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山东段)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专家决策系统

南水北调(山东段)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专家决策系统
南水北调(山东段)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专家决策系统

南水北调(山东段)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专家决策系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本专题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应用高等数学中的数学建模、线性规划、概率论、数理统计、微分学等知识,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省段建设和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需要,在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水质、水量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专题研制的目标是为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省段建设和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需要,在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水质、水量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此系统的建立,将为实现当地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和长江水的联合优化调度提供可能,以达到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的目的,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同时也将填补我国水资源配置及调度系统应用GIS 技术、网络技术和遥测技术,以建立稳定的可操作的实时决策支持系统技术上的空白和通用性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专家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的空白。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平湖~济南段输水工程是胶东输水干线西段的一部分。该段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水未调至东平湖之前,可将东平湖湖水调往济南市玉清湖水库,以解决济南市目前供水紧张局面和保泉要求以及沿线城市的供水危机,同时也为小清河河水冲淡稀释提供水源。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全线贯通后,可以把东平湖多余的水调往小清河,以改变小清河的水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只有对该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优化调度,才能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最大化。本次研究建立的济平干渠段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在工程管理决策当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最终实现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同时,该专题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工程其他段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 研究基础条件

1.1 工程运行方式及调度原则

(一)工程运行方式及调度总原则为:

(1)济平干渠在2008年之前调引东平湖水,解决济南市的部分用水量,同时向小清河补水,改善济南市的生态环境,因此济南市区成为水资源配置的重点目标。从远期来看,济南市各县(区)应充分利用胶东输水干线中段引黄济青时间,即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的70天调引长江水;

(2)正确认识和处理调水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坚持计划用水和按市场经济配水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当地水与外调水的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供水成本,发挥供水效益。

(二)在江水未到达东平湖之前的水量调度原则

(1)在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首先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

(2)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前提下,从东平湖调引湖水,引湖水量应在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水量指标中统筹解决,并以不影响东平湖产和湿地生态环境为控制条件;

(3)东平湖水量不足,可调引分配给济南市的引黄水量,鉴于玉清湖水库沉砂池坐落在黄河滩区和玉符河滩地上,使用期有限,届时可从田山一级站、东风站向济南市区应急调引黄河水。

(三)在长江水到达东平湖之后的水量调度原则

(1)在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首先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

(2)在东平湖水量充沛,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适量向济南市补水;

(3)通过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向济南市区补给长江水,以长江水替代黄河水成为玉清湖水库的只要供水水源,将占用的农业引黄水量归还给农业,并尽可能减少引黄水量,保护黄河河口生态环境,减少引黄口门泥沙处理负担,减少或消除沙化影响,促进沿黄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南水北调全线通水后,济南市可通过引用长江水尽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以达保泉的目的。

1.2 水源和供水区域及用水部门的划分

通过对供水区基本资料的分析,确定供水区域内有五种水源:本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引黄河水、东平湖水和长江水。

东平湖-济南段输水干渠对沿线的平阴县、长清区、济南市区分水,共设4个分水口。将这4个分水口按上下游顺序编号,上盆王分水口为1号分水口,南大沙河分水口为2号分水口,贾庄分水口为3号分水口,玉清湖水库分水口为4号分水口。根据每个分水口的供水范围,把整个供水区域分为4个分区,即i号分水口向i分区供水,i=1,2,3,4。

表1-1 供水分区对照表

因而用水类型拟定为四个: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

1.3 渠首分水闸和分水口流量

引水工程的输水能力制约着水资源的实际可利用量和水量在各用水分区的分配。经分析,将分水口的设计流量和干渠引至该分水口的流量,共同作为该分区可分配水量的约束。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平湖~济南段输水工程共布置各种水闸16座,其中新建渠首引水闸1座,防洪闸2座,分水闸4座,泄水闸2座,进洪闸4座,水库截渗沟涵闸1座,节制闸1座,重建原有河道灌溉引水闸1座。

根据闸址处地形地质条件,为与远期工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渠首引水闸按远期工程规模设计,设计流量90m3/s,校核流量100m3/s,闸上设计水位39.30m,闸下设计水位39.10m,闸上校核水位为39.60m,闸下校核水位为39.40m。共设5孔,每孔净宽3.00米,上游通过导流连接段与东平湖出湖深槽衔接,下游左岸为陈山口退水闸导流堤,右岸为输水渠堤防。

为保证输水渠安全或沿线输水工程发生意外故障时能够及时泄掉输水渠中多余水量,在输水渠有条件泄水的河道设泄水闸。根据实地查勘情况,经分析研究确定,在平阴县境内的浪溪河倒虹和长清区境内的北大沙河倒虹前分别设泄水闸1座(这2座泄水闸要同时具有进洪闸功能),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流量为28m3/s。

为便于输水渠沿线地区用水,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省配套工程规划》,结合当

地蓄水工程位置,在输水渠沿线共布置分水闸4座。分别为平阴县上盆王分水闸、长清区的南大沙河分水闸、贾庄分水闸、槐荫区的玉清湖水库分水闸,各分水闸均与输水渠正交。

表1-2 引水闸和分水闸数据表

1.4 分水口水价

水价是影响水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各分水口水价的差异将会调整水量的重新分配。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求解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供水方案,在满足供需平衡的前提下计算供水及用水部门的经济效益。因此,可将多组分水口水价代入模型,分别优化后,分析水价的取值与经济效益及缺水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水资源优化配置。

根据工程沿线分水口的分布情况,对平阴上盆王分水口、长清南大沙河分水口、长清贾庄分水口、玉清湖分水口(入小清河)分别进行2008年前、后供水成本及水价测算。

根据国发[1985]94号文《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水利产业政策》等有关规定,拟定不同的资本金利润率6%、4%、2%、1%对各计量点2008年前、后供水水价进行测算。本课题拟采用资本金利润率4%时计算得出的水价,该水价包括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两部分。

表1-3 分水口水价表(单位:元/m3)

1.5 水资源系统概化

对干渠《初步设计报告》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等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分水口的服务范围,依据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绘制干渠及其供水区域水资源概化图,如图1-1所示。

线

图3-1 干渠及其供水区域水资源概化图

1.6 渠段的划分及水量损失

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计算出济平干渠的总渗漏量为0.81m3/s。整个渠道采用多种衬砌结构形式,因而需要根据衬砌结构形式的不同划分渠段,计算各段的渗漏量。进行优化计算,将每两个分水口之间各渠段的渗漏量相加,分别计算年内和各时段的渗漏损失水量。

按渠道坡度、底宽的差异,并以各分水口为界限,将干渠从渠首引水闸至玉清湖分水口段划分成10个计算渠段。依此划分的每个计算渠段,都是棱柱体渠道。假设调度期的一个时段内,渠首引水流量恒定,由于渠道流量损失很小,因此在同一渠段内的水流可按明渠均匀流处理。

表1-4 干渠计算渠段划分表

在本课题中,为了简化计算,将上述十个渠段合并成四个,再加上玉清湖分水口至小清河入口处的一段,总计最后分成五个渠段。

表1-5 最后渠段渗漏水量表

1.7 分水口流量约束

当某地需要通过分水闸分水,由远方给出分水流量。则计算机系统给出闸门开启高度。开启闸门,由装在出口的流量传感器校核分水量,并调整闸门开启高度。因此各分水口的最大流量应为闸门全开时的流量,由闸前、闸后水位差及过水断面计算确定。

1.8 各种水资源量及用水成本

根据供水预测模型预测的数据,在水平年2003、2010及2030保证率分别为50%、75%、95%时,本课题采用的各水源的可供水量见表8-6-8-9。

表1-6 2003年可供水量数据单位:万m3/年

表1-7 2010年可供水量数据单位:万m3/年

表1-8 2030年可供水量数据单位:万m3/年

表1-9 地下水、地表水可供水量数据单位:万m3/年

1.9 需水量数据

根据需水预测模型预测的数据,在保证率分别为50%、75%、95%时每年份的数据都相同,本课题采用的各用水部门的需水量见表1-10。

表1-10 生活需水量数据单位:万m3/年

1.10 节水灌溉水量最优分配模型

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区域均为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因而实行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建立节水灌溉的最优灌溉制度,是指在总灌溉水量已经确定,并且小于作物整个生育期的总灌溉需水量情况下,如何将总灌溉水量分配到各作物的各生长阶段,使得在此供水不足的条件下获得最好的产量。

一、目标函数及状态转移方程

假设某供水分区种植单一作物,其总灌溉需水量已知,根据节水率确定总灌溉水量(灌溉定额)。则该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的设计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用动态规划建立如下模型: (1)目标函数:

采用Jensen 提出的供水不足条件下,水量和作物实际产量的连乘模型,目

标函数为单位面积的实际产量Ya 与最高产量Ym 的比值最大,即

∏=?

??? ??=???? ??=N

i i m a m a i

ET ET Y Y F 1max max λ (1-1)

式中,(ETm)i 为第i 阶段的最大腾发量。

(2)状态转移方程:

由于本系统有两个状态变量,状态转移方程也有两个: 一是水量分配平衡方程

i

i i m q q -=+1 (1-2)

式中,qi,qi+1分别为第i,i+1阶段初系统用于分配的水量(换算成单位面积水深,单位mm ,以下同);mi 为第i 阶段的灌溉水量。 二是土壤湿润层内的水量平衡方程

i

i i i i i K ETa P m S S --++=+)(1 (1-3)

式中,Si , Si+1分别为第i, i+1阶段初土壤中可利用的水量,(ETa)i 为第i 阶段的实际腾发量,Pi 为第i 阶段的有效降雨量,Ki 为第i 阶段的渗漏量。 (3)段变量

根据作物的生长过程,以旬为阶段,将其全生长期分成N 个生长阶段,阶段变量为i=1,2,…,N 。

(4)态变量和决策变量

每个阶段的状态变量有两个,一是各阶段初可用于分配的灌溉水量qi ,二是计划湿润层内可供作物利用的土壤水量Si 。决策变量也有两个,一是各阶段的实际灌溉水量mi ,二是实际腾发量(ETa)i, i=1,2,…,N 。 二、模型的约束条件

状态变量取值范围约束:

Q

q i ≤≤0 (1-4)

max

min S q S i ≤≤ i=1,2,…,N (1-5)

式中,Q 为全生长期单位面积上可供分配的水量,Smax,Smin 为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

决策变量取值范围约束:

i

i q m ≤≤0 (1-6)

i

m i a i ET ET ET )()()(min ≤≤ i=1,2,…,N (1-7)

式中,(ETmin)i 为第i 阶段的最小腾发量。 初始条件:

假设作物播种时的土壤含水量为已知,即

1S S = (1-8)

第一阶段可用于分配的水量为作物全生长期可用于分配的水量,即

(1-9)

三、模型的求解方法

本模型是一个具有两个状态变量及两个决策变量的二维动态规划问题,可采

用DDDP法求解。求解模型,得到N个阶段的单位面积的最优灌溉策略,进而得到整个分区的最优灌溉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改变总灌溉水量,将得到不同的最优灌溉策略。

四、模型的应用

拟将本模型与水资源实时调度模型配合使用,进行有限水量情况下的多用户最优分配。应用步骤如下:

对每个分区各主要作物建立相应的节水灌溉的水量最优分配模型。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在各种不同作物进行分配,使经济效益为最大。

根据四个分区的总灌溉需水量,拟定每个分区的总灌溉水量TQi。求解模型,分别得到每个分区的最优灌溉策略。

将最优灌溉策略的各阶段灌溉水量作为水资源实时调度模型中的农业需水量,求解水资源的实时调度策略。

2 目标规划与动态规划方法

2.1目标规划与随机目标规划模型

2.1.1目标规划模型

目标规划是解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方法,现简要叙述建立目标规划模型的几个重要概念。

(1)正、负偏差变量d+、d-

正偏差变量d+表示决策值超过目标值的部分,负偏差变量d-表示决策值未达到目标值的部分。

(2)绝对约束和目标约束

绝对约束是指必须严格满足的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把约束右端项看作要追求的目标值,在达到此目标值时允许发生正或负偏差,这样的约束叫作目标约束。线性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在给定目标值和加入正、负偏差变量后可变换为目标约束。也可根据问题的需要将绝对约束变换为目标约束。

(3)优先因子与权系数

一个规划问题常常有若干个目标。但决策者在要求达到这些目标时,是有主次或轻重的不同。凡要求第一位达到的目标赋予优先因子P1,次位的目标赋予优先因子P2,…, Pk ,并规定Pk>>Pk+1,k=1,2,…,K ,表示Pk 比Pk+1有更大的优先权。若要区别具有相同优先因子的两个目标的差别,这时可分别赋予它们不同的权系数。这些都由决策者按具体情况而定。

(4)目标函数

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是由各目标约束的正、负偏差变量和赋予相应的优先因子构造而成的。当每一目标值确定后,决策者的要求是尽可能缩小偏离目标值。因此目标函数有三种基本形式:

<1>要求恰好达到目标值,即正、负偏差变量都要尽可能地小,这时

)(m i n -++=d d f Z (1-10)

<2>要求不超过目标值,即允许达不到目标值,但要求正偏差变量尽可能地小,这时

)(m i n +=d f Z (1-11)

<3>要求超过目标值,即超过量不限,但要求负偏差变量尽可能地小,这时

)(m i n -=d f Z (1-12)

(5)数学模型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为:

∑∑==++--??? ??+=L

l K k k lk k lk l d w d w P Z 11min (1-13)

???????????=≥=≥==-+=≥=≤+-+=-=∑∑K k d d n j x K

k g d d x c m i b x a k k j k k n j k j

kj n

j i j ij ,,1,0,,,1,0,,1,,,1,),(1

1

(1-14)

建立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时,需要确定目标值、优先因子、权系数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可以由模型的使用者或专家给予量化。 2.1.2目标规划模型随机约束模型

随机目标规划是一种非确定性规划。其目标函数中含有随机变量,或是约束条件中含有随机变量。根据本次研究的范围,仅介绍约束条件的右端项含有随机变量的随机约束目标规划模型。

首先讨论线性规划形式的随机约束模型。设有如下线性规划

)(m a x X f (1-15)

m

i B X g i i ,,2,1,)( =≤ (1-16)

式中向量X 为决策变量,它的取值将规定特定系统的规划方案和运行策略。

无论是目标函数f(X)还是约束函数gi (X),甚至B i ,既可以是确定性的,也可能是非确定性的。当目标函数f(X)是确定性的,而仅当一个或多个约束不等式右端的Bi 为随机时,模型约束可写成随机约束。随机约束模型就是在某些场合

考虑约束概率的模型。如果确定了约束的保证率P i ,则上述模型可写成:

)(m a x X f (1-17)

{}m

i P B X g P i i i r ,,2,1,)( =≥≤ (1-18)

约束条件(1-18)式中,约束函数gi (X)包含了确定性的决策向量X ,而B i 是随机的,其分布函数Fbi (bi)如图4-1所示。图4-1中,bi(Pi)和bi(1-Pi)值是随机变量Bi 的特定值,即随机变量Bi 超过bi(Pi)和bi(1-Pi)的概率分别为Pi 和1-Pi 。

随机约束条件式(1-18)表示函数gi (X)不大于随机变量Bi 的概率为Pi 。因为bi(Pi)值不大于随机变量Bi 的概率为Pi ,故要求函数gi (X)不大于bi(Pi)就足够了。因此随机约束

{}m

i P B X g P i i i r ,,2,1,)( =≥≤ (1-19)

{}m

i P B X g P i i i r ,,2,1,1)( =-≤≥ (1-20)

的确定性等效形式为:

m i b X g i P i

i

,,2,1,)()

( =≤ (1-21)

随机约束的这一确定性等效特性,能大大地简化模型的求解过程。与线性规划相似,目标规划的绝对约束右端项如为随机变量,则称为随机约束目标规划,求解时也可采用上述等效特性。

随机约束目标规划模型应用于水资源优化问题时,概率Pi 必须在求解模型之前给定,它取决于对系统各目标的要求(如保证率),一般依据实践经验及对工程性能的认识分析估计得出,也可依实际运行情况作适当调整。

图1-1

2.1.3 随机目标规划模型的计算流程

随机目标规划模型的计算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随机目标规划框图

2.2 DDDP 算法(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法)

美国学者海达瑞、周文德等人提出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法,即DDDP 法。用于解决四个水库、两个目标的水资源系统最优调度规划问题,得出了最优策略。这种方法是使用动态规划的递推方程,在试验轨迹临域内的各离散状态空间,寻找一个改善轨迹。它不要求在整个可行域上择优,而是在假设的初始轨迹的某个邻域上择优,逐次逼近最优轨迹。每次迭代结束,得到一个改善的轨迹,并以此做为下一步迭代的试验轨迹,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 2.2.1 DDDP 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考虑的动态系统,其系统状态方程为

)],1(),1([)(--Φ=n u n s n s N n ,,2,1 = (1-21)

约束条件为

)()(),()(n U n u n S n s ∈∈ (1-22)

进行极大化的目标函数为

∑=--=N

n n u n s R F 1

)]

1(),1([ (1-23)

式中,n 为阶段变量,N 为阶段总数,S(n)为第n 级的m 维状态向量,u(n-1)为第n-1级的m 维决策向量,m 为状态变量数,S(n)和U(n)分别为第n 级的状态空间和决策空间的可行域。

式(4-23)的最优化问题,采用逆序动态规划,其递推公式为

{}

)]([)]1(),1([)]1([max )

1()1(n s F n u n s R n s F n U n u *

-∈-*+--=

-

N n ,,1 = (1-24)

边界条件为

)]([=*N s F N (1-25)

在DDDP 法中,称满足式(1-22)的状态向量序列为试验轨迹,以)(n s '表示;满足式(1-22)的决策向量序列为试验策略,以)(n u '表示。将)(n s '和)(n u '代入式(1-23)得出F '

∑=-'-'='N

n n u n s R F 1

)]

1(),1([ (1-26)

式中,F '为整个过程内,由试验轨迹和试验策略所产生的总效益。 设有m 维状态向量的一组增量

)

(n s i ?

???

?

?

?????=?)()()(1n s n s n s im i i δδ m

T i N n ,,2,1;,,1,0 == (1-27)

其中第j 个分量

)

(n s ij δ可以从状态域中一系列假设的增值中任取一个值

T t t ,,2,1, =σ。t σ是状态域中假设的第t 个增量,T 是状态域中所假设的某一方向的增量总数。设各方向上增量总数均相同。因此,第n 级)

(n s i ?向量的总数

为Tm 。当)

(n s i ?加到该级试验轨迹上时,这些向量形成一个以D(n)表示的m 维

子域

),

()()(n s n s n D i ?+'= m

T i ,,2,1 = (1-28)

所有的N n n D ,,1,0),( =称为廊道,用C 表示。

DDDP 法是把廊道C 作为一个可行的状态空间,在廊道C 内用动态规划的

济南市节约用水条例(2020)

济南市节约用水条例(2020) 第一条为了推进节水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彰显泉城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山东省水资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节约用水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控、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节约用水机制。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建立节水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节水产业。 第五条市城乡水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区县城乡水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市、区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节约用水相关管理和指导工作。 市、区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综合执法、住房城乡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园林和林业绿化、教育、科技等部门应当做好节约用水相关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第六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节约用水科技研发与推广,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节水行动,鼓励创建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社区,对在节约用水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投诉和举报。 第七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普及节约用水知识,提高全社会节约用水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培育节约用水的社会风尚。 第二章城镇节水管理 第八条城乡水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辖区节约用水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节约用水规划应当包括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内容。

中国水资源条件与特点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 1. 河流上游直接连接河源,特点是河谷窄、坡度大、水流急、下切侵蚀为主:[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2. 点源污染仍然是我国污染物排放的主体,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废污水及其污染物排入水体,是造成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3. 深层承压水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对象:[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 中国是世界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5.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由降水形成的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河川径流量表示。:[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6.

一般的大中流域可视为闭合流域。:[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7. 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8. 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低:[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9.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采用水均衡法。:[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A 10. 水资源量中不包括不可以被利用的水量和不可能被控制利用水量:[4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二.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11.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对象是():[4分]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地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它 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依据产业结构的理论,同时选取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虽然济南市当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济南应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面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供给结构需求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现代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截至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发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问题体现了我国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学者很早就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威廉?配第在17 世纪首次认识到产业结构是决定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并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表达了他的研究结论: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农业附加值高。1691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结合配第的研究成果和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将趋于减少,同样,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生也将减少。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罗斯托在1958年提出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指出主导产业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后续研究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刘伟和李绍荣(2003)采用建立索洛模型的方法,通过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我国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的结论。王艳荣(2006)通过建立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其预测结果是到 2014 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将超越第二产业,中国将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葛澄清(2005)结合湖北省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湖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湖北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大,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其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素质偏低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并就以上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王健(2010)应用面板数据,对我国 31 个省份 12 年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地理溢出效应。我国还有众多学者对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周振华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一书中对产业结构作了系统的分析,并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还有很多学者如郭克莎、李悦、王述英等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山东省水资源公报

山东省水资源公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NDONG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 0 0 7 山东省水利厅

前言 水资源紧缺是山东省的基本省情,是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领导决策和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特编制《2007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旨在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告山东省年度水资源情势,以便通过综合措施,协调水资源供需关系,缓解供需矛盾,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得以可持续利用。 《公报》是按年度反映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水质概况等。分别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计算,提供数据和信息。 《公报》中的来水量和水质分析计算采用了2007年雨量站、水文站、地下水观测井网以及水质监测的实测资料;供用水部分采用当年各市统计资料。 本期公报由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完成。

一、综述 200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773.0mm,比上年570.1mm偏多35.6%,比多年平均679.5mm偏多13.8%,属偏丰年份。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87.1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80.19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6.93亿m3。2007年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49.5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37.64亿m3增加11.86亿m3。2007年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总体上稍有上升,平均上升幅度为0.18m,地下水蓄水变量增加4.91亿m3。2007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漏斗区面积为12658km2,比年初缩小1860km2。 2007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19.55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占26.67%、地下水供水量占46.66%、其它水源供水量占0.90%,跨流域引黄供水量占25.77%。海水直接利用量为31.00亿m3。 2007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19.55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5.83%、林牧渔畜用水占9.24%、工业用水占10.99%、城镇公共用水占2.00%、居民生活用水占10.48%、生态环境用水量占1.46%。 根据2007年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年均值资料评价,评价的141个水功能区中,水质达到Ⅰ类标准的水功能区有2个,占 1.4%,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的水功能区有16个,占11.3%,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的水功能区有35个,占24.8%,水质符合Ⅳ类标准的水功能区有25个,占17.7%,水质符合Ⅴ类标准的水功能区有11个,占7.8%,水质为劣Ⅴ类的水功能区有52个,占36.9%。 二、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南水北调工程水指标的分配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水指标的分配问题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有限的水资源需要我们合理分配利用,本文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用Excel软件计算处理数据,计算出每个城市具体分配的水量。 针对问题一,对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服务综合业的用水的分配,我们首先按2000年的用水标准对各城市进行初始分配。对于剩余的水,采用简化后的公平席位分配Q值法进行再分配。 针对问题二,我们将所调用的工业用水和综合服务业用水产值总和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以总产值最大为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限制各城市用于工业增加值和综合服务业的调水量在2000年平均值的50%~150%的范围内.利用matlab程序求得城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调水分配,并求得最大收益为7080亿元。 关键词:南水北调 Excel Q值法线性规划经济效益

1、问题重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预计2010年年调水量为110亿立方米,主要用来解决京、津、冀、豫四省(市)的沿线20个大中城市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综合服务业的用水,分配比例分别为40%、38%、22%。这样可以改善我国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用水指标的分配总原则是:改善区域的缺水状况、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用水效益、改善城市环境。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各城市的人口数量差异大,基本状况和经济情况也不相同,缺水程度也不同(如下表)。 要研究的问题是: (1)、请你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给出2010年每个城市的调水分配指标,使得各城市的总用水情况尽量均衡; (2)、由于各城市的基本状况和自然条件不同,对相同的供水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请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给出调水指标的分配方案。但是,要注意到每个城市的工业和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受产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无限制的增长。 2、问题分析 本题属于分配问题,分配的关键在于要适当照顾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均衡,在此基础上再对各城市进行生活用水、工业和综合服务业用水的分配。 对于生活用水的分配,我们首先要考虑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先按2000年人均用水量标准进行初始分配。对初始分配有剩余的情况,为了体现公平原则,采取公平席位分配中的Q值法进行再分配。但这里的Q值法要进行简化处理。对工业用水和综合服务业用水的分配,。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分配。 对于问题二,既要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又要适当照顾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均衡,因此我们采用单目标线性规划的方法,将所调的工业用水和综合服务业用水产值总和作为目标函数,使其达到最大即可。约束条件中,工业用水和综合服务业用水总量均有限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各城市的均衡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从2000年各城市用于工业增加值和综合服务业的调水量的平均值出发,限定该值得范围在50%~150%内,进而求得最大经济效益下各城市调水分配。 3、模型假设 1)原有各城市的供水量不变,运水过程中水量未曾损耗 2)各城市的经济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3)不考虑水的循环利用 4)城市人口,工业产值及综合服务业年均产值增产值不变 4、符号说明 p 2000年第i个城市的人口数 i x 2000年第i个城市的人均生活用水量 i S 2010年第i个城市生活用水初始分配量 i

济南市水资源设计书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2) 1济南市水资源概况 (3) 1.1地表水资源概况 (3) 1.2地下水资源概况 (4) 1.3客水资源概况 (4) 2.需水预测 (9) 3.1生活需水量预测 (9) 3.2工业需水量预测 (9) 3.3环境需水量预测 (10) 3. 供水水源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5) 2.1地下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5) 2.2地表水总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6) 2.3黄河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7) 2.4 长江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8) 4. 总需水量预测 (12) 4.1居民生活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12) 4.2区域总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12)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所谓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960万km2,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脉、丘陵、平原相互交错,构成了众多的江河湖泊。 由于我国处在季风气候区域,受热带、太平洋低纬度温暖而潮湿气团以及西南印度洋和东北鄂霍茨克海水蒸汽的影响,使得我国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有充足的水汽补充,降水量丰沛,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平均降水深较小。据计算,我国多年年平 均降水量约为6190km3,折合降水深为648mm,与全球陆地平均降水深800mm相比约低20%。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约为235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这些统计数 据均说明:从总量上看,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属于丰水国,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和面积基数大,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都较小,如果按照这一参数比较,我国仍属于贫水国。 我国广阔的地域和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2.时间分布不均匀 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导致了水资源丰枯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总体状况是南多北少,水量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水土资源组合必将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3.空间分布不均匀 我国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幅度都很大,这主要是受我国所处的区域气候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并有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出现的特点。这种变化一般是北方大于南方。从全国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 我国曾经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新中国建立后,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m3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近8亿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km3。但 目前在很多地区水的问题仍然是限制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繁二是干旱缺水日趋严重三是水环境恶化。随着未来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我国的水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实施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山东省水资源条例

山东省水资源条例 【法规类别】水资源 【发文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5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7.09.30 【实施日期】2018.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15号) 《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已于2017年9月30日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9月30日 山东省水资源条例

(2017年9月30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水资源规划、保护、配置、取水管理、节约用水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应当坚持全面规划、节水优先、严格保护、统筹兼顾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河长制,科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保障资金投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山东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山东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2002年2月28日省政府135号令发布实施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山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直接从地下或者河流、湖泊、水库取水的,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缴纳水资源费。农业灌溉、农村非经营性取水暂不征收水资源费。 第三条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县级以上财政、物价、审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作好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工作。 第四条水资源费实行分级征收。日取地表水4万立方米以上或者日取地下水2万立方米以上的单位和个人的水资源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水资源费,由设区的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设区的市与县(市、区)征收权限的划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五条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分区域实行不同的水资源费最低限制标准,具体限制标准由省财政,价格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执行。 (二)经批准在地下水超采区取地下水的,按当地地下水征收标准的2倍征收; (三)矿坑生产和建设工程施工抽排地下水的,按当地地下水征收标准的20%征收; (四)自备水源的征收标准高于公共供水的征收标准; (五)优质水的征收标准高于微咸水等劣质水的征收标准。 第六条水资源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设区的市水行政 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第五条确定的原则提出方案,经同级物价、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省物价、财政部门审批。省水行 政主管部门委托征收的水资源费标准,按取水口所在地的征收标准执行。 第七条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取水许可有关规定取水。无取水许可证取水的,除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外,按征收标准的3倍征收水资源费。

水资源的含义与分类

水资源的含义与分类: 【1】将经济和技术因素考虑其中。 【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 【3】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水资源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 水资源的特性: 【1】水资源的循环性 【2】储量有限性 【3】时空分布不均匀 【4】用途广泛性 【5】不可替代性 【6】水量的相互转化 【7】利害两重性 全球水资源状况:储量有限,总量稀少,分布不均。 全球水资源供需情况取决于六个因素:经济增长,人口压力,技术条件,社会状况,环境质量,管理制度。 中国水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少,空间分布不均匀,时间分布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1】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2】用水量逐年增长,水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 【3】水污染加剧,湖库水质下降。 【4】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 【5】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水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内,大气层中,生物体内所有各种形态的水。包括海洋水,冰川水,沼泽水,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生物水,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统。 地球水循环:根据涉及地域不同,分为大循环,小循环。 减税,径流,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岩石中水存在形式有两大类: 【1】岩石中骨架中的水 【2】岩石中孔隙中的水。主要形式有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毛细水:地下水面以上岩石细小孔隙中有毛细管现象,它形成了一定上升高度的毛细水带。重力水:在包气带的非毛细管孔隙中形成的能自由向下流动的水,叫重力水。地下水形成的条件: 【1】岩层中有地下水的储存空间。岩层的孔隙性是构成含水层的先决条件。岩土层必须具有相互连通的空隙,地下水可以在这些空隙中自由运动。 【2】岩层中有储存,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3】有足够的补给来源。 地下水类型: 【1】上层滞水。 【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称为潜水。 【3】承压水。承压水使之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地下水循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过程。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地表水的渗入,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通

水资源合理配置差不多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差不多概念 1.差不多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够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确实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爱护与治理。在中国,特不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其要紧缘故: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专门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差不多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

现的。其差不多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治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进展。 合理配置中的合理是反映在水资源分配中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以后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同意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讲,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查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2.水资源体系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南水北调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南水北调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工程建设起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我国是人均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不仅北方水少,南方水多,而且汛期降雨集中,非汛期干旱少雨。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94%以上水量的入海。而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3.4%,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广大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是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尽管我国年均水资源量有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己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而且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而作为水

资源主要来源的降水,各地分布差异很大,再加之近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降水的时空变异特征更加凸显。直接的表象就是北方持续干旱的时间延长,南方的暴雨洪水和季节性的干旱少雨同时存在,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是缓解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北方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是民心工程,也是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政治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解决区域性或流域性水资源危机,促进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黄淮海流域出现长时间、大范围、深度的水资源短缺,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生态之间形成了突出的用水竞争。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二是与水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包括缺水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用水不当造成的水污染。突出的区位优势和相对薄弱的水资源条件,形成了黄淮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沟通了黄、淮、海、长江四大流域,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国家大水网,使得丰水的长江流域与缺水的黄淮海流域实现联通互补,将全国三分之一的水资源纳入了联合配置范畴。 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调水线路既有各自主要的供水目标和合理的供水范围,又是一个有机整体,可共同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

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序言 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 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山东省水资源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山东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山东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 一、山东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三、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 四、山东省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山东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山东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 一、山东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山东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山东省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山东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

山东省乡土地理

山东省乡土地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地形地貌] 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量少。我国江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10 8 m3,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总面积较大,若按人口和耕地面积分配,水资源数量却极为有限。我国每公顷耕地所占有的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 ;平均每人年占有的径流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有西藏、四川、云南、广西等,每年拥有水资源量均在1800×10 8 m3以上;比较紧缺的省市区有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甘肃等,每年拥有水资源量均在280×10 8 m3以下。水资源年际和年内的变化都比较大,几乎每年都有旱涝灾害出现,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二,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三,但水资源占有却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五分之一;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但水资源占有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五分之四。 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各地区的需水量将持续增长。因此,一方面需要大力开源,加快水源工程的建设,提高河川径流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加强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和污水的再利用。 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 1.水能资源蕴藏量量大。理论蕴藏量为6.8亿kW,可开发量为3.8亿kW,居世界第一位。 2.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按地区来说,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水能资源较少。按河流来说,长江流域蕴藏量最丰富,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53%。 3.开发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水能资源的已开发利用的仅占8%,远低于世界平均开发水平。有的水电站的技术管理水平低,效益不高。 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6种能源矿产资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及放射性矿产铀矿和钍矿。 1.煤炭我国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丰富、分布面广,而且品种齐全,质量较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从分布地区来看,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 主要煤矿有:(见下表)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后困扰人类生存的第三大危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水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多,并且在使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中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二、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 1.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扣除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

济南市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济南市水资源规划课程设 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录

前言 自古以来,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从未间断过,长期的实践使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各种取水和用水的技术方法,有些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骤然增加,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浪费、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已经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尤为重要。 如何应对水问题,不仅要靠科学技术和及经济出来保障,更要靠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水资源规划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决策者的之水、管水思想。水资源供需分析就是要弄清区域或流域的供水、用水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提出保证水资源供应的方案和措施,确保水资源供需平衡。 根据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的需求,制定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和河流治理的总体方案。包括确定开发治理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和拟定开发程序等工作。水资源规划的成果既可作为编制水资源工程建设长期计划的依据,又可作为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工程设计的指导。 济南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之一,地下水限量开采,地表水严重不足,客水利用受到制约,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矛盾长期存在。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济南市常年平

均水资源总量约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只有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同时,在济南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问题。干旱年份生活、生产用水与保持泉水喷涌的生态用水矛盾尤为突出,水体污染和水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供水与保泉的双重压力。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对济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评价,巩固和掌握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条件,掌握评价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步骤,进一步巩固在专业理论课上学习的水资源评价和保护的方法。本课程设计报告书总共分为六章,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2010年为现状年)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分析不同保证率下(50%,75%,95%)水资源量和允许开采量,进行了不同水源供给情景下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综合评价论述了济南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计算分析了地下水的供需耗排状况,最终整体给出建议和结论。 1.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 济南位于东经°,北纬°,在山东省中西部。战国为齐历下邑。汉置历城县,1930年设济南市,因其地处济河南岸,故名。黄河即今大青河,原为济水故道,现山东省省会,黄河中下游和环渤海经济带南翼的重要战略城市,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东政治、文化、经济、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军区和济南铁路局本部位于济南。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

全国及山东水资源

全国 中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缺水状况在中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多个。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利用与供需矛盾 中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中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洪涝灾害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别是1991年入夏以来,在中国的江淮、太湖地区,以

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与对策

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与对策 胡经国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它制约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危及人类的生存。在自然资源中,水资源是生命的源泉,经济的命脉。深刻认识水资源的基本特点,采取正确的对策,对于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其中,地表水为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为0.8万亿立方米(包括一部分与地表水的重复量)。但是,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71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水资源耕地亩均占有量只有1770立方米,约为世界耕地亩均占有量的3/4。可见,水资源总量较大、而人均和耕地亩均占有量小,这是中国水资源的第一个基本特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这是中国水资源的第二个基本特点。在空间分布上,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的地区分布不相适应。一般而言,若以秦岭为界,则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水少地多。南方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80%,而人口只占全国的55%,耕地只占全国的36%;北方水资源总量不到全国的20%,而人口却占全国的43%,耕地占全国的58%。然而,北方平原地区拥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据估算,北方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约为每年1500亿立方米,占全国平原地区地下水的78%;地下水年开采量已达到42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约为330亿立方米。全国7亿亩灌溉农田中约有2亿亩利用地下水。不过,就全国而言,地下水资源仍然是南方丰富、北方贫乏。西南和东南地区,地下水淡水天然资源量约为每年61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71%;西北6省区只占15%;东北和华北地区仅占6%~8%。同时,在时间分布上,降雨量及河川径流量的季度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续出现,南方可相差2~4倍,北方可相差3~6倍。这是中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作为世界四大用水国之一(其他三国是美国、前苏联、印度),中国水资源形势严峻,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化,缺水问题严重。这是中国水资源的第三个基本特点。中国水资源本身有限,并不富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水量不断迅速增大,供水量与需水量严重失调。据1990年底的报道,全国有近15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不足,每年受旱农田达8亿亩。全国82座大中城市中,有70多座严重缺水,而且主要是北方城市、南方沿海城市以及红色构造裂隙水和岩溶水丰富的城市。据初步预测,到本世纪末,全国年总需水量将由80年代的4400亿立方米增加到6500亿立方米。虽然,届时人均年用水量只有433立方米(目前美国人均年用水量为2400立方米),但是总需水量却很大,已占到全国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