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城建设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

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

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是在建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法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繁荣的国家,具有丰富多样的建筑遗产和传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不仅追求创新和美观,同时也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

本文将介绍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影响这些方案的因素。

一、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的特点1. 创新设计: 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注重创新与设计。

建筑师们秉承着“突破自我、开创未来”的理念,采用新颖的设计理念和形式,打破传统的建筑框架,使建筑更具有现代感和独特性。

2. 可持续发展: 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能源节约技术,建筑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多功能性: 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注重建筑的多功能性。

建筑不再只是简单的生活场所,而是将商业、文化、艺术等元素融入其中,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享受。

二、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越来越注重智能化设计。

智能化建筑系统能够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2. 绿色建筑: 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越来越注重环境友好和健康性。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促使建筑师采用可再生能源、节水设备和高效隔热材料等措施,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文化保护: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也注重文化保护。

通过融入传统建筑元素和当地文化特色,建筑能够更好地体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三、影响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的因素1. 技术发展: 现代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的发展。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拓宽了设计的可能性。

2. 社会需求: 社会的需求也是影响现代法国建筑施工方案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舒适、环保、多样化的建筑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和改进。

法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经验

法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经验

法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1. 一项适应城市发展的国内政策(1960年-1982年)2. 分权改革及地方政府职责(1982年-2004年)3. 图解1965年巴黎集群社区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建立新卫星城战略。

巴黎拉德方斯商业区商务区新兴城市塞吉-蓬图瓦兹与不愿成为新兴城市的芒特比较巴黎集群社区跨市镇组织引言按照中国的说法,法中两国负责城市发展的部长(法国公共工程部部长与中国建设部部长)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龙头。

这一选择也是为了建立双方在实践方面的公开交流并且保证可持续发展。

双方正在商谈的最大项目之一是将为150名中国城市规划师提供为期五年的培训,期间在法国实习一年。

中国现在的状况与法国以前遇到的情况有很多共同特征,这项培训的目的是使中国同行了解法国的经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文将阐明处于城市迅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管理者如何借鉴法国经验并指导具体工作。

1. 一项适应城市发展的国内政策1.1. 迫切需要二战结束后,大约在1950年,法国仍是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多数,这在西方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一直面临由于农民的涌入而引起的城市急剧发展浪潮的冲击。

来自欧洲大陆和非洲北部的移民都支持它的工业化进程。

因此,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政府必须首先着手处理国计民生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房屋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从1960年到1970年,在大的国有银行法国信托投资银行集团的支持下,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来满足这些要求。

为满足房屋建设需要,法国银行不动产管理中心特别建立了一个重要的专门分支机构,支持在大巴黎新开发区的住房建设。

为满足道路和其它基础网络建设需要,法国装备和国土管理中心在每一个城市设立了具有协调综合经济发展身份的办事处。

同时,法国公共工程部立法并依法确立可开发地区,准于征用。

位于市郊的公共设施区域可以被用来建设拥有几千套住房的浩大工程项目。

1.2. 主要改革措施在满足人们对住房迫切需求的同时,其它重大问题尤其是交通运输问题又摆上议事日程。

国外典型首都区新城规划建设对雄安新区的借鉴与启示

国外典型首都区新城规划建设对雄安新区的借鉴与启示

(一 )伦敦 新城 建设 :从新城 建 设 到 回 归 内城 ,从 疏 解 策 略 到 增 长原 则
则 。与之 前几轮 规 划一直 强调疏 解 不 同 ,2004年 以来 的伦敦 规划 中强 调 增长 主要有 以下考 虑 :一是作 为
择 ,并协调当地政府与居民的关系。 巴黎 后 期 的 规 划 继 续 坚 持 多
制现 有城 市建成 区为主 向 以整 体均
城 市性质 、发展 目标 、发展 规模 、
1970年 代 中 后 期 , 由于 长 期 衡发 展为 主转变 ,要求 改变单 中心
土地 利用 、空 间布局 以及各 项建 设 采取疏 散政 策等原 因 ,伦 敦等 内城 放射 性布局 、向多 中心 格局发 展 。
发展 规划 与建设 经验 ,对雄 安新 区 新 城 运 动 终 结 。2000年 大 伦 敦 政 行 塞 纳 河 的两条 轴 线 )建立 8座 新
未来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府 重新 成立后 ,伦敦 先后 出 台四部 城 ,新城 与市中心距离在 1O-30公里
伦 敦 规 划 (2004、2008、20ll、 之 内 ,初始 规划人 口分 别在 30.1O0
世 界城 市 ,大伦 敦 的发展对 英 国全 国的发展 带动作 用很 大 ,要保持 其 世 界城 市的地位 ,限制增长 是行 不 通 的 。二 是这 种增长 主要 是市场 驱 动 以及人 口 自然发展 等 因素作用 的 结 果 ,很 难通 过规 划等行政 力 量予 以有效 干预 。三是要解 决城 市 贫困
域空 间调整 的重点 之一 ,同时 更加 强调不 同层 次城市 极核 在规模 、功 能 和 区 位 上 的 多样 性 及 相 互 之 间 的 联 系 与 协 作 。 《巴黎 大 区 规 划 2030》以确保2 1世纪 具有全球 吸 引 力为 目标 ,要求营 造一 个紧凑 、多 核和绿 色 的大都 市区 ,提 出连 结与

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经验及启示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经验及启示近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广州、杭州、宁波等一些大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建设新城,并把新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掀起了一场新城建设的热潮。

与欧美发达国家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新城运动”相比,国内的新城建设实践尚处于探索期。

通过国内外新城建设的众多个案,探讨揭示新城建设发展的经验规律,对指导无锡正在展开的新城建设不无裨益。

一、新城建设的动因及类型新城建设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城建设,其发展动因和职能类型也各不相同。

从欧美国家新城建设发展历程看,新城建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疏解大城市的功能和人口,解决中心区功能过于集中、人口过度密集、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来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和经济结构重组相结合,成为城市复兴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英国1946年开发建设的一代新城中的斯蒂夫尼奇,1967年开发建设的三代新城中的密尔顿〃凯恩斯等新城,主要目的是疏解伦敦过于拥挤的人口,控制城市蔓延式发展。

法国巴黎1965年规划建设的德方斯新城,不仅与马思拉瓦莱等其它4个新城一同疏散了巴黎大区的人口,而且始终作为区域范围内多功能的新城市中心,成为区域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被誉为“20世纪城市建设史上最令人振奋的城市中心开发”。

80年代后,美国许多大中城市在郊区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具备居住、就业、交通、娱乐、旅游等城市功能的新的中心,这些新的城市中心,大都没有明确的地名,也没形成对应的行政实体与空间界限,一般通称为边缘城市。

美国都市区边缘城市的出现是市场机制下城市空间重组和功能重组的产物,反映了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的趋势。

现在,国外许多大都市的新城已不再单纯是中心城市的卧城,一般在拓展居住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功能的配套完善,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能够自我平衡的城市社区。

新世纪前后国内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新城建设,往往不限于对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引发的城市问题的解决,更强调在疏解城市功能和人口、遏制城市蔓延发展的同时,将城市多核心空间结构的重构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统筹发展相融合,实现城市有机疏散和区域性城市功能重构的统一。

一项宏大工程的小结:法国新城

一项宏大工程的小结:法国新城

一项宏大工程的小结:法国新城
刘玉民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2004()5
【摘要】新城一般建设于大城市附近,成为大城市空间延伸的一部分,或者相对独立.20世纪后半叶,新城的概念在许多欧洲大型城市聚集区的城市规划中被采用,其主要目的是分散一部分城市人口及将城市活动向城市外围转移.
【总页数】2页(P88-89)
【关键词】新城;大型城市;工程;大城市;法国;城市人口;欧洲;城市规划;空间;分散【作者】刘玉民
【作者单位】法国AREP设计公司对外宣传与联络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F293.2
【相关文献】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 [J], 李林
2.一项宏大的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J], 李君如
3.这是一项宏大而持久的社会工程 [J],
4.这是一项宏大而持久的社会工程 [J], 赵新月;
5.在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之中——试论金宏宇教授的版本批评和副文本研究 [J], 韩卫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霞慕尼小镇为例

法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霞慕尼小镇为例

霞慕尼小镇以户外运动为核心产业,通过深度培育,形成了涵盖登山、滑雪、 徒步、自行车等全方位的户外运动体系。同时,小镇还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联动, 如旅游、酒店、餐饮等,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驱动力。
3、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IP
霞慕尼小镇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IP。例如,通 过举办传统的苏格兰文化活动和世界级的登山比赛,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 力。同时,小镇还注重文化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使游客能 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2、结合市场需求
在确定特色产业之后,我国还应结合市场需求来建设相关设施和策划活动。 通过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并根据市场 需求来不断完善和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例如,在建设滑雪小镇时,应游客对于 滑雪设施、教练
服务以及住宿等方面的需求,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的期望。
3、提升服务品质
服务品质是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国在建设特色小镇 时,应注重提升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包括旅游过程中的 导游服务、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以及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 配套服务。
同时,我国还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以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3、策划精彩的活动策划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通过举办各种精彩的活动来吸引游客。以新西兰皇后 镇为例,该小镇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极限运动赛事和户外探险活动,如世界蹦极大 赛和极限运动会等。此外,小镇还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体验项目,如直升机滑雪、 峡谷漂流等,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挖掘地方特色
5、利用消费驱动增强旅游辐射 力和小镇外向度
中国特色小镇应注重消费驱动的作用。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消费项 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要注重拓展对外交往,加强与国内外旅游机构和 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国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 选择。特色小镇作为旅游的新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在国外,运动休闲特色 小镇已经成为了旅游的新潮流,并且拥有着成功建设的经验。本次演示将探讨国 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罗阿大区案例

法国罗阿大区案例
还将 举行 与节 能 、美观 灯光 相关 的系 列研 讨 会等活 动 。
看点五 :整幢大楼没有空调, 而是采用冷热通风交
换 机组 ,以冷 热风 来 实现 温 度交 换 。结构的保温效果好,外墙使用 了
“ 保温砖”——低辐射双层中空保温玻璃 ,能过滤掉部分
水,并及时排水。
看 点 一 :屋顶上和西侧 墙面上 都有一套 “ 植物墙系
统” 。植物与墙体之间有 一定距离 ,中间设有空气净化过 滤装置 ,整幢大楼依靠它来除湿和净 化空气 ,暴雨时能延 缓雨水排放 ,酷暑中能避免阳光直射。
光秀”。9 , q还将举行灯光专题周 ,届时世 博园区内的全 球城市广场将上演在精心设计的灯光照明中的精彩演出,
. .

法 国 罗 阿 大 区 案 例
阳光辐射 。它是可自动调节温度的生态建筑。
来 自 法 国罗 纳一 阿尔 卑 斯 大 区 的案 例 馆 共有 四 层 ,选 用 新型 天 然 的 建 筑原 材 料 —— 一 种完 全 可 以 回 收利 用 的焙 烧 黏土 建 造 。错 层设 计 让 空 间连 通 ,在 方 便 走 动 的 同 时也 可 以让 参 观 者俯 瞰到 所 有 的 展示 区域 。植 被 覆 盖展 馆 的 屋 顶 ,不 仅 能净 化空 气 、调 节 气温 ,还 能 在 下暴 雨 时延 缓 落
性能节省了大量能源 。 国
. 一 低碳世博特刊 ,● 城市最佳实践区篇
看点三 :馆内安装了能源自动监控系统,室内温度
和亮 度可 根 据外 部温 度 和 日照 自动 调节 。内部 设计 可移 动 墙 壁 、可改 变的 电器 安装 和计 算机 网络 ,提 高 了实用 性 。
看 点 四 : 照明系统 强调 以人为本 ,提高公众舒适

法国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法国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法国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成功经验及启示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3.002文\ 宗 仁 \ Zong Ren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姚明霞 \ Yao Mingxia \ 南京农业大学工会办公室主任(通讯作者)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French Urban Planning and Land Use摘要:法国在城市规划上,强调人的社会融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重视人口的发展和就业的平衡,强调社会的联系和融合;在城市发展模式上,采用多极发展和外围城镇的模式,用新城建设、卫星城镇的发展来疏散巴黎市中心人口;在土地利用上,注重立体利用土地空间,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尊重经济规律,以地价来引导和实施规划。

法国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人文主义、环保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在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边界控制、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开发建设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有很多启示和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法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经验;启示特别策划 | 44| 寰宇城市WORLD CITY法国本土面积553 965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约6 689.6万,是老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美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居民生活富足,社会福利较完善。

首都巴黎是法国第一大城市及欧洲第二大城市,是四大国际化都市之一。

从城市建设者的角度观察法国,总体印象是法国气候宜人,降水量充足;每天看到的是蓝天白云,空气湿润清新;城市绿树成荫,花草秀美;建筑宏伟气派,各具特色,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城市市容整洁,环境卫生。

结合实地考察,深入剖析法国在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有很多启示和值得借鉴之处。

一、法国城市建设与规划的理念(一)人文主义理念首先体现在以人为本上。

法国在规划的理念上可以归为社会学派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部分 (2)空间布局特征 线性发展 马恩河谷新城以北马恩河,以南是大片森林,均为需严格保护的自然景观要素。因此,新城建设只能在 二者间呈线性展开。
马恩河
葡萄串状不连续建设空间
森林
葡萄串式不连续的城市组团 城市优先发展轴上的建设用地被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通过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和高速公路相互联系, 又被南北向的绿色空间相互分隔,形成葡萄串状不连续的布局形态。 • 保证了城市绿化环境质量,提高了宜居性 • 构建了多个城市极核,为城市产业与职能分布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组合空间
圈层状的城市密度分布 在各城市组团内部,不同功能空间围绕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呈圈层状
布局,建设密度和人口密度由中心向外缘逐步降低;自然的林地、水系被
经过精心设计的林荫步道联系在一起形成绿脉,与密集的建成空间相互交 织穿插。车站作为空间组织的核心,周围集中布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商 务办公机构和少量住宅,形成相对密集的组团中心;在组团中心以外,是 以高密度集合住宅为主的居住区,间以部分占地少、干扰小的生产企业,
法国新城建设案例分析
马恩河谷新城
案例分析部分
1. 马恩河谷新城
(1)概况 马恩河谷新城是围绕巴黎地区的5个新城之一,位于巴黎 城市发展轴线的东端,沿马恩河南岸河谷呈带状展开,分为巴 黎之门、莫比埃谷、比西谷、欧洲谷4个城市组团。 建设时间:始于20世纪70年代 区位:距巴黎20公里,郊区向传统农业地区的过渡地带 新城规模:由3个省的26个市镇共同组成,东西长22公 里,南北宽3—7公里不等的范围内,总面积152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约30万人 主要特点:城市优先发展轴、葡萄串状不连续建成空间、 等级化交通体系和分层布局式的城市组团结构 轨道交通+机场高速+城市环线
以RER的A号线和4号高速公路为依托的城市发展线
案例分析部分 (3)交通特征 等级化交通体系 内部、外部 公共交通——由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交通共同承担,服务新城与巴黎之间以及各个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 私人交通——服务于城市组团内部,特别是轨道交通站场与组团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
(4)新城各功能分区 由东向西线性分布,组团之间绿化带隔离
内建设了占地2000公顷的迪士尼乐园,各项配套设
施完善。此分区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地。

• • •

巴黎之门(70年代初,21平方公里)
莫比埃谷(70年代中,38平方公里) 比西谷(1985年,61平方公里) 欧洲谷(1987年,32平方公里)
巴黎之门组团 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新城城市中心,地
区城市中心,成为除巴黎和拉德芳斯以外的第三个
三产就业中心,在调整巴黎东郊空间结构重组,促 进巴黎东郊协调发展等方面有突出作用。
并结合居住区服务设施配套形成小区中心;在居住区外围,沿公路或铁路
分布着大部分生产企业;在城市组团边缘,是低密度的郊区住宅和大片的 自然空间。
沿交通干线布置 沿交通干线布置城市建设,以贯穿新城的快速轨道交通
和高速公路网为依托联系城市化地区,由西向东沿着过境公路
和快速轨道交通路形成城市优先发展轴线。
莫比埃谷组团 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创造舒适住区环境,容纳新增人口。
比西谷组团 规模最大的一个分区,起初为适应20世纪80
年代向后工业化过渡的趋势,此分区的主要职能是
接纳以知识经济生产为特征的新型企业。目前已形 成住宅、商务办公和产业开发等功能区。
欧洲谷组团 建设始于1987年,在3000多公顷的城市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