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指导: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与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泌尿系统-第六单元尿路结石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泌尿系统-第六单元尿路结石[单选题]1.膀胱结石直径2cm,尿检白细胞3~5个/HP,最佳治疗方法是A.膀胱镜碎石B.膀胱切开取石C.留置导尿消炎后,(江南博哥)膀胱切开取石D.体外震波碎石E.药物排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内镜治疗:结石<2~3cm者,通过膀胱镜应用碎石钳机械碎石,并将结石取出,故选A。
较大结石需采用液电、超声、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
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小儿、结石过大或过硬,合并膀胱严重感染及有膀胱憩室时,应行膀胱切开取石。
掌握“膀胱结石”知识点。
[单选题]2.膀胱结石直径4.5cm,尿检白细胞10个/HP,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最佳治疗方法A.膀胱镜碎石B.膀胱切开取石C.饮水和饮食治疗D.体外震波碎石E.药物排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小儿、结石过大或过硬,合并膀胱严重感染及有膀胱憩室时,应行膀胱切开取石。
患者结石直径4.5cm,结石过大合并感染,故选B。
内镜治疗:结石<2~3cm者,通过膀胱镜应用碎石钳机械碎石,并将结石取出。
较大结石需采用液电、超声、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
掌握“膀胱结石”知识点。
[单选题]3.膀胱结石最佳确诊方法是A.依据典型症状尿流中断B.双合诊检查C.金属尿道探子检查D.腹部平片检查E.膀胱镜检查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膀胱结石的诊断相对比较复杂,在诊断上,一般都必须配合X光检查,并以膀胱镜检查来确定诊断。
掌握“膀胱结石”知识点。
[单选题]4.排尿中断的症状常见那种疾病A.膀胱癌B.阴茎癌C.输尿管结石D.膀胱结石E.肾结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改变排尿姿势后,能使疼痛缓解。
掌握“膀胱结石”知识点。
[单选题]5.膀胱结石不采用下列哪项检查方法A.膀胱区摄X线平片B.膀胱镜检查C.B超D.直肠指检E.CT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1)膀胱区摄X线平片多能显示结石阴影。
(2)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结石最可靠的方法。
【原创】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原创】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尿的诊断血尿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常无其他症状。
而在体检或偶然中发现血尿。
国外统计,通过每年的健康检查,血尿的检出率约为2.5%一13%。
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为这些病人选择合适的检查,不误诊,漏诊,至关重要。
判断是否为真实性血尿应放在首位。
1. 真性血尿的确立某些食物(如甜菜,辣椒,番茄和含人造色素的食品等)、药物及代谢物(如利福平、大仑丁、酚噻嗪等)、血管内溶血、肌细胞损伤等,尿液均可呈红色(酱油样),易误为血尿。
鉴别点为尿沉渣镜检如无红细胞则为假性血尿。
妇女月经期、痔疮引起的污染性血尿及血液滴入正常尿造成的伪装性血尿,可在留取标本时加以注意。
剧烈运动后的血尿系一过性。
病人多次尿检查排除上述因素,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和〔或〕≥8000个/ml,即可诊断真性血尿。
真性血尿分类如下:按含血量分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按排尿过程分为初始血尿、终末血尿、全程血尿;按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血尿、反复发作性血尿、持续性血尿;按临床意义分为生理性血尿、病理性血尿。
1.1 血尿的发病机制1.1.1 直接因素感染、肿瘤、结石、外伤等直接损伤泌尿器官1.1.2 免疫损伤免疫复合物型、抗基底膜抗体型、补体沉积型等机制造成免疫损伤。
1.1.3 心脏因素左心衰竭——心博出量下降——肾血流量下降和〔或)右心衰竭——回心血流量下降——肾脏瘀血,二者共同造成肾脏缺血、缺氧——肾基底膜(GBM)损伤——通透性增加——形成血尿。
1.1.4 血容量不足由于重度脱水、大出血——血容量下降——肾脏血流量急剧下降——肾小动脉痉挛——肾皮质缺血——肾小管坏死——血尿。
1.1.5 血管因素肾小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以致肾单位缺血,肾小球GBM通透性改变;系统性红斑狠疮(SLE)炎栓,肾小动脉栓塞,血管壁破坏;血栓形成后脱落,肾组织梗死等诸因素造成血尿o1.1.6 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肝病变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以致皮肤粘膜出血;抗凝药物应用等因素导致血尿。
内科泌尿简答题

内科泌尿简答题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泌尿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肾小球疾病概述1.肾小球滤过膜是由什么构成的(中)答:由三层结构构成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②基底膜③脏层上皮细胞2.血尿,白细胞尿及蛋白尿概念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外观呈洗肉水或有血凝块或1L尿含1ml 以上血;镜下血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红细胞>3个/HP。
白细胞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白细胞>5个/HP蛋白尿:尿蛋白>150mg/d或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定型试验阳性。
3.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①肾小球滤过功能②肾小管吸收和分泌功能③肾脏的内分泌功能4.简述产生蛋白尿的原因。
(难)①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多发于青少年,因高热、剧烈运动、紧张等应急状态而发生的一过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蛋白尿消失,一般小于1g/d。
②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白蛋白滤过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病变较轻时尿中仅出现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量蛋白质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病变加重,尿中出现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IgG等),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③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结构功能受损,正常滤过的小分子量蛋白质(B2微球蛋白、溶菌酶)重吸收障碍所致。
④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的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从肾小球滤出超过重吸收阈值所致。
5.简述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中)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白蛋白滤过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尿中出现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量蛋白质。
非选择性蛋白尿:病变加重,尿中出现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IgG等)。
6.简述真性细菌尿。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2)【含答案】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IgG(+)。
其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A.隐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毒携带状态E.垂直感染【答案】A2、金刚烷胺A.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B.多巴胺受体抑制剂C.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多巴胺释放促进剂E.抗胆碱能药【答案】D3、女,39岁。
子宫Ⅱ度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轻度膨出,张力性尿失禁。
妇检:宫颈长约6cm,子宫后位,正常大小,附件未扪及块物,要求手术治疗。
首选手术应是A.阴道前后壁修补术B.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C.曼氏手术D.阴道纵隔形成术E.子宫悬吊术【答案】C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将使A.肺顺应性减小B.肺泡易扩张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D.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E.肺泡回缩力减小【答案】A5、对疑有胆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较深者,应选择哪种检查法较合适A.口服胆囊造影B.静脉胆道造影C.ERCPD.PTCE.气钡对比十二指肠造影【答案】D6、输血可传播下列哪一种疾病A.结核B.伤寒C.疟疾D.钩虫病E.甲型肝炎【答案】C7、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血气改变是A.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降低B.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上升C.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降低D.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上升E.pH值正常,PaO2下降,PaCO2上升【答案】A8、女,56岁。
间断上腹部隐痛或不适10余天。
1周前服用阿司匹林,左上腹部疼痛加重,昨天黑便2次。
应考虑诊断为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急性胃炎出血C.反流性食管炎出血D.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E.消化性溃疡出血【答案】B9、以下哪项受损会出现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A.脊髓高颈髓B.脊髓颈膨大C.胸髓D.腰膨大E.脊髓圆锥【答案】A10、脾切除术后引起凶险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
泌尿系统

68、属于激素冲击治疗适应症的是:新月体肾炎。
69、LgA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肾活检免疫病理学检查。
70、急性肾炎常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71、急进性肾炎常见于:新月体肾炎。
72、肾病综合症常见于:微小病变。
73、慢性肾炎常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
96、区别膀胱和肾盂肾炎:尿中细菌表面有无抗体包裹。
97、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用药48小时无效应换药,疗程2周。
98、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应是:敏感抗生素分组轮流使用。
99、肾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尿频尿急尿疼。
100、病理改变主要在肾脏,但临床表现主要在膀胱的疾病是:肾结核。
101、肾结核的血尿表现为:终末血尿。
80、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引起高血钾的药物是:ACE抑制药类。
81、用药治疗2周尿蛋白阴性见于:肾病综合症对激素高度敏感。
82、用药治疗4周尿蛋白减少见于:肾病综合症对激素敏感。
83、用药治疗8周,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见于:肾病综合症对激素低度敏感。
84、导致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
46、成年人引起肾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47、血中补体下降一般不见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8、那种利尿剂可引起酸血症:乙酰唑胺。
49、慢性肾炎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鉴别点是:既往过敏性紫癜史。
50、肺出血-肾炎综合症可继发哪型肾炎:急进性肾炎。
51、下列肾脏疾病中哪种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31、最常出现ANCA(中性粒细胞质抗体)阳性的肾病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2、有关慢性肾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发病机制的起始因素为免疫介导性炎症。
(完整版)内科学重点整理(全)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中毒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定量 >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晨尿最佳),或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称为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24h尿白蛋白排泄在30~300m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ug/min称为微量蛋白尿。
2.镜下血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超过3个,称为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1L尿中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尿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酱油样或有血凝块.3。
白细胞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超过5个称为白细胞尿。
因蜕变的白细胞称为脓细胞,故白细胞尿亦称为脓尿.4。
肾病综合征NS: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
5g/d)、低白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5.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6。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
7.重新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重新感染。
8.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称为复发。
9.慢性肾脏病CKD: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2、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KD)10。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问答题:1.肾脏的基本结构:肾脏由肾单位肾小球旁器肾间质血管和神经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构成。
临床执业医师易错题精选100题(3)【含答案】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第二孔未闭型房间隔缺损血液动力学改变,不应出现的是()。
A.左房.左室增大B.右房.右室增大C.肺循环血流量增多D.体循环血流量减少E.以上均不是【答案】A2、关于外伤性下视丘损伤,下列哪样是错误的A.早期意识障碍B.早期锥体束征C.高热或低温D.消化道出血或穿孔E.尿崩症【答案】B3、脊髓灰质炎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A.5天B.10天C.20天D.30天E.40天【答案】E4、当放射性同位素14C、15N同时标记的天冬氨酸进入动物体内时,有部分化合物将存在标记原子。
下列哪种化合物可能同时存在15N、14CA.尿素B.肾上腺素C.AMPD.UMPE.肌酸【答案】D5、男,75岁。
进行性排尿困难6个月,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右侧有2cm×2cm硬结,一周后行PSA检查为120ng/ml,核素全身骨扫描示骨盆及腰椎系统放射性浓聚区,诊断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此患现最适宜的治疗是A.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放射治疗B.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化疗C.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盆腔淋巴结清D.前列腺切除+综合治疗E.双睾丸切除+抗雄性激素药物+放射治疗【答案】E6、关于慢粒白血病急性变下列哪项不符__A.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大于20%B.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C.骨髓中原始细胞大于20%D.除Ph染色体外,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E.原因不明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高【答案】B7、在相关与回归分析中,下列各项哪项是正确的__A.r大于0时,b小于0B.r大于0时,b大于0C.r=0时,b=0D.r的正负与b值无关E.以上均不对【答案】B8、关于管型正确的是A.红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孟肾炎B.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炎C.脂肪管型,常见于急性肾衰竭D.蜡样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E.粗大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慢性肾炎晚期【答案】B9、某一细胞因子在淋巴细胞识别Ag时作为第二信使,使T细胞活化成为足有效应的细胞参与免疫应答。
肾内科简答题

《肾内科》简答题1、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易)答: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1)尿蛋白大于3.5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3)水肿;4)血脂升高。
其中1)2)为诊断所必需。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哪些?(中)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包括:1)微小病变型肾病;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4)膜性肾病;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哪些?(易)答:①感染: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②血栓:由于血液浓缩,高脂血症,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及肝代偿合成蛋白增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调以及血小板功能亢进,应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
③急性肾衰竭:由于有效血容量不足至肾血流量下降,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和大量管型阻塞肾小管引起;④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4、简述肾小管酸中毒的分型。
(中)答:根据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的不同,肾小管酸中毒分为如下4型:I型: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低钾血症,尿中可滴定酸或(和)NH4+减少,尿pH>6.0;II型:近端肾小管酸中毒,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低钾血症,尿中HCO3增多;III型:肾功能不全型肾小管酸中毒;IV型:高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酸中毒及高钾血症严重,与肾功能不全程度不成比例。
5、简述产生蛋白尿的原因。
(难)答:①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蛋白尿消失,一般小于1g/d。
②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少数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改变所引起。
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径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时,血管中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无选择性的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