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初中生物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初中生物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讨论,交流,进入课题观察血液的组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讲解、巡视、指导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贫血的概念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讲解什么是发炎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巡回演示比较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讨论,交流输血原则巡视并适时指导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血液和血型参考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通过实验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3、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4、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并依据各项数据说出它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难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教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遍布全身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运送氧气的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它们主要是依靠什么来运送的呢?它们主要是依靠血液来运送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二、新授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定量的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分成三层,最上面是

血浆,它的密度最小,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是红细胞。 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blood cell)和血浆(plasma)组成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实验:人血涂片 日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 指导: 1.对照书上图10—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玻片标本。 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对数量。 讨论: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各种血细胞有哪些形态特征?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红细胞由于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而呈现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贫血。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但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白细胞有多种:有些白细胞能吞食侵人体内的细菌等,保护人体的健康。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当人体受伤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和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阴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serum)。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正常成年人每升血液中所含血细胞的数量:红细胞为×1012-×1012个,白细胞为×109-×109个,血小板为×1011-×1011个。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含量为110—160g/L。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异常变化,人体就对能患病。 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初一生物教案:血液的教学设计

血液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课前准备 教师:1、课前准备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留待上课观察 2、准备显微镜及人血永久涂片。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4、收集整理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供学生分析。 学生: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 2、结合预习提纲,预习本节内容。 3、收集有关血液的资料:人类对血液的认识过程、血液循环的发现等。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成分

作用 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观看课件展示的内容:繁忙的陆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结合简短的说明。 由宏观到微观,在人体内同样存在着繁忙的“运输线”完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引入课题 同学畅谈对血液的认识。 观察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结合讨论提纲,小组交换认识,派代表发言。 结合实际展开交流讨论。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识别各种血细胞。 展示课件,创设联想的思维空间,认识物质运输的重要性。 问题导入,运输业需要车、船、飞机等搭载货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通过什么“搭载”呢? 教师引导,理顺学生认识,对不同观点分别处理。设疑,引入血液的组成。 提供相关资料并组织分析,讨论。 巡视指导。课件展示各种血细胞的显微图片及电镜下的形态。 教学过程 导言(大屏幕展示录象) 繁忙的运输线,穿梭的陆路运输,航运、航空运输,保障了人员往来的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货物的往

(完整版)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竹程中学刘涵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设置观察“人血涂片”及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二、学情分析 由于初一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因此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细胞的类型和数量等问题难以理解。根据上述情况,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尽 可能的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应用相应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认识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的健康。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突破方式: 1.血液分层实验视频展示。 2.观察血液涂片的显微照片,直观了解。 教学难点: 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突破方式: 1. 教师介绍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学生联想得出数量不正常可能产生的疾病 2. 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观察“人血涂片”材料用具; 2.查阅血液相关方面的书籍资料; 3.制作血液和血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或家人朋友的血常规化验单 3.查阅血液相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想:你见过血液吗?当时是什么情况。 (学生谈出血经历) (二)、血液的组成和血浆 1.讲述: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 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设疑:想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 讲述:我们知道血液一流出血管就会发生凝固,那么怎样观察血液的成分呢? (添加抗凝剂防凝固;分离出各个成分分析观察) 2.血液分层实验(观看视频演示) 取一定量新鲜的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的试管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出示:血液分层图片,请同学们再次观看书上图文,说出血液的成分。上面的部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呈红色,不透明;中间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 3. 板书血液的成分 血浆 血液组成红细胞 血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4.介绍血浆: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提问:请你推测血浆的功能。(提示血液可以流动) 小结:血浆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的作用。 (三)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观察:人血涂片 学生4人一组,对照课本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标本,指导学生认识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比较三种血细胞的数量,结合课本介绍完成下列表格。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最少少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和血型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和血型》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和血型》复习提纲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在人体运输?(循环系统) 3、血液是什么组织?血液有什么功能? 4、为了科学研究,如何防止血液凝固? 5、加入防凝剂后,血液分哪几层?如何区别这两层?可以从颜色、 比较、透明度等方面考虑。可以找两个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代表血细胞和血浆,说出各自的组成和特性。 6、知识抢答,请看书回答:血浆有哪些物质组成?有什么功能? 7、血液有血腥味是什么原因? 8、血液有咸味是什么原因? 9、血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10、观察“人血涂片”,你能够找出不同血细胞的区别吗?先由三个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说说各自的特征,夸夸各自的作用。 11、下面开展小组间抢答竞赛,答案在书本上。红细胞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没有细胞核?三种血细胞中,哪个数量最多?哪个形状大?哪几个血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有什么 功能? 12、人体的红细胞缺少了会患什么病?白细胞有什么功能?白细胞多了说明了什么?白细胞少了,有可能患什么疾病?血小板有什么功能?血小板多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血小板多了,人体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13、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贫血是什么回事?如何预防? 14、谁能够完成下表: 形状 大小 细胞核

数量 功能 异常情况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15、什么是血清? 16、如何区分血清和血浆? 17、人体中血细胞数量是相对稳定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数量是多少? 18、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讨论:红细胞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说明该人可能患什么疾病?白细胞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该人可能患什么疾病?血小板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说明了什么?血红蛋白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这次解读,你会看懂自己的血液常规化验单了吗?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血液占体重比例是多少? 一次失血超过多少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 大量失血后,应该如何进行抢救? 人的血型会遗传吗?随着人的生长,你的血型会变吗? 人的常见血型分哪几种? 如何来鉴定人的血型?原理是什么? 我们在输血时,首先要做什么? 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同步练习苏教版

血液和血型 一、单选题 1、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新鲜动物的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分层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操作该实验。 2、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解答:选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不是包含关系,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血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血浆、血细胞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血液的组成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右图血涂片的视野中,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

A.①B.② C. ③D.④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①是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②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③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④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熟记有关知识即可熟练解答。 4、观察人血涂片视野图,关于其组成成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是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4是血浆,可运载血细胞和养料 C.2是白细胞,血细胞中它的数量最多 D.3是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答案:C 解析:解答:选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功能。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是(4—10)*109个L;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体积比白细胞要小,数是5.0*1012个/L,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体积最小,数量是(1—3)*1011个/L,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图中的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白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少,选项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5、小涛是贫血患者,小涛最好使用( ) A.铁制炊具 B.铝制炊具 C.铜制炊具 D.不锈钢制炊具 答案:A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㈡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观察它们的 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 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㈡教学难点 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解释说明血型鉴定的原理及过程。 3.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㈠教师准备:研读教材查阅资料书写教案。 ㈡学生准备 1.预习。 2.完成同步导学课前预习的相关题目。 【教学流程】 第1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请同学观察课本38页图10-1 血液的分层现象,并让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 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 血浆(55%) 葡萄糖(约占%) 无机盐(约占%) 废物(约占2%) 血液 白细胞 血细胞(45%) 血小板 红细胞 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观察一下人的血涂片来认识它们。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 方案: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39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教案

第1节血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说出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重点)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描述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难点)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凃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离不开科学。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以及对化验单的解读,增强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 课前准备:准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材料、用具。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过渡:从实验中我们得知,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都有所不同的,那么三种血细胞对人体各有什么功能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归纳提升 迁移应用 3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哪些知 识?有哪些收获? 2.解决问题: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 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 分?通常用何方法补充丢失的成分? 结束语: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 对血液的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什么 血液是红色的?血细胞有什么功能? 这些疑问我们将在在下一节课中寻求 答案。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的知识,讨论、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 哪些解决了,哪些有待 于下节课解决,做到心 中有数,期待下节课继 续学习和探究。 梳理反思所学知识,达到学 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 分析实际问题,巩固了知 识,学会了应用。 对课前学生呢个提出的问 题进行总结,为下节课的学 习做好铺垫。 .Com] 达标测试 布置作业 5分钟A级: 1.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 四支试管中,C、D两支试管中放入抗凝 剂。下图是静置24小时后的结果,其 中正确的是( ) 2. 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 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荡量 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图所示现象, 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图中所示现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 堂检测及时互纠。 注意答题速度和规范。 养成改错的习惯。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 明确的完成目标。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 知识巩固和的理解。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 精品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1)

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精品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 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血涂片 学生准备:收集血管种类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展示 导入新课:视频:车祸 活动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三、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四、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 血管里流动的是什 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 成成分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讲解、巡视、指 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 识和图10—2人的血 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 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如何对待补铁的问 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讲解什么是发炎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巡回演示比较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 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展示几张化验单,分 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 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活动三:合作探究 1、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什么? 2、人体的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浆的成份及功能? 血细胞有哪三种?它们是否有细胞核?数量有何不同?正常值是多少?数量异常时会患什么病?功能分别是什么? 展示: 1、血液循环的作用是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

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血液循环难点知识点

精品文档 血液循环重点讲解 一、血液 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1、特征: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2、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 1、特征: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2、特性: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 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 1、特性:个体最小;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2、特性:人受伤后,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 塞伤口而止血。 二、血管 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从心脏射出的血液压力较高,因此,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也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毛细血管:血管内径很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静脉瓣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三、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静脉血——>动脉血(肺循环结果)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在全身毛细血管处,动脉血——>静脉血(体循环结果) 注意: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肺静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四、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五、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体循环:体循环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肺循环:肺循环把含氧少的静脉血运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使之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并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 关于输液的循环路径:药物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液运输到受伤部位,具体途径是,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药物第一次到达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药物第二次到达心脏)--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各级动脉--脚部毛细血管,从这条循环路径可以看出,药物运输过程中,经过心脏两次,经过肺一次。 精品文档.

2018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练习题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新鲜动物的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分层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操作该实验. 2、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解答:选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不是包含关系,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血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血浆、血细胞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血液的组成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右图血涂片的视野中,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①是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②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③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④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熟记有关知识即可熟练解答。 4、观察人血涂片视野图,关于其组成成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是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4是血浆,可运载血细胞和养料 C.2是白细胞,血细胞中它的数量最多 D。3是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答案:C 解析:解答:选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功能。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是(4—10)*109个L;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体积比白细胞要小,数是5、0*1012个/L,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体积最小,数量是(1—3)*1011个/L,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图中的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白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少,选项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5、小涛是贫血患者,小涛最好使用( ) A。铁制炊具 B.铝制炊具 C.铜制炊具 D.不锈钢制炊具 答案:A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知识点 汇总 学习流程;仔细阅读课本76-77页→完成“轻松起航”→完成“试试身手”→完成“能力提升”→实际应用→小展示→小结 总结: AB型是万能受血者, o型是万能供血者, 课题4.4.4输血和血型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血量的关系。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重点: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难点: 轻松起航 1.ABo血型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血型相遇,可能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 2.大量输血是应以输入血为原则,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输入少量的型或型血。 3.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4.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毫升,能在短时期内自然恢复正常,如一次失血超过毫升,会有生命危险。

5.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试试身手 1.一个AB血型的病人需要大量的输血,原则上应给他输入的血为 A.o型血 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 2.某人是B型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输入少量的 A.A型血 B.o型血c.AB型血D.以上三种都可以 3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是 A.A型 B.B型c.o型D.AB型 4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 A.对人体健康无影响 B.一个月可以恢复 c.三个月可以恢复D.造成终生的损失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会引发生命危险? A.1200-1500毫升 B.800-1000毫升 c.600-700毫升D.400-500毫升 能力提升 1.输血时,如血型不符可能发生凝集反应,凝集现象是 A.白细胞黏结在一起 B.红细胞破裂 c.红细胞黏结在一起D.血液凝固 2.小明被车撞伤住进医院,需要输血,小明的血型是A

七年级生物:血液和血型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血液和血型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血永久涂片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 演示实验:从活家禽或家畜体内抽出10ml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的试管a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再抽取5ml血液,放入试管b里,静止半小时后再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求学生注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师:试管a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比例大致是多少? 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 师:这是血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一、设计思想: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流程是通过导入新课,直接过渡到血型,然后讲安全输血,当学生认知这两部分内容后,再学习血量与输血,因为血量与输血这部分内容和后面的无偿献血相联系的,可以把这两部分放到一起。本节内容与人们的健康关系密切,因此在教学时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 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输血与血型》这节课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课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 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教育,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 三、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初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范围及阅读面的扩大,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资料分析、讨论、谈话、参与探究等从而达到教 学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和容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2、自学归纳法: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做练习并归纳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独 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3、启发式教学法: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自己的血型、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学习兰德斯坦纳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尼泊尔地震和医护人员抢救图片,导入新课。(尼泊尔地震照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一些大量出血的人送到医院后,医生会对伤者做什么措施呢?这个时事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引起学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 想情感。) 二、血型发现 1、输血的历史(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感受人类在输血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 和认识。) 2、血型的发现 学生自主阅读兰德斯坦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并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①谁发现了血型? ②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③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点拨并补充Rh血型,(强调兰德斯坦纳只发现了3种

(七年级生物教案)《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幻灯展示) 知识目标:⑴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 ⑵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⑶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 能力目标:⑴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⑵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珍惜学习机会。 三、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种型,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安全输血原则。 四、教学难点: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 采用创设情境、游戏答题、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感知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接受新知,并顾及个别差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研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式的答题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激烈的讨论、成果的展示,充分给学生空间和舞台,展现他们的精彩。本节教学主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及课堂环境的创设几方面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血液和血型 第二课时 导学案

清泉学校 七年级(下)生物 导学案 课题 10. 1 血液和血型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 李兴会 审核: 时间2011.3 28 【学习目标】 1 知道ABO 血型的种类 2会根据血液的凝聚反应判断四种血型 3 会根据血型判断输入血的血型4形成正确的认识,成年后能够积极参与到义务献血的活动中。 【学习重点】目标是1.2 3 【学习难点】2,3 【预习案】: 1 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对健康没有影响,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2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 型、 型、 型、 型四种,也就是ABO 血型。 3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在一起会发生凝聚反应。使 凝聚成团,阻碍 甚至死亡。 4去掉血浆内可溶性纤维蛋白转变为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后的黄色液体叫 。 5 血型的鉴定 在A 型血清中滴入A 型血 ,滴入B 型血 ,滴入AB 型血 (填凝固或不凝固) 在B 型血清中滴入A 型血 ,滴入B 型血 ,滴入AB 型血 (填凝固或不凝固) 6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 为原则。 7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该法规定:国家实行 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 ,为换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探究案】: 1血型的鉴定 背景知识:医院鉴定血型通常采用A 型标 准血清和B 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血型的血液进配型实验,通过观察有无红细胞的凝聚现象确定血液的血型,根据四人血液滴入两种血清的凝聚现象,如右表:判断四人的血型,填写表格 2 输血 (1)解读上左图的输血关系图,填写右面的表格 (2)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3)什么血型的人被可以接受任何血型? 3有三名病人,都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但因为病因不同所需输入的血液成份也不同,第一位严重贫血, 第二位大面积烧伤,第三位是出血性疾病患者,请你思考一下他们分别应该输入血液中的哪种成分呢? 【随堂测评】 1.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mL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2.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 制度,提倡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3.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 型,他应输( ) A.O 型 B.AB 型 C.A 型 D.B 型 4.AB 型的人的血可以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 ) A.O 型 B.AB 型 C.A 型 D.B 型 5.某一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为多少才能引发生命危险( ) A.1 200~1 500 mL B.800~1 000 mL C.600~700 mL D.400~500 mL 6.我国提倡多大年龄的人可以无偿献血( ) A.22~45周岁 B.18~45周岁 C.18~55周岁 D.22~55周岁 7.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的( ),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A.10% B.20% C.30% D.40% 8明辨是非 (1).AB 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同型的血,还可以输O 型、A 型、B 型。( ) (2).可以给O 型输血的只有O 型、AB 型。 ( ) (3).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 ) (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300 mL 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 9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 .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 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 .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课后反思 O O 型 A AB B A 型 AB 型 B 型

初中七年级生物: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血液和血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Blood and blood typ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血永久涂片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 演示实验:从活家禽或家畜体内抽出10ml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的试管a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再抽取5ml血液,放入试管b里,静止半小时后再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求学生注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 师:试管a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比例大致是多少? 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 师:这是血浆。 生:下层是暗红色、不透明。 师:这是红细胞。 师:两层之间有什么? 生: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初一生物教案:血液教案

血液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设计意图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人教社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血液,立足于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小肠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不能进行直接交换,必须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功能才能完成,而运输是靠血液的流动来实现的。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主要的功能。通过运用现在教育手段,使学生获得对血液的整体认识;(2)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的提出,通过学生之间的分析与交流,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在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收集信息、,解读数据、交流表达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倡导主动参与、与人合作,汲取不同意见,要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要有质疑精神.(2)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体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实施策略 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见血的经历,对血液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那些成分及其各成分的主要功能。因此,要重在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重在设计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质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训练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 ●二、案例参考 组织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观看课件——繁忙的交通运输线和人体血液循环路线动画 教师:同人类修筑的任何一条运输线相比,我们自身的运输线都要更复杂的多,它的大小支干无数,蜿蜒曲折,延伸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这条运输线使身体的没一个细胞都得到所需的物质,并能及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而血液正是运输的使者。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血液同学们都知道那些内容呢? 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来说出有关血液的知识。

初中生物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讨论,交流,进入课题观察血液的组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讲解、巡视、指导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贫血的概念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讲解什么是发炎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巡回演示比较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讨论,交流输血原则巡视并适时指导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