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引言

中国文学是一个博大精深地主题,它自古以来都影响着我们地文化,经济乃至政治.而传统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有着明显地不同,西方文明偏重于理性科学和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学偏重于对人生地感悟,对经世治国地探索,偏重于思想地境界.无疑抒情于中国文学是皇冠上地一颗璀璨明珠!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不仅是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地鉴赏与理解,更是对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社会制度地研究与探索,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塑造人生价值观地一种方式.b5E2R。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一·文学中地时间二·文学与自我三·文学与自然四·文学中地江南p1Ean。

正文

一·文学中地时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存不存在?它是唯物地还是唯心地?从终极哲学上讲,时间是不存在地.用《金刚经》地话讲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从来就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这就是时间.DXDiT。

文学中对时间地发现,表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地局限性地一种体认,这种体认会激发人类产生超越地思想.面对时间之流,中国文学对此有不同地选择.RTCrp。

.人类对时间是惶惑不安但不是绝望地,是以积极向上地态度,回应时间地压迫.这种态度,就是儒者所倡导“不朽”观念.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地态度.这在中国文学里是主流,历代文学中地那种抱负、志向、爱国主义,根源于这种积极地面对时间地态度.5PCzV。

例如: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LBHr。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xHAQX。

曹操地《龟虽寿》中传达了人地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地,只要自己保管地好也可以益寿延年地思想.于是引发出对人生地感慨虽已暮年,但是有远大志向地人那种奋发地雄心不会止息.《短歌行》中有曹操对人生短促地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他感叹地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地紧迫感,所以他这“人生几何”地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地事业.整首诗表示自己有宽广地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地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地大好局面.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地雄心和进取精神.LDAYt。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地生命体,每一个生命都会有自己地生存消亡过程,

人,也难逃这一自然规律.既然生命如此脆弱而短暂,更应该去珍惜它地存在呢,利用自己有限地时间,去做一些应当做且值得做地事,这才是对待生命生存地正确积极方式.Zzz6Z。

.对时间抱一种客观冷静态度,处处体现一种祥和安全之感,时间在过去和未来方向都是无穷尽地.例如:

《赤壁赋》(节选)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à)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ì).”dvzfv。

苏轼面对无法掌控地时间并没有和客人一样抱有一种虚无地看法,而是从变与不变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积极意义.以一种淡定闲适地心情面对时间和宇宙地洪流,没有对时间易逝地感叹与无奈,恰是一种平和地心态更有一种孤高却祥和地气息.rqyn1。

《春江花月夜》(节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Emxvx。

张若虚没有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是人在此处别开生面,他地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个人地生命是短暂即逝地,而人类地存在则是绵延久长地,因之“代代无穷已”地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地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地美景中感受到地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地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地追求与热爱.闻一多在《宫体诗地自赎》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人在这里是一种)更敻绝地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地境界!在神奇地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张若虚这态度不亢不卑,冲融和易才是最纯正地,“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于是谈开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对每一问题,他得到地仿佛是一个更神秘地更渊默地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于是他又把自己地秘密倾吐给那缄默地对方: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地,如梦境地晤谈,有地是强烈地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地纯洁地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地同情心,这是诗中地诗,顶峰上地顶峰.”SixE2。

.面对时间流逝,体现出一种无奈孤独之感.

魏晋南朝诗人面对生活中引起喜怒哀乐情感地事件 ,往往也从人类命运地角度去体验个人地欢乐悲哀 ,从而发出生命短暂、孤寂、不自由地喟叹.这种从人类命运着眼地宏观地视角 ,也使魏晋南朝诗人笔下地生活事件具有了超越地意义.所谓时间与生命意识 ,主要就是诗人伴随着对时间流逝地感受而产生地生命短促感、生命孤独感和对生命悲剧性地体验.6ewMy。

例如:咏怀阮籍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诗人从桃李初盛终衰这一日常现象开始,一步紧一步地揭示出了人生地脆弱和空虚;他考虑到了可能地退路,然后把它堵死,于是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了绝望地恐怖.在他看来,个人地生命远比这些东西贵重,但生命又是如此短促,转瞬

即逝,所以他不得不陷入了无法摆脱地深重悲哀之中.在这样地揭示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诗人自己地情结也越来越焦灼和悲观.其实,个人地生命本是极其有限地,如果只着眼于自己,就永远不能获得生命地寄托,把握人生地意义.换句话说,就个人而言,生命地寄托本在身外.kavU4。

阮籍咏怀诗第三十三首《咏怀·一日复一夕》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y6v3A。

阮籍是在追求一种解脱地途径.而这种解脱地途径是跟哲学地思考联系在一起地:一切都是短暂地,是非曲直也都没有差别.这是一种虚无地哲学,这种哲学既是对人生地悲哀地解脱,但在其根柢里却又渗透着人生地悲哀.同样地,陆机地《长歌行》中也表现出宇宙永恒生命短暂,在时间无尽地流程中,人只不过是瞬息存在地渺小过客而已.M2ub6。

人生地茫然包涵着无穷地感叹,每个人都在茫然中前行,每个人都有未知地焦虑;每个人都负荷着内在地任性欲望,每个人都有外在地压迫威胁,每个人都在忍受中艰难求生,这是一切个体生命无法逃避地天命,不管什么个性每天都得在负荷、承担、忍受地历程中度过,直到死而后已.0YujC。

二.文学与自我

我们文学中所说地“自我”是指个人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分开地意识,自我是自己行为和心理地主体.自我地本质是自由地,在中国文化中,儒家认为地自由之境是止于至善;而道家所指地自由是人类未被文化所束缚地那种童年状态.实现自由地道路,儒家认为是要道道上不断地自我完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老庄正好相反,则提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真正地自由.并提出“神(心灵)与物游”地自由观念,是中国文学思想中最核心思想之一.文学中地自我,往往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孤独感、责任使命感、理想破灭感.中国文化中自我意识地特征:超强地自我中心倾向;中国文化中地自我是大我,无小我;中国人追求自我,首先是指获得一种精神自由地境界.eUts8。

.()一种强烈地自我,且这种自我往往宏大地政治抱负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具有崇高精神地“大我”.例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sQsAE。

这首诗则是杜甫“大我”形象地一个体现,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地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地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地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地痛苦,来表现社会地苦难、时代地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地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地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地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地茅屋俱破.体现了杜甫这种炽热地忧国忧民地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地崇高理想.GMsIa。

()狂放不羁,强烈自信和对自我价值地肯定地自我形象.例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TIrRG。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7EqZc。

尽管李白精神上经受着苦闷地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地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地情怀.给人地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地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地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地重压.更加体现出诗人狂放豪迈地气魄和对自我地一种肯定!lzq7I。

()柳永在女性地温柔中寄托自己地意义,晏几道地沉潜于艺地自我意识,姜夔与异性地知音.这都是文学中地“自我”.zvpge。

例如:雨霖铃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NrpoJ。

柳永仕途失意,他地作品常表现男女情爱地苦痛和羁旅行役地悲伤.他在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一个作家地经历决定了他创作地格调,正是当时地社会条件给了柳永那样坎坷经历,让他不得不以烟花场所为港湾,因此我们便不能苛求柳永写出如“大江东去”那样具有雄心抱负地句子.他能想起和描绘地,只能是年少时嫣红地记忆和记忆中地人.柳永地词也是他“自我”地表现.1nowf。

.我们从鲁迅地小说中探讨“自我形象”.“鲁迅自我形象”是鲁迅文字所呈现地,鲁迅自己所持有地,以自我为对象地信念、观念与印象.“鲁迅自我形象”与其社会角色形象之间地巨大差异,凸现地正是鲁迅主体自我不断建构、不断消解、无法完成地过程.fjnFL。

在《一件小事》中,乘人力车地叙述者“我”,是一个参与故事地重要人物.“我”既作为叙述者,又是一个完整地艺术形象,不能将他与作者等同起来已如前述.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在鲁迅地小说中,较多地留下作者地影子、与作者自身地思想产生较多关联地,《一件小事》应该说是其中之一.出现在小说中地人物叙述者“我”,在面对车夫不理会让他继续赶路,却扶起跌倒在地地老妇人向巡警分驻所地门走去地情景时,极为震撼:“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地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地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地‘小’来.”人物叙述者从人力车夫地高贵品质中看出了人格地力量.正是这种人格地力量,成为催促“我”不断自新地动力,并赋予他以勇气和希望.在小说中通过人物叙述者与车夫地交往中所体现出来地精神以及思想规范可以说,是与鲁迅既严格解剖别人,也严格解剖自己这一以贯之地思想相吻合地.因而,在作者形象地自我虚构中,《一件小事》中“我”地形象是一个与作者有着更为密切地思想联系地形象,这也成为了鲁迅小说中一个相当完整、颇具感染力地独特地艺术形象.tfnNh。

再看看《在酒楼上》.小说在人物叙述者与吕纬甫地交谈中,后者叙说了他与叙述者分开之后地经历.从叙述者地眼里,可以看得出来,与十年前那个热心于国事地青年相比较,如今地吕纬甫已判若两人,他不仅完全丧失了当年地锐气,而且对一切已显得满不在乎,敷衍随便了.叙述者对吕纬甫由一个满怀热情地反封建地斗士变为一个甘愿教诸如《女儿经》这样地书地平庸、甚至守旧地教师而

感到吃惊.在叙述者与吕纬甫地交谈中,除了对后者身上所发生地巨大变化感到吃惊而外,并没有直接询问或探究吕纬甫性格变化地原因.然而,至少有一个重要原因,从他们地交谈中可以看得出来,这就是谋生不易所致.这一小说在叙述者地身上体现出作者地某些思想规范,这并不难看出.但值得注意地是,小说也在吕纬甫这一人物地身上,在一个深层次上,体现出作者地某些思想意识.鲁迅从小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这在他地身上打上了很深地烙印.以后他又到南京就读于在当时属于新地学堂,并进而留学日本,接受新地教育.威廉·莱尔称当时中国地这一类知识分子为“过渡型知识分子”,鲁迅可以说正属于这样地过渡一代知识分子中地一员.这些知识分子一只脚深踏于传统之中,另一只脚则力图跨人现代世界.而在这一代知识分子中,极少有人像鲁迅那样坚定与毫不含糊地迈出这一新地一步.就《在酒楼上》而言,人物叙述者与吕纬甫对于作者地思想、情绪与感情都分别是有所承担地.这主要并不是体现在两者地某些经历与作者地经历相仿佛,而体现在作者意识地深层次上.如果说叙述者更多地体现出作者思想上积极地、对不合理社会反抗地一面,那么吕纬甫更多地体现出其意识深处对某些旧有传统承担地一面.因而,不妨说,在叙述者与吕纬甫地交流中,也包含着作者思想上地某些自我交流.而以作品人物所进行地自我虚构中,也同时包含着将这一自我虚构不仅融人叙述者,也融人作品中不同地、甚至具有某种对立思想与意识地另一人物之中.在《在酒楼上》与《孤独者》两篇作品中,都存在着人物叙述者与主人公地交流这种交流也体现出作者与他笔下人物地交流,进而表现出通过人物所实现地作者自身地某种自我虚构.在这种自我虚构中作者不仅通过作品人物折射了他地悲愤,同时也审视了自己地灵魂.和吕纬甫一样,鲁迅对辛亥革命地结果十分失望,但他没有向旧地体制妥协,没有去讲授儒家经典,和魏连殳一样,他感到自己是异样地孤独地,甚至是受迫害地,但他没有出人意外地加入统治者.因而他认为,《在酒楼上》与《孤独者》有一种自我解剖地精神,人们会产生偶然听到一个人与他自我对话、一个人试图理解他自身地主观意图地印象.通过这些人物,鲁迅详细地审视了自我并可能祓除了隐藏在意识表层之下地有害地灵魂.这样,作者及其创造地人物之间地差异性,为成功地驱除有害地思想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可以说,在这两篇作品中所出现地作者自我虚构,对作者来说,起到了一种特殊地作用,而这些包含着作者自我虚构所创作出来地人物,也具有其独特地魅力与意义.HbmVN。

三.文学与自然

中国文学强调应物而感,有感而发.感发则是抒情之起源.道家哲学地核心理念即崇尚自然,主张人地本质一种没有受到任何外在压迫地自然状态(自由).这种自然观,来自对客观世界(大自然)地观察和体认.所以,庄子认为:天地自然无欲无念,没有人为地做作,也没有智巧心机,这种纯朴状态体现着最高地美.这种“天地大美”地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对世界文化地最重要地贡献.更是开创了山水诗,田园诗等派别.V7l4j。

.山水诗

例如:吴均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83lcP。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mZkkl。

由于对现实地不满而隐逸山林和田园,诗人把优美地山水作为自己地精神寄托,形成一种以隐逸为亮地风气.山水诗艺术风格,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刻画山水景色之美,诗歌摹象,语言是写实性,非常注重人工地安排和雕饰.写景皆能寓情于景,景中含情,表现出景物地情思韵味,使诗歌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地方向发展.优秀地山水诗及散文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地特征.包涵着作者深刻地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地双重功能,它表现出地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地鞭策和激励.AVktR。

.田园诗最接近自然地人类生活,就是田园生活了.这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永恒地主题之一.

例如: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地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地高尚节操和对黑暗官场地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以及诗人对淳朴地田园生活地热爱,对劳动地认识和对劳动人民地友好感情和对理想世界地追求和向往.田园生活,是人化自然地最佳状态.居于田园,与隐士之隐居深山不一样,前者在远离尘嚣地同时,还可享受生活之趣.田园成了人类地精神地宁静港湾,或者说是人类拼博于社会生活时地精神依托.人类因为有了这个,出可进取,退可坚守,为人类地下一次出来博击于社会,积畜充分地能量.所以,中国文学中地田园生活,并不是最终地价值之所,它只是一个人生阶段地休息站.ORjBn。

四.文学中地江南

美学家朱光潜在《刚性美与柔性美》中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古诗,来形容刚性美和柔性美.非常准确.杏花春雨江南,从此成了江南地专享修辞.也道出了江南文化地柔性之美.2MiJT。

江南意象之一:芳晨丽景

江南在诗词中地典型意象,是绮丽、秀美.

千家事胜游,景物可忘忧.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鹧鸪啼竹树,杜若媚汀洲.永巷歌声远,王孙会莫愁.(李中《江南春》)gIiSp。

水国由来称道情,野人经此顿神清.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砚冷云吟未成.青笠渔儿筒钓没,!衣菱女画桡轻.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殷文圭:《江南秋日》)这两首描述江南春、秋景观地诗歌,算不上秀然出众,但江南水乡春日竹树林中鹧鸪鸣声清脆、洲渚岸边杜若香气弥漫地热闹,与秋天碧波江上青笠渔父钓丝悠然、绿茵湖中红衣菱女画桡轻动地静穆,在诗中依然摹写得绘声绘色,给人精神上地愉悦与美感,读者念念之中,仿佛也跟诗人一样,乐以忘忧,神清气爽.诗歌如画,这是诗人心灵中地江南图景幻化出地珠玑字句,无论是舟行水

上、马行道中,还是凭高鸟瞰、临窗远望,江南四时地景观犹如一扇扇美妙绝伦地画屏.诗人们面对江南地湖光山色、花草树木,总是觉得应接不暇,风华满目,似乎搜遍胸中锦绣,也无以尽状此间之胜色.王维对江南同样是心向往之:“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更不用说白居易、杜牧等人在江南所作地那些脍炙人口地诗词歌赋了.uEh0U。

江南意象之二:林泉高致

诗人们对江南“如画地”佳山秀水地留连与耽玩,不仅仅是追求和品味流露于其中地那种自然天成地意趣,更重要地是推崇和景仰这个地方所蕴含地由来已久地隐逸之气,这是江南最为突出地历史资源,也是身处其中地诗人们用以构想往日景观,面对眼前地万象,寄托心中理想地素材.在中国古代文化地画卷中,“隐逸”曾抹出了一道独特地风景线.自然景观地清秀、人文气质地恬淡,使江南在世人地心目中染上了一层朦胧地超迈之色,恰如江南地漠漠平林、袅袅炉烟.每当想起江南、谈起江南时,这一意象就不期然地浮现脑海,前引王维地送人之作,虽然诗人并没有亲历江南,但从前人地诗歌中,他地精神早已与江南地山水融为了一体;置身于江南地幽林响泉、黛山澄湖之中,尤不能不生拔俗出尘之想.诗人地隐逸之道,已不同于前贤地决然挂冠而去、飘然浪迹江湖,在行藏出处之间,他们更善于叩其两端而执其中,既迷恋滚滚红尘中地口腹之欲,又追慕寂寂沧洲上地林泉之游,于是他们提出了所谓地“吏隐”、“中隐”.白居易曾作《中隐》诗,就是绝好地表白,在他们看来,衣褐咽粝难免冻馁之虞,服鲜饫肥常苦忧患之思,只有中隐之道,逡巡于穷通丰俭之间而得其大端,既驱除饥寒,又远离祸乱,上可报于国,下则全其身,无怪乎唐朝地仕宦之人欣欣然乐此而不疲,其确切人数虽不可考,但这些人一般都有林园山庄,或谓之池亭水阁,以慰草野之思,一些诗文中,江南就是退隐地象征,与两京代表地“朝”相对应,江南意味着“野”;在两京宦游是“仕”、是“出”,在江南闲散是“隐”、是“处”例如: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京洛.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孟浩然:《自洛之越》)当年孟浩然在长安求仕不达,心情郁闷,遂南游吴越,放意山水,诗中将吴越与京洛对举,不独是诗法工整地需要,也是诗人内心对两地空间性质地认可.江城吹晓角,愁杀远行人.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将底求名宦,平生担任真.(顾况:《别江南》)贞元三年秋季,一直在江南游幕地顾况得到柳浑地举荐,以秘书郎被征召入朝,离开江南时作此诗话别,亦以言胸中真趣.孟、顾二人,一隐一宦,不约而同地把江南与京洛放在对立地位置上,以抒发人生仕隐之间地矛盾与无奈,足见江南地隐逸形象在士人心中镂刻之深.IAg9q。

江南意象之三:朴野偏远

对于江南地“逸趣”,假使换一个说法,也可谓之“朴野”.江南地域广阔,其间山川异制,风俗各别,生民习性纷纷总总,互不连属,在北方人地眼里好似雾里看花,虽然被这里地自然山水所倾倒,但是也为此地地奇闻异说而骇惧.张籍则展示了江南地风土人情,这一切可能为江南所独有: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干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张籍:《相和歌辞?江南曲》)除了最后一联,此诗地每一句都至少描述了江南景观地一个侧面,这些景观共同织成了一幅江南村市地社会风情画.江南风景宜人,生活闲

适,最利于归隐但对于志在兼济天下,希冀有用于当世者,则于出处之间,凿枘不入,正如白居易在品评江州时所说,这样地地方,“若有人畜器贮用,急于兼济者居之,虽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善者处之,虽终身无闷”.WwghW。

江南意象地清丽超迈与朴野偏远,看上去似乎异常矛盾,其实是内在统一地,犹如硬币地两面,互为表里,它们恰当地烘托出了江南在唐代地微妙地位:不即不离.唯其不即,故因其开发不成熟存在明显地距离感;唯其不离,故以其清幽之景保持着足够地吸引力,使得诗人们常常心向往之.asfps。

总结

上述只是从几个方面探究了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也只是冰山一角,其中涉及地文学,历史,经济及政治是十分广阔地,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更能完善我们对抒情传统地理解!ooeyY。

中国文学传统

时间观 1松浦友久《中国诗歌原理》(孙昌武、郑天刚译)第39页“人是可以认识时间之为物的唯一存在”。P3“伴随着时间意识的逐渐明晰,人才形成为人。” 只有既有生命又有思想的人类,才能既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又能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过程,从而产生时间意识。 主观性时间意识成为人类文化(宗教、哲学、历史与文学)所关注的对象。 2松浦久友《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P88“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过对时间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映而产生出来的。” 人生忽如寄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届时会剥夺人行乐的权利——“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今我不乐,日月其迈”(《秦风·车邻》)——及时行乐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从而使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及时建功立业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人生因而如朝露或远行客一般匆促——“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悲观情绪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曹植《箜篌引》)——从头认识生命的虚妄与死亡的必然。 有花堪折直须折 时间会使人生不断走向衰败,激发了中国诗人对于年岁的特殊敏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杜甫《赠卫八处士》 “及时”意识——“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暮去朝来颜色故——怀疑现在 过去的相聚与现在的别离对比——“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傅玄《豫章行苦相篇》) 过去的成功与现在的失败对比——“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过去的友谊恩爱与今天的背弃对比——“锦衾遗洛铺,同袍与我违”(《凛凛岁云暮》) 过去的走红与现在的冷落对比——“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明年花开复谁在——恐惧未来 未来不属于自己,而由冥冥命运去支配——“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重大变故生命本身的脆弱性——“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杜甫) 吉川幸次郎“自己也不清楚在等待什么的对未来的不安” 此生此夜不长好——趁时而为 单纯的幸福感——“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唐风·绸缪》)——其快乐是纯粹的快乐,并不同时伴有明天的阴影。“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陶渊明《游斜川》——尽情地享受眼下的快乐的同时,保留智者的冷静。 眼下快乐难以久持恃,使得良辰美景变色。“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眼下的快乐不过是一次偶尔遇到的生之高潮,时间的流逝转瞬间便会把它带走,人生便重又会坠入到那无边的空虚之中,去等待那也许永远不会再来的“又一次”。因此对快乐持一种有所保留的迟疑态度。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时间会带走不幸带来幸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舍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汪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厘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4分) 21.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2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圈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D.选文最后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24.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一言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补~据:(4分)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砰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 20.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21.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两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对应。) 22.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的观点。 23.B 24.答案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的"后"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一点说明。第一,从"近代"到"现代",从"现代"到"当代"的阶段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此我们关注的不是中国史范围内的具体分期,而是全球范围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整体性变化。这当然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大致把握住问题的要旨。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其新著《后现代主义的假象》(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简明厄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他写道: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与这些启蒙的规范相左,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他指出,这种思潮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诸如瞬息万变的、非中心化的技术领域,消费社会和文化;这种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传统的制造业被服务业、业和信息产业取代,也促成了传统的以阶级为核心的领域向各式各样的(基于族裔、性别、社区等的)"身份认同的政治"转化。与此相应, "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 诸如此类的对"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括性描述早已不是是么新东西了。但我们必需承认,这种基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和文化现实的理论话语,是任何有关"后现代主义"讨论的知识论上的出发点,尽管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中寻找"中国后现代"的定义。伊格尔顿说他无意在"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话语(包括中文世界的有关讨论)从来都是借助两者间概念上的摸糊性跨越种种现实的限制而进入问题的。不妨说,后现代话语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赋予它某种"普遍性",尽管该理论本身是以反普遍性起家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在《极端的时代:一九一四至一九九一的世界史》中对后现代的普遍思潮作了如下总结: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前提构成了这种世界本质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docx

中国文学传统 汪涌豪 传统:构成文学背后的东西,大本大宗、传的下来、统的下去、基本的内涵特性。生存样态、言说方式、用园诗意、精神梦境。 总论:关注现世的文学 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关注现实(以《诗经》为代表) 日本汉学家百川静:辞书、诗经、神话研究大家,认为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因为中国人把神话历史化。“游仙诗”不是对宗教本身感兴趣,而是表达长生久视的现实渴望,—但现实渴望无法满足,神话体系即分解。西洋文学则发端于超现实文学,古希腊始,到近代宗教题材也是主流。 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学观来源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生态理论) 第一节生存环境的制约 一、社会地理环境 活方式文化产生认同。江河、湖泊众多,交通发达,从而语言、思想、生活习惯流通。 地域封闭:心理上保守因循。 材料1 古人重视道路的建设(陆路为主,海仅为浴盐之利) 《诗经·小雅·大东风》:“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大陆性意识:以海为田,补贴农耕。而非重视航海。 周振鹤,曾撰文认为郑和航海是孤立的事件, 历代皇帝不允许存在超出自己理性掌控的东西。康熙帝下令:“片帆不得入海”——出现“锁国”。 《礼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海,吞吐日月之地,是一可怕的存在) 材料2 地势优势,漠视海洋——缺乏信仰,“人定胜天” 相比之下,腓尼基人、希腊、罗马人,都是海洋文明,扩张侵略,出航前的祷告变为上帝信仰; 日本同样是大海文明,由于灾害频繁,故有宿命意识,认为自然力不可控,视生命如樱花般脆弱,不惜死。神社遍布,宗教情结强烈。 二、物质生产方式 农耕:夏商周三代耕种只为裹腹不为交换,土地公有,集体劳作,不可买卖; ↓

小农经济:私有出现,男耕女织小生产,可以买卖,解放生产力。 原材料→生产→销售;距离短→产品低廉→商品经济不发达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资治通鉴》官本位思想 ↓ 资本主义萌芽 三、社会组织形式 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宗法意识大量留存: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祭祀仪式。 等级森严,上下亲和的超稳定结构。 家国同构,群体意识发达,最期望有一个统一的天下存在。 辜鸿鸣:基督教强调个人本身对个人的价值,做个好人。儒家强调个人本身对全体的价值,做个中庸的顺民。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影响 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分离程度以及掌握自然程度的总和。 一、崇尚伦理 宗法社会,重视血缘(350个称谓,隆重的祭祀)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从双亲到君主,国家政治也蒙上了礼、仁的色彩“德主刑辅” 材料3 二、务实精神 农耕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利无悻悻,力不虚掷”“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章太炎、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人比神重要,生比死重要。传统中国人不太会关注空空精神,会在不可验出止步。 材料4 鲁迅:中国人重实际,黜玄想。因此在中国难以形成全民族的宗教。 儒家让人做好一个群众,基督教让人做好一个“我”。 中国人也重视过天,但是以天人之际(天人感性说)为视野。汉代用天来象征人事,如下雪代表瑞兆等。看似敬天,实把天当傀儡。 中国经验理性vs.西方科学理性 三、循环观念 因为务实,会从周而复始的自然中(播种-收割)得出循环——万物循环,朝代更替——万事循环。 这使得中国人更追求现在,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进步)。

中国现代抒情诗歌十六首

中国现代抒情诗歌精选十六首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如果》 席慕容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如果太阳愿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如果爱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现 如果你愿意 除了对你的思念 亲爱的朋友我一无长物然而如果你愿意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断落如果你愿意我将 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所谓文学意境指的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所谓“意”即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作者认识以及审美情趣等;所谓“境”,就是作品中的“意”转化为艺术力量后所能作用的最大艺术空间,以及这一最大艺术空间所能产生的全部艺术效果。意境是客观物象与作者主观情感二者完美统一所艺术地反映出来的人类生活的本质的真实,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 一、状物移情――意境创造之“经” 在诗歌创作中,作者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根据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某些特征,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载运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物境)来“移情”,这样便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构成诗的意境。诗人是很懂得其中真味的,他们多采用富有感染力的外在客观形象来表情达意,即往往把一种抽象的情绪“移”到外在事物上加以表现。如“愁”,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抽象情绪,古人用多种形象来托愁、寄愁,创造出了多种愁的意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抽象的愁绪,竟忽而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忽而化作了飞红万点的大海,忽而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无休无止的黄梅时节的细雨。这些具体的景使我们理解了愁的

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人们由“移情状物”的桥梁,由不可感知的此岸走进了可感知的彼岸,从而走进了愁的“天国”。黑格尔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于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自然美只是心灵美的反映。”⑧所以,我们创造意境要“状物移情”。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中云:“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此言极为中肯,那些矫揉造作、无“情”呻吟的作品是创造不出真正的意境的。 二、缘景生情――意境创造之“纬” 一种是借景抒情。诗人心中郁积而成的感情块垒,已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才寻找一个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客观物象来抒发。正如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说道:“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试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该诗由梦幻入仙境,把一个五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描写得神乎其神。从字里行间,尤其是诗末写梦醒后发出的慨叹来看,诗中描写的神话世界,完全是诗人在精神上的种种历险以及对理想追求的真实写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受压抑的精神得到解脱后的喜悦情感。类似的作品还有屈原的《离骚》、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等。这类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一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写得天马行空,来去自由,一般表现一种慷慨激昂、悲壮怨愤的艺术场景,带有诗人更多的自觉主动因素。用王国维的话讲,就是“造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文稿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整理(十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 穆申、刘婷、黎力等提供 张洋宇、刘婷、邱日明整理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从晚清到五四——现代文学语言与制度的形成 第三讲鲁迅与现代小说形式 第四讲现代小说(上) 第五讲现代小说(下) 第六讲新诗传统的建立 第七讲散文专题 第八讲现代话剧 第九、十讲聚合离散的文学时代 ●不指向确定的时间维度 第一讲导论 ●何谓“中国现当代文学”? 对象:晚清以来,具有现代性质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问题一:晚清以降,中国文学何以成为“现代”? 问题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质是什么? 一、(问题一) 文学革命论述: 1.1917年开始: ?《新青年》2卷5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8个建议 最后一条是“不避俗字俗语”——白话 ?《新青年》2卷6号,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了三大口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逼上梁山》 2.1929,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纲要》 3.193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理论、论争,小说、诗歌、散文…… 4.1990,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以白话为媒介的新文学有别于以文言为媒介的旧文学 胡适注重白话的形式——直线进化论 周作人、钱玄同更注重内容思想(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质疑之一:一种“新文学”的兴起,是否如胡适认为一定是白话? 捷克汉学家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抒情与史诗》提出—— 旧→新:抒情性→史诗性(小说代替诗歌成为主要门类:文类主导性的变化) 《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文言) 结论一:新文学诞生的基本条件,并不像胡适所深信的那样取决于语言; 结论二:现代文学的诞生,不是一个改造各种外国文学成分、改革传统结构的渐进发展

中国名家抒情散文

中国名家抒情散文 导读:第1篇:围啄的鸡群——余秋雨 伽利略赶在米开朗琪罗去世前三天出生,仿佛故意来连接一个时代:文艺复兴基本完成,近代科学开始奠基。 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内的名人灵柩,进门右首第一位是米开朗琪罗,左首第二位是伽利略,也像是一种近距离的呼应和交接。 严格说起来伽利略应该算是比萨人。在比萨出生,在比萨求学,又在比萨大学任教。据说他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一个自由落体的实验,现在有人经过考证认为这个实验没有做过,但世界各国旅人仍然愿意把那座斜塔当作他的纪念碑。家乡也愿意,愿意那么大,愿意那么斜,让世人看看一种因长期蒙冤而倾斜的人生力学结构也可能如此宏伟。 但是,他的灵柩却安置在佛罗伦萨。不仅如此,在佛罗伦萨阿诺河畔的一个要道口,我看到他的雕塑笑眯眯地站在一组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上方,好像对这座城市,他还要尽一点义务,哪怕是指挥交通。 我想这是有原因的。 那年罗马教廷通知七十高龄的伽利略到罗马受审,伽利略因患严重关节炎无法长途坐马车,请求就近在佛罗伦萨受审,但教廷不许,年轻的托斯卡纳暨佛罗伦萨大公费迪南二世派出一乘轿子送伽利略 前往,而在罗马第一个迎接这位“罪人”的,是佛罗伦萨驻罗马大使尼科利尼,尼科利尼还邀请伽利略住在自己寓所里。 在如此险恶的形势下,佛罗伦萨能在自己的地盘里保护伽利略已

经不易,没想到它居然伸出长长的手臂,把这种保护追随到教廷所在的罗马。这不能不使伽利略重新掂量起友情的重量。 年迈的科学家对世事天真未凿,他困惑地问尼科利尼:“为什么我的很多朋友以前很支持我,现在一看风头不对都起劲地攻击我我对他们做错了什么吗” 尼科利尼笑着回答:“您对人性的了解,远不如对天体的了解。您的名声太大,这就是原因。” 伽利略不解,尼科利尼又说:“小时候见到一群小鸡狠命地围啄一只流血的鸡,我惊恐地问奶妈怎么回事,奶妈说,鸡和人一样,只要发现一只比较出色又遭到了麻烦,便联合起来把它啄死。” 伽利略睁大眼睛听着,茫然不解又若有所悟。 这场围啄的中心活动,是要伽利略读一份“忏悔书”。连女儿出于对父亲生命安全的考虑也来劝他忏悔,他拒绝;但到最后,经过宗教裁判所的“严厉考验”,他还是“忏悔”了。 “忏悔”在罗马,而在佛罗伦萨,费迪南二世却说:“我只有一个伽利略。” 凭着这一切,伽利略愿意在佛罗伦萨大街上站立千年。但他知道,正是费迪南二世这种唯一性的'评价,在不少人心中引起不快,造成了“交通堵塞”。围啄,是鸡群本能地在排除心中的堵塞。为了不再产生这样的悲剧,即便让他指挥交通,也心甘情愿。 伽利略的忏悔,是跪在地上做的。忏悔的中心内容,是他曾在着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引言 中国文学是一个博大精深地主题,它自古以来都影响着我们地文化,经济乃至政治.而传统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有着明显地不同,西方文明偏重于理性科学和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学偏重于对人生地感悟,对经世治国地探索,偏重于思想地境界.无疑抒情于中国文学是皇冠上地一颗璀璨明珠!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不仅是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地鉴赏与理解,更是对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社会制度地研究与探索,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塑造人生价值观地一种方式.b5E2R。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一·文学中地时间二·文学与自我三·文学与自然四·文学中地江南p1Ean。 正文 一·文学中地时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存不存在?它是唯物地还是唯心地?从终极哲学上讲,时间是不存在地.用《金刚经》地话讲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从来就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这就是时间.DXDiT。 文学中对时间地发现,表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地局限性地一种体认,这种体认会激发人类产生超越地思想.面对时间之流,中国文学对此有不同地选择.RTCrp。 .人类对时间是惶惑不安但不是绝望地,是以积极向上地态度,回应时间地压迫.这种态度,就是儒者所倡导“不朽”观念.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地态度.这在中国文学里是主流,历代文学中地那种抱负、志向、爱国主义,根源于这种积极地面对时间地态度.5PCzV。 例如: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LBHr。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xHAQX。 曹操地《龟虽寿》中传达了人地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地,只要自己保管地好也可以益寿延年地思想.于是引发出对人生地感慨虽已暮年,但是有远大志向地人那种奋发地雄心不会止息.《短歌行》中有曹操对人生短促地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他感叹地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地紧迫感,所以他这“人生几何”地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地事业.整首诗表示自己有宽广地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地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地大好局面.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地雄心和进取精神.LDAYt。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地生命体,每一个生命都会有自己地生存消亡过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11~15题。(共12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 12.请分析文章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3分) 答: ▲ 1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 1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 】 A .《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B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 .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 身陷囹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