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

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3种中药的5种炮制方法。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制论》。

【中药炮制的分类方法】

古代:火制、水制、水火共制

现代根据炮制的工艺:净制、切制、炮制

五类分类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炮制对生物碱类中药的影响】

在净选加工时应选取生物碱含量高的药用部位和区分不同药用部位入药,以确保疗效准确。有些生物碱可溶于水,在水处理软化药材时,应坚持少泡多润的原则,尽量减少生物碱的损失,以免影响疗效。

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耐热性,各种热处理方法可使中药生物碱发生水解、分解等变化,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和临床疗效。故中药中含有遇热活性降低的生物碱,而生物碱又是其有效成分物质,以生用为宜,尽量不进行加热处理。

若生物碱类成分为毒性成分,宜采用加热方法改变生物碱的结构,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酒、醋、胆汁等辅料炮制可提高中药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度,因此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常采用酒、醋等辅料炮制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疗效。

【中药炮制的作用】

①提高中药净度,确保用药质量②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③改变或缓和中药的性味④改变或增强中药的作用趋向⑤改变或增强中药的作用部位⑥增强中药疗效,扩大用药范围⑦利于调剂、制剂与服用⑧利于贮藏,保存药效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1、净度

2、片型及破碎度

3、色泽

4、气味

5、质地

6、水分

7、灰分

8、浸出物

9、有效成分 10、有毒成分 11、有害物质 12、微生物 13、包装

【中药炮制品中的变异现象】

1、发霉

2、虫蛀

3、变色

4、变味

5、风化

6、潮解

7、粘连

8、挥发

9、腐烂 10、自燃11、泛油

【中药炮制品变异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1、光

2、空气

3、温度

4、湿度

(二)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微生物、仓虫

(三)时间因素

指中药贮藏时间的长短

【传统贮藏保管方法】

①通风法②晾晒法③吸湿法④密封法⑤对抗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炮制品放在一起保存,以防止虫蛀或雾变的一种贮藏方法)

【现代贮藏保管方法】

①气调养护法②气幕防潮法③中药挥发油熏蒸法④二氧化硫法⑤氯化苦法⑥磷化铝法⑦环氧乙烷防霉法⑧埃—京氏杀虫法⑨Co—γ射线辐射法⑩低温冷藏法⑾机械吸湿法⑿富马酸二甲酯防雾⒀无菌包装法

【去除非药用部位】

(一)去根、去茎、去地上部分

(二)去枝梗

(三)去皮壳

(四)去毛刺

(五)去心:巴戟天、五加皮、白鲜皮、地骨皮、牡丹皮、香加皮、桑白皮

(六)去核:山茱萸、乌梅、山楂、龙眼肉、诃子

(七)去瓤:枳壳、瓜蒌皮、青皮

(八)去芦:牛膝、西洋参、地黄、仙茅、黄芪、苦参、山药、续断、紫菀、玄参、赤芍(九)去头、鳞、足、翅

(十)去残肉、筋膜、骨塞

【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

一、地方部分与根的分离

二、叶、花、果实与茎枝的分离

三、种子与果实、种仁与种皮、胚与子叶的分离

四、其他类中药不同部位的分离加工

【软化】

干燥的药材欲切成饮片前所采取的不同程度的水处理过程,称为软化。

有常温常压软化、常温减压软化、加温减压软化、特殊软化

【特殊软化】湿热软化:是一种炮炙方法的综合利用,是采用水火共制法,经蒸、煮、燀等处理,既进行了炮炙,又使之软化,进行切制的方法。适用于部分质体坚硬,水分不易渗入,但水处理会造成有效成分流失的药材。

干热软化:将药材置烘箱内加热,利用其内存的水分及其自身性质,使之回软的方法。【切制方法】丝、段、块、片

【干燥】

自然干燥:日光下晒干、阴凉通风处阴干

人工干燥:

【炒制】

将净制或切制过的饮片,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置遇热容器内,用适当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的操作过程,称为炒制。

【单炒——炒黄】

【芥子】

生芥子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用于胸闷胁痛、关节疼痛、痈肿疮毒。

炒芥子缓和心散走窜之性,避免耗气伤阴;鼓起爆裂,质变酥脆,利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煎出;同时杀酶保苷,利于保存药效。

【莱菔子】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用于食积气滞、嗳气吞酸,痰壅咳嗽。

炒莱菔子改变药性,转升为降;鼓起爆裂,质变酥脆,利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煎出。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牛蒡子】

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生品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用于风热初起、痄腮肿痛、痈毒疮疡。

炒牛蒡子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可杀酶保苷,保存药效;质变酥脆,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气变芳香,宣散作用增强。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

【王不留行】

生品长于消痈肿,用于乳痈或其他疮痈肿痛。

炒王不留行质地松泡,利于有效成分煎出,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酸枣仁】

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能,长于养心安神。

炒酸枣仁种皮开裂,易于粉粹和煎出有效成分;杀酶保苷,保存药效;增强养心安神的作用。【单炒——炒焦】

【山楂】

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长于活血化瘀,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焦山楂酸味减弱,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治疗痢疾。

山楂炭药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

【川楝子】

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生品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兼能止痛。

焦川楝子缓和苦寒之性,消除滑肠之弊;降低毒性;质变疏松,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

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专作用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常用于疝气疼痛、睾丸坠痛。

醋川楝子引药入肝,长于治疗胸胁胀痛。

镇痛作用炒川楝子和麸炒川楝子最明显,抗炎作用麸炒川楝子最明显。

【栀子】

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生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疮疡肿毒。

炒栀子、焦栀子缓和寒性。一般热甚者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用焦栀子。

栀子炭药性收涩,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姜栀子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呕作用。

【槟榔】

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的功效。生品力峻,常用于治姜片虫、蛔虫及水肿、脚气、疟疾。

炒槟榔、焦槟榔缓和药性,以免克伐太过而耗伤正气;能减少服后恶心、腹泻、腹痛的副作用。长于消食导滞,身体素质稍强者用炒槟榔,身体素质较差者用焦槟榔。

【固体辅料炒】

【米炒的作用】

①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②降低毒性和刺激性

③矫臭矫味,指示炮制程度

【土炒的作用】

中药经土炒后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麸炒的作用】

①增强疗效②缓和药性③矫臭矫味④增味赋色

【马钱子】

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生马钱子毒性大,仅供外用。多用于局部疼痛或痈疽初起。

制马钱子毒性降低,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可入丸散剂供内服。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马钱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又是其有毒成分。但在加热的过程中,士的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