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制度(1)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一、目的为维护国家重视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全国范围内农药残留合理控制,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潜在风险,特制定本准则。

二、适用范围本准则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的农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蔬菜、水果、谷物类、畜牧产品等,不适用于药用物资和饲料中的农药使用。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质量优先,安全第一,环境友好。

(二)坚持预防为主、合理使用。

(三)坚持及时使用、有效防治。

(四)坚持合理施药、控制残留。

(五)坚持综合治理,综合利用。

四、使用原则(一)农药的选择1、力求选择安全性较好、不易使残留的农药;2、选择该种作物有效、安全的农药;3、力求选择有毒性、要求使用安全防护措施的农药;4、选择合理的防治方法,合理使用抗性抑制剂;(二)农药的施药1、规避采收前使用,尽量减少或避免采收前使用;2、按技术标准、施药量、使用次数,按标示、设定施药期间,减少农药使用量;3、控制施药覆盖面积,合理施药;4、尽可能多次使用低毒性农药,减少使用高毒性农药;5、合理使用抗性抑制剂,控制农药残留;(三)农药的使用1、按规定使用农药,不得使用被禁止使用的农药;2、按规定使用农药,不得使用被限制使用的农药;3、加强农药管理,控制农药使用;4、建立安全使用制度,确保农药安全使用;(四)农药的残留1、加强农药的管理,控制农药残留;2、实施残留管理,符合全国范围内关于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3、建立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加强残留检测;4、合理安排施药、采收时间,控制农药残留。

五、完善措施1、加强农药管理,不得使用非法农药;2、科学施药,控制农药残留;3、建立农药残留检测体系;4、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农药正确使用;5、推行农药质控技术,提高农药品质;6、积极推行农药替代技术,推进农药绿色使用。

NYT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 Y T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A级绿色食品及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毒性分级和使用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取得登记的生物源农药(biogenicpesticides)、矿物源农药(pesticidesoffossilorigin)和有机合成农药(syntheticorganicpesticides)。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198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199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 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 A级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4 生物源农药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的农药。

NYT 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和仓储中有害生物防治原则、农药选用、农药使用规范和绿色食品农药残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和仓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1667(所有部分)农药登记管理术语3术语和定义NY/T 166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AA级绿色食品 AA grade green food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2A级绿色食品 A grade green food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有害生物防治原则绿色食品生产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抗病虫品种、种子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晒垡、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释放害虫天敌,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如没有足够有效的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在确保人员、产品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第5、6章的规定,配合使用低风险的农药。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和其他污染物质,依靠自然生态系统调节和维护产出的食品。

为了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农药的使用必须合理,符合准则。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农药使用准则。

第一,农药必须经过国家批准,符合国家标准。

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关键,必须经过国家严格的审批才能上市销售。

此外,国家还规定了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确保食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标。

第二,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的数量和频率。

使用农药时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和用药期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或使用频率。

在同一季度内,不允许使用同一类农药进行二次喷洒,避免过量使用、药害叠加,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第三,农药使用必须符合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天气条件。

在不同生长期的作物上,对同一种农药使用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不同的季节应该选择适当的农药。

同时,农药不能在风力较大或天气不稳定的情况下使用,以免飘散或被雨水冲走,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第四,定期检测和监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最大限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必须立即予以下架处理。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大力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行为,确保市场上的
食品品质安全。

总之,让农药作用于农产品的适量使用,是必须要保证的。

农药残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害的。

因此,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农药使用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和准则,尽最大可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是指在种植、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对环境友好、无毒害残留,对消费者健康无害的食品。

为了确保农药使用符合绿色食品的准则,以下是相关的参考内容。

1. 农药选择与使用(1)优先选择无毒性和低毒性的农药。

对于已被证明对环境较友好且对人体健康较安全的农药产品,应优先选择使用;(2)尽量避免使用高毒性农药。

高毒性农药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残留物超标;(3)均匀使用农药。

使用过高浓度的农药易造成二次污染,不仅对农作物有害,还会对水源和土壤产生不良影响;(4)禁止使用已被取缔的农药和含有违禁物质的农药。

2. 农药施用方法(1)控制农药施用时机。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和气象条件较稳定的情况下使用农药能提高有效性,减少农药剂量;(2)遵循标准农药使用方法。

准确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浓度和施用间隔,确保农药达到最佳效果;(3)正确的施用方式。

农药的施用方式应根据目标作物和害虫的特点而定,适合作物的特殊结构和生长习性;(4)防止农药的误施和偷施。

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农药,不得超量施用或擅自更换农药品种。

3. 农药残留物检测与控制(1)定期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

通过定期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含量,及时了解是否超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措施;(2)采取良好的农药施用记录和追溯措施。

建立农药施用的记录和追溯系统,及时记录使用的农药品种、施用剂量和施用时间,提供参考证据;(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4)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

加强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施用意识和技能,做好农药使用准则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4.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强调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并降低农药残留物的风险。

总之,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选择低毒农药、科学施药、合理控制农药残留物,同时推广有机农业,从而实现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引言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遵循环保、健康、安全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农药使用准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1. 农药使用原则1.1 最小化使用最小化使用农药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种植绿色食品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1.2 选择合适的农药在必须使用农药时,应根据作物类型、害虫种类和发生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

优先选择低毒、高效、广谱性较弱的农药,并避免选用高毒、易残留的农药。

1.3 合理施用合理施用是指按照标签说明书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按照适宜的剂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进行农药施用。

避免过量使用或频繁使用农药,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农药使用管理2.1 农药登记和审批农药必须经过严格的登记和审批程序,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农药登记制度,并对农药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2.2 农药购买与储存购买农药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的产品。

在储存农药时,应将其放置在专门的储存区域内,并按照要求进行分类、标识和密封,以防止污染和误用。

2.3 农药施用记录每次使用农药都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作物名称、农药种类、施用剂量、施用时间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2.4 监测与检测定期进行土壤、水体、作物等的农药残留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农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同时,对农药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5 教育与培训加强对农民和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对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农药使用知识和技能,提高绿色食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3. 相关政策与法规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农药与肥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使用要点

农药与肥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使用要点

农药与肥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使用要点农药和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它们可以提高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业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绿色食品是一种与消费者健康和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食品,其生产需要尽量少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该遵循以下使用要点:一、优先选择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由动植物残渣、粪便等天然有机物组成,是一种符合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肥料。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该优先选择有机肥料,尽量少使用化肥。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减少化肥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二、适量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中,适量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养分,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根据土壤和作物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化肥品种和使用方法。

其次,在施肥时应注意掌握适当的施肥量,不要过量使用,避免引起土壤酸化或滞后。

最后,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也需要控制施肥的时间,避免在作物开花或成熟期过分施肥,以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该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

同时,在施药时应注意掌握正确使用方法、采用合适的喷雾方式并控制药品浓度和施药次数。

此外,应该加强药物的储存和运输管理,确保农药经过充分的处理后再投入使用。

四、加强监测和检验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监测和检验,确保所使用的物品符合标准和规定。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记录和追溯体系,从源头上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并对各个环节的生产信息进行清晰记录,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快速追溯和处理。

总之,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和人体健康保护,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清单一、杀虫剂S-氰戊菊酯吡丙醚吡虫啉吡蚜酮丙溴磷除虫脲啶虫脒毒死蜱氟虫脲氟啶虫酰胺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螺虫乙酯氯虫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灭蝇胺灭幼脲噻虫啉噻虫嗪噻嗪酮辛硫磷茚虫威二、杀螨剂苯丁锡喹螨醚联苯肼酯螺螨酯噻螨酮四螨嗪乙螨唑唑螨酯三、杀软体动物剂四聚乙醛四、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丙环唑代森联代森锰锌代森锌啶酰菌胺啶氧菌酯多菌灵噁霜灵粉唑醇氟啶胺氟环唑氟菌唑腐霉利咯菌腈甲基立枯磷甲基硫菌灵甲霜灵腈苯唑腈菌唑精甲霜灵克菌丹醚菌酯嘧霉胺氰霜唑噻菌灵三乙膦酸铝三唑醇三唑酮双炔酰菌胺霜霉威霜脲氰萎锈灵戊唑醇烯酰吗啉异菌脲抑霉唑五、熏蒸剂棉隆威百亩六、除草剂2甲4氯氨氯吡啶酸丙炔氟草胺草铵膦草甘膦敌草隆噁草酮二甲戊灵二氯吡啶酸二氯喹啉酸氟唑磺隆禾草丹禾草敌禾草灵环嗪酮磺草酮甲草胺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绿麦隆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酸麦草畏咪唑喹啉酸灭草松氰氟草酯炔草酯乳氟禾草灵噻吩磺隆双氟磺草胺甜菜安甜菜宁西码津烯草酮烯禾啶硝磺草酮野麦畏乙草胺乙氧氟草醚异丙甲草胺异丙隆莠灭净唑草酮仲丁灵七、植物生长调节剂2,4-滴矮壮素多效唑氯吡脲萘乙酸噻苯隆烯效唑S-氰戊菊酯1.特点S-氰戊菊酯又叫顺式氰戊菊酯是活性较高的杀虫剂,仅含顺式异构体,此药作用机理、药效特点、防治对象与氰戊菊酯相同,其杀虫活性要比氰戊菊酯高出4倍。

但的药效特点、作用机理和防治对象与氰戊菊酯是相同的。

产品为5%乳油,有效成分含量比氰戊菊酯低4倍,但它的效果却比氰戊菊酯高出4倍。

所以在田间使用时,两者的剂量是相同的。

可参照20%氰戊菊酯乳油的防治对象、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注意事项也同氰戊菊酯。

2.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1] S一氰戊菊酯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广泛使用于苹果、梨、桃、葡萄、山楂、枣、柑橘等果树,小麦、玉沭水稻、大豆、花生、棉花、甜菜等粮棉油糖作物,辣椒、番茄、茄子、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等瓜果蔬菜,及烟草、茶树、森林等多i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制度
一、农药选用
1.所选用的农药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获得国家农药登记许可。

2.应选择对主要防治对象有效的低风险农药品种,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

3.农药剂型宜选用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性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

4.A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附录A第A.1章的规定选用农药及其他植物保护产品。

5.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优先从表A.1中选用农药。

在表A.1所列农药不能满足有害生物防治需要时,还可适量使用第A.2章所列的农药。

二、农药使用规范
1.应在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适期,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但不宜采用喷粉等风险较大的施药方式。

2.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和GB 12475的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清单
表A.1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均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清单
1
表A.1(续)
A.2 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清单
当表A.1所列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不能满足有害生物防治需要时,A级绿色食品生产还可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的规定使用下列农药:
a) 杀虫剂
1)S-氰戊菊酯esfenvalerate
2)吡丙醚pyriproxifen
3)吡虫啉imidacloprid
4)吡蚜酮pymetrozine
5)丙溴磷profenofos
6)除虫脲diflubenzuron
7)啶虫脒acetamiprid
8)毒死蜱chlorpyrifos
9)氟虫脲flufenoxuron
10)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
11)氟铃脲hexaflumuron
12)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
1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emamectin benzoate
14)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 15)抗蚜威pirimicarb
16)联苯菊酯bifenthrin
17)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
18)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
19)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
20)氯菊酯permethrin
21)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22)灭蝇胺cyromazine
23)灭幼脲chlorbenzuron
24)噻虫啉thiacloprid
25)噻虫嗪thiamethoxam
26)噻嗪酮buprofezin
27)辛硫磷phoxim
28)茚虫威indoxacard
b) 杀螨剂
1)苯丁锡fenbutatin oxide
2)喹螨醚fenazaquin
3)联苯肼酯bifenazate
4)螺螨酯spirodiclofen 5)噻螨酮hexythiazox
6)四螨嗪clofentezine
7)乙螨唑etoxazole
8)唑螨酯fenpyroximate
c) 杀软体动物剂
1)四聚乙醛metaldehyde
d) 杀菌剂
1)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
2)丙环唑propiconazol
3)代森联metriam
4)代森锰锌mancozeb
5)代森锌zineb
6)啶酰菌胺boscalid
7)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
8)多菌灵carbendazim
9)噁霉灵hymexazol
10)噁霜灵oxadixyl
11)粉唑醇flutriafol
12)氟吡菌胺fluopicolide
13)氟啶胺fluazinam
14)氟环唑epoxiconazole
15)氟菌唑triflumizole
16)腐霉利procymidone
17)咯菌腈fludioxonil
18)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
19)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
20)甲霜灵metalaxyl 21)腈苯唑fenbuconazole
22)腈菌唑myclobutanil
23)精甲霜灵metalaxyl-M
24)克菌丹captan
25)醚菌酯kresoxim-methyl
26)嘧菌酯azoxystrobin
27)嘧霉胺pyrimethanil
28)氰霜唑cyazofamid
29)噻菌灵thiabendazole
30)三乙膦酸铝fosetyl-aluminium
31)三唑醇triadimenol
32)三唑酮triadimefon
33)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
34)霜霉威propamocarb
35)霜脲氰cymoxanil
36)萎锈灵carboxin
37)戊唑醇tebuconazole
38)烯酰吗啉dimethomorph
39)异菌脲iprodione
40)抑霉唑imazalil
e) 熏蒸剂
1)棉隆dazomet 2)威百亩metam-sodium
f) 除草剂
1)2甲4氯MCPA 2)氨氯吡啶酸picloram
3
3)丙炔氟草胺flumioxazin
4)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
5)草甘膦glyphosate
6)敌草隆diuron
7)噁草酮oxadiazon
8)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
9)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
10)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
11)氟唑磺隆flucarbazone-sodium
12)禾草丹thiobencarb
13)禾草敌molinate
14)禾草灵diclofop-methyl
15)环嗪酮hexazinone
16)磺草酮sulcotrione
17)甲草胺alachlor
18)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
19)精喹禾灵quizalofop-P
20)绿麦隆chlortoluron
21)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酸)
fluroxypyr
22)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fluroxypyr-mepthyl 23)麦草畏dicamba
24)咪唑喹啉酸imazaquin
25)灭草松bentazone
26)氰氟草酯cyhalofop butyl
27)炔草酯clodinafop-propargyl
28)乳氟禾草灵lactofen
29)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methyl
30)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
31)甜菜安desmedipham
32)甜菜宁phenmedipham
33)西玛津simazine
34)烯草酮clethodim
35)烯禾啶sethoxydim
36)硝磺草酮mesotrione
37)野麦畏tri-allate
38)乙草胺acetochlor
39)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
40)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
41)异丙隆isoproturon
42)莠灭净ametryn
43)唑草酮carfentrazone-ethyl
44)仲丁灵butralin
g) 植物生长调节剂
1)2,4-滴2,4-D(只允许作为植物生
长调节剂使用)
2)矮壮素chlormequat
3)多效唑paclobutrazol 4)氯吡脲forchlorfenuron
5)萘乙酸1-naphthal acetic acid
6)噻苯隆thidiazuron
7)烯效唑uniconazo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