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特点及文化内涵
中式家居:中式家居的特色和装饰,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水平的高峰

中式家居:中式家居的特色和装饰,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水平的高峰中式家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中式家居装饰注重自然、朴实、内敛的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高超水平。
在中式家居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体味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
中式家居的特色自然、朴实中式家居的设计风格追求自然、朴实的特色,强调和谐、平衡的美感。
家具的选择以木质为主,注重原木的纹理和质感,让家居空间充满生机和温暖的气息。
同时,中式家居注重利用自然光线,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内敛、克制中式家居的装饰风格内敛、克制,不喧宾夺主,强调内涵和品味。
家具的布局简洁而不简单,注重传统手工艺的细腻和精湛。
装饰物品多为书画、古玩等文化艺术品,展现主人的修养和品位。
传统文化回归中式家居注重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通过家具、摆件等装饰品展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无论是雕花细木工艺还是青花瓷、夜光杯等传统手工艺品,都可以在中式家居中找到踪迹,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中式家居的装饰家具中式家具是中式家居的核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中式家具注重线条的美感和工艺的精湛,常见的家具有榻榻米、红木家具等。
家具多以实木为主,颜色较为深沉,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庄重和内涵。
装饰画装饰画是中式家居的重要装饰元素之一,常见的有山水画、花鸟画等。
这些画作以传统的绘画风格为主,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装饰画的选择要符合家居整体的风格,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是中式家居中常见的装饰品,包括笔、墨、纸、砚。
这些文房用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展现出传统工艺的高超水平。
在中式家居中摆放文房四宝,不仅可以提升空间的文化氛围,还可以体现主人的修养和品位。
总结中式家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装饰元素,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的高峰。
在中式家居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体味到传统工艺的精湛和卓越。
通过中式家居的设计和装饰,人们可以重温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中国家具设计理念

中国家具设计理念
中国家具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以人为本:中式家具设计注重人的需求和舒适性,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体工学和使用习惯,让家具不仅满足基本功能需求,更能为人们带来精神享受。
2. 追求自然和谐:中式家具设计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利用自然材质,如实木、竹材等,展现材料的自然美感。
同时,在造型和装饰上,也常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花鸟等,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的家居氛围。
3. 强调文化内涵:中式家具设计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造型、装饰、材料等方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式图案、榫卯结构等,让家具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4. 注重工艺细节:中式家具设计注重工艺细节的处理,追求精益求精的工艺品质。
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和完善,让家具呈现出一种精致、优雅的美感。
5. 强调空间布局:中式家具设计在空间布局上有着独特的理念,注重空间的整体性和流动性。
通过合理的家具摆放和空间规划,营造出一种舒适、宽敞的家居环境,让人在其中感受到宁静和温馨。
6. 追求意境之美:中式家具设计追求一种意境之美,通过家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家居氛围。
让人们在使用家具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总之,中国家具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追求自然和谐、强调文化内涵、注重工艺细节、强调空间布局和追求意境之美等方面。
这些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髓,也符合现代人对家居生活的需求和审美趋势。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厚的,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元素。
在家具中,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也得到了体现。
家具中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红木”。
红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代表,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红木家具凭借其色泽红润、纹理美观、质地坚硬的特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木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和文化积淀的追求,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家具中常见的辟邪图案也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
辟邪图案通常被用来装饰家具表面,以驱邪、避恶、招福的目的。
龙凤纹、蝙蝠纹、福禄纹等都是常见的辟邪图案,它们在家具上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艺术美感,还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这些图案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和寓意。
家具中还常见一些传统文化的意象,比如“福”字、古代诗词等。
福字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和吉祥,它常被雕刻在家具表面以示吉利。
而古代诗词的运用,则使家具更具文化内涵。
古代文人墨客以及他们笔下的诗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将它们融入到家具设计中能使家具更具情趣和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家具中常用的刺绣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示。
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在家具中的应用赋予了家具更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刺绣家具以其精妙的工艺和琳琅满目的图案,为家具增添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文化的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具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从材料、图案、意象到工艺,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实用性的要求,更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美感。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传统性与变革性并存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既有传统性,又有变革性。
在古代,家具陈设是受到地域、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个时期和地区的家具风格各异。
然而,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革,如唐宋时期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明清时期的家具则更加注重装饰性和精致度。
二、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古代中国的室内家具陈设注重家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对简朴,家具的设计和摆放都是为了方便生活。
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如木质榻榻米床的设计考虑到了舒适性和储物功能,桌椅的设计强调稳固和方便摆放等。
古代中国人的家具陈设也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以便更好地利用空间。
三、讲究材质和工艺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注重材质的选择和工艺的精细。
家具的主要材料多为木材,如红木、楠木、柚木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
古代家具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修、刨、雕、磨、绘等。
家具的制作工艺手工精细,注重细节和雕刻的精美度,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家具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四、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
家具的装饰通常采用雕刻、绘画、镶嵌等技法,以增加家具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家具上的雕刻图案多为花鸟、人物、山水等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此外,家具陈设还注重与室内环境的协调,如与壁画、窗帘、地毯等进行配合,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五、室内布置的讲究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注重室内布置的讲究。
家具的摆放位置和布局需要考虑到整体空间的平衡与协调。
古代中国人注重家居风水,认为家具的摆放与家庭的运势和人的福祉息息相关。
因此,在家具陈设中,不仅要考虑家具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要注重其与整个室内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具有传统性与变革性并存、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讲究材质和工艺、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以及室内布置的讲究等特点。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家具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要注重功能、美观,更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对于家具的设计上,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以下是对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的浅析。
一、吉祥图案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吉祥,传统图案在家具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以龙凤、蚕豆、麒麟等为主题的吉祥图案,置于家具之上,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内涵,意蕴深厚。
这些图案的融入不仅增添了家具的文化氛围,更弥漫出了高雅的文化气息。
二、工艺技法的运用中国古代的家具工艺之做工精致,传世至今。
这与其背后的工艺技法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红木家具,不仅选用的材料上乘,在制作的过程中,更是采用木器结构、雕刻、镶嵌、漆画等多种工艺,使其在造型、雕刻上达到了品质之极致。
三、颜色文化的传承在中国文化中,颜色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红色代表热情、吉祥;黄色代表高贵、尊重;青色代表平和、安静。
这些传统颜色在家具中有着广泛应用。
如大红色的“寿”字竹编椅、新婚用的“囍”字红木家具。
这些颜色不仅满足了家具在美观上的需求,更融入了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魂。
四、家具构造与人体工程学的结合家具对于人的健康,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传统家具将木头作为主要材料,其造型流畅、饱满,融合了人体工程学的一些设计原则,使得家具构造更加合理、舒适。
例如,古代床的设计,坐卧皆可,灵活多变,具有与现代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特点。
家具的合理设计不仅改善了人的生活体验,还加强了家具的功能性。
综上所述,家具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吉祥图案的应用、工艺技法的运用、颜色文化的传承、家具构造与人体工程学的结合等。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家具的装饰,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中国文化精华的深入挖掘。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家居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精髓。
它是中国优秀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以及对生活方式的追求。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和谐统一的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家居文化注重空间的布局和谐统一。
在传统家居中,一般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即以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呈对称。
这样的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统一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空间的精神追求。
二、精致的家具艺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还表现在精致的家具艺术上。
传统家具注重工艺的精湛和形式的美观,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红木、黄花梨等。
家具的设计华丽而不失庄重,具有独特的线条和雕刻。
三、充满哲理的装饰品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的装饰品也是其精髓所在。
传统家居的装饰品多以景德镇瓷器、紫砂壶、青花瓷等传统工艺品为主。
这些装饰品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经过雕刻、绘制等工艺制作而成,既具有实用性,又能体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品位。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不仅体现在家具和装饰品上,更蕴含在文化底蕴中。
在中国传统家居中,常可见到对诗词、书法、绘画等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这些文化元素给人以内涵和艺术享受,彰显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五、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还体现在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上。
传统家居强调净化身心,讲究心灵的宁静和舒适。
传统家居的布局和家具摆设都注重尊重人的身心需求,提供安逸的生活环境。
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唤起人们对宇宙和谐的体验,传统家居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结而言,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它通过空间布局、家具艺术、装饰品、文化底蕴以及生活方式的追求等多个方面,塑造了独特的中国家居文化风貌,并将其代代相传。
传统家居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特点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特点1.材料丰富多样:中国传统家具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漆器等。
其中,木材是最常用的材料,因其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而备受推崇。
而竹材则因其轻巧、坚韧、环保等特点,常被用于制作座椅、屏风等家具。
另外,石材和漆器也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材料之一,给家具赋予了独特的质感和美观。
2.形式简洁典雅: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与和谐,追求简洁而典雅的形式。
整体结构通常注重对称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平衡和谐美。
例如,家具的腿部通常采用直线或弯曲形,家具的整体形态多呈现方正且稳重的特点。
此外,家具的尺寸大小也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不同用途和场合,家具的高度、深度、宽度等尺寸都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3.装饰精美细致:中国传统家具的装饰十分讲究,常采用雕刻、彩绘、镶嵌等技艺进行装饰。
雕刻多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题,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风貌。
彩绘常运用红、蓝、黄等明亮鲜艳的颜色进行涂绘,既美观又富有意境。
镶嵌则常用于家具的边角处,采用玉石、象牙、金银等材料进行精细组合,营造出瑰丽的装饰效果。
装饰形式的多样性和细致的工艺,使中国传统家具的整体效果更加精美华丽。
4.实用性与功能性并重:中国传统家具在设计中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结合,强调功能和美学的兼具。
家具的设计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比如桌子需要能够方便书写、摆放物品等;椅子需要能够让人舒适地坐下;柜子需要有足够的储物空间等。
家具的结构设计常常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和功用的实现,以满足人们实际的日常需求。
5.融入传统文化符号: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还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符号,如花鸟、龙凤、富贵图案等。
这些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文明的传承,让家具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能够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以材料丰富、形式简洁、装饰精美、实用功能性和融入传统文化符号等特点为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理念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发

中国传统理念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发1. 引言1.1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特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包括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家具设计注重材料的选用和工艺的精湛,常常采用优质木材,并通过雕刻、镂空、描金等技艺进行精细的装饰。
这些工艺使得传统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具有艺术价值。
传统家具设计还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君臣父子之道,这一思想也反映在家具设计中。
传统家具常常注重平衡、谦和、和谐的美学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礼乐之风。
这些思想为家具设计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和灵性,使得传统家具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1.2 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具设计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了传统家具设计的理念,使得传统家具在设计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木材本身的特性,追求自然质朴的美感。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也使得传统家具在形式美感上更富有诗意和深邃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红色文化、礼仪之邦,崇尚节俭、精致。
这种文化影响使得传统家具设计在色彩和纹理上更注重中国传统的色调和纹饰风格,追求色彩的平衡和谐,纹理的精致细腻,以体现文化的尊严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具设计的影响体现在设计理念、材料选用、结构风格、色彩纹理等多个方面,使得传统家具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
这种影响不仅丰富了家具设计的文化底蕴,也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发和借鉴。
2. 正文2.1 传统家具的材料与工艺传统家具的材料与工艺是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传统家具多采用上乘的木材进行制作,如红木、黄花梨、楠木等。
这些木材具有天然的优美纹理和色泽,经过精湛的工艺加工,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
在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方面,常常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如卯榫结构、鲁班台阶、木雕等,每一个工艺细节都体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木材的熟稔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特点及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设计与操作和技术运用上呈现出不同与西方的特点,在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上也是独树一帜,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
清楚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无论对当代相关设计专业的教育,还是中国家居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特点文化内涵家居文化,古已有之,它植根于社会文化土壤中,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发展,成为人类文化大概念中最为人们直接频繁接触的文化形态,同时由于具有文化载体的特性,涵盖了哲学、风俗、习惯等的文化内涵,在倡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
由于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很长时间都未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和学科,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等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一直以来它都是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属”,以“隐匿”状态存在,而在现代实际设计与构建过程中,由于很多设计者和工程建造者对中国传统家居文化思想了解的不完整和曲解,致使很多实际设计只能在所谓的传统文化遗产中寻觅片言只语,去拼凑出一副又一副的作品,使得作品只是对中国文化的“雕琢式继承”,或将一些元素、色彩简单“搭积木”式地堆砌起来。
这就体现出清楚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特点和内涵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的特点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设计与操作和技术运用上呈现出不同与西方的特点,在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上也是独树一帜,蕴含着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
(一)内外一体的整体风貌
中国传统家居设计包括室外和室内两大设计范畴,但两者间又并非彼此独立,更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室内环境不仅具有室外环境和空间形态的意象和特征,而且还经常借景于室外,运用类如园林建筑中“漏景”“透景”之类的处理方法,引室外景观和环境为用,使人安居室内亦能包揽自然景色,体悟天地四时之变化。
内外一体的整体风貌还表现在房屋内外檐装修以及家具器用等方面的处理和室内空间的分隔与室外环境的分隔在手段构成和形式上相似等发面。
(二)均衡自然的室内格局
中国传统民居设计,尤其汉民族民间住宅具有共性的基础和共同的特点之一,便是主轴贯穿、主从分明、左右对称、均衡严谨的整体平面布置,同时又兼顾灵活、多样、自然和随意的细节处理,二者互融叠合,境界错综。
例如中国传统民居室内格局和布置上,既有以厅堂为代表的中正、肃穆、均衡和对称等严谨、
理性、居敬和秩序的现象,也有如书斋、琴室、偏厅、卧室等灵活、多样、自然和随意的状态,虽然这两类存在着互逆性,但由于巧妙的安排处理,使二者在空间中呈现出重叠与融合,居敬与闲适共存,以礼节情与闲情逸致各得其所的状态。
(三)虚实相生的有机构成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室内空间的虚实构成是颇有特色的,也是相对和有机的,从立面要素层面看,空间围合的“实”以墙体为主,“虚”主要指门窗立面、兼有虚实成分的隔扇、罩架、博古架和栏杆等,虚实两个立面构成十分强烈和明显的对比;从民居构架二言,墙体为实、中空为虚,门墙既实,梁柱则是“虚”的意象;同时中国在各种帷帘的运用上也集中体现虚实相生的有机构成。
(四)形式丰富的分割手法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空间中微弱的分割,室内诸单元的分隔和组织几乎没有纳入建筑平面的设计之内,因此使室内的空间及功能和用途上可以随意变通或转换,这也为分隔手段的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中国传统室内往往利用各种形式的分割手法,构成似分似离、似离非离的暧昧含混的空间关系,以取得围中有透、通中存隔,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中蕴涵和追觅无限的感受和味道。
例如屏、罩、槅、格架等等构件在空间分割和区域划分上的使用,同时这也成为中国室内设计的一个极具韵味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家居设计之所以形成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追求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引导着家居设计的方向和理念。
(一)崇尚自然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基础
崇尚自然、顺物自然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想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内容和基础,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这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天然之境,和源自自然有超乎自然的审美体验,同时是传统室内陈设设计的思想与观念的基础,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演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二)讲求和谐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灵魂
“天人合一,天地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层面、思想观念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国家居文化的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无论是初期的选址、建造,还是后期的室内外设计与布置无不体现着和谐的主题,如《黄帝内经》曾对修宅做过分析,“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皮,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
”极为精辟地阐明了家居与自然环境、家居与人及社会的密切关系。
又如之前提到的室内格局均衡自然的特点,也是和谐统一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礼性兼顾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智慧
中国家居文化同中国其他文化一样,从古至今都渗透着礼制文化的色彩。
中国古代正统居所的布局,以及厅堂的格局和陈设布置样式上,明显的具有均质性和高度的程式化特点。
这体现了统治阶级将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使社会成员始终和时刻保持恭持居敬的状态,在秩序的网格笼罩中锻炼情操与品质。
但在近乎无法变通、异构的现实和物态环境中,中国家居创造性地通过对园林、庭院、天井、檐廊等的构建,抑或依凭窗牖、门洞等构件的框景、借景处理,以及陈设中的琴棋书画、文玩清供、木雕石刻的图案纹样等的布置、品鉴或参与,力图实现居处者不同情感宣泄和品质个性展现的愿望,即达到了顺性遂欲,又不逾规的巧妙境地。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家居文化在兼顾礼制与人性欲求中的智慧。
这种智慧即使在今天,仍然不失其借鉴和光大的价值。
(四)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理念
中国文化对“人”的认识不同于西方。
中国认为人与天地的关系不是对立或从属,而是一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效应,提出“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理论,并积极利用自然法则,尽量发挥能动作用,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的设计和布置突出了“宜人”“实用”的造物观和环境观,首先,对于室外家居环境的选择就颇有讲究,为了更好地适于人的身心健康,不仅对于择址的自然人文环境要进行慎重地考量,在家居环境设计和营造上也十分细心和周到;其次,对于室内环境的设计充分体现出造物宜人、环境宜人的特点,正所谓“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同时在家居器物的设计和制造中,中国始终秉持着“物为人用”的原则和理念,把是否适宜于人作为终极考察目标,例如明式家具中的靠背椅的“托腰”处理等,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注重将人体工程学理论应用于设计和制造中的。
(五)重己役物、秩序居敬体现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教化功能
“重己役物”思想是中国著名的儒学思想家荀子鉴于发现当时社会存在着“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的现实后提出的重要思想,嗣后,宋代的苏轼在意识到如何对待处理意与物的关系是人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大问题后,进而提出了“寓意于物”的观点,强调了人的意趣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作用。
正是“重己役物”和“寓意于物”思想的形成和流传,不仅在思想深度上左右和影响了传统价值取向和家居文化的意境创造,更为中国家居文化赋予了一种独特的功能——教化功能。
此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正心、修身”的“自省”过程,而“环境感化育人”的内涵,也赋予到传统家居设计和陈设布置上,使家居环境和陈设器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沿着有序缜密、庄重端正、平和恭持的轨迹发展,使其能够反作用于居处者的人格锻造和素质养成。
(六)精工怡神是中国家居文化的品质
中国家居和陈设用具的设计、制作素来以精工细致、怡神练形为世界先进著称,这也是古时能够长期领先国际,在世界范围家居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辉耀光辉的重要保证。
精工怡神的产生在于中国古代设计师和工匠一丝不苟、精
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理念和态度。
同时也表现出中国设计“巧法造化”“材美工巧”的天工与意匠、材料与绝技融合的设计思想,和工艺的高艺巧思、超群绝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无论是环境布局和建筑,或是器物和细节处理等展现出的“质量是生命”的理念直至现代仍被推崇和应用。
(七)包容时尚是中国家居文化的动力
中国家居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既有在面对外来元素时,具有较为强烈的维持自身结构完整性的倾向,也有以宽容的胸怀、兼容的心态、开放的格局以及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相融相合、大胆引用的理念和行动,使中国家居文化在发展中更加灵活和丰满,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家居文化的发展是沿着包容和时尚轨迹前进的。
在中国家居文化融入外来文化元素时,一方面积极吸收和借鉴,或者主动接纳或引用,使家居文化呈现出既有明显的均质性和同一性,又反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性和地方性,从而形成一体多元的状态,丰富了自身的肌理和内容;另一方面善于将外来事物结合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需求和好尚,进行由内向外的改良和改造,使之成为受人欢迎的新生产物,并使之逐渐中国化和地方化,更成为时尚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