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式电池的组装工艺

合集下载

锂离子纽扣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设计

锂离子纽扣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设计

锂离子纽扣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设计
盛英卓;苏庆;张振兴
【期刊名称】《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化学电源是新能源技术中的重要领域,而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理想化学能源,具有体积小、电容量大、电压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日益重要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将给锂离子电池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实验中,学生通过对锂离子纽扣电池的组装及电池充放电性能的测量,可以全面理解和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与制备工艺。

通过本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通过完整的实验工艺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和将来从事新能源材料领域研究和工作的兴趣。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盛英卓;苏庆;张振兴
【作者单位】[1]兰州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31
【相关文献】
1.酚醛树脂碳化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II)--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J], 汪树军;刘庆国
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纽扣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J], 刘亮光;罗凌虹;程亮;石纪军
3.糠醇树脂炭化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炭电极材料的研究(II)--炭化产物制备的电极材料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J], 汪树军;赵飞明
4.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综合实验设计 [J], 周学酬
5.纽扣电池的制作、组装与测试分析 [J], 李志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池PACK工艺专业知识

电池PACK工艺专业知识

负极输出
同端: 负极输出
外壳(正极)
异端:
正极输出(镍片)
正极输出(镍片)
电芯构造
圆柱型锂离子电芯
65mm
18mm
正极输出 突出部分
负极输出
电芯构造
软包/聚合物锂离子电芯
负极输出 构成:镍片,一般出 厂尺寸:10*3 厚度:
实体部分
正极输出
构成:铝片,一般出厂尺 寸:10*3
厚度:
电芯在PACK加工中旳检测项目
恢复保险丝或自复保险丝。
聚合物自复保险丝
常串联
于电路
电源

开关
负载电器
二、电池旳构成
PTC、FUSE FUSE:熔断或保险丝,短路时溶断,不可恢复
三、电池pack工艺
连接工艺
伴随PACK工艺旳不断发展,连接方式不断改善: 从原来导线锡焊工艺到镍片锡焊工艺,从镍片锡焊工艺 到镍片点焊(电阻焊)工艺,镍片点焊(电阻焊)工艺 到激光点焊工艺;
三、电池pack工艺
连接工艺 导线锡焊工艺
电芯、保护板经过导线 锡焊连接,然后装配胶 壳
使用设备、工具:锡焊台 缺陷:以产生锡珠、脱 焊,有安全隐患
三、电池pack工艺
连接工艺
镍片锡焊工艺
电芯、保护板经过镍片 锡焊连接,然后装配胶 壳
使用设备、工具:锡焊台 缺陷:以产生锡珠、脱 焊,有安全隐患
锡焊
二、电池旳构成
标签(商标)
----电池旳标识
主要内容涉及: 标称容量、产品规格型 号、防伪标志、环境保 护标识、生产厂商、生 产日期等
二、电池旳构成
组装辅料 双面胶 胶壳 粘结剂 连接金属片
二、电池旳构成
PTC、FUSE

锂电池实验报告

锂电池实验报告
三.实验装置及材料 实验装置: 恒温槽,冰箱,搅拌器,管式电阻炉,真空干燥箱,鼓风干燥箱,铁夹,分 液漏斗,研钵,烧杯,ph 试纸,循环水真空泵,漏斗,抽滤瓶,滤纸,玻璃皿, 温度计; 实验材料: 乙醇,醋酸镍,醋酸钴,醋酸锰,碳酸钠,去离子水,氨水,乙炔黑,pvdf, nmp,lioh;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样品的制备及准备
锂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工艺路线; 2.掌握
锂离子电池组装的基本方法; 3.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相关性能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4.熟悉相关性能测试
结果的分析。 二.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
1
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 lini1/3co1/3mn1/3o2:分别称取摩尔比为 1:1:1 的 醋 酸 镍 (ni(ch3coo)2·4h2o) 、 醋 酸 钴 (co(ch3coo)2·4h2o) 、 醋 酸 锰 (mn(ch3coo)2·4h2o),用去离子水溶解,溶液金属离子总浓度为 1mol·l-1。 快速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用 nh3·h2o 控制反应的 ph 值在 8~12 之间,温度恒定在 40~80℃之间,生成有着均匀阳离子分布的三元混合碳酸盐 ni1/3co1/3mn1/3co3,反应完成后继续陈化 18h。将所得碳酸盐沉淀过滤,并用 去离子水多次洗涤,以彻底除去所残留的锂盐、钠盐。然后将沉淀物置于鼓风烘 箱中 85℃干燥 12h。干燥后按化学计量比 1:1.05 与 lioh·h2o 在研钵中彻底混 合,将沉淀物干燥后置于电阻炉中,在空气氛围下于 600℃-900℃烧结。

实验八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八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锂离⼦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实验⼀:锂离⼦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学时:6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修⼀、实验⽬的(1)了解锂离⼦⼆次电池的⼯作原理;(2)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和锂离⼦电池电极材料的合成⽅法;(3)掌握扣式锂离⼦电池电极的制备⼯艺及电池的装配过程;(4)掌握锂离⼦电池电性能测试⽅法。

⼆、实验内容扣式锂离⼦电池电极的制备⼯艺及电池的装配过程和扣式锂离⼦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三、实验原理、⽅法和⼿段液态锂离⼦⼆次电池通常采⽤层状复合氧化物为正极,⼈造⽯墨或者天然⽯墨为负极,充放电过程中通过锂离⼦的移动实现。

以商品化的液态电解质锂离⼦电池为例,如下图1- 1,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为LiFePO4和⽯墨,以LiPF6- EC-DEC为电解液,其电池⼯作原理如下:锂离⼦电池实质上是⼀种锂离⼦浓差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嵌⼊化合物组成。

正极材料是⼀种嵌锂式化合物,在外界电场作⽤下化合物中的Li 从晶体中脱出和嵌⼊。

当电池充电时,Li+离⼦从正极嵌锂化合物中脱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嵌⼊负极化合物晶格中,正极活性物处于贫锂状态;电池放电时,Li+则从负极化合物中脱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再嵌⼊正极化合物中,正极活性物为富锂状态。

为保持电荷平衡,充放电过程中应有相同数量的电⼦经外电路传递,与Li+⼀起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迁移,使正、负极发⽣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持⼀定的电位。

⼯作电位与构成正、负极的可嵌锂化合物的化学性质、Li+离⼦浓度等有关。

在正常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不变。

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电池反应是⼀种理想的可逆反应。

锂离⼦电池在⼯作电位与构成电极的插⼊化合物的化学性质、Li+的浓度有关。

充电:LiFePO4 - xLi+ - xe- →xFePO4 + (1-x)LiFePO4放电:FePO4 + xLi+ + xe- →xLiFePO4 + (1-x)FePO4图1- 1. 锂离⼦电池⼯作原理,LiFePO4为正极,⽯墨为负极.研究表明,Li+的脱嵌过程是⼀个两相反应,存在着LiFePO4和FePO4两相的转化,充电时,铁离⼦从FeO6层⾯间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负极,发⽣Fe2+→Fe3+的氧化反应,为保持电荷平衡,电⼦从外电路到达负极。

Al2O3涂覆PE膜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性能

Al2O3涂覆PE膜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性能

Al2O3涂覆PE膜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性能雷京;朱丹;容亮斌;张国恒【摘要】采用三氧化二铝(Al2O3)单面涂覆聚乙烯隔膜(涂覆层厚度3 μm,聚乙烯层厚度9 μm),将涂覆层分别面对正极和负极,制作32700型6 Ah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并与使用9 μm和12 μm厚聚乙烯隔膜的对比.对电芯进行内阻、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循环伏安测试.使用陶瓷隔膜的电芯与使用未涂覆隔膜的电芯相比,内阻均降低0. 2 mΩ,6. 00 C充电恒流比提升2%左右,以6. 00 C在2. 00~3.65 V循环566次的容量保持率提高8%,涂覆层面对负极的电芯与使用未涂覆隔膜的相比,6. 00 C放电温升可降低约3 ℃.使用陶瓷隔膜还可降低极化电压.【期刊名称】《电池》【年(卷),期】2018(048)005【总页数】3页(P341-343)【关键词】三氧化二铝(Al2O3);磷酸铁锂(LiFePO4);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隔膜【作者】雷京;朱丹;容亮斌;张国恒【作者单位】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18;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18;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18;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9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既可防止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短路,又能允许离子在充放电时自由快速地通过[1]。

隔膜的性能会影响电池的内阻和界面结构,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倍率充放电和循环性能等特性。

陶瓷涂覆隔膜由于三氧化二铝(Al2O3)表面存在亲水的羟基,可较好地提高隔膜和电极接触面的浸润性和保液能力,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饶睦敏等[2]在32650型5 Ah磷酸铁锂(LiFePO4)锂离子电池中使用Al2O3涂覆隔膜,提高了循环性能。

本文作者进一步研究单面涂覆Al2O3的陶瓷隔膜对32700型LiFePO4动力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毕业答辩PPT

锂离子电池毕业答辩PPT
详细描述
通过测试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可以了解电池在不同电流和电压下的充放 电性能,包括充电时间和充电容量、放电时间和放电容量等参数。这些参数对 于评价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循环性能测试
总结词
循环性能测试是评估锂离子电池寿命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 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通过测试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充放电循环下的性能表现,可以 了解电池的容量衰减和性能变化情况。这对于评价电池在实 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寿命非常重要。
通过改进电极材料和电池设计,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 满足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高能量需求领域的需求。
快充技术发展
研究和发展快充技术,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速度,以适应快速 充电市场的需求。
安全性提升
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性能的研发和改进,提高电 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市场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市场增长
锂离子电池毕业答辩
目录
CONTENTS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 •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01 锂离子电池概述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实现电能的储存与 释放。
降低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生产工艺
01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和提高
生产效率。
回收利用
02
建立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和再利
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
03
政府应加大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组装过程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组装过程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组装过程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工艺及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复杂,其中的几个主要工序是制浆、涂布、装配、化成。
(一)制浆
用专门的溶剂和粘贴剂分别与粉末状的正、负极活性物质混合,经高速搅拌均匀后,制成浆状的正、负极物质,正极浆料的黏度一般为5000~12000cP(1cP=10-3Pa·s),负极浆料一般为1500~5500cP。组成浆料的原材料密度和颗粒粒度不同,而且又是固液混合,搅拌起来难度较大,一般采用行星式真空高速搅拌机来实现。
(二)涂布
将制成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集流体的表面,烘干去除溶剂,分别制成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的涂布方式有挤出涂布、转移拷贝涂布和刮刀涂布,如下图所示:
(三)装配
按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自上而下的顺序放好,经卷绕制成电池极芯,再经注入电解液、封口等工艺过程,即完成电池的装配过程,制成成品电池。下图是主要的几种封装工艺流程:
(四)化成
用专用的电池充放电设备对成品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对每一只电池都进行检测,筛选出合格的成品电池待出厂。下图所示为组装成的扣式模拟电池,并将封盖后的电池封蜡以防止大气的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