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9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9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9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离体条件下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研究属于

A.细胞水平研究

B.分子水平研究

C.器官水平研究

D.整体水平研究

2.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白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T 淋巴细胞

D.B 淋巴细胞

3.内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

A.Ⅲ因子

B.Ⅳ因子

C.Ⅹ因子

D.Ⅻ因子

4.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是

A.脾脏

B.肝脏

C.肾脏

D.骨髓

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最长的时期是

A.0 期

B.1 期

C.2 期

D.3 期

6.消化道中能吸收维生素 B12 的部位是

A.十二脂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

7.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8.当环境温度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A.对流散热 B.蒸发散热 C.传导散热 D.辐射散热

9.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部位是 A.脑 B.骨骼肌 C.内脏 D.皮肤

10.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

A.α受体

B.β受体

C.M 受体

D.N 受体

11.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

A.牵张反射

B.屈肌反射

C.伸肌反射

D.状态反射

12.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效应的作用称为

A.竞争作用

B.协同作用

C.颉颃作用

D.允许作用

13.合成并分泌催产素的部位是

A.室旁核

B.腺垂体

C.卵巢

D.肾上腺

14.动物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下列激素中分泌迅速增加的是

A.皮质醇 ACTH

B.醛固酮 TSH

C.降钙素 LH

D.生长抑素 FSH

15.能引起排乳和妊娠子宫收缩的激素是

A.催乳素

B.催产素

C.孕激素

D.卵泡刺激素

二、简答题:16-18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6.简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

17.心脏正常起搏点是如何控制潜在起搏点的?

18.为什么胸内压是负压?胸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三、实验题:19 小题,10 分。

19.设计实验证明小肠内渗透压是影响小肠吸收的重要因素。简要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预测并

分析实验结果。

四、分析论述题:20-21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20.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

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21.试述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的机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A

2.D

3.D

4.C

5.C

6.C

7.D

8.B

9.B 10.C 11.A 12.D 13.A 14.A 15.B

二、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6.答案要点 (1)神经元兴奋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电压门

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兴奋性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 (2)

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主要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高,后膜去极化,产生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7.答案要点正常起搏点对于潜在起搏点的控制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抢先占领:在

潜在起搏点尚未兴奋之前,正常起搏点的兴奋已到达潜在起搏点,使其兴奋而产生动作电位。 (2)

超速驱动压抑:潜在起搏点的自律细胞因受到高于其固有频率的刺激而发生节律性兴奋,其固有的

自律活动受压抑而暂时不能表现。

18.答案要点 (1)原因:胸膜腔是密闭的;有两种力量作用于胸膜腔,即肺内压和肺的回缩力。胸膜腔内压等于肺内压与肺的回缩力之差,即胸内压=肺内压-肺的回缩力。因肺与外界相通,在吸气末或呼气末时,肺内压等于大气压,若以大气压为 0,则胸内压=-肺回缩力。 (2)生理意义:维持肺扩张状态和有利于肺通气,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呕吐和逆呕。三、实验题:

分。

19.答案要点 (1)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取家兔(或其他实验动物)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剖开腹腔,选取一段小肠,用棉线结扎分成 A 和 B 两段等长的肠管。②A 肠段注入适量高渗盐溶液(如饱和硫酸镁) ,B 肠段注入等量低渗盐溶液(如 0.7%氯化钠),一段时间后观察两肠段的变化。 (2) 分析预测结果:A 肠段容积增大,B 肠段容积减

小;因为 A 肠段注入的是高渗溶液,会吸收周围组织中的体液;而 B 肠段注入的是低渗溶液,周围组织将水分吸收。

四、分析论述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20.答案要点 (1)过程: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③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 (2)生理意义: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融合。

21.答案要点 (1)水利尿是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大量饮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的晶体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ADH 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渗透性利尿是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当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如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等)时,渗透压升高,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特别是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显著减少,使尿量增多。

2013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 1.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分支学科是()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2.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A. 认知、情感、行为 B.感觉、知觉、行为 C. 情感、意志、行为 D.认知、情感、意志 3.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A. 脊髓 B.大脑 C.丘脑 D.小脑 4. 一位中风患者的右侧肢体瘫痪,其大脑皮层左半球的病变区域位于() A. 额叶 B. 顶叶 C. 颞叶 D. 枕叶 5.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注意的是() A. 警戒作业 B. 双作业操作 C. 双耳分听 D. 负启动 6.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恰当的理论是() A. 衰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反应选择理论 D. 认知资源理论 7.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A. 酸 B. 甜 C. 苦 D.辣 8.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措施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从众 B. 社会学习 C. 社会比较 D.责任分散 9.“鹤立鸡群”中的“鹤”和“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红”容易被人们知觉到,这种

现象所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0.先给被试呈现线段a,待其消失60毫秒后,再呈现线段b,人们会看到线段a向线段b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A. 诱发运动 B. 动景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11.属于深度知觉双眼线索的是() A. 线条透视 B. 视轴辐合 C.运动视差 D. 纹理梯度 12.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是() A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B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应用题 C怎样读好一本书 D 怎样教育子女成才 13.容易出现群体思维的是() A高凝聚力的群体B低凝聚力的群体C民主的群体D放任的群体 14.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向,由我随意的再生和组合……”这段话所体现的主要思维种类()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常规思维 15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反社会秩序受到

农学门类联考化学参考答案Word

2013年农学门类联考化学参考答案 来源:万学教育发布时间:2013-01-06 18:24:18 【阅读: 196次】 万学海文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微溶化合物Ag2CrO4(k?sp=1.12×10-12)在0.0010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1,在0.0010mol·l-1 K2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2,两者关系为() A.s1>s2 B.s1 Ea逆

C. Ea正=Ea逆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 5.下列化合物存在氢键的是() A.CH4 B.HCl C.H2S D.H3BO3 【参考答案】C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两性物质的是() A.H2、NO2—、HSO4、H2PO4- B.CN-、H2O、PO43-、OH- C.Cl-、NH4+、H2O、HAC D.HCO3-、HPO4-、HS-、H2O 【参考答案】D 7.已知18℃时KW?=6.4×10-15,25℃时KW?=1.0×1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放热过程 B.在25℃时水的PH大于在18℃时的PH C.在18℃时,水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8.0×10-8mol·l-1 D.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熵减反应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 8.下列配合物中,稳定性受酸效应影响最小的为() A.[Cdcl4]2- B. [Ag(S2O3)2]3- C. [MgY]2- D. [FeF6]3-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 9.配位滴定中,确定某金属离子能被EDTA准确滴定的最低PH(允许相对误差0.1%)的依据是() A.LgCmKm?’》5,Lga Y(h)=lgK?MY- lgK?’MY B. LgCmKm?》8,Lga Y(h)=lgK?’MY- lgK?MY C. LgCmKm?’》6,Lga Y(h)=lgK?MY- lgK?’MY D. LgCmKm?》6,Lga Y(h)=lgK?’MY- lgK?MY

2018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完整版)

2018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完整版) 数学 I.考试性质 农学门类联考数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农学门类数学考试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56% 线性代数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Ⅳ.考查内容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和右极限)的概念. 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2007-2009心理学统考真题章节分类

2007-2009心理学统考真题章节分类——普通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单选 [07]1、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2、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 [08]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 2.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A.生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物理学 [09]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 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 A.詹姆斯B.斯金纳C.华生D.惠特海默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单选 [07]3、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A、杏仁核 B、边缘系统 C、大脑左半球 D、大脑右半球 4、根据拉什利的脑功能“整体说”,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是: A、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无关 B、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无关 C、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有关 D、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有关 [08]3.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A.布洛卡(P.Broca) 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C.Wernicke) [09] 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D.轴突 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多选 [08]67.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A.动力系统B.平衡系统C.调节系统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三)意识和注意 单选 [07]10、注视下图时,出现的小正方形时而凸起时而凹陷的现象称为 A、注意起伏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 1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08]9.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析B.语义启动C.双任务操作D.视觉搜索10.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A.越来越多B.越来越少 C.呈U型变化D.呈倒U型变化 多选 [07]66、强调注意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某个特定阶段的理论有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综合 [09]81.阐述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并分别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四)感觉 单选 [07]5、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视觉掩蔽 B、视觉适应 C、运动后效 D、闪光融合 6、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根据韦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刚好有变化,则需要加盐 A、2克 B、4克 C、6克 D、8克 [08]4.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A.色调、波长、照度 B.色调、明度、照度C.波长、明度、饱和度D.色调、明度、饱和度5.视觉感受野位于() A.外侧膝状体B.额叶C.视网膜D.视觉皮层 6.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使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500HZ以下B.1000~5000HZ C.5000~10000Hz D.10000Hz以上[09]5.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 A.红黄绿紫 B.红绿黄蓝 C.紫红黄蓝 D.红紫蓝绿 6.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16~20000Hz B.50~5000Hz C.300~5000Hz D.1000~4000Hz 多选 [09]66.声音的听觉属性有()。A.音频B.音调C.音响D.音色 (五)知觉 单选 [07]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把下图知觉为圆形时,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A、闭合原则 B、连续原则 C、相似原则 D、视轴辐合

2010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温度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渗透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122211222C H O CO(NH )NaCl CaCl >>>B.222122211CaCl NaCl CO(NH )C H O >>=C.222122211CaCl CO(NH )NaCl C H O >>>D.122211222NaCl C H O CO(NH )CaCl >=>【答案】B 【解析】一定温度下,非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渗透压越高。故CO(NH )22 溶液的渗透压与C H O 122211溶液的渗透压相等。CaCl 2、NaCl 是强电解质,离子总浓度分别约为尿素、蔗糖浓度的3倍、2倍。 2.反应的,下列条件均能使平衡向右移动 的是( )。 A.升温,增压B.降温,增压C.升温,减压D.降温,减压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力,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方向移动,即向 右移动;又 ,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3.由反应2()2()()2()Fe s Ag aq Fe aq Ag s + + +=+组成原电池。将Ag + 浓度减小到原 来浓度的 1 10 ,则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是()。 A.增加0.0592V B.减少0.0592V C.增加0.118V D.减少0.118V 【答案】B 【解析】正极发生电极反应为Ag e Ag + - +=,其能斯特方程为 当银离子浓度降为原浓度的1/10时,银电极的电极电势降低0.0592V。因其为正极,原电池电动势等于正极电极电势减去负极电极电势,则电池电动势减少0.0592V。 4.用直接电势法测定离子浓度,工作曲线的纵坐标、横坐标分别为()。 A.工作电池电动势、离子浓度B.指示电极的电极电势、离子浓度 C.工作电池电动势、离子相对浓度的负对数D.膜电势、离子相对浓度的负对数

2013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3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在每条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依赖肽键维子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蛋白质的结构 2.大部分真核细胞 mRNA 的 3’-末端都具有: A.多聚 A B.多聚 U C.多聚 T D.多聚 C E.多聚 G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第一章 mRNA 的结构 3.关于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 A.影响必需基因解离状态 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 PH 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 改变并影响酶的 Km 值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第三章。酶和 PH 4.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肌糖原分解的是乳酸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糖糖原作用机理 5.酮体生成过多主要是由于:. A.摄入脂肪过多 B.体内脂肪代谢紊乱 C.脂肪运转障碍 D.肝油低下 E.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糖酮体 6.ATP 的贮存形式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磷脂酰激酶 C.肌酸 D.磷酸肌醛

E.GTP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糖 ATP 7.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氧氨基作用主要在那些组织中进行 A.肝 B.肾 C.脑 D.肌肉 E.肺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第七章嘌呤核苷酸循环 8.提供其分子中全部 N 和 C 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 B.天冬氨酸 C.甘氨酸 D.丙氨酸 E.谷氨酸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蛋白质第二章 9.变构剂调节的机理是? A.与必需基因结合 B.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 C.与活性中心结合 D.与辅助因子结合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数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数学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l~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设函数,则 为 的(). A.可去间断点B.跳跃间断点C.振荡间断点D.无穷间断点【答案】D 【解析】 ,而 所以x=0为()f x 的无穷间断点. 2.设函数在处可导,且,则(). A.-2B.2 C.-6 D.6 【答案】C 【解析】 由于函数()f x 在0x =处可导,则

所以 3.设,则(). A. B. C. D. 【答案】B 【解析】令,则 所以 4.设函数,则的值依次为().A.2,-4B.2,4C.-2,-4D.-2,4 【答案】A 【解析】由已知条件,计算得

5.多项式中与的系数依次为(). A.-1,-1B.1,-1C.-1,1D.1,1 【答案】B 【解析】根据行列式定义,行列式是不同行不同列元素乘积的代数和其一般项是 本题的项出现意味着每行元素中都有x项出现,因此只能是,又 ,则项系数为1;对于项,一定不含,也一定没有, 那只有是;又,则系数为-1. 6.设A为4×5阶矩阵,若为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析,则 (). A.4B.3C.2D.1 【答案】D 【解析】A是4×5矩阵,则是5×4矩阵,是5个方程4个未知数的齐次方程组,其基础解系为3个解向量,故,所以,即.

7.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分布为 则(). A.0.1B.0.18 C.0.8 D.0.9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 8.设为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如果 服从t 分布,则C=(). 2B.1C. 2 2 D. 12 【答案】A 【解析】t 分布的典型模式为,其中 ,且X 和Y相互 独立,则, .而 ,所以 . 根据()2 n χ 的典型模式 ,其中 均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且相互独立,所以 .

2018农学门类联考考研大纲解析

2018农学门类联考考研大纲解析 考研大纲汇总考研英语大纲考研政治大纲考研数学大纲考研专业课大纲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农学门类联考考研大纲解析,2018农学门类联考考研大纲解析 数学 I.考试性质 农学门类联考数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农学门类数学考试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56% 线性代数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9小题,共94分 Ⅳ.考查内容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2009年内蒙古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9年内蒙古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3.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4.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5.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

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6.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 B.场依存 C.冲动型 D.沉思型 7.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学习方法 D.元认知 10.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师的威信表现为( ) A.工作水平 B.知识水平 C.工作态度 D.工作作风 E.教学能力 2.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 A.归因 B.成就动机 C.诱因 D.需要 E.评价 3.学习策略包括( )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元认知策略 E.内化策略 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 A.示范 B.讲解

2013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3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在每条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子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蛋白质的结构 2.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A。多聚A B. 多聚U C. 多聚T D. 多聚C E. 多聚G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第一章mRNA的结构 3.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 A。影响必需基因解离状态 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改变并影响酶的Km值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第三章。酶和PH 4.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 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 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肌糖原分解的是乳酸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糖糖原作用机理 5酮体生成过多主要是由于:。 A。摄入脂肪过多 B。体内脂肪代谢紊乱 C。脂肪运转障碍 D。肝油低下 E。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糖酮体 6.ATP的贮存形式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磷脂酰激酶 C。肌酸 D。磷酸肌醛 E.GTP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糖ATP 7.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氧氨基作用主要在那些组织中进行 A。肝 B。肾 C。脑 D。肌肉 E肺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第七章嘌呤核苷酸循环 8.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和C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 B。天冬氨酸 C。甘氨酸 D。丙氨酸 E谷氨酸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蛋白质第二章 9.变构剂调节的机理是? A。与必需基因结合 B。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 C。与活性中心结合 D。与辅助因子结合 E与活性中心的催化部分结合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酶变构调节作用机理 10.逆转录过程中需要的酶是?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 核酸酶 C. 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D.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E.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参考答案】E 【考查知识点】转录的机理 11.识别RNA转录终止的因子是? A.α因子

2020农学门类315化学考纲

2018农学门类315化学考纲 I.考试性质 农学门类联考化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II.考查目标 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无机及分析化学50% 有机化学5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填空题35空,每空1分,共35分 计算、分析与合成题8小题,共55分 IV.考查范围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溶液和胶体 考试内容 分散系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 考试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3.掌握稀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5.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二、热力学基础 考试内容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及热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考试要求 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及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性质,功与热等概念。 2.掌握有关第一定律的计算:恒压热与焓变、恒容热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及成立的条件。

2020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已公布

2020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已公布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已公布,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已公布 数学 I.考试性质 农学门类联考数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农学门类数学考试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56% 线性代数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Ⅳ.考查内容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 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与解析

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与解析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选择题 (一)单顶选择题(1-65) 22、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沂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A.空间认识 B.道德判断 C.自我观念 D.心理理论 【凯程解析】D,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一般认为,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功标志是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任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本题中“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即为“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23、根据塞尔曼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 A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C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D.相互观点采择 【凯程解析】D,自我中心观点采择阶段,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相互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中立的第三者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行为,需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属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 24、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 A.生态系统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知觉学习理论 D.条件反射学说 【凯程解析】B,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通过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着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2015农学门类联考化学参考答案

农学门类联考化学参考答案 2013-01-10 16:08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微溶化合物Ag2CrO4(k ?sp=1.12 X10-12)在0.0010mol H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1,在0.0010mol l-1K2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2,两者关系为() A. s1>s2 B. s1

B. Ea 正> Ea 逆 C. Ea 正=Ea 逆 D. 不确定 【参考答案】A 5. 下列化合物存在氢键的是() A. CH4 B. HCI C. H2S D. H3BO3 【参考答案】C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两性物质的是() A. H2、NO2 —、HSO4、H2PO4- B. CN —、H2O、PO43—、OH — C. C1—、NH4+、H2O、HAC D. HCO3—、HPO4—、HS—、H2O 【参考答案】D 7. 已知18C时KW ? = 6 . 4X10 — 15,25C时KW ? =1.0 X10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放热过程 B. 在25C时水的PH大于在18 C时的PH C. 在18 C时,水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8.0 X10—8mol ?-I D.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熵减反应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 8. 下列配合物中,稳定性受酸效应影响最小的为() A. [Cdcl4]2- B. [Ag(S2O3)2]3- C. [MgY]2- D. [FeF6]3-

2010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0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 五、单项选择题:22~3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1961 年,F.Jacob 呾 J.Monod 提出了()。A.中心法则 B.中间产物学说C.操纵子学说D.诱导契合学说 【答案】C 【解析】A 项,中心法则学说由 Francis.Crick 于 1958 年提出。B 项,中间产物学说由 Brown 呾 Henri 提出。C 项,操纵子学说是 F.Jacob 呾 J.Monod 在 1961 年提出。D 项,诱导契合学说是 1958 年由D.E.Koshland 提出的。 生物体内的氨基酸有D-型呾 L-型两种,其中D-型氨基酸通常存在于()。A.胰岛素中 B.抗菌肽中 C.细胞色素 c 中D.血红蛋白中 【答案】B 【解析】氨基酸中不羧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个氨基,这个碳原子上连的集团或原子都丌一样,称手性碳原子,当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们时,光的偏振方向将被旋转,根据旋转的方向分为左旋呾右旋即D-型呾L-型。而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型。ABCD 四项中,只有 B 项丌属于天然蛋白质。 谷氨酸有 3 个可解离基团,其 pK1=2.19,pK2=9.67,pKR=4.25,它的等电点是()。 A.3.22 B.5.93 C.6.43 D.6.96 【答案】A 【解析】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分子内含两个羧基,化学名称为α-氨基戊二酸。因此,等电点的计算公式为 pI=(pK1+pKR)/2=(2.19+4.25)/2=3.22。 一殌双链 DNA 包含 1000 个碱基对,其组成中 G+C=58%,那么该双链 DNA 中 T 的含量是()。 8% B.42% C.29% D.21% 【答案】D 【解析】DNA 双链中碱基配对遵循互补原则,A 不 T 配对,C 不 G 配对,所以 A=T, C=G;又 A+T+G+C=100%,计算得出 T 的含量是 21%。 假尿嘧啶核苷(ψ)分子中,核糖不尿嘧啶的连接方式是()。A.C1′-N1 B.C1′-N9 C.C1′-C2 D.C1′-C5 【答案】D 【解析】普通嘧啶核苷酸核糖不嘧啶的链接方式为 C1′-N1,但假尿嘧啶核苷的结构徆特殊,核糖丌是不尿嘧啶的第一位氮,而是不第 5 位碳相连接。细胞内有特异的异构化酶催化尿嘧啶核苷转发为假尿嘧啶核苷。 柠檬酸合酶属于()。A.水解酶类 转秱酶类C.裂合酶类D.合成酶类 【答案】C

心理学统考2008年真题 答案解析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2.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3.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A.布洛卡(P.Broca) 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C.Wernicke) 4.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A.色调、波长、照度 B.色调、明度、照度 C.波长、明度、饱和度 D.色调、明度、饱和度 5.视觉感受野位于() A.外侧膝状体 B.额叶 C.视网膜 D.视觉皮层 6.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使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500HZ以下 B.1000~5000HZ C.5000~10000Hz D.10000Hz以上 7.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相似性原则 8.小张去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这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A.“全或无”加工 B.颉颃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自下而上的加工 9.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析 B.语义启动 C.双任务操作 D.视觉搜索 10.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呈U型变化 D.呈倒U型变化 11.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形象编码 12.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 B.启动效应 C.词优效应 D.近因效应 13.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A.概括性 B.可变通性 C.可操作性 D.稳定性 14.“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6.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B.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2009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统考真题解析

2009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统考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 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 A.詹姆斯B.斯金纳 C.华生D.惠特海默 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A.树突B.胞体 C.突触D.轴突 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额叶B.颞叶 C.枕叶D.顶叶 5.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 A.红黄绿紫B.红绿黄蓝 C.紫红黄蓝D.红紫蓝绿 6.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16~20 000 Hz B.50~5 000 Hz C.300~5 000 Hz D.1 000~4 000 Hz

7.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 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 C.方向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 8.一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 A.运动视差B.运动透视 C.双眼视差D.空气透视 9.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 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 10.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B.是否有意识的参与 C.复述材料的数量不同D.复述材料的性质不同 11.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 A.60°B.90° C.180°D.240° 12.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幻想 13.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 A.原型B.定势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题库(真题-植物细胞生理)【圣才出品】

第2章植物细胞生理 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在植物细胞膜中含量最高的是()。[2015研] A.硫脂 B.磷脂 C.糖脂 D.固醇 【答案】B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也有少量的糖。脂类包括磷脂(如卵磷脂、脑磷脂)、糖脂、硫脂等。磷脂是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糖脂在膜脂中的含量一般在5%以下;硫脂、胆固醇在膜脂中的含量较低。因此,磷脂在植物细胞膜中含量最高。 2.磷脂酶C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2014研] 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 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 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 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 【答案】B 【解析】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

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β),产生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3.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主要是()。[2013研] A.纤维素 B.半乳糖醛酸 C.木质素 D.蛋白质 【答案】D 【解析】细胞骨架由3种类型的丝状体组成,即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其中微丝由单体肌动蛋白(action)聚合组成,聚合体由两条肌动蛋白丝相互螺旋盘绕排列而成。微管由微管蛋白(tubulin)聚合组成,微管蛋白是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组成的二聚体。中间纤维与微丝、微管不同,中间纤维是由异质蛋白质组成的,但在蛋白结构上有共同点,具有相似的长度和同源的氨基酸序列。因此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4.下列蛋白质中,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促使细胞壁松弛作用的是()。[2012研] A.扩张蛋白 B.G蛋白 C.钙调蛋白 D.肌动蛋白 【答案】A 【解析】扩张蛋白是细胞壁上的调节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壁的松弛。扩张蛋白通过可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解析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微观粒子具有的特征: A.微粒性 B.波动性 C.波粒二象性 D.穿透性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H2S B.BeF2 C.BF3 D.CH4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分子杂化轨道,根据分子空间构型判断分子极性。 3. 下列浓度为0.10mol.l-1的溶液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NaAc B.NH4Cl C.Na3CO3 D. H3BO3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酸碱滴定中的直接滴定,cka>10-8 4.下列物质中,△f HmΘ为零的物质是: A.C(金刚石) B. CO(g) C.CO2(g) D. Br2(1)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标准物质的状态参量。 5.用NaC2O4标定KM N O4溶液时,滴定开始前不慎将被滴定溶液加热至沸,如果继续滴定,则标定的结果将会: A.无影响 B.偏高 C.偏低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KM N O4发生分解。 6.化学反应N2(g)+3H2(g)=2NH3(g),其定压反应热Qp和定容反应Qr的想法大小是: A. QpQv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考察知识点Qp=Qr+△nRT此反应方程。

7.在反应I和II中,△r HmΘ(I)>△r HmΘ(II)>0,若升高反应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相同的倍数 B.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 C.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加倍数较多 D.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增加倍数较多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8.定量分析中,多次平行测定的目的是 A.减小系统误差 B.减小偶然误差 C.避免试剂误差 D.避免仪器误差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误差的影响因素。误差是可以通过减少偶然误差来减小的。 9.下列各组量子数(n,1,m,m s)取值合理的为 A.3,2,3,+1/2 B.3,2,-2,-1/2 C.3,3,-1,+1/2 D. 3,-3,2,+1/2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物质量子数的标准规则。 10.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溶度积的定义KΘ=C n(A m+)*C n(B n-)。 11.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法测定Fe2+时,加入磷酸主要目的是: A.增大突跃范围 B.防止Fe3+水解 C.调节溶液酸度 D.加快反映速率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指示剂范围的影响因素。 12. 欲使原电池(-)Zn/Zn2+(c1) ∣∣Ag+(c2)∣Ag(+)的电动势下降,可采取的方法为 A.在银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硝酸银 B.在锌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硫化钠 C.在银半电池中加入氯化钠 D.在锌半电池中加入氨水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根据化学电势反应方程,在减小正极的浓度或者增大负极浓度的条件下,电动势下降。 13.在碘量法测铜的实验中,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 A.还原剂、沉淀剂、配位剂 B.氧化剂、配位剂、掩蔽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