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组成立了以数学思维训练为主的校本课程。本课程每周四下午集中学习, 地点是四年级。为更好的开展本课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活动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2、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

3、培养优秀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数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积极参加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联系生活用数学,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三、活动措施

1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四、具体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5周报名及安排活动

第6周画角

第7周速算

第8周巧算

第9周整数乘法

第10周植树问题(一)

第11周植树问题(二)

第12周和差问题(一)

第13周和差问题(二)

第14周倍数问题(一)

第15周倍数问题(二)

第16周盈亏问题(一)

第17周盈亏冋题(二)

第18周鸡兔同笼(一)

第19周鸡兔同笼(二)

第20周复习及检测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校园足球活动记录

校园足球活动记录

体育校本课程活动记录表活动 项目足球 活动 地点 操场 活动 时间 第一周 执教 老师 程兴健 活动过程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教师检查人数。 四、宣布本课任务。 五、安排见习生活动。 六、准备活动 徒手操: 1、肩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活动膝、踝、腕关节 七:①示范、讲解脚背正面颠球的动作方法,重点提示脚背迎球,触球一刹那脚尖上稍给一些力,使球有一向内的旋转。 ②组织厚地无球脚背正面颠球的模仿练习,然后持球自抛间脚自颠练习。 球自抛间脚自颠练习。 ③分析颠球练习中存在的颠球部位不正确,

用力过轻或轻猛,动作不协调与共性练习,请 做的好的学生出列演示,教师点评。 ④练习场地要平坦,无坑洼。 八、放松练习: 九、小结:本课内容 十、布置回收器材 效 果 良好 活动 项目足球 活动 地点 操场 活动 时间 第二周 执教 老师 程兴健 活动过程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教师检查人数。 四、宣布本课任务。 五、安排见习生活动。 六、准备活动 徒手操: 1、肩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活动膝、踝、腕关节 七:①示范、讲解脚背正面颠球的动作方法, 重点提示脚背迎球,触球一刹那脚尖上稍给一 些力,使球有一向内的旋转。 ②组织厚地无球脚背正面颠球的模仿练习, 然后持球自抛间脚自颠练习。 球自抛间脚自颠练习。 ③分析颠球练习中存在的颠球部位不正确, 用力过轻或轻猛,动作不协调与共性练习,请 做的好的学生出列演示,教师点评。 ④练习场地要平坦,无坑洼。 八、放松练习: 九、小结:本课内容 十、布置回收器材 效 果 良好 活动 项目足球 活动 地点 操场 活动 时间 第三周 执教 老师 程兴健 活动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算与巧算

计算与巧算 拿到一道题,先别忙着做。要看清题目,想想能否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简便,如果不行,就按运算顺序来算。 1、根据树状图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2、递等式计算 5500÷125 9800÷(25×49) [572- (139+252÷12)]×15 78000÷24÷125 3600÷25÷24 [757- (38+17×15)] ÷16 3、列式计算 (1)31加93所得和被124除,商是多少? 学习目标 ÷25125499549_÷+学习导航 基础训练

(2)甲数是370,乙数比甲数的10倍少20,乙数是多少? 综合提高 一、填空: 1、655÷()=28 (11) 2、500÷29=17……7,被除数再增加(),商是18。 3、两数相除商是18,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6,商是()。 4、在410÷50=8……1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余数是()。 二、选择: 1、算式()算起来比较方便。 A、384-(84+79) B、384-84-79 2、 200……00÷500……00=() 30个0 28个0 A、4 B、40 C、400 D、不能计算 3、一个数分别与4和6相乘,所得的积的和是360,这个数是() A、24 B、15 C、36 D、无法确定 4、小胖在计算125×(□+8)时,算成125×□+8,这个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三、应用题 小丁丁做口算题,如果每天做24题,15天可以做完,实际小丁丁每天多做6题。几天可以做完? 智慧星

1、(5+55+555+5555+55555)÷5= 2、四舍五入到百万位约是210000000的数最大是(),最小是() 回家作业 1、运用所学的运算性质,简便运算。 456+79-56-79 108+(66+92+224) 274+87-74-87 3600÷48 397×101-397 6500÷(65×25) (67×76+76×58)×8 (125×99+125)×64 2、应用题 体育室有排球25只,篮球的只数是排球的2倍,小皮球的只数比篮球的3倍多20只。 小皮球有多少只?

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1、克服胆小心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体验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有些事情不必害怕,树立自信心,争做大胆的孩子。 2、培养学生仔细听、认真看、大胆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英勇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调查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体验怯懦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咕咚来了》。 2.课件出示画面,师讲故事。 (1)师: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故事里的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 (2)师讲故事。 3.互动交流并小结。 (1)师:你们从故事中听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揭题板书: (1)谈话:我们小朋友平时都有害怕的时候,那也是因为我们对一些事物不了解。但是只要我们找到害怕的原因,明白事情的真相,你就会变得英勇多了!今天我们这堂课的活动主题是《克服胆小心理》。 (2)板书课题并齐读。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先一起为自己鼓鼓劲儿,大声说:——我不怯懦!活动(二)敞开心扉,走近怯懦 1.看故事,了解怯懦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令人害怕的事呢?我们先来故事当中的小朋友,他们害怕什么? 生交流故事的内容:中国学生由于怯懦而不敢提问。 2.联系实际,交流怯懦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调查表,写写自己害怕什么,小朋友们都完成得很好。能敢于说出怯懦,面对怯懦,这就是英勇的表现。老师要表扬你们! 3.学生交流。 师:下面谁来说说自己害怕的事? 活动(三)引导体验,克服怯懦 1.引导提问 (出示调查统计表)看,这是老师根据你们填写的内容做的一个统计表,我们班大多数小朋友害怕……(依次板书)这么多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事,是不是我们就拿它们没办法了呢?下面我们来召开“英勇者点子发布会”,一起来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治一治怯懦的毛病。 在黑板上贴上“英勇者点子发布会”。(好,大家先解放分组讨论讨论)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完整资料).doc

、面对公安,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下大错,幸而他知错悔过,五星红旗与祖国血脉相连,所以我们应该像热爱自己的生

2、大人是怎样评价你的? 3、许多小朋友都能积极主动地做家务(板书),这种爱劳 4、这些做法对吗?为什么?(判断题) 5、小朋友都懂得要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劳动就需 6、工具认识了,我想请大家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看看 7、完成这些家务活,该用哪些清洁工具和用品呢?四人 --谁来说? 8、劳动小实践:洗碗、洗衣服、晾衣服、折衣服。 9、竞赛游戏:我是小能手。(折衣服比赛、带红领巾比

2、课间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3、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课间活动要科学 (1)不要拥挤成团,不在楼道内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 (2)不要追逐打闹(3)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4)要正确使用体育设施(5)要开展健康、安全的活动、课间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1)影响学习效果(2)有损身体健康 、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以保证继续(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 (4)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一、通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 二、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踩踏事件 师:同学们,教训是惨重的,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 三、交流讨论 师:这么多的事故简直触目惊心,到底哪些场所容易发生、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学校楼道、超市活 、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遇到拥挤踩踏的情况怎么办 四、游戏竞赛 下面我们进入班会的第四阶段:竞赛抢答 五、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危险时时威胁着我们 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2010-10-08 20:32:39) 转载▼ 标签: 分类:数学思维题 思维题 教育 一、填空(共52分,第4题4分,其余每个空格3分) 1、计算:999+999×999=________ 2、计算:3×2÷2-2×6÷3÷3+5-3=________。 3、①3、8、18、33、53、78、______; ②(8、7)、(6、9)、(10、5)、(、13)。 ③19、37、55、、91。 4、将0、1、2、3、4、 5、6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5分) 5、若干个○与●排成一行如下:○●○●●○●●●○●○●●○ ●●●○●○●●○●●●……在前200个圆中有 ________个●。 6、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15年后,父亲是儿子的2倍。现在父亲是______岁,儿子是______岁。 7、如果1个苹果=2个桔子,1个桔子=8颗糖,那么1个苹果可以换______颗糖;3个桔子可以换______颗糖。 8、一次口算比赛,规定: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扣5分。小华答了18道题,得92分,小华在此次比赛中答错了________ 道题。

9、有一列数,5、6、2、4,5、6、2、4……第129个数是________,这129个数相加的和是________。 10、小红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应是。 11、星期天,妈妈从超市买了4支小梦龙和3支可爱多冰淇淋,用去24元钱。妈妈对小丽说:"上星期天我买了3支小梦龙和5支可爱多冰淇淋用去29元钱,你算一算,小梦龙每支 ______元,可爱多冰淇淋每支______ 元。 二、解决问题(共48分,第1、2、3各6分,第4、5、6各10分) 1、甲、乙两人从相距84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9千米,两人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2、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4千米,求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小明考的4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如果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及与课本思考题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3、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步树立学好数学信心。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观察力,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4、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源于基础,高于课本,教材中难度较大,思维型强的知识。 2、贴近学生比较现实的数学问题。 3、数学报或奥林匹克起跑线的有关内容。 五、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各种技能,计算技巧,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数学思维比较活跃,具有思考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部分学生思维狭隘、分析、比较、综合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在教师或同学的启迪和辅导下,才能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开放性,生活型、智趣性的思维训练题目,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个性,全面发展。 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课堂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数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八、活动安排: 本学期共安排16课时,每周一课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数学课程校本开发制度 学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重视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把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规章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开发数学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特色,探索数学校本课程教学经验,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乔玉美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数学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于淑明 组织实施组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选择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

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数学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数学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抓好理论学习和宣传。 数学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在教师、学生、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和整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参加相应的校本课程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自主发展;有个性地发展。 3、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将课程开发寓于科研课题研究之中;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成功地实施校本课程。 (2)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数学校本课程,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3)数学校本课程研究工作小组定期指导教师制定本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并将根据课程开发目的意义,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联系密切,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意义,对学生技能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根据科学性、实践性、创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表

教学时间2011.8.30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 常识 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讲解礼仪重要性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生发表看法 3.总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 常识 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礼仪的范畴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2.礼仪原则 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三是适度的原则,四是真诚的原则。 3.课堂总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2.学生发表观点,讨论应该如何做。 3.卫生方面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 4.课堂小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指导教师李晓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仪表 2.服饰方面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雅俗。 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3.学生发表观点,讨论应该如何做。 4.课堂小结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一、填空。(共20分,每小题2分) 1.被除数是3320,商是150,余数是20,除数是()。 2.3998是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小的数是()。 3.有一个两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两位数相加,得数是20.9。这个两位数是() 4.填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225×525×()积的末尾四位数字都是0。 5.在下面的式子中填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8+16÷4-2=20 6.从1、2、3、4、5、6、7、8、9九个数中,任取3个数组成一组,使它的平均数是5,有()种取法。 7.某地的邮政编码可用ABCCD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8,A与B的和等于2个D,A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邮政编码是()。 8.两个数之和是444,大数除以小数商11,且没有余数,大数是() 9.把5、11、14、15、21、22六个数填入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 10.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有1个数字,它们是1、2、3、4、5、6,而且每个相对面上两个数的和是7(1和6,2和5,3和4)。下图是正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请填出空格内的数。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共10分,每小题2分) 11.大于0.9997而小于0.9999的小数只有0.9998。() 12.一张长方形彩纸长21厘米,宽15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时纸的长是6厘米。() 13.一个箱子里放着几顶帽子,除2顶以外都是红的,除2顶以外都是蓝的,除2顶以外都是黄的。箱子中一共有3顶帽子。() 14.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3公顷。() 15.有铅笔180支,分成若干等份,每份不得少于7支,也不能多于25支,共有7种不同的分法。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分,每小题2分) 16.5÷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第200位数字是()。 A、7 B、1 C、2 D、5

小学四年级《数学拓展》校本课程教材

数学拓展校本课程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例1 计算9+99+999+9999+99999 使用凑整法、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 例3 计算(1+3+5+...+1989)-(2+4+6+ (1988) 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例4 计算389+387+383+385+384+386+388 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例5 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例6 计算54+99×99+45 此题表面上看没有巧妙的算法,但如果把45和54先结合可得99,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 例7 计算9999×2222+3333×3334 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 例8 1999+999×999 变成1000+999+999× 999 有多少个零、 习题一 1、计算899998+89998+8998+898+88 2、计算799999+79999+7999+799+79 3、计算(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 4、计算1—2+3—4+5—6+…+1991—1992+1993 5、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依次类推、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内时钟共敲了多少下? 6、求出从1~25的全体自然数之和、 7、计算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102—101 8、计算92+94+89+93+95+88+94+96+87 9、计算(125×99+125)×16 10、计算3×999+3+99×8+8+2×9+2+9 11、计算999999×78053 12、两个10位数1111111111和9999999999的乘积中,有几个数字是奇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姓名:班级: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 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 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 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 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姓名:班级: 1、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 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2、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3、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 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4、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5、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本学期,根据四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校本课程教学的主题为《速算巧算与实践应用》。本课程是四年级四个 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的,每周五的第六节课集中活动。为 更好的开展本课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继续进行的课程改革。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努力营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 数学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2、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3、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技巧 和计算的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养 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具体措施: 1、以校本课程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挖掘数学教学资源。 2、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 合作等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四、课时内容: 校本活动内容分为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思维热身操; 第二版块:智力快车(速算、巧算、相遇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倍数问题); 第三版块:数学大视野(数学阅读、数学动手操作、数学游戏、数学写作) 五、具体活动内容安排 次数内容 第一次速算(一) 第二次速算(二) 第三次速算(三) 第四次巧算(一) 第五次巧算(二) 第六次巧算(三) 第七次相遇问题(一) 第八次相遇问题(二) 第九次植树问题(一) 第十次植树问题(二) 第十一次鸡兔同笼(一)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指导教师王朋周次一星期二、三课型 授课内容五步拳 教学活动 一、准备活动 1、慢跑2分钟 2、专项练习 二、基本部分 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 三、放松活动 小 结 学生学习兴趣高,但动作不熟练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指导教师王朋周次二星期二、三课型 授课内容少年拳 教学活动 一、准备活动 1、慢跑2分钟 2、专项练习 二、基本部分 预备势-直立抱拳 1.抡臂砸拳 2.望月平衡 3.跃步冲拳 三、放松活动 小 结 学生学习兴趣高,对动作有所期待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指导教师王朋周次三星期二、三课型 授课内容少年拳 教学活动 一、准备活动 1、慢跑2分钟 2、专项练习 二、基本部分 预备势-直立抱拳 1.抡臂砸拳 2.望月平衡 3.跃步冲拳 4.弹踢冲拳 5.马步横打 6.并步搂手 三、放松活动 小 结 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要领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指导教师王朋周次四星期二、三课型 授课内容少年拳 教学活动 一、准备活动 1、慢跑2分钟 2、专项练习 二、基本部分 预备势-直立抱拳 1.抡臂砸拳 2.望月平衡 3.跃步冲拳 4.弹踢冲拳 5.马步横打 6.并步搂手 7.弓步推掌8.搂手钩踢 三、放松活动 小结 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并能掌握动作要领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指导教师王朋周次五星期二、三课型 授课内容少年拳 教学活动 一、准备活动 1、慢跑2分钟 2、专项练习 二、基本部分 预备势-直立抱拳 1.抡臂砸拳7.弓步推掌 2.望月平衡8.搂手钩踢 3.跃步冲拳9.缠腕冲拳 4.弹踢冲拳10.转身劈掌 5.马步横打 6.并步搂手 三、放松活动 小结 学生慢慢对武术产生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整理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倍数问题 “和倍”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一般都在条件中告诉我们:两个数量的和(或差)与这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要我们求这两个数量分别是几。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我们采用代换的思路,用1倍数去代替几倍数,看和(或差)相当于1倍数的几倍,即除以几,先求出1倍数,然后再求出几倍数,解题公式是: 1、和倍问题 和÷(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和-1倍数=几倍数 2、差倍问题 差÷(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 1倍数+差=几倍数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线段图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这样能很快地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1】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点拨】.画线段图如下: 哥哥: 20本给弟弟的本数 弟弟: 2倍 在观察上图的基础上,可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里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在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解答】(20+25)÷(2+1)=15(本) 25—15=10(本)答:哥哥给弟弟10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 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 计划如下 :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 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 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 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 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 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 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 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 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 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 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 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 :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 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时。 2、基础性原则 :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 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 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王保柱,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 :王宙红、杨翠珍,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 :郭星、刘艳、杨康、范君、焦玲燕、陈喜、杨静、 王首艳、李艳云、屈变玲、秦立波、郝丽红。 (二 )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2

四年级校本课程

第一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诵读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能力;设置情境,引导想象,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从而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为此,老师想给同学们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就在后面。对啦,今天学校领导和语文组全体教师都来到了我们班,一起见证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美好时光,也为一睹我们185班同学的风采。相信你们能用你们的妙语连珠,用你们的真知灼见,用你们热情似火让在座的老师叹为观止,有没有信心?(有!)会不会喜欢老师后面送的礼物?用掌声来给我答案,也让后面的老师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掌声热烈) 二、猜谜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得学学孙悟空,变变身,我从身上扯一毛,用口呵一气,变、变、变,嗯,同学们接招,听好喽,俺要出招了。猜猜我是谁:有时我被悬挂在高空中,有时我可怜呀,被挂在树梢,有时呢,我很丰满,胖如圆盘,为了减肥,有时我饿得两眼昏花,枯瘦如镰刀,请猜我是谁?(月亮)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以月为诗,我们学过的也不少吧,谁能给大家背几首?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以月为题材的词中极品,可以说“中秋词自它一出,余词尽废”。想不想一睹为快? 三、解题: 1、“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什么?(词牌名) 2、请一名学生说说他了解的苏轼。 师小结:是啊!苏轼一生坎坷,官运不通,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 四、学习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正音、句读。 2、自由朗读——指名吟诗(扮苏轼,表演读,气氛热烈)——齐读。 3、小组学习:质疑——释疑。 4、分析: (1)齐读词前小序,从小序里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作词时间、当时情形及缘由。) (2)速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首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望月、思圆) (3)望月乃写景,思圆乃抒情。齐吟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明月、青天、酒、“我”、风、清影(实写);宫阙、琼楼玉宇(虚写)。月圆中秋之时,作者把酒临风,形单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的宫阙、琼楼玉宇,虽高虽豪华,却同样是孤身一人,独怆然而涕下,此情此景与作者“我”是何等相似啊!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孤寂、苦闷,与“高处不胜寒”的嫦娥同是天涯沦落人。 (4)整个上阙,作者没有只字片语涉及到孤寂,却时时处处让我们感觉到孤寂。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老师也想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发挥你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1: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分析:要以两棵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作为分段标准.公路全长可分成若干段.由于公路的两端都要求栽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 《 解:以10米为一段,公路全长可以分成 900÷10=90(段)共需电线杆根数:90+1=91(根) 练习与作业 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 2.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 3.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 4.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 5.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

6.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 巧求周长培优专项训练 #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了,但对于一些不是长方形、正方形而是多边形的图形,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可以把求多边形的周长转化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练习与作业 1.下图的周长与长__厘米,宽__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相同,所以它的周长为__厘米(单位:厘米)。 2.下图的周长可以看成一个长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组成,宽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所以它的周长是___厘米。 3.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①周长为__厘米。 #

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

贾寨小学校本课程 传 统 文 化 教 育 校本课程《传统文化》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无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校本课程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研

校本课程教研活动记录(1) 时间05.9.15 地点:办公室 内容贯彻校本课程计划 参加人员:李校长、曹校长、荀海燕、张娴、蒋婷飞、郁丽萍 主持人:曹校长 活动内容简录: 一、曹校长讲话 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社会达成的一个共识,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环境教育是一项根本策略。因此,学校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对环境教育进行反思,认为环境教育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联合国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坚定地支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新理念,大会闭幕式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绿色学校的内涵: “绿色学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管理者、教师、职员、学生全员参与; (2)区域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资源; (3)以学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中心影响家长、社区、社会; (4)建立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交叉和渗 透; (5)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6)通过环境知识形成环境意识,而后自觉实施环境行为; (7)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消费观。 二、三年级校本课程方案 1、荀海燕谈三年级校本课程计划 活动主题:环境保护——人与植物 本学期我们将围绕“植物”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讨论三年级校本课程计划 三、李校长总结

最新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智巧问题

最新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智巧问题 例1 池塘里的睡莲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经过20天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问需要经过多少天,这些睡莲能长满半个池塘? 同步练习1 1.一种荷叶每天长大一倍,第12天把池塘盖满,求盖满池塘的一半时是第几天? 2.密封的瓶中,如果放进一个细菌,2分钟后瓶中充满了细菌.已知每个细菌每秒钟分裂 成2个,两秒钟就分裂成4个,3秒钟就分裂成8个……,如果开始时放进2个细菌, 要使瓶中充满细菌,需要多长时间? 3.一杯咖啡,王老师先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又喝了半杯,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 王老师咖啡喝得多还是水喝得多? 例2 一只蜗牛从深12米的井底沿井壁向上爬,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求这只蜗牛几天能爬到井口? 同步练习2 1.一只蜗牛从墙脚沿墙壁向10米高的墙头爬去,白天向上爬4米,到夜里往下滑3米, 求这只蜗牛什么时候爬到墙头? 2.用蘸水钢笔每画一个正方形需蘸一次墨水,要画好图中的图形需要蘸几次墨水? 求这只蜗牛几天能爬到井口? 例3 有一次一个工人生产了81个零件.后来,他发现有一个内部有空洞的零件稍微轻一点,一定可以用天平称出来.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利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一共 只称4次就把废品找出来.你知道他是怎样称的吗? 同步练习3 1.某工厂生产27只形状相同的零件,正品重量相同,可其中混杂了一只次品,次品的重量比正品的重量 轻,你能不用砝码,用一架天平称3次把次品找出来吗?

2.有一个带托盘的天平,在两边盘上有质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正好平衡,但天平本身没有质量刻度. 现有质量140千克的食盐和7千克及2千克的砝码各一个,使用3次天平,如何把食盐分成90千克和50千克? 3.一台天平秤,只有一只20克重的砝码.现有70克的药粉,如何用这台天平称2次从中称出5克药粉? 例4 小明的棋子在125~165之间,如果8个装一盒,那么有一盒多5个,如果12个装一盒,那么有三盒各少1个,.问小明有多少个棋子? 同步练习4 1.一天,有个地主给三个长工出了道难题:“你们到山上,每人抬两根圆木回来,但一共只能是三根.如果 办不到,今天甭想吃饭!”三个长工一合计,轻轻松松地办到了.你猜猜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2.一笔画出(笔尖不离开纸)由四条线段连接而成的折线,把下图九个点串起来,你能做到吗? . . . . . . . . . 3.两人坐在圆桌旁,相继轮流往桌上放同样大小的棋子,条件是棋子一定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使后放和棋子压在已放的棋子上,这样继续下去,最后桌面上只剩下一个位置时,谁放下最后一枚,谁就算胜了. 如果两人都是高手,怎样放才能保证胜利? 练习卷 一、填空. 1.密封的瓶中,如果放进一个细菌,1分钟后瓶中就充满了细菌.已知每个细菌每秒分裂成4个,……,如果开始时放进两个细菌,要使瓶中充满细菌需要()秒. 2.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9个小正方形,第一个正方形里放1粒米,第二个放2粒米,第三个放4粒米,然后每一个正方形里都放比前一个正方形多一倍的米;9个正方形放完,一共要放()粒米. 3.房间里有一些猫:两只在后,一只在前;一只在后,两只在前;一只在中间.房间里共有()只猫? 二、解决问题 1.如果5只猫在5分钟内可以抓到5只老鼠,那么,100分钟抓100只老鼠需要几只猫? 2.王欣和李媛都想买《葫芦岛历险记》,两人一道来到新华书店才发现,王欣缺1分钱,李媛缺2元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