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1.()又名《夕阳箫鼓》,是一首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民族管弦乐曲。

A.《十面埋伏》B.《梁祝》C.《春江花月夜》D.《百鸟朝凤》【答案】C【解析】《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

故本题C项为正确答案2.“俄罗斯音乐之父”是指()。

A.鲍罗丁B.穆索尔斯基C.居伊D.格林卡【答案】D【解析】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俄罗斯民族歌剧创始人3.春秋时期的师涓是()国宫廷乐师。

A.晋B.卫C.鲁D.秦【答案】B【解析】师涓是春秋时期卫国着名音乐家,以善弹琴而着称,并善于搜集和弹奏民间乐曲4.辽宁鼓乐的代表曲目有()。

A.《一枝花》B.《百鸟朝凤》C.《大得胜》D.《桂枝花》【答案】D【解析】辽宁鼓乐常用曲目有《工尺上》《梅花调》《上菜曲》《句句双》《桂枝花》5.受难曲产生于()。

A.德国B.意大利C.法国D.英国【答案】B【解析】受难曲是清唱剧的一种,产生于意大利,后来在德国得到发展6.《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这首新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且带有明显的()风格。

A.民歌B.童谣C.山歌D.信天游【答案】C【解析】《沂蒙山小调》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词曲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曾被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7.宋代出现的大型娱乐场所集中地是()。

A.勾栏B.瓦市C.神楼D.腰棚【答案】B【解析】瓦市和勾栏是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瓦市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勾栏是瓦市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表演各种民间技艺8.周代的音乐教育学制有()年。

A.五B.六C.七D.四【答案】C【解析】周代的乐舞机构为“大司乐”。

贵族子弟要受严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13岁入学,先学习音乐、朗诵诗和小舞。

15岁开始学习射箭、驾车和舞《象》。

20岁时学习各种仪礼和大舞9.两个音先后发出声音,构成的音程是()。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中国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

美育通过怡情养性、化性起伪,使主体在审美中得到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完善,最终通向人的全面发展。

P248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D、美育是人格教育,德育是情感教育
E、美育是艺术教育,德育是趣味教育
答案
正确答案:AB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9、简述审美经验超越性的主要体现。

答案
(1)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2)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

(3)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40、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答案
(1)呈现阶段。

审美主体从审美态度出发,通过感知使对象的特征在主体的意识中呈现出来。

(2)构成阶段。

审美主体通过想象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并且形成关于对象的格式塔。

(3)评价阶段。

审美主体通过与对象的精神交流进行交感思考,并对对象的审美价值做出评价。

41、简述席勒美育思想的重要性。

答案
(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了审美教育的独特目的,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
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起来。

(2)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实现完满人性。

(3)回答了走向完满人性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统一的根据。

四、论述题:本题10分。

安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安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安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自然美B. 艺术美C. 社会美D. 科学美答案:B2.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3. 以下哪位不是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A. 鲍姆嘉通B. 康德C. 尼采D. 牛顿答案:D4.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黑格尔B. 康德C. 叔本华D. 马克思答案:B5.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黑格尔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内容?()A. 美的本质B. 美的范畴C. 美的规律D. 物理学原理答案:D7.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黑格尔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9.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尼采B. 康德C. 黑格尔D. 叔本华答案:D10.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美的本质B. 美的范畴C. 美的规律D. 美的实践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A. 鲍姆嘉通B. 康德C. 尼采D. 牛顿答案:ABC3. 以下哪些观点是关于美的本质的?()A. 美是生活B.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C.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D.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ABC4. 以下哪些艺术形式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ABD5. 以下哪些观点是关于艺术的?()A.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B.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C.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D.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中外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外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外音乐史试题(含答案)中外音乐史试题中外音乐史 2009-05-16 12:48:00 阅读4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填空题1.宋人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__,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称__。

2.__________是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的传统音乐,又名丽江古乐。

3.明清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理论成就,是朱载堉发明的___,即十二平均律。

4.在俄罗斯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中,贺绿汀的__荣获了一等奖。

5.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______开创了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体裁,其代表作________。

6.自20世纪30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音乐运动,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音乐运动,我们一般称为___________。

7.被誉为中国“比较音乐学先驱”的是_________________。

8.在古希腊时期,一种源于对酒神的祭祀、显示古希腊人的非凡天赋、具有崇高价值的综合艺术是___古希腊悲剧______________。

9.中世纪时期,教会音乐主要使用格里哥利圣咏,它使用_____ 圣经____________的歌词、______古希腊___________的曲调和_________自由________的节奏。

10.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乐派重要的代表作曲家是___迪费____________和____本书瓦___________。

1.音乐史上将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称为_____百戏____________。

2.唐玄宗时,将宫廷燕乐中的九、十部乐改成了_____ 高昌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唐时期的变文是一种_________散文________和______韵文___________相间的叙事性音乐体裁。

4.流行于宋元时期,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朱权编印的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相交于A.头B.足C.手D.背E.胸腹【答案】 A2、与J.S.巴赫同属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是( )A.莫扎特B.亨德尔C.杜费D.蒙特威尔第【答案】 B3、铃木镇一创立了()教学法。

A.体态律动B.才能教育C.声势活动D.综合音乐【答案】 B4、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模块中,音乐鉴赏是必修模块。

下列不属于音乐鉴赏内容的是()。

A.情绪B.风格体系C.演奏(唱)技巧D.精神特质【答案】 C5、下列属于合唱中女高音声部的是()A.BassB.TenorC.SopranoD.Alto【答案】 C6、下列速度标记由慢到快排序正确的是()rgo—Andante—Allegro—PrestoB.Allegro—Vivace—Presto—Largorgo—Allegro—Andante—VivaceD.Presto—Allegro—Andante—Adagio【答案】 A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教育口号,主要必须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性的音乐教育。

A.音乐能改变灵魂的品质B.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C.音乐教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D.美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答案】 D8、西方音乐史上享有“钢琴诗人”美称的音乐家是()。

A.李斯特B.肖邦C.奥芬巴赫D.斯美塔那【答案】 B9、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了解到全体学生音乐学习的背景( )A.舞台表演B.问卷调查C.抽样访谈D.查阅档案【答案】 B10、下列内容不适合运用讲授法的是()A.教师在教授歌曲《踏雪寻梅》时,让学生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B.讲解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及重要贡献C.说明二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名称D.在欣赏过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后,教师总结该作品的结构、风格【答案】 A11、某女性患者表现为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等症状。

超星周海宏《音乐鉴赏》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超星周海宏《音乐鉴赏》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下面哪一项:()  A、

视觉性;非语义性  B、 没有视觉性;没有语义性  C、 没有视觉性;语义性  D、 视觉性;语义性 我的答案 :B 2

下面哪一项不是与声音高对应的联觉反应:()  A、

兴奋  B、 运动迟钝  C、 形状体积小  D、 视觉亮 我的答案 :C 3

偏离“最近期待”,而又在期待可接受的范围时所产生的感觉:()  A、 “俗”的本质  B、 “雅”的本质  C、 “新颖性”的本质  D、 “求异心理”的本质 我的答案 :C 4

下面关于“期待什么”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待听众的反应  B、 期待它以什么音出现  C、 期待它带给你什么快感  D、 期待演奏的效果 我的答案 :A 5

审美的第三个要素经验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

创作与理解  B、 风格与文化  C、 形式与体裁  D、 内容与题材 我的答案 :B 6

有序,体现为下面哪一项的结构“严谨”:()  A、

音响  B、 节奏  中C、 音准  D、 演奏 我的答案 :A 7

《古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典型的什么主义的作品:()  A、

简约  B、 古典  C、 流行  D、 现代 我的答案 :A 8

《花房姑娘》的时长是下面哪一项:()  A、

4分15秒  B、 5分15秒  C、 6分15秒  D、 7分15秒 我的答案 :C 9

特里西亚科夫画廊在下面哪一个城市:()  A、

新西伯利亚  B、 叶卡捷琳堡  C、 圣彼得堡  D、 莫斯科 我的答案 :D 10 下面哪一位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 A、

柴可夫斯基  B、 肖邦  C、 贝多芬  D、 巴赫 我的答案 :B 11

下面关于《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穆索尔斯基  B、 该作品对于人们培养联觉、展开联想是很好的例子  C、 曲子从低音进来、长音进来  D、 曲子刚开始部分给人黎明来临沉重之感 我的答案 :D 12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考试必备)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考试必备)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 2.崇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 )。

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柏拉图 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 )。

A.黑格尔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3. 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

A人的美 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 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 )。

A.克罗齐B.弗洛伊德 C.朱光潜 D.布洛 5.西方“移情说” 的主要代表者是( )。

A.柏拉图B.立普斯 C.布洛D.费希尔 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 )。

A.哥白尼B.谷鲁斯 C.泰勒D.弗洛伊德 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 )。

A.鲍姆嘉通 B.克罗齐 C.布 洛 D.谷鲁斯 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 ( )。

A.加汉姆B.丹尼尔 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 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 )。

A.威廉·詹姆斯 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 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 ( )。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 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

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试述“劳动起源说”。

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 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美学原理试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

(完整版)美学试题三标准答案

(完整版)美学试题三标准答案
3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D)
A.集体无意识说B.有意味的形式说C.符号
说D.娱乐说
3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A)
A.
观、品、悟B.品、悟、

C.读、解、

D.
感、
品、

32.
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C)
A.
意象的触发B.:
意象的发展
C.意象的鲜

D.意象的形成
试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
1.从艺术的起源角度来理解“什么是艺术”学说,康德、席勒、斯宾塞等人提出(A)。
A.游戏说B.集体无意识说C.模仿说D.表现说
2. 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A.虚拟性B .敏感性C.想象性
3. “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A.艺术形式B.艺术内容C.艺术符号D.
24.当代美国哲学家(A)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
A.苏珊?朗格B.鲁道夫?阿恩海姆C.
2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C)
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
意境超验层
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 弗洛伊德B.荣格
D.克罗齐 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B)
A.有意境的世界
C.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20.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
A.社会干预功能B.
能D.娱乐消遣功能
21.艺术意象是一种(C)
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
—精神存在
22.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
A.自律性B.他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 . . r . . 1、音乐的审美功能:当处于沟通阶段的音乐知觉将音乐中的美感因素与人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沟通时,音乐中的审美因素被人体验到,人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这时音乐的审美功能就实现了。这种功能一方面建立在天然生物需要满足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是与社会功利保持一定的距离,却又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容和社会意义所牵制的一种精神满足。是倾向性功能和非倾向性功能之间的中介。 2、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反美音乐,虽然在感性直观上也可能很丰富,却具有无序的特征。“反美”特指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即无序或多元的特征。“反美”的“反”,有两个含义,一是反对,即反对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对有序的追求,一是反面,即从形式的反面探寻音乐创作新的可能性。 4、非音乐性的容, 所谓非音乐性的容主要指那些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容成份,亦即接受者不是从音响中直接感觉到的,而是由于音响而产生想象或联想获得的容成份。这种容成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绘画性的容,另一个是文学性的容。 简述音乐表演需要遵循的美学原则。 (1)针对忠实原作和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处理; (2)针对技巧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处理 (3)针对个人审美体验与表达或传递之间的关系处理 前者主要适用于以乐谱为依据的表演;后者适用围几乎囊括所有表演类型。 . I . . r . . 简述音乐审美能力形成的途径。 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类型: 通过在生活中长期接触音乐而形成,典型如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或大众音乐的审美能力; 通过专门教育形成,如对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音乐的声音善于表现情感,但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具有较弱的表义功能,不具语义性。语言是一种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符号,能够表达确切的含义,语言声音中的表情音调具有一定的表情功能。语言中的表情音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展成为音乐的音调,从而为歌曲等音乐的创作提供借鉴。 音乐美学中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基本差别是什么? 音乐美学中的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的各种实现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容,而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表达情感,音乐的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它的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我们不太容易发现这种联系。 如何理解音乐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我们认为音乐形式产生的根源是现实生活,趋势等音乐形式的产生无疑是伴随着现实生活容的复杂而不断发展,音乐形式美的法则也是建立在现实中人们审美心理基础上;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音乐的形式绝对不是对现实的概括和美学提炼,而是不依它表现的对象的变化而改变的,比如乐律和调式等形式的独立性。 . I . . r . . 所以我们认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6. 简述人与音乐形成审美关系需要具备的条件。 人与音乐要构成审美关系,需要处于,审美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审美的能力,审美趣味的音乐类型,进入倾听过程。1.审美目的或欲望。2.合适的音乐类型3.直接的感性接触。 7.简述西方概念的“作曲”需要具备哪些美学原则 1.技术与艺术的结合。2.理性与感性的结合。3.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8、如何理解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 音乐形式所赖以存在的客观依据(即时间、空间和运动),与这些依据本身的物质性含义不尽相同,它们往往赋予音乐形式的存在以物质性和客观性以外的某些主观性和精神性的成份。音乐中的时间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而是一种观念性的时间,一种时间表象。音乐中的空间与客观世界中的空间概念也不同,而是在听觉经验基础上由主体想象出来的一种空间幻象。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运动与其实际上的音响运动也不同,是一种由音调变换给主体造成的想象中的运动。所以,音乐的形式存在于主、客观的统一之中,存在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之中。 9、音乐怎样表现感情? 首先,人的情感可以体现为表情动作,在人体的三种表情动作——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中,言语表情和音乐关系密切,包含情感信息的言语表情的音调可以通过向音乐音调的移植,成为音乐表现情感的在依据。 其次,人的情感和音乐虽然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是两者都是在时间中伸展变化的,而且两者在运动结构和形态上存在着很大的共同点。这种情感和音乐之间的 . I . . r . . 同构关系是音乐表现情感的另外一个依据。 最后,音乐和情感都具有非概念性和非视觉性,,这造成了音乐表现感情的单纯性和直接性,也是音乐善于表现感情的原因之一。 简述音乐创作的本质。 音乐创作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音乐创作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心的精神活动;三、音乐创作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音乐创作是把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谈谈职业作曲的艺术创作的特点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职业作曲的一般性具有萌发、酝酿、突破、写作的过程性特点。音乐创作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声音想象或演绎及其记录几方面。 一般性特点: (1)萌发。在审美领域,职业作曲家受到外界或心某些因素的促动,产生创作欲望,便萌发了创作意念。 (2)酝酿。萌发了创作欲望,并非即刻就能进入具体创作过程,而往往需要一段或长或段时间的酝酿。 (3)突破。灵感是为有准备的心灵准备的。 (4)写作。当准备或动机出现,作曲家就可以开始具体写作。 特殊性特点: (1)声音想象实验。音乐创作声音效果的想象。作曲家为了选择自己需要的声音效果,往往采取音响实验的方法。 (2)声音演绎:套路。经过长期的音乐创作实践,后人在一定时期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形成系统“作曲技法”,如西方作曲“四大件”——和声、复调,曲 . I . . r . . 式和乐器法。 (3)声音记录:乐谱。除了许多后现代主义反美学的音乐不采用常规记谱方式外,常规审美畴的音乐创作都将乐思落实在乐谱上

1、音乐的审美功能:当处于沟通阶段的音乐知觉将音乐中的美感因素与人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沟通时,音乐中的审美因素被人体验到,人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这时音乐的审美功能就实现了。这种功能一方面建立在天然生物需要满足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是与社会功利保持一定的距离,却又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容和社会意义所牵制的一种精神满足。是倾向性功能和非倾向性功能之间的中介。 2、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反美音乐,虽然在感性直观上也可能很丰富,却具有无序的特征。“反美”特指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即无序或多元的特征。“反美”的“反”,有两个含义,一是反对,即反对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对有序的追求,一是反面,即从形式的反面探寻音乐创作新的可能性。 4、非音乐性的容, 所谓非音乐性的容主要指那些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容成份,亦即接受者不是从音响中直接感觉到的,而是由于音响而产生想象或联想获得的容成份。这种容成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绘画性的容,另一个是文学性的容。 简述音乐表演需要遵循的美学原则。 . I . . r . . (1)针对忠实原作和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处理; (2)针对技巧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处理 (3)针对个人审美体验与表达或传递之间的关系处理 前者主要适用于以乐谱为依据的表演;后者适用围几乎囊括所有表演类型。 简述音乐审美能力形成的途径。 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类型: 通过在生活中长期接触音乐而形成,典型如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或大众音乐的审美能力; 通过专门教育形成,如对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音乐的声音善于表现情感,但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具有较弱的表义功能,不具语义性。语言是一种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符号,能够表达确切的含义,语言声音中的表情音调具有一定的表情功能。语言中的表情音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展成为音乐的音调,从而为歌曲等音乐的创作提供借鉴。 音乐美学中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基本差别是什么? 音乐美学中的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的各种实现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容,而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表达情感,音乐的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它的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我们不太容易发现这种联系。 如何理解音乐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 I . . r . . 一方面我们认为音乐形式产生的根源是现实生活,趋势等音乐形式的产生无疑是伴随着现实生活容的复杂而不断发展,音乐形式美的法则也是建立在现实中人们审美心理基础上;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音乐的形式绝对不是对现实的概括和美学提炼,而是不依它表现的对象的变化而改变的,比如乐律和调式等形式的独立性。所以我们认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6. 简述人与音乐形成审美关系需要具备的条件。 人与音乐要构成审美关系,需要处于,审美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审美的能力,审美趣味的音乐类型,进入倾听过程。1.审美目的或欲望。2.合适的音乐类型3.直接的感性接触。 7.简述西方概念的“作曲”需要具备哪些美学原则 1.技术与艺术的结合。2.理性与感性的结合。3.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8、如何理解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 音乐形式所赖以存在的客观依据(即时间、空间和运动),与这些依据本身的物质性含义不尽相同,它们往往赋予音乐形式的存在以物质性和客观性以外的某些主观性和精神性的成份。音乐中的时间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而是一种观念性的时间,一种时间表象。音乐中的空间与客观世界中的空间概念也不同,而是在听觉经验基础上由主体想象出来的一种空间幻象。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运动与其实际上的音响运动也不同,是一种由音调变换给主体造成的想象中的运动。所以,音乐的形式存在于主、客观的统一之中,存在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之中。 9、音乐怎样表现感情? 首先,人的情感可以体现为表情动作,在人体的三种表情动作——面部表情、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