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锌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锌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锌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锌的含量

091130016 陈芝江化学化工学院

引言

锌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之一,目前认为锌对机体的重要性仅次于铁,是机体中2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广泛的生化作用,参与了人体内无数种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对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增强免疫力及提高智商等都有重要作用。正常人体内锌含量为1.4~2.5g,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其中头发中锌的含量为125~250ug/g,其含量反映出人体中锌的营养状况。儿童缺锌会表现出厌食、异食、皮肤粗糙、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反复性口腔溃疡、长期或反复腹泻、认知能力不良、精神发育迟缓等症状。【1】

摘要

在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实验方案可行性制约下,本次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锌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实验结果准确。

关键词锌离子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

文献中锌离子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例如:

(1)、将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技术联用,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在线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Zn(Ⅱ)的新方法。通过实验优化了锌-PAN-吐温80-四硼酸钠显色体系及分析流路。在优化条件下, 锌离子在5~400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 = 0.9998), 检出限为1.3μg·L-1 ,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4 %(20μg·L -1 Zn2+, n =15), 采样频率为24个样/ h。应用于环境水样中Zn(Ⅱ)的测定, 回收率在93.5 %~104.0 %之间。【2】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是橙红色结晶性粉末,为三齿配位体结构,可与锌离子反应生成ML2型稳定的螯合物,在550~570 nm 之间有较大的吸光度,能够准确地监测出锌离子浓度。【3】该方法具有仪器简便、方法简单、测量快速、灵敏度较高、准确度较好、线性范围较宽等特点, 适用于环境水样中锌离子的检测。但是仪器设备不可得,不能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操作。

(2)、在pH为4.0~5.5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红色螯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后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存在少量铅、铜等金属离子时,对锌的测定有干扰,可用硫代硫酸钠作掩蔽剂和控制pH值而予以消除。【4】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锌浓度在5~50ug/L的水样,当使用光程长20mm 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检出限为5ug/L。本方法用四氯化碳萃取,在最大吸光波长535nm测量时,其摩尔吸光度约为9.3×104L/mol·cm。但是检测下限高于溶液中锌离子浓度两个数量级,实际操作效果可能较差,实验误差较大。

(3)、离子选择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 ISE),是以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即敏感膜)作为敏感元件的一种电势型化学传感器,可将非电量的浓度、活度信息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势信号加以测量。目前应用最普遍的ISE是对H+敏感的pH电极。当将指定离子的ISE插入含有这种离子的溶液中时,ISE的敏感膜与溶液的接触面上便产生了与溶液中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的界面电势,理想情况下这种关系符合Nernst方程。采用Zn-ISE(为PVC膜锌离子选择电极,由俄罗斯圣彼德堡大学化学系制备,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使用温度:5-50℃;电阻抗(20℃)<10MOhm;)检测。锌离子测量范围为1.0×10-1~1.0×10 -5mol/L;测量时用硝酸把PH值范围调至5-8。

采用Zn-ISE电极对这四种缓冲溶液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如图1. 所示,由下图可以得知当锌离子浓度在大于10-8 mol/L的时候,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因此说明在此浓度下,锌离子选择电极依然工作良好。缓冲溶液将测量下限扩展到了10-8 mol/L。【5】但是该方法仪器设备不可得,无法应用于本次实验的检测。

图1.

参考文献

【1】朱景明儿童发锌含量与相关因素的探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 3(2). 9: 53

【2】张传云,马福军.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冷饮中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2 ,12(5) :201 - 203

【3】程广禄, 上野景平, 今村寿明. 有机分析试剂手册[M].215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5.

5, 142 - 149

【4】GB7472-87

【5】胡卫军,王平锌离子选择电极在微量元素检测中的标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979576772.html,)

实验方案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原子吸收光谱法,根据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在使用锐线光源条件下,基态原子蒸气对共振线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00lg KLN I

I A == 在试样原子化时,火焰原子温度低于3000 K 时,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的数目实际上接近原子总数。在固定的实验条件下,待测元素的原子总数与该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成正比。因此,上式可以表示为

c K A '=

这就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具体测定时,要根据被测金属元素浓度的线性范围配置试样溶液。对于本实验,线性范围是:0 ~ 3 μg/mL 。根据头发中锌含量的文献值大约为150 μg/g ~ 250 μg/g ,所以若是取0.1 g 发样,将其稀释至50 mL 容量瓶中得到的试样的锌浓度大约为1 μg/mL 左右,刚好处于线性范围的中间,保证了测定的准确性。

需要的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乙炔钢瓶;空气压缩机;锌空心阴极灯;电热板;100 mL 容量瓶9个;50 mL 容量瓶1个;消解杯1个;25 mL 烧杯3个;10 mL 胖肚移液管1支;10 mL 刻度移液管1支;1 mL 刻度移液管1支;洗液瓶1个;胶头滴管1根;洗耳球1个。

需要的试剂:锌储备液(称取光谱纯锌1.000 g ,溶于20 mL 6 mol/mL 硝酸,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含Zn 2+ 1.000 mg/mL );浓HNO 3(AR );30% H 2O 2;去离子水。

实验步骤:用不锈钢剪刀从后颈部减取头发试样,将其剪成1 cm 发段,用洗发香波洗涤,再用自来水清洗多次,将其移入布氏漏斗中,用10mL 去离子水淋洗,于110 ℃下烘干。准确称取发样0.1g (精确至0.1 mg ),置于消解杯中。先加入4 mL 浓HNO 3,稍冷后缓慢滴加2 mL 30% H 2O 2。待溶液反应稳定后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加热温度控制在中档,消解至溶液澄净透明。若消解后呈深棕色,应再加少许H 2O 2,继续加热使之变浅,最后细心蒸至溶液剩余1~2 mL 。加少量去离子水稀释,转移至5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定。实验条件参见表1。

表1. 锌的原子吸收分析中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参考

标准曲线的绘制:在8个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10.0 μg/mL Zn 2+标准溶液0 mL ,2 mL ,4 mL ,6 mL ,8 mL ,10 mL ,15 ml ,20 ml ,加入浓HNO 3 2滴,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系列锌标准溶液浓度为0,0.2000 μg/mL ,0.4000 μg/mL ,0.6000 μg/mL ,0.8000 μg/mL ,1.000 μg/mL ,1.500 μg/mL ,2.000 μg/mL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锌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锌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熟悉发样的预处理方法 3.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锐线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该谱线,其吸光度与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而基态原子浓度又与样品溶液浓度成正比,故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成正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即 A=KLC 当基态原子蒸气的厚度L一定时,与K合并,得 = A' K C 此式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 锌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测定人发中微量锌的较好方法之一。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锌空心阴极灯,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电热烘箱,马弗炉,5ml刻度吸管,10ml移液管,25ml容量瓶,50ml烧杯 2.试剂 锌标准贮备液(1.000mg/ml) 称取0.1000g金属锌于烧杯中,用少量盐酸(1﹕1)溶解(必要时可加热),完全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2%盐酸定容,摇匀。 锌标准应用液(10.00μg/ml) 取1.00ml锌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2%盐酸定容,摇匀。 2%盐酸 取20ml浓盐酸,加980ml水,混匀。 金属锌、盐酸为优级纯或光谱纯,水为去离子水或双蒸水。 四操作步骤: 1.发样的采集与处理 取受检者枕部距头皮1~3cm的头发0.3g,放入50ml烧杯中,加入约30ml50~60℃5%中性洗涤剂溶液浸洗30min,并不断搅拌,然后用双蒸水反复洗至无泡沫,滤干后置于烘箱中,105℃条件下干燥30min,取出后剪成3~5mm备用。 称取发样约50mg于坩埚中,置于马弗炉中于540~560℃灰化5h,至样品全部变成白色或灰白色残渣。取出放冷,准确移取10.00 ml 2%盐酸溶解残渣,待测。 2.配制标准系列溶液 分别取锌标准应用液0.00、0.50、1.00、2.00、3.00、4.00ml于25ml容量瓶中,用2%盐酸定容,摇匀。此系列锌浓度分别为0.00、0.20、0.40、0.80、1.20、1.60μg/ml。 3.仪器调试和操作条件 按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于操作条件下(见下表),预热20~30min。

实验4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标准曲线法)

实验四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标准曲线法) 一、目的与要求 1.加深理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和仪器的构造。 2.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技术。 二、方法原理 金属铬和其他杂质元素对铁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基本上没有干扰情况,样品经盐酸分解后,即可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 标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在数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成一定比例的标准溶液,用适当溶剂稀释至一定体积后,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加入标推溶液的质量(μg)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定标准曲线吸光度的相同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度(一般采用插入法测定,即将试样穿插进测定标准溶液中间进行测量),根据试样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即可查出试样溶液的含量,再换算成试样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铁元素空心阴极灯。 3.空气压缩机。 4.瓶装乙炔气体。 5.(1+1)盐酸溶液。 6.浓硝酸 7.铁标推溶液(储备液),·mL-1:准确称取高纯金属铁粉1.000g,用30mL盐酸(1+1)溶解后,加2~3mL浓硝酸进行氧化,用蒸馏水稀释至1L,摇匀。 8.铁标准溶液(工作液),100μg·mL-1:取上述铁标准溶液(储备被),用盐酸溶液(ω=稀释10倍,摇匀。 四、内容与步骤 1.试样的处理(平行三份) 准确称取o.2g试样于1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5mL,微热溶解,移入50 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取6个洁净的50mL容量瓶,各加入1+1盐酸5mL,再分别加入,,,,,铁标准溶液〔工作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3.仪器准备 在教师指导下,按仪器的操作程序将仪器各个工作参数调到下列测定条件,预热20min:分析线: 271.9nm 灯电流: 8mA 狭缝宽度: 0.1mm 燃器高度: 5mm 空气压力:1.4kg/cm2乙炔流量: 1.1L/min 空气流量:5L/min 乙炔压力: 0.5kg/cm2 4.测定标准系列溶液及试样镕液的吸光度。

头发中总汞含量的测定

头发中总汞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冷原子吸收光度仪测定汞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总汞的方法。 二、原理 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且有较大的蒸气压测汞仪利用汞蒸气对光源发射的253.7nm谱线具有特征吸收来测定汞的含量。 三、仪器 测汞仪(冷原子吸收光度仪)、移液管、100mL锥形瓶、小漏斗、容量瓶 四、试剂 1. 浓硫酸(优级纯)、浓硝酸(优级纯) 2. 5%KMnO4(优级纯并再次提纯后)。 3. 5 %盐酸羟胺:称5g盐酸羟胺(NH2OH·HCl)溶于蒸馏水中稀至100mL。 4. 20%氯化亚锡:称20g氯化亚锡(SnCl2·2H2O)溶于20 mL盐酸中,微热助溶,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 5. 汞标准固定液(简称固定液):将0.5g重铬酸钾(优级纯)溶于950mL水,再加50mL硝酸 6. 汞标准贮备液:称取0.1354g氯化汞,用固定液溶解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再用固定液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液每毫升含100.0μg汞。 7. 汞标准中间液:吸取贮备液10.00 mL,用固定液在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此液每毫升含10.0μg汞 8. 汞标准使用液:吸取中间液10.00mL,用固定液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液每毫升含0.1μg汞。 五、测定步骤 总汞的测定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6-1997),测定过程如下: 1、每个三角瓶中放入50mg五氧化二钒; 2、准确称量一定量样品(如头发样品0.1g),放入相应编号的三角瓶中; 3、每个三角瓶中加入4ml优级纯硝酸,放上小漏斗,沙浴加热,至不再产生红棕色气 体,取下冷却;

锌测定

方法一配位滴定法(高锌) 1分析方法 配位滴定法。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磷锌预膜液中Zn2+的测定,测定范围是10~40 mg/L。 3分析原理 在pH=5~6的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H3In4-)为指示剂,用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Zn2+,反应如下: 滴定反应:Zn2++ H2Y2-= ZnY2- +2H+ (各种离子均无色) 终点前:Zn2++ H3In4-=ZnH2In3-+H+ 终点指示反应(亮黄色)(紫红色) 终点时:ZnH2In3- + H2Y2-=ZnY2- + H3In4-+H+ (紫红色)(亮黄色) 以上反应表明,二甲酚橙与锌离子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当用EDTA标液滴定至接近终点时(即溶液中游离Zn2+红色完全反应时),EDTA便夺取紫配合物中的Zn2+ (因为EDTA与Zn2+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很大),使指示剂呈游离态的亮黄色,从而指示终点的到来。 水中的Al3+、Fe3+等离子对二甲酚橙有封闭作用,从而干扰测定,可加入过量的NH4F掩蔽之。 NH4F = NH4++F- Al3++6 F-= AlF63- Fe3++6 F-= Fe F63- 4试剂和仪器 4.1 试剂 4.1.1 0.5%二甲酚橙水溶液(贮于棕色滴瓶中,有效期两周)。

4.1.2 2mol/L NaOH溶液。 4.1.3 盐酸溶液(1+1)。 4.1.4 HAc—NaAc缓冲溶液(pH=5 .5) 称取200g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适量水后,再加入9mL冰醋酸,用水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4.1.5 氟化铵固体试剂。 4.1.6 无水乙醇。 4.1.7 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mol/L]。 4.2 仪器 4.2.1 微量滴定管(10mL)。 4.2.2 移液管(50 mL和100mL)。 5分析步骤 5.1 准确吸取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50~l00mL于300mL锥形瓶中,加2滴(1+1)盐酸溶液、2g固体氟化铵和10mL无水乙醇,再加水50mL。 5.2 温热至40~50℃,搅拌lmin,用2mol/L NaOH溶液调节pH到5~6之间。 5.3 加20mLHAc—NaAc缓冲溶液和1~2滴0.5%二甲酚橙指示剂至溶液呈鲜红色。立即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突变为亮黄色为终点(快摇慢滴)。 6分析结果 水样中锌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Zn2+(mg/L)= C(EDTA)V(EDTA)×65.38×1000/V0 式中:V0 —取样量,mL; 65.38—Zn2+的毫摩尔质量,mg/mmol 。 7注意事项 7.1 滴定时要剧烈摇动,以防吸Zn2+附于CaF2。沉淀上,尤其在接近终点时要更剧烈摇动,但此时滴定速度要慢。 7.2 水样中铁含量大于1mg/L时,到达滴定终点后会有返色现象,应取第一次颜色突变作为滴定终点。 7.3 水样中含Cu2+时,可加入5%硫脲溶液0.5mL消除干扰。 7.4 不溶锌含量的测定:取未经过滤水样100mL,滴加(1+1)盐酸使pH<2,加热煮沸,冷却后按分析步骤进行测定(所得为总锌含量)。然后按下式计算不溶锌的含量。 总锌的含量(mg/L)=总锌含量- 可溶锌含量 7.5 水样中Zn2+浓度过低,致使EDTA标液消耗体积太少,从而测定误差很大,此时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7.6 当水样中Al3+含量大于lmg/L时,可于加入缓冲溶液后再加入3%柠檬酸三钠榕液10滴来掩蔽之;水样中若含有机膦酸时,可于加入氟化铵前加入2 mL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钙.镁含量

实验目的 z1、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z2、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操作。 z3、熟悉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波长区域在近紫外区。其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尔定律 A= -lg I/I = -lgT=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 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 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由于L是不变值所以A=K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选择性好.干扰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操作要点 z标准溶液的配制 (1)钙标准溶液系列;准确吸取2.00.4.00.6.00.8.00.10.0ml钙的标准使用液(100ug/ml)分别置于5只25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2)镁标准溶液系列;准确吸1.00.2.00.3.00.4.00.5.00ml镁的标准使用液(50ug/ml)分别置于5只25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配制自来水样溶液;准确吸取5ml自来水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根据实验条件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调节,待仪器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稳定时,即可进样。 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系列溶液的吸光度和自来水样的吸光度。

实验数据及处理 z从计算机上列表记录钙.镁标准溶液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然后,分别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标准溶液系列浓度为横坐标,用坐标纸绘制标准曲线。 z测定自来水样的吸光度,然后,在上述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中钙.镁浓度(ug/ml),经稀释需乘上倍数,求得原始自来水中钙.镁含量。

汞测定

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食品中的汞,砷含量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云文琦 指导教师:许泓范延辉 摘要 试样经酸加热消解后,在酸性介质中,试样中汞被硼氢化钾(KBH4)或硼氢化钠(NaBH4)还原成原子态汞,由载气(氩气)带入原子化器中,在特制汞空心阴极灯照射下,基态汞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汞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试样经湿消解或干灰化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预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使还原生成砷化氢,由氩气载入石英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在固定条件下与被测液中砷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关键词高压消化法(HPA)湿消解荧光光度计汞砷 化妆品中含有的金属和非金属有很多种。有些是为达到某些特定功效刻意添加的。例如,添加汞以起到美白的效果,因为汞化合物会破坏表皮层的酵素活动,使黑色素无法形成。铅的氧化物具有一定遮盖作用,也可用于美白。也有些金属是由于生产原料成分不纯,将不该有的金属成分残留在化妆品中。而如果化妆品中添加了砷、汞,长期使用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最大。因此,化妆品中的砷、汞、铅等是必检物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了这些物质在化妆品中的限量。如果化妆品中含有的汞、砷等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汞是有害元素, FAO/WHO将汞定为优先研究的有害金属之一。汞及汞化合物都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化妆品中汞的含量给予关注。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汞及汞化合物不可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成分。由化妆品原料杂质及其他原因引入的微量汞不得超过lppm;汞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很大,使人出现记忆力衰退、失眠等症状。砷及其化合物被认为是致癌物质。长期使用含砷高的化妆品,可能造成皮肤色素异常。如出现斑点,头发变脆、断裂和脱落,严重者患皮肤癌。因此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砷及其化合物为限用物质。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也容易被砷污染。因此化妆品中砷的测定是必要的。砷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也会引

如何测试化妆品含铅汞

如何测试化妆品含铅汞 现在的化妆品的功效很强,有的一夜之间能让人变的美白,不过很多化妆品里面含铅含汞,如果化妆品里含铅含汞,会导致皮肤迅速老化。那么怎样测试化妆品是否含铅汞呢?下面为大家介绍测试化妆品含铅汞的方法,快来看看吧! 清水、金银饰品 步骤/方法 去卫生部指定的检验机构做检测,这是比较放心的途径 将化妆品涂在手背上,用纯金饰品在手要滑一下,如果出现黑色就说明含铅汞 取一些化妆品抹在银饰品上,银饰品变黑就说明化妆品里有铅 汞。 取一些化妆品放在一个装清水的杯子中,如果在杯底有沉淀物, 说明含有铅汞等 将口红涂一些在手背上,用金饰品来回摩擦一下,这时口红变黑的表示含铅汞 注意事项 我们常见的银饰品,时间长了都会发生氧化反应变黑,这与化妆品中是否含铅是不相关的。 化妆品过敏的解决方法近期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原因,有些人在使

用护肤品,特别是一些面膜的过程中出现过敏,一旦出现过敏,很多 人,包括一些化妆品行业人员都会慌乱不已,无从下手。 事实上过敏是全世界医学都没办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尤其在9-10 月是过敏的高峰期,有人对大风过敏,会起风疹;有人对花粉过敏,闻了就会打喷嚏;有人吃螃蟹过敏,浑身起红疹。 皮肤过敏的高危人群皮肤排异反应(俗称过敏)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并且这几种人特别容易出现皮肤过敏: 第一:很少用化妆品的人; 第二:长期使用一个牌子,换护肤品后有个适应过程; 第三:皮肤本身敏感; 第四:之前使用过激素类产品; 第五:敷面膜时间过长,一般10-20分钟即可,时间太长也会导致皮肤缺氧性过敏; 第六:连续几天使用,皮肤营养达到饱和,皮肤吸收不了,导致营养过剩,不建议天天使用,根据肌肤状况而定。 第七:孕妇。女性在怀孕期间会产生一种孕激素,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整个抵抗能力和皮肤包括身体都会发生改变,这个时候人体特别容易过敏。 过敏的正确处理方法在日常护肤中,最常见到的过敏症状是:感觉痛、有点发红、发痒,长疹子或长痘,最严重就是浮肿、脱皮。 --痛。 痛极有可能是因为面部缺水和有隐形伤口引起,特别在使用高肌

化妆品汞检验测定方法

化妆品汞检验测定方法 汞含量的测定 在化妆品中汞的含量一般都很低,现在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汞斑法等,在此主要介绍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测定原理 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有特征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汞蒸气浓度成正比。样品经消解、还原处理,将化合态的汞转化为元素汞,再以载气带入测汞仪,测定吸收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仪器 (1)比色管:50 mL;锥形瓶:100 mL;250 mL圆底烧瓶:250 mL;玻璃磨口球形冷凝管:40 cm长;水浴锅。 (2)冷原子吸收测汞仪。 3.试剂 (1)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将一次蒸馏水经离子交换净水器净化,贮存于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 (2)硝酸、硫酸、盐酸:优级纯。 (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0 %。 (4)五氧化二钒、氯化汞:分析纯。 (5)硫酸:质量分数为10 %。 (6)氯化亚锡溶液:质量分数为20 %。称取20 g氯化亚锡(分析纯)置于250 mL烧杯中,加20 mL浓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7)重铬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0 %。称取10g重铬酸钾(分析纯)溶于100 mL水中。 (8)重铬酸钾硝酸溶液:取5 mL重铬酸钾溶液,加入硝酸50 mL,用水稀释至1000 mL。 (9)汞标准溶液: ①称取0.1354 g氯化汞置于100 mL烧杯中,加入重铬酸钾硝酸溶液溶解。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再用重铬酸钾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汞100 μg。 ②移取10.0 mL汞标准溶液①置于l00 mL容量瓶中。用重铬酸钾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汞10.0 μg。此溶液临用前配制。 ③移取汞标准溶液②10.0 mL至100 mL容量瓶中,用重铬酸钾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汞1.00 μ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头发中锌含量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实验项目:头发中锌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2.学习和掌握样品的湿消化技术; 3.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 原子吸收头发锌含量 【摘要】 Zn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Zn广泛分布于有机体的所有组织中,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多种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酶的重要成分。对于人和动物,缺Zn会阻碍蛋白质的氧化及影响生长素的形成,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受阻,严重时会影响繁殖机能;因此Zn的测定不仅是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的常测项目,也是人和动物营养诊断的常规项目。从毛发中Zn可以判断Zn营养的正常与否,因此,测定毛发中Zn含量为医院常用的诊断手段。 当条件一定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是: A=KLc 实验利用湿法处理头发样品,配成溶液,在波长213.9nm波长光的吸光度与毛发中Zn含量成线性关系,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头发中Zn的含量。 【引言】 锌元素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催化极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配位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极谱法等。 本实验选用原子吸收法,具有以下特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用量少、成本低、测定范围广等优点。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是: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当基态原子吸收了一定辐射能之后,基态原子被激发跃迁到不同的较高能态,产生不同的原子吸收线。不同的元素由于原子结构不同,对辐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共振吸收线。因此,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汽对同种元素的原子特征谱线的共振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以标准曲线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由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有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汽时,原子蒸汽对这一波长的光产生吸收,未被吸收的特征谱线的光经单色器分光后,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被检测,根据该特征谱线光强度被吸收的程度,即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火焰的热能,使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的方法。常用的火焰为空气—乙炔火焰,其绝对分析灵敏度可达10-9g,可用于常见的30多种元素的分析,应用最为广泛。 2.标准曲线法基本原理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被测元素的浓度(c)、入射光强(I0)和透射光强(I)符合Lambert-Beer定律:I=I0×(10-abc)(式中a为被测组分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系数,b为光经过的火焰的长度)。根据上述关系,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定其吸光度,以加入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量标准曲线吸光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再换算成原始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设备: 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镁空心阴极灯;无油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容量瓶、移液管等。 2.试剂 碳酸镁、无水碳酸钙、1mol?L-1盐酸溶液、蒸馏水 3.标准溶液配制 (1)钙标准贮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已在110℃下烘干2h的无水碳酸钙0.6250g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滴加1mol?L-1盐酸溶液,至完全溶解,

第09节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九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W9-0 一、填空题 1.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答案:原子化器分光系统 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装置包括和。 答案:雾化器燃烧器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器的作用是,用以吸收来自锐线源的。答案:产生基态原子共振辐射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常用的锐线光源有、和蒸气放电灯3种。 答案: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过程中主要干扰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 等。 答案:电离干扰光谱干扰 6.原子吸收仪的空心阴极灯如果长期闲置不用,应该经常开机预热,否则会使谱线,甚至不再是光源。 答案:不纯锐线 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和。使灵敏度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 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扣除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双波长法、、和自吸收法。 答案:氘灯法塞曼效应法 9.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光来自同一谱线的,而且在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答案:分裂同一 10.火焰原子化器装置中燃烧器类型有型和型。 答案:预混合全消耗 1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确定空心阴极灯达到预热效果的标志是观察是否稳定、是否稳定和灵敏度是否稳定。 答案:发射能量仪器的基线 12.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物理干扰是指试样在转移和过程中,由于试样的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吸收强度下降的效应。 答案:蒸发原子化 1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光谱干扰是指待测元素的光谱与干扰物的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答案:发射或吸收辐射光谱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低。()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高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分光系统单色器所起的作用是将待分析元素的共振线与与光源中的其他发射线分开。() 答案:正确 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中,用HNO3-HF-HClO4消解试样,在驱赶HCl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驱赶HCl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空气-乙炔火焰适于低温金属的测定。() 答案:正确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提高火焰温度使分析灵敏度提高。()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在一定范围周内提高火焰温度,可以使分析灵敏度提高。 6.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化器的效率对分析灵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答案:正确 7.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燃烧器上混合气的行程速度稍大于其燃烧速度时,火焰才会稳定。() 答案:正确 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为避免稀释误差,在测定含量较高的水样时,可选用次灵敏线测量。()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原子吸收光度法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辉光放电管,阴极是由制成。( ) A. 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 B. 金属铜或合金 C. 任意纯金属或合金 答案:A 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火焰。() A. 贫燃型 B. 富燃型 C. 氧化型 D. 还原型 答案:A. 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光谱干扰是指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光谱与干扰物的 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A. 电离 B. 散射 C. 辐射 D.折射 答案:C.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氘灯背景校正适合的校正波长范围为nm。 A. 100-200 B. 220 -350 C. 200-500 D. 400-800 答案:B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增敏效应是指试样基体使待测元素吸收信号的现象。() A. 减弱 B. 增强 C. 降低 D.改变

(完整word版)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铜和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3.学会土样的消解及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二、仪器和仪器: 1.仪器:100 mL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聚四氟乙烯坩埚、电热板 novAA 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锌-空心阴极灯 2.试剂: (1)盐酸,优级纯; (2)硝酸,优级纯; (3)去离子水;(4)氢氟酸,ρ=1.49g/ml; (6)高氯酸,ρ=1.68 g/ml。 (7)硝酸镧水溶液:称取3g硝酸镧(La(NO3)·6H2O)溶于42ml水中。(没用吧,应去掉) (8)2%(v/v)硝酸溶液:移取20 ml浓硝酸(优级纯)于980 ml去离子水中。 (9)国际标准样品-锌-单元素标准溶液,1000 ug/mL。 (10)国家标准样品-铜-单元素标准溶液,1000 ug/mL。 (11)铜、锌混合标准使用液:分别移取10ml铜和4ml锌单元素标准溶液于 25 mL容量瓶中,用2%的稀硝酸稀至刻度,配制铜、锌混合标准工作液,使 铜、锌浓度分别为100 ug/ml、40 ug/ml,待用。 四、实验原理: 采用盐酸-硝酸-高氯酸全分解的方法,彻底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中。然后,将土壤消解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在火焰的高温下,铜、锌化合物离解为基态原子,该基态原子蒸汽对相应的空心阴极灯发生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选择的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铜、锌的吸光度。 五、操作方法: 1.土壤样品的处理: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500g)倒在塑料薄膜上,晒至半干状态,将土块压碎,除去残根、杂物,铺成薄层,经常翻动,在阴凉处使其慢慢风干。然后用有机玻璃棒或木棒将风干土样碾碎,过2 mm尼龙筛,去掉2 mm以上的砂砾和植物残体。将上述风干细土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约留下100 g土样,进一步用研钵磨细,通过100目尼龙筛,装于瓶中(注意在制备过程中不要被沾污)。取20~30 g土样,在105℃下烘4~5 h,恒重。 2.土样的消解: 准确称取0.2—0.5g(精确至0.0002 g)试样于5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水润湿后加入10ml浓盐酸,于通风橱内的电热板上低温加热,使样品初步分解,待蒸发至约剩3ml左右时,取下稍冷,然后加入5ml浓硝酸,5ml氢氟酸,3ml高氯酸,加盖后于电热板上中温加热。1h后,开盖,继续加热除硅,为了达到良好的飞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坩埚,当加热至冒浓厚白烟时,加盖,使黑色有机碳化合物分解。待坩埚壁上的黑色有机物消失后,开盖赶高氯酸白烟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视消解情况可再加入3ml浓硝酸,3ml氢氟酸,1ml高氯酸,重复上述消解过程。当白烟再次基本冒尽且坩埚内容物呈粘稠状时,取下稍冷,用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并加入1ml 2%硝酸溶液温热溶解残渣。然后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2%硝酸定容至标线,摇匀,待测。 由于土壤种类较多,所以有机质差异较大,在消解时,要注意观察,各种酸的用量可视消解情况酌情增减。土壤消解液应呈白色或淡黄色(含铁量高的土壤),没有明显的沉积物存在。 注意:电热板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使聚四氟乙烯坩埚变形。 3.测定步骤: (1)仪器操作条件的设置(计算机操作) 在工作站上设置分析条件参数:如波长(Cu为324.8 nm,Zn为213.9 nm)、狭缝(Zn 1.2 nm、Cu 0.2 nm)、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Zn 10 mA、Cu 3 mA)、燃烧头高度(6 mm)、气体压力(乙炔为0.1-0.15 Mpa,空气为0.5 MPa),标样个数(4个)、读数次数(各3次)等等。 (2)绘制工作曲线(铜锌标液浓度及样品含量按这次测定结果记录和处理)在5根50 ml比色管中,从第二个起分别加入铜、锌混合标准工作液0.5 ml,1 ml,2 ml,3 ml,以 2% 的稀硝酸定容至刻度线,摇匀,此时加入的铜标液浓

Method C-07测定表面涂层中的汞含量(中文版)

[技术翻译:piery2006] 1 范围 1.1本方法描述一种测定适用于“《危险性产品法案》计划Ⅰ第Ⅰ部分第9(d)条款和《表面涂层材料法规》(SOR 2005)的表面涂层材料和施加涂层中的汞含量的通用程序。 2 引用文件 2.1 M. Lanouett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ercury in Paints and Applied Coatings by direct analysis without any wet chemistry pretreatment steps using a Mercury Analyzer. Method Development.” Project # 2001-0623 2.2 EPA Method 7473 Mercury in solids and solutions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Amalgamation,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2.3 AOAC 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 14th Edition, Sections 25.131 - 25.145 (1984). 2.4 ASTM Standard Test Method D3624 - 85a. 2.5 W.R. Hatch and W.L. Ott, Determination of Sub-Microgram Quantities of Mercury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nal. Chem., Vol.40, No.14, p 2085 (1968). 2.6 B. Marchand, “Determination of leachable cadmium, barium, antimony, selenium and arsenic in decorative or protective coatings” Project #2000-0596, 2001-01-24. 2.7 B. Séguin, M. Charett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ercury in Paints and Applied Coatings” Project #2002-0698 2.8 M. Charett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ercury in Surface Coating Materials and Applied Coatings” Project #2005-0882. 2.9 Working Instructions for Leco AMA254 Mercury Analyzer, S34 (2006) 2.10 Instruction Manual for AMA254 Advanced Mercury Analyzer, LECO Corporation 3 试剂和设备 3.1 丙酮,HPLC级,由Fisher Scientific提供1 3.2 四氢呋喃,HPLC级,由Fisher Scientific提供1

头发中锌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的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掌握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2.学习生化样品的处理方法,了解湿法消解、干法灰化的优劣。 3.通过头发中锌含量的测定,掌握标准曲线法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多种试样中金属元素的常用方法。本次实验选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的锌。 测定头发中的锌含量,首先要处理样品,使其中的金属元素以可溶的状态存在。本实验中的发样用湿法处理,即试样在混酸中消解制成溶液。发样酸解消化后得到的试液一定要注意控制酸度。高浓度的无机酸(>1 mol/L )会导致试液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的灵敏度。本实验选用HNO 3/H 2O 2混酸体系消化样品时,为了控制酸度最后溶液蒸至剩余1~2 mL (HNO 3易挥发,很容易蒸去一部分;H 2O 2在高温下会部分分解),假设剩余的2 mL 溶液都是浓硝酸(分析纯的浓硝酸浓度约为16 mol/L ),稀释至50 mL 后酸度最高为0.64 mol/L ,符合酸度控制的要求。为了确保实验条件相同扣除背景干扰,后面配制锌的标准溶液时也要控制酸度,可以在定容前加2滴浓硝酸。 根据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在使用锐线光源条件下,基态原子蒸气对共振线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00lg KLN I I A == 在试样原子化时,火焰原子温度低于3000 K 时,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的数目实际上接近原子总数。在固定的实验条件下,待测元素的原子总数与该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成正比。因此,上式可以表示为 c K A ' = 这就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具体测定时,要根据被测金属元素浓度的线性范围配置试样溶液。对于本实验,线性范围是:0 ~ 3 μg/mL 。根据头发中锌含量的文献值大约为150 μg/g ~ 600 μg/g ,所以若是取0.1 g 发样,将其稀释至50 mL 容量瓶中得到的试样的锌浓度大约为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的铜或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的铜或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掌握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2.学习生化样品的处理方法。 3.通过头发中锌含量的测定,掌握标准曲线法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在使用锐线光源条件下,基态原子蒸气对共振线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00lg KLN I I A == 在试样原子化时,火焰原子温度低于3000 K 时,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的数目实际上接近原子总数。在固定的实验条件下,待测元素的原子总数与该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成正比。因此,上式可以表示为: c K A '= 这就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测定头发中的铜(锌)含量,首先要处理样品。本实验中的发样用湿法处理,选用HNO 3/H 2O 2混酸体系消化样品。使其中的金属元素以可溶的状态存在。测定时,先将试液喷射成雾状进入燃烧火焰中,雾滴在火焰温度下,挥发并解离成铜(锌)原子蒸气。再用铜(锌)空心阴极灯作光源,辐射出具有铜(锌)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一定厚度的锌原子蒸气时,部分光被蒸气中的基态铜(锌)原子吸收而减弱,通过单色器和检测器测得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即可计算出试样中铜(锌)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仪器:WFX-130B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锌空心阴极灯;电热板;容量瓶;锥形瓶;刻度移液管;洗瓶;胶头滴管;洗耳球。 试剂:铜(锌)储备液(称取光谱纯铜1.0000 g ,溶于20 mL 6 mol/mL 盐酸,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含Cu 2+ 1.000 mg/mL )用时稀释至10.0 μg/m L 。浓HNO 3(G.R );30% H 2O 2;去离子水。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实验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 1、实验目的 1.1 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技术; 1.2 优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铜的分析火焰条件; 1.3 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2、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测定元素的方法,是基于在蒸气状态下对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了能够测定吸收值,试样需要转变为一种在合适介质中存在的自由原子。化学火焰是产生基态原子的方便方法。 待测试样溶解后以气溶胶的形式引入火焰中,产生的基态原子吸收适当光源发出的辐射后被测定。原子吸收光谱中一般采用空心阴极灯这种锐线光源。这种方法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且有着较好的精密度。 然而,在原子光谱中,不同类型的干扰将严重影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干扰一般分为三种: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光谱干扰。物理和化学干扰改变火焰中原子的数量,而光谱干扰则影响原子吸收信号的准确性。干扰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和对试样进行适当处理来减少或消除。所以,应从火焰温度和组成两方面作慎重选择。 3、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AA3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CuSO4标准溶液:使用已有的浓度为100 ppm的CuSO4标准溶液,通过加去离子纯水稀释的方法配制浓度分别为0.80、1.60、2.40、3.20和4.00 ppm的标准溶液。 试样:未知浓度的含铜离子水溶液。

4、实验步骤 预先调整好狭缝的宽度和空心阴极灯的位置,在波长为324.7 nm处测定标准溶液的吸收。 1. 火焰的选择:火焰组成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有影响。通过溶液雾化方式引入 2.0 ppm的CuSO4标准溶液到空气-乙炔火焰中,小幅调节乙炔的流速,每次读数前用去离子纯水重新调零,以吸光度对流速作图。 2. 标准曲线和试样测定:选择最佳的流速和燃烧高度。在一系列测定前,用去离子纯水调零,同时如果在测量过程中有延误,需要重新调零。在连续的一系列测定中,记录每种溶液的吸收值,每次每份试样重复3次后转入下一个测定: ●标准曲线系列:标准空白和标准溶液 ●试样空白和试样溶液 ●重复 3. 精密度:用低浓度和高浓度溶液测定精密度,每样读数3次。 4. 检出限:对空白溶液进行3次测试,计算均值。 5、结果与讨论 1. 标准曲线:记录实验中所得的标准溶液读数,并与对应的浓度值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用此标准曲线来测定试样中铜离子浓度(以CuSO4计),并通过重复测试取平均值的方法,得到测定值。 2. 精密度:用低浓度和高浓度溶液测定精密度,每样读数3次,计算每个浓度的RSD(%)。 3. 检出限:检出限以能够区分背景的RSD的最小浓度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DL(检出限)=3×S b(背景值SD)/S(标准曲线斜率) 6、思考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其主要测定对象是什么? 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灵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一般要做哪些条件实验?

化妆品中汞测定方法全自动测汞仪法

附件2: 化妆品中汞的检测方法(全自动测汞仪法) (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全自动测汞仪法测定化妆品中总汞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总汞的测定。 2 方法提要 直接称取样品于样品舟中,经自动进样器导入干燥分解炉中,进行干燥、分解、热分解的产物进入催化管催化、汞蒸气进行金汞齐反应,随后高温解析,最后在254nm处以冷原子光谱法测得的荧光值与汞含量做标准曲线,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ng,定量下限为0.3 ng;取样量为0.1 g时,检出浓度为1ng/g,最低定量浓度为3ng/g。 3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重铬酸钾。 3.1.1 饱和重铬酸钾溶液:称取200g重铬酸钾(3.1)溶于1L水中。用于吸收废气汞。3.2 硝酸(优级纯)。 3.2.1 1%硝酸溶液:取10ml硝酸(3.2)用水稀释至1L。 3.3 汞标准物质[ρ(Hg)=1000μg/ml],国家标准物质(GW08617)。 3.3.1 汞标准储备溶液[ρ(Hg)=10μg/ml]:取汞标准溶液(3.3)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1%硝酸溶液(3.2.1)稀释至刻度,混匀。 3.4 高纯氧气,纯度不低于99.95%。 4 仪器和设备 4.1 全自动测汞仪。 4.2 电子天平。 4.3 样品舟包括镍舟和石英舟,使用前于650℃马弗炉中灼烧1小时,使本底荧光值降至0.0030以下。 5 分析步骤

5.1 标准溶液的制备 5.1.1 低浓度标准系列:由汞标准储备溶液[ρ(Hg)=10μg/ml](3.3.1)用1%硝酸(3.2.1)依次稀释成0、1.0、5.0、10.0、25.0、50.0ng/ml标准系列。 5.1.2 中浓度及高浓度标准系列:由汞标准溶液[ρ(Hg)=10μg/ml](3.3.1)用1%硝酸(3.2.1)依次稀释成0、50、100、150、200及250、500、750、1000、1500 ng/ml标准系列。 5.2 仪器参考条件: 表1 干燥及分解的时间与温度程序表 时间(s)温度(℃) 10 200 60 200 90 650 90 650 最低测量温度250℃,吹扫时间60s,汞齐化时间12s,记录时间30s,载气高纯氧气压力为0.4Mpa。 5.3测定 5.3.1依次取低浓度标准系列(5.1.1)各100μl于石英舟中进行测定,100μl标准溶液中汞含量分别为0、0.1、0.5、1.0、2.5、5.0ng。以荧光值为纵坐标,汞含量为横坐标绘制低浓度标准曲线。依次取中浓度及高浓度标准系列(5.1.2)各100μl于石英舟中进行测定,100μl 标准溶液中汞含量分别为0、5、10、15、20及25、50、75、100、150ng。以荧光值为纵坐标,汞含量为横坐标绘制中浓度及高浓度标准曲线。 5.3.2称取样品0.1g(准确至0.0001g)于事先处理好的样品舟(4.3)中,由自动进样器导入干燥分解炉中,按(5.2)仪器参考条件进行测定。测量时首选低浓度标准曲线,如果超线性,再选择中浓度或高浓度标准曲线。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6.1 计算 测量结果由数据处理终端直接读取或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a b y Hg x - = (1) 式中:x(Hg) ——样品中汞的质量,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