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康复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结果和结论

康复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结果和结论

康复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结果和结论概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y)是指面神经的病变或损伤导致的面部肌肉功能障碍。

康复科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康复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结果和结论。

康复科治疗方法康复科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功能训练和手术治疗等。

1.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面部肌肉的按摩、颈部热敷、超声治疗、电刺激和冷敷等。

这些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功能重建。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肿胀,促进面神经的恢复。

此外,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群和抗病毒药物等。

3.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康复科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核心内容。

通过面部肌肉的主动、被动运动训练,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功能恢复。

功能训练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练习、口腔吹气、咀嚼训练等方式进行。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手术主要包括面部肌肉重建和面神经修复两种方式。

面部肌肉重建主要通过神经移植和肌腱移植等方式,重建面部肌肉的功能。

面神经修复则是通过将受损面神经进行修复,恢复其传导功能。

治疗结果和结论康复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物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但单独物理疗法对于面神经恢复有限。

2.药物治疗在早期应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面神经的恢复。

激素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3.功能训练是康复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核心,通过训练面部肌肉的主动、被动运动,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和肌肉功能恢复。

长期坚持功能训练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4.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以帮助恢复面部肌肉的自主活动。

综上所述,康复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多样且综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针灸推拿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卫 生 与 健 康
c h  ̄ n a s ci e n c e a f l d T e c h n o l o g y Re v i e w
●l
针 灸 推 拿 并 用 治 疗 周 围性 面瘫 疗 效 观 察
黄 丽媛
( 黑龙 江 中医 药大 学 1 5 0 0 4 0 )
[ 摘 要] 周 围性 面瘫 是 临床上 常见 、 多发性 疾病 , I I 缶 床 主要 采用 的治 疗方 法是 进行 针灸 治疗 , 近 些年 采用 针灸 推拿 联合 应用 的治疗 方 法 , 取得 较好 的 临床 效 果, 现将 结 果报告 如 下 。 [ 关键 词】 针灸 推拿 周围 性面 瘫 临 床疗 效 中图 分类 号: R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3 ) 0 3 — 0 2 8 9 — 0 1
目的 : 观察针 灸推 拿并用治疗 周围性 面瘫 的临 床疗效 。 方法 : 收治周 围性面 瘫 的患 者5 8 例, 随机 分为 两组 , 甲组2 6 例采 用单纯 针灸 的方 法进行 治疗 , 乙组 采 用针 灸及 推拿 联合 应用 的方法 进行 治疗 , 对 比两组 的临 床疗 效 。 结果 : 经 过治 疗, 乙组 l 临床疗 效显 著优越 于 甲组 的临床 疗效 , 差 异性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o 5 ) 。 结论 : 采 用针灸 推 拿联合 应用 的方法 , 治疗 周 围性 面 瘫能显 著 的提高 治疗 效果, 促 进周 围面瘫 的恢复 。 1资料 与 方法 2 0 1 1 年6 月 ~2 0 l 2 年6 月收 治周 围性 面瘫 的患者 5 8 例, 男3 o t  ̄ j , 女2 8 例, 年龄 2 0 -3 0 岁, 平 均2 5 . 5 ±4 . 5 岁, 所 有患者 均经过 门诊 询 问病 史 、 体格检 查 、 实验 室 检查 、 C , r 及核磁 的检查 排除脑 血管病 变及脑 血管意 外导致 的面 神经麻痹 明确 诊断 为周 围性面瘫 。 随机分为 两组 , 两组程 度 、 年 龄、 性别 、 病程时 间等方 面差异 均 无显 著性 , 不具 备可 比性 , 无 统计 学意 义 ( P>O . 0 5 )。 诊断标准 : 根据 内科疾病诊 断标 准 中面神经炎的诊断 际准 : ①发病突然 , 病 较急 ; ②眼 睑不能正常闭合 , 眼裂变大 , 不 自主的流泪 , 额纹 消失 , 不能正常 的皱眉 及微笑等动作 ; ③鼻唇沟发生改变变浅或是平坦 , 患侧 口角下垂 ; ④可有舌尖2 / 嘟 分发生味觉障碍 , 听觉 下降 , 乳 突可有疼 痛感, 患侧耳廓或是外耳道感觉发生障碍 , 可有患侧 泪液减少 或是疱疹 的发生 ; ⑤排除其他疾病 导致 引起的面部神 经麻痹 。 方法: 5 8 例 随机分 为两组 , 甲组2 6 例 采用单纯 针灸 的方 法进行 治疗 , 乙组采 用针 灸及 推拿联 合 应用 的方法 进行 治疗 , 对 比两 组 的临 床疗 效 。 疗效 判断标 准 : ①痊 愈 : 临床症 状消 失或是基 本消失 , 面部肌 肉及神 经的功 能恢复 正 常 ; ②有 效 : 症 状得 到 明显 的 改善 , 但还未 完 全消失 , 面部肌 肉及 神经 功能得 到显著 的改善 ; ③无效 : 患者临床症 状及 体征无 明显变化 , 面 部肌 肉及 神 经功 能无 明显 改善 , 甚 至进 行加 重 。 2结 果 经过洽疗 , 乙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越于 甲组 的临床疗效 , 差异性据有统计学意 义i f , <0 . 。 在进 行治疗 的过程 中没有 1 例患者 发生因治疗 引起 的严 重不 良反应 。

艾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艾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艾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艾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

两组均予常规的治疗护理。

观察组则采取用艾条对面部主要穴位进行艾灸后,配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

结果经比较后,观察组面部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艾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艾灸手法按摩面瘫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亦称口眼歪斜,面部神经瘫痪。

可分为中枢性面瘫(脑血管病所致)和周围性面瘫两类。

本文主要讨论周围性面瘫。

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笔者2010-2011年采用艾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对90例首次发病且无明显精神和意识障碍的面瘫的患者均经睫毛征、眼睑震颤现象、瞬目运动、斜卵园口征确诊,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7个月。

病侧在左侧26例,在右侧19例。

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6.5个月。

病侧在左侧25例,在右侧20例。

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拟定[1]。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一侧面颊麻木,表情肌瘫痪,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口角向健侧歪斜,流涎,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鼓腮,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人中歪斜。

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排除一侧身体的半身不遂,神志不清,血压升高等症状[2]。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艾灸治疗面瘫取穴:阳白、太阳、牵正、地仓、翳风、风池、足三里。

2.1.1艾灸治疗面瘫艾灸方法:将艾绒制成半个小花生米大小,尖圆底平的圆锥状艾柱,其下置2~3mm厚的蒜片或姜片(后者用牙签扎多个小孔),每穴灸13~15柱,每日1~2次。

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分析

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分析

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分析云南昆明市邮编:650200摘要:目的:探讨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反射情况、面部残障指数(FDI)、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反射的响应时间更快,响应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FDI评分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面瘫康复操;周围性面神经炎;效果引言周围性面神经炎即面瘫,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炎症所致,临床表现为无法完成闭眼、嘟嘴,口眼歪斜。

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常采取针灸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资料显示,面部神经营养微血管痉挛主要是由髓鞘变形、冷风吹袭以及面神经炎引发水肿所致,可导致患者面部神经发生缺血缺氧现象,进而形成周围性面瘫。

研究认为,将面瘫康复操护理应用于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本次研究对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2.87±5.49)岁。

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摘要: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急性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发病后患侧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嘴角向健侧歪斜,患侧鼓腮时漏气,吃饭时齿龈部存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占多数。

目前西医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与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现代康复技术结合中医疗法受到重视。

中医针对疾病症状治疗,现代康复技术强调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温针灸疗法相结合,采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及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估患者面部功能,拟为本病的临床评定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现代康复技术;温针灸;周围性面瘫;风寒袭络型;目的:观察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20年1月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两组患者在发病后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额肌群、鼻肌群、颊肌群及口轮匝肌群的RMS平均值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表面肌电能准确评估患者面部功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至2020年1月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过患者知情同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潍医附院伦研2017第04号)。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针灸推拿疗法对小儿周围性面瘫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就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周围性面瘫小儿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在征得患儿父母同意的基础上,对患儿采用针灸推拿疗法进行治疗,一疗程规定为10d,疗程均在1-3d之间,每个疗程间要间隔3d。

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50例小儿患者中,46例患儿痊愈,有效为2例,无效为2例,总有效率为96%,患儿的治疗周期均在7-30d之间。

结论:针对小儿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推拿法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病情,使得患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复健康,该治疗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推拿法;小儿;周围性面瘫所谓的周围性面瘫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以及面部周围神经炎症的统称,在临床中,其属于一种常见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四季均可发作,而且不受年龄层的限制,但是该疾病的主要人群为青年人,这种疾病在临床中,主要的表现症状就是一侧肌出现瘫痪,口角歪斜以及面部歪斜等。

虽然其多发人群是青年人,但是在最近几年来,小儿出现周围性面瘫疾病的人数在逐渐的增加,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种疾病就应该及时的采取治疗,不然就会使得患者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小儿周围性面瘫50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和研究,在征得患儿父母同意的基础上,对患儿采用针灸推拿法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患儿恢复健康的几率大大增加,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小儿患者50例展开临床治疗研究,针对这50例患儿在开始治疗研究的之前,对患儿进行了严格的面部诊断检查,所有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为突然性病发,眼角出现了开裂现象,眼脸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闭合,并伴有严重流泪现象。

同时,50例小儿患者不能够进行皱眉,在鼻唇的部位趋于平坦,口角出现了歪斜的现象,患儿的听觉以及味觉受到严重影响,所有的患儿经检查均没有患有其他的疾病,所有的患儿均符合治疗研究的标准。

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观察

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观察

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效果。

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当中选取74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

上述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穴位按摩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面部刮痧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面部残疾情况(FDIS、FDIP)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关键词】:面部刮痧;穴位按摩;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指的是患者的嘴角歪斜症状有所改善,眼睛闭合以及额纹恢复,疾病相关症状均有恢复的趋势[1]。

为改善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部功能,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在实施治疗工作的同时加强护理力度。

本文主要分析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价值,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74例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7例/组。

对照组:依据性别,男性例数占12例,女性例数占25例;年龄平均值(42.89±2.45)岁;病程平均值(15.49±2.18)天;其中左侧面瘫患者占19例,右侧面瘫患者占18例。

观察组:依据性别,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4例、23例;年龄平均值(42.92±2.57)岁;病程平均值(15.63±2.26)天;其中左侧面瘫、右侧面瘫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16例。

两组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较,P>0.05。

入选标准:同《神经病学》当中周围性面瘫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年龄在63岁以下的成年患者;患病时间在40天内的患者;无晕针史且可耐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对研究知情并且自愿加入的患者。

经穴按摩护理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经穴按摩护理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 ] 萧 丰 富 .萧 氏舒 适 护 理 模式 [ .台北 : 杏 出版 社 ,9 8 5 1 M] 华 19 : [ ] 山 慈 明 .法 国 医 院 手 术 室 提 高 使 用 效 率 的 方 法 [ ] 2 J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6 4 ( 2 : 1 6—1 4 2 0 ,1 1 ) 14 17
健 康 指 导 的 同时 给 予 推 拿 治 疗 : 作 前 闭 目静 坐 5—1 n 操 0mi。
周 围性 面 瘫 是 一 种 常 见 病 、 多发 病 , 因治 疗 不 当等 原 因 常
而导 致 不 同程 度 的 后 遗 症 和 并 发 症 。 笔者 采 用 经 穴 按 摩 护 理
减药 量 。健 康 指 导 主 要 包 括 : 有针 对 性 的饮 食 于 预 ; 注 意 ① ② 起 居 , 免着 凉受 风 ; 适 量 运 动 ; 生 活 有 规 律 , 持 充 足 的 避 ③ ④ 保 睡 眠 ; 保 持 良好 的 精 神 状 态 。 干 预 组 在 常 规 的 药 物 治 疗 及 ⑤

8 2・ 9
讨 论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 ora o It rt rdtnl hns adWet nMei n 02Ma, 1 8 d r Jun l fne a dTaioa C iee n s r n g e i e d ie 1 r 2 ( ) c 2
理 ,0 7 7 3 : 2— 3 2 0 , ( ) 4 4
[ 稿 日期 ] 2 1 0 收 0 1— 7—1 0
本 院 推 行 的 舒 适 护 理 得 到 了 医 生 、 术 患 者 及 家 属 的 一 手
经 穴按摩 护理 干预 治 疗周 围性 面瘫 疗 效 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c ur a t i v e e fe c t o bs e r v a t i o n o f a c u po i nt ma s s a g e a n d r e ha b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g o n p e r i ph e r a l f a c i a l p a r a l y s i s
1 0 4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e r i p h e r l a f a c i a l p a r a l y s i s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 5 2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a c u p o i n t m a s s a g e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o n p e r i p h e r a l f a c i l a p a r l a y s i s . M e t h o d s :
FENG Ha o
( X u z h o u C i t y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X u z h o u 2 2 1 0 0 9 , C h i n a )
d i f e r e n c e ( P<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n v e n t i o n l a d ug r t h e r a p y a n d g e n e r l a n u s r i n g , e rl a y , s t a n d rd a a n d r e a s o n bl a e i m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a c u —
w a s g i v e n c o n v e n t i o n l a d r u g t h e r a p y a n d g e n e r l a n u r s i n g , o n t h i s b si a s ,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s p e c i l a TC M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t h o d s . Tr e a t me n t f o r 1 5 d a y s , c o mp a r e dt wo g r o u p s o f t o t l a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 Re s u l t s: T h et o t l a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g ro u pwa s h i g h e rt h a n c o n t ol r ro g u p, t h e r ew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础上 , 早期 、 规范 、 合理实施穴位按摩及康复训练 , 具有提高疗效 、 经济简便 、 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
【 关键 词】 穴位按摩; 康复训练; 周围性面瘫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2 4 . 0 5 0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9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2 4— 0 6 7— 0 2
对照组及干预组各 5 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 治疗及一般 护理 ; 在对 照组 的基础 上千预组 加用特殊 的 中医康 复治疗 方法。1 5天为 一个疗
程, 比较 两 组 总有 效 率 。结 果 : 干 预 组 总 有 效 率 高 于对 照 组 ,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x 。 =7 . 0 8 , P< 0 . O 1 ) 。 结论 : 在 常 规 药 物 治 疗 及 一 般 护 理 的 基
2 0 1 3年 1 2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r n l a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De c. 201 3 Vo 1 . 25 S HM No. 2 4
第2 5卷
下半月第2 4期 源自【 康 复 】 穴 位 按 摩 与 康 复 训 练 治 疗 周 围性 面 瘫 的疗 效 观 察
冯 皓
(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医院 ,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9 )
【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 0 1 0年2月至 2 0 1 2年 1 月周围性面瘫 1 0 4例, 随机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