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饮食

中风饮食
中风饮食

中风病人饮食指导

一.概述: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半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以脑血管损害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为了预防和治疗中风,除需要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合理地调配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中风患者的饮食注意问题。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角度上看,中风患者饮食方面的基本原则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原则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因此,中风患者的饮食一般是以低盐、低脂、低淀粉、低胆固醇、高纤维素与高矿物质为原则。

二.合理饮食:(1)、中风患者的主食以五谷杂粮、蔬菜为主,应多食粗制米面,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因为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矿物质。维生素C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的作用;钾、镁有很好的降血压的效果,对于有血压偏高倾向的患者来说,能够保持其血压稳定,也有助于减少降血压药物的用量,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含钾丰富的食物除蔬菜外,还有香蕉、柑橙、橘子、杏、桃及粗粮和豆类等;由于镁可以防止细胞膜上的钙流入细胞内,起到维持细胞内外矿物质平衡的作用,故能保护脑细胞不受到缺血后的继发损伤的危害。富含镁的食物除蔬菜外,还有小米、豆类、辣椒干、干蘑菇、冬菇、番茄、海带、紫菜、杨桃、桂圆、花生、核桃仁、芝麻酱等。新鲜蔬菜最好能包括芹菜和韭菜,每天至少吃5种或更多,品种应当多一些;,因为

水果中含糖量很高,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另外,研究表明多食胡萝卜和菠菜能明显减少中风的发生率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胡萝卜和菠菜的保护功效就在于它们富含β---胡萝卜素。据研究指出,每天摄取15---20毫克β?胡萝卜素的人与每天只摄取6毫克的人相比,二者的中风几率相差明显。像胡萝卜、菠菜和其他各种富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之所以能够预防中风,是因为胡萝卜素能防止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物质形态,进而堆积在血管内,造成血液凝结成块。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素含量越高,能吸附部分在食物中的胆固醇,防止其透过肠壁被血液吸收,导致高脂血症或动脉硬化。另外,纤维素也有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的效果,对于减少中风发生,防止中风恶化或复发都是相当有益的。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包括:豆芽、芹菜、韭菜、菠菜、大白菜、空心菜、黄瓜、冬瓜、番茄、葡萄、海带等。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另外,可适当食用一些豆类和菌类食物,豆类及其制品含蛋白质较多,而且也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菌类食品包括蘑菇、香菇、木耳等,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多食用蛋白质可以起到增强体质和抵抗疾病的作用。高蛋白食物还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脑动脉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动脉壁的弹性,促进多余钠质排出的作用,所以可以适量地选食鸡蛋、脱脂牛奶、鱼、瘦肉及豆类制品等食物。据我国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三次鱼,中风发生的机会就相对减少,而且即使中风,伤害也会较小。因此,为了预防中风和心血管疾病,最好吃这一类脂肪。应控制每日食盐的摄

入量,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宜在6克以下,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会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而且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而这对于中风患者是不利的。即使盐不会使你的血压上升,也可能对脑部组织有害,引起微小的中风。另外,对于中老年人病人应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此外,需少吃鸡汤、肉汤,这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是有益的。而且切忌暴饮暴食。中风患者应该经常饮用牛奶和绿茶。研究表明,牛奶中有一种特殊的成分,能够起到保护脑血管的作用;另外,牛奶中的钙有降压作用。为此,专家建议无论是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每天饮用牛奶,以便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由于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鞣酸能够防止体内一些有害活性酶的毒性作用,能有效增加血管壁的弹性,所以常饮绿茶可以预防中风。还有研究表明,适量饮酒能预防中风,而过量饮酒则会导致中风。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一两小杯酒,罹患出血性中风或因血管栓塞而引起中风的机会只有不喝酒人的60%---70%。但是如果每天喝酒3---4杯以上,则患中风的机会要比不喝酒的人高出3倍。中风病人病情如果已经稳定,但仍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可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或过冷,以37℃---39℃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

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为三步:(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并发糖尿病,免加白糖。如果中风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时常出现呛咳,则应给予糊状食物,喂饲要慢,防止误入气管。糊状食物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中风病人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

中风康复期指导

中风康复期指导 脑中风即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中风”,西医称“卒中”,临床上较常见,中老年人多发。经过积极抢救及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能保存生命,但有70%病人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约有40%的患者有重度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病因病机】 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康复指导】 1环境指导 由于患者行动不便,保持一个干净、舒适的室内环境很重要。室内温度20~24℃,湿度50%~60%。注意室内的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但应避免直接风吹患者。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可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让患者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情。 2指导功能锻炼 这是偏瘫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患者长期卧床不能活动,肢体肌肉逐渐萎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因此,功能锻炼有利病体康复,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1完全性偏瘫阶段:帮助患者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先按摩患肢,由指(趾)开始,向上向心按摩,揉、捏、拍打及屈伸关节,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循序渐进。被动活动不要用力过度,以不使患者感到不适为塬则,切忌强力牵拉,每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瘫痪肢体位置要适当,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踝关节保持90℃。由护理人员先向家属作示范,然后由家属每天3~4次实施。也可用红花、当归、等中药泡酒给予按摩。 2.2部分功能恢复阶段:这一阶段要继续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时帮助患者翻身、起坐。站立锻炼,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行走、下蹲,并配合拉绳、肢体简单运动锻炼,如上肢的上瘵、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动,逐步提高肌力和关节功能。 2.3基本恢复阶段:在站立和上肢简单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步行锻炼先在扶持下左右摆动身体,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在出现划圈步态时,应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上肢锻炼可练习拿碗、抓握、捻动、穿脱衣服,扣钮扣、用匙筷、翻书报、打算盘、提物等精细活动,以提高生活技能.

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

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 发表时间:2012-11-19T13:52:16.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杨海清古光君贾宏亮[导读] 过对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杨海清古光君贾宏亮(大连市中医院 116013) 【摘要】目的过对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饮食调护基本原则结果效果良好结论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很有必要。 【关键词】中风患者饮食调护 中风是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疾病。平素饮食不节,嗜酒过度,多食肥甘,饥饱不宜等均可成为中风发生的诱因。因此。做好中风患者饮食调护尤为重要。祖国医学认为食疗胜于药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中风患者饮食调护,让中风患者从饮食开始走向康复。 饮食调护基本原则 1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进食有规律,三餐应定时定量,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忌饥饱不调,暴饮暴食易致食滞,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1.1保证每天至少一杯牛奶,睡前喝牛奶效果最好。每天饮水以白开水为主,饮料中以绿茶最好。 1.2 晚餐不要太晚,以清淡为宜。如果晚餐时间太晚,再吃一些难以消化的油腻食物,会使胆固醇在血管内壁上沉积,诱发脑血栓。同时,人在晚上活动量少,能量消耗也少,若晚餐吃得太多,可使人肥胖,从而影响到血管的舒缩,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1.3限制总热量,饮食不易过饱,易少量多餐。膏梁厚味,聚湿生痰,对体胖痰浊雍盛者应加以禁忌。 1.4控制食盐,每日食盐在 6克以下,以 2~4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病人不利。 2饮食有方: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进食时宜细嚼慢咽,食物冷热适宜,软硬恰当,食物要新鲜干净。 2.1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新鲜蔬菜、水果400克以上、可多食B族维生素的食品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虾皮和虾米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利于神经组织的恢复。可适当选用芹菜、萝卜、茄子、荸荠、洋葱、蒜、紫菜、海带、银耳、香菇苹果、香蕉、猕猴桃、核桃等有降脂、降压、软化血管的果蔬。 2.2饮食应以清淡滋补为主,中风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宜过冷过热,需新鲜配制;如混合奶、米汤、果汁、豆浆、菜汤、藕粉等。 3谨和五味:食物要多样化,合理搭配,虚则补之,食以随之,谷肉菜果,食养尽之。对脾虚体弱者不要妄补,应选择对身体无害与体质相应之食物。 3.1进食鱼肉、羊肉、牛肉、瘦猪肉、鸡肉、虾、海参可补阳;黑木耳、奶制品、甲鱼可滋阴;乌梅、山楂可健脾消食;桑葚、桂圆、枣能补血;山药、莲子、薏米可健脾。 3.2中风忌吃狗肉,狗肉热性大、滋补强,食后会促使血压升高。因此,中风病人不宜吃狗肉。 3.3中风患者不能吃鹌鹑蛋,鹌鹑蛋含胆固醇比例最高。每100 克鹌鹑蛋内就含有3640 毫克胆固醇,而每100 克豆制品、鸡蛋清和海参的胆固醇含量为零。牛奶为13 毫克,瘦猪肉为 90 毫克,鸡蛋黄为1700 毫克。人体内胆固醇的升高,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风病人,不食鹌鹑蛋为好。 3.4应限制动物脂肪,少吃鸡汤、肉汤、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 4 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色香味俱佳。饮食应营养丰富,品种多样,并尽量作到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低盐。 4.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玉米、小米、燕麦、荞麦、大麦、大豆、高粱、糙米、葵花籽、花生、土豆、豆芽、核桃、芝麻、豆腐等能润肠通便以防腑气不通,影响气机升降。 4.2忌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的助火生痰之品。辛辣之物化热伤阴;烟为阳毒,化燥伤阴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葱、姜、辣椒等食物对阴虚内热者应禁忌。 通过向患者及家属宣教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基本原则,介绍饮食的重要意义和膳食的结构,帮助其制定适合个体膳食的食谱,在科学饮食的指导下更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革新.中医护理学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7百济药房药讯.

中风病人的饮食护理

中风病人的饮食护理 中风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进行辨证论治。 急性期———中风急性期指发病2周以内,严重者以昏迷为突出表现,根据其病理特点为瘀痰热邪,闭阻脑络,然后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急性期的辅助治疗:脑卒中的治疗时间窗,一般认为是发病后3—6小时,也有报道为6—12小时,此为脑卒中的可逆转阶段,但此时患者多住院进行西医抢救,用中药的机会较少。中医药的应用,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①协同促苏:如内服安宫牛黄丸、针刺促苏等。②消颅内血肿或积水:如水蛭(慎用,血小板减少患者禁用)、葶苈子等。③特殊情况下的止血:如云南白药、三七、生地黄等。上述三个方面,特别在西医抢救未能完全奏效时,更应及时应用。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恢复期为发病两周至半年以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要表现,后遗症期为发病半年以上,以半身不遂、瘀痰阻络为主要表现。也进行辩证分型治疗。 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中医的优势在于以中药内服为主,针灸、推拿、药浴、刮痧、气功、功能锻炼为辅的综合治疗。需强调的是中药内服作用持久,针灸治疗包括头针加体针以达快速治疗作用,并配合心理治疗。患者的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中风病人的饮食原则是,既要保证病人的合理必需的营养,又要有利于中风危险因素和病因的控制,以利于病人中风的康复和防止再次中风。 中风的急性期和康复期的建议 ? 1. 中风的急性期这时的饮食应该由医生控制,有的病人要禁食,有的病人只能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糖尿病病人要控制热量,高血压病人应吃忌盐饮食。 ? 2. 中风的康复期这时的饮食主要由家人控制。除了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病人需要一定的饮食控制外( 关于这些疾病的饮食控制,见有关书籍,本书这里不再赘述) ,原则上中风病人没有特殊的忌口。 一般病人的饮食可以和家属一样,家属可以根据病人的口味,安排病人的饮食。病人处于康复期康复训练也需要一定的营养保证。所以在饮食安排上,要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牛肉、鱼类。豆类制品尽管蛋白质含量高,但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不如肉类,所以不能完全代替肉类的作用。口味宜偏清淡。要重视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这些碱性食物除了补充身体需要的维生素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纤维,防止病人便秘。 ? 3. 目前发现一些食物对中风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作用,如芹菜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度作用,韭菜能够降血脂,黄鳝有降血糖的作用,这些食物可以适当地多吃些。但是笔者要强调的是,这些食物不可能有代替药 物的作用,还是要坚持正规的药物治疗 中风病人根据病情的饮食调理 ?中风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

中风饮食word版

中风病人饮食指导 一.概述: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半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以脑血管损害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为了预防和治疗中风,除需要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合理地调配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中风患者的饮食注意问题。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角度上看,中风患者饮食方面的基本原则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原则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因此,中风患者的饮食一般是以低盐、低脂、低淀粉、低胆固醇、高纤维素与高矿物质为原则。 二.合理饮食:(1)、中风患者的主食以五谷杂粮、蔬菜为主,应多食粗制米面,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因为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矿物质。维生素C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的作用;钾、镁有很好的降血压的效果,对于有血压偏高倾向的患者来说,能够保持其血压稳定,也有助于减少降血压药物的用量,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含钾丰富的食物除蔬菜外,还有香蕉、柑橙、橘子、杏、桃及粗粮和豆类等;由于镁可以防止细胞膜上的钙流入细胞内,起到维持细胞内外矿物质平衡的作用,故能保护脑细胞不受到缺血后的继发损伤的危害。富含镁的食物除蔬菜外,还有小米、豆类、辣椒干、干蘑菇、冬菇、番茄、海带、紫菜、杨桃、桂圆、花生、核桃仁、芝麻酱等。新鲜蔬菜最好能包括芹菜和韭菜,每天至少吃5种或更多,品种应当多一些;,因为水果

中含糖量很高,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另外,研究表明多食胡萝卜和菠菜能明显减少中风的发生率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胡萝卜和菠菜的保护功效就在于它们富含β---胡萝卜素。据研究指出,每天摄取15---20毫克β?胡萝卜素的人与每天只摄取6毫克的人相比,二者的中风几率相差明显。像胡萝卜、菠菜和其他各种富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之所以能够预防中风,是因为胡萝卜素能防止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物质形态,进而堆积在血管内,造成血液凝结成块。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素含量越高,能吸附部分在食物中的胆固醇,防止其透过肠壁被血液吸收,导致高脂血症或动脉硬化。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及体位指导

近年来,随着脑中风患者的增多,吞咽障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一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家属熟知,那么今天就告诉大家一些吞咽障碍患者的喂食方法、饮食质地以及进食过程中的体位。 吞咽障碍患者常因进食困难,摄入的营养不足,常导致营养不良,因此选择什么样质地的食物、多少量、进食餐具及方法都显得至关重要。 饮食指导 图1 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 图2 吞咽食物金字塔 1 饮食分类 对于吞咽困难患者的饮食管 理,首先我们要确定该患者是否要插鼻饲 管维持营养,然后考虑经口进食是否要作 体位和食物性状改变等代偿方法,如果吞 咽器官生理功能异常还要考虑是否需间接 训练及吞咽手法的介入,最后可直接进行 进食训练。 首先谈谈食物如何选择与调 配。首先保证先易后难,先为患者选择容 易吞咽的食物,这类食物具有密度均一, 有一定硬度,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 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的 特性。对吞咽障碍患者,尤其是口腔期吞 咽障碍者使用食物增稠剂可以让食物减慢 流速,安全通过咽喉,降低误吸。图1是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 (2013版)中推荐的食物特点[1]。 日本学者根据患者的吞咽情 况将其分级,形象地用一个金字塔的形式, 列出不同级别可选择的食物,见图2 。 最后来说一下在饮食中常用 到的增稠剂它被用于治疗性进食的食物调 配,可使食物质地均匀爽滑,可用于开水、 汤、牛奶、果汁、中药等不同饮品快速增 稠,减少呛咳,以达到安全进食,降低误 吸风险的目的。此外,增稠剂还用于吞咽 障碍临床评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测 出适合患者的粘稠度。用于吞咽造影和咽 腔测压。 饮食制作 搅拌机搅拌食物制作浓稠食物方 法:把所需食物混合,用搅拌机搅碎,调 制成各种粘稠度的流质食物 餐具选择 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尽量选择 适宜、利于顺利进食的餐具进食,可按下 面要求选择餐具: 给患者喂食,应选用羹面小、浅,柄 长的匙羹,方便喂食。抓握能力弱的患者 可选用手柄粗的餐具,便于抓握稳妥。 体位指导

中医护理: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

中医学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根据不同的辩证分型,针对性的做好饮食指导。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病人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忌甘肥厚腻生痰之品;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病人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之品;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病人饮食宜清淡降火之品,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动风之品,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品。护士通过向患者介绍饮食的重要意义和膳食的结构,帮助其制定适合个体膳食的食谱,建立有规律的饮食生活。 1.平素饮食 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饮食,予以易消化的流质状食物,不宜过冷过热,需新鲜配制;神志清醒,但进食时有呛咳者,应给予糊状饮食,如蛋羹、肉末菜末煮稠粥、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等。无吞咽困难者,宜以清淡、易消化的柔软营养均衡的膳食为主,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及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盐,忌酒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饮食不易过饱,易少量多餐,饮食过饱易致食滞,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再则要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腑气不通,影响气机升降,而不利于患者康复。 2.食疗 根据不同病症,酌配食疗药膳,以“虚则补之,食以随之,谷肉菜果,食养尽之”,正确为病人进行饮食指导。辛辣之物化热伤阴,故烟酒、葱姜、辣椒等食物对阴虚内热者应禁忌;膏梁厚味,聚湿生痰,对体胖痰浊雍盛者应加以禁忌;对体弱脾虚者不要妄补,应选择对身体无害与体质相应之食物,如山药、莲子、大枣等可健脾;乌梅、山楂、茴香等可健脾消食;红枣、桂圆、桑椹、樱桃等能补血;甲鱼、黑木耳、乳类等能滋阴;羊肉、胡桃、虾肉等可补阳;梨、核桃仁、芝麻、韭菜、芹菜等能润肠通便。烟为阳毒,化燥伤阴,灼伤肺叶,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酒性辛辣醇厚,能舒筋活血,对于瘀血阻络者,稍饮之能起疏通经络之效,若无节制则伤脾胃而成为致病之因。

脑卒中患者一般饮食选择及饮食注意事项

脑卒中患者一般饮食选择及饮食注意事项 在脑卒中的先兆阶段,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等,禁食肥甘油腻厚味食物。禁止饮酒。 脑卒中昏迷期可选择以流质饮食鼻饲,鼻饲管注入人体的饮食和正常人的饮食一样,也要包括米、面、肉类、奶、蛋、豆类、绿从色蔬菜、水果、糖、盐、油等配料,可将这些配料先配制成以下四种食物:①混合奶:配料为:奶500毫升,蛋黄1个,糖15克,植物油9克,食盐1克。先将蛋黄加盐搅碎,滴入植物油,搅匀;再将牛奶加糖煮沸,冲入蛋黄碗中既成。每500克含热量500千卡。②混合粉:配料为:面粉50克,豆粉5克,植物油5克,食盐1克。先将面粉与豆粉混合炒黄,冷却后调入植物油与盐即成。每100克含热量500千卡。③米汤:即米粥上层的原汤。④菜水:即将各种蔬菜切碎、加盐煮汤取汁而成。然后将以上四种食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分4~6次从鼻饲管注入,每次注入量400~500毫升,温度为40℃~50℃,注入速度为每次10~15分 钟。 但在脑血管性偏瘫昏迷早期应注意禁食24-48小时 在脑卒中恢复期宜食补气益血、滋补肝肾的食物,如蛋类、瘦肉、鱼、新鲜蔬菜、水果等。忌油腻。尤其脑出血性偏瘫

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少,胃肠蠕动缓慢,易造成便秘。此时最好选乳类、鱼类、兔肉、鸡肉、豆制品与粗粮、芹菜、香蕉、豆芽、豆腐、蜂蜜食用,这样既富有营养,又利于神经组织恢复与防止便秘。 以下是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注意事项: 1.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烹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 拷、烧、炖、卤等方式。 2.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 、肥肉、蟹黄、虾卵、鱼卵等。有血胆固醇过高的人,则每周摄取的蛋黄,以不超过三个为原则。 3.控制盐的摄取:摄取过量的盐份会使人体内的水分滞留,引起血压上升。宜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物,而腌渍食品、腊味食品及调味浓重的罐头食品等较咸的人工或加工食物尽 量少吃。 4.少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类都属于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适可而止。饮用时,应避免添加奶精,并少用 糖。 5.减少食用高尿酸的食物: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豆类、芦笋等高普林的食物,以避免尿酸过高。多喝水,也可以减低 尿酸的浓度。

中风患者的饮食调理方法

中风患者的饮食调理方法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占病例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又分为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喝酒等。其中高血压作为脑卒中一个肯定的危险因素已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一致公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措施之一。 饮食调理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请看具体介绍: 1、多吃蔬菜和水果:因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的代谢,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致密性。 2、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的猪、牛、羊肉,鱼,鸡肉等)和植物蛋白质(如豆腐、豆浆、豆芽)等各种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饮用牛奶时最好将奶皮去掉(脱脂牛奶)。 3、适量饮用饮料:为了防止中风,老年人应每日进食蒜、姜、葱、醋、含乳酸菌类饮料,抑制肠道有害细菌;及时饮水补液,绿茶、蜂蜜、牛奶豆浆、低糖天然果蔬汁、骨头蘑菇汤均可适量饮用。 4、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烹调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拷、烧、炖、卤等方式。 5、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肥肉、蟹黄、虾卵、鱼卵等。有血胆固醇过高的人,则每周摄取的蛋黄,以不超过三个为原则。 6、控制盐的摄取:摄取过量的盐份会使人体内的水份滞留,引起血压上升。宜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物,而腌渍食品、腊味食品及调味浓重的罐头食品等较咸的人工或加工食物尽量少吃。 7、少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类都属于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适可而止。饮用时,应避免添加奶精,并少用糖。 8、减少食用高普林的食物: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豆类、芦笋等高普林的食物,以避免尿酸过高。多喝水,也可以减低尿酸的浓度。 9、炒菜油宜选用单元不饱和脂肪酸高者: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 温馨提示:饮食注意“三低、二不、一多”,即饮食要低脂、低盐、低糖,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多饮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高血压的产生与过量食盐摄入有关,而高血压又是中风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盐量以满足生理需要为标准,一般成年人每天不超过6克即可。

各类病人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 请按医嘱安排饮食: 住院当天由医生开出您的饮食类型,护士将会告知您的饮食类型,特殊治疗饮食按医嘱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高蛋白饮食: 奶类:牛奶、羊奶、马奶等; 肉类:畜肉,羊、牛、猪、狗肉等;禽肉,鸡、鸭、鹅、鸵鸟、鹌鹑等;

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等; 大豆类;

此外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 低蛋白饮食: 粮食类: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糁、麦淀粉、藕粉、马铃薯、芋头等低蛋白的淀粉类食物;

蔬菜类、水果类、食糖、植物油都属于低蛋白食物。低钠饮食:

低钠饮食:人体每天摄入盐含量不应超过六克,低盐饮食指每日可用食盐不超过3克(约一牙膏盖,含钠0.8克)或酱油10mL/d,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 禁止腌制品,如咸菜、皮蛋、火腿、香肠、虾米等; 多吃新鲜蔬果补钾:钾有利尿作用,能过帮助钠排泄,维持钠和钾的平衡;含钾多的食物包括海带、紫菜、木耳、山药、香蕉、马铃薯、鱼类、西红柿、蘑菇干等。 低脂饮食: 甘油三醇、胆固醇比例较少的食物被称之为低脂饮食;

低脂肪的食物:大米、小麦、玉米、燕麦、豆汁、绿豆芽、土豆、山药、胡萝卜、油菜、洋葱、大蒜、茄子、芹菜、大葱、菜花、冬瓜、黄瓜、海带、蘑菇、番茄、豆腐、粉丝、香菇、青菜等; 胆固醇含量相对不高食用适量:瘦的猪肉、牛肉、鸡肉、羊肉、鱼类和奶类等. 少渣饮食: 少渣饮食也称为低纤维饮食,是指植物纤维含量极少,易于消化的食物,少渣 饮食可以尽量减少食物纤维对胃肠的刺激和梗阻,减慢肠蠕动,减少粪便量; 包括:如粥、烂饭、面包、软面条、饼干;切碎制成的软烂的嫩肉、动物内脏、鸡、鱼等;豆浆、豆腐脑;乳类、蛋类;菜水、菜汁,去皮制软的瓜类、番茄、胡萝卜、土豆等。 半流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半流质是一种介于软饭与流质之间的饮食;它比软饭更易咀嚼和 便于消化;纤维质的含量极少,而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热能; 主食选择:大米粥、小米粥、面条、面片、馄饨,面包、小汤包、小花卷、蛋糕、苏打饼干、藕粉等;

中风病人食谱

中风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三步: (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 (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 (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蛋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并发糖尿 病,免加白糖。 若中风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则应给予糊状饮食,其饮食内容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 中风病人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 首先,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 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 其次,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饮牛奶时可将奶皮去掉。豆类含豆固醇,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第三,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 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第四,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 硬化的发生。 第五,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病人不利。 第六,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 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 家有中风病人,一般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剂: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5.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 软化血管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