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运动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

深部 静脉 血栓 形成 最常 见于外 伤 、手 术后 及长期 卧床者 。其 形 成早期 ,血栓 与静 脉壁粘附 不紧 ,易于脱落 阻塞肺动脉造成肺检 塞。因 此 ,对深静脉血栓 形成患者应积 极治疗 ,同时嘱其避免突然用 力使腹压 升 高 ,造成栓子脱 落。对于手术后 患者 应鼓励其早期 下床 活动 ,适 当应 用 肠溶 阿司 匹林 可以预防血 栓形 成。若 出现突发性 呼吸 困难、胸痛 、 胸 闷、窒 息感 、咳嗽 、咳血 等症状 应考虑肺 栓塞的 可能 。一 旦确诊 , 应及 早行抗凝溶栓治疗 。溶栓后安 置股静脉滤 网可防止血 栓再 次脱落 后造 成肺栓 塞。护理 人 员要 有强 烈的同情心 和高度 的责任感 ,做到精 心护 理 ,密切观察 病情 ,从而 最大 限度地 降低 肺栓塞 的病死率 。
评价包 括初 期评价 、中期评价 和 末期评 价 。 日常生活 活动 能力 (ADL)采用 Barthel生 活活动指数计分法 l意识障碍采用 Glasgow 昏迷 评分 ;肌 力评分 采用 徒手 肌 力检查 法 。为 了保 证评价 的 一致 性 、完 整性 ,评价 应尽 量 由同一 个人 完成 。 2护理
‘ T 目 h Care N utrition
下肢深静脉 血栓患者 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李淑 莲
【文章编 号】 1 O04—7484(201 o)o 7—01 82a一0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8例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护理后进行相关指标统计并比较组间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时肢体功能和生活功能评分均值(9.01±1.22)分,护理后半年时肢体功能和生活功能评分均值(12.3±2.0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结果(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
标签: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脑卒中在临床上又称为脑中风,属于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类疾病,患者多合并脑血管类基础疾病(例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内小动脉狭窄或者破裂等),该类疾病具有起病急和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患者多由偏瘫临床表现(例如劳动力丧失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等),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而且该类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对象来自于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8例资料,有男34例和女24例,年龄范围为50~69岁(符合正态分布资料),平均值为(59.1±12.9)岁。
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入院治疗时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情况,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参与该研究进行的随访调研工作。
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病患者,排除同时合并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
所有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一般资料相近的原则分为两组: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的32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26例为对照组。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通过介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定义和原理,分析干预措施对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干预措施的优化和个性化,以及进一步明确影响机制。
总结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活动能力, 生活能力,影响观察, 机制分析, 重要性, 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 观察结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血管病变,其主要病变类型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往往伴随着偏瘫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康复理念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在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时,针对患者存在的肢体活动障碍和生活自理困难,采取合理、科学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的生活状态。
开展关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对进一步完善临床康复治疗方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机制,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从而为提高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2.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效果;3.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影响机制上的作用,揭示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内在机理。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及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训练组介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训练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61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幸存者中约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规范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
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60例,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ct或mri确诊脑出血31例,脑梗死89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
训练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岁。
脑出血16例,脑梗死44例;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28例。
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岁。
脑出血15例,脑梗死45例;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31例。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和并发症预防常规护理,训练组介入早期康复护理。
观察指标:在患者入院第1周和出院前,对两组采用brunnstrom6级评价法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1],运用修订的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次评定由同1人员完成。
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康复护理训练前后的brunnstrom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barthel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见表1。
经x2检验,出院前与第1周相比,两组间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间比较,对照组不如训练组。
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康复训练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背屈踝训练
十、利用内翻矫正板站立
患者立位 将患脚侧向踩于楔型板上 依靠重力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
和内翻倾向 此项练习适用于足内翻、足下
垂严重的患者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讲:神经内科是救人 命,康复科治人病
✓ 康复开始的时间应尽早,康复效果最好 的时机是发病后3个月内
✓ 不能强化屈肌的训练(如:健身球、起 身绳)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和行走 下肢瘫痪可造成行走困难 训练的目的是恢复其功能性活动
一、良肢位的摆放
髋关节下垫枕,使髋关节
保持内收 膝关节外侧垫枕使膝关节
保持内收 膝关节下垫枕,使膝关节
微屈曲 脚掌下垫支撑板使踝关节
背曲
二、诱发髋关节内收
此项训练适用与偏瘫早期 患者屈仰卧位,双髋、膝关节
于屈曲位时,增加健侧内收运 动的阻力,诱发髋关节内收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
目的:诱发、促进上肢的主动运动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方面,如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极易死亡。
近些年来,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此病的救治成功率也在随之提高,但受病情特殊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语言障碍等,生活质量较差,故重视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肢体按摩、减压以常规侧卧位为基础,定时协助或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以每隔1至2小时较为适宜,避免仰卧位,可将软垫置于患者的骨突处,旨在减轻受压位置,促进患者体感舒适度的提高;按摩偏瘫肢体,期间可应用按摩油,以手感为热为准,如若患者周亚部位发红,则适当的增加按摩次数,促进关节、肌肉僵硬情况的改善;可协助患者每天使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利于加快其血液循环。
精细化被动训练适当的抬高患者的患肢,予以旋转、外展等被动训练,先从小关节开始,慢慢过渡至大关节,每个关节活动次数控制在5-15次范围内,旨在加快患者肌肉及关节功能的改善。
主动训练鼓励患者展开床上锻炼,如屈曲患肢,伸直上肢并向两侧来回摆动,指导患者主动翻身,加快关节的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利用健侧支撑上身,尝试床边坐起,大腿和躯干间呈垂直关系,充分伸直背部,可将软垫置于臀部位置,膝关节屈曲,每天训练两次;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展开站立及行走锻炼,医护人员或家属需陪同,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患者可稳定站立后,则可让家属搀扶着患者行走,或是让其自行扶墙行走。
另外,在行走前,让患者做原地踏步动作,旨在促使其能够循序渐进的适应站立,或是行走感,将每次行走运动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并慢慢过渡至楼梯上下步行训练等。
肌电生物反馈指导或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将治疗部位显露出来,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并使用75%的乙醇进行脱脂,电膏涂抹在电极表面,将电极固定在治疗部位,即3个电极排成一行,地极置于记录电极中间,连接电极导线和治疗仪;接通电源后需合理的对旋钮进行调节,落实肌电基线的测定,当显示肌电数值且有声音信号、灯光即可,指导患者根据医护的指导及信号反馈,合理的展开肌电电压的自我调节,嘱保持放松,初期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5分钟,休息约5分钟后在展开下次训练,反复训练4次,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肌肉收缩75-100次,每天训练2-3次。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摘要】本文探讨了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然后重点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康复护理的实施方式和关键要点。
接着对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指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的更有效实施方式以及评估方法的优化。
综合评价显示,早期康复护理是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重要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早期治疗、效果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实施方式、关键要点、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综合评价。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脑功能障碍和肢体瘫痪。
脑出血偏瘫患者在生活中常常遭遇到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此时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早期介入和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修复和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已经逐渐得到重视,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旨在探讨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康复护理方法的实施方式,关键要点和效果评估,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并为进一步提高康复护理效果提出建议。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5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
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常规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知道的自行锻炼。
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小时及治疗后7周进行评测,患肢运动功能按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期判定。
结果:经7周治疗后早期的康复活动在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64-01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收治的54例肌力2级以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 资料1.1 临床资料:病例全部为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收住的脑卒中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首次发病的急性期患者,均有一侧肢体瘫痪。
随机分为两组。
早期康复组:男 18例,女9例,平均61岁。
常规组:男16例,女11例,平均60岁。
康复护理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见表1)组681356160621121527 1.2 常规治疗:54例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以抢救生命为目标,主要是脱水剂的应用和保护脑细胞。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以溶栓、抗凝为治疗手段,恢复期给予营养神经性药物。
1.3 护理:急性期按昏迷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褥疮、呼吸道和泌尿道的感染,维持营养。
恢复期重视对患者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注重心理护理。
观察组给予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2 方法2.1 康复护理时间:重症脑出血患者,在监测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