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 第四章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分程与选择性控制5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_第一章

29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5) 管理计算机(—上位机) : 它通过数据通信总线和系 统中各智能单元,采集各种数据信息,并综合下达诸 如设定值(SPC)等各种高级命令。它可以进行集中管 理与最优控制,实现信息—控制—管理一体化。通常 管理计算机还有可能供用户进一步开发高级语言软件, 可完成有关工艺参数间复杂的运算和数据分析工作等。
10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
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成分、粘度、湿 度和pH值(酸碱度或氢离子浓度)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 的系统。 连续生产过程的特征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流体,在 连续(或间歇)的流动过程中进行着物理化学反应、 物质能量的转换或传递。例如:发电厂锅炉过热蒸汽 温度控制系统;转炉供氧量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 (DCS)
20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框图
“过程”(又称对象)―被控制的装置或设备 y(t)―被控参数:过热蒸汽的温度 f(t)―扰动作用 q(t)―操纵变量(控制参数) μ(t)―称为控制作用 测量变送器―将y(t)成比例地转换为测量信号z(t) x(t)―给定值
11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例1如室内温度的控制。图1为人工控制室温。假设在冬季,室 内加温是通过热水加热器,将送风加热后源源不断送往恒温室。 为保证恒温室温符合要求,操作人员要随时观察温度计的指示值, 并随时判断和决定如何操作阀门来保证恒温要求,然后进行操作。 送风
人的作用可分 为三步: 眼看 脑想 手动
4. 按被控制量的多少分类:
单变量控制系统 多变量控制系统
36
1.4
浙大工业过程控制9.选择性控制与分程控制

超驰控制(Override Control),也称约 束控制(Constraint Control)
特点:被控变量类型不同,通常有两个以上的 控制器,主要用于设备软保护。
被控变量选择控制(Selective Control)
特点:被控变量类型相同,通常只有一个控制 器,与单回路控制相近,只是控制器输入由多 个测量信号选择得到。
+ -
KC
TD s + 1 AD TD s + 1
u2
+ +
Tm
1 TI s + 1
v2
2018/10/24
工业过程控制
分程与阀位控制系统
戴连奎 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决策研究所 2003/10/12
2018/10/24 工业过程控制
间歇聚合反应器的控制问题
T
Y
“A” “B”
冷水 蒸汽
控制要求:反应开始前,需要用蒸汽加热以达到反应所需 的温度;当反应开始后,因放出大量反应热,需要用冷水 进行冷却。要求全过程自动控制反应器的温度?
富气 C-201 TIC203
TC
D-201
FC
分 馏 一中回流 塔
粗汽油
FIC203 反应油气
轻柴油
回炼油浆
问题:TIC203与轻柴油的产品质 量关系密切,需要加以有效控制。 但原控制方案中三通调节阀的调 节能力不足,经常需要人工干预 (手动调节一中回流量)。 如何改进方案?要求: (1)确保TIC203的控制能力; (2)尽可能使一中回流经换热 器进行能量回收; (3)一中回流量作为稳定塔的 热源,希望波动尽可能小。
阀
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 阀
气
工业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第4章 其他控制系统

图4-1 夹套式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温度控制 a)单回路控制 b)串级控制
4.1.1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图4-2 反应器温度串级控制框图
4.1.1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图4-3 通用的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4.1.2 串级控制系统分析
(1)副回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能有效地克服发生于副回路的扰 动影响。 (2)串级系统对副对象和控制阀特性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过程控制系统与装 置
主编
第4章 其他控制系统
4.1 串级控制系统 4.2 前馈控制系统 4.3 比值控制系统 4.4 均匀控制系统 4.5 分程控制系统 4.6 选择控制系统
4.1 串级控制系统
4.1.1 4.1.2 4.1.3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串级控制系统分析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
4.1.1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1)副回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
图4-4 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等效框图
(2)串级系统对副对象和控制阀特性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1)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主回路对副对象及控制阀的特性变化具 有鲁棒性,但副回路本身却并没有这种特性。 2)主回路对副回路反馈通道特性的变化没有鲁棒性。
4.1.3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7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单回路控制 b)串级控制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8 加热炉出口温度被控过程框图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9 炉出口温度控制通道的阶跃响应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10 炉出口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结构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11 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结构
4.1.1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图4-2 反应器温度串级控制框图
4.1.1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图4-3 通用的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4.1.2 串级控制系统分析
(1)副回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能有效地克服发生于副回路的扰 动影响。 (2)串级系统对副对象和控制阀特性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过程控制系统与装 置
主编
第4章 其他控制系统
4.1 串级控制系统 4.2 前馈控制系统 4.3 比值控制系统 4.4 均匀控制系统 4.5 分程控制系统 4.6 选择控制系统
4.1 串级控制系统
4.1.1 4.1.2 4.1.3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串级控制系统分析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
4.1.1 串级控制的概念及框图描述
(1)副回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
图4-4 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等效框图
(2)串级系统对副对象和控制阀特性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1)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主回路对副对象及控制阀的特性变化具 有鲁棒性,但副回路本身却并没有这种特性。 2)主回路对副回路反馈通道特性的变化没有鲁棒性。
4.1.3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7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单回路控制 b)串级控制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8 加热炉出口温度被控过程框图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9 炉出口温度控制通道的阶跃响应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10 炉出口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结构
4.串级系统应用举例
图4-11 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结构
过程控制—复杂控制系统PPT文档33页

过程控制—复杂控制系统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过程控制系统

煤焦油加氢预处理氨水液位控制
离心机 至高空安全处
V1104
L T
LIC 1001
F.C
氨水泵
返回
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如果将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定义为测量值减去 给定值,那么当偏差增加时,其输出也增加 的调节器,称为“正作用”调节器; 反之,调节器的输出信号随偏差的增加而减 小的称为“反作用”调节器。
控制系统的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被控变量)不反馈到 系统的输入端,因而也不对控制作用产生影 响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分为2种。一种是按设定值进 行控制。 另一种是按扰动量进行控制,即 所谓的前馈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 通过测量变送环节,又 返回到系统的输入端, 与给定信号比较,以偏 差的形式进入调节器, 对系统起控制作用,整 个系统构成了一个封闭 的反馈回路,这种控制 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或成反馈控制系统。
V1101
P-8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副调节器的作用方向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调节 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方法相同。 主调节器的作用方向可按:当主、副变量增 大(减小),调节阀的动作方向一致的,则 主调节器选“反作用”。反之,主调节器选 “正作用”。
原料油缓冲罐液位控制系统中 副回路 阀门为“F.C”,“+A” 调节阀开大,流量变大“+B” +A*+B=“+”,副调节器为反作用。 主回路 当流量,液位增大时,调节阀都应减小开度, 作用方向一致。则主调节器为“反作用”。
简单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 简单控制系统又称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由一个 被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只 调节阀所组成的单回路闭合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和投 运,能满足一般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因而应用 很广泛。它尤其适用于被控对象纯滞后小,时间 常数小,负荷和干扰变化比较缓慢,或者对被控 变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简单控制系统常用被控变量来划分,最常见的是 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5种控制系统。
培训课件过程控制 第四章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比值控制4.ppt

0.0
5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4-4-2 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类型
0.0
6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4-4-2 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类型
3、工作过程 • 稳定状态下…… • 主动量变化时…… • 从动量由于干扰而变化时……
4、优缺点 优点:不但能实现从动量跟随主动量变化,而且能
克服从动量本身干扰对比值的影响等。 缺点:主动量不受控。
• 在有些生产过程中,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随第 三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满足上述生产工艺要求,开发并应用变比值控制。 2、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变比值控制的含义
变比值控制系统是一个以第三个变量为主变量(质量 指标)、以两个流量比为副变量的串级控制系统。
0.0
10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4-4-2 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类型
0.0
14
§4-4-3 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② 将对生产负荷起关键作用的物料流量作为主动量。 ③ 从安全角度出发,分析两种物料流量分别在失控情况 下,看哪一种情况必须保持比值一定,就将这种情况下的 那种物料流量作为主动量较为合适。
0.0
15
§4-4-3 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第四章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
§4-4 比值控制 §4-4-1 比值控制原理 §4-4-2 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类型 §4-4-3 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4-4-4 比值控制系统整定 §4-4-5 应用举例
0.0
1
§4-4-1 比值控制原理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一、方法的产生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求两种或多种物料流量成
过程控制技术-第五章 复杂控制系统

5 复杂控制系统
③ 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不能太接近。通常、 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小于主对象的时间常数。这 是因为如果副对象时间常数很小,说明副被控 变量的位置很靠近主被控变量。两个变量几乎 同时变系统
如果两个对象时间常数基本相等,由于主、副 回路是密切相关的,系统可能出现“共振”, 使系统控制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通常使副对象的时间常数明显小于主对 象的时间常数。
5 复杂控制系统
(1) 串级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 将原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串联的被控对象,如图5-3所 将原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串联的被控对象,如图5 示。 以连接分解后的两个被控对象的中间变量为副被控变量, 构成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称为副控制系统或副环。 以原对象的输出信号为主被控变量,即分解后的第二个被 控对象的输出信号,构成一个控制系统,称为主控制系统 或主回路。 主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作为副控制系统控制 器的设定值,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作为主被控对象的输 入信号。如图5 入信号。如图5-2、5-3所示。
5 复杂控制系统
副控制器 ——按副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主控制器输出 ——按副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主控制器输出 的偏差进行工作的控制器,其输出直接控制控制阀动 作。 主 回 路 ——由主副控制器、控制阀、主副被控过程、 ——由主副控制器、控制阀、主副被控过程、 主测量变送器组成的闭合回路。 副 回 路 ——由副控制器、副被控过程和副测量变送 ——由副控制器、副被控过程和副测量变送 器组成的闭合回路。 一次扰动 ——不包括在副回路能的扰动。如图5-2中 ——不包括在副回路能的扰动。如图5 被加热料的流量和炉前温度变化。 二次扰动 ——包括在副回路内的扰动。如图5-2中燃 ——包括在副回路内的扰动。如图5 料方面的扰动和烟囱抽力的变化。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副参数的选择和副回路的设计及 主、副回路关系的考虑。
2、副变量的选择
过程控制
副变量的选择应使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小,调节通道短, 反映灵敏
Gm1(s) 串级控制系统的等效方框图
R1 +
Gc(s)
-
Ym
Y2 Gp2(s)
Y1 Gp1(s)
Gm1(s)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过程控制
串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1 G c 1 (s ) G p 2 (s ) G m 1 (s ) 0
设:
G p1(s)Tp K 1sp 11,G c1(s)K c1,G m 1(s)K m 1
R1 +
Gc(s)
-
Ym1
F2
Gf2(s)
Gv(s) Gp2(s)
过程控制
F1 Gf1(s)
Gp1(s) + Y1
Gm(s)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
Y 1(s)
G f2(s)G p1(s)
F 2(s) 1G c(s)G v(s)G p2(s)G p1(s)G m (s)
过程控制
Y 1 ( s )
Y 1(s)
G f2(s)G p1(s)
F 2(s) 1G c(s)G v(s)G p2(s)G p1(s)G m (s)
因此可以说,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使二次扰动对主参数这一 通道的动态增益明显减小。当二次扰动出现时,很快就被副 调节器所克服。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被调量受二次干扰 的影响往往可以减小10100倍。
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加快了校正作用,使扰动对炉出口温度的影 响比单回路系统时小。
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同时存在
如果一、二次扰动的作用使主、副被控参数同时增大或同时减 小,主、副调节器对调节阀的控制方向是一致的,即大幅度关 小或开度阀门,加强控制作用,使炉出口温度很快调回到给定 值上。
2、副变量的选择
过程控制
副变量的选择应使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小,调节通道短, 反映灵敏
Gm1(s) 串级控制系统的等效方框图
R1 +
Gc(s)
-
Ym
Y2 Gp2(s)
Y1 Gp1(s)
Gm1(s)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过程控制
串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1 G c 1 (s ) G p 2 (s ) G m 1 (s ) 0
设:
G p1(s)Tp K 1sp 11,G c1(s)K c1,G m 1(s)K m 1
R1 +
Gc(s)
-
Ym1
F2
Gf2(s)
Gv(s) Gp2(s)
过程控制
F1 Gf1(s)
Gp1(s) + Y1
Gm(s)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
Y 1(s)
G f2(s)G p1(s)
F 2(s) 1G c(s)G v(s)G p2(s)G p1(s)G m (s)
过程控制
Y 1 ( s )
Y 1(s)
G f2(s)G p1(s)
F 2(s) 1G c(s)G v(s)G p2(s)G p1(s)G m (s)
因此可以说,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使二次扰动对主参数这一 通道的动态增益明显减小。当二次扰动出现时,很快就被副 调节器所克服。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被调量受二次干扰 的影响往往可以减小10100倍。
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加快了校正作用,使扰动对炉出口温度的影 响比单回路系统时小。
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同时存在
如果一、二次扰动的作用使主、副被控参数同时增大或同时减 小,主、副调节器对调节阀的控制方向是一致的,即大幅度关 小或开度阀门,加强控制作用,使炉出口温度很快调回到给定 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