吸引,使着迷 attract,allure,lure,charm,woo,tempt,enchant,seduce,entice,bewilder,bewitch,beguil ,siren,lure,fascination,glamour 2.诱骗,诱拐abduct,cajole,coax,con 3.使迷惑confuse,perplex,puzzle 使清楚,解释,显示explain,illustrate,show,betray,demonstrate,spell out,explicate,intreprete,decipher,decode,unravel,illuminate,specify,clarify,straighten out, 显示;标志sign,symbol,tip ;征兆token,omen % B 引起; arise,rouse,intrigue,evoke,provoke,kindle,call forth,bring out,elicit,excite,invite, 激发;excite,spark, inspire,stimulate 发展;develop,evolve,progress,prosper,thrive,blossom,bloom,flourish 促进;promote,foster,boost 鼓励,推动;impel,encourage, motivate,mobilize,spur,lash.incentive 优化 ;optmize,better,improve 改善;improve,upgrade,refine 发扬;carry forward ' 阻碍 inhabit,prevent,hamper,block,curb,bar,barrier,hinder,hinderance,obstacle,cumber,obstruct(obstruct ion),block, 推迟;defer,delay,postpone,abjourn,put off, ajourn 干扰;upset,bother,disturbe,annoy,vex,tease,harness干涉,interfere,meddle(with),butt in n. 麻烦ado,hustle andbustle,fuss,commotion 起伏;wax and wane,ups and downs, vicissitudes 禁止;prohibit,ban, forbid 中断;suspend,split,break up,disrupt 限制limit,restrict,abstain,confine,restrain,refrain C - 支持,赞成 support,back,applaud 同意approve(of) 反对 D 寻找;search,fumble,rummage,scour,ransack(for),pursue,hunt(for) quest of 发现;find,discover,unearth,dig out,root out, 觉察;notice,sense,detect,precieve,sniff out

最新初中常考近义词辨析练习(1)含答案及详解

初中词义辨析练习 Many much more a lot a lot of (lots of) 1. How ______ bananas do you want? 2. How ______ fruit would you like to buy? 3. There aren’t ________ eggs in the basket. 4. There isn’t _______ milk in the glass. 5. I was ill yesterday. But I feel ____ better now. 6. We can learn ______ from the book. 7._______ of us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8. Kate is ______ younger than Mary. 9. There is _______ rain in the spring than in the autumn here. 答案:1.many; 2.much; 3.many/a lot of; 4.much/ a lot of; 5.much; 6.a lot; 7.many; 8.much; 9.more 注释:many修饰可数名词复数;much修饰不可数名词;a lot of/ lots of 既可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修饰不可数名词;a lot 相当于名词,“许多”的意思;more更多的,用于比较级,通常和“than”连用。 Some any no 1.Are there _____ eggs in the basket? 2.There is _______ milk in the glass, and you can drink it. 3. “Would you like _______ bananas?” “No, thanks.” 4. “Do you have ______ idea about it?” “No, I have ____ idea.” 5. Look at the children. _____ are singing, ______ are dancing. 6. We study Chinese, English, math, and _______ other subjects. 7. Chinese is more popular than _____ other subject. 8. I am tired and I can’t go _____ further. 9. I don’t feel ______ better now. 答案:1.any; 2.some; 3.some; 4.any; 5.no; 6.some/ some; 7.some; 8.any; 9.any 注释:some“一些”,一般用于肯定句中,有时也用在疑问句中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any“一些”,用于疑问和否定句中;no“没有”。 What how 1.______ is the weather today? 2.______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3. I don’t know _______ to do. 4. I don’t know ______ to do it. 5. “______ do you like the food?” - “Very much.” 6. _____ do you think of this movie? 7._______ do you like about china? The people and the food. 8. He doesn’t know _____ to do with this broken bike. 9. Can you tell me _____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10. “_____ is he like?” “He is serious and kind.” 11. “_______ does he look like?” “He is tall and has curly hair.” 答案:1.how; 2.what; 3.what; 4.how; 5.how; 6.what; 7.what; 8.what; 9.how; 10.what; 11.what 注释:询问天气有两个句型:how is the weather?/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 3,4两个句子中从句部分,如果不定式”to do”后面不接任何名词或代词,从句引导词用”how”, 反之,则用”what”; 5句,询问程度用”how”; 6句,what do you think of + 某人/某事物——你觉得-----怎么样?;8,9句与3,4句做法相同;10,11句,固定句型:what is he like?他性格怎么样?/ what does he look like?他长什么样?

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

三个一组: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

或看待。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5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17.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19.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比喻急剧的变化。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a—j

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a—j 实词虚词 1014 0939 同义词专题辨析归类(290个)A—J A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 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2、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03、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04、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0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 析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 1.(2008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以至踌躇满志 B. 年青以致踌躇满志 C. 年轻以致自鸣得意 D. 年青以至自鸣得意 [答案] A 【解析】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 2.(2009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 D.遏止次序善于 [答案]B解析:遏制:表示禁止、禁绝,尽量控制事件发生,但结果有可能事件还是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减轻;遏止是尽量阻止事件发生。秩序:重点表示“有条理,不混乱”,一般指社会状况。次序:重点表示顺序,可以指人或物,也可以指自然现象或社会状况。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3.(2009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C【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 精品资料

50个常见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 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 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 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 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因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 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 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幽静的山区里,云雾像条的白龙变曲着身躯,静静于布满茶园的墨绿山脉的腰间, 的民舍隐藏在白龙的腹部之下. A. 茂盛灵敏安息纯朴 B. 蓊郁轻灵栖息朴拙 C繁茂灵动安息质朴 D. 蓊郁灵动栖息纯朴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非常果树栽培技术,是乡里有名的土专家。 ②等冰霜并积在冷冻室底部后,再用铲霜用铲子或布条除去冰水。 ③在轩中往往陈设简单家具,供人们饮茶、下棋,书画用。 ④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A熟悉融化欣赏核计 B.熟习融化鉴赏合计C熟悉溶化观赏核计 D.熟习溶化欣赏合计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差,我们怎样才能摆脱困境、危机呢? (2)此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3)这粒纽扣在草丛中被侦查人员发现,为侦破这个案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4)现在科技人员正在研制一种这种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彻底战胜非典型肺炎为期不远。 A度过震荡偶然防御 B.渡过震荡偶然预防 C度过振荡偶尔防御 D.渡过振荡偶尔预防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足协王俊生发表声明,决定不再聘用英国人霍顿为中国男足主教练。 (2)废旧公司废旧物资,大搞综合利用。 (3)他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4)这次书法绘画比赛的报名日期,九月中旬。 A授权收集推脱截止 B.授权收集推托截至C受权搜集推托截止 D.受权搜集推脱截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对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同学们十分强烈。 (2)公民享有男女平等和自由的。 (3)祖辈下来的秘方,要保存好,不能遗失。 反映权利流传反映权力留传 反应权力流传反应权利留传 成语使用 1、领奖的日期已迫在眉睫了。 2、草原上的天说变就变,真是气象万千。 3、有的地方搞的文化活动,往往是粗陋的,难免贻笑大方。 4、做学问,是一件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 5、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罄竹难书,我一定永志不忘。 6、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7、这份试卷的第一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做完,真是小题大做。 8、专业课教师手把手地教我们操作,学而不厌地教了一遍又一遍。 9、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只是亦步亦趋。 10、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兴未艾,它不仅给未来的通信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其他领域,数字化同样魅力无穷。 11、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12、《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13、孩提时代走过的路,如今早已被柏油马路所代替,路旁高楼林立,家乡真是变的面目全非了。 14、重回曾生活了三年的校园,老同学见面格外亲切,人家不拘一格,场面十分热烈。 15、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使人家的发言积极起来。 16、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17、我们收到一封外国来信,上面的邮票却不胫而走。 18、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才思敏捷,博闻强识,并且综合能力较强。 19、对这个问题,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算是抛砖引玉吧。 20、这个孩子又勤奋又机灵,很会看风使舵,假以时日,他定会大有前途。 21、只要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 22、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缺乏创新精神,难以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 23、我们对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成绩相差悬殊,良莠不齐。 24、这小李参军后常常默默地做好人好事,真是心怀叵测。 25、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26、这座从前破旧的博物馆如今整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27、虽然老师对小刚进行了多次的帮助教育,但他依然熟视无睹,我行我素。 28、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 ....,你们就不要再问了。 29、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大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30、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 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 ....的欢呼声。 31、春寒料峭的夜晚,他去给父亲送饭。一阵凉风袭来,虽身着冬装却仍觉得不寒而栗 ....。 32、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 一味向往、追寻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 ....。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练习(附解析+答案)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练习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取的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 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既体现文学史的标准 ,又体现教材的 (2) 诗人朱湘认为 :" 本来在诗 里用形容词就是一种最笨最乏的方法 ,有想象力的人是决不肯 ____ 他们的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想象死后自己与战友的鲜血将随着雪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淌在五月的河里 , 滋润着大地 . A. 品味 乱用 融化 B. 品位 乱用 溶化 C.品味滥用溶化 D ?品位滥用融化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学习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中国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 ,将引领你们走近先贤圣人 , ___ 这 些思想家的风采 . (2)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写法 ,名义上写井 ,实则写人 .但通篇没有出现人的影子 ,只是 ____ 地 写井. (3)这是一 首名诗 ,篇幅不长 ,但意境深远 ,远到你的想象力理解力发挥尽了 ,还不能 __ 宀 ___ 它的余味 A. 领会 关注 发掘 B. 领会 专注 挖掘 C. 领略 专注 挖掘 D. 领略 关注 发掘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法国时曾经给他所 的 艺术家罗丹当过秘书 . (2) 里尔克诗中的这只豹不再是巴黎植物园铁栏中的豹的简单写照 , 它渗透着诗人里尔克 主观的情绪 ,开掘的是悲剧中的英雄的心灵 .尽管如此 ,诗人创作的 仍然在巴黎植物园 .离 开了对植物园铁栏中的豹的仔细观察 ,也就不会有渗透里尔克主观情感的不朽豹 . (3) 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感情 ,正源于他与大地经常直接的 _______交融 . A. 敬爱 契机 勾通 C. 敬爱 时机 沟通 B 敬仰契机 D 敬仰时机 沟通 勾通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马厩附近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牧场 ,童年的济慈喜欢在牧场上 ___,观看大自然用它那绚 丽多彩的画笔给大地万物绘出的种种颜色 ,聆听百鸟悠扬悦耳的啼鸣 . (2) 象征意蕴是指诗人在象征意象中 ____ 的精神内容 ,是作品内在灵魂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1) 小孩子 ,特别是没有沾染上 "大人气 "的孩子 角度去看事物 ,而是喜欢沉浸在幻想的境界中 西上发现美 . (2) 人们不珍惜生命 ,人们不仅挥霍而且极其 _ 去. A.阅历 忽视 藐视 B.经历无视 C. 阅历 无视 藐视 D.经历忽视 ,由于 __ 浅,不谙世事 ,他们不是从实用的 ,这样就往往能在为成年人所 _______ 的东 __时间 ,人们把它给予的一生随便地混过 蔑视 蔑视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 如:“反映”与“反应”;“起用”与“启用”;“截止”与“截至”等。 同义词辨析的主要方法: 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练习1]区别下面几组同义词:严实与结实精力与精神武力与暴力充分与充足 2.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练习2]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抗争与争夺珍视与重视全力与尽力瓜分与分割 3.从感情色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练习3]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爱护、保护与庇护强制、逼迫与威逼号令、指使与唆使牺牲、死亡与丧命 4.从词义指称的.事物范围大小来辨析。 如“边疆和边境”都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区域。但“疆”比“境”的范围要大。 “人民和公民”都是指取得一个国家国籍的人。但人民指对敌人而言,而公民的范围要大的多, [练习4]比较下面同义词的词义范围:书刊和报刊牲畜和家畜功课和作业食品和食物工具和器具 5.从语法特点上辨析。 (1)从词性上辨析。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 (2)从构词方法上辨析。如“比赛和决赛”,一个是并列式,一个是偏正式。 (3)从担任句子成分上辨析。“必须和必需”。一个是能愿动词,作状语,一个是动词,作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