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惊-消化道血管畸形

合集下载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Wernicke脑病6例诊疗体会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Wernicke脑病6例诊疗体会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Wernicke脑病6例诊疗体会
蒋益舟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6(0)10
【摘要】Wern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1(即硫胺)的缺乏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的人数迅速增加[1],而腹部外科疾病治疗期间也会并发该病,为了引起重视,特将在我院2006年8月-2014年8月治疗的腹部外科疾病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6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45~72岁,
【总页数】1页(P158-158)
【作者】蒋益舟
【作者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R741
【相关文献】
1.腹部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
2.完全胃肠外营养并发Wernicke 脑病二例治疗体会
3.腹部手术并发Wernicke脑病临床分析与护理
4.腹部手术后并发Wernicke 脑病二例原因分析
5.腹部手术后营养障碍并发Wernicke脑病8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道血管畸形应该做哪些检查?

肠道血管畸形应该做哪些检查?

肠道血管畸形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肠道血管畸形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肠道血管畸形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肠道血管畸形如何诊断鉴别,肠道血管畸形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肠道血管畸形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粪便隐血试验(OBT)、电子肠镜、纤维肠镜、无痛肠镜、肠镜、小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血管造影、肠道通过时间测定和压力测定*一、检查反复间断出血和慢性少量出血者,血中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下降;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1、选择性肠道血管造影 1960年以来选择性或高选择性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其诊断率可达75%~90%。

血管造影中血管畸形可分为3型:Ⅰ型为动-静脉吻合或黏膜下血管发育不良;Ⅱ型为血管错构瘤;Ⅲ型为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如系遗传因素所致,则称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也称Osler-Weber-Rendu综合征)。

血管造影后的主要征象有:(1)异常增多的血管丛,结构紊乱。

(2)末梢血管蜘蛛状扩张及迂曲。

(3)动脉期静脉早显影,呈"双轨"征,提示动-静脉间有分流存在。

(4)出血期可见造影剂外溢积聚在肠腔内。

(5)静脉期显示肠系膜缘一侧的肠壁内静脉扩张、迂曲。

2、内镜检查 1970年以后,随着内镜的发展及操作者技术的提高,电子胃镜、小肠镜、结肠镜等内镜检查已成为诊断血管畸形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开展的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血管畸形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

但血管畸形在内镜下可分为:(1)局限性型(Ⅰ型):呈局限型血管扩张,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包括区域内的血管扩张 (Ⅰa)和蜘蛛痣样血管扩张(Ⅰb)。

(2)弥漫型(Ⅱ型):血管扩张呈弥漫性,范围广,色鲜红,与正常黏膜分界较模糊。

(3)血管瘤样型(Ⅲ型):呈紫红色或灰蓝色团块,稍隆起于黏膜面,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

3、核素显影以99mTc-红细胞行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肠道血管畸形所致的活动性出血的定位诊断较为敏感,但不能定性诊断,只可作为血管造影及内镜诊断的辅助方法。

N2级护理人员考核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N2级护理人员考核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N2级护理人员考核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不是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措施 ()A、腹泻次数多时,排便后清洗肛周B、急性期给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流食C、高热时多饮水,给物理降温D、腹痛时,给予腹部热敷E、急性期食欲差可进食水果补充营养正确答案:E2.医院护理部以“慎独慎微、求实创新”作为护理工作理念,并制作成多个宣传板粘贴在走廊墙面、护士站、处置室等处,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

体现了组织文化特点的()A、文化性B、综合性C、实践性D、整合性E、自觉性正确答案:A3.肌肉组织完全不活动时,肌肉力量每周下降()A、10%B、8%C、4%D、6%E、12%正确答案:B4.在护理管理中,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是控制类型中的()A、同期控制B、前馈控制C、定期控制D、技术控制E、反馈控制正确答案:B5.关于骨盆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2块髋骨、1块坐骨和1块尾骨组成B、由2块髂骨、1块坐骨和1块尾骨组成C、由2块髋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D、由2块髂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E、由1块坐骨、耻骨联合和1块尾骨组成正确答案:C6.手术中无菌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B、手术台平面以下为污染区C、术中被肠内容物污染的器械必须冲洗后再用D、手套破损后立即更换E、皮肤切开前及缝合之前均要用70%乙醇溶液消毒正确答案:C7.小儿受结核感染多长时间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A、1〜4周B、4〜8周C、10〜12周D、12〜16周E、8〜10周正确答案:B8.苯丙酮尿症患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应维持在A、25~30mg/dlB、10~15mg/dlC、2~10mg/dlD、15~25mg/dlE、4mg/dl以下正确答案:C9.压力蒸汽灭菌的使用范围包括()A、油类物品B、粉剂物品C、耐热、不耐湿的物品D、耐热、耐湿诊疗器械E、多孔材料的表面正确答案:D10.下列哪项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肺部感染()A、衣原体肺炎B、支原体肺炎C、大叶性肺炎D、孢子虫肺炎E、肺结核正确答案:D11.杨先生,21岁。

应用金属钛夹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的体会

应用金属钛夹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的体会

应用金属钛夹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的体会发表时间:2013-08-06T09:09:3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吕辉1 李宏伟2 谭志峰1 [导读] 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畸形等出血快速有效,大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吕辉1 李宏伟2 谭志峰1(1吉林省舒兰市人民医院内镜科 132600;2吉林市中心医院内镜诊治中心 132011)【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206-02 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包括杜氏病损害,胃窦血管扩张,胃十二指肠动静脉畸形,血管瘤等,一般是血管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为粘膜下血管病变,发病时出血量大,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致病人失血性休克,以往常需外科手术治疗,随着胃镜诊疗技术的发展,急诊胃镜下应用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使患者免除手术治疗,2009年-2012年本院内镜科对6例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患者采用经胃镜金属钛夹治疗,术后效果较满意,现将治疗、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6-75岁,平均42岁,均表现为呕血或呕血伴黑便;胃镜显示:出血部位在胃底及胃体4例,胃角1例,十二指肠球1例,单处出血5例,2处出血1例,血管裸露呈滴血状2例,活动渗血2例,新鲜血痂1例,喷射状出血1例。

1.2 治疗1.2.1 术前交代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可提高胃镜下治疗的成功率,因起病急,出血量大,平素无相关病史,患者和家属会出现极度惊慌和恐惧,同时对镜下金属钛夹治疗心存疑虑。

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镜下钛夹治疗的目的,方法,优点,操作步骤,指导在治疗中的配合方法,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 治疗准备由家属或患者签署同意书,术前予以禁食、补液扩容、抑酸、止血等综合治疗。

OTSC吻合夹系统治疗1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101

OTSC吻合夹系统治疗1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101

OTSC吻合夹系统治疗1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OTSC吻合夹系统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对1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OTSC吻合夹系统治疗。

结果:经积极治疗,密切观察及时的护理,出血停止,治疗效果好。

结论:护士应迅速准备抢救器材、药物,积极配合内镜医师进行操作,从而最快的挽救病人的生命。

【关键词】OTSC吻合夹系统;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277-02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目前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通常指内科和内镜治疗后仍难以控制,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消化道出血[1]。

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多以Dieulafoy病、消化性溃疡侵犯血管以及位置特殊的溃疡性病变等为主要疾病。

我科于2017年1月收治1例Dieulafoy病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使用OTSC吻合夹系统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8岁,因呕暗红色血液及血凝块入我院ICU。

入院后予内科止血、输血等治疗,患者反复消化道出血,Hb最低时仅65g/L,我科内镜医师逐在ICU行床旁胃镜检查,术中见“胃底胃窦大量鲜血,胃体下端前壁处有一约0.8×0.8cm深凹溃疡,中间可见血管残端,伴搏动性喷血”,予冲洗后7枚钛夹夹闭,观察见无活动性出血后拨镜。

但患者转回病房后再次出血,累积输血已达4000余毫升,患者高龄,患慢性肾功衰、COPD等多种疾病,外科手术死亡率高。

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内镜医师决定使用OTSC吻合夹系统。

再次进镜后,患者胃内病变处情况触目惊心,只见压力极高的血流冲破钛夹的封闭从残端喷出,操作医师将钛夹移除后予OTSC吻合夹整体夹持病变处,活动性出血立即停止,术后经后续处理,患者逐渐康复,恢复进食,HB上升至90g/L左右出院,30天后内镜随访检查发现OTSC夹仍在原位,患者情况好。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研究进展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研究进展

CJCM 中医临床研究2018年第10卷第18期中华医学·气证·神经精神-19-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benign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王艳会1 宋桂华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R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18-0019-03证型:IDG【摘 要】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是临床常见病且预后良好。

文章从中医、西医学两个方面总结了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进一步指出中医药疗法或将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胃肠炎;良性惊厥;研究进展【Abstract】Benign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with good prognosi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BICE from two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t also points out some shortcoming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current research.【Keywords】Gastroenteritis; Benign convulsion; Research progres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18.009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enign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由日本学者Morooka 于1982年首次提出[1]。

术中内镜在治疗血管畸形致小肠出血的临床研究

术中内镜在治疗血管畸形致小肠出血的临床研究

位 。结 论 术 中 内镜 检 查 对 于 治 疗血 管 畸 形 致 小肠 出血 是 一 种 操 作较 简便 、 出血 栓 出率 高 、 定位 准 确 、 易于推 广 的 方法 。
关键词 :血管畸形: 内镜 : 小肠 出血
小肠 出血通常是指 T ez韧带 至回盲瓣之间肠道 的出血 ,约 占 ri t
多不同。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有三类 : 影象学方法 、 内镜学方法和外
详细追 问病史 , 在排除上消 化道出血 的前 提下 , 应采取 急诊剖腹探
查术以止血 。对于慢性 、 复便血患者要行 胃镜及结肠镜检查 , 十 反 在
对于小肠 出血的患者 , 不能仅仅满足于出血症状 的消失 , 还需要 明确病因 , 彻底根治 , 否则 , 出血会反复发作 。但是 , 寻找小肠 出血的
1 .小肠 出血的入院指征 ①连续 出现便血 ; .1 2 ②生命体征不稳定 ; ③
严重贫血( b 8 g ) H < 0/ ; L ④发热 、 白细胞增高 ; ⑤腹痛伴肌紧张 ; ⑥基础 疾病不稳定 ; ⑦既往有主动脉手术史 。
摘要 : 目的 探讨术 中内镜在 治疗血管畸形致小肠 出血诊断治疗中的运 用价值。方法 对于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或 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 . 而常
规 检 查 不 能 明 确病 因 的下 消 化 道 出血 患者 , 外 科剖 腹 探 查 , 术 中进 行 内镜 检 查 , 找 出血部 位 。 果 1 行 在 寻 结 5例 患者 中全 部 成 功 的检 出 了 出血部
( . 南省 中 医院 外 三科 , 南 郑 州 4 0 0 ;. 西 中 医学 院 2 0 1河 河 50 22广 0 7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西 南 宁 5 0 0 : 广 30 1

消化内科容易忽略的血管外科疾病【21页】

消化内科容易忽略的血管外科疾病【21页】
断本病的主要而可靠的方法。
凡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反复便血,在排除了常见的原因后 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国外有报道,老人急性下消化 道出血中,经血管造影证实有20-40%为本病。
Company Logo
与消化道出血有关的血管外科疾病
❖4.先天性肠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
①先天性血管发育缺陷,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②凡青年人出现无痛性复发性便血者应想到本病的
Company Logo
与消化道出血有关的疾病的诊断思路
上消化道
消 化 道 出 血
下消化道
胃及十二 指肠疾病 食管疾病
鲜红血便
粘液血便 或脓血便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急性胃黏膜病变 ❖ 胃及十二指肠良恶性溃疡
❖ 上消化道粘膜血管异常
❖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 ❖ 食管癌 ❖ 反流性食管炎 ❖ 食管溃疡或憩室炎
起完全性血管阻塞时,则表现相似。
④动脉造影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主
要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闭塞。
⑤一旦确诊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
的治疗方法
当有慢性腹痛的老年病人出现腹痛突发加重时,要考虑有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Company Logo
急性肠系膜缺血
❖ 3.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特点:
当有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出现腹部搏动性的包块时,要考 虑有腹主动脉瘤的可能!!!
Company Logo
慢性肠系膜缺血
❖慢性肠系膜动脉硬化性闭塞的临床特点:
① 多见于有高血压和吸烟史的老年患者。 ②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半小时左右出现中上腹部疼痛。性质
为隐痛、钝痛或绞痛;可向背部放射;持续数小时;疼痛 程度和进食量、食物中脂肪含量有关。 ③典型慢性肠系膜动脉闭塞“三联征”:长期餐后诱发的上 腹部疼痛、体重减轻和血管杂音。 ④自然病程“三部曲”:腹痛、营养不良和肠坏死。 ⑤彩超、DSA。血管重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粘膜下动静脉同时显影
胃窦血管扩张(西瓜胃)
少见 中年女性;免疫 62%; 形态 胃窦部弥漫或条列状的红色斑片或斑点状病变 特征 胃扩张;血栓形成、梭状细胞增生和纤维透明变性 机制? 临床表现 慢性贫血;萎缩性胃炎;高胃泌素血症 诊断治疗 手术;内镜 ;药物
血管瘤
❖Cavernous-diffuse ❖毛细血管 ❖Mixed Capillary-cavernous ❖Peutz-Jegher's syndrome ❖Blue rubber-bleb naevus ❖ Klippel-Trenaunay-Weber syndrome
结缔组织病 弹性假黄瘤 Pseudo-xanthoma elasticum Ehlers Danlos syndrome
消化道血管畸形
消化道血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 ❖毛细血管扩张症 ❖多发性静脉扩张 ❖血管瘤 ❖结缔组织病
动静脉畸形 ❖血管发育不良 ❖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Osler-Weber-Rendu)
❖Turner 综合征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毛细血管畸形 ❖Von Willebrand 病 ❖肾功能衰竭 ❖放射性肠病
胃窦血管扩张(西瓜胃)
Dieulafoy 病
形态 小动脉针点样腐蚀病变 部位 胃食管连接处附近6cm 机制? 临床表现 大出血; 诊断治疗 内镜 ;药物
静脉扩张
静脉扩张
先天 中老年 部位 全身 十二指肠 形态 直径为数厘米的粘膜下蓝/红色结节 机制? 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大) 诊断治疗 内镜 ;手术;血管造影(N)
各类血管畸形的常见部位
部位 口腔 胃
小肠
结肠
病变类型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Dieulafoy 病;胃窦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瘤;血管扩张;多发性静脉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发育不良;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
消化道血管畸形
年龄 先天;获得性 受累血管 A, V ,cap 临床表现 出血;贫血;肿物;无症状; 部位 任何部位 诊断治疗 内镜;血管造影;手术
bluish blebs with a wrinkled surface, 直径1±2 cm
❖Cuboidal覆盖的丛集的扩张毛细血管可有汗腺及平
滑肌细胞
❖ 临床表现慢性贫血 ❖ 诊断治疗 内镜、血管造影、核素、手术
Blue rubber-bleb naevus
Klippel-Trenaunay-Weber syndrome
动静脉畸形
血管发育不良
老年 60-80 yr 右半结肠 低位小肠 形态 粘膜下静脉或毛细血管散发的畸形 机制? 粘膜下V慢性阻塞→cap扩张 → cap前括约肌失功 临床表现 抗凝 出血、贫血、无症状1/3 诊断治疗 内镜 10%复发;12%手术;血管造影;药物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镜下所见 散在单发或多发亮红、扩张或蜘蛛样浅表血管网
内镜下既可诊断又可治疗(烧灼、电凝或硬化治疗),为首选手段, 血管造影次之;
非遗传 儿童及青年 静脉曲张、软组织畸形、骨肥大、
“port-wine” 血管瘤
升结肠、直肠 浆膜静脉和粘膜Cavernous血管瘤 机制 深静脉闭锁阻塞发育不良 临床表现 静脉石、多发息肉 诊断治疗 结肠镜
弹性假黄瘤
常染色体遗传;16 p13.1 20-40yr 形态 中等血管退化,异常钙化 机制? 胶原蛋白代谢障碍, 临床表现 消化道大出血; 诊断治疗 内镜 ;介入
血管瘤
回肠的血管瘤栓塞术
Peutz-Jegher's syndrome
幼年起病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突变 皮肤粘膜黑色素沉着、消化道血管瘤样息肉或血管瘤形成 临床表现 自发出血,肿瘤
Peutz-Jegher's syndrome
Blue rubber-bleb naevus
❖ 常染色体遗传,散发,各年龄段 ❖Cavernous haemangiomata 小肠 well-circumscribed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常染色体遗传;年龄进展 形态 皮肤或粘膜小血管扩张(1-4mm);动静脉交通 机制? TGF-β 临床表现 反复消化道出血;慢性贫血; 诊断治疗 内镜 ;介入;药物
诊断标准
鼻衄: 自发.反复; 多发的典型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 唇、口腔
、手指、鼻
内脏病变:消化道,肺AVM,肝AVM,脑AVM.脊髓AVM. 家族史:一级亲属.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Turner 综合征
性染色体遗传(45XO) 小肠/大肠 形态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扩张;血管瘤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毛细血管畸形
钙化-雷诺现象-食管功能障碍-硬 指-毛细血管扩张症(CREST)
系统性硬化/硬皮病 混合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相关
皮肤、肠道、肺、肾 形态 皮肤或粘膜小血管扩张 机制? 胶原广泛沉积或纤维化 临床表现 反复消化道出血40%; 诊断治疗 内镜 ;介入;药物
血管瘤
血管瘤
❖任何年龄 ❖形态
Cavernous-diffuse血管瘤内皮层血管(直径较大)的扩张
弥散型 单发,小肠/直肠,失蛋白肠病
息肉样,出血/梗阻套叠 毛细血管血管瘤 致密毛细血管,有上皮,息肉样 混合型
❖ 临床表现 出血40%、腹痛30%,套叠10% ❖诊断治疗 内镜 ;CT/MRI,血管造影;药物
Ehlers Danlos syndrome
常染色体显性/性联遗传(10种亚型) 机制? 胶原合成障碍, 临床表现 动静脉自发破裂;慢性穿孔 诊断治疗 内镜 ;介入;药物
消化道血管畸形
消化道血管畸形可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出血、贫血, 肿块i病变导致肠套 叠等局部症状少见;
老年人最常见的部位为右半结肠,多为血管发育不良。血管瘤、遗传 性毛细血管扩张,可能出现于肠道各个部分及各个年龄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