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
20140512
概述
• 股骨骨折按骨折部位分为转子下骨折,近端三分 之一、中三分之一和远三分之一,髁上骨折和股 骨远端骺板骨折。最常见部位为股骨中三分之一。
• 儿童股骨骨折的治疗逐步朝向手术治疗的方向发 展。
• 如果骨折后能够保持力线和长度,通常有轻度的 旋转畸形可随生长而矫正。小于13岁儿童,骨折 后任何平面不超过25度的畸形愈合均会自行塑形, 并足以恢复关节面的正常力线。
• 适用于10岁以内重叠移位及软组织损伤不 太严重的儿童股骨干骨折,便于复查,可 根据肢体肿胀程度调整固定的橙紧度,可 靠地维持复位的稳定性。牵引重量仅是维 持骨折断端的良好复位,而非牵引复位, 不易造成断端的分离,而且牵引和卧床时 间较短,可以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病程, 节省费用,有利于骨折禽合及髋膝关节功 能的恢复。
治疗方法3
• 水平皮牵引
• 适用于2~8岁的幼儿,为国内最常采用的治疗方 法 J,用粘膏自骨折部外侧稍近中线之后起,绕 足底牵引板而选内侧稍近中线之前,紧贴皮肤上 (此法可控制患肢外旋)托马斯架上牵引,重量2~ 3kg,上1/3骨折伤肢充分屈髋外展外旋,使骨 折远端接近近端,下1/3骨折尽量屈膝,以橙弛 辟脑肌及膝后关节囊,减少远端后穆倾向。由于 小儿皮肤娇嫩,又爱哭闹乱动,易出现过敏性皮 炎、张力性水泡和牵引滑脱。采用艘布内衬海棉 的改良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扩大了皮牵引的适应症。
• 复位固定器治疗
• 儿童股骨干开放性骨折是应用外固定器的 最好特征,使骨折得到可靠固定,对伤口 换药以及二期修复提供便利,使患者住院 时间明显缩短,便于护理,减轻病人经济 负担,而且外固定器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复位性能好.骨折固 定可靠,为弹性固定.减少了应力遮挡效 应,可促进骨痴生长

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

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

股骨干骨折诊疗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年龄:不限〔2〕病史:多有外伤史〔3〕病症:局部疼痛,肿胀明显,骨折处压痛,有螺旋、横断、斜行、粉碎及青枝骨折,并在不同的骨折部位,由于受肌肉牵拉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成角移位式。

可触及骨擦音,功能障碍。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2.西医诊断: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1〕年龄:不限〔2〕外伤后引起大腿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3〕伤后局部疼痛、肿胀、下肢功能丧失。

骨折多数表现为明显的移位,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

患处重肿胀,大腿明显增粗,可扪及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重移位的下1/3骨折,可能刺伤腘动静脉而出现腘窝部巨大血肿,小腿感觉障碍,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循环障碍。

此外,由于疼痛和出血可能会合并创伤性休克。

〔4〕拍摄X光片可明确骨折及分型〔二〕骨折分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股骨粗隆下骨折2.股骨干骨折3.股骨髁上骨折按照骨折类型分1.斜行骨折2.粉碎性骨折3.螺旋形骨折4.开放性骨折二治疗案〔一〕整复和固定1.整复1.1对于无移位的骨折无须整复1.2对于有移位可先行牵引,待3-4天肿胀消减、缩短畸形矫正后,在运用手法进展整复。

1.2.1适用于横断、斜形骨折、碎片不多者。

〔1〕.上1/3骨折:将患肢外展,略加外旋,然后由助手握近端向后挤按,术者握远端由后向前提。

〔2〕.中1/3骨折:将患肢外展,同时用手自断端外侧后推挤,再以双手在断端前后。

外夹挤。

〔3〕.下1/3骨折:有两种法。

〔1)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屈曲,并以两手置于腘窝作支点,将骨折远端由后向前向近端推挤。

〔2)患者仰卧位,将患肢平放,膝屈曲位牵引。

一助手或用布带固定股骨近端,另一助手握小腿上段向远端牵引,第三助手握踝部向上牵引;在同时牵引下,术者从腘窝处向前挤压骨折远端向前,使之复位。

假设股骨干骨折重叠移位较多,手法复位未能完全矫正时,可用反折手法矫正;假设有斜行螺旋骨折背向移位时,可用盘旋手法矫正,往往使嵌顿于骨折断端间的软组织解脱;假设有侧移位,可用双手掌指合抱,肌力大的患者,还可用两前臂或上臂相对夹挤,术者一臂置于近侧骨折端的前外,另一臂置手远侧骨折端的后,两手穿插,同时用力,在左右两臂之间,形成一个钳式剪力,使骨折对位,或纠正骨后或侧移位。

儿童股骨干骨折课件

儿童股骨干骨折课件
儿童股骨干骨折课 件
目录
•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方法 • 并发症与预防 • 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CATALOGUE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儿童股骨干骨折定义
• 定义:儿童股骨干骨折是指涉及股骨干部位的骨 折,通常发生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
发生率及年龄特点
发生率
儿童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占 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儿童骨骼 的柔韧性较好,发生率相对较低 。
严重程度评估:根据骨折移位程度、粉碎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因素,评估骨折 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CATALOGUE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01
02
总结词: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轻度移位或稳定 性骨折
详细描述
03
04
05
牵引治疗:通过持续或 间断的牵引,使骨折端 保持良好的对位,促进 骨折愈合。适用于轻度 移位或稳定性骨折,常 需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 。
• 治疗效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血管神经功能基本恢 复正常,行走无明显受限。
案例讨论与经验分享
案例讨论,经验分享
•·
• 讨论重点:针对不 同类型的儿童股骨 干骨折,如何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 经验分享:手术治 疗与保守治疗的适 应症、禁忌症及注 意事项;术中、术 后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及其预防、处理 方法;康复治疗的 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
年龄特点
儿童股骨干骨折多发生在学龄前 和学龄期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 活动量大,骨骼发育尚未成熟, 容易发生骨折。
骨折原因及类型
骨折原因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跌倒、交通事故、运动伤等 。其中,跌倒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

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
•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案例分析
01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指儿童大腿骨干骨 质的断裂。
特点
儿童股骨干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 起,如交通事故、跌落等。由于儿童 骨骼尚未完全发育,骨折愈合速度较 快,但治疗不当易导致畸形愈合。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可能导致大腿疼痛的疾 病进行鉴别,如肌肉拉伤、生长 痛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 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2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悬吊牵引
对于年龄较小、骨折程度较轻的患儿,可以采用悬吊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这 种方法是通过在患肢上施加适当的牵引力,使骨折部位逐渐复位。
石膏固定
对于某些稳定性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通过将患肢固定在适当 的位置,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
钢板内固定
对于较为严重的股骨干骨折,可能需要采用钢板内固定手术 进行治疗。手术时将钢板插入骨折部位,用螺钉将钢板与骨 骼固定在一起,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对位。
髓内钉固定
功能恢复。
逐渐增加活动量
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二次伤害 。
心理支持
给予儿童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克服疼痛和恐惧,积极配合康 复训练。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05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典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成功治疗
详细描述:典型儿童股骨干骨折通常采用闭合复位和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避免造成缺血性坏死。治疗成功后 ,患儿通常能够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预后良好。

儿童骨科疾病诊疗规范

儿童骨科疾病诊疗规范

儿童骨科疾病诊疗规范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儿童骨科疾病的诊疗规范,以确保儿童在骨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科学、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诊断
1. 医生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对儿童骨科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2. 诊断应基于临床标准和相关专家共识,尽量避免主观判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治疗
1. 根据儿童骨科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2. 治疗方法应遵循医学准则和专业建议,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随访
1. 治疗结束后,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儿童骨科疾病的复
发情况。

2. 随访时间和频率应根据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定,以
确保儿童的康复情况。

总结
本文档制定了儿童骨科疾病诊疗的相关规范,包括诊断准确性、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随访管理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规范的实施,能够提升儿童骨科疾病诊疗的水平,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请依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
专业意见。

非手术治疗儿童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治疗规范的临床研究

非手术治疗儿童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治疗规范的临床研究
uno i e o a t r n e o ey tme fl we i in t ff c u e a d rc v r i o o rlmb u t n i he t r u r bs r d nd c m r f nci n t wo g o ps we e o eve a omp r d o a e .Re uls: lt e a e ・ s t Al h c s s a
c s s o h l e S co e e r ls ftfa t e wee r to pe tv l n lz d a e fc idrn’ ls d f mo a ha r cur r er s ciey a ay e .Th c s s we e dii d n o t r u , h n w ar u i e a e r vde it wo g o ps t e e ite ss
0 0 ) C n l s n T e n w s n a a d a t e a e utt gh a n m f a tr a d po o n cv r o te i bfn t n I . 5 . o c i : h e t d r h s v na s s c r i e l gt eo f c e n rm t gr o ey f h m c o .t uo a d a g d an i i u r i e l u i
c iv d b n n o . h no i f a t r n e o e yt f o e mb f n t n o o p A r h r rt a h s f o p B( < h e e o e u i n T eu i nt meo c u ea d rc v r i o w r i u ci f r f me l l o Gr u we es o t n t o e o u P e h Gr

儿童骨折的诊疗指南

儿童骨折的诊疗指南
发育的需要。
适度运动
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增 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 发生。
控制体重
避免孩子过度肥胖或消瘦,控制体 重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少骨折 的风险。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胫骨骨折的治疗
诊断
通过X光检查确定骨折部 位和程度。
康复
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关节 僵硬和肌肉萎缩。
治疗方法
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张某某, 王某某. 儿童骨折的诊疗指南. 北京: 人民 卫生出版社, 2020.
参考文献2
李某某, 刘某某, 郭某某. 儿童骨折的流行病学及 影响因素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 2021, 31(3): 189194.
参考文献3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 儿童骨折诊 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 28(6): 501-510.
骨折的并发症
感染
开放性骨折容易引发感染 。
神经血管损伤
骨折可能伴随神经血管损 伤。
骨不愈合
部分严重骨折可能导致骨 不愈合。
畸形愈合
骨折部位愈合不良,导致 畸形。
创伤性骨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可能导致创伤 性骨关节炎。
03
儿童骨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01 手法复位
通过手法将骨折部位恢复 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03 石膏固定
将特制的石膏敷在骨折部
位,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
定,促进愈合。
02 牵引
通过外部力量将骨折部位 牵拉,以维持骨折部位的 稳定。
04 支具固定
使用轻便的支具,如护腕
、护膝等,对骨折部位进
行支撑和保护。
手术治疗

儿童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及药物应用建议

儿童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及药物应用建议
儿童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指南及药物应用建议
目 录
• 儿童骨折概述与流行病学 • 临床诊断方法与技巧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药物应用在儿童骨折中的作用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儿童骨折概述与 流行病学
儿童骨折定义及分类
定义
儿童骨折是指儿童骨骼在外力作 用下发生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 断。
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推荐
钙剂和维生素D
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折愈合。医生可能会建议儿童在骨折恢复期间增加钙和 维生素D的摄入。
骨肽类药物
如骨肽注射液等,可促进骨折愈合。但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通常仅用于严重 骨折或骨折愈合缓慢的情况。
注意事项
在使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时,需遵循医生的指示,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同时, 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例如,骨质疏松、维生 素D缺乏等可增加骨折风险。
预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避免外伤等。同 时,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02 临床诊断方法与 技巧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培训和学习。
完善诊疗规范
制定和完善儿童骨折的诊疗规 范,确保医疗行为的科学性和 规范性。
强化多学科合作
加强儿科、骨科、放射科等多 学科的合作,实现儿童骨折的 综合治疗。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儿童的心 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
支持和辅导。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并发症识别与处 理策略
感染风险及防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
附件 1:
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一、定义:
股骨干骨折包括小转子下 2--4cm 之间的股骨骨折,患者以
10 岁以下儿童多见。

二、诊断依据 1.多有明显外伤史。

2.伤后肢体剧烈疼痛,不能站立,小儿哭闹。

3.局部严重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大多数病员可有明显缩短、成角及旋转畸形,可扪及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下1/3骨折时,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4.X 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三、症候分类(1)上1/3骨折:
骨折近端因髂腰肌和臀肌、外旋诸肌的牵拉而呈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远端则向上、向内、向后移位。

(2)中1/3骨折:
若断端有重叠,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常因暴力作用方向而变化;若断端有接触时,仅折端有前屈外展倾向,远端因受内收肌的牵拉,其下端向内上方移位,故骨折折端多向外侧成角。

(3)下1/3骨折:
骨折近端多呈内收向前变位,远端因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后倾斜移
1/ 8
位,有压迫血管神经的危险。

四、入院指征凡需行皮牵引、骨牵引、手术治疗或需用外固定架固定者。

五、治疗常规儿童骨折,因其骨生长速度快,塑型能力强,与成人相比,复位要求稍低,一般主要防止成角和旋转。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
②持续牵引复位加夹板外固定;③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 (一)整复方法适用于横断、斜行骨折,碎片不多者。

1、上1/3骨折将患肢外展,略加外旋,然后由助手握近端向后方挤按,术者握远端由后向前提
2、中1/3骨折将患肢外展,同时用手自断端外侧向内推挤,再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内外夹挤。

3、下1/3骨折有两种方法:
(1)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徐徐屈曲,并以两手置于腘窝内作支点,将骨折远端由后向前向近端推挤(2)患者仰卧位,将患肢平放,膝屈曲位牵引。

一助手用布带固定股骨近端,另一助手握小腿上端向远端牵引,第三助手握髁部向上牵引;同时用力牵引下,术者从腘窝处向前挤压骨折远端向前,使之复位。

持续牵引复位。

1.悬吊皮肤牵引 2周岁以下儿童,可用此法,先用胶布两条,宽度以不超过大腿周长一半为宜,贴在两下肢内外侧,长度要超过骨折处3-5cm,或到大腿根部。

---------------------------------------------------------------最新资料推荐------------------------------------------------------ 在足底远端约3cm 左右,用带空小木板撑开胶布,并在胶布处钻一孔,以做牵引绳钻过之用。

将两髋屈曲90垂直向上,双下肢同时牵引,重量以能使患儿臀部离开床1-2cm 为度。

患肢可加或不加夹板。

牵引过程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及胶布脱落,并密切观察双下肢血运情况。

此法牵引复位,简单方便,牵引架要轻,可在牵引数日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将患儿连架抱回家中,定时来院复查,三周后去除牵引,改用夹板固定至骨性愈合。

2.水平皮肤牵引适用于2-8岁患儿,重量一般1.5-3kg。

上1/3骨折,患肢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下1/3骨折,屈膝加大,以松弛膝后关节囊及腓肠肌,减少远端后移倾向;中1/3骨折,患者屈髋、稍外展,牵引时,要夹夹板固定,4-6周去除牵引,继续用夹板固定至骨折愈合。

3.骨骼牵引 8-12岁儿童,治疗与成人相同,但穿针牵引位置不宜在胫骨结节部,选在低于胫骨结节下2-3横指处,以免损伤骨骺。

(二)固定方法夹板固定儿童的稳定骨折,用夹板固定三周即可,不稳定骨折,则须夹板固定配合持续牵引。

1.夹板一般用四夹板。

3/ 8
外侧板及内侧板远端稍凹或成叉状,以免直接压迫股骨髁或胫骨牵引的牵引针;前侧板近端呈斜坡形或与腹股沟折纹一致,注意左右要分清,以免影响屈髋活动;后侧板两端稍向后弯曲,以适应臀部和腘窝的形状。

若是上1/3骨折时,可配合使用外展板。

2.放置位置根据上、中、下1/3不同部位骨折而放置固定垫,然后放夹板固定。

上1/3骨折,平垫放在近端的前方和外侧,中1/3骨折时,平垫放在断端的外侧和前方,下1/3骨折时,平垫放在近端的前方。

然后放置夹板。

内侧板由腹股沟至股骨内髁;外侧板由股骨大转子至股骨外髁;前侧板由腹股沟至髌骨上缘;后侧板由臀横纹至腘窝上缘。

上1/3骨折加外展板。

(三)手术治疗对于复位后不稳定及夹板固定困难者,可在麻醉下行经皮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

对于陈旧性骨折,明显畸形愈合、中度以上活动受限的患者给于切开复位,矫形,钢针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

(四)药物治疗 1.生骨汤主要组成:
生地、五加皮、白芍、牛膝、川芎、红花、黄芪、当归、杜仲、续断等。

功能:
补养气血,续筋接骨。

---------------------------------------------------------------最新资料推荐------------------------------------------------------ 主治:
中、后期骨折。

每日一付,一日两次,水煎服。

2.黄塔接骨膏药主要组成:
土鳖虫、龙骨、全艾、乳香、没药、血余炭、冰片、血竭、人工麝香、麻油、红丹等。

功能:
接骨续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腐生新。

主治:
中、后期骨折。

以麻油、红丹为辅料炼制成黑膏药,敷于患处。

3.苏黄散主要组成:
大黄、白芷、红花、苏木、肉桂、乳香、没药、冰片等。

功能: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
损伤初期、肿胀严重。

共为细末,蜂蜜调制外敷患处,12 小时更换。

4.蒲黄散主要组成:
蒲公英、大黄、木瓜、栀子、土元、乳香、没药等。

功能:
5/ 8
通经活络、止痛,接骨续筋。

主治:
损伤中、后期,肿胀疼痛。

共为细末,蜂蜜调敷患处,一日一次。

(五)练功疗法较大儿童的练功活动应从复位后的第二天起,练习骨四头肌收缩及踝、趾关节屈伸活动,如足部或小腿出现肿胀可适当配合按摩,第三周允许直坐床上,用健足等床,以两手扶床练习抬臀,使身体离开床面,以达到使髋、膝关节开始活动的目的;第五周开始两手握吊杆,健足踩在床上支撑,收复、抬臀,臀部完全离床,使躯干与大腿、小腿成一平线,以加大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经照片检查,骨折端无再移位,第七周才做扶床练习站立。

解除牵引后,上 1/3 骨折者加用外展板,以防内收成角,在床上活动一周后再做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的步行锻炼。

当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患肢可循序渐进的增加负重。

经观察证实骨折端稳定是该用单拐 1-2 周,逐步弃拐行走。

此时,再拍 X 线照片检查,证实骨折没有重新变化,且愈合较好,方可解除夹板固定。

(六)其他疗法 1.骨创伤治疗仪主治:
骨折、软组织损伤之肿胀、疼痛。

用治疗仪每日 2 次,每次 40 分钟。

功能:
消肿、消炎、镇痛、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改善血液循
---------------------------------------------------------------最新资料推荐------------------------------------------------------ 环。

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2.骨折愈合仪主治:
各种骨折、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

用治疗仪每日 2 次,每次 40 分钟。

功能:
消肿、镇痛、改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具有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七)护理调摄 1.病室应光线充足、温暖、干净。

2.保证牵引效能。

3.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

4.指导其家长做好皮肤护理,患儿床铺要保持柔软,床单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指导家长正确使用一次性尿布,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及会阴部,并保持干燥,训练时要加强防护。

5.要熟知患儿的生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安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治疗、护理上的配合。

六、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进行评定:
1.治愈:
骨折对线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好转:
7/ 8
骨折对线对位尚满意,骨折愈合,患肢短缩 2cm 以内,髋膝关节伸屈受限在 45以内。

3.未愈:
骨折对线对位差或骨折不愈合,有明显疼痛及异常活动。

七、出院标准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