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议家庭暴力犯罪”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

最新法学开题报告范文题目:论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一、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目的及其意义:人们通常认为家庭是最安全、最温馨的地方。

然而家庭里一旦发生了婚姻暴力,家庭就会变成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

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的就是丈夫打妻子,他们完全没有怜香惜玉之情,她们不仅残酷地摧残着妻子娇弱的身体和柔弱的心灵,也断送了自己的幸福。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文明时代,但是最新的调查表明,这样的家庭暴力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比比皆是。

由于身边人有过这样的痛苦的经历,我抱着一种很大的好奇心来进行这个论题的研究;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我同时也抱着一种很深的责任感来对待这个沉重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暴力概念的定义和分类的阐述、产生此种家庭暴力的背景、原因、现状、特点的描述以及一些经典案例的介绍与相关法律的链接,以消除婚姻暴力、保护妇女权益、树立女性自立自强自尊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来构思,并对受虐妇女受害后的法律救济、社会援助和损害赔偿的问题与对施暴者的惩处进行讨论、提出相关对策。

希望能为今后立法的研究、实施和婚姻暴力的预防、制止、干预、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研究,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身边的受虐妇女提供咨询和帮助。

男女平等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只有男女携手起来,才能造就一个和平快乐的世界,对社会是这样,对一个家庭也是这样。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中国关于婚姻暴力的研究:在中国,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后人们开始关注婚姻暴力现象。

一些相关的研究性的文章开始发表,婚姻暴力的个案、受虐妇女的生活经历,以及介绍啊国外研究状况的书籍也开始问世,但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能够结合国外有关婚姻暴力研究的最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的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应该还是比较欠缺的。

香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的研究是1982年香港妇女议会所主持的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社会服务机构和医院的案主。

家庭暴力的开题报告

家庭暴力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家庭暴力的源头、影响和应对措施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暴力的源头、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家庭暴力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并为解决家庭暴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1. 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心理或性方面的虐待或控制行为。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还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家庭暴力的源头、影响和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家庭暴力的源头家庭暴力的源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 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经济困境、婚姻不和等都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触发因素。

- 文化因素:某些文化对男性的权力和控制观念可能促使家庭暴力的发生。

例如,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和控制观念在某些社会中仍然存在,这种观念可能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 心理问题:有些家庭暴力施暴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如情绪控制障碍、暴力倾向等。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

3. 家庭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 对个人的影响:受害者可能遭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导致自尊心受损、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

长期的家庭暴力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持久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其他问题,如药物滥用、自杀等。

- 对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不仅伤害个人,还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它破坏了家庭的稳定和和谐,也对下一代造成了不良影响,可能导致这些孩子长大后重复暴力行为。

此外,家庭暴力也对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4. 应对家庭暴力的措施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 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并鼓励受害者寻求帮助。

- 提供支持和援助:建立相关的支持和援助机构,为受害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

试论打击防范家庭暴力犯罪的调研报告

试论打击防范家庭暴力犯罪的调研报告

试论打击防范家庭暴力犯罪的调研报告试论打击防范家庭暴力犯罪的调研报告论文摘要家庭暴力犯罪时有发生,破坏家庭和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家庭暴力犯罪有家庭性、隐蔽性、模糊性、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存在的特定原因,可以从完善立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强家庭文化道德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等方面打击防范。

论文关键词家庭暴力宽严相济宣传教育近年来,花都区涉及家庭暴力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主要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遗弃、奸污、强制猥亵儿童、重婚、抢劫等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据统计,花都区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案件有6宗6人,非法拘禁案件有2宗2人,重婚案件有1宗1人,遗弃案有1宗1人。

家庭暴力犯罪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身心健康(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暴力犯罪。

家庭暴力主要发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肉体伤害、精神折磨和性侵犯等暴力行为。

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中国30%的家庭存在一定的家庭暴力行为,90%以上的是男性进行施暴,16%女性承认曾经遭受过暴力。

全国每年约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四分之一的根源在于家庭暴力。

如何对家庭暴力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司法干预,如何强化检察机关在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犯罪中的监督职能,是新形势、新时期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应当根据家庭暴力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既发挥好检察机关打击犯罪中运用好刑事和解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又与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教育、宣传、帮教、调解等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一、家庭暴力犯罪的案件特点家庭暴力犯罪与其他暴力犯罪相比,具有家庭性、隐蔽性、模糊性、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

1.犯罪主体以成年男性为主。

家庭暴力犯罪的主体与受害者有着特定的血缘或婚姻关系,施暴者主要集中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已婚中青年男性,也有部分成年女性,还有不少青少年。

家庭暴力问题浅析

家庭暴力问题浅析

家庭暴力问题浅析【摘要】家庭暴力是社会上一个严重的问题,给受害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本文从家庭暴力的定义和形式入手,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身体、心理和经济危害。

接着分析了家庭暴力的根源,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争执、压力和不良习惯等。

然后提出了预防和处理家庭暴力的措施,包括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和社会支持等。

最后强调了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提醒人们要依法维护家庭成员的权益。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家庭暴力,定义和形式,危害,原因分析,预防,处理措施,法律责任,结论。

1. 引言1.1 家庭暴力问题浅析家庭暴力是一种在家庭环境中发生的暴力行为,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经济暴力和性暴力等形式。

家庭暴力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给受害者带来身心双重伤害,对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针对家庭暴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定义和形式、危害、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一严重问题。

家庭暴力不仅是家庭内部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通过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其严重性,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家庭暴力问题,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2. 正文2.1 家庭暴力的定义和形式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心理或经济的虐待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的形式非常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肢体暴力、言语辱骂、精神虐待、性侵犯、经济控制等。

肢体暴力是最直接的形式,常常导致受害者受伤甚至死亡。

言语辱骂和精神虐待则会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影响其身心健康。

而性侵犯和经济控制则会剥夺受害者的尊严和自主权。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通常是妇女和儿童,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保护自己。

而施暴者多为家庭中的强势一方,利用自己的权力对受害者进行控制和压迫。

《家庭暴力法律权益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含提纲)4800字》

《家庭暴力法律权益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含提纲)4800字》
2、国外研究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外的学者就开始研究有关家庭暴力的相关问题,也在不断深入的研究家庭暴力。在分析国外的文献资料时,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关于家庭暴力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多元化的研究,国外学者在研究家庭暴力的过程中有很多创新的地方。
美国1992年颁布《预防家庭暴力与提供服务法案》,该法案经一系列法规和条例,对政府、警察和社会救助机构对遭受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的各种救济服务进行了规定,真正开启了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历程。此后出台的《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法令》有规定家庭暴力防治的强制逮捕措施,强制起诉制度以及医务人员强制报告义务和民事保护令制度。另外应对家庭暴力的管理机构即全国性的反家暴联盟,对于保护受害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完善临时庇护制度
5.加大对施暴者的处罚
6.建立全面的社会救济制度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论文完成进度(列出调查、整理资料、初稿、修改、定稿等具体时间):
进度安排
2021.10.10—2021.10.25 确定论文题目,收集材料,撰写开题报告
2021.10.25—2021.11.25 查找整理材料,理清思路,撰写论文初稿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的总体设想及资料收集的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大量文献,比较国内外家庭暴力的状况,了解家庭暴力的概念,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查找各种网络资源,了解国内外家庭暴力中受害者权益保障的方法,为后文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案例分析法,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凭借真实的案例,对西双版纳家庭暴力的案件进行剖析,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并总结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又该怎么完善这些不足的地方。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反家暴法律制度问题的调查报告4500字(论文)】

【反家暴法律制度问题的调查报告4500字(论文)】

反家暴法律制度问题的调查报告目录反家暴法律制度问题的调查报告 (1)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二、存在的问题。

(2)1、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可操作性不强 (2)2、主客体认定的制度缺陷 (3)3、滥用缺席审判制度 (3)4、家庭暴力举证难 (3)三、思考和建议。

(3)1、落实人身保护令的实施 (3)2、提高法官认证能力 (4)3、完善缺席审判制度 (4)4、设定家庭暴力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4)调查内容:通过对当地法院做关于家暴案件的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结案法官以及法官助理、案件律师。

具体调查反家暴法律制度的基本情况、问题以及对策。

调查目的:当前家庭暴力现象较为严重,对家庭婚姻的和谐以及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希望通过对反家暴法律制度的调查,从中调研反家暴法律制度的问题,并且提出一定的思考和建议,为规范反家暴法律制度提供微薄的见解。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国宪法对保护公民人身权利和保护妇女、老年人、儿童合法权益等法律作了基本规定,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民法、刑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家庭暴力做出了相关规定。

另外,我国实施了有关的民事、行政或刑事制裁。

目前,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了对严重家庭暴力的制裁,这已经是一种犯罪,现行的刑法是基于谋杀、人身伤害、虐待、遗弃和非法拘留等罪行。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通过明确界定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告诉广大民众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权利义务,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是法律倡扬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以及违法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从而维护民众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1042条:“禁止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禁止遗弃家庭成员,这对于巩固和发展民主、平等和睦和尊老爱幼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男女平等和保护妇女、儿童与老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发生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时,如果这种调整无效,双方可自行离婚,这在第1079条条例中做了规定。

家暴案例法律分析论文(3篇)

家暴案例法律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家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还破坏了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以一起家庭暴力案件为切入点,分析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法律适用及法律责任,旨在为预防和打击家庭暴力提供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家庭暴力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对社会风气和家庭和谐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保障受害者权益,维护家庭和谐,有必要对家庭暴力案件进行法律分析。

二、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1. 主体特征: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包括夫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等。

2. 客体特征:家庭暴力侵犯的客体是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格权等。

3. 主观特征:家庭暴力具有故意性,施暴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却故意为之。

4. 行为特征:家庭暴力表现为身体伤害、精神折磨、经济控制、性侵犯等。

三、家庭暴力的法律适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该法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制止、救助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1. 施暴者的法律责任施暴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论家庭暴力—毕业论文

论家庭暴力—毕业论文

论家庭暴力—毕业论文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家庭暴力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准考证号_\摘要家庭暴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目前家庭暴力仍呈多趋势,其呈现出的特征、产生的危害令人堪忧。

因家庭暴力引发的婚姻、伤害甚至杀人案件等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一幕幕因家庭暴力导致的惨剧,社会民众的反映由最初的震惊、愤怒转而理性地思考家庭暴力的产生根源、解决途径等问题。

家庭中的弱者,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都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根源是男尊女卑、父权制的传统陋俗,它严重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该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研究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家庭暴力成因危害对策1.概况 31.1概念 31.2现状 42?特点 42 .1行为的隐蔽性 42.2主观的故意性 42 .3时间的周期性 42.4手段的残暴性 53 .危害 53 .1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53.2家庭暴力是诱发违法犯罪的客观条件 53.3家庭暴力是危害婚姻家庭稳定的罪魁祸首 53 .4 家庭暴力也严重地危害受害人的健康成长 64.原因 64 .1西方家庭暴力原因研究 64 .1.1性别与家庭暴力 64.1.2暴力循环周期因素 74.1.3社会经济地位因素 74.1.4社会压力因素 74.1.5社会交往障碍因素 74.2中国家庭暴力原因研究 74.2.1传统文化因素 74.2.2社会变迁所产生的社会压力因素 84.2.3其他因素的影响 85 .应对机制 85.1 注重立法,使惩治家庭暴力行为有法可依 95.1.1 立法原因 95.1.2 立法内容 105.2在完善相关立法的同时,对司法也必须给与高度的重视 11 5.2.1 用足现有法律,推进立法完善 115.2.2 以司法控制为核心 115.3 建立长效的维权机制,构筑多层次的社会防治体系 13 5.3.1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135.3.2 提高受暴者自身维权意识 135.3.3 成立了家庭暴力救助中心 135.3.4 从心理上给施暴、受暴方以辅导 135.3.5 健全社会反家庭暴力多重机制 145.3.6 建立专门的社会救助机构 146.结束语 15参考文献致谢 16论家庭暴力1.概况1.1概念家庭暴力可以定义为:发生在家庭成员中的,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被害人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姓名:
专业:
班级:
时间:
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论文题目浅议家庭暴力犯罪
(一)选题的意思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本人是否有创新
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家庭中一旦出现暴力现象,往往会对家庭成员的心理、生理乃至生活、工作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研究家庭暴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家庭暴力问题并且从中寻找预防和消除家庭问题的对策措施,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2、实践意义
家庭暴力对家庭乃至社会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从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中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家庭暴力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并且从中寻找预防、消除家庭暴力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消除家庭暴力带来的一系列不安全隐患,造就良好的家庭关系,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评述
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很早,并且已经有很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的“保护令”和“法律诊所”助受害者一臂之力,英国的对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建立“终身档案”等等。

在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国内外研究评述
在我国,自90年代初,特别是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以后,家庭暴力问题逐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1年4月28日发布的婚姻法修正案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并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了相关机构的责任和应对的救济措施。

同时各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团体也为保护妇女权益也纷纷行动起来,在保护妇女权益,抵制家庭暴力的实践中为更好地保护妇女的权益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基础和参考途径。

本人创新
本人综合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现代社会的家庭暴力现象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并且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和所见所闻,在论文中也适当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从而完成了此篇论文。

(二)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主要内容:
现代中国,随着社会的飞速变迁,社会压力愈发强烈,家庭暴力现象不断显现出来。

每年因为家庭暴力问题造成的刑事犯罪案件也是与日俱增,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项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分析其原因制定相关措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描述了家庭暴力现象的现状,并从中分析原因,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意见措施,以期为减少乃至消除我国的家庭暴力现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写作大纲
1.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伯红.权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2] 王秀美.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版),。

[3] 郑丹丹.国城市家庭夫妻权力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力铭.庭暴力在国外[J].百科知识,2003。

[5] 李青、傅颖:《美国家庭问题的历史考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年第4 期。

[6] 薛宁兰.挪威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启示[J].环球法律评论,2003。

[7] 刘梦:《香港的虐妻现象及社会救助系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5 年第3 期。

[8] M·莫尔瓦尔:《对加拿大家庭暴力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 1993 年第3 期。

[9] 张李玺、刘梦主编,《中国家庭暴力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10] 刘梦:《中国婚姻暴力》,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年。

[11] 关颖:《家庭暴力对儿童的伤害及其社会干预》,《当代青年研究》, 2006 年第5 期。

[12] 赵霞:《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探因》,《淮海工学院学报》, 1999 年第8 期。

[13] 李武、李增庆:《家庭暴力及其影响因素》,《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4 年第4 期。

[14] 巫昌祯,杨大文.防治家庭暴力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15] 谢卡佳:《家庭暴力: 从“警察介入”到“社区介入”》,《社区》, 2004 年第2 期。

[16] 黄列:《家庭暴力: 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 上) 》,《环球法律评论》, 2002 年第1 期。

[17]
[18] 崔兰平:《根据地反家庭暴力的历史考察及启示》,《妇女研究论丛》, 2008 年第1 期。

[19] 吴妙华:《论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与防范对策》,载马原主编《坚决制止和消除对妇女的暴力》,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0] 李华.论国家介入家庭暴力案件的可行性[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

[21] 夏吟兰,李明舜.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法律干预之实证研究[A].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Z],北京:中国法学会。

[22] 蒋月:《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与防治对策》,《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年第1 期。

[23] 张红艳:《家庭暴力在青少年成长中的负效应及预防对策》,《社科纵横》, 2007 年第8 期。

[24] 郑肇芳:《反对在家庭中对妇女的暴力与夫权主义》,载马原主编《坚决制止和消除对妇女的暴力》,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5] 柯葛壮.保障被害人起诉权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27] 刘正祥:《惩防家庭暴力, 构建和谐家庭———多维视角下的家庭暴力问题》,《行政与法》, 2007 年第12期。

(四)研究方法、完成措施及写作进度计划
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法,思维方法,实证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并且从积极探索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中国实际提出相关见解。

完成措施:
在写作前,查阅和论文有关的资料,认真分析,详细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听取相关报告,观看相关视频案例,从而不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

最后在指导教师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论文。

写作进度计划:
2011年10月 2日——11月10日查阅分析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011年11月15日——11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
2011年12月10日——12月30日完成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2012年2月1日——2月25日论文修改
2012年2月25日——2月27日完成论文二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2012年3月10日——3月15日完成论文终审稿
2012年4月20日——4月30日完成论文的印制,上交论文
2012年6月1日——6月10日论文答辩
(五)指导老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