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进展

RR = 1.31 (1.082-1.593)
33%
P=0.005 25%
缓解比例
10%
独立放射学评价
Abstract # LBA 7511,ASCO2010
Nab-P/C P/C
主要终点ORR--组织学分层
缓解比例
50%
鳞癌
P<0.001
41%
40%
非鳞癌
P=0.808
Nab-P/C P/C
30%
Phase III trial
#2
27
研究设计
• III或IV期NSCLC • 年龄70-89岁
• ECOG PS 0-2
• 既往未接受治疗(手
术、姑息性放疗除
外)
R
• 放疗或术后至少3周
• 生存预期≥12周
• 分层因素
PS0-1 vs 2
研究中心
年龄>80 vs ≤80 分期III vs IV
组A: 健择® 1,150 mg/m2或 诺维本30 mg/m2; d1, d8
1-year
No. of RR
MS
survival
patients (%) (months)
(%)
208
25
8
38
202
28
8
36
292
21
8.1
31
288
21
8.1
36
293
17
7.4
31
290
15
8.3
35
205
30
9.08
37
201
32
9.09
43
201
30
9.05
组织学分型:晚期NSCLC个体化化学治疗的首要考虑

➢ 吉西他滨作为前药,脱氧胞苷激酶磷酸化。 ➢ 多靶点抗叶酸合成的新型化疗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
还原酶DHFR,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FP酶,使嘌呤、嘧 啶核苷生物合成减少。
更多关注肿瘤生长微环境、桥联接、间质、转移浸 润相关环节的药物设计,将引领化疗革命。
500 mg/m2 IV q21d (叶酸 350-1000 µg qd + 维生素 B12 1000 µg q 9wk + 地塞米松 4
mg bid d-1, d0, d+1)
多西他赛 (N=288)
75 mg/m2 IV q21d (地塞米松 8 mg bid
d-1, d0, d+1)
Hanna N,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1589-1597.
2007年前组织学类型的预测和预后功能
Hirsch FR. et al. Journal of Thoracic Cancer. 2008; 3(12): 1468-81
组织学类型的预测和预后功能还不能确定
研究概况:
该文章系统回顾了1982-2007年间,有关组织学预测、预后 价值的各类文献
男性
70 60 50 40 30 20 10
0 AustraliaCanada France Japan KoreaSweden
UK* USA
女性
70 60 50 40 30 20 10
0 AustraliaCanada France Japan KoreaSweden
腺 癌
UK* USA
鳞癌 腺癌
直至疾病进展 (N=441)
* 两组患者均接受叶酸,维生素 B12和地塞米松预处理
介绍nsclc综述文献

介绍nsclc综述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NSCL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缩写,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据了所有肺癌病例的85%。
NSCLC与SCLC(小细胞肺癌)不同,有着不同的生长模式、转移机制和治疗方案。
NSCLC主要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三类,每一类又有不同的亚型,病情复杂多样,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领域的发展,对NSCLC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研究人员发现,NSCLC患者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这些特征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骨髓瘤激酶)、ROS1(ROS1 基因融合)等基因突变在NSCLC患者中较为常见,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靶向治疗正逐渐成为NSCLC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和基因突变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可以使用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对于ALK融合阳性的患者,可以选用克唑替尼(Crizotinib)等药物。
除了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也是NSCLC治疗的新选择。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可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和蔓延。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免疫治疗在部分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尽管有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NSCLC的治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部分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后会出现耐药性;部分患者由于晚期诊断或病情过于严重,治疗效果较差。
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基因突变情况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NSCLC是一种复杂多样的肿瘤,治疗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因特征做出调整。
在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NSCLC的治疗也会越来越精准、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进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04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现代治疗的观点是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就nsclc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论述。
nsclc外科理论和观念的进展nsclc外科治疗的原则:根据2011年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中规定:对于nsclc外科治疗应遵守以下原则:①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均应当在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完成。
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②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健康肺组织。
③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主要适用于ⅰ期nsclc 患者。
④如患者状况允许,应当行解剖性肺切除术。
如状况不允许,则行局限性切除。
⑤完全性切除手术(r0手术)除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外,应当常规进行肺门和纵隔各组淋巴结(n1和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位置送病理学检查。
最少对3个纵隔引流区(n2站)的淋巴结进行取样或行淋巴结清除,尽量保证淋巴结整块切除。
⑥术中依次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最后处理支气管。
⑦袖状肺叶切除术在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行保留更多肺功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全肺切除术患者。
⑧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6个月复发或孤立性肺转移者,在排除肺外远处转移情况下,可行复发侧余肺切除或肺转移病灶切除。
⑨心肺功能等机体状况经评估无法接受手术的ⅰ期和ⅱ期的患者,可改行根治性放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药物治手术适应证:①ⅰ、ⅱ期和部分ⅲa期(t3n1~2m0t1~2n2m0;t4n0~1m0除)nsclc。
②经新辅助治疗(化疗或化疗加放疗)后有效的n2期nsclc。
③部分ⅲb期nsclc(t4n0~1m0)如能局部完全切除肿瘤。
佐利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2例报告

佐利替尼一线治疗EGFR 突变NSCLC 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2例报告徐丹,刘夏,钟殿胜△摘要:目的 探讨佐利替尼一线治疗具有原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疗效。
方法 2例患者均为一线使用佐利替尼,通过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v1.1和神经系统肿瘤脑转移RANO-BM 标准评估肿瘤治疗反应。
结果 病例1基线伴多发脑转移,EGFR exon 19del 突变,佐利替尼治疗51.4个月后仍维持肺部病灶部分缓解(PR )、颅内病灶完全缓解(CR )。
病例2基线单个脑转移病灶,EGFR exon 19del 突变,佐利替尼治疗期间达到肺部病灶PR 、颅内病灶CR ,13.7个月后肺部疾病进展(PD ),新发单个脑转移病灶,综合评效PD 。
病例1出现3级不良反应,为皮肤干燥,其余主要为皮疹、肝功能异常、腹泻,不良反应总体可控。
结论 佐利替尼对EGFR 突变NSCLC 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有较好的颅内及颅外病灶的控制效果,与EVEREST 研究一致,可作为一线初始治疗的选择。
关键词:ErbB 受体;癌,非小细胞肺;无进展生存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佐利替尼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1958/20231793Frst-line treatment of Zorifertinib in EGFR-mutant NSCLC with CNS metastases:a report of two casesXU Dan, LIU Xia, ZHONG Dianshe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300052,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Zorifertini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tion in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metastases. Methods Two patients received Zorifer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The response of tumor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by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 (RECEST v1.1) and RANO criteria for brain metastases (RANO-BM). Results Case 1 had EGFR exon 19del mutation and multiple brain metastases at baseline. After 51.4 months of treatment with Zorifertinib, case 1 still maintained partial response (PR) in lung lesions and complete response (CR) in intracranial lesions. Case 2 had EGFR exon 19del mutation and a single brain metastasis at baseline. Case 2 achieved PR in lung lesions and CR in intracranial les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with Zorifertinib. After 13.7 months, lung disease progression (PD) and new single brain metastases occurre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PD. Case 1 had three-grade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TRAEs), including dry skin, and other TRAEs were rash,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and diarrhea. The TRAEs were generally controllable. Conclusion Zorifertinib has a good effect on controlling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NSCLC with CNS metastases. The efficacy of Zorifertinib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VEREST study. Zorifertinib can be one of the first-line initial treatment options.Key words: ErbB receptors; carcinoma, non-small-cell lung;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es; Zorifertinib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内科(邮编300052) 作者简介:徐丹(1997),女,博士在读,主要从事肺部肿瘤基础临床转化方面研究。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PPT培训课件

SRS vs WBRT?
利 弊
NSCLC脑转移手术后放疗研究
• NSCLC脑转移手术后,比较 SRS 与 观察组(N=131) • SRS组与观察组的6个月的局控率分别为84% vs 57%(P=0.011) • SRS组与观察组的OS均为17个月(P=0.37) • 手术后SRS提高局控率,未改善OS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
NSCLC脑转移的发生率
• 中枢神经系统 (CNS)是NSCLC的常见转移部位,在NSCLC初诊患者中, 脑转移发生率在10%左右,患者疾病进程中约 25-40%会发生脑转移
• 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有报道显示EGFR突变型与野 生型患者脑转移发生率分别 39.2% vs 28.2% (p=0.038; HR 1.4)
比例的经治转移灶会出现明显进展
• 辅助WBRT的“利” • 提高颅脑病灶局控率,由70%
到90% • 减少新发脑转移灶发生率,从
50%到30%
• 辅助WBRT的“弊” • 没有延长总生存 • 影响认知功能
NSCLC脑转移局部治疗策略的选择
• “谁”影响了患者认知功能,“WBRT”还是“肿瘤复发”? • 不同的病情及个体有不同的选择 • 清晰理解WBRT的作用和风险(尤其是认知功能),成为决定治疗决策
NSCLC脑转移的治疗观念逐渐在转变
1、脑转移的分类问题: • 有无症状 • 是否有基因突变 • EGFR突变还是ALK+? • TKI治疗前还是耐药后
2、局部治疗方式的选择: • 是否需要局部治疗? • SRS vs SRS+WBRT?
1、晚期NSCLC靶向个体化诊疗的规范化final (2015-5-23)

—— 晚期NSCLC个体化全程治疗管理规范
方 勇
博士,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马因
文 兴 宇
赵 丽 蓉
杭州空气质量,PM2.5经常爆表
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占恶性肿瘤发病 率与死亡率首位
发病率与死亡率(气管、支气管、肺)
70 60 57.96 58.81
2014年肿瘤登记年报
P63TTF-1++ TTF-1+ TTF-1ADC ADC ADC1
P63+
ADC ADC2 INDET
P63++
ADC SQCC2 SQCC
TTF-1 (SPET24)
(-) p63 (-)
ADC1 (10%)
(+) p63 (++)
SQCC (96%)
(++) p63 (any)
ADC (84%)
26
EGFR与ALK是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高频 驱动基因
亚裔腺癌高频驱动基因 (>5%) EGFR KRAS EML4-ALK 40-50% 12-15% 5-7% 亚裔腺癌低频驱动基因 (1-5%)
MET ROS1
BRAF KIF5B-RET
2.5% 1.5%
1.0% 1.5% 2% 2-3% 2-3%
ALK分离探针FISH原理
3-ALK探针杂交端粒的断点大约是300 KB,并用橘色荧光标示。 5-ALK探针 杂交着丝粒的断点大约是442 kb,并用 绿色荧光标示。
ALK阴性
橘红色与绿色探 针相互分离或 单个橘红色探 针:ALK阳性
Vysis ALK Break Apart FISH Probe Kit. 06N38-020, 30-608495/R2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药物治疗进展

sponse rate, ORR) 显 著 高 于 单 独 使 用 WBRT 的 患
者,且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 [12] 。 一项 Meta
分析 [13] 证实,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作为一线治疗,脑
转移患者的 ORR 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与培美曲塞
相比,替莫唑胺与 WBRT 联用可取得更好效果,在
良好耐受的情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用于治疗 NSCLC 脑转移,但疗效不佳,目前已极少
1 3 福莫司汀
物联用第三代细胞毒性类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
通过血脑屏障,使肿瘤细胞的 DNA 发生烷基化,抑
使用。 针对 NSCLC 脑转移瘤,顺铂、卡铂等铂类药
效
[8]
。 目前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化疗药物主要包
metast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chemotherapy drugs also have difficulty working because of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In recent years,the advances of targeted drugs and immunotherapy have provided a new
同阶段的 肿 瘤 细 胞 发 挥 作 用, 具 有 广 谱 抗 肿 瘤 活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同时,血⁃肿瘤屏障中的“ 外排
性,既往常 用 于 脑 胶 质 瘤 及 转 移 性 黑 色 素 瘤 的 治
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全身化疗对于肺癌脑转移疗效
泵” 能通过外排作用降低化疗药物的颅内浓度。 但
脑转移瘤会破坏正常的血脑屏障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Zhiyong, Email:doctor_lzy@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