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及品类管理教学计划

商品及品类管理教学计划

商品及品类管理课程内容设置

超市商品品类管理方法

超市商品品类管理方法 商品品类管理与分析策略 零售企业,在推行、实施对商品的品类管理中,需要有一种简单易行、循序渐进的步骤!并为各步骤,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结合项目实践,在这里,建议贵公司,分三阶段,来推进“商品品类管理”的有效实施! 商品品类管理方法之一:货架陈列管理阶段 这是品类管理工作的基础性阶段!其工作内容是:将所有门店的商品陈列,归入总部管理。如果没有实施该阶段,往往,总部只能了解门店商品的销售情况,但对于销售结果形成的具体原因,却很难监控! 比如,某商品,销售很不好,可能是因为,该商品被摆放在一个很差的货架位置!或者,在陈列归类上,根本不符合消费者决策的习惯! 当总部能控制门店的陈列情况时,在制定品类评价指标时,就有了稳 定的依据!当然,门店也能分析,但在中国,目前达不到这种水平。

如果门店能完全根据总部要求陈列商品,并与总部有积极的、很好的沟通,把具体情况,及时反馈到总部,则说明,这个阶段的工作完成。 对于拥有几万个商品、上千个货架的零售企业,要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很不简单的事情。对代理商和经销商而言,是合作的大好机会! 商品品类管理方法之二:品类指标管理阶段 要管理好众多的品类,希望超市商品品类,能达到最高销售,并且, 在与竞争对手超市的商品品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首先就要

做到:为品类评价制定标准!并且,使用这些指标?来评价超市商品品类中的各类商品!最后,通过评价.分析,来协调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商品种类与空间、价格与销售、促销与销售、服务与零售企业品牌的关系!当这种标准,被企业广泛接受,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的执行,这时,零售企业需要调整的,只是指标!而不再是每个人的思想和做法。 商品品类管理方法之三: 商品品类发展管理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谋求各品类,在一个细分目标市场中.获得优势 地位!具体要通过企业提供的商品附加服务,使品类能赢得更多顾客的喜爱和青睐,并达到较高的忠诚度。最终.达到提升销售业绩的目的。 不同的品类,对零售企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的品类主要是带动客流!有的品类主要是带来利润!有的品类主要是建立企业的品牌! 即使是相同的品类,对于相同业态的零售企业来说,发展策略都可能不 同!当我们为超市的商品品类,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后,相关部门. 就要遵守策略指导,使品类向可控的目标方向发展。 商品品类管理及工作流程 (-)商品品类管理 1、商品品类的概念 品类,是指一组易于区分、能够管理的商品或服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组在满足其某一方面的需求时,可以相 互联系或相互替代的产品。

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一、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一)开发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级学校教育部门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教 务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的计算机化将是 建设现代化学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招生数量比例增大,传统的学生管理的工作量繁琐复杂。所以,针对具 体情况开发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项目概况;节省人力资源,快捷方便,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快捷的管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通过该系统方便全校同学们选课, 报名,查询成绩。教师发布成绩等业务操作。 (三)可行性分析: (1)管理可行性:信息化的教务管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是大势所趋,而 且随着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途径的发展,教务信息化管理手段日渐成 熟,也必定会突飞猛进,所以从长远利益出发,主管领导对该项目的开 发与实施会大力支持。 (2)技术可行性:本系统采用Windows 2000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 用SQL server 2000,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上 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 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 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5。 (3)经济可行性:采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 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4)营运可行性: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所以,综上所述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

品类管理汇总

品类管理特征①品类管理的基本单元是按一定标准确立的商品品类,而不是某个单品或某个商品品牌②品类管理应在零售商与供应商通力协作下完成③品类管理是建立在数据收集与分析应用的基础上,必须由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④品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基础上寻求经营优势和利润⑤品类管理最终表现为一种零售管理流程品管零售店与传统零售店区别品管模式下零售商通过POS系统的销售数据掌握消费者的购物信息/供应商取得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后对消费者消费商品信息进行分析,锁定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零售商与供应商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品类目标,确定商品组合存货管理新品开发及促销活动等。传统超市的流通渠道中零售商与供应商更多的处于一种对立竞争状态,销售数据与消费者无法共享,也不可能联合确定商品组合等品类管理活动实施品类管理前企业内部状况评估表1开展品管目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利润/增强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对实施品管的适应能力:是否具有变革组织、流程和管理控制系统的意愿/以前是否有变革的经验/对变革的牵制因素/相关部门的准备/是否有投入时间与资金的准备3企业管理层的执行意愿:管理层是否有实施品类管理的认识与决心/对品类管理的了解/对实施品类管理的信心/是否能全程支持实施品类管理/对投入资金与时间的容忍程度4人力资源储备状况:是否有品类管理人才储备/是否有能培养成品类管理的人才储备/薪资与评价体系是否符合品类管理的目标要求5信息技术系统: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状况是否能支持品类管理/品类管理中会遇到哪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企业数据与信息质量、及时性、全面性如何/与供应商如何交流数据信息6门店的执行力;门店对实施品类管理的意愿/门店对品类管理的理解及对品类管理意义的理解/门店是否有精力与时间投入品类管理,配合系统品类管理工作.7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否已经实施VMI/关键品类供应商是否支持企业实施品类管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如何顾客分析收集信息1顾客个人数据:顾客姓名/工作单位/业务部门/通讯地址/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性别/国籍等2财务状况:年收入/收益3交易情况: 产品情况/收入情况/利润情况/支付方式/支付行为4网络沟通: IP地址/登录页面/点击流/访问时长5电话沟通:客服呼叫中心数据报告/销售电话6其他沟通情况:邮递邮件/回复反馈7满意程度: 分别对产品/服务/公司8消费偏好:价格品牌质量服务等竞争店整体情况分析1竞争店经营结构及理念: 以来客数/客单价判断2商品结构及卖场营销:品类的宽度和深度/品类价格带的构成/动态促销模式/卖场设计模式等3品类功能:目标品类与对手相比竞争力组合\如何调整改进\常规性主营品类比竞争店形成差异化优势\考虑补充性品类调整更新4竞争店作业流程: 开店\高峰期时上货结束时间\高峰期与低峰期的销售不同\清货与甩卖\面对面销售\的时间5竞争店促销分析:促销主题选择/促销强度分析\每日促销主题/商品选择/时段促销商品选择品类应为消费者心中在某一或某些特征是一致的能够相互替代的同类商品,且这些同类商品能让销售者更好的锁定目标消费者更好的对该类商品管理以便促进销售品类特征1一种主动性概念需执行品类定义的主体去完成的一种主动行为2行为主体为商品销售者或开发者,其作为经营者处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更好的经营目的3行为内容是处于品类管理后续作业需要对所经营的商品以一定的标准加以分类品类发展趋势评估内容1品类增长潜力当前市场规模\潜在市场规模\以往销售的增长数据\相关品类销售的增长数据2品类成长动力品类项下次品类与小品类对品类的增长贡献\价格增长对盈利的影响\数量增长对品类成长的影响3消费者消费趋势消费者如何使用该类商品\对品类商品的满意度\对品类商品的新需求4购买者行为购买时间\频率\过程\购买量\选择标准(质量、包装、品牌等)\购买决策过程是否需要样品\是否需要品类教育宣导商品组合六原则正确的\产品\数量\时间\质量\状态\价格品牌组合中量的管理1增量管理自创新品牌\并购品牌\联盟品牌2减量管理波士顿品牌矩阵分析法\联合利华的多因素组合分析法品牌组合要素规划组合品牌\产品角色\组合角色\品牌逻辑\品牌范围\视觉组合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先进先出的陈列原则:因此,采用先进先出的方法来进行商品补充陈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顾客购买商品的新鲜程度,这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获利原则\陈列点原则\吸引力原则\商品搭配原则\易见易取得陈列原则\商品陈列的卫生、整洁原则\商品陈列的放满原则磁石点陈列法顾客动线:顾客进入卖场的流动曲线\磁石点:所谓磁石,就是指卖场中最能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地方,磁石点就是顾客的注意点,要创造这种吸引力就必须依靠商品的配置技巧来实现关联商品陈列是指把分类不同但有较强互补作用的商品或是按照目标顾客的购物习惯将商品组合陈列在一起便于顾客相互比较促进连带销售使超市卖场整体的陈列活性化同时也增加顾客购买商品的卖点数,如牙膏和牙刷、面包及果酱、玩具区悬挂的儿童食品等。 商品价格管理基本要求凡商品定价要按有关规定执行\所经营的商品都要使用商品编号\要制作物价台账:物价台账是企业审查价格、实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其范围包括经营兼营批发展销试销加工必须做到有货有帐以账审价\价格信息管理:市场部要组织专职物价员每周进行一次半日采价,采价后物价员需要对价格动态进行分析,计算出与本企业的价格差,提出参考变价意见,报给企业领导,建立价格信息数据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国家政策\货币价值\市场供求变化\同业的价格动向\季节变化因素\国际价格水平\气候变化因素 促销商品选择节令性商品\敏感性商品:必需品如鸡蛋、大米\众知性商品: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特殊性商品:超市自行开发自有品牌\新商品\库存较大的商品\供应商提供促销支持的商品\与其他品类促销可以结合的商品\以往促销业绩良好的商品规划促销考虑根据产品本身的销售规律,以促销实现淡季和旺季的平衡\在重要的时间段造势,帮助提升品牌影响力\配合新品推出的促销活动\根据对手的促销活动,有针对性的安排促销活动给予阻击\打乱对手的销售节奏,冲击对手的市场促销分析促销效果评估方法:前后比较法、市场调查法、观察法 引进新品的意义零售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进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赋予零售商市场先发优势;供应商对新品投入的推广资源能为零售商所用,成为其发展的助力;引进高效新品是维持良好品类

数据库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问题分析-------------------------------------------------------------------3 1、设计背景------------------------------------------------------------------3 2、运行环境------------------------------------------------------------------3 二、需求分析---------------------------------------------------------------------3 1、用户需求------------------------------------------------------------------4 2、系统主要功能------------------------------------------------------------4 3、系统总框架图------------------------------------------------------------6 三、结构设计---------------------------------------------------------------------6 1、数据字典------------------------------------------------------------------6 2、概念结构设计E-R图-------------------------------------------------12 四、系统代码实现(PowerBuilder环境)---------------------------------15 1、SQL Server 2008创建表格代码--------------------------------------15 2、PowerBuilder环境数据库连接代码---------------------------------22 3、运行结果-----------------------------------------------------------------24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1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办公效率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办学层次出现多元化,由一地办学发展到多地多点办学,同时进一步推行学分制。这些变化是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复杂度,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只靠有限的工作人员已无法进行高校管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通过完善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提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教务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旨在改善教务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大学校园教务管理的电子化,协同化,网络化,使教务部门能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各院系的教学、学籍、成绩、课表等其他事务管理,使管理人员及时而充分地获取自己的工作日程、通知、会议等,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学校教务的工作成果,促进校内外交流。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务管理是高校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全校教师、学生、课程、学生成绩等一系列信息。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在国外高校,与国内不同,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国外的校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很早,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现在已比较成熟。到2002 年为止,美国已经有82%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目录服务,有70.9%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注册服务。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国内自从开始使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体是基于单机和独立的业务系统;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分别是基于C/S 和B/S 开发的。 二、发展趋势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未来的教务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需求调研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说明 (1) 1.3系统目标 (1) 2需求描述 (2) 2.1教学资源维护 (4) 2.1.1学年校历编排 (4) 2.1.2 组织结构维护 (4) 2.1.3 教室资源维护 (4) 2.2学籍维护 (5) 2.2.1 学生基本信息维护 (6) 2.2.2 成绩信息 (6) 2.2.3考勤信息维护 (7) 2.3教学计划维护 (8) 2.4开课/排课维护 (9) 2.4.1 开课管理: (9) 2.4.2 排课管理: (9) 2.5选课管理 (13) 2.5.1 学生网上选课平台(B/S结构) (13) 2.5.2 教务员管理平台(C/S结构): (15) 2.6考务管理维护(暂定) (16) 2.7成绩管理维护 (16) 2.7.1 系统用途 (17) 2.7.2 系统特点 (17) 2.8教师管理维护 (18) 2.8.1 目的: (18) 2.8.2 管理内容: (19) 2.9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审核(暂定) (19) 2.9.1 系统用途 (19) 2.9.2 功能需求描述 (20) 2.9.3 功能描述 (21) 3性能需求 (24) 3.1网络平台要求 (24) 3.1.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系统。 (24) 3.1.2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24) 3.1.3数据安全性。 (24)

3.2用户平台要求 (24) 4行为描述 (25) 5参考文献 (25) 6总结 (2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如 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一个完整 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1.2背景说明 ●待开发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者: ●用户:高校教务人员,在校学生,教师 1.3系统目标 开发此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使教务人员及操作者进行教务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使工作人员从繁琐 的填表,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供需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务管理 维护费用,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学校领导决 策提供支持,该软件的设计目标尽量达到人力与设备的节省,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 2.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实行弹性学年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管理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6学分,管理大类课程10.5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43学分。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经管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造就适应新世纪工商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 2.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历教育 3.学制: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学生毕业可适应的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适应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海关,宾馆,商场,会务中心等部门的管理工作,也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2.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熟练掌握工商管理及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中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公共外语四级水平,并具

有较强的语言表示能力。 (3)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考取非专业人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4)实行“双证”毕业制度,在校期间要取得学院规定的公共和专业技能训练合格证书(或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税务师等工商管理类所需的资质证书)。 (5)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和文字表示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获得过关证书)以上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要撰写毕业论文并经过答辩。 (7)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3.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具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作风严谨、吃苦耐劳的工作素质。 (3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4)奋发向上,具有开拓创业的精神。 四、教学总体安排和时间分配

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某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Internet技术的引进,基于校园网和Internet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教务管理师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向重要工作,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新世纪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管理内容过多,繁琐,处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并且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大幅上升,因此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务信息的运作状态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发了自己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其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各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设计是基于某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分散的教务信息得到集中处理,对减轻教务工作负担、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1.1确定系统模型的参与者 仔细分析教务管理系统问题描述。在UML中,角色代表位于系统之外和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类对象,本系统中创建主要的角色有以下三类: (1)教务员:教务员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用户登录、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并且对教师进行登录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系统维护,例如维护和及时更新学生,教师信息以及安排选课等。 (2)教师:教师根据教务系统的选课安排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此系统。 (3)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务管理系统更改学籍信息、进行选课、查询已选课程和考试成绩。 1.2识别用例 用例是系统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识别用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的参与者开始,考虑每一类参与者需要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如何使用系统,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个提取的参与者信息,确定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1)学生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学籍管理 ●选课管理 (2)教师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成绩管理 ●教学管理 (3)教务员参与者用例: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 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广东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四、毕业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 学分。 学生修满最低毕业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和要求后,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其中,英语n(2)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本)为教育部统考课程。 (三)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见教学计划进程表。 (四)选修的课程(含限选课)中课程性质为省管或统设的课程总学分必须达到规定选修课学分的要求。各 电大可根据培养目标、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实际的教学管理能力,在完成毕业总学分的基础上增设市管课。但市管课不得超过最低毕业总学分的10%,由市电大组织教材、教学管理和考试工作。 (五)专科阶段已修《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本科阶段不再选修。 (六)为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或作业等。凡是 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完成。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左右。无实践环 节成绩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并取得学分。 (七)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试点电大依据中央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形式可多样,学员不能免修。 (八)学位论言指南课程作为2004 年秋(含)以后毕业且要求申请学位的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生的必 修课程,即学位审核最低学分要求为71+7 学分。该课程不作为毕业审核要求,不记入最低毕业总学分,不申请学位的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生不要求修读学位论文指南课程,最低毕业总分仍为71 学分。 六、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七、课程说明

数据库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方案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问题分析 -------------------------------------------------------------------3 1、设计背景------------------------------------------------------------------3 2、运行环境------------------------------------------------------------------3 二、需求分析---------------------------------------------------------------------3 1、用户需求------------------------------------------------------------------4 2、系统主要功能------------------------------------------------------------4 3、系统总框架图------------------------------------------------------------6 三、结构设计---------------------------------------------------------------------6 1、数据字典------------------------------------------------------------------6

学校如何实施教务管理信息化

学校如何实施教务管理信息化 教务管理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直接实施环节或职能,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因为教务管理的实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教学人员和教学条件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一、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对准确度要求很高,却又非常繁琐的工作。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用手工来完成所有的教学计划、教务排课、成绩管理、考试管理等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展科学高效的管理教务工作。为了保证教学工作能稳定、高效、经济地运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必然。使用信息化管理教务,将会有以下优点。 1.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的教学相关数据网上输入,直接存储进数据服务器中,过程不再经过其他人,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方便了教师、学生及时查询教学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全体教师、学生和教务人员在任何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相关教学信息和数据,使得教学工作更具有及时、方便和高效性。 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减轻了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随着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使用信息化管理后,把很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算交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差错,使教务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管理中去。 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信息的交换。原有的教学管理所涉及的各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所拥有的教学信息也是单独的,信息的交互、反馈、处理需要经过繁杂的人工传递,对于紧急的事务难以及时处理,现在实现教务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的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可以解决了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要求。 二、教务管理系统的建立 1.系统设计的特点和目标。系统应基于WEB技术平台而构建,选择以B/S 体系结构作为基本框架。通过SQL数据库来实现,教务人员、教师、学生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网上查询信息和输入信息。不需要开发用户端界面。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教学、教师、学生的各种信息,并采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选择B/S 体系是因为:由于客户服务器两层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升级困难、维护工作量大等缺陷,已较难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WEB技术的日益成熟,B/S结构已成为取代C/S结构的一种全新技术。采用该结构软件的优势在于:(1)无需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2)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均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4)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应用软件研制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教务管理系统应能实现教务管理的自动化,实现实时信息发布,实现个性化、交互式的教学管理,涉及教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学生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可移植性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200810411105 班级 2008-1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2012 年 5 月 30 日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00810411105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使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教务信息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本论文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论文主要从实现技术、系统分析、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本系统选择VC++为开发语言,选择Visual Studio为前端开发工具,采用SQL Server 2005建立和维护后台数据库。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以及查询管理。本系统实现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基本事务管理,为高校教务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最后本系统经过测试,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满足各功能的需求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教务管理;VC++;SQL Server;学生管理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ecial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 Number: 200810411105 Student: Xiao Jiyan Supervisor: Li Qia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It is the primary way to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that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systems are used in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system are elaborated in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mainly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system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es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VC++ is used as the development language, Visual Studio is used as the front-end development tool and SQL Server is used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The system functional modules include system management, bas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udent management, course management and query management. The system has implemented the basic affairs management in daily teaching management which brings great convenience for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nd, the system has passed the test and can work safely and stably, which satisfy all kinds of functions as expected. It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VC++; SQL Server; Student Management

商品品类管理步骤

商品品类管理步骤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商品品类管理步骤 零售企业在推行和实施品类管理中,需要有一种简单易行、循序渐进的步骤,并为各步骤制定详细计划。 结合项目实践,在这里介绍一个通过三阶段来推行品类管理的方法。 1. 货架陈列管理阶段 这是品类管理的基础性阶段,其工作内容是:把所有门店的商品陈列归入总部管理。如果没有实施该阶段,往往总部只能了解门店商品的销售情况,但对于销售结果形成的具体原因是很难监控的。 比如:一个商品销售很不好,但可能是因为这个商品放在一个很差的货架位置,或者在陈列归类上并不能符合消费者决策。当总部能控制门店的陈列情况,在制定品类评价指标时就有了稳定的依据。当然门店能分析也可以,但在中国目前还达不到这种水平。

如果门店能完全根据总部要求陈列商品,并能和总部有很好的沟通,把具体情况反馈到总部,说明这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对于拥有几万个商品、上千个货架的零售企业,要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很不简单的事情。 2. 品类指标管理阶段 要管理好众多的品类,希望品类能达到最高销售,在与对手同品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首先就要做到: 为品类评价制定标准,并且使用这些指标来评价品类中的各商品,最后通过评价分析来协调商品种类和数量、商品种类与空间、价格与销售、促销与销售、服务与零售企业品牌的关系。 当这种标准被企业广泛接受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的执行,这时零售企业需要调整的只是指标,而不是每个人的思想和做法。

3. 品类发展管理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谋求各品类在一个细分目标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具体要通过企业提供的商品附加服务,使品类能赢得更多顾客的喜爱,并达到较高忠诚度。 不同的品类对于零售企业可以有不同应对策略,如:有的品类主要是带动客流,有的品类主要是带来利润,有的品类主要是建立企业的品牌。 即使是相同的品类,对于相同业态的零售企业来说,发展策略都可能不同,例如同样是中型超市,有的零售企业是靠卫生纸给顾客带来方便,而有的零售企业会利用卫生纸去建立低价形象。 当我们为品类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后,相关部门就要遵守策略指导,使品类向可控的目标方向发展。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0521320 代腾飞 一.系统目标 1.人力与设备费用的节省; 2.处理速度的提高; 3.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 4.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系统功能 (1) 在数据库服务器如SQLServer2000中,建立各关系模式对应的库表,并确定主键、索引、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等。 (2) 能对各库表进行输入、修改、删除、添加、查询、打印等基本操作。 (3) 新学期开学,能排定必修课程,能选定选修课程,并能对选课做必要调整。 (4) 查询: 1) 能查询学生基本情况、能查询学生选课情况及各考试成绩情况、能查询学生所在院系与班级情况、能查询学生所学专业及专业课程安排情况。 2) 能查询老师的基本情况、能查询老师的授课课程及授课质量情况、能查询老师所在教研室及院系信息、能查询班主任老师管理的班级情

况、能查询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情况。 3) 能查询课程基本情况、能查询课程学生选修情况、能查询课程专业安排情况、能查询专业基本情况、能查询分专业、分学期课程安排情况。 4) 能查询院系、教研室、班级等基本情况、能分院系、分教研室、分班级查询其相关各类信息、能动态输入SQL命令查询。 三.系统建设背景 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虽然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但是还有人由于计算机操作不方便继续用手工劳动。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观念,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各大高校而言,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现如今高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需要,扩建、扩招已在寻常不过。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信息需要处理。如果只靠人力来完成,必然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而且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这不仅会给教学及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不益于学校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作为高校日常教学中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的教务管理,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 本科 专业概况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专业概况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主干课程 西方经济学(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小企业管理 (原中小企业管理)、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流通概论、企业信息管理、货币银行学、资本经营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 学生修满最低毕业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和要求后,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2007级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2其中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3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提供教材和教学服务。 4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地方电大也可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当地特殊需要,自开少量有针对性的选修课。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级电大负责。 5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跨学科类选课。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6为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或作业等。凡是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由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共同组织完成。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左右。计算机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无实践环节成绩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并取得学分。 7综合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地方电大依据中央电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形式可多样,学生不能免修。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 学生修满最低毕业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和要求后,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课程说明 (一)本科课程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