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声学知识小课堂之远场效应

助听器声学知识小课堂之远场效应
助听器声学知识小课堂之远场效应

助听器声学知识小课堂之远场效应

欧仕达助听器

远场效应对于助听器的使用效果极其重要,这里的远场效应就是指环境因素,它包括信噪比、回响、声源方向。

下面简单的介绍下一这方面的内容。

信噪比

就是信号和噪音的强度关系,对于听力损失者而言,如果要有效的发挥残余听力,信噪比需要达到14-30分贝,这个数值比正常人要高15分贝左右。

提高信噪比的方法也很多,比如靠近声源、提高声源、使用方向性麦克风等等,频宽也很重要,宽带助听器比窄带助听器在噪音环境下言语可懂度可以提高18%,在散射的场所中,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使信噪比提高2-3分贝。

回响

指在封闭的环境中,原始信号停止后,声信号仍然持续存在的现象,通常我们也叫它回声、混响等等,回响的强弱和声源距离、反射面积、反射物质地等等有关。

我们这里讲讲回响和言语可懂度的关系

1、回响时间越长、言语可懂度下降越厉害。

2、和正常人相比,听力损失者在有回响环境中聆听更困难。

3、回响在噪音环境里对言语可懂度的影响比在安静环境中更严重。

4、在嘈杂且有回声的环境中,双耳比单耳有明显优越性。

声源方向性

主要根据优先效应而定位的,现实中噪音和回响,很容易干扰声源方向性。低频信号在传播路途中碰到阻碍不会反射,但会衍射;高频信号则是直线传播的,遇到阻碍,会消失(声影现象)。所以声源定位,大多靠低频信号。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一、辅助器具概述 (一)前言 (二)辅助器具的定义 (三)辅助器具的分类 (四)辅助器具的功能 (四)辅助器具的特点 二、不同残疾类别辅助器具选择 (一)肢体残疾 (二)视力残疾 (三)听力残疾 (四)言语残疾 三、常用辅助器具介绍 (一)轮椅 (二)拐杖 (三)助行器 (四)防压疮垫

一、辅助器具概述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并伴随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 6.34%。由于身体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辅助器具的出现和发展,有力提高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改变了残疾人的人生。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身患严重的神经元疾病,然而他借助一系列配套的辅助器具设备,可以撰写论文著作,与观众交流互动,取得了举世闻名的 成就。 【辅助器具的定义】 辅助器具是指(2004年《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由残疾人使用的,特别生产或一般有效的,用于防止、补偿、减轻、抵 销残损、残疾或残障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 通俗地说,凡是能够有效减轻残疾影响,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 量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器具,普通到轮椅拐杖及自制的工具,高级到 植入式电子耳蜗等都是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的分类】

辅助器具品种多样,使用广泛,按使用人群可分为:肢体障碍者 辅助器具、视觉障碍者辅助器具、听力障碍者辅助器具、言语障碍者 辅助器具、智力障碍者辅助器具、精神障碍者辅助器具六类。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国际标准ISO 9999):个人医疗辅助器具、技能训练辅助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 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家务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及其适配件、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操作物体和器具的辅助器具、环境改善和 评估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休闲娱乐辅助器具这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 【辅助器具的功能】 补偿减弱的功能。残疾人如果还有残留的潜能可利用,辅助器具可在残留潜能和环境间构建一个“通道”,使其活动和参与能力在一 定程度上得以补偿。例如配戴助听器能使具有残余听力的失聪患者重 新听到外界声音。 代偿失去的功能。当残疾人原有的机能基本丧失,无法通过补偿方式来获得原有的机能时,只能通过辅助器具代偿失去的机能以克服障碍。例如截肢者装配假肢后,可以行走、骑车和负重劳动。 创建无障碍环境。当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获得的补偿或代偿仍不能全面参与活动时,只能采用特殊辅助器具来适应残疾并创建无障碍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的简单描述 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2.把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是传声器。 3.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设备是扬声器。 4.声频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通常调节均衡器。 5.房间混响时间过长,会出现声音混浊。 6.房间混响时间过短,会出现声音发干。 7、唱歌感觉声音太干,当调节混响器。 8、讲话时出现声音混浊,可能原因是加了混响效果。 9、声音三要素是指音强、音高、音色。 10、音强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振幅。 11、音高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率。 12、音色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谱。 13、人耳感受到声剌激的响度与声振动的频率有关。 14、人耳对高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大。 15、人耳对中频段的声音最为灵敏。 16、人耳对高频和低频段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17、人耳对低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很大。 18、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显示不同频率的声压级不相同,但人耳感觉的响度相同。 19、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上标注的数字是表示响度级。 20、用分贝表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公式是20lg(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21、响度级的单位为phon。 22、声级计测出的dB值,表示计权声压级。 23、音色是由所发声音的波形所确定的。 24、声音信号由稳态下降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5、乐音的基本要素是指旋律、节奏、和声。 26、声波的最大瞬时值称为振幅。

27、一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28、如某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KHz纯音听起来同样响,这个1K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 29、人耳对1~3KHZ的声音最为灵敏。 30、人耳对100Hz以下,8K以上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31、舞台两侧的早期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加重和加厚作用,属有益反射声作用。 32、观众席后侧的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回声作用,属有害反射作用。 3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4、要使体育场距离主音箱约34m的观众听不出两个声音,应当对观众附近的补声音箱加0.1s延时。 35、反射系数小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36、透射系数小的材料称为隔声材料。 37、透射系数大的材料,称为透声材料。 38、全吸声材料是指吸声系数α=1。 39、全反射材料是指吸声系数α=0。 40、岩棉、玻璃棉等材料主要吸收高频和中频。 41、聚氨酯吸声泡沫塑料主要吸收高频和中频。 42、薄板加空腔主要吸收低频。 43、薄板直接钉于墙上吸声效果很差。 44、挂帘织物主要吸收高、中频。 45、粗糙的水泥墙面吸声效果很差。 46、人耳通过声源信号的强度差和时间差,可以判断出声源的空间方位,称为双耳效应。 47、两个声音,一先一后相差5ms--50ms到达人耳,人耳感到声音是来自先到达声源的方位,称为哈斯效应。 48、左右两个声源,声强级差大于15dB,听声者感到声源是在声强级大的声源方位,称为德波埃效应。 49、一个声音的听音阈因为其它声音的存在而必须提高,这种现象称为掩敝效应。 50、厅堂内某些位置由于声干涉,使某些频率相互抵消,声压级降低很多,称为死点。 51、声音遇到凹的反射面,造成某一区域的声压级远大于其它区域称为声聚焦。 52、声音在室内两面平行墙之间来回反射产生多个同样的声音,称为颤动回声。 53、由于反射使反射声与直达声相差50ms以上,会出现回声。 54、房间被外界声音振动激发,从而按照它本身的固有频率振动,称为房间共振。

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

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五)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 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 1.基本质量要求 仪器测试范围:40~500mg/dl 仪器重复性:标准偏差SD≤30 满量程测量绝对误差:≤±1%F.S 测试条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CV≤9.5% 测试条准确性:相关系数γ≤0.90 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应选择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批准的产品。 (2)血糖试条必须和其适配的血糖仪一起使用,要购买和自己的血糖仪相适应的试条。 (3)更换新批号试条时,一定要先用制造商提供的校准试条或质控液进行校准后再测血糖。 (4)血糖试条有使用期限,患者购买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有效期,并注意按规定温度保存。 (5)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6)塞期对仪器进行校正,检查血糖仪的准确性。患者只需通过血糖仪输入校准代码,或通过测试校准试片,即可将制造商为每个批次的试纸条所设置的校准参数等信息输入到血糖仪中,从而实现血糖检测的校准。制造商所提供的校准参数一般是通过将血糖仪与适配的血糖试条所得的一系列测量结果与参照分析仪所得的相应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六)制氧机 家庭常用医疗器械制氧机 1.化学制氧机(氧立得) (1)特点 优点:体积小,成本低,产氧快,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噪声小。 不足之处:不适宜长期使用,有一定副作用。 产氧量一般 (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①要选择有生产许可证与市场准人证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发生 器和药品;②最好只做应急或外出时使用;③使用时先看说明书,切勿将管路和阀门堵死。 2.医用保健制氧机医用保健制氧机按制氧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即分子筛变压吸附方 式制氧机、膜分离方式制氧机和电解水方式制氧机。 (1)分子筛变压吸附方式制氧机 ①特点:此类型制氧机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 其最大特点是:以一般交流电源为能源,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成本低;产氧快,打开电源 2min后即可产出氧气;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移动便利,可连续使用。其缺点是有噪声。 ②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要选用有生产许可证与市场准人证的正规生产厂家产品。 (七)助听器 助听器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步骤/方法 1. 保持助听器干燥。 避免受潮、受热、浸水,在洗脸、洗头、游泳和喷发胶时均应取下助听器,下雨时应注意保

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 试卷11 1

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1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正常人林纳试验(RT)表现为 (分数:2.00) A.(+) √ B.(一) C.AC<BC D.AC=BC E.(±) 解析:解析:林纳试验比较的是受试耳气导和骨导的长短,气导长于骨导记作AC>BC,为RT、(+),见于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骨导大于气导记作AC<BC,为RT(一),见于传导性聋。气导与骨导相等记作AC=BC,RT(±),见于中度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 2.Schwabach试验(ST)时,骨导延长,提示 (分数:2.00) A.传导性聋√ B.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C.正常 D.以上皆是 E.以上皆非 解析: 3.在耳蜗感音过程中,起传递声音信息作用的是 (分数:2.00) A.微音电位 B.总和电位 C.动作电位√ D.三者都是 E.以上都不是 解析: 4.下列不属于客观测听的试验是 (分数:2.00) A.耳声发射检测 B.声导抗测试 C.纯音测听√ D.听性脑干反应测听 E.40Hz听性相关电位 解析:解析:临床听功能检查分为主观测听法和客观测听法。主观测听法要依靠受试者对刺激声信号进行主观判断,并作出某种行为反应,又称行为测听。包括语音检查法、表试验、音叉试验、纯音听阈及阈上功能测试和言语测听等。客观测听法无需受试者的行为配合,不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临床常用的客观测听法有声导抗测试、听诱发电位和耳声发射测试等。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Mann试验阴性说明患者不存在平衡功能障碍 B.迷路性损害时,原地踏步试验身体旋转方向与眼震慢方向相同 C.小脑疾患时,Romberg试验偏倒向患侧或后方 D.小脑疾患时,书写试验字迹偏斜√ 试验可鉴别周围性和中枢性前庭损害E.Quix 解析:解析:小脑疾患时,书写试验字迹不能辨认。Quix试验,中枢性前庭损害时双手同时水平移向健侧,周围性反之。同时中枢性双手移动幅值不一致,同侧大于对侧。 6.下列不符合小脑疾患的检查结果是 (分数:2.00) A.偏指试验仅有一侧上肢偏向移位 B.书写试验字迹错乱不能辨认 C.Quix试验患侧手轻微颤动 D.Quix试验闭眼同侧上肢向健侧移动,并慢慢停止移动,或患侧上肢向下向外移动 E.Romberg试验偏倒向眼震慢侧√ 解析:解析:小脑疾患时,Romberg试验偏倒向患侧或后方。答案C为小脑轻度病变。 7.言语测听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分数:2.00) A.判断病变部位 B.测试各种频率纯音的听敏度√ C.预估手术后果 D.评价听力康复效果 E.检查中枢听功能 解析:解析:言语测听的临床应用包括判断病变部位、评价社交能力、预估手术后果、评价听力康复效果、评估助听器及耳蜗植入效果和检查中枢听功能。 8.耳声发射临床应用不包括 (分数:2.00) A.婴幼儿听力筛选 B.估计听敏度 C.鉴别耳鸣的性质√ D.选配助听器 E.耳蜗性聋早期定量诊断 解析:解析:耳声发射在一定意义上反映耳蜗尤其是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听力正常的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2f1-f2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出现率为100%。耳蜗性聋且听力损失大于20~30dB(HL)时,诱发性耳声发射消失。中耳传音结构破坏时,外耳道内亦不能记录耳声发射。但耳声发射不能鉴别耳呜的性质。 9.适用于0~6个月婴幼儿的行为测听方法为 (分数:2.00) A.行为观察测听√ B.条件定向反应测听 C.视觉强化测听 D.可触奖品条件强化操作测听 E.游戏测听 解析:解析:0~6个月婴幼儿还不能自主控制头部运动,行为观察测听是对正在玩弄玩具的受试儿童发出刺激声,观察受试儿童对刺激声的行为反应;而B需要儿童转头寻找声源,适合1~3岁幼儿;C与B类似;D通过吸引受试儿童听到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的简单描述 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2. 把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是传声器。 3. 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设备是扬声器。 4. 声频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通常调节均衡器。 5. 房间混响时间过长,会出现声音混浊。 6.房间混响时间过短,会出现声音发干。 7、唱歌感觉声音太干,当调节混响器。 8、讲话时出现声音混浊,可能原因是加了混响效果。 9、声音三要素是指音强、音高、音色。 10、音强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振幅。 11、音高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率。 12、音色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谱。 13、人耳感受到声剌激的响度与声振动的频率有关。 14、人耳对高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大。 15、人耳对中频段的声音最为灵敏。 16、人耳对高频和低频段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17、人耳对低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很大。 18、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显示不同频率的声压级不相同,但人耳感觉的响度相同。 19、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上标注的数字是表示响度级。 20、用分贝表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公式是20lg(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21、响度级的单位为phon。 22、声级计测出的dB值,表示计权声压级。 23、音色是由所发声音的波形所确定的。 24、声音信号由稳态下降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5、乐音的基本要素是指旋律、节奏、和声。 26、声波的最大瞬时值称为振幅。 27、一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28、如某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KHz纯音听起来同样响,这个1K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 29、人耳对1~3KHZ的声音最为灵敏。 30、人耳对100Hz以下,8K以上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31、舞台两侧的早期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加重和加厚作用,属有益反射声作用。 32、观众席后侧的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回声作用,属有害反射作用。 3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4、要使体育场距离主音箱约34m的观众听不出两个声音,应当对观众附近的补声音箱加延时。 35、反射系数小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36、透射系数小的材料称为隔声材料。 37、透射系数大的材料,称为透声材料。 38、全吸声材料是指吸声系数α=1。 39、全反射材料是指吸声系数α=0。 40、岩棉、玻璃棉等材料主要吸收高频和中频。 41、聚氨酯吸声泡沫塑料主要吸收高频和中频。 42、薄板加空腔主要吸收低频。

助听器基础知识

助听器基础知识 第一节物理声学 第二节心理声学 第三节助听器适用对象 第四节助听器发展简史 第五节助听器的电学原理 第六节助听器的元件和特征 第一节物理声学 一、声学 听阈、最舒适阈和不舒适阈是比较容易测到的。助听器的作用事实上是以某种方式改变声音,比如,抬高某一频率的声音或削弱另一频率的声音,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声学的特征及测量声音的方法。 声音是一种能量,只有当另一种能量使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振动时才会产生,一旦有振动,就会引起介质运动,而运动涉及到速度、距离、时间。 人耳通过声音的物理属性如响度、音调、音质来判断声音,并且因人而易的。 声学是声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它和听力有关,将它分为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 二、物理声学 物理声学包涵了声音的所有物理特性,它们都是可以被精确测量出来的,可以称他们为“定理”。 物理学上给声音下的定义:声音是弹性介质中密度、压力变化及其传播的过程。要引起这些变化,需要有物体的振动和弹性介质,弹性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而空气是最常见的。真空里没有弹性介质,因此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定能量作用于物体使之振动所产生并通过媒介转播的波。 声音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的,空气介质只传递声波,但不位移。声波是一种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源的振动方向相同。 常见的声源有: 1、一个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扬声器的膜片、小提琴琴弦等。 2、一股封闭的气流如汽笛、单簧管、人言语声等。 声波在传播途中,有些气体分子挤在一起——密波,有些则分离——疏波。如果敲一下音叉,就会看见音叉柄在前后振动,产生疏、密波,如果在音叉柄上连一只笔,将它放在可匀速移动的纸上,我们就能直观的看到波形了。 正弦波:音叉产生出来的声音是纯音,只有疏波和密波在简单的交替进行,而且只含有一个频率信号。一个完整的纯音包括一个疏波和一个密波,可用正弦波图表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声波的强度。音叉振动的幅度与所用的力成正比,用的力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就越大,使振动停止所需的时间越长。 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次/秒),用Hz表示。一个正弦波周期,从0到最大密波,回降到0,再到最大疏波,又返回0的过程,一个周期是360度。 周期:即完成一次周期性振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一个250Hz的纯音在一秒内振动了250次,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为周期(T)=1/f=1/250=0.004s或4ms,而8000Hz纯音完成一次振动所需时间为1/8000=0.000125s=0.125ms。 强度和振幅: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 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高频声一秒

噪音-建筑声学不可忽视的参数精讲

噪音-建筑声学不可忽视的参数 在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传统粘土砖墙因其自重过大、土地保护等问题基本已被轻质隔墙取代。但轻墙隔声比粘土砖墙差,所以解决轻质隔墙的隔声问题是应用的关键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试图使用单一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陶粒混凝土等构成单层墙,隔声性能不可能好。这是因为单层墙的隔声受质量定律的控制,即墙越厚重、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声越好。所以单一轻质材料做成单层墙,不可能克服既要轻又要隔声好的矛盾。 本文就建筑声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结合纸面石膏板的隔声及应用进行一些讨论。 一、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 1)声音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的传播形成“音”。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声音是物理现象,不同的声音人们有不同的感受,相同声音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晰激昂的演讲令人鼓舞,但有时侯,邻居传来的音乐声使人难以入睡,他人之间的甜言蜜语也许令人烦恼。建筑声学不同于其他物理声学,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使人们在建筑中获得良好的声音环境,涉及的问题不局限于声音本身,还包括心理感受、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甚至群体行为学等多方面问题。 人耳的听觉下限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会使人不知所措。乡村的夜晚大多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他感觉一片宁静,这也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城市的夜晚会因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较为安静区域的室内一般在30-35dB,如果你住在繁华的闹市区或是交通干线附近,将不得不忍受40-50dB(甚至更高)的噪声, 如果碰巧邻居是一位不通情达理的人,夜深人静时蹦蹦跳跳、高声喧哗,也许更要饱受煎熬了。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是60-70dB,大声呼喊可达100dB。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将达到70-80dB,有国外研究报道噪声中进餐会影响健康。人耳的听觉上限一般是120dB,超过120dB的声音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伤,140dB的声音会使人失去听觉。高分贝喇叭、重型机械、喷气飞机引擎等都能够产生超过120dB的声音。人耳听觉非常敏感,正常人能够察觉1dB的声音变化,3dB的差异将感到明显不同。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90-100dB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频率高的声音人们会有“高音”的感觉,频率低的声音人们会有“低音”的感觉,人耳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KHz。人耳耳道类似一个2-3cm的小管,由于频率共振的原因,在2000-3000Hz的范围内声音被增强,这一频率在语言中的辅音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听清语言和交流,但人耳最先老化的频率也在这个范围内。一般认为,500Hz以下为低频,500Hz-2000Hz为中频,2000Hz以上为高频。语言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频。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响。 2)频率特性 声音可以分解为若干(甚至无限多)频率分量的合成。为了测量和描述声音频率特性,人们使用频谱。频率的表示方法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倍频程的中心频率是31.5、63、125、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14.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医疗器械的概念[了解]: 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4)妊娠控制 药物与医疗器械的区别一般可通过产品的预期目的和主要的预期作用与方法来界定。特别是产品的预期作用与方法是重要的,这些信息可从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标签、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以及产品的作用机制等资料进行分析。 医疗器械的基本质量特性[了解]: 1.安全性 (1)使用电源驱动的医疗器械:这类设备的安全性主要是电气安全,其中包括防电击危险和防机械危险等,有专门的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加以规定。 (2)无电源驱动的医疗器械:主要考虑的是细菌感染和生物相容性的安全要求。当然,有的医用电气设备于人体的部分也存在无菌和生物相容性问题,也需要考虑这类安全性。 2.有效性。 核心是:它是否真正能达到使用说明书所示的有效地诊治、防病之目的。 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掌握]: 1·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如:手术器械的大部分、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弹力绷带、橡皮膏、创口贴、拔罐器、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 2.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体温计、血压计、助听器、制氧机、避孕套、针灸针、心电诊断仪器、无创监护仪器、光学内窥镜、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培养箱、牙科综合治疗仪、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等。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一.声音得产生与声波得物理量 1.振动产生声音 振动物体得往复运动,挤压弹性介质形成往复变化得振动波;振动波在介质中传播,激起人耳得振动感受而产生声音。 声波就是一种纵波,这给人耳或者绝大多数动物得听觉器官构造有关。 声波得传播就是能量得传递,而非质点得转移。介质质点只在其平衡点附近来回振动而不传向远处。 声音就是我们能够感到存在得振动纵波,人耳能感受得频率范围标准规定为20Hz~20000H;低于这个范围得就是次声波, 高于这个范围得就是超声波。 2.声波得基本物理量 声波得特性可以由波得基本物理量来描述。 频率:在1秒钟内完成全振动得次数,记作f,单位就是Hz。 波长:声波在传播途径上,两相邻同相位质点之间得距离,记作λ,单位就是m。 声速: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得速度,记作c,单位就是m/s,c=λf。 声速与声源特性无关,而与介质得压强与温度有关。 表达式为:c0=√(γP0/ρ0) γ为空气比热比;P0大气剪静压;ρ0为空气密度。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声速就是343m/s,其她介质下各不相同。 压强得变化与压强变化引起得得空气密度变化互相抵消,声速主要与温度相关。 3.在声环境评价与设计中得物理量。 声压: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得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得介质静压强得改变量。

表达式为:P= P0 cos (ωt-kr+φ) P为r位置处得声压P a(N/m2);P0为最大声压P a(N/m2);k=ω/c0;φ为与轴向相位角。 常温下1个大气压强为1、0325x105P a 声强: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得单位面积内得平均声能量,就是一个有方向矢量。I表示,单位就是W/m2。 声强与声压得关系就是:I= P2/(ρ0c0) ρ0为大气密度,常温下ρ0 =1、21kg/m3;c0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得速度m/s。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得声能,W表示,单位W。 声源声功率与声强得关系就是:W=I、(4πr2) 其中,r就是距声源得距离。 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与已知距声源得距离,就可以算出声强以及声源得声功率。 4.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 人耳容许得声压范围达10-5倍,声强范围为10-12倍,因此,用声压、声强描述声音不方便;所以,我们以20倍或10倍10得对数得相对值dB来描述。 声压级表达式:L P =20log(P/P0) P为某位置处得声压N/m2;P0为人耳刚能分辨得在1000Hz时得基准声压,P0=2x10-5N/m2,0dB。 一般交谈得声压级为60dB,织布车间为100dB,达到120dB人耳会感到疼痛。 声强级表达式:L I=10 log (I/I0) I为某位置处得声压P a N/m2;I0为基准声强,I0=10-12W/m2 常温常压下,声压级与声强级得数值基本相等。 声功率级表达式:L W=10 log(W/W0) W为声功率W;W0为基准声功率,W0=10-12W。 二.声源与辐射特性 1.声源定义 点声源: 当声源得尺寸远小于声波波长或传播距离时,可瞧成无指向性得点声源。在距离声源中心等距离处,声压级相等,以球面波形式向外辐射声能。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测听仪类型、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电测听技术是一种主观测听法。在现代医学中,当人们发生听力障碍时,最初听力障碍程度的评估依据电测听的结果。近百年来电测听仪经历了机械式、电子管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的技术演进,80年代初期微电脑技术应用于电测听仪,使该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电测听仪的传声器件耳机、骨导器的关键指标频率特性也取得长足的进展。 第一节电测听仪类型、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一、电测听仪类型 电测听仪因用途不同大概分为以下五类: (一)纯音电测听仪: 以纯音听阈为主进行听能力测试的仪器。 (二)手动电测听仪: 频率、听力级的改变,结果记录均为人工操作的仪器。 (三)自描电测听仪: 频率、听力级的选用,信号的改变,听力结果曲线的描记是由受试者操作马达开关而自动完成的仪器。 (四)语言电测听仪:以语言为测试材料,以语言可懂度判断听力状况的仪器。 (五)筛选电测听仪:频率较少,通常用于较大范围人群体检筛查的仪器。 二、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电测听仪的构成主要取决以下因素:(一)人的听域范围在0至20000Hz 以内,而满足日常生活的听域范围0至10000Hz即足够。通过听力学实践,人们认识到选取1000Hz为中心的11个频率作为气导域值测试点,基本能反映人的听力状况。这11个频率分别是:125、250、500、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和10000。(二)声音向内耳传递时,空气传导占主流,颅骨亦有这方面的功能,根据颅骨的结构,人们选取了250、500、1000、2000、4000Hz 五个倍频程频率对骨传导状况进行测试。(三)为了规避测试较差耳时,因颅骨的传递产生伪听力,需对好耳实施声掩盖,听力学实践证明:越接近测试声频率的掩盖越有效。国际通常的做法是从通过窄带滤波器的白噪声中获得相应的掩盖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的简单描述? 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2. 把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是传声器。 3. 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设备是扬声器。 4. 声频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通常调节均衡器。 5. 房间混响时间过长,会出现声音混浊。 6.房间混响时间过短,会出现声音发干。 7、唱歌感觉声音太干,当调节混响器。 8、讲话时出现声音混浊,可能原因是加了混响效果。 9、声音三要素是指音强、音高、音色。 10、音强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振幅。 11、音高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率。 12、音色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谱。 13、人耳感受到声剌激的响度与声振动的频率有关。 14、人耳对高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大。 15、人耳对中频段的声音最为灵敏。 16、人耳对高频和低频段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17、人耳对低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很大。 18、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显示不同频率的声压级不相同,但人耳感觉的响度相同。 19、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上标注的数字是表示响度级。 20、用分贝表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公式是20lg(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21、响度级的单位为phon。 22、声级计测出的dB值,表示计权声压级。 23、音色是由所发声音的波形所确定的。 24、声音信号由稳态下降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5、乐音的基本要素是指旋律、节奏、和声。 26、声波的最大瞬时值称为振幅。 27、一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28、如某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KHz纯音听起来同样响,这个1K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 29、人耳对1~3KHZ的声音最为灵敏。 30、人耳对100Hz以下,8K以上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31、舞台两侧的早期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加重和加厚作用,属有益反射声作用。 32、观众席后侧的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回声作用,属有害反射作用。 3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4、要使体育场距离主音箱约34m的观众听不出两个声音,应当对观众附近的补声音箱加延时。 35、反射系数小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36、透射系数小的材料称为隔声材料。 37、透射系数大的材料,称为透声材料。 38、全吸声材料是指吸声系数α=1。 39、全反射材料是指吸声系数α=0。 40、岩棉、玻璃棉等材料主要吸收高频和中频。 41、聚氨酯吸声泡沫塑料主要吸收高频和中频。 42、薄板加空腔主要吸收低频。

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助听器验配师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孙喜斌、王树峰、仉丹、王琦,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倪道凤、梁涛、孙喜斌、陈振声、王树峰、张建一、张华、翟所强、唐惠德。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国残联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8年1月2日起施行。 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助听器验配师。 1.2职业定义

根据听力障碍者的听力损失状况和心理需求制定听力补偿方案,使用助听器验配专用设备和软件,为其选择和调试适合的助听器,并进行效果评估和后续听力康复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四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手指灵活性。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四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480标准学时;三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二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四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三级助听器验配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三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助听器验配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职资格;培训二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助听器验配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听力学实验室及必要的设备、器械、材料。 1.8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作者: ————————————————————————————————日期: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①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0E E E E γατ=++ 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反射系数0/E E γγ=;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11E E E E E γατ αγ+=-=- = ⑥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一、辅助器具概述 (一)前言 (二)辅助器具的定义 (三)辅助器具的分类 (四)辅助器具的功能 (四)辅助器具的特点 二、不同残疾类别辅助器具选择 (一)肢体残疾 (二)视力残疾 (三)听力残疾 (四)言语残疾 三、常用辅助器具介绍 (一)轮椅 (二)拐杖 (三)助行器 (四)防压疮垫

一、辅助器具概述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并伴随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由于身体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辅助器具的出现和发展,有力提高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改变了残疾人的人生。着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身患严重的神经元疾病,然而他借助一系列配套的辅助器具设备,可以撰写论文着作,与观众交流互动,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 【辅助器具的定义】 辅助器具是指(2004年《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由残疾人使用的,特别生产或一般有效的,用于防止、补偿、减轻、抵销残损、残疾或残障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 通俗地说,凡是能够有效减轻残疾影响,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器具,普通到轮椅拐杖及自制的工具,高级到植入式电子耳蜗等都是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的分类】

辅助器具品种多样,使用广泛,按使用人群可分为:肢体障碍者辅助器具、视觉障碍者辅助器具、听力障碍者辅助器具、言语障碍者辅助器具、智力障碍者辅助器具、精神障碍者辅助器具六类。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国际标准ISO 9999):个人医疗辅助器具、技能训练辅助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家务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及其适配件、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操作物体和器具的辅助器具、环境改善和评估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休闲娱乐辅助器具这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 【辅助器具的功能】 补偿减弱的功能。残疾人如果还有残留的潜能可利用,辅助器具可在残留潜能和环境间构建一个“通道”,使其活动和参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例如配戴助听器能使具有残余听力的失聪患者重新听到外界声音。 代偿失去的功能。当残疾人原有的机能基本丧失,无法通过补偿方式来获得原有的机能时,只能通过辅助器具代偿失去的机能以克服障碍。例如截肢者装配假肢后,可以行走、骑车和负重劳动。 创建无障碍环境。当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获得的补偿或代偿仍不能全面参与活动时,只能采用特殊辅助器具来适应残疾并创建无

声学基础知识

由气体振动而产生。气体的压力产生突变,会产生涡流扰动,从而引起噪声。如空气压缩机、电风扇的噪声。 机械噪声 由固体振动产生。金属板、齿轮、轴承等,在设备运行时受到撞击、摩擦及各种突变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振动,再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噪声。 液体流动噪声 液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液体内部的摩擦、液体与管壁的摩擦、或者流体的冲击,会引起流体和管壁的振动,并引起噪声。电磁噪声 各种电器设备,由于交变电磁力的作用,引起铁芯和绕组线圈的振动,引起的噪声通常叫做交流声。 燃烧噪声 燃料燃烧时,向周围的空气介质传递了热量,使它的温度和压力产生变化,形成湍流和振动,产生噪声。

声波和声速 声波 质点或物体在弹性媒质中振动,产生机械波向四周传播,就形成声波(声波是纵波)。可听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Hz,高于20KHz 的属超声波,低于20Hz 的属次声波。 点声源附近的声波为球面波,离声源足够远处的声波视为平面波,特殊情况(线声源)可形成柱面波。 声频( f )声速( c )和波长( λ ) λ= c / f 声速与媒质材料和环境有关: 空气中,c =+或t c +=27305.20 (m /s) 在水中声速约为1500 m /s t —摄氏温度 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的波长数,等于波长的倒数,即1/λ。有时也规定2π/λ为波数,用符号K 表示。 质点速度 质点因声音通过而引起的相对于整个媒质的振动速度。声波传播不是把质点传走而是把它的振动能量传走。

声场 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为声场。声场大致可以分为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半扩散场(半自由场)。 自由场 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媒质中,边界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声场称为自由场。在自由场中任何一点,只有直达声,没有反射声。 消声室是人为的自由场,是由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做成的密闭空间,静谧无风的高空或旷野可近似为自由场。 扩散场 声能量均匀分布,并在各个传播方向作无规则传播的声场,称为扩散场,或混响场。声波在扩散场内呈全反射。 人为设计的混响室是典型的扩散场。无论声源处于混响室内任何位置,室内各处声压接近相等,声能密度处处均匀。 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14、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医疗器械得概念[了解]: 就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得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她物品,包括所需要得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得作用,不就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得手段获得,但就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得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得。 (1)对疾病得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2)对损伤或者残疾得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得研究、替代、调节。 (4)妊娠控制 药物与医疗器械得区别一般可通过产品得预期目得与主要得预期作用与方法来界定。特别就是产品得预期作用与方法就是重要得,这些信息可从生产企业提供得产品标签、说明书所记载得内容,以及产品得作用机制等资料进行分析. 医疗器械得基本质量特性[了解]: 1、安全性 (1)使用电源驱动得医疗器械:这类设备得安全性主要就是电气安全,其中包括防电击危险与防机械危险等,有专门得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加以规定。 (2)无电源驱动得医疗器械:主要考虑得就是细菌感染与生物相容性得安全要求.当然,有得医用电气设备于人体得部分也存在无菌与生物相容性问题,也需要考虑这类安全性. 2、有效性. 核心就是:它就是否真正能达到使用说明书所示得有效地诊治、防病之目得. 医疗器械产品得分类[掌握]: 1·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医疗器械。 如:手术器械得大部分、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弹力绷带、橡皮膏、创口贴、拔罐器、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 2、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得医疗器械。 体温计、血压计、助听器、制氧机、避孕套、针灸针、心电诊断仪器、无创监护仪器、光学内窥镜、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培养箱、牙科综合治疗仪、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等。

助听器实验报告

篇一: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编号: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电子系统设计/单声道助听器 专业班级电信1202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陈晓琳高莹 实验指导教师顾智企 实验课程名称:电子系统设计 part 1 一、实验项目名称:单通道助听器(分立元件)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单声道助听器(分立元件)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方法 2.掌握电子仪器和仪表的使用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1、系统组成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 1).声音采集 这里的声音采集是采用驻极体电容式咪头。咪头,是将声 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声音信号经 过咪头变成电信号,经过c1,c1作为耦合电容允许交流信号正常通过,而隔断直流电流,使之对下一级放大电路工作点不会产生影响。 2).一级放大 9014三极管是一种小电压,小信号,小电流的npn型硅三极管。信号经过三极管一级放大,经过c2耦合电容允许交流信号正常通过,而隔断上一级放大电路的直流电流,使之对下一级 放大电路工作点不会产生影响。此为共射极放大电路,交流小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1以电压的 形式加到三极管的b~e之间,以电流的形式通过b~e。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e~b。 r2用来提供b~e接面适当的正向偏压以及可使三极管进入线性工作区的电流。这个部分称为输入回路。r3用来提供b~c接面适当的反向偏压。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b~c。集电极收集大量电子(负电荷),少数空穴(正电荷)漂移到基极与基极的空穴一起复合掉一部分e向c的电子(负电荷)。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补给。由于e的电子浓度大于b,电位小于b,电源eb在补充空穴的同时带来了从e~b~c的大量电子。三极管完成放大电流作用。放大了的信号电流通过rc在c极上产生压降。这个压降就是输出端信号电压,是交流,可以通过电容c2耦合出去。 3).二级放大 此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同相,无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