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电镜使用及常规样品观察
常温生物透射电镜的实验流程和应用介绍

常温生物透射电镜的实验流程和应用介绍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常温生物透射电镜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用于观察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透射电镜操作规程

透射电镜操作规程试样装填:将样品杆头部样品安装槽上的垫片取下,用尖头镊子夹取一个装有切片的铜XX放入安装槽内,装上垫片,固定好,用洗耳球吹干净杆头,并用手轻轻敲打杆尾部,仔细检查有无松动现象。
进样:先用手拍打以防样品没有固定紧,用手拿稳样品管,对准进样口,到卡口处用拇指将其轻轻推入,再在后方将其轻推入管,听到响声后,红灯亮。
打开下方开关,等一会,到绿灯变亮。
右拧进样管,会自动吸入,再左回拧5°左右,吸入最底部。
退样:向外拔,右拧回5°,左拧,红灯亮时关闭开关,约20秒后拉出样品管。
调整:先打开下方观察窗,调节放大缩小按钮,亮度按钮,调整光圈和视野,寻找样品。
开始前需先将光线调暗,点击启动,微调视野。
再调节亮度,但不能使超过左方框架中的红色峰超过界面的一半。
找到合适图像后,按下即可拍照,再点击即可保存。
做完图以后,可以点击停止操作,调整视野等。
一切操作结束后,点击下方Full current中选择OFF停止所有操作。
下次开始时,选择Full current中的ON继续开始,注意要等待灯丝预热好。
退样:点击OFF关闭后,红灯亮,向右转拧5°左右,再左拧直至推出即可。
调整界面示意图:左侧调节按钮调节视野范围(向上、下)调整光圈位置调整放大缩小用来选择适当放大倍数调整亮度(越亮光圈越小)WOB utofocus点此手动调节清楚度自动调整光阴影(清晰度)H —600 型电镜操作规程H-7650-HITCHI 型投射电子显微镜?开机操作?开循环水电源,水温操纵在低于室温约5 ℃。
如用自来水,水量尽量开大。
?推电源闸刀。
恒压器电表指示约220~230V ,此时度压器输出92~95V 。
?开抽气开关,约半小时绿指示灯亮。
若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有关真空排气操作每星期至少要作一天以上的排气维护。
?二只绿指示灯亮后一刻钟方可开操纵XX电源。
这时要确认真空表指针在黑线附近,即真空度达到10 —6 Torr 。
透射电镜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1、样品要求:首先获得样品的悬浊液(薄膜要用刀片从衬底上刮除后,用乙醇浸润),样品必须是分散剂而不能是溶剂。
铜网直径为3mm,有三个部分所组成:一是物理支撑,上有几um直径的网孔;二是有机膜,防止样品从网孔掉落;三是石墨层,用来消除样品的静电积累和导热。
铜网的正面喷有石墨,比较光滑,背面有铜的颜色,凹凸不平,铜网上不能有肉眼能看到的杂质。
夹铜网时,用尖镊的尖端慢慢挑起铜网的一端,而后夹紧,切勿用力过猛而损坏铜网,将铜网正面向上放在滤纸上,用镊子缠一小段脱脂棉成圆锥状,夹住脱脂棉的另一端,蘸取少量样品悬浊液,轻轻涂在铜网上。
从侧面观察,乙醇溶剂会有小鼓包。
如果样品过浓,应重新制样或涂样时快速地涂在铜网上。
水溶剂干的比较慢,不会干燥的有机溶剂则不能测,乙醇制备的样品2、3分钟后就会自然干燥,然后铜网可放入样品架。
2、仪器组成:灯丝聚光镜光栏:聚光、整流物镜极靴:强力约束磁场的形状,由于极靴和样品架的间隙很小,故进样时应加倍小心。
物镜光栏:限定景深,消除杂散光(样品对电子束的散射形成)CCD探测器;侧插式(分辨率相对较低,靠近光束线)3、仪器启动①加速电压为超高压,需要精确稳定,高压始终开着为100KV,7650的最高压为120KV。
②打开灯丝电压,20V,稳定后灯丝电流为14uA。
目前所用的灯丝为钨丝,寿命为200—400h,是发卡式灯丝,或者也可以采用LaB6单晶。
③加遮光板偏压,843V。
因电子打在样品上会产生一定剂量的X射线,可能对人体有害,故在换样时应将偏压切断,此时加反向偏压,抑制灯丝电流。
4、观察拍照按RESET键,重置所有参数,归零。
调节亮度,使光斑扩散至整个观察窗。
按下WOB—辅助聚焦按钮,调节Z轴使物平面和电子束聚焦平面重合,此时观察窗中的图像不再抖动。
调节X,Y轴,将欲观察的区域移到观察窗中心,调节放大倍数按钮至合适的倍数。
将亮度打暗至肉眼稍稍能看清为止,在软件窗口点击动态观察按钮,点击自动查看曝光时间,如果时间小于250ms,应立即点击拍照键,退出摄像头,将亮度调亮后重新动态观察,曝光后调整图像的亮度(红线)和对比度(蓝线)。
透射电镜使用说明

透射电镜使用说明1、由管理员开启透射电镜,调好仪器状态,安装样品。
2、在荧光屏状态下观察样品,通过轨迹球选择观察区域,通过Brightness调节画面亮度(*逆时针旋转调亮,顺时针旋转调暗)。
3、选择好观察区域后,调弱光强,确保CCD界面上的光强度(screendensity(A/cm2))在10-12数量级,然后切换到CCD模式进一步调整。
*一定记得调弱光(顺时针)后才能切换至CCD界面,否则会打坏CCD。
4、通过Mag旋钮进一步增大放大倍数,选定好拍照区域后通过Brightness调整光强,使CCD界面中的波峰在中部比较好。
*若要增大放大倍数,直接顺时针旋Mag;若要减小放大倍数,要先顺时针旋Brightness减弱光强,然后逆时针旋Mag,否则会打坏CCD。
5、点击面板上的Focus键自动聚焦,然后使用Focus旋钮将图像调整清晰。
如果肉眼不好判断是否聚好焦,可点面板上的WOB键,用Focus调至画面不晃动即可,关WOB,准备拍照。
6、在CCD 界面点击Freeze进行拍照之后点击Save进行存储图像。
*一定要点Save,否则图像不会自动保存。
7、切换至荧光屏状态,继续寻找观察区域,然后重复步骤2-6。
*若在小范围内继续观察,可以在步骤6后调弱光强(Brightness顺时针)后,直接点击Run打开CCD继续观察拍照。
8、一个样品观察完毕后,在Stage Operation中选择下一个样品,然后重复步骤2-6。
备注:请勿自行更改任何仪器设置和参数,如需换样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管理员:肖媛,135********。
谢谢!2013年10月15日。
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相关标准

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相关标准
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观察样品时,对样品有不同的要求:
透射电镜的样品需要非常薄,一般在nm之间,而且必须用铜网支撑,铜网的孔径约有数十微米。
样品需要干燥后才可用于观察,并且必须具有导电性。
对于非导电性的物质,需要在样品表面镀金属层,一般需要厚度为10nm左右,以防止荷电现象并减轻由电子束引起的样品表面损伤。
扫描电镜在满足观察的情况下,样品尽量小为宜,要求样品干净、干燥、不发光、不发热、磁性弱而且导电。
对于粉末样品,可设法将其分散在附有支持膜(如火棉胶膜、微栅膜、超薄炭膜)的铜网上,铜网及火棉胶膜对粉末样品起支撑、承载和黏附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专业全面的信息,建议查阅电镜相关的书籍或咨询电镜领域的专家。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实验指导手册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指导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实验中心课程名称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名称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指导教师陈经民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实验指导书1、实验原理及其目的1.1、透射电镜的组成与原理透射电镜是研究材料的重要仪器之一.透射电镜通过加速高压发射电子,并使电子束透射试样后,与试样内部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能量及运动方向.由于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因而,就可以根据透射电子图象所获得的信息,来了解试样内部的晶体结构.由于试样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因此透射电镜所获得的图象也很复杂.它不象表面形貌那样直观、易懂.因此,如何对一张电子图象获得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判断,不但很重要,也很困难,必须根据相应的理论才能对透射电子象作出正确的解释.透射电镜的组成与原理1.2、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原理及方法将材料的粉末经研磨、过滤等方法,将粉末颗粒的粒径控制在50nm以下,然后取少量粉末放入装有无水乙醇根据材料不同,也可选用甲苯、丙酮等溶液的小试管中,再放入超声波振荡器中震荡10分钟左右,使粉末颗粒充分悬浮在溶液中.最后将溶液滴到铜网或微栅上观测倍数在20万倍以下时,用铜网;观测倍数在20万倍以上时,用微栅,即可放入透射电镜中观测.首先用金刚石圆锯或线切割机将块体材料切割成厚度为0.5mm以下、面积为2平方cm 以上的薄片,再用砂纸将其厚度打磨到0.1mm以下.然后用样品冲片器将薄片冲成直径为3mm的小圆片,再用凹坑仪在小圆片的中心位置凹一个小坑,以备用.导电材料可通过双喷电解的方法,对样品进行电解腐蚀,最终减薄样品.电解抛光减薄是制备金属薄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双喷射电解减薄器是其中主要的一种装置.其特点是:1.采用同轴光导控制,在金属薄片抛光减薄穿孔时能接收到光信号,穿孔后立即报警.2.电解液喷射循环泵的驱动马达与电解槽分隔开,马达不能被电解液污染.3.自压式液氮冷却系统,快速冷却电解液.非导电材料可通过离子减薄的方法,对样品进行离子轰击,最终减薄样品.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该基本了解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与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2.1、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首先用金刚石圆锯或线切割机将块体材料切割成厚度为0.5mm以下、面积为2平方cm 以上的薄片,再用砂纸将其厚度打磨到0.1mm以下.然后用样品冲片器将薄片冲成直径为3mm的小圆片,再用凹坑仪在小圆片的中心位置凹一个小坑,以备用.1、首先用电火花切割机或低速金刚石锯切割厚度0.3-0.5mm的金属试样.2、通过手工研磨将金属试样研磨成厚度~0.05mm的金属薄片.3、用冲片器将金属薄片冲成3mm的小圆片.如果有精密凹坑研磨仪,最好先用凹坑仪在小园片中心研磨一个凹坑,然后再进行电解减薄.4、仔细地把需要减薄的金属薄片嵌入样品夹白金电极凹槽中,用镊子夹住双斜面块放入样品夹推下斜面压杆使小圆片与白金电极保持良好的接触.灵敏度“SENSITIVITY”旋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底0,合上总电源“POWER”开关,调节喷射泵“PUMP”旋钮,使双喷嘴射出的相向电解液柱相接触,在两个喷嘴之间形成一个直径数毫米的小水盘.5、样品夹插到电解槽中,电解抛光电源的阳极红色夹子接到样品夹侧面的接线柱上.6、灵敏度“SENSITIVITY”旋钮调节到中心位置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O,该位置穿孔报警灵敏度最高.7、合上电解抛光电源“POLISH”开关,顺时针方向旋转抛光电源“DCPOWER”旋钮,把电解抛光电压和电流调到所需要的数值.8最佳的电解液浓度,温度以及抛光电压和电流值确定后,抛光可继续进行至穿孔报警声响.一旦金属薄片抛光减薄出现穿孔,光导控制系统会断续地自动切断电解抛光电源和磁力泵电源,而且会发出报警声.此时应立即关闭总电源“POWER”,迅速取出样品夹,放到无水酒精中浸洗,然后取出双斜面压块,用镊子夹住金属小园片放到清洁的无水酒精中浸洗.1、启动水循环设备依次按POWER、COOL、PUMP按钮.2、启动离子减薄仪①、依次按总电源POWER、机械泵R-PUMP、扩散泵D-PUMP键.②、扩散泵加热40分钟后,拉出预真空阀杆到死点位置.③、当真空表指针接近100uA时,推回预真空阀杆到死点位置.④、将高真空碟阀扳手扳至<开启>位置,将气流阀扳平.⑤、当真空指示接近25uA时,按下高压按钮,打开两个氩气阀门.⑥、通过调节电压和气流旋钮,将高压控制在6kV左右,将电流控制在接近0.2uA.3、停机①、将两个高压调到0,按灭高压按钮;②、将真空碟阀扳手扳到<关闭>位置,将气流阀扳下;③、按灭扩散泵键D-PUMP,等待45分钟后,按灭机械泵R-PUMP键,关闭总电源,关闭水循环.4、更换样品①、依次操作第二项中①~②步.②、按住预真空阀杆,再按住放气键VENTING,直至彻底放气.③、取下样品台及样品.2.2透射电镜样品的观察目前我校材料学院所拥有一台日本电子生产的JEM-2010型高分辨透射电镜,最高加速电压可达到200KV,最大放大倍数:150万倍,灯丝:LaB6和W灯丝,晶格分辨率:0.14nm,点分辨率:0.23nm.主要附件:美国Gatan公司透射电镜CCD电子图像系统,型号:MultiScanCamera,Model794,分辨率1024ⅹ1024;英国牛津仪器公司INCAEnergyTEMX射线能谱仪简称:EDS.该设备可对各种有机、无机、纳米材料进行微观形态结构研究,高分辨透射象观察、选区电子衍射、及EDS元素分析.通过CCD电子图像系统,可直接采集透射电镜的电子图像并转化为数字图像,在计算机上进行存储,图像处理和U盘、光盘输出,省去了拍摄冲洗电镜底片的麻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2.1透射电镜开机1、检查真空:主机压力表在x10-5Pa量程档,指针应在中间偏左位置.2、打开CCD开关,启动计算机,扳上<LENS>开关,高压指示灯亮后,按亮HT按钮,等该按钮绿灯闪烁完毕后,方可开始加高压.在键盘上键入:LOADHT<回车>RUN<回车>然后,根据提示,分段输入起始电压、终止电压、步长、用时:20→100KV,步长:10,用时:5min,等待5min;100→160KV,步长:10,用时:10min,等待5min;160→180KV,步长:10,用时:15min,等待5min;180→200KV,步长:10,用时:20min,等待5min.3、插入、观察样品及CCD拍照:先检查样品的偏移和倾斜是否为0,然后拉出试样台,更换样品后,插入试样台进行预抽真空,等待绿灯亮后过5min,完全插入试样台,再过2min 后才可加灯丝电流必要时,可在冷井中充入液氮.选择合适的聚光镜光阑,打开灯丝,观察样品.通过BRIGHTNESS旋钮将CurrDems:显示调整到10以下,按下上键,抬起荧光屏、运行拍照软件,调整焦距和亮度,然后拍照.4、样品观察完毕后,将放大倍数设定在40K,束流聚焦在观察屏中心,关闭灯丝电流,复位试样台至“0”,盖上观察窗盖.1、先退下高压至20KV200→20KV,步长:-10,用时:2min,然后按灭HT按钮.2、移出物镜光阑和选区光阑.3、扳下LENS开关.。
透射电镜组织处理

透射电镜组织处理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
在使用透射电镜进行样品观察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以下是透射电镜组织处理的一般步骤:
1. 固定样品:将要观察的组织样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有醛固定剂,如戊二醛或葡萄糖醛固定剂。
固定的目的是停止细胞功能,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原貌。
2. 切片:将固定的样品块切割成非常薄的切片。
通常使用超薄切片机或者离心机来获得薄片。
厚度通常为50到100纳米左右,以保证透射电镜的有效穿透。
3. 染色:对切片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细胞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剂有重铀酸、铅酸等。
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结构在电子束中的对比度增强。
4. 上膜:在切片的背面电镜网格上涂上薄膜,以便将切片固定在透射电镜的样品架上。
5. 透射电镜观察:将处理好的样品放置于透射电镜中观察。
通过调整电子束的聚焦和缩放,可以观察到组织和细胞的微观结构。
透射电镜组织处理的目的是保持样品的原始结构和形态,并使其适应电子束的穿透性观察。
注意,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之前,样品必须成为极度干燥状态,因为电子束对水分很敏感。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和分析组织样品,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从而进一步了解组织和细胞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组织。
这对于生物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透射电镜的使用方法及应用

透射电镜的使用方法及应用
透射电镜是一种能够将电子束穿透到物质内部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用于研究纳米级结构和材料的微观结构。
使用方法:
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准备物质样品,制备要求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相似,即需要制备一定的薄片或纤维,通常使用离子蚀刻等技术来制备样品。
2. 接入样品:将样品放置于透射电镜样品架上,并通过真空系统移除样品表面的气体,使样品与电子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
3. 选择显微镜参数:设置合适的照射电压和电流,以及透射电镜的透镜系统,以确保电子束在穿过样品时能够正确地被聚焦。
4. 数据采集:观察样品,通过检测经过样品的电子束所受到的散射,从而获得有关样品的微观结构信息。
可以使用高分辨率成像,衍射和能谱分析等技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
应用:
1. 纳米材料研究:透射电镜可以用于研究各种纳米材料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例如奈米管和纳米颗粒等。
2. 生物医学研究:透射电镜可以用于研究组织细胞等生物样品的微观结构,可以用于细胞的超高分辨率成像,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3. 材料科学研究:透射电镜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缺陷和表面形貌等重要信息,这对材料科学的研究和设计非常有用。
4. 能源材料研究:透射电镜可以用于研究各种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催化剂等能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对于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透射电镜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对于研究材料学,生物医学和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透;
包埋;
聚合:把装有标本和包埋剂的胶囊置35、45、60温箱中各24小时,使包埋剂聚合,硬化,由流体变为均匀的固体;
超薄切片:一般透射电镜的切片厚度不能超过100nm,通常超薄切片厚度为50-70nm;
染色:将样本置于枸缘酸铅染液中染色,1%NaOH溶液洗一次,水洗二次,干燥后观察。
2、透射电镜标本的制备(由老师完成):一个金样品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的构造及与光学显微镜比较:
三、仪器与材料:
仪器: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机、恒温箱、400目铜网等
材料:金样品
四、实验内容:
1、了解透射电镜生物标本超薄切片的制备:
取材:用锋利的刀片切取1mm3目标样本组织,立即投入固定液中,取材要迅速,以防止细胞缺氧发生超微结果变化;
固定:把样本立即投入到0.1mol/L(pH7.4)的二甲砷酸钠缓冲液配制的2.5%戊二醛中,4℃固定2小时。然后用0.1mol/L(pH7.4)的二甲砷酸钠缓冲液洗三次,再放入用相同缓冲液配制的1%锇酸中固定2小时(4℃);
3、铜网的构造及其作用:铜网一般直径为3毫米,上面铳有许多微米大小的孔,在铜网上覆盖了一层很薄的火棉胶膜并在上面蒸镀了碳层以增加其膜的强度,被分析样品就承载在这种支撑膜上。
4、SEM照片与TEM照片比较:SEM图象是三维的,而TEM图象是平面二维的;SEM图象的标尺一般比TEM的大近十倍;SEM图象反应的是样品表面的信息,而TEM图象反应的是样品内部结构。
电镜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
日期:
成绩:
学号:
任课老师:
实验名称:实验二:透射电镜使用及常规样品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电镜生物标本的制备方法及电镜金属标本的制备方法和观察。
二、实验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图象方式提供样品的检测结果,其成像的决定因素是样品对入射电子的散射,包括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个过程。薄样品成像时,未经散射的电子构成背景,而像的衬度取决于样品各部分对电子的不同散射特性。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衬度像。透射电子显微镜不仅能显示样品显微组织的形貌,而且可以利用电子衍射效应同样获得样品晶体学信息。铜 Nhomakorabea铜网网孔
金样本金颗粒
测量金颗粒:一个长度为5.85nm,一个长度为5.03nm
铜网上的膜金颗粒电子衍射图
测量金颗粒电子衍射图半径:由内圈到外圈,
半径依次为:4.17 1/nm、4.71 1/nm、7.03 1/nm、8.34 1/nm
2、用透射电镜观察金样品
3、对所观察样品进行拍照
五、实验结果及思考:
实验结果以照片形式附在最后。
思考:
1、透射电镜的制样目的:要使样品做的很薄,以利于电子束的穿过。
2、什么是超薄切片技术:超薄切片技术包括: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切片及染色。电镜样品采用戊二醛和锇酸双重固定,用酒精或丙酮脱水,环氧树脂进行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