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

合集下载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特征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特征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特征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塑造作用。

人文地理学特征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些显著特点和重要发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特征,包括景观、文化、经济和环境等方面。

一、景观特征景观是地理环境的一种整体性表现形式,是由地貌、地物和地理要素等组成的。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景观特征,揭示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文化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比如,城市景观的特征反映了人类聚居和经济活动的规模、密度和结构;农田景观的特征反映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二、文化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区域的人文文化特征,揭示了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比如,不同地区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塑造作用;城市的建筑风格、艺术表现形式等也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三、经济特征经济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揭示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比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交通网络、产业结构等经济要素反映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等经济现象也反映了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四、环境特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揭示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

比如,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都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学特征体现在景观、文化、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揭示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少许看法

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少许看法

关于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一点看法本来不想说什么,既然上了这条船,想回头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路是自己选的,怎么着也得继续走下去。

不过看着年轻的学子,一如自然当初一样茫然的往这行里冲,觉得自己还是得学点什么,至少把现实说出来,好于不好,客观抑或片面,各人心里自有一杆秤去衡量。

本科学的是地理科学,稀里糊涂的读完四年,临近毕业时,随考研大军一路直下,开始远征…地理考研一般三个方向(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没有人指导我,没人告诉我们这些专业的前景是什么,以后能做什么,凭着自己的兴趣,闭着眼就这么走过来了。

读的是一般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没心没肺的读着,写小论文、大论文,做做规划、做做科研,二年时间过去了,研三,这一年,我永远刻骨铭心;这一年,我知道了什么叫做茫然与无助;这一年,我最深刻的懂得,自己的选择,无论多苦,都得扛下来,一直抗下来。

不必细说,到找工作的时候,苦与甜,大家自然都明白,我主要细细梳理了就业方向(说的是自身的认识,有的学校灰常牛,毕业的学生当然是顶尖人才的,我没发了解人才们的就业情形):第一类人:读博、做科研工作、到大学、高中任职。

这一类人,我很客观的说,选择人文地理,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成功的选择。

读博:人文地理在学术研究这块,地位很高,名校大都有博士点,而且科研所也大都有读博点,读博士,地位杠杠的。

至于博士出来后的就业情形,因为我没读过,所以真诚的说,我不知道。

做科研工作:现在的情形是,科研所博士都很难进吧,硕士进的话应该有难度,但是读硕士时成果丰硕的话,应该还有希望吧,或者家里有背景,应该木有问题啦。

大学任教:不提985,211现在硕士都难进吧;一些二本院校现在还招硕士,但是仅限设有地理专业的学校,总之,难。

还有一个就业途径,是当大学辅导员,近些年招的蛮多,不过呢,你能报的,肯定是因为专业不限,至于专业不限,你懂的,竞争不大的话,都对不起专业不限这四个字。

高中任教:只要有教书的心思,当个高中老师,那基本上还是非常抢手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习计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习计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习计划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规划及地理研究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城市与农村问题,我决定选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我的学习方向。

二、专业背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以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为核心的交叉学科。

通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研究以及对城市与农村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提供有效的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解决方案。

三、学习目标1.系统学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2.了解全球城市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在实践中提供解决方案;3.具备良好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并能运用GI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4.了解城乡规划编制的原则、流程与方法,掌握规划项目实施的管理技巧;5.具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合作进行研究和项目设计。

四、学习内容1.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地理科学相结合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习人文地理学相关的基本理论,了解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人类定居、交通、产业发展等方面。

2.城乡规划学城乡规划学是研究城市和农村发展、改造与管理的学科。

学习城乡规划学可以掌握城市和农村规划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包括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方面。

3.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工具。

通过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可以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空间分析的技能,为城乡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城市与农村研究学习城市与农村研究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与农村发展趋势,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城市与农村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五、实践与实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实习、实践项目等方式,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人文地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1.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规模、结构和迁移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结构、人口迁移和人口
规模等。

2.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演变和功能分布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城市化过程、城市层级、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区划和城市
规划等。

3.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的空间分布、发展和影响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农业类型、农作物分布、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等。

4.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的空间分布、产业发展和工业园
区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工业类型、工业分布、工业集聚和工业园区规
划等。

5.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研究交通网络的建设、发展和对地域的影
响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交通方式、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和交通规划等。

6.商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研究商业活动的空间组织、商业网络和商
业中心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商业类型、商业中心、商业网络和商业布
局等。

7.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旅游资源和旅
游开发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旅游资源类型、旅游地区划分和旅游规划等。

8.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文化景观和文
化传承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文化传承、文化景观和文化地域差异等。

9.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研究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空间组织等问题。

必考知识点包括区域系统、区域差异、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规划等。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实际经验和观察,而非系统的科学研究。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文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19世纪初,人文地理学开始脱离自然地理学的束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早期的人文地理学家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记录,来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他的《新大陆》一书详细描述了拉丁美洲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20世纪初,人文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空间的社会构造和人类行为的地理模式。

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同时,一些理论框架也被提出,如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提出,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到了20世纪中叶,人文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并拓宽了研究领域。

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身份、性别、种族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展开。

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理环境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同时,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也逐渐形成,如旅游地理学、健康地理学和文化景观研究等。

进入21世纪,人文地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人文地理学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全球范围内的地理问题,并探索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同时,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也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

人文地理学简介

人文地理学简介

人文地理学简介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

它关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人类的居住、农业、工业、城市化、交通运输、贸易、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人文地理学可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塑造和改变,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的居住活动。

它关注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聚居模式,研究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规模、人口分布等问题。

通过分析人类居住活动的地理模式,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等信息。

人文地理学关注农业和工业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通过研究农业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粮食供应情况等。

工业活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可以研究工业区的分布、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人文地理学还关注城市化和交通运输对地球的影响。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人文地理学可以研究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规模、城市结构等问题。

交通运输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人文地理学可以研究交通网络的发展、交通方式的选择、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

人文地理学还研究贸易、文化、宗教和政治等方面对地球的影响。

贸易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贸易活动的地理模式、贸易路线等问题,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发展水平。

文化、宗教和政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可以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等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它涉及人类的居住、农业、工业、城市化、交通运输、贸易、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人文地理学可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塑造和改变,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文地理是什么意思 难学吗

人文地理是什么意思 难学吗

人文地理是什么意思难学吗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人文地理是什幺意思,好不好学,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什幺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1人文地理好学吗其实学好人文地理很简单。

如果是想学到还不错的水平,那幺你必须把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看起来这似乎很困难,可是这并不难完成而且必须完成!只要有空就去记忆知识点就OK,有些知识点很难记,可是如果形成网络的话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是想学到特别拔尖的水平,那幺一些很刁钻的知识点你也得记住,这些知识点考的几率不大,但有时考到也是一两分的那种。

比如各大洲的人口现状(人口模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南北方差异,以及一些生活常识,比如城市化后排水不畅(因为改为水泥路面后,没有原来泥土下渗那幺好,加之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所致)这些知识点都是靠平时的积累(新闻上会有相关内容,多看看真的有好处!),地理课上也能积累到很多。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一部分)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3 学时:641.4 学分:41.5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1.6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2 人口地理学2.3 城市地理学2.4 乡村地理学2.5 经济地理学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阐述重点、难点问题。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人文地理学》4.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研究报告、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等,占总评的30%。

5.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5.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10%。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二部分)六、第四章乡村地理学6.1 教学目标理解乡村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分析乡村地域的发展和问题。

6.2 教学内容6.2.1 乡村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6.2.2 乡村地域的空间分布和特征6.2.3 乡村地理学的研究方法6.2.4 乡村发展及其问题六、教学方法6.3.1 讲授法:讲解乡村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阐述重点、难点问题。

6.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3.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六、教学资源6.4.1 教材:《人文地理学》6.4.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研究报告、视频资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专业: 课程编号: S0108010705016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 城市、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2. 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 3.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 4. 城市用地规划编制原理与方法 5. 城市规划的实施 6.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城市规划专题调查研究,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学科前沿研究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专题调研报告(3-4个专题调研)与开卷考试相结合。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城市研究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 李德华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发展史》,[美]刘易斯•芒福德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城市意象》,[美]凯文•林奇 著,华夏出版社。 填写人:曲凌雁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18 课程名称 城市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 Urban Economics 学分 3 总学时 54 课程性质 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 1.城市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定位、 2.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劳动分工与都市区空间组织 3.土地利用与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4.住宅、交通问题 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城市经济学的结构体系、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2、 基本掌握城市经济研究的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查、思考和研究。 3、 在系统掌握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进行系统总结并与教师讨论,就中国城市经济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考核方式及要求:课程论文及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西方经济学、地理系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 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中信出版社,2003。 2.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教出版社,2001。 填写人:宁越敏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26 课程名称:城镇文化生态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Cultural Ecology for Towns 学分:2周学时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文化生态学的理念及其对人类社会实践的意义;2.城镇化过程中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文化的可持续性:美学与生态学的结合;4.城镇文化研究的生态观:一种新视角;5. 城镇文化生态保护:社会创造与绿色理念;6.城镇文化生态研究的方法与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阅读课程所布置的中外文文献;参加课程指定的现场观察;积极参与课堂专题讨论 考试方式及要求: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人文地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 Placing Nature:culture and landscape ecology,1997 Joan Iverson Nassauer 2.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Ecology,Progress in Haman Geography 22(1)、23(2)、24(3) 3.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填写人:董波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39 课程名称:多元分析 课程英文名称:Multianalysis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 应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 主要介绍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以及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趋

势面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法、风险型决策分析、非确定型决策分析等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考试方式:开卷。 教材: 徐建华. 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43 课程名称:国际经贸地理 课程英文名称: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学分: 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世界范围内商品与服务交换活动的空间分布;2,国际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和要素的空间运动规律;3,经济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贸易空间结构的变化;5,科学技术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6,世界主要地区与国家的经济贸易地理;7,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地理格局;8,世界服务贸易地理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大量阅读中外相关文献,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并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动向。 考核方法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国际经济贸易地理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3.〈〈国际经贸地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4.〈〈地理与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填写人:冯春萍 审核人:汤建中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57 课程名称:GIS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GIS Programming Design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GIS概论(包括概述、空间信息表示、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GIS功能、GIS工程设计)。 2、ArcView软件应用(包括地图显示、地图查询、数据编辑、空间数据处理)。 3、ArcGIS Desktop软件应用(包括Geodatabase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校正、ArcToolbox和ArcGlobal)。 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掌握GIS原理及GIS设计方法,能熟练应用ArcView软件及ArcGIS Desktop软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 考核方法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 2、Using ArcView GIS,ESRI。 3、ArcGIS 8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吴健平 审核人:张立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60 课程名称:欧洲地理 课程英文名称:Geography of Europe 学分: 2周学时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选修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欧洲地理环境结构;2,欧洲政治地图演变 3,欧洲经济一体化历史与进程;4,欧洲重要地理区域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世界地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世界重要大洲进行细化分析研究,从而提高对欧洲的地理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 考核方法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世界自然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冯春萍 ,董波 审核人:汤建中

课程编号: S0108010705084 课程名称:文化地理与文化发展 课程英文名称:Cultural Geograph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学分: 3 总学时: 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中国文化地理思想的基本进程;(2)西方文化地理思想的基本进程;(3)东亚、南亚、非洲与南美洲文化地理思想的若干重要成就;(4)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5)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5)全球化与当代人文化生活的若干重要问题;(6)城市文化管理。 考核方式及要求: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相关理论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世界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书店出版社 3.《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4.课程印发的相关讲义和文献的复印件 填写人:林 拓 审核人:刘君德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85 课程名称:文化景观学 课程英文名称:Cultural Landscape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当代文化景观研究进展;2.城市景观解读;3.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4.纪念地景观;5.快速变化中的城市郊区景观及其研究;6.文化景观研究中的现场观察与资料检索 基本要求:阅读课程所布置的中外文文献;参加课程指定的现场观察;积极参与课堂专题讨论 考试方式及要求: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人文地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 Understanding Ordinary Landscapes,edited by Paul Groth and Todd Bressi, 1997 by Yale University 2. 景观形态学,吴家骅著,叶 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填写人:董波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S0108010705091 课程名称:行政区经济理论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dministrative Economy 学分: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实用专业:人文地理(行政区划)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